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什麼樣的電影被稱作藝術作品

什麼樣的電影被稱作藝術作品

發布時間:2025-02-10 14:47:09

A. 藝術電影最早起源的影片

麥克斯·林戴(MaxLinder,法國)原名加伯里爾·勒維埃爾,1883年12月16日生於吉倫特省的聖呂貝縣。1925年10月30日卒於巴黎。1902年以最優秀的成績畢業於波爾多的音樂學院,在巴黎昂比居劇院擔任小角色,在《兩孤女》,《一個兒子的犯罪》中演出。以後在雜耍劇場演出《米凱特與他的母親》(1906年)與《國王》(1908年)。1905年7月在百代公司演出第一部影片《初出茅廬》(喜劇片)。此後三年中在百代公司的影片中擔任不重要的喜劇或悲劇角色,同時仍在舞台上演出。1907年主演《流氓的空想》,《丑角的故事》,《上吊者》與《初學溜冰》。1908—1909年在安德烈·第特去義大利之後,百代公司與麥克斯·林戴簽訂合同,自此脫離戲劇界,主演《偶遇》,《飛行師麥克斯》,《小夥子》,《征服》,《美國人的結婚》。這位演員自己編寫電影劇本,並開始採用麥克斯·林戴這個藝名(這個名字是他根據雜耍劇場和他同事的兩個著名的演員麥克斯·迭爾利與馬賽爾·林戴的名字集合而成)。
2主要作品:
1910年:《炸彈》,《小壞蛋》,《放映電影》,《浪漫女郎》,《克服膽小病》,《好事好報》,《巧妙的襲擊》,《基勒洛爾因愛好做了強盜》,《我要一個孩子》,《麥克斯滑雪》,《麥克斯心猿意馬》,《麥克斯走錯樓層》,《愛之過深》,《游戲婚姻》,《魔笛》,《別出心裁的越野賽跑》,《拳擊冠軍》,《我的獵犬》,《第一次拍電影》,《誰是殺人犯?》,《太小的鞋》,《麥克斯洗澡》。
1911年:《麥克斯找未婚妻》,《被催眠的麥克斯》,《麥克斯錯過和富人結婚》,《麥克斯和丈母娘》。以後由於長期生病,林戴不能繼續每周拍攝一部影片。此後攝制的影片有:《男女鄰居》,《麥克斯在家裡》,《麥克斯決斗》,《麥克斯和金雞納酒》。
1912年,大部分影片是與女演員珍妮·萊努亞爾合演的,如《麥克斯與珍妮想演戲》,《麥克斯創造新式樣》,《麥克斯與他的狗迪克》,《麥克斯·林戴對尼克·溫特的斗爭》,《他能有什麼?》,《成功的戲法》,《不安的一夜》。同年七月,柏林製片廠以二十萬法郎的報酬請林戴拍攝影片一個月,攝制了《娘兒們》,《農場艷史》,《新奇的賭注》,《因愛好而成畫家》,《麥克斯和做所有家務的女僕》。九月,林戴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與納比埃柯夫斯卡巡迴演出:《堅固的愛情》,《蜜月旅行》,《麥克斯因愛好成了拳師》,《達達蘭的對手》,《友好協定》,《麥克斯想長高》,《小故事》,《乘水上飛機綁架》,《電話結婚》。
1913年:《怕水》,《麥克斯與雕像揭幕典禮》,《幽會》,《麥克斯因愛好成了騎手》,《意外的婚姻》,《麥克斯競技》,《鬥牛師麥克斯》,《情敵》,《麥克斯決斗》,《麥克斯休假》,《麥克斯和煎餅》。1913年9月到俄國演出,每次演出收入三千法郎:《麥克斯不喜歡貓》,《情書》,《麥克斯的帽子》,《音樂大師麥克斯》,《麥克斯的征討》,《攝影師麥克斯》,《麥克斯的休假》。
1914年:《救險勛章》,《魔術師麥克斯》,《麥克斯說英語》,《別吻你的女傭人》,《治腳醫生麥克斯》,《麥克斯受勛》,《麥克斯當飯店領班》,《麥克斯爭風吃醋》,《麥克斯與女醫生》,《1914年8月2日》(與加比·莫爾萊合演)。
1915年:《麥克斯斗拳》,《麥克斯在兩道火線之間》。
1917年(在美國攝制):《麥克斯來訪》,《麥克斯開出租汽車》。
1919年(在法國攝制):《小咖啡館》(導演:雷蒙·貝爾納,根據特里斯登·貝爾納的原作改編)。
1921年:《請你做我的妻子》(在美國攝制)。1922年:《窮火槍手》。1923年:《倒霉的七年》。
1924年(在法國):《救命》(導演:阿貝爾·岡斯)。1925年(在奧地利):《馬戲大王》。該年麥克斯·林戴因神經失常,與妻子一同自殺。

B. 到底什麼樣的電影才算是文藝片

一 「文藝片」的含義

「文藝片」:
1. 華語電影特有類型(參見magasa回答)。為了方便區分,暫時把這種類型改稱為「文藝戲片」或者「文藝戲」。
2. 被錯誤地用來描述「藝術電影」。
3. 被用來輕蔑地描述敘事糟糕的電影。
4. 用來描述那些不能用「華語類型電影詞彙」歸類的電影。

二 為什麼「藝術電影」常被錯誤地描述成「文藝片」?

