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獲最佳影片的是哪部電影
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明月幾時有》獲最佳影片。
獲獎名單如下:
最佳電影:《明月幾時有》
最佳導演:許鞍華《明月幾時有》
最佳編劇:張艾嘉、游曉穎《相愛相親》
最佳男主角:古天樂《殺破狼·貪狼》
最佳女主角:毛舜筠《黃金花》
最佳男配角:姜皓文《拆彈專家》
最佳女配角:葉德嫻《明月幾時有》
最佳新演員:凌文龍《黃金花》
最佳攝影:關智耀《追龍》
最佳剪接:李嘉榮《追龍》
最佳美術指導:文念中、利國林《明月幾時有》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余家安、利碧君《西遊伏妖篇》
最佳動作設計:洪金寶《殺破狼·貪狼》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久石讓《明月幾時有》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沒聽過的歌》出自《大樂師·為愛配樂》
最佳音響效果:曾景祥、李耀強《殺破狼·貪狼》
最佳視覺效果:黃智亨、徐建《悟空傳》
新晉導演:彭秀慧《29+1》
最佳兩岸華語電影:黃信堯《大佛普拉斯》
專業精神獎:楊容蓮
終身成就獎:楚原
B. 鄭欣宜身體抱恙是什麼原因呢
患上了急性盲腸炎。由於最近鄭欣宜一直在忙於錄制自己的新歌,所以對於身體健康也沒有太多的關注。就連在發病期間,她都覺得只是單純的肌肉酸痛,因為前一日她才做了許多肌肉訓練。後來到醫院才發現患上了急性的盲腸炎,在醫生安排下立刻進行了手術。
鄭欣宜獲獎經歷
鄭欣宜,1987年5月30日出生於加拿大溫哥華,中國香港女演員、歌手,畢業於女皇大學、懷雅遜大學。
2008年參演電視劇畢打自己人而出道。2010年參演電影七十二家租客進軍影壇。後續在黃金花熱血姐妹團,29+1。
其中憑借29+1獲得了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提名。2011年1月發行首張專輯有故事的人進軍樂壇並受到廣泛關注,同年12月在新城勁爆頒獎禮2011中獲得新城勁爆新人王女歌手獎,並憑借歌曲半份關心獲得新城勁爆原創歌曲獎。
2017年1月單曲女神獲得Billboard Radio China2016年度粵語大十金曲獎。
C. 關於人才缺乏的詩句
滿江紅 魏了翁
逢著公卿,誰不道、人才難得。
須認取、天根一點,幾曾休息。
未問人間多少士,一門男子頭頭立。
只其間、如許廣文君,誰人識。
冠蓋會,漁樵席。豪氣度,清標格。
要安排穩當,講帷詞掖。
蜀泮堂堂元不惡,猶嫌偏惠天西壁。
囑公卿、著眼看乾坤,搜人物。
論詩 趙翼
李杜詩篇萬人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雜詩 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出都留別諸公 康有為
天龍作騎萬靈從,獨立飛來縹緲峰。
懷抱芳馨蘭一握,縱橫宙合霧千重。
眼中戰國成爭鹿,海內人才孰卧龍?
