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大師瞧不起李連傑是什麼電影

大師瞧不起李連傑是什麼電影

發布時間:2025-02-03 21:17:02

① 32年前,李連傑因《南北少林》和劉家良結怨,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李連傑為代表,掀起了一股「少林」武俠熱,席捲全國。李連傑的「少林」三部曲,一度被贊為票房奇觀。可在拍攝第三部少林系列《南北少林》時,李連傑和導演劉家良卻因而結怨。那麼,當年二人終究發作了什麼,鬧得如此不亦樂乎?

因戲結識

1980那年,李連傑在導演張鑫炎的約請下拍攝了動作電影《少林寺》。

該片上映後,惹起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非常搶手。在當年,它以1毛錢的電影票價創下了1.61億元的票房記載。假如按如今的市場價來計算,激進估量都在360億左右,可謂票房奇觀。

1983年,李連傑再度參與了張鑫炎的少林系列2《少林小子》。上映後,僅在香港就創下了2229萬的票房記載,位居香港年度票房排行榜第三位。如此優秀的成果,自然吸收了其他影視公司的留意。

當年,著名影視公司邵氏電影便是其中一位。

在看到接連兩部少林武俠電影火爆後,邵氏電影公司立刻張羅本人的隊伍開端拍攝同系列電影。1984年,由少林系列原班人馬主演,邵氏公司派遣了劉家良和他的團隊班子前來開端製造電影《南北少林》。

當時,曾經接連拍攝了兩部少林寺系列電影的李連傑,本來不想繼續拍攝這種題材的電影。迫切想要轉型再加上少林熱度曾經開端衰退的緣故,他一度想要辭演。

可由於公司,人際關系等理想要素,迫不得已的繼續主演了《南北少林》。

雖然是被迫上場的,可李連傑在拍攝中表現的非常認真。特別是知曉導演是香港著名導演劉家良,製造班底是特地的特技人才後,他對這部電影重拾自信心。

可在真正開拍後,他才發現,事情遠沒有他想的那麼簡單。

出生在香港的導演劉家良,有著嚴重的區別看待思想。

不論是李連傑還是來自大陸的演員們,與香港演員相比待遇明顯不同。而仗著導演身份的劉家良,也絲毫不怕被人發現,做的明目張膽。

2013年6月25日,劉家良在香港因病逝世,享年79歲。

在他的葬禮上,由大弟子鄭少秋到場到場打點,圈內好友甄子丹,汪明荃,羅家英等人悉數到場,前來送別。甄子丹更是寫下悼詞「一代宗師,功夫片的偉人。你的無數經典作品,不斷永垂不朽,流芳百世!」

可在葬禮現場,遲遲沒見李連傑的身影。

在眾多功夫明星都到場的情況下,李連傑的缺席似乎愈加考證了二人的不合。從1984年拍攝到2013年,曾經過去28年的時間,二人的關系照舊沒有破冰。

只是,以後再也見不到了。

由於一部武俠片,二人天南海北聚在一同。從生疏人變得熟悉,卻直直走向了相互的對立面。不論當年恩怨幾,又孰是孰非,隨著舊人已逝,當年的是非種種也畫上了句號。往常57歲的李連傑,固然滿身病痛,卻還是奮戰在影視拍攝的一線,把武術事業貫串了終身。

曾經的李連傑,被人區別看待,滿心冤枉和不甘。可他憑仗著本人的努力,一步步在影視界打下了本人的天下,讓誰也不敢小覷。為了事業,他滿身病痛,被疾病纏身,可他照舊還是過得很開心。由於,努力生長,被人尊重的覺得真的特別好。

② 李連傑演的哪一部電影最經典

提起功夫電影,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會想到兩個人,李小龍和李連傑,前者開創了功夫電影,弘揚了中華武功,後者則是繼往開來,再一次打進好萊塢,登上美國《時代周刊》,讓國際 社會 再一次 看到了中國人的拳頭,要論李連傑最經典的作品是哪一部,是個人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但我要說的這部,絕對能夠得到所有人的肯定。

