A. 如何評價電影《浪潮》
《浪潮》上映後引起了影評人以及眾多學者的強烈反響。該片是一個實驗,更是一曲極權主義的葬歌。影片以一個極貝戲劇張力的悲劇結尾告終,並且對於這場鬧劇注入了導演深沉的思考以及深刻的批判。該片給觀眾提供了一副生動的集權主義畫卷,同時也對現實世界中的"烏合之眾"進行了形象的描摹。
B. 法國新浪潮電影導演分為兩派分別是
分別是新浪潮派和左岸派。
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是繼歐洲先鋒主義、義大利新現實主義以後的第三次具有世界影響的電影運動,它沒有固定的組織、統一的宣言、完整的藝術綱領。這一運動的本質是一次要求以現代主義精神來徹底改造電影藝術的運動,它的出現將西歐的現代主義電影運動推向了高潮。這一運動有兩個部分,一是作者電影,即「新浪潮」;另一是作家電影,即「左岸派」。
「新浪潮」作者電影的風格,大都以專注的手法記錄或表現一個事件、一些人物。電影採用低成本製作:啟用非職業演員;不用攝影棚而用實景拍攝;不追求場面刺激和戲劇化沖突。
「左岸派」是20世紀50年代末出現在法國的一個電影導演集團,因成員都住在巴黎塞納河的左岸而得名。「左岸派」的導演們由於對人和精神的發展過程感興趣,從而走向了電影製作。因此,他們的影片有著明顯的側重人物內心描寫的傾向。
「新浪潮」誕生背景
「新浪潮」的產生有著特定的歷史背景,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長期制度僵化的社會造成了青年一代的幻想破滅。
當時的文藝作品開始注意這些年輕人,描寫這些人成為這一時期文學藝術的特殊現象,在美國被稱作「垮掉的一代」,在英國被稱作「憤怒的青年」,在法國則被稱作「世紀的痛苦」或「新浪潮」;因此,在「新浪潮」的影片中,從主題到情節,從風格到表現手法都帶著這種時代的印痕。
這個背景與二戰以後人們的彷徨苦悶相關聯,所以在新浪潮的作品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對二戰的反思。同時也與後現代思潮緊密相關。後現代主義是對現代主義的解構,是對現代主義的懷疑,是基於迷茫困惑後的發泄,在某種意義上來講是解放。
當時安德烈·巴贊主編的《電影手冊》聚集了一批青年編輯人員,如克洛德·夏布洛爾、特呂弗、戈達爾等50餘人。他們深受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潮影響,提出「主觀的現實主義」口號,反對過去影片中的「僵化狀態」,強調拍攝具有導演「個人風格」的影片,又被稱為「電影手冊派」或「作者電影」。
C. 電影《浪潮》,喚醒群體暴力行為的,也終將被「浪潮」吞噬
電影《浪潮》揭示了群體暴力行為的覺醒與毀滅,故事背景設定在一所高中,圍繞著主角賴納·文格爾教授的「獨裁統治」課程展開。
賴納是一個反權威、反專制的左傾自由主義擁護者,他設計了一場名為「浪潮」的運動,旨在探討獨裁在現代社會的可能性。然而,這場原本作為試驗的玩笑,卻在短短一周內,迅速席捲全校,將原本自由散漫、玩世不恭的學生們捲入暴力排外的漩渦,最終走向了悲劇的結局。
「浪潮」運動的實現,通過一系列的步驟逐漸展開。首先,賴納確立了自己的領導地位,要求所有成員遵守特定的規則和紀律,強調集體核心價值。接著,他通過樹立敵人和區分「你」「我」的概念,進一步強化了群體內部的團結意識。運動的制服成為了集體同化的標志,進一步排除了差異化和個性。
隨著運動的深入,規則開始被漠視,甚至轉化為對個體的不友善行為。小公主卡洛因為不遵守規則而被邊緣化,這為所有同學樹立了一個錯誤的觀念,即不遵守「浪潮」規則的人就是「你」,而領導的決定可以以群體名義對外施加不友善行為。這種認知的形成,為後續的暴力行為埋下了隱患。
運動在第四天達到了頂點,成員們開始挑戰法律法規,甚至出現了更極端的攻擊行為。而當T意識到失控的嚴重性時,卻陷入了自我反省的困境,被自己的學生所孤立。面對妻子的指責,他卻認為自己受到嫉妒的攻擊,未能及時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最終,在第六天的集會上,T試圖控制局面,但已經無法挽回。他的全盤否定讓膽小鬼蒂姆感到痛苦,最終走向自殺。T被帶走,留下的是對群體暴力行為深刻反思的餘音。
電影《浪潮》警示我們,看似簡單的實驗和玩笑,卻能在群體心理的催化下,迅速發展成極端的暴力行為。在這個過程中,領導者的行為和決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提醒我們警惕群體心理的極端化傾向,以及領導者的責任和自我反省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