撫劍長號歸去也,千山風雨嘯青鋒。
與菽園論詩兼寄任公孺博曼宣 康有為
一代才人孰綉絲,萬千作者億千詩。
吟風弄月各自得,覆醬燒薪空爾悲。
正始如聞本風雅,麗葩無奈祖騷詞。
漢唐格律周人意,悱惻雄奇亦可思。
《九月一日夜讀詩稿有感走筆作歌》
我昔學詩未有得,殘余未免從人乞。
力孱氣餒心自知,妄取虛名有慚色。
四十從戎駐南鄭,酣宴軍中夜連日。
打球築場一千步,閱馬列廄三萬匹。
華燈縱博聲滿樓,寶釵艷舞光照席。
琵琶弦急冰雹亂,羯鼓手勻風雨疾。
詩家三味忽見前,屈賈在眼元歷歷。
天機雲錦用在我,剪裁妙處非刀尺。
世間才傑固不乏,秋毫未合天地隔。
放翁老死何足論?《廣陵散》絕還堪惜。
這首《九月一日夜讀詩稿有感走筆作歌》是詩人自述詩歌創作發展之路的詩,亦即是詩人成才過程的回顧總結。正是投軍西北,參與軍機,投入朝廷內外的政治斗爭,豐富了他的生活,使他領悟到了詩中「三味」,成為有獨特風格的傑出詩人。陸游這首詩所形象提示的,正是「實踐出人才」這一人才成長的規律。
已亥雜詩
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釋]
1.這是《已亥雜詩》中的第二百二十首。九州:中國。
2.生氣:生氣勃勃的局面。
3.恃(sh):依靠。
4.喑(yīn):啞。萬馬齊喑:比喻社會政局毫無生氣。究:終究、畢竟。
5.天公:造物主。重:重新。抖擻:振作精神。
6.降:降生。
[解說]
「萬馬齊喑究可哀」一句,深刻地表現了龔自珍對清朝末年死氣沉沉的社會局面的不滿,因此他熱情地呼喚社會變革,而且認為這種變革越大越好,大得該像驚天動地的春雷一樣。他又認為實行社會變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熱情地呼喚:天公啊!請你抖擻精神,把各式各樣的人才都賜給我們吧。
論詩五絕 清 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滿江紅 魏了翁 逢著公卿,誰不道、人才難得。
須認取、天根一點,幾曾休息。 未問人間多少士,一門男子頭頭立。
只其間、如許廣文君,誰人識。 冠蓋會,漁樵席。
豪氣度,清標格。 要安排穩當,講帷詞掖。
蜀泮堂堂元不惡,猶嫌偏惠天西壁。 囑公卿、著眼看乾坤,搜人物。
雜詩 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出都留別諸公 康有為 天龍作騎萬靈從,獨立飛來縹緲峰。 懷抱芳馨蘭一握,縱橫宙合霧千重。
眼中戰國成爭鹿,海內人才孰卧龍? 撫劍長號歸去也,千山風雨嘯青鋒。 與菽園論詩兼寄任公孺博曼宣 康有為 一代才人孰綉絲,萬千作者億千詩。
吟風弄月各自得,覆醬燒薪空爾悲。 正始如聞本風雅,麗葩無奈祖騷詞。
漢唐格律周人意,悱惻雄奇亦可思。 將進酒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樂府】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擬行路難十八首 六 鮑照 對案不能食, 拔劍擊柱長嘆息。
丈夫生世能幾時? 安能疊燮垂羽翼? 棄檄罷官去, 還家自休息。 朝出與親辭, 暮還在親惻。
弄兒床前戲, 看婦機中織。 自古聖賢盡貧賤, 何況我輩孤且直。
曹操《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1、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宋代: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譯文:醉夢里挑亮油燈觀看寶劍,夢中回到了當年的各個營壘,接連響起號角聲。把烤牛肉分給部下,樂隊演奏北疆歌曲。這是秋天在戰場上閱兵。
戰馬像的盧馬一樣跑得飛快,弓箭像驚雷一樣,震耳離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復國家失地的大業,取得世代相傳的美名。可憐已成了白發人!
2、勸學
唐代: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譯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
少年時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後悔自己年少時為什麼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3、風
唐代: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譯文:能吹落秋天金黃的樹葉,能吹開春天美麗的鮮花。
刮過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進竹林能使萬竿傾斜。
4、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譯文: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
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5、登鸛雀樓
唐代: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譯文: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 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一、己亥雜詩·其二百二十
清代: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譯文:
只有狂雷炸響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國大地發出勃勃生機,然而社會政局毫無生氣終究是一種悲哀。我奉勸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規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二、放言五首·其三
唐代:白居易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譯文:
我送給你一種解決疑問的辦法,這個辦法不需龜甲,蓍草莖來占卜吉凶。檢驗玉真假還需要燒滿三天,辨別木材還要等七年以後。周公害怕流言蜚語的日子,王莽篡位之前畢恭畢敬。假使這人當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誰知道呢?
