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中國的軍事劇看起來更像是徵兵廣告,而us的電影喜歡把自己刻畫成正義使者,rus的電影喜歡刻畫
實際需求就是這個樣子。
中國現在是和平時期,軍事題材的影視劇更多是描述軍隊生活或者是懷舊,不會有太多戰爭殘酷的表現,畢竟現在戰爭被我們解放軍擋在了國門之外,過多渲染戰爭會讓民眾缺乏安全感。
US就更好解釋了,自己國家的軍隊整天滿世界跑,今天入侵這個,明天打擊下那個,拋開那些借口就是赤裸裸的侵略,自然要通過各種手段把自己描述的像維護世界和平的正義使者一樣。
老毛子電影向來很硬核,畢竟是二戰屍山血海爬出來的,又經歷了車臣的洗禮,想不殘酷都難。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戰略目標,一切都是為了國家利益而服務。
② 電影《後來的我們》是一部青春劇,大家如何評價它
這部電影當時看完真的覺得還挺感人的。最後那一句「I miss you 」真的戳中淚點啊。
整個故事雖有些老套但卻能戳中我們的淚點,我想這大概是因為世間的感情脈絡大抵如此吧:一開始的時候我們一無所有卻有深愛彼此的勇氣,後來我們什麼都有了,對方早已消失在人海。故事的男女主角見清和小曉10年前相遇在歸鄉的綠皮火車上,10年後又在去北京的飛機上重逢,只是這十年他們已經從相知、相惜變成了相負、相離了,我們也早已不是「我們」了。
看完這部電影內心真的很沉重,只能說人有的時候真的是很無奈吧,最終能走到一起的不一定是你內心的那個他(她)。還有我覺得這部電影拍的挺不錯的,細節感情處理得很到位。以上是我對這部電影的評價,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哦。
③ 如何評價電影《我們US》能不能以專業的角度談一談
大概在三個月之前,它便吊足了所有恐怖片影迷的胃口,成為今年恐怖片的頭號種子。
導演喬丹·皮爾,自前作《逃出絕命鎮》一鳴驚人並獲得奧斯卡原創劇本後,他便成為好萊塢恐怖片的新一代旗手。
果然,影片北美上映之後,直接打破原創恐怖片首周末票房最高電影和R級原創電影首周末票房最高電影的記錄。
它以催枯拉朽之勢成為年度爆款,將同期大部分電影輕松斬於馬下,以僅2000萬美元的成本與漫威巨制《復聯4》《驚奇隊長》一起沖進2019票房榜前三甲。
目前人人吹爆,沒錯,我說的是它。
《我們 US》
但說實在的,我又對那大量毫無意義又啰嗦的情節,以及各種翻來覆去猜不透的隱喻、尬聊和政治正確很不耐煩…
有些不靠解讀根本猜不透的深刻政治隱喻,來得太龐雜,又來得太急切。
導演心急地往電影中加入更多猛料,將視角拔得太高,卻自己放棄了邏輯,致使電影出現了為了表達主題而強行搞設定的問題,整部片子形式大於內容。
電影並不是一道單純設置難題的閱讀理解題,一部電影,也並不是帶上了「隱喻」這頂帽子,便可以放飛自我,高枕無憂了。
一邊想玩天馬行空的科幻,一邊又想著陸現實社會,一邊塞滿大量隱喻,一邊又指著這堆奇幻要素為驚悚科幻片,你說,人生什麼時候如此容易。
我知道恐怖片不能較真,但讓人接受這個設定的前提,是這個被架空的設定能夠勉強自圓其說。
就算是像姜文一樣為了幾滴醋包了一頓餃子,也該在餃子皮里裹上陷啊。
隱喻的基礎是邏輯自洽,若是故事基底稀鬆,本末倒置地硬塞再多私貨,也只能嘆一聲遺憾了。
文章首發於公眾號:一碑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