先說說「藝術電影」吧。電影的「藝術性」這種東西很難量化,因此是見仁見智的。非要定義也可以,大抵分兩種。
第一,形式主義的藝術。也就是常說的「實驗電影」,探索「電影工具」(cinematic apparatus:鏡頭,包括構圖,景別,鏡頭運動,鏡頭長度;鏡頭關系,即剪輯。)的藝術可能性。比如艾森斯坦的[十月]探索蒙太奇對觀眾認知的影響, 阿侖雷乃的[去年在馬里昂巴德]探索剪輯在電影時空構建上的多重可能性。
第二,現實主義的藝術。探索電影「重現現實」的能力。比如法國詩意現實主義流派(代表人物如,讓雷諾),義大利新現實主義流派,好萊塢的如奧森韋爾奇。

這兩類的「藝術電影」相對商業電影來說,故事性被弱化了。形式主義藝術電影尤其如此,故事基本不講究因果邏輯,往往也是支離破碎的。現實主義藝術電影有故事,通常也是完整的,只是「戲劇性」沒那麼強,有很多類似「跑題」的段落及看似「啰嗦」的鏡頭運動(顯得更加真實)。

為什麼用「文藝片」描述「藝術電影」?原因是「藝術電影」的概念不普及,而「文藝片」又被廣泛地用來描述那些不那麼「商業」(即故事性不那麼強)的電影,因此更近一步被用來描述更加不商業的「藝術電影」也在情理之中。

三 當他們說「文藝片」的時候,說的到底是什麼?

上面提到「文藝片」被廣泛地用來描述那些不那麼「商業」(即故事性不那麼強)的電影,這里廣泛地把「文藝片」當作一種類型片標簽使用的是電影愛好者和影評人,這里的「文藝片」應該像其他電影類型標簽一樣作為電影產業生產實踐的語匯,對電影內容(即類型化的角色設定和情節軌跡)給出明確的指示信息,進而指導觀眾的觀影選擇。但多數的情況是,如果你告訴另外一個小夥伴,這是一部「文藝片」,對方對電影內容仍舊是一頭霧水。

當前語境下我們耳熟能詳的「類型片」,其含義並不是單一的。

「類型片」 的產生大抵分成兩種。

第一種是片商用來推廣產品,降低風險,普通觀眾用來指導觀影選擇的商業行為。它一開始的流通范圍是製作發行電影和看電影的人,後來電影學者對其進行系統化的歸納總結,並把它和當時的時代背景聯系起來。商業行為在前,理論研究在後。我們最熟悉的電影類型片,大多屬於這一種:西部片,黑幫片/警匪片,喜劇片,恐怖片,驚悚片,科幻片,戰爭片,動作片/武俠片,體育片,自傳片,歷史片(如清宮戲)。這類類型片的名稱都是簡單粗暴,沒有歧義,童叟無欺的。

第二種是學者通過研究和觀察「發現」並定義,而後因為種種原因在電影評論界及影迷中被廣泛使用的。這類「類型片」包括了「文藝戲片」,「黑色電影」[Film Noir] 和「通俗情節劇」[Melodrama]。這類「類型」概念的產生是明顯滯後於市場行為的。比如「黑色電影」的概念最早出現在1946年夏天,研究的對象卻是40年代初的好萊塢電影(參見什麼是「黑色電影」?好萊塢有哪些優秀的「黑色電影」?)。其次,這類「類型片」的名稱基本上是使用引申含義而非字面含義,因此有較大的歧義。比如,「文藝戲片」並不是字面意思「文學」和「藝術」的簡單加成;「黑色電影」並不是說指顏色是黑色的電影;melodrama字面意思是指起源於18世紀的戲劇形式,melo-詞根意思表示音樂,字面理解是「配樂戲劇」。發散式的命名原則使得這三種「類型」始終沒有明確的,公認的類型定義,而更多地被認為是某一歷史時期的「創作趨勢」或「創作模式」。

「文藝片」標簽的泛濫化是有實效意義的,因為它恰好補全了「華語類型電影詞彙」的空缺。「華語類型電影詞彙」中有本土的,如武俠片,香港警匪片,而大部分是外來的。有一個好萊塢經典類型片概念沒有進入「華語類型電影詞彙」,恰好是melodrama(這里說的是商業版melodrama,而非學術版melodrama),翻譯成中文叫做「通俗情節劇」。幾乎沒有人會把一部華語電影叫做「通俗情節劇」,相反,很多應該屬於melodrama的電影都被描述成「文藝片」。(註:正宗的melodrama和「文藝戲片」有相似之處,但本質上不是一回兒事兒;不過兩個學術概念推廣泛化之後指的恰好是一類電影。)