三、將進酒
唐代: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譯文:
你難道沒有看見嗎?那黃河之水猶如從天上傾瀉而來,波濤翻滾直奔東海從來不會再往迴流。你難道沒有看見嗎?那年邁的父母對著明鏡悲嘆那一頭的白發,早晨還是青絲到了傍晚卻變得如雪一般。人生得意之時就要盡情的享受歡樂,不要讓金杯無酒空對皎潔的明月。
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幹就必然是有用處的,千兩黃金花完了也能夠再次獲得。且把烹煮羔羊和宰牛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情,如果需要也應當痛快地喝三百杯。岑勛,元丹丘,快點喝酒,不要停下來。我給你們唱一首歌,請你們為我傾耳細聽。山珍海味的豪華生活算不上什麼珍貴,只希望能醉生夢死而不願清醒。
自古以來聖賢都是孤獨寂寞的,只有會喝酒的人才能夠留傳美名。陳王曹植當年設宴平樂觀,喝著名貴的酒縱情地歡樂。你為何說我的錢不多?只管把這些錢用來買酒一起喝。名貴的五花良馬,昂貴的千金皮衣,把你的兒子喊出來把這些東西都拿去換美酒來吧,讓我們一起來消除這無盡的長愁!
四、賜蕭瑀
唐代:李世民
疾風知勁草,板盪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
譯文:
在猛烈狂疾的大風中才能看得出是不是強健挺拔的草,在激烈動盪的年代裡才能識別出是不是忠貞不二的臣。一勇之夫怎麼懂得為公為國為民為社稷的正義的道理,而智勇兼具的人內心裡必然懷有忠君為民的仁愛之情。
五、論詩五首·其二
清代: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譯文:
李白和杜甫的詩篇曾經被成千上萬的人傳頌,現在讀起來感覺已經沒有什麼新意了。國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們的詩篇文章以及人氣都會流傳數百年(流芳百世)。
1、《離騷》中屈原以香草為喻,辨材須待七年期,智有所不明;舍長以就短。 求賢若渴為強國。
2、在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已有周文王善於求賢的記載:「思皇多士,生此王國,在使用上不必求全。
3、清代顧嗣協《雜興》:「駿馬能歷險。畦留夷與揭車兮,遂築黃金台。」漢高祖劉邦的《大風歌》可謂求才若渴:「大風起兮雲飛揚。濟濟多士,文王以寧,論人才的詩篇很多,今天品讀,渡河不如舟,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量才適用。
4、屈原《楚辭·卜居》:「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他在《行路難》中說,寄寓了廣育人才的理想:「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堅車能載重。
5、左思《詠史》:「何世無奇才,仍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柳宗元則以樹木為喻,對人才的缺乏培養表示憂慮,遺之在草澤」。主張從民間發現人才。 在用才上要揚長避短;生材貴適用:「隗君亦何幸,遂起黃金台。」
6、李白《古風》:「燕昭延郭隗,力田不如牛。」(見《苦筍》)他主張對人才要在實踐中培養。」其喻意是人才各有長短 。
為伊消得人憔悴 (尊重人才、愛惜人才、科學使用人才。)
吹盡狂沙始到金 (人才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經歷千錘百煉的打磨)
千樹萬樹梨花開(誰能匯聚更多的人才誰就能擁有主動權)
唯才是舉 思賢若渴 青青子拎,悠悠我心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曹操的千古佳句,網羅人才、建功立業的緊迫感,以及他感到人才難得、歲月磋論的苦悶,把自己對人才的渴望比作少女對意中情郎的追慕,又暢想「我有嘉賓,鼓瑟吹笙」的人才濟濟一堂的情景)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雜詩》),其對人才的渴求,毫無遮攔地表現在字里行間。
人能盡其才則百事興。 —— 孫中山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 管仲
長才靡入用,大廈失巨楹。 —— 邵謁
古人相馬不相皮,瘦嗎雖瘦骨法奇;世無伯樂良可嗤,千金市馬惟市肥。 —— 歐陽修
國家用人,當以德為本,才藝為末。 —— 康熙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 —— 胡瑗
人既盡其才,則百事俱舉;百事舉矣,則富強不足謀也。 —— 孫中山
人才雖高,不務學問,不能致聖。 —— 劉向 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 —— 杜甫
[用非其人]:任用了不適當的人才 指用人不當
【大器小用】:大的器物只派了小用場.後比喻用人不當,把有能力的人安排在不重要的崗位上.
【酒酸不售】:酒已經變酸了,依然賣不出去.原比喻奸臣阻攔了有學問、有賢德的人為國家效力,使國君受到蒙蔽.後比喻經營無方或辦事用人不當.
【驥服鹽車】:驥:駿馬;服:駕馭.讓駿馬駕鹽車.比喻使用人才不當.
【棲鳥於泉】:棲:棲息.讓鳥棲息在水裡.比喻處理或用人不當.
【小才大用】:以小的才能而任大事.指用人不當.
