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球幕電影的世界之最
世界最大球幕影院 -中國新科技館球幕影廳正式開門迎客,觀眾可在影院內感受到抬眼望去四周都是銀幕的環形視聽效果。坐在傾斜30度的坐椅上,仰望就能看到巨大的環形銀幕,將影片中的景緻都拉至眼前,彷彿伸手就可以摸到一般。
據中國新科技館相關負責人介紹,科技館球幕影院放映球幕電影和演示天象節目,可容納442位觀眾。影院引進世界先進的IMAX放映設備,銀幕上電影畫面的面積為1000多平方米,帶給觀眾前所未有的視覺沖擊。「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球幕影院。據了解,科技館球幕影院引入了《別有洞天》、《阿爾卑斯》等影片,今起對公眾開放,球幕影院成人票價30元,學生20元。
『貳』 盤點世界電影之最,這七部電影,你最喜歡哪一部
6計程車司機
患有嚴重失眠症的越戰退伍軍人特拉維斯,在紐約市以開夜班計程車維生,夜夜目睹大都會的腐敗與黑暗。特拉維斯是一個對社會適應不良的男子,平時喜歡看色情電影,卻又對城市中的墮落與罪惡深惡痛絕。他試圖追求總統候選人參議員哈瑞斯的助選人員貝茜,卻在第一次約會時帶她去看色情電影,貝茜從此不肯再理他。同時,特拉維斯結識了雛妓艾瑞絲,想要幫助她脫離皮條客和情人的掌控,勸她回家繼續學業,但卻徒勞無功。
『叄』 看了嚇得直冒涼氣,為何美國電影《閃靈》堪稱國際恐怖片之最
《閃靈》之所以能帶著它並無太多恐怖鏡頭的內容榮登恐怖片排行榜的NO.1,其原因是值得深入探究的。縱觀整部影片,隨著對鏡頭中展現出來的細節與場景布置進行仔細考究,不難發現,真正細思極恐的是影片反映出來的主題和內涵——對大屠殺的批判,對人性中邪惡一面的抨擊。
到後來,這個場景慢慢的有了解釋——之前的酒店看守用斧子活生生的將自己的妻子和一對雙胞胎女兒砍死,是怎樣窮凶極惡的惡鬼操控著他,他才能做出這等慘絕人寰的事情啊,朝夕相處的親人、血濃於水的親人,就這樣被利斧砍殺,魂魄也得不到安息,人性的丑惡昭然若是,生命的悲哀也在此展現的淋漓盡致。
三、警示人類銘記歷史,勿讓歷史上曾真實上演的恐怖情景重演
整體看起來,本部影片的恐怖氛圍營造的還是很足的,特別是其經典鏡頭——鮮血從電梯中噴涌而出,像是洪水般想要吞沒掉整個酒店甚至整個世界。此處還有一個深層面的寓意,電梯直通地下,地下是印第安人的墳墓,這些噴涌的鮮血代表著無辜被屠殺的印第安人,更代表著他們內心的憤怒與不甘!