李連傑履歷之豐厚,估計讓很多人都忘了,這個1963年出生的北京男人,並不是科班出生,而是一名武術運動員,1979年因為深受重傷,才不得不轉行做了一位電影演員。

1982年,大概是因為命運總不會虧待努力之人,傷後轉型的第三年,李連傑迎來了屬於他的第一部電影, 《少林寺》 ,在這部作品當中,他飾演為父報仇,勤王救駕,挽江山於危亡之際的少林寺武僧,覺遠, 以每張票1毛錢的價格,在國內創下1個億的票房 ,震驚了全世界。

1991和徐克合作,出演電影 《黃飛鴻之一壯志凌》 當中的黃飛鴻,席捲東南亞,連張學友和關之琳都給他做配,一舉 奠定了他在影視圈的地位 ,可以想像,當年的李連傑將那個一心為救國謀出路的黃飛鴻演得是何等的出色。

1998年,自覺在國內市場已經達到了事業巔峰,不滿於現狀的李連傑 轉戰好萊塢,以發揚中國功夫為己任,抵達美國的第一年便出演了理查德·唐納執導的好萊塢大片《致命武器4》,四年之後便因主演武俠片《英雄》而成為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再次轟動整個華人圈。 2008年,他又因為在《投名狀》當中飾演龐青雲,斬獲華語影視圈分量最重的男演員獎,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當然,《少林寺》、《黃飛鴻》、《投名狀》並不是李連傑全部的電影作品,《方世玉》、《新少林五祖》、《太極張三豐》等同樣也在他的職業生涯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武術和電影,也並不是他李連傑的全部。

2007年4月,李連傑創建了公益組織壹基金 ,2008年5月,四川汶川地震舉國哀悼,李連傑不顧個人安慰,帶領義工赴汶川參加抗震救災活動,並捐贈了奶粉、純凈水、葯物等物資,就連在獲得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頒獎現場也不忘提及自己的壹基金 。2013年5月,位列「中國慈善名人榜」第二名。

2018年9月,有網友拍到李連傑在西藏的照片,這位曾經的功夫皇帝,當年不過 55歲的年紀,身體狀狀態卻彷彿七八十歲一樣 ,白發蒼蒼,精神極差,就在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的當天,有個認識他的小孩兒在活動現場叫了他一聲爺爺。55歲的他指著旁邊的工作人員笑道:「我是叔叔,這才是爺爺。」

回顧李連傑的這大半生,前16年,他獻身給武術,是全運會武術套路比賽的全能冠軍;中間20年寄情於電影,闖進好萊塢,上美國《時代周刊》,演繹無數深入人心的作品,是金馬影帝;如今這十幾年醉心慈善,是中國最棒的慈善家。

所以要論李連傑最經典的作品是什麼,我覺得不是從個人榮辱上升到民族榮辱的《霍元甲》,也不是自成一派的《黃飛鴻》,而是他自己本身, 你覺得呢?

<<中南海保鏢>> 我認為是李連傑演的最經典的一部電影,把軍人的氣質,動作的展現,男人的職責發揮到極致,百看不厭,值得回味。



以功夫皇帝著稱的李連傑在古裝動作片里塑造了很多經典角色,這部電影他改變風格飾演軍人,把軍人的英俊,正直,嚴格遵守職業操守的神態表現的淋淋盡致,在加上習武之人的氣質,裡面的武打設計沒有了傳統功夫的架子,多用軍體拳,動作簡潔,乾脆利落。 大多數人還是被他的功夫魅力所折服,我也在其中。

形象正面,鐵漢柔情,超強的責任心,東方男人典型的宛轉,都體現了對軍人、對感情的態度,把握人物性格相當到位。

這部影片正是李連傑最帥功夫最好的時候,把他英俊帥氣的外表和中國軍人正直英姿結合起來,造就了《中南海保鏢》風行兩岸三地,也為了李連傑走出中國,走向國際舞台打開了大門。

在寫之前,看了很多網友的文章,好像好電影基本都寫完了,幾乎英雄角色都有提及,感覺李連傑確實和成龍一樣,是中國現代電影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華人,相對成龍來講,李連傑還是大陸人,更加有親切感吧。