【小材大用】:以小的才能而任大事.指用人不當.
【用違其長】:違:違背.用人沒有使用其特長.
【用違所長】:違:違背.用人沒有使用他的專長.
以上,供參考!a
1.吹盡狂沙始到金 (人才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經歷千錘百煉的打磨)
2.千樹萬樹梨花開(誰能匯聚更多的人才誰就能擁有主動權)
3.唯才是舉 思賢若渴 青青子拎,悠悠我心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曹操的千古佳句,網羅人才、建功立業的緊迫感,以及他感到人才難得、歲月磋論的苦悶,把自己對人才的渴望比作少女對意中情郎的追慕,又暢想「我有嘉賓,鼓瑟吹笙」的人才濟濟一堂的情景)
4.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雜詩》),其對人才的渴求,毫無遮攔地表現在字里行間。
1、短歌行(其一)漢末·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1,枉用相存。
契闊談䜩,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翻譯:一邊喝酒一邊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轉瞬即逝,失去的時日實在太多!席上歌聲激昂慷慨,憂郁長久填滿心窩。
靠什麼來排解憂悶?唯有狂飲方可解脫。那穿著青領的學子喲,你們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為您的緣故,讓我沉痛吟誦至今。陽光下鹿群呦呦歡鳴,悠然自得啃食在綠坡。
一旦四方賢才光臨舍下,我將奏瑟吹笙宴請嘉賓。當空懸掛的皓月喲,什麼時候才可以拾到;我久蓄於懷的憂憤喲,突然噴涌而出匯成長河。
遠方賓客踏著田間小路,一個個屈駕前來探望我。彼此久別重逢談心宴飲,爭著將往日的情誼訴說。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尋巢烏鵲向南飛去。繞樹飛了三周卻沒斂翅,哪裡才有它們的棲身之所?高山不辭土石才見巍峨,大海不棄涓流才見壯闊。
我願如周公般禮賢下士,願天下英傑真心歸順我。2、短歌行(其二)漢末·曹操 周西伯昌,懷此聖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貢獻,臣節不隆。
崇侯讒之,是以拘系。後見赦原,賜之斧鉞,得使征伐。
為仲尼所稱,達及德行。猶奉事殷,論敘其美。
齊桓之功,為霸之道。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一匡天下,不以兵車。正而不譎,其德傳稱。
孔子所嘆,並稱夷吾,民受其恩。賜與廟胙,命無下拜。
小白不敢爾,天威在顏咫尺。晉文亦霸,躬奉天王。
受賜珪瓚,秬鬯彤弓。盧弓矢千,虎賁三百人。
威服諸侯,師之所尊。八方聞之,名亞齊桓。
河陽之會,詐稱周王,是其名紛葩 翻譯:姬昌受封為西伯,具有神智和美德。殷朝土地為三份,他有其中的兩份。
整治貢品來進奉,不失臣子的職責。只因為崇侯進讒言,而蒙冤受拘禁。
後因為送禮而赦免,受賜斧鉞征伐的權力。他被孔子所稱贊,品德高尚地位顯。
始終臣服殷朝帝王,美名後世流傳遍。齊桓公擁周建立功業,存亡繼絕為霸首。
聚合諸侯捍衛中原,匡正天下功業千秋。號令諸侯以匡周室,依靠的主要不是武力。
行為磊落不欺詐,美德流傳於身後。孔子贊美齊桓公,也稱贊管仲,百姓深受恩惠。
天子賜肉與桓公,命其無拜來接受。桓公稱小白不敢,天子威嚴就在咫尺前。
晉文公繼承來稱霸,親身尊奉周天王。周天子賞賜豐厚,儀式也非常隆重。
接受玉器和美酒,弓矢武士三百名。晉文公聲望鎮諸侯,從其風者受尊重。
威名八方傳遍,名聲僅次於齊桓公。佯稱周王巡狩,招天子到河陽,因此大眾議論紛紛。
(3)黃金花電影裡面唱的歌曲是什麼時候擴展閱讀:重點字詞:1、對酒當歌:一邊喝著酒,一邊唱著歌。當,對著。
一說是應當的意思。2、幾何:指歲月有多少。
3、去日苦多:可悲的是逝去的日子又已甚多,有慨嘆人生短暫之意。苦,患。
4、慨當以慷:猶言「當慨而慷」,指宴會上的歌聲激昂慷慨。當以,這里是「應當用」的意思。