到了這個場景,整部影片的批判之意已經達到了高潮,它對歷史上美國人所作所為的濃厚批判性也很顯而易見。
總的來說,對於恐怖片排行榜,要是說別的影片是憑借特效與場景布置,它可以說是憑借了深刻的內涵榮登了榜首。可以說仔細推敲過後,其對人性的思考,對歷史上屠殺的批判都讓人見識到了真正的恐怖。
『肆』 中國電影華表獎的歷屆之最
歷屆中國電影華表獎之最 獲獎最多的導演及個人:張藝謀(五次優秀故事片、一次優秀合拍片、一次最佳導演、一次特別貢獻獎共八度獲獎)張藝謀1999年憑借《一個都不能少》獲得第5屆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優秀故事片和最佳導演獎、2000年憑借《我的父親母親》獲得第6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2003年憑借《英雄》獲得第9屆華表獎優秀合拍片和特別貢獻獎、2007年憑借《千里走單騎》獲得第12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2011年憑借《山楂樹之戀》獲得第14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2012年憑借《金陵十三釵》獲得第15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共八次獲獎。張藝謀無疑是中國電影華表獎歷史上獲獎最多的人。獲獎最多的女演員:章子怡(四次提名三次獲獎)章子怡先後於2005年第11屆憑借電影《十面埋伏》、2009年第13屆憑借電影《梅蘭芳》、2013年第15屆憑借電影《一代宗師》三次獲得優秀女演員獎,此外還於2004年第10屆憑借電影《茉莉花開》獲得優秀女演員提名,這在華表獎歷史上是空前的,後人想要超過這一紀錄應該非常困難。獲獎最多的男演員:劉佩琦、李雪健(各兩次) 劉佩琦 1996年第3屆憑借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2002年第9屆憑借電影《和你在一起》先後獲得優秀男演員獎。 李雪健 1998年第5屆憑借電影《橫空出世》、2011年第14屆憑借電影《楊善洲》先後兩次獲得優秀男演員獎。 獲獎最多的女導演:陳力(三次獲獎)陳力2000年第6屆憑《歡舞》獲得評委會導演獎,再先後於2001年第7屆憑借電影《月圓今宵》、2013年第15屆憑借電影《周恩來的四個晝夜》兩次獲得優秀導演獎,這創下了中國電影女導演在華表獎史上之最。獲獎最多的編劇:思蕪(兩次獲獎)思蕪思蕪的原名叫蘇小衛,還有筆名秋實,先後於1995年第2屆《贏家》、2009年第13屆《沂蒙六姐妹》獲得最佳(優秀)編劇獎,她的丈夫霍建起還先後於2000年第7屆《藍色愛情》、2004年第10屆《曖》兩獲優秀導演獎。獲得兩次華表獎的女演員於慧 先後於1996年第3屆憑借電影《喜蓮》、2001年第8屆憑借電影《巧鳳》兩次獲得優秀女演員獎。 蔣雯麗 先後於1999年第6屆憑借電影《女帥男兵》、2003年第10屆憑借電影《台灣往事》兩次獲得優秀女演員獎。 范志博 2007年第12屆憑借電影《真水無香》獲得優秀新人女演員獎,2009年第13屆憑借電影《突發事件》獲得優秀女演員獎。 徐帆 先後於1998年第5屆憑借電影《不見不散》、2011年第14屆憑借電影《唐山大地震》兩次獲得優秀女演員獎。 同班同學獲獎(趙薇、陳坤、黃曉明、顏丹晨)、(梅婷、章子怡)、(李冰冰、范志博)北影96級趙薇、陳坤、黃曉明是北京電影學院96級的同班同學,三人先後於2005年第11屆《情人結》、2007年第12屆《雲水謠》、2013年第15屆《中國合夥人》獲得優秀女演員/男演員獎。而他們的另一位同學顏丹晨早在1998年第4屆就憑《花季雨季》獲得電影新人獎中戲96級梅婷與章子怡是中央戲劇學院96級的同班同學,梅婷於1999年第5屆憑《紅色戀人》獲得優秀女演員獎,而章子怡先後於2005年第11屆《十面埋伏》、2009年第13屆《梅蘭芳》、2013年第15屆《一代宗師》三次獲得優秀女演員獎。上戲93級李冰冰與范志博是上海戲劇學院93級的同班同學,她們於2007年第12屆分別憑《雲水謠》、《真水無香》獲得優秀女演員獎及優秀新人女演員獎,時隔兩年第13屆范志博再憑《突發事件》如願封後。