作為文化藝術界的大咖,也一樣國家收編為人大代表了,是一種肯定,也是賦予責任,所以還是請媒體或寫手不必詆毀他的人設啊,國籍啊,宗教信仰之類的。

最後關於本題的問題,看過印象深刻電影網友們都寫完了,我就再加兩部吧,

一部是《英雄》,看了第二遍才知道說什麼,第一遍沒認真去看,十步一殺,唯妙唯俏,高手中的高手,可惜生不逢時,大製作,大場面。

另一部是號稱真正進軍好萊塢的《丹尼犬》,好像還有其他音譯的名字,角色扮演很到位,雖然不是英雄,但也不是狗熊,甚至最後喚醒人性後的醒悟,是對底層壓迫後的吶喊。

個人看法,非喜勿噴哈

導演姜文曾說過一句話:什麼是最佳?最佳就是非他莫屬。

這句話也可以用來形容什麼是經典,經典就是非他莫屬,所以,李連傑最經典的電影就是《黃飛鴻》系列。

他演的黃飛鴻經典到別人演的只能算是模仿,我們現在能記住的黃飛鴻擺的經典姿勢也是李連傑設計的,

黃飛鴻系列是李連傑拍過的最多續集的電影,里邊有很多場非常經典的武打場面,也有很多經典的配角,梁寬,鬼腳七,豬肉榮,牙擦蘇,十三姨,全部都深入人心。

順便提一下,當年黃飛鴻第一部有一場倉庫里竹梯上與嚴振東的打鬥戲,是徐克導演臨時想出來的,當時李連傑腰部受了重傷,無法拍攝如此高難度的場面,所以這一段所有的遠景打鬥全部是由扮演鬼腳七的熊欣欣完成,面部特寫由李連傑完成。

除此之外,還有一部經典電影就是《功夫皇帝方世玉》,拍這部電影的時候,李連傑已經非常之搶手,各大影視製作公司爭著找他,但是李連傑覺得只有自己做主才能拍出自己想要的電影,於是當時他創立的正東電影公司才拍出了《方世玉》《太極張三豐》《中南海保鏢》《精武英雄》等叫好又叫座的經典電影。

後來李連傑談到這件事情:當年組建正東面臨很大的困擾跟壓力,因為當時香港電影市場環境非常復雜,不是你想開就能開的,由於各種利益驅使,很多人希望我立刻"死掉」。

91年《黃飛鴻男兒當自強》,在拍攝這部電影時候李連傑跟嘉禾已經有了矛盾,這時他的經紀人跟電影公司連手壓制李連傑,迫於無奈李連傑罷演,這時候李連傑的好友蔡子明力挺並且擔任他的新的經紀人,最終在徐克等人的努力下拍完男兒當自強。期間嘉禾就嘗試用趙文卓代替李連傑,可惜不夠水準沒有成功,當時趙文卓的黃飛鴻就是這段時間拍的。

李連傑電影幾乎是部部經典,演什麼人物幾乎都成為標簽

黃飛鴻、方世玉、陳真、霍元甲、張無忌……

印象最深是《精武英雄》吧,這部電影被譽為全世界功夫片的教科書。

這部電影在1994年上映,翻拍李小龍的《精武門》,有也是致敬前者,但精彩程度遠超前者,後來也有不少人翻拍此題材,甄子丹也拍過,但相比李連傑的《精武英雄》而言,只能說平平常常。

《精武英雄》其中的打鬥太精彩了,李連傑的動作行雲流水,瀟灑飄逸,看著有力又干凈利落,每一招一式都讓人賞心悅目。

特別是最後打大boss,由周比利扮演的藤田剛

兩位都是具有真功夫的人,把搏擊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

李連傑主演的經典電影數不勝數,但最為經典的也是印象最深刻的當屬《中南海保鏢》了,記得那是還在上初一的時候,在一家錄像廳里看的,也是接觸李連傑的第一部電影。當時一下子就被李連傑的英雄氣概完全震撼了。只記得他主演的電影錄像廳里也是場場爆滿,後來有了碟片和電腦又不知陸陸續續看了多少遍,但總是感覺百看不厭。

《中南海保鏢》是由香港嘉禾電影公司出品的動作片,由元奎執導,李連傑、鍾麗緹、鄭則仕主演。該片於1994年07月28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該片講述中南海保鏢許正陽被派往香港保護一名富商兇殺案唯一證人楊倩兒的故事。