全句意思是,應當用激昂慷慨的方式來唱歌。5、杜康:相傳是最早造酒的人,這里代指酒。
6、「青青」二句:出自《詩經·鄭風·子衿》。原寫姑娘思念情人,這里用來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學的人。
子,對對方的尊稱。衿(jīn),古式的衣領。
青衿,是周代讀書人的服裝,這里指代有學識的人。悠悠,長久的樣子,形容思慮連綿不斷。
7、沉吟:原指小聲叨念和思索,這里指對賢人的思念和傾慕。8、「呦呦」四句:出自《詩經·小雅·鹿鳴》。
呦(yōu)呦,鹿叫的聲音。蘋,艾蒿。
鼓,彈。9、掇(ō):拾取,摘取。
一說掇為通假字,通「輟(chuò)」,即停止的意思。10、越陌度阡:穿過縱橫交錯的小路。
陌,東西向田間小路。阡,南北向的小路。
11、枉用相存:屈駕來訪。枉,這里是「枉駕」的意思。
用,以。存,問候,思念。
12、契闊:契是投合,闊是疏遠,這里是偏義復詞,偏用「契」的意義。䜩(yàn):通「宴」,宴飲。
13、廬弓:形似戟的一種弓。矢千:一千支箭。
矢,即箭。14、虎賁(bēn):勇士,武士。
15、「威服」二句:晉文公在城濮之戰中大勝楚軍,於周襄王二十年(前632)五月十四日以戰楚得勝之師率晉、宋、齊、魯、鄭、陳、蔡、邾、莒等國在踐土會盟,並向周襄王獻上楚國的戰車和俘虜。16、「八方」二句:《中國歷代戰爭史·晉楚城濮之戰》:「晉文公一戰定霸,業績輝煌,蓋自齊桓公殂謝以來未有之盛也。」
亞,次於。17、「河陽」二句:河陽,古縣名,春秋晉邑(今河南孟縣西)。
周襄王二十年(前632)十月,因許國附楚,晉文公率晉、宋、齊、魯、鄭、陳、蔡、邾、莒、秦諸侯盟於溫(古國名,建都於溫)即河陽(今河南孟州西)。晉文公這次大會諸侯,並召請周王到河陽之舉,名為朝見周王,實際上是「挾天子以令諸侯」。
18、是:一作「是以」。紛葩(pā):亦作「芬葩」。
多貌,盛貌。葩,花。
此處用「紛葩」意在形容晉文公河陽之會後,因諸侯召天子,譎而不正,致使輿論嘩然,沸沸揚。
在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已有周文王善於求賢的記載:「思皇多士,生此王國。王國克生,維周之楨。濟濟多士,文王以寧。」(見《詩經·大雅·文王》)周文王尊賢禮士,身邊賢才濟濟,在位五十年,國勢強盛。
戰國時期,燕昭王築台招賢的佳話屢屢入詩:陳子昂《薊丘覽占》詩雲:「隗君亦何幸,遂起黃金台。」
李白《古風》:「燕昭延郭隗,遂築黃金台。劇辛方趙至,鄒衍復齊來。」
漢高祖劉邦的《大風歌》可謂求才若渴:「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培養人才要放手在實踐中去鍛煉。《離騷》中屈原以香草為喻,寄寓了廣育人才的理想:「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屈原希望「冀枝葉之峻茂」,主張「舉賢而授能。」
柳宗元則以樹木為喻,對人才的缺乏培養表示憂慮,他在《行路難》中說:「南山棟梁益稀少,愛材養育誰復論。」
陸游對人才的培養和放手使用是直抒胸臆:「人才自古要養成,放使干宵戰風雨。」(見《苦筍》)他主張對人才要在實踐中培養。
要善於在一定的環境中識別人才。唐太宗《賜蕭踽》:「疾風知勁草,板盪識誠臣」以及白居易的《放言》:「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主張時間考驗人才。
左思《詠史》:「何世無奇才,遺之在草澤」。主張從民間發現人才。
在用才上要揚長避短、量才適用。屈原《楚辭·卜居》:「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其喻意是人才各有長短,在使用上不必求全。
清代顧嗣協《雜興》:「駿馬能歷險,力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舍長以就短,智者難為謀;生材貴適用,慎勿多苛求。」以比喻的手法,形象而生動地闡明了一條重要的用人原則:揚長避短,因才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