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為什麼xs錄制電影片段不是全屏

為什麼xs錄制電影片段不是全屏

發布時間:2025-03-08 22:39:52

A. iPhone XS Max和三星Note9屏幕全面對比:都是頂級屏幕

一款旗艦之所以能形容成偉大,真正的創新必不可少。而在創新之中,顯示屏必須是最關鍵的部分,因為無論智能手機的內部硬體再怎麼尖端,沒有顯示效果最好的顯示屏一切都是白搭。最近,在顯示屏評測領域十分權威的專業網站DisplayMate,發布了最新有關蘋果新一代iPhone手機iPhone XS Max顯示屏的評測報告。

眾所周知,iPhone XS Max是蘋果旗下第二代採用OELD顯示屏幕的旗艦,按照蘋果對屏幕的嚴苛要求,這一代的屏幕更加出色。根據DisplayMate的說法,這是一塊令人印象極為深刻的屏幕,因為其擁有接近於教科書級別的完美校準和性能,是他們所評測過的手機最佳的智能手機顯示屏,並獲得有史以來最高的A+評級。
在上個月底,DisplayMate也才剛提供了三星最新旗艦Galaxy Note 9的顯示屏評測報告。有意思的是,Galaxy Note 9當時也獲得了DisplayMate最佳的智能手機顯示屏的稱號,並同樣獲得有史以來最高的A+評級。那麼,考慮到iPhone XS Max的顯示面板幾乎由三星提供,其與三星Galaxy Note 9相比,究竟那一塊OLED屏幕更出色呢?
在對比之前,我們先來看看DisplayMate提供的有關iPhone XS Max最先進的顯示性能和功能特徵:
-基於柔性塑料基板上打造的最先進的OLED顯示器。雖然OLED顯示屏本身是柔性特質,但屏幕在硬質玻璃下整體仍然保持剛性。
-全面屏設計,超大6.5英寸的OLED顯示屏,邊緣到邊緣的設計的設計,幾乎占據了iPhone XS Max的整個機子的正面,在同樣大小的手機中提供了更大的顯示屏。
-顯示屏的高寬比為19.5:9(2.17),比大多數智能手機(和寬屏電視)上的16:9(=1.78)大約22%,由於屏幕覆蓋正面范圍大,視野在縱向模式下更高,在橫屏模式下視野更寬。
- 2.7K高解析度2688 x 1242 FULL HD +顯示屏,像素密度達到458ppi,Diamond Pixels菱形子像素排列,支持Sub-Pixel Rendering亞像素字體渲染技術,增強清晰度。
-在100% APL(平均圖像水平)全白屏亮的情況下,創下了OLED智能手機屏幕的最高亮度,達到660 cd/m(尼特),提高了高環境光下的屏幕可見性。主屏幕峰值亮度達到725 cd/m(尼特),1% APL白點之下最高亮度769 cd/m(尼特)。
-非常高的色彩精確度(0.8 JNCD),在視覺上與完美沒有區別,而且幾乎肯定比現有絕大多數智能手機、超高清電視、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和電腦顯示器要好得多。
-屏幕APL圖象變化對色彩精度和灰階等級無影響;
-行業標准色域:sRGB / Rec.709色域,適用於當前大多數消費內容;全新的4K超高清電視廣色域:DCI-P3色域。DCI-P3色域比sRGB / Rec.709色域大26%。
-自動色彩管理,對於那些具有ICC配置文件的更大DCI-P3色域內顯示的任何圖像內容,能夠自動切換到正確的與之匹配色域,因此DCI-P3色域圖像也能自動以正確的顏色顯示,既不會過飽和也會銀色雨而導致色彩偏差大的情況。
- iPhone XS Max支持Mobile HDR,可以完美播放專為4K超高清電視製作的4K HDR高動態范圍內容。
- Night Shift夜覽模式可為用戶調整以減少屏幕藍光量,因此夜間閱讀更好,有助改善睡眠。
- True Tone原彩顯示技術,可基於實時測量落在屏幕上環境光,自動改變顯示器白點和色彩平衡,使顯示屏幕的表現更表現更像紙張受到環境光反射的效果。