一個與大陸政府有非常親密關系的香港商人的女朋友楊倩兒(鍾麗緹飾)是一起兇殺案的唯一目擊證人,中南海一等保鏢許正陽(李連傑飾)被派到香港保護楊倩兒,可楊倩兒並不領情,盡管如此,許正陽對她的保護卻盡心盡力,從未出過半點差池。 隨著相處日久,許正陽與楊倩兒的了解也漸漸加深。兩人都發現了對方的優點,甚至產生了感情。但許正陽知道執行任務時不允許自己有一點點私人的感情因素,所以刻意迴避,但背地裡卻又患得患失,就在他倆無從選擇時,殺手卻悄悄地向他們逼近。

經典依然是經典,百看不厭!年輕時穿軍裝的李連傑更是一身正氣,瀟灑迷人,帥氣的不要不要的。特別是影片最後,李連傑與鄒兆龍的那場打鬥戲,簡直是傑哥功夫片的代表。每一招每一式都瀟灑自如,當年不知多少俊男靚女因為 看了 此片而喜歡上李連傑, 成為了他的鐵粉。

盡管現在李連傑由於染上了疾病,逐漸淡出了影視圈,但是他給我們影迷朋友們留下了許多經典寶貴的影視作品,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喜歡武術,熱愛電影,發揚國術的年青一代,他依然是我們心中不可替代的功夫之王,動作巨星!

《太極張三豐》

李連傑從小就學習武術,憑借電影《少林寺》一炮而紅,而在《太極張三豐》里,真正體現了他對於太極拳的理解和運用。

李連傑的動作帥氣干凈、瀟灑飄逸,劇中野外演練太極那一段,李連傑圓轉如意、衣袂飄飄,把功夫之美發揮的淋漓盡致,打出了太極拳綿密含蓄、剛柔相濟的精髓。以致後來再看太極拳的影視劇,感覺沒有一個能超過《太極張三豐》的。

影片中演員本色出演再加上動聽的音樂——舒緩有致的《隨緣》,恢弘大氣的《偷功》,成就了這部不可逾越的經典之作。

2008年5月,電影《太極張三豐》被美國 娛樂 雜志《EntertainmentWeekly》選為電影史上19部最偉大的功夫片之一。

這部影片里,李連傑的軍人形象實在是帥到了極致,無數少女為之瘋狂,成為萬千少女所崇拜的男神。再加上他的動作打戲,讓人看得熱血澎湃,激動不已。

在這部影片里李連傑把中國軍人那種視死如歸,不怕犧牲的精神演繹的非常到位。還有這部電影的動作戲更是精彩絕倫,打鬥場景非常兇猛,動作行雲流水,把中華武術的格鬥技巧,發揮到了極致。

所以,我認為還是這部電影才是李連傑的巔峰之作,這部電影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無法磨滅的經典形象。也是一部百看不厭的經典動作戲。每次翻看這部電影,都會讓我很有感觸,為之動容。大家有不同觀點,也可以出來討論一下。

李連傑,1963年4月26日生於北京,小學時進入北京什剎海業余體校練習武術,連續五年獲得全國武術全能冠軍。刀、槍、棍都能熟練使用,武術套路有很深的造詣,所以李連傑出演的功夫片這么多人喜歡這是原因之一吧。

出產的經典動作片,李連傑的影片要佔大半,不管是60後、70後、80後大部分觀眾都是他的鐵桿粉絲。從最初的《少林寺》到巔峰時期的《精武英雄》,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連傑出演的影片太多了,最讓人津津樂道大概就是《少林寺》、《黃飛鴻系列》、《中南海保鏢》、《太極張三豐》、《精武英雄》等等。非要從這些影片中選一部最經典的,我覺得《少林寺》吧。這部電影也是我最初接觸李連傑的電影,哪時候還是農村老家,在村裡用大幕布放影的,所以印象最深了。

先吐槽一下,這么問這誰頂得住啊,首先李的經典之作是在太多,如果非要選一個的話,我選《精武英雄》。

作為動作片來說,《精武英雄》格局大氣恢弘,氣勢磅礴,影片中李飾演的陳真智勇雙全,留洋回來後取洋人精華,去己身糟粕,融會貫通,將傳武演繹的淋漓盡致,打破了東亞病夫的名銜,更是以理服人,不卑不亢,試問這樣的英雄氣概,國之勇者,又有誰不為之振奮呢!(這是我見過留平頭最帥的)

動作片,不打怎麼行呢,本片也是陣容強大,李自不用說,功夫皇帝,名聲打到國外的男人。除了李,錢小豪飾演霍元甲的兒子,陳真的大師兄,現實中也是真的能打,13歲就獲得第一屆功夫擂台比賽銅牌獎。影片中作為傳武的代表。