獲得兩次導演獎的導演 張建亞 先後於1995年第1屆《絕境逢生》、1999年第4屆《緊急迫降》兩次獲得(最佳)優秀導演獎。 霍建起 先後於2000年第7屆《藍色愛情》、2004年第10屆《曖》兩獲優秀導演獎,此外還於2011年第14屆《秋之白華》、2013年第15屆《蕭紅》兩次獲得優秀導演獎提名,另外他的電影《生活秀》、《情人結》還先後捧於陶紅(2002年第8屆)、趙薇(2005年第11屆)兩位華表影後和一位準華表影後宋佳(2013年第15屆《蕭紅);其次,他的編劇夫人思蕪(蘇小衛)還先後於1995年第2屆《贏家》、2009年第13屆《沂蒙六姐妹》兩次獲得最佳(優秀)編劇獎。 尹力 先後於2005年第11屆《張思德》、2007年第12屆《雲水謠》兩次獲得優秀導演獎,他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位蟬聯華表獎優秀導演獎的導演。 馮小剛先後於2009年第13屆《集結號》、2013年第15屆《一九四二》兩次獲得優秀導演獎跨界獲獎女性電影工作者趙薇先於2005年獲得第11屆憑借《情人結》獲得優秀女演員,後於2013年第15屆憑借《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獲得優秀青年創作獎其他兩獎獲得者 馮小寧 先於1997年第3屆《紅河谷》獲得最佳導演獎,再於2000年第6屆《黃河絕戀》獲得優秀編劇獎。 陶紅 於2002年第8屆憑《生活秀》獲得優秀女演員獎,再於2004年第10屆憑電影《三十八度》主題歌《笑了》(演唱:陶紅)獲得優秀電影歌曲獎。 獲得華表獎的夫妻檔霍建起
思蕪 霍建起先後於2000年第7屆《藍色愛情》、2004年第10屆《曖》兩獲優秀導演獎;思蕪(原名蘇小衛,筆名秋實),先後於1995年第2屆《贏家》、2009年第13屆《沂蒙六姐妹》獲得最佳(優秀)編劇獎。馮小剛
徐帆 這對夫妻檔均兩獲得優秀導演獎和優秀女演員獎,這在華表獎歷史上也應該是絕我無僅有的。分別是馮小剛先後於2009年第13屆《集結號》、2013年第15屆《一九四二》兩次獲得優秀導演獎;徐帆先後於1998年第5屆憑借電影《不見不散》、2011年第14屆憑借電影《唐山大地震》兩次獲得優秀女演員獎。徐崢
陶虹 妻子陶虹早在1998年第4屆就憑電影《黑眼睛》獲得最佳女主角獎,而丈夫徐崢直到2013年第15屆才憑電影《人再囧途之泰囧》獲獎,不過獲得的卻是優秀青年導演獎。塞夫
麥麗絲 塞夫和麥麗絲這對夫妻檔,先後於1993年《東歸英雄傳》、2001年第8屆《天上草原》兩次獲獎,嚴格來講1993年《東歸英雄傳》所獲得的獎項還不算華表獎,當時為政府獎,還是華表獎的前身。陳可辛
吳君如 中國香港籍的陳可辛、吳君如夫婦,妻子吳君如於2011年第14屆《歲月神偷》獲得優秀境外華裔女演員獎,兩年後的2013年第15屆丈夫陳可辛再憑電影《中國合夥人》優秀境外華裔導演獎。同一屆華表獎獲得兩項提名的演員徐靜蕾徐靜蕾於2003年第9屆憑《我愛你》、《我的美麗鄉愁》獲得優秀女演員及優秀新人女演員兩項獎提名,但由於華表獎的二者取其一的規則,最終憑《我愛你》獲得優秀女演員新人獎。
『伍』 中國電影之最
1中國最早放映的電影——1896年8月11日法國商人在上海徐園「又一村」茶樓內放映的「西洋影戲」。
2中國攝制的第一部影片——1905年秋由北京豐泰照相館與京劇名角譚鑫培合作拍攝的京劇片斷《定軍山》,為戲曲記錄片。它標志著中國電影的正式誕生。
3中國第一座電影院——1907年第一座電影院平安電影公司在北京長安街建成,由外商經營。
4中國第一個電影製片公司——1909年美國人布拉斯基久慕上海這塊生財富地,不遠萬里來到上海香港路創辦亞細亞影戲公司。這是中國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攝制公司。
5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1913年由鄭正秋、張石川導演的故事片《難夫難妻》(又名《洞房花燭》),此片是由亞細亞影戲公司開張後的第一部作品,首開家庭倫理劇之先河。
6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1921年中國影戲研究社在上海拍攝第一部長故事片《閻瑞生》。
