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歐美電影 一個胖胖的男人可能是主角 中間有一段一個狼人在超市裡面攻擊人類的片段
2015年美國電影《雞皮疙瘩》(Goosebumps)
簡介:
影片的故事講述了迪蘭·米內特飾演的鄰居家男孩在一次偶然中,將斯坦書里奇幻而恐怖的生物帶到了真實世界。為了避免這些數量巨大的恐怖怪物毀滅寧靜的小鎮,斯坦必須聯合他的鄰居和女兒進行殊死抵抗······
⑵ 美國電影在書中出怪物的是什麼電影
《雞皮疙瘩》也可以叫《書中自有魔怪谷》
《雞皮疙瘩》改編而來的。《雞皮疙瘩》叢書是90後群體的一大童年記憶,故事中充斥黑暗恐怖的元素,同時超級反轉的結局也讓人印象深刻。電影不僅截取了書中的故事,更將作者R.L.斯坦融入情節之中。傑克·布萊克就將扮演叢書的作者斯坦。影片的故事講述了迪蘭·米內特飾演的鄰居家男孩在一次偶然中,將斯坦書里奇幻而恐怖的生物帶到了真實世界。為了避免這些數量巨大的恐怖怪物毀滅寧靜的小鎮,斯坦必須聯合他的鄰居和女兒進行殊死抵抗。
就是釋放了書中怪物,最後把怪物關回書里。
另一部《墨水心》
《墨水心》是由伊恩·索夫雷執導的科幻電影,改編自德國作家柯奈莉亞·馮克暢銷同名奇幻小說墨水世界三部曲的首部曲。布蘭登·費雪、伊麗莎·班奈特、保羅·彼特尼和海倫·米蘭等主演。2009年1月9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美琪的父親阿莫無意中把惡魔統治者從書中呼喚到了人間,美琪決定用自己的超能力對抗惡魔,解救父親的故事。
父女倆都具有讀出內容就能變為真實存在的能力。
⑶ 女子收到倒計時的小紙條叫什麼名字的日本電影
電影《雞皮疙瘩》。
影片講述了迪蘭·米內特飾演的鄰居家男孩在一次偶然中,將斯坦書里奇幻而恐怖的生物帶到了真實世界,為了避免這些數量巨大的怪物毀滅寧靜的小鎮,斯坦聯合他的鄰居和女兒進行殊死抵抗的故事。
從紐約城搬到小鎮的高中生扎克(迪蘭·米內特飾)結識了鄰居R.L.斯坦(傑克·布萊克飾)與他的女兒漢娜(奧德婭·拉什飾)。
斯坦在《雞皮疙瘩》中創造的那些怪物們全都成真,而他只能將所有書藏起來,准備跑路。扎克與他的朋友查普(瑞恩·李 飾)在偶然中闖入了斯坦的家中,意外將書中奇幻而恐怖的怪物帶到了真實世界。數量驚人,體型也驚人的怪獸們將現實世界攪得天翻地覆。
⑷ 《雞皮疙瘩》講了什麼如何評價
1.《雞皮疙瘩》系列叢書的封面總是帶有引人入勝的一句話:「膽大的翻開,膽小的走開」,因此我總覺得作者一定是個喜歡以嚇人為樂的人。但實際上並非如此。作者甚至通過電影中扮演自己的演員之口,坦誠自己的社交恐懼以及對真實世界的厭惡,因此創作出了這一系列的怪物,以陪伴自己度過孤單的日子,這就是後來的《雞皮疙瘩》系列。
2.盡管現在回想,這一系列叢書其實並不恐怖,但決不妨礙當時的我看得心驚膽戰,如今想起也興致盎然,浮想聯翩。
3.我相信電影的初衷是將經典兒童故事《雞皮疙瘩》系列真人化,實際上,它也如同原著一樣更適合兒童觀賞。從這個角度說,無論是劇情編排還是特效設計,都足以打個高分。
4.影片最後的最後,甚至留一手,完美繼承《雞皮疙瘩》系列小說精髓,對於書粉來說簡直一本滿足好嗎!當然這也是站在兒童觀眾和書粉觀眾的角度上談的。
5.如果是對於一個沒有看過原著、閑來無聊准備通過觀影以達到思想精神文明建設的觀眾來說,這部電影還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的。
6.其中一點就是,出場的怪物們實在太多了!大概導演抱著讓《雞皮疙瘩》系列中所有經典怪物怎麼都得出個場露個面的心情,並沒有留足篇幅給各個怪物表現它們各自的特點,究竟有多厲害。
7.上世紀90年代曾經出現過一批非常出色的冒險題材家庭電影,這些充滿幻想色彩和童真的故事伴隨著一批人成長起來。
8.進入新世紀之後,這種曾經風光一時的題材卻出現了大幅下滑,甚至淪為了動畫電影的標配題材庫。
9.在《哈利波特》系列改變了時代趨勢之後,緊接著就迎來了「青少年+敵托邦」和「超級英雄」兩位巨人。
10.顯然從市場的角度來看,稍嫌有些過時的老套故事很難再度刺激作為主力票倉之一的青少年群體的眼球,反之,皮克斯和夢工廠的策略成功了,因為其承擔的風險更小。
11.不過,在巨型製作狂轟濫炸的電影市場下,我們還能見到的每個平凡的日常,也許就會是微小的奇跡。
12.《雞皮疙瘩》作為索尼自暑期檔《像素大戰》差強人意之後推出的第二部動作喜劇電影,和《精靈旅社2》一起以超低的下滑趨勢為其挽回了些許顏面。
13.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中等成本的合家歡喜劇電影才是索尼賴以成名的正途。
14.電影基於「兒童文學界的史蒂芬金」R.L.斯坦的同名系列讀物,做了大刀闊斧同時又頗為傳統的改編。
15.《雞皮疙瘩》系列叢書大概是在2000年前後引入國內,憑借其優良的質量也培養了一些忠實讀者(包括我)。
16.故事雖然創意缺缺,但在那個紙質出版物花樣百出的年代,一本兩到三個短小精悍而又人畜無害的「恐怖故事」,還是要勝過那些賣透明卡片和「無盡的選擇和找書頁」的。
17.從時間上來看,很難說索尼在《像素大戰》的失利上學到了什麼教訓才導致了《雞皮疙瘩》的表現良好,但博取青少年的喜愛,畢竟是比黃段子大肚腩更為穩妥的選擇。
18.或許是基於此,電影在導演和編劇的選擇上顯得更為成熟。
19.導演羅伯萊特曼出身夢工廠,是我眼中被小看了的《大戰外星人》的導演/編劇(Actually,我認為夢工廠5年前的許多作品都被小看了)。
20.同樣來自夢工廠的還有編劇之一達倫萊姆克,剩下兩位編劇(斯科特亞歷山大和拉里卡拉斯澤斯基)則是多年來的合作夥伴。
21.幾位主創在恐怖和喜劇之間,找到了完美的平衡。
22.單從這一點上來說,就規避了《像素大戰》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