倉田保昭飾演船越文夫,黑龍會總教頭。現實中是日本著名動作演員,在其他影視作品也能經常看到他的身影,像天下第一裡面飾演柳生家主。影片中,以武會友,同時又不拘一格,代表日本武者。

周比利飾演藤田剛,好勇鬥狠,拳腳了得的日本軍官。現實中,如果前面只是演戲的比較能打的,那麼周比利是真的能打,真的上擂台打的那種,印象中也拿過幾次冠軍金腰帶。影片中純碎代表著現代格鬥技,只為擊倒對方。

演員陣容這么給力,也不乏老戲骨,動作風格多樣,裡面的幾場打戲也自然十分精彩,看完只會令人直呼刺激精彩。第一場就是陳真在日本留學時面對一群日本學生的無理挑釁,隻身一人教訓三腳貓功夫的烏合之眾,裡面李動作幅度不大,出拳即是要害,拳拳到肉,看完不禁熱血沸騰,心中只有一個聲音「我要打十個」

第二場就是虹口道場踢館,為師傅報仇。這場其實贏得很輕松,但把氣勢打出來了,細心的話,可以這個打鬥片段是在致敬李小龍,並沒有花里胡哨的騷操作,完完全全就是截拳道既視感,唯一區別的就是打鬥時李一言不發,沒有時不時來幾下 「啊哈」。

第三場和大師兄的同門對抗,一開始知根知底的大師兄對陳真出招套路早已洞若自然,陳真佔了下風,但後面陳真靈活運用自己在東洋學習到的知識,活學活用,加上了拳擊時的腿腳節奏變化,出其不意,打敗了大師兄,最後影片中大師兄也承認了西方也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不再拘泥陳規,也沒剛開始的成見了。這個雖然打鬥並不激烈,但是可以看出有種東方哲學的韻味在裡面,以武入道。

而最有哲學意味的打鬥就是陳真和黑龍會總教頭船越文夫的打鬥,雙方完全就是我心目中的古代俠者以武會友,講究點到即止,而船越文夫剛開始的說熱身一下就突然襲擊過來,也有種兵不厭詐的感覺,但並不是陰險。最後兩個人都遮住眼互相你來我往見招拆招更是讓人感受到傳統武術的魅力所在,打鬥結束後,船越文夫也對陳真講出自己對武術的理解,即習武不單單是強身健體,想更上一層路,必須了解宇宙蒼生,以武入哲。真的,中國五千年的 歷史 ,留給後人思索的真的很多。更需要我們撿起心中的一些東西,而不是像現在某些氣功大師招搖撞騙,丟老祖宗的臉。

最後影片最高潮的打鬥就是陳真的日軍長官打鬥的情景了,也是陳真打的最艱難的一次,在雙方簡單試探之後,發現藤田剛不愧是被稱為「機器」的狠人,陳真一開始的擊打完全沒有造成殺傷,有幾個畫面藤田剛還直接迎向陳真的飛踢,不會是金鍾罩吧,不過再怎麼肉也扛不住被一直磨血吧,知道這個後陳真也沒有硬鋼了,更多的是迂迴出招,出其不意,有個情節設計的不錯,藤田剛眼角流血在眨眼的一瞬間,陳真一記側身飛踢,雖然還是被擋住了,但對觀眾來說,視覺沖擊還是很大的,這次雙方都是現代格鬥技風格,擒拿抱摔,頭撞鎖喉,怎麼能傷害到對方就怎麼來,一番苦鬥終於把藤田擊倒,最後惱羞成怒的藤田拔刀相向,被陳真用皮帶反殺了,李小龍用雙節棍,只不過這里陳真用的是皮帶抽打敵人。這場打鬥也足足打了20多分鍾,打出了國人風采。

而影片中也告訴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試問現在又有誰在電影里會說要學習東洋先進理念,動不動就是手撕鬼子,包子雷炸死鬼子,一點都不尊重國家衛士的努力的鮮血和理念。雖然影片中最後還是打鬥為主,但拳與拳的碰撞,鮮血中綻放著熱血的激情,毫不拖泥帶水的表演,讓人還是為之振奮的,最後打敗藤田也是表明了自古中國無弱者,絕不是東亞病夫!