7中國第一本電影刊物——1922年1月由顧肯夫、陸潔創辦的中國第一本電影刊物《影戲雜志》。
8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1922年3月鄭正秋、張石川等人創立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明星影戲學校(後改為明星演員養成所),由鄭正秋擔任校長,培養電影人才。
9中國第一部完整的電影劇本——1924年,洪深創作的《申屠氏》在《東方雜志》發表。
10中國第一首電影歌曲——1930年12月3日聯華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鮮花》上映,該片以蠟盤配音的方法配製了中國第一首電影歌曲《尋兄詞》。
11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1931年3月15日,由明星公司攝制的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上映,該片採用的是蠟盤配音的技術。
12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1941年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鐵扇公主》完成,公映後受到好評。
13中國美術片第一次在國際上獲獎影片——1956年木偶片《神筆》獲第八屆國際兒童影片節兒童娛樂片一等獎。
14中國第一部剪紙片——1958年萬古蟾導演我國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為美術影片增添了一個新品種。
15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電影——1962年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攝制完成我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故事影片《魔術師的奇遇》。
『陸』 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歷屆之最
1、提名最多的影片 影片 時間 提名次數 未提名獎項 卧虎藏龍 2001年第20屆 16項提名 最佳新演員 無間道 2003年第22屆 16項提名 最佳女主角 功夫 2005年第24屆 16項提名 最佳女配角 十月圍城2010年第29屆16項提名最佳女主角2、獲獎最多的影片 影片 時間 獎項 一代宗師2014年第33屆12項甜蜜蜜 1997年第16屆 9項 寒戰2013年第32屆9項卧虎藏龍2001年第20屆8項投名狀2008年第27屆8項十月圍城 2010年第29屆 8項 新不了情1994年第13屆7項少林足球 2002年第21屆 7項 英雄 2003年第22屆 7項 踏血尋梅2016年第35屆7項似水流年1985年第4屆6項胭脂扣1989年第8屆6項女人,四十1996年第15屆6項宋家皇朝1998年第17屆6項無間道 2003年第22屆 6項 功夫 2005年第24屆 6項 3、最大的贏家
《女人四十》和《桃姐》(這里所說的「最大贏家」,不是指獲獎最多,而是能夠獲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這五個最重要獎項),值得一提的是,這兩部大贏家作品均出自許鞍華導演之手。 類別獲獎者基本情況最年輕的男主角 梁家輝 1984年第3屆憑《垂簾聽政》獲得最佳男主角獎,時年26歲,此後還於1993年第12屆《92黑玫瑰對黑玫瑰》、2006年第25屆《黑社會龍城歲月》、2013年第32屆《寒戰》四度獲得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另外還於2004年第23屆《大丈夫》獲獎最佳男配角獎,他是繼梁朝偉(5主2配共7獎)之後獲得金像獎最多的男演員。 最年輕的女主角 林碧琪 1983第2屆憑《靚妹仔》獲得最佳女主角獎,時年17歲,同屆還憑該電影獲得最佳新人獎提名。 