-隨著可視角度的變化,色偏程度中等偏小,亮度變化很小。
-戴偏光太陽鏡情況下,縱向和橫向兩個方向上都正常可視,而LCD屏通常只在其中一個方向上正常。
與此同時,DisplayMate還列舉的iPhone XS Max創下的智能手機顯示屏性能記錄如下:
-最高的絕對色彩精確度度(0.8 JNCD),在視覺上與完美沒有區別;
-隨著APL變化色差(僅0.4 JNCD)和最小;
-最高峰值全屏白色顯示亮度(APL 100%全白下660尼特);
-環境光下全屏顯示對比度評級最高(140,100% APL);
-最高對比度(無限);
-最低屏幕反射率(4.7%);
-亮度隨可視角度變化最小(30度時僅為25%);
-最高可見屏幕解析度2.7K (2688x1242),4K在智能手機上看起來不會比這更清晰。
屏幕解析度和像素密度:Note 9勝出
iPhone X Max是蘋果有史以來屏幕最大的智能手機,屏幕大小達到6.5英寸,相比Galaxy Note 9的6.4英寸還更大一些。同時,兩者的屏幕比例喲所不同,Note 9是18.5:9的長寬比,iPhone XS Max則為19.5:9,所以後者屏幕顯示區域必然顯得更長一些。
不過,三星的Galaxy Note 9提供了3K Quad HD+級別的解析度,具體為29601440像素,總像素430萬像素,像素密度達到516ppi。而iPhone XS則為FULL HD +級別的解析度,具體為26881242像素,總像素為更低的330萬像素,同時像素密度也是更低的458ppi。
這是否意味著三星Note 9在高解析度和高像素密度下,顯示效果會更好呢?
根據DisplayMate在關於解析度和像素密度這部分的描述,兩款機子的屏幕子像素都是Diamond Pixels菱形排列,並提供Sub-Pixel Rendering亞像素字體渲染技術,使用戶在12英寸或更遠的距離看手機屏幕時,依然能夠呈現出十分清晰銳利的效果,看起來就像是傳統像素渲染解析度2-3倍的銳利度。
因此,DisplayMate認為,在顯示效果如此清晰的情況下,對於智能手機來說,將解析度提升到4K級別,或者進一步提升每英寸像素密度(ppi),是絕對毫無意義的,純屬營銷噱頭,至少在那麼小的屏幕上人類視覺不會所有改善。
色域:Note 9勝出
Galaxy Note 9四個用戶可選的屏幕模式:自適應顯示模式、AMOLED電影模式、AMOLED照片和基本屏幕模式。有3個色域標准,包括DCI-P3、Adobe RGB和sRGB / Rec.709,並且有多個屏幕模式。其中,影院屏幕模式匹配DCI-P3標准色域,基本屏幕模式匹配sRGB / Rec.709標准色域,照片屏幕模式匹配Adobe RGB的色域,自適應顯示屏幕模式具有最寬的色域。
而iPhone XS Max只可以完美覆蓋2種色域,DCI-P3和Rec.709。DCI-P3色域是一種精確的匹配新的4K UHD電視內容的標准色域,而sRGB / Rec.709色域則精確的匹配我們常見的消費內容。很顯然,在色域覆蓋范圍方面,三星Galaxy Note 9更勝一湊,因為其多出了Adobe RGB色域,可進一步精確匹配用於高端數碼相機和先進的成像應用。
色彩管理:iPhone XS Max更人性化
雖然在色域覆蓋范圍上,三星Galaxy Note 9確實比iPhone XS Max更有其優勢,但是多個色域如何解決色彩管理的問題上,蘋果對於屏幕色域切換的工作機制上顯然做得比三星出色多了。畢竟當一塊顯示屏存在多個色域時,系統就必須通過色彩配置來滿足不同色域下的顯示效果,確保所見既得的色域。
三星所用的OLED色彩管理並不人性化,從S8到Galaxy Note 9,所提供的都是通過切換多種屏幕模式來分別對應三種不同的域,用戶只能手動在AMOLED電影屏幕模式(DCI-P3色域)、基本屏幕模式(sRGB/Rec.709色域)和AMOLED照片模式(Adobe RGB色域)之間進行色域切換。