③ 黃飛鴻拍了100多部,老外最認可不是李連傑,是成龍1994年的大片


現如今漫威宇宙、DC宇宙大行其道,「影視宇宙」概念深入人心。



什麼是「影視宇宙」,就是多部電影或電視劇共享同一個世界背景,細節、人物、環境或者情節相關聯,換言之,就像是在同一個框架內發展的多個故事。


如今,國產影視也拉起了「影視宇宙」的戰火,但殊不知,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有一個人物,通過多個影視系列作品的勾勒,構成了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憑借他一個人物就衍生出了一整個 「功夫片宇宙」。


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黃飛鴻。


(李連傑扮演的黃飛鴻)


7月9日,是網傳他誕辰的日子。


這里需要插播一下,關於黃飛鴻生卒年月的具體日期,一直眾說紛紜。有認為他生於1847年的,也有認為他生於1856年。網上資料顯示,黃飛鴻生於1856年7月9日,媒體此前報道的黃飛鴻故里廣東佛山,也以1856年為其計算誕辰。


黃飛鴻,武術精湛,意氣風發,正義凜然,他是清末背景下的俠義之士,又見證了家國命運,是一個頂天立地、自強不息的武者形象。



這些都是黃飛鴻系列電影對他的刻畫,正是這些影視作品,構成了大眾對黃飛鴻的整體印象。 據不完全統計,黃飛鴻系列影視作品,至今已經超過100部。


2018年,還有兩部趙文卓主演的黃飛鴻電影,一部是《黃飛鴻之南北英雄》,一部是《黃飛鴻之怒海雄風》。



所以,和「黃飛鴻電影宇宙」一比,漫威DC也只能甘拜下風。


為什麼,黃飛鴻會有上百部,如此多的影視作品,而至今還在源源不斷創作著。


首先, 是演員關德興,在早年打下了良好的觀眾基礎。


在早期的「黃飛鴻」影視系列裡,關德興塑造了一個非常經典的黃飛鴻銀幕形象。



關德興,1905年生人,1999年逝世。在94年的傳奇人生歷程里,關德興從事影視表演60餘年,主演過130多部影片,其中拍攝了80餘部《黃飛鴻》系列影視作品。


1946年開始,他便創作《黃飛鴻傳》並改編為《黃飛鴻》電影系列,1949年第一套《黃飛鴻傳》開拍。



他也是最早在影視作品中出演黃飛鴻的演員,關德興飾演的黃飛鴻,大多是講述黃飛鴻遇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江湖故事。


不少人將他的黃飛鴻視為經典,只可惜,如今知道他老人家的年輕人並不算多。



第二點, 導演徐克聯手李連傑、趙文卓,對「黃飛鴻」影視系列的進一步推廣和發揚光大。


(關德興和李連傑)


現如今來說,流傳最廣、口碑最好的黃飛鴻影視作品,當屬導演徐克的《黃飛鴻》系列。



與他人不同的是,導演徐克版本的《黃飛鴻》幾乎大幅度改動了人物原本的生活軌跡,他將黃飛鴻捲入了時代的洪流中,藉助著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初時動盪不安的年代,將黃飛鴻放在了時代變革的大背景之中。



在徐克的第一部《黃飛鴻》里,洋人綁架了大批中國婦女上洋船,黃飛鴻(李連傑 飾)與洋人及其爪牙對抗,保護中國婦女也保護國家的安全。



在《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里,黃飛鴻(李連傑 飾)與孫文(張鐵林 飾)一見如故,還幫助他們逃過一劫。



在《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里,外敵侵虐在即,李鴻章卻要主持「獅王爭霸」賽,堪稱是自相殘殺的舞台,無奈之下,黃飛鴻(李連傑 飾)親自上場,呼籲各門派共同抗敵。


在得到金牌後,他告訴李大人:「以小民之見,我們不只要練武強身,以抗外敵,更重要的是廣開言路,治武合一,那才是國富民強之道……這金牌,我就送給您作紀念吧!」



在導演徐克的作品中,直接將「黃飛鴻」這個人物原本的形象,顛覆又重生了!