最老的男主角 喬宏 1996年第15屆憑《女人四十》獲得最佳男主角獎,時年70歲。 最老的女主角 羅蘭 2000年第19屆憑《爆裂刑警》獲得最佳女主角獎,時年66歲。 最老的新人及提名 徐家傑 2013年第32屆憑《寒戰》獲得最佳新人獎,時年66歲。 蕭炳林 2001年第20屆憑《花樣年華》獲得最佳新人獎提名,時年已年過六旬。 金像獎跨界獲獎內地電影人(演員/導演) 趙薇 2015年第34屆憑《親愛的》獲得最佳女主角,2014年第33屆憑自己導演《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拿下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獎 最年輕新人提名 馬修 2007年第26屆憑《寶貝計劃》獲得最佳新人獎提名,時年還未滿一歲。 初次接演電影並獲三項提名李宇春 2010年第29屆初演電影憑《十月圍城》獲得最佳女配角、最佳新人、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十月圍城》主題曲《粉末》),不過最終均未獲獎。蟬聯兩屆男主角的演員 周潤發 先後於1987年第6屆《英雄本色》、1988年第7屆《龍虎風雲》兩度蟬聯最佳男主角獎,後還於1990年第9屆《阿郎的故事》再度獲得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蟬聯兩屆女主角的演員 袁詠儀 先後於1994年第13屆《新不了情》、1995年第14屆《金枝玉葉》兩度蟬聯最佳女主角獎,此前還於1993年第12屆憑《亞飛與亞基》獲得最佳新人獎,是金像獎史上唯一的一個三連冠。 張曼玉 先後於1997年第16屆《甜蜜蜜》、1998年第17屆《宋家皇朝》兩度蟬聯最佳女主角獎。 提名最多次最佳男主角 劉青雲 先後於第13、16、17、18、19、23、26、27、29、31、32、33、34屆共16次獲得最佳男主角提名,其中憑《我要成名》、《竊聽風雲3》成功摘得兩次影帝稱號。獲得最多次男主角的演員 梁朝偉 先後於1995年第14屆《重慶森林》、1998年第17屆《春光乍泄》、2001年第20屆《花樣年華》、2003年第22屆《無間道》、2005年第24屆《2046》五度獲得最佳男主角獎,此外還於1988年第7屆《人民英雄》、1990年第9屆《殺手蝴蝶夢》兩度獲得最佳男配角獎,是金像獎史上獲獎最多的演員。 獲得最多次女主角的演員 張曼玉 先後於1990年第9屆《不脫襪的人》、1993年第12屆《阮玲玉》、1997年第16屆《甜蜜蜜》、1998年第17屆《宋家皇朝》、2001年第20屆《花樣年華》五度獲得最佳女主角獎,是金像獎史上獲獎最多的女演員。 男女主角夫妻檔 梁朝偉
劉嘉玲 梁朝偉先後於1995年第14屆《重慶森林》、1998年第17屆《春光乍泄》、2001年第20屆《花樣年華》、2003年第22屆《無間道》、2005年第24屆《2046》五度獲得最佳男主角獎;劉嘉玲於2011年第30屆《狄仁傑之通天帝國》首度封後,此前她已五度提名。 最年輕的最佳男配角 吳景滔 2007年第26屆憑《父子》獲得最佳男配角獎,同時榮獲最佳新人。 第一位大陸女主角 斯琴高娃 1985年第4屆憑《似水流年》獲得最佳女主角獎,這是大陸女演員首席問鼎金像獎,在她之前內地僅有劉曉慶、潘虹入圍過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兩次獲女主角的大陸演員 斯琴高娃 先後於1985年第4屆《似水流年》、2008年第27屆《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兩度獲得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並且是兩次提名兩次獲獎。 章子怡 先後於2005年第24屆《2046》、2014年第33屆《一代宗師》兩度獲得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第一位獲歌曲獎的大陸歌手 張靚穎 2009年第28屆憑電影《畫皮》主題曲《畫心》獲得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 第一位獲提名的大陸演員(女、男) 劉曉慶