而蘋果提供了DCI-P3和sRGB/Rec.709色域之間自動無縫切換的特性,以便於准確顯示基於兩種不同色域內容的效果。例如說,當內容製作者是以DCI-P3色域製作的內容時,iPhone XS Max直接能夠精確再現,不會出現以sRGB/Rec.709色域來顯示DCI-P3內容,也就不會導致出現色彩偏差大的情況。
蘋果在宣傳上代iPhone X和新XS Max都提到,自家先進的色彩管理技術會自動相應色域進行顯示,聲稱無論顯示的內容使用的是P3還是sRGB色彩模式,iPhone都能自動以對應的格式顯示。因此,通過iPhone XS Max屏幕觀看視頻或圖片,內容創作者想要表達的色彩,這塊OLED屏都能准確地傳遞到你的眼中。
可能很多人會說,三星Galaxy Note 9也有個自適應顯示模式,但DisplayMate表示,在此模式下,屏幕主要是動態調整圖像和視頻顯示效果的功能,根據內容和周圍環境光照明情況提供最適用於某些應用的顏色。其中。D65帶白點、色域、顏色飽和度與環境光感測器在其中均會動態調整。DisplayMate還提到,自適應顯示模式提供了更高色彩飽和度,色域比常規sRGB / Rec.709大142%,比DCI-P3大113%,所以並不適合精確顯示內容。
當然了,如果你是專業人士也許會喜歡三星Note 9的色彩管理模式,因為iPhone XS Max全自動也就意味著一切都是原廠,無法根據個人喜好或對應應用自行調整色域,而Note 9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色彩管理,可以對屏幕的色域、色彩飽和度進行自定,並基於工作需求校準顯示屏幕到最佳狀態。
色彩精確度:不分伯仲
DisplayMate通常使用專業先進的光譜儀器測量手機屏幕的色彩精確度,針對每個色域進行了41個基準顏色點(三角形內的分層顯示了25%、50%、75%和100%的飽和度的顏色)的精確測試,並用自家的JNCD(Just Noticeable Color Difference,用來反映色彩偏移程度)單位作為評級,評級數字越小代表著色彩偏差非常小,一般小於3就表明幾乎無法直觀察覺偏差,眼睛對色彩看起來是完全准確的。
一塊屏幕默認提供較高的色彩精確度或極佳的色彩是相當困難的事情,多色域則更加困難,因此這需要在面板設計上花更多的精力去恰到好處的調教。提供准確的色彩有利於看到內容製造者想要呈現的真正色彩,不是更濃或暗淡,有時候你看到艷麗令你賞心悅目的色彩,視覺上雖好,但卻不是製作中想要表達的東西。幸運的是,無論是三星還是蘋果,都在旗艦出廠時針對每一個色域的色彩進行了嚴格的單獨校準。
對比DisplayMate的兩款機子的測試報告,iPhone XS Max的sRGB/Rec.709色域覆蓋102%,該色域下屏幕色彩精確度評級為0.8 JNCD;DCI-P3色域覆蓋103%,該色域下色彩精確度評級也是0.8 JNCD。
另一款機子Galaxy Note 9的sRGB/Rec.709色域覆蓋范圍為103%,該色域下色彩精確度評級為0.7 JNCD;DCI-P3色域覆蓋103%,該色域下色彩精確度評級為0.5 JNCD;最後Adobe RGB的色域覆蓋99%,該色彩精確度級為0.7 JNCD。
正如DisplayMate所說,3 JNCD的色彩精確度評級是一個分水嶺,小於該數值的顏色誤差眼睛很難直觀明確看出了。不過可以看出,雖然蘋果的色彩校準依然教科書級別,使得iPhone XS Max成為OLED iPhone問世有史以來色彩最精準的一次,但是三星Note 9這次色彩校準水平同樣令人難以置信,無論是sRGB/Rec.709還是DCI-P3色域的色彩精確度都比iPhone XS Max更加精確。
當然了,DisplayMate也在報告中提到,兩者都已經是處於業內最頂尖水平了,這樣的色彩水平在視覺上和完美沒有什麼區別,而且幾乎可以肯定,無論是Note 9還是iPhone XS Max的色彩顯示都比現有的智能手機、客廳高清電視、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和電腦顯示器要優秀得多。