原本那個行俠仗義、抱不平的黃飛鴻,成為了一個以國家命運為重,鐵肩擔道義的愛國民族英雄。



註:徐克的電影工作室共有七部《黃飛鴻》系列影視劇的版權,分別是:


《黃飛鴻之壯志凌雲》《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前三部均為徐克執導、李連傑主演)

《黃飛鴻之四王者之風》(元彬執導,趙文卓主演)

《黃飛鴻之五龍城殲霸》(徐克執導,趙文卓主演)

《黃飛鴻之西域雄獅》(洪金寶執導,李連傑主演)

另外還有一部《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袁和平執導、甄子丹主演,主要講述黃飛鴻父親黃麒英的故事)


(當年受傷仍堅持拍攝的李連傑)


可以說,「黃飛鴻」這個人物形象,在70年前,就開始成為了影視劇中的「常客」,它的存在,也見證了香港功夫電影的興衰。


「黃飛鴻」這個人物,如此頻繁走上銀幕,更承載了民族的俠義之心與愛國情懷。


2014年,彭於晏還出演過《黃飛鴻之英雄有夢》,飾演黃飛鴻。



真實的黃飛鴻,出生於廣東省南海縣,他的父親是「廣東十虎」之一的黃麒英,三歲時,他便隨父親一同習武,六七歲時便可同父親一起闖盪江湖。


十六歲時,黃飛鴻開設武館,成為武師,再之後便名傾一時,對洪拳的普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門下不乏出類拔萃的弟子。



黃飛鴻去世時,因家徒四壁,無力埋葬他,他的女弟子鄧秀瓊出資相助,安葬於白雲山麓,他的妻子莫桂蘭攜兩個兒子也在鄧秀瓊、林世榮(黃飛鴻弟子)等人的幫助下,移居香港,開館授徒,繼續傳授黃飛鴻的功夫。


說到這里,也就引出了黃飛鴻影視作品如此之多的 第三點,一個重要人物:林世榮。



林世榮是黃飛鴻的嫡傳弟子之一,一生授徒萬餘人,還刊行過《工字伏虎拳》、《虎鶴雙形拳》、《鐵線拳》等拳譜。他的弟子中,與好幾位為黃飛鴻的影視化做出了重要貢獻。


(洪金寶曾經在電影中飾演過林世榮)


林世榮的弟子之一朱愚齋,他在黃飛鴻去世後,編撰了《黃飛鴻別傳》,從1933年開始,在報紙上連載。盡管故事中有不少虛構之處,但詳盡介紹了黃飛鴻的傳奇經歷,並介紹了黃父黃麒英,師父林福成,徒弟梁寬、林世榮以及多位武術名家的事跡。



後來,朱愚齋再次徵集有關於黃飛鴻的事跡,寫為《黃飛鴻江湖別記》(又名《黃飛鴻行腳真錄》)出版。這一次影響頗大,影響了一批小說家出版了以黃飛鴻為題材的小說,也受到了大批讀者的歡迎。


此乃其一。


其二是,林世榮師從黃飛鴻二十餘年,後期一直在香港發展。


林世榮的弟子除了朱愚齋以外,還有另一位名為劉湛的弟子,他身為黃飛鴻的徒孫,也為黃飛鴻的影視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劉湛,著名的動作電影導演 ,他常在影片中飾演他的師父林世榮,他還培養了包括他兒子劉家良、劉家榮在內的多個武術指導……



其中, 劉家良尤其對香港功夫電影的黃金時代貢獻頗大 ,1953年,他出演的第一部電影就是《黃飛鴻》,也將這個「IP」發揚光大。



以劉家良為代表的電影武指,也成為黃飛鴻在香港影視圈的「自己人」。


他與李連傑合作電影《南北少林》,和成龍合作電影《醉拳Ⅱ》,還是首位赴美國好萊塢的華人武指,為電影《忍者神龜》擔任動作指導。


2010年,他獲得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2013年病逝。



其中,1994年的《醉拳Ⅱ》中,成龍飾演黃飛鴻,狄龍飾演黃父黃麒英,劉家良出演武林高手福民祺,上演了一出民族英雄黃飛鴻為保護中國古代遺產,與外國掠奪者展開生死斗爭的故事,也成為一部經典之作。



值得一提的是,《醉拳Ⅱ》在2005年還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全球史上百佳電影」之一,是入選的四部華語片之一,其他三部是陳凱歌的《霸王別姬》、王家衛的《重慶森林》、胡金銓的《俠女》。


正是徒孫之子劉家良和成龍聯手,拍出了這部讓老外大開眼界和佩服的黃飛鴻功夫片。



既有小說、故事為引,又有在影視行業內成為頂尖武術指導的徒孫之子,「黃飛鴻」的影視改編,怎能不豐富?


