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 《總有一天》真實故事改編
推薦這一部韓國《熔爐》相似題材的電影,丹麥電影《The Day Will Come》,中文名字《總有一天》(我總覺得譯為終有一天會更好),同樣都是真實故事改編,同樣是事件發生在「囚禁式」的學校,同樣充斥著滿滿的人性的善與惡。
影片的開頭,簡單的介紹了兩個孩子的背景,他們沒有父親,母親也即將死去,他們是那種偷東西,屢次出入警察局的孩子,他們一家人的快樂,都出於畸形腿的弟弟Elmer對成為宇航員夢想的熱忱和一家人對此的哄騙(故事發生在1967年,那時美國還未登上月球直到故事結尾1969年,美國登月成功的事激勵了故事中的弟弟和所有人)
然而,很快媽媽的重病,使得他們不得不被送進這所「最好的」寄宿學校,一路上由翠綠成蔭的大路駛入昏暗的夜色中,鏡頭里的暖色調也從這里轉變,導演引入故事主題的手法並沒有《熔爐》中那麼沉重,兄弟倆被欺凌,性侵,虐待的所有鏡頭也沒有像《熔爐》中那樣慘烈,但在整齊的餐桌前因為不能哭泣而被暴揍
在搬石場被微風輕撫的時候被告知必須要活的像鬼魂一樣
弟弟的航天夢被其他「鬼魂」嘲笑,石頭毫不留情的砸在他身上的時候
所有的鏡頭都太過真實以至於我的汗毛直立,手腳冰涼。然而,故事的敘述卻是由故事中另一個男孩以第三人的角度對兄弟倆的故事進行敘述,他的聲音冷靜,好像只是在寫日常的日記,讓所有憤慨和激盪的情緒完美的抽離,這手法非常真實的讓你了解到這是別人的故事,而你只是個觀眾而已。
電影的敘述方式冗長又文藝,可是故事的抓人性並沒有半分的讓人覺得無聊,你會想要細致的去探索,細致的去品味,不會被嚇到,也許也不那麼想要哭泣,可當你看到影片中的任何一絲陽光都會覺得珍貴,真的,不騙你。
這部影片很明顯的會是一個happy ending。弟弟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拯救方式,讓人感受到了他所擁有的,那些你一定嘲笑過的天真與善良,他的心中有夢想,可以去壓抑但絕不會放棄,他稚嫩的聲音迷濛又沉靜,無助又堅定「我不想成為鬼魂。」
他用他自己永遠無法實現的航天夢,給其他「鬼魂」帶去了一瞬又熾烈的溫暖,他讀過得信件,充滿了謊言與欺騙,你明白善意的謊言嗎?如果明白,那麼在我看來,他的謊言是拯救的謊言。當老師和校長一遍一遍刺耳的對他說不能說謊的時候,當所有自我催眠的「鬼魂」被叫醒,去拯救自己時。
你會明白,天真到了極致,便是一種無人可及的能力,他對他的同伴說,我有辦法,他一定會把他的哥哥送去醫院那時的他眼神堅定,不再膽怯,那時的他烈火浴身後,纖毛催山倒之意,再沒人可以嘲笑他的力量。之後的故事,所有的「鬼魂」都回到了人類孩童應有的樣子,仍然是那條暖色調的林蔭路,兩個孩子伴隨著故事的終了,絕塵而去,那時陽光正好,笑靨如花。
本篇由真實故事改編的字元出現在畫面最後,用的是治癒系的暖色調林蔭路做背景,那種直擊要害的感覺像一道暴雷,晴空劈過。我倚著陽台看著窗外的行人和天空,久久不能回神。
」
B. 一部電影,上面說 總有一天我們都要說再見 是什麼電影
再見,總有一天,電影里有一首詩也是這名字
人們必須隨時准備好說再見 ;
最好能了解,孤獨是最不會背叛人的朋友之一;
對愛情膽怯者,最好先買把傘;
不管如何被愛,決不能相信幸福;
不管如何愛人,決不能愛得過頭;
愛就像四季一般;
只是讓人生染上色彩而不至厭煩的東西;
把愛說出口的瞬間,就會像碎冰一般融化消失;
再見,總有一天;
就如同沒有永遠的幸福;
也沒有永遠的不幸;
總有一天,我們都要說再見;
但有一天,我們會再相見;
人死前,有人會想起曾經被愛;
有人則會想起曾經愛過;
我一定會想起曾經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