達式常 劉曉慶於1984年第3屆憑《垂簾聽政》獲得最佳女主角提名,達式常於1988年第7屆憑《書劍恩仇錄》獲得最佳男主角提名。 最大倒熱灶的女主角 鄭裕玲 1991年第10屆憑《表姐,你好嘢!》獲得最佳女主角獎,這一屆最大大熱門為劉嘉玲,她本人都未預料本屆能獲獎,從而並未出席本次頒獎典禮。 最遺憾落選「女主角」 劉嘉玲 1991年第10屆最大大熱門為劉嘉玲,但結果鄭裕玲憑《表姐,你好》獲得最佳女主角獎,這一屆她本人都未預料本屆能獲獎,從而並未出席本次頒獎典禮。不過劉嘉玲於2011年第30屆終於憑《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獲得影後。 連續三年獲獎的演員 袁詠儀 先後於1994年第13屆《新不了情》、1995年第14屆《金枝玉葉》兩度蟬聯最佳女主角獎,此前還於1993年第12屆憑《亞飛與亞基》獲得最佳新人獎,是金像獎史上唯一的一個三連冠。 最霸氣的男主角候選人 向華強 向華強為中國星電影公司老闆,經典角色「龍五」,1993年第12屆憑《藍江傳之反飛組風雲》獲得最佳男主角提名 最令人可惜的「男主角」 成龍 成龍分別於第4,5,9,12,13,15,16,18,24屆提名10次均未獲獎,其中第5屆2個提名。 最令人可惜的「女主角」鄭秀文鄭秀文分別於20,21,25,32,33屆提名7次,其中21屆三部電影同時入圍最佳女主角,算上1993年第一次提名最佳新演員,鄭秀文在金像8次提名演員類獎項均未獲獎。最納悶提名 徐克 1988年第7屆憑《最後勝利》獲得最佳男配角提名。 最具爭議性的新人 鄭裕玲 1984年第3屆憑《花城》獲得最佳新人獎,當時引起巨大爭議,因為當時她已是劇集主持紅人。 第一位獲得提名的外國人 喜多郎 來自於日本的喜多郎於1985年憑《似水流年》提名電影配樂獎,這是最早提名金像獎的外國人。 拒絕金像獎第一人 許冠英 1986年第5屆憑《僵屍先生》獲得最佳男配角提名,因為覺得是主角,拒絕男配提名。 第一位獲獎的外國人 杜可風 來自澳大利亞的杜可風於1987年第6屆憑《老娘夠騷》獲得最佳攝影獎,後還於1991年第10屆《阿飛正傳》、1995年第14屆《東邪西毒》、1996年第15屆《墮落天使》、2003年第22屆《英雄》、2005年第24屆《2046》(黎耀輝、關本良)獲得過最佳攝影獎。 「帽子戲法」的最佳導演 方育平 方育平先後於1982年第1屆《父子情》、1984年第3屆《半邊人》、1987年第6屆《美國心》三度獲得最佳導演獎,他是三次提名三次獲獎,中獎率高達100%。 表演獎項大滿貫 謝霆鋒 先於1999年第18屆《新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獲得最佳新演員獎,後於2010年第29屆《十月圍城》獲得最佳男配角獎,再於2011年第30屆《線人》獲得最佳男主角獎,三次提名三次獲獎,中獎率高達100%,也是唯一一名獲得過金像獎最佳新人獎、最佳配角獎及最佳主角獎的演員。 分量最重男主角 鄭則仕 重達110公斤的鄭則仕先後於1986年第5屆《何必有我》、1997年第16屆《三個受傷的警察》兩度稱帝。 連續提名最佳女主角最多的演員 林嘉欣 第22-25屆,28屆連續4年提名最佳女主角均未獲獎(共提名5次) 連續提名最佳男主角最多的演員 劉德華 第19-23屆連續5年提名最佳男主角兩次獲獎。 同一屆憑三部電影獲得三次最佳女主角提名的演員 鄭秀文 2002年第21屆憑《同居蜜友》《瘦身男女》《鍾無艷》三部電影獲得最佳女主角提名,不過均未獲獎 第一位同時獲得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的演員周星馳2002年第21屆憑《少林足球》提名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並獲獎。 單屆提名最多的演員王菀之2015年第34屆憑《金雞SSS》、《分手100次》、《百變愛人》三部影片角逐最佳新人獎,同時還憑《金雞SSS》角逐最佳女配角獎,此外,由她演唱的《分手100次》主題曲《不再說分手》還入圍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 獲得最佳女配角最多的是金燕玲先後於1987年第6屆《地下情》、1988年第7屆《人民英雄》、2016年第35屆《踏血尋梅》三次獲得最佳女配角獎。 