感謝他們,讓一代愛國武術大師黃飛鴻,通過如此豐富多彩的影視作品,影響全世界。



④ 李連傑和外國人拍過的一部電影是什麼扮演的黑市打手!

2005年,李連傑與國際知名導演路易斯·萊特里爾攜手合作,共同打造了動作劇情片《狼犬丹尼 Unleashed》。這部電影由呂克·貝松編劇,講述了李連傑飾演的角色——一名黑市打手的故事。

影片背景設定在1960年代的巴黎,李連傑飾演的角色是一位身手不凡的黑市拳擊手,他不僅要面對殘酷的地下格鬥,還要與犯罪集團鬥智斗勇。摩根·弗里曼和鮑勃·霍斯金斯在片中飾演兩位關鍵人物,他們的角色為劇情增添了復雜性。

李連傑在片中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他不僅展現了自己的武術才能,還通過細膩的表演傳遞了角色的復雜情感。電影中的打鬥場面緊張刺激,動作設計新穎獨特,令觀眾大呼過癮。

《狼犬丹尼 Unleashed》不僅是一部動作片,還融入了豐富的劇情元素,探討了個人成長、忠誠與背叛等主題。影片中的巴黎背景也為故事增添了獨特的魅力。

盡管《狼犬丹尼 Unleashed》可能沒有達到觀眾對李連傑電影的普遍期待,但它依然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作品。李連傑在片中的表現證明了他作為一名演員的實力,也為他的演藝生涯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⑤ 李連傑的電影有什麼

1、《笑傲江湖Ⅱ:東方不敗》
是由程小東執導,李連傑、林青霞、關之琳、李嘉欣等主演的武俠片,於1992年6月26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2、《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
是由香港永盛電影製作有限公司出品的古裝動作片,由王晶擔任導演和編劇,李連傑、邱淑貞、張敏、洪金寶聯合主演,影片於1993年12月18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該片改編自小說《倚天屠龍記》,講述了父母雙亡的張無忌身中玄冥神掌,之後學會了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揭穿了朝廷欲剿滅六大門派的陰謀,救出了他外公和師祖,成為明教教主的故事。
3、《方世玉》
是由元奎執導,李連傑、李嘉欣、蕭芳芳、趙文卓等主演的動作電影。
4、《中南海保鏢》
是由嘉禾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動作片,由元奎執導,李連傑、鍾麗緹、鄭則仕主演。該片於1994年07月28日在中國香港上映。該片講述中南海保鏢許正陽被派往香港保護一名富商兇殺案唯一證人楊倩兒的故事。
5、《給爸爸的信》
又名《赤子威龍》是1995年出品,由元奎導演,李連傑、梅艷芳、謝苗主演的動作片。影片講述了鞏偉(李連傑飾)乃中國公安特警,被派混入香港犯罪集團, 調查涉及國內貪污等嚴重罪行發生的一系列事件。

閱讀全文

與大師瞧不起李連傑是什麼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愛曲藝如何播放本地電影 瀏覽:499
男主特好看的韓國電影 瀏覽:550
郭富城主演的電影票房怎麼樣 瀏覽:153
微什麼的可以先看電影 瀏覽:133
如何解說電影讓說話生動有趣 瀏覽:554
上海電影藝術學院那些國外大學留學是怎麼回事 瀏覽:131
電腦如何使用手機看電影 瀏覽:326
手機怎麼看那種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213
淘票票怎麼在電影院取 瀏覽:713
電影贊助費如何列支 瀏覽:756
好看的電影間諜 瀏覽:336
怎麼給電影變高清 瀏覽:276
海信電視沒有數字電視怎麼看電影 瀏覽:255
被下葯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02
電影無問西東多久 瀏覽:999
北京校園電影有哪些內容 瀏覽:288
我覺得電影中翻譯成英文怎麼寫 瀏覽:301
華為手機如何讓英文電影變成中文 瀏覽:296
猴子的電影免費 瀏覽:116
想看鴨王電影怎麼看 瀏覽: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