屏幕內容APL變化對色彩精度和灰階的影響:難分勝負
一塊優秀的顯示屏幕,理想的情況下,屏幕色彩准確度和灰階等級都不應隨屏幕圖像內容的變化而發生改變。DisplayMate通過改變APL平均圖像水平來測量色彩准確度和灰階等級的變化,比較圖像從低APL到高50% APL之間變化。但第一步是去了解屏幕亮度和灰階是否會隨著屏幕APL變化而變化。需要說明的是,灰階等級的變化絕對會影響色彩精度,此時的衡量標準是Gamma值,行業規定在sRGB色域下標准gamma值應為2.2。
簡單的說,Gamma控制影像的整體亮度,或者說亮度曲線能夠有多快從黑色區域爬升上來。Gamma平均值較高時,當亮度增加,信號從黑色區域爬升出來的速度較慢,會使圖像因為有較深的黑色而明亮些,但在暗部也會顯示較少的細節。太低的Gamma平均值則會造成圖像因為暗部太亮而看起來較平淡發灰。
先看三星Note 9的情況。從gamma曲線來看,低APL到高50% APL之間,Note 9屏幕的gamma值從2.21變化到了2.24,變化很小,因此DisplayMate斷定APL的變化對色彩精度的變化應該很小。
與此同時,DCI-P3色域下,三星Note 9低APL到高50% APL變化,平均色差僅為0.7 JNCD,最高色差為1.5JNCD;sRGB / Rec.709色域下,低APL到高50% APL變化,平均色差僅為0.7 JNCD,最高色差為1.2 JNCD。
而iPhone XS Max的gamma曲線顯示,低APL到高50% APL之間,iPhone XS Max屏幕的gamma值從2.30變化到了2.35。對此DisplayMate也認為,這一變化也很小很小,APL變化對色彩精度的變化也同樣很小很小。當然了,iPhone XS Max默認gamma比行業標準的2.2稍高,達到2.3,因此顯示的圖像會比Note 9黑色更深,暗部細節損失對比也稍多些,不過,gamma在2.5以下仍為人眼不易察覺的范圍內。
另外,iPhone XS Max在DCI-P3色域下,低APL到高50% APL變化,平均色差僅為0.4 JNCD,最高色差為0.8 JNCD;sRGB / Rec.709色域下,低APL到高50% APL變化,平均色差僅為0.3 JNCD,最高色差為0.8 JNCD。DisplayMate稱,這是APL變化的情況下,有史以來色偏最小的一次,數字上比Note 9更佳,但其實兩者在這種微小的變化下,視覺上都很難區分了。
高亮環境光下屏幕亮度和性能:iPhone XS Max略優
在相對明亮的照明環境下,移動設備的顯示屏顯示的圖像的色彩飽和度和對比度都很容易受到影響,圖像質量會出現明顯降低,使之難以閱讀屏幕內容。這就要求顯示屏需要較高的屏幕亮度和優秀的低反射率。
經過測量結果顯示,在關閉自動亮度且亮度滑塊手動設置為最大的情況下,蘋果iPhone XS Max全白100% APL全屏亮度破了記錄,達到660 cd/m(尼特),在非全白僅1% APL圖像下,峰值亮度為769 cd/m(尼特)。
而當自動亮度開啟時,iPhone XS Max全白100% APL全屏亮度的峰值亮度達到769 cd/m(尼特)。
而Galaxy Note 9,在關閉自動亮度且亮度滑塊手動設置為最大的情況下,全白100% APL全屏亮范圍為376cd/m- 410 cd/m(尼特),在非全白僅1% APL圖像下,峰值亮度為370cd/m- 532 cd/m(尼特)。
而當自動亮度開啟時,Galaxy Note 9的全白100% APL全屏亮度峰值亮度范圍為710 cd/m(尼特)。
很顯然,無論是關閉還是開啟自動亮度,iPhone XS Max的全白100% APL全屏亮度都更為出色,說明在高亮環境光下比Galaxy Note 9具有更高的可