唯一一部包攬所有 演員獎的電影踏血尋梅2016年第35屆包攬了最佳男主角(郭富城)、最佳女主角(春夏)、最佳男配角(白只)、最佳女配角(金燕玲)、最佳新人獎(白只),此外還獲得了最佳編劇跟最佳攝影獎,這是金像獎歷史上首部包攬了所有演員獎的電影。 第一位90後影後春夏2016年第35屆憑《踏血尋梅》獲得最佳女主角獎,這是她參演的第一部電影 ,同時還提名了最佳新演員獎。 同一屆憑借同一部電影獲獎最多演員白只 2016年第35屆憑《踏血尋梅》獲得最佳新人獎和最佳男配角獎 獎項獲獎者獲獎情況獲獎最多的個人張叔平
(19次) 7次最佳美術指導
2016年第35屆《華麗上班族》
2014年第33屆《一代宗師》(與邱偉明)
2005年第24屆《2046》(與邱偉明)
2001 年第20屆《花樣年華》
1995年第14屆《東邪西毒》
1991年第10屆《阿飛正傳》
1989年第8屆《旺角卡門》
7次最佳服裝造型設計
2014年第33屆《一代宗師》
2012 年第31屆《讓子彈飛》
2005年第24屆《2046》
2001 年第20屆 《花樣年華》
1996年第15屆《夜半歌聲》
1995年第14屆《東邪西毒》
1993年第12屆《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與余家安)
3次最佳剪接
2014年第33屆《一代宗師》(與本傑明·柯汀斯、潘雄耀)
2001年第20屆 《花樣年華》
1995年第14屆《重慶森林》(與鄺志良、奚傑偉) 獲獎最多的攝影師黃岳泰
(9次) 2010年第29屆《十月圍城》
2009年第28屆《畫皮》
2008年第27屆《投名狀》
2004年第23屆《戀之風景》
2002年第21屆《幽靈人間》
2000年第19屆《紫雨風暴》
1999年第18屆《不夜城》
1998年第17屆《宋家皇朝》
1983年第2屆《夜驚魂》 獲獎第二多的攝影師杜可風
(7次) 1987年第6屆《老娘夠騷》
1991年第10屆《阿飛正傳》
1995年第14屆《東邪西毒》
1996年第15屆《墮落天使》
2003年第22屆《英雄》
2005年第24屆《2046》(黎耀輝、關本良)
2016年第35屆《踏血尋梅》 獲獎第二多的個人奚仲文
(9次) 4次最佳服裝造型設計
第27屆《投名狀》(與戴美玲、利碧君)
第26屆《滿城盡帶黃金甲》
第25屆《如果·愛》(與吳里璐)
第23屆《千機變》
5次最佳美術指導
第27屆《投名狀》
第25屆《如果·愛》(與黃炳耀)
第16屆《甜蜜蜜》
第11屆 《九一神鵰俠侶》
第7屆《倩女幽魂》 獲獎最多的剪接鄺志良
(8次) 第32屆《寒戰》(與黃海)
第29屆《竊聽風雲》(與陳志偉)
第27屆《門徒》第
26屆《墨攻》
第21屆《特務迷城》
第19屆《紫雨風暴》
第15屆《烈火戰車》
第14屆《重慶森林》(與張叔平、奚傑偉) 獲得最多次最佳電影歌曲的主唱者梅艷芳
(3次/7次提名) 《似水流年》同名主題曲提名、《胭脂扣》同名主題曲——獲獎
(同屆,梅艷芳憑《胭脂扣》獲金像獎影後,在歌壇和影壇雙雙大放異彩,堪稱香港藝壇奇跡)
《何日君再來》主題曲《何日》提名
《雙鐲》主題曲《似是故人來》——獲獎
《現代豪俠傳》主題曲《女人心》——獲獎
《東方三俠》主題曲《莫問一生》提名
《金枝玉葉2》主題曲《有心人》提名(合唱:張國榮) 獲獎最多導演許鞍華(5次) 第2屆《投奔怒海》
第15屆《女人四十》
第28屆《天水圍的日與夜》
第31屆《桃姐》
第34屆《黃金時代》 獲獎第二多導演方育平(3次) 第1屆《父子情》
第3屆《半邊人》
第6屆《美國心》 杜琪峰(3次) 第19屆《槍火》
第23屆《PTU》
第25屆《黑社會》 王家衛(3次) 第10屆《阿飛正傳》
第14屆《重慶森林》
第33屆《一代宗師》 徐克(3次)第11屆《黃飛鴻之一壯志凌雲》
第30屆《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第35屆《智取威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