簡單地說,商業版本的melodrama,或者更廣泛地被簡稱為「drama」,是一種角色推動型的電影類型(character-driven genre),相比情節推動型電影類型(plot-driven genre)對角色的臉譜化處理,melodrama 強調角色的「變化」,或者「成長」,而這種「成長」是主人公通過與和其他角色的關系(愛情,友情,親情)獲得的。

「華語類型電影詞彙」中沒有對應的詞彙去描述這種故事場景設定很「真實」,角色掙扎和情節軌跡很「現實」,更關注「人」而非「戲劇化的情節」的電影。「文藝片」可以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我們需要做的只是更好地把「藝術電影」,「文藝戲片」,和「文藝片」的概念區分開來,更准確地使用「文藝片」去描述一種可以明確定義的電影故事類型。

「類型片」說白了都是商業片,只不過melodrama和「文藝片」的商業性不那麼重而已。反敘事的實驗片=藝術探索,反敘事的故事片=坑爹。

註:簡體商業版melodrama/「文藝片」特點。
-主人公是女性的的時候比較多。當然也可以是男的。
-主人公的危機是內部的,通常是首要的生活危機,比如愛,失去(至親,健康,事業)。
-一個無能為力(powerless)的主人公 v.s. 一個強大的權利機構。比如黑人在白人的世界,移民在本地人的世界,女性在父權主導的世界,等。
- 情感深度上從惡俗(肥皂劇)到深刻(悲劇)不等。
- 截然對立的價值觀碰撞。道德困境。
- 一段改變主人公的關系至關重要。
- 角色與角色之間互動提供了故事的張力。

例子,[達拉斯買傢俱樂部]。
-主人公危機:aids 晚期。主角目標:自救
- 強大的權力機構,葯監局,醫院:控制葯物的流通,主人公和其他患者沒有辦法通過正常合法的途徑獲取葯品自救。
- 道德困境:採取非法的手段救人是否合乎道德?
- 一段改變主人公的關系:with Jared Leto
來自知友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敬請採納。

C. 什麼樣的電影叫文藝片

文藝片就是文學性和藝術性表現較為明顯的電影。

目前文藝片主要和商業片進行區分。

在電影中,可以感受到明顯的藝術氛圍以及文學氣氛,並且沒有明顯的商業內容,此類電影一般就稱為文藝片。

此外一些歌劇電影等特殊形式的電影,往往也被歸類為文藝片。

D. 什麼是文藝片

文藝片:文學藝術影片的簡稱。文學性和藝術性並存,區別於商業電影。有人說最成功的文藝片就是商業電影。

電影是第七藝術,集合了文字、圖像與聲音三種文學表現形式,所以欣賞電影要求有很高的審美性。

一個介於商業類型電影和藝術電影之間的影片類聚,它泛指製片態度嚴肅,主體表現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敘事表現遵從大眾化形式,同時又具有一定的個人特色和風格特徵的一類影片。

(4)什麼樣的電影被稱作藝術作品擴展閱讀

代表影片

《李米的猜想》(2008年)影片講述了一個名叫李米的計程車司機,四年來不顧一切尋覓失蹤男友的故事。該片獲得第二屆鐵象電影大賞十佳電影、上海影評人獎十佳電影等獎項;周迅也憑藉此片獲得了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第16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等數十座獎項。

《十七歲的單車》(2000年)該片是第六代導演代表人物王小帥的最新作品。王小帥在沒有拿到審片結論之前便攜片參加了柏林國際電影節,雖贏得一尊銀熊,卻被禁止公映。

《蘇州河》(2000年)獲荷蘭鹿特丹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日本銀座影展大獎。影片以王家衛的電影風格敘述了一個愛情悲劇故事,表現對愛的執著和愛之意義的探討。因首先在台灣上映遭禁映。

《小武》(1997)導演賈樟柯憑借《小武》在國際影壇一舉成名,成為青年導演中後來居上的代表人物。他的拍片方式與其他一些人並無二致,都是走國際融資與發行的道路,基本與本土電影市場不發生任何關系。

閱讀全文

與什麼樣的電影被稱作藝術作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好萊塢如何宣傳電影 瀏覽:562
買一台電影設備要多少錢一套 瀏覽:46
流感這部電影怎麼搜 瀏覽:184
石榴姐電影叫什麼 瀏覽:866
極地守護靈犬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319
最好看的沙漠古墓電影大全 瀏覽:947
vip免費電影網 瀏覽:514
蛟龍附體什麼電影 瀏覽:832
好看的船戲電影 瀏覽:832
電影筆仙免費看 瀏覽:85
一群動物吃了桃子成精是什麼電影 瀏覽:33
電影八百裡面的團長叫什麼 瀏覽:352
雙生在觀看電影免費 瀏覽:192
哪吒之魔童樣式電影免費觀看 瀏覽:312
好看雲電影在線好看站 瀏覽:105
古惑仔還有哪些電影 瀏覽:223
淘寶上怎麼買電影種子 瀏覽:149
好看的中文電影推薦高評分 瀏覽:160
如何研究英語電影 瀏覽:878
少人知道好看的電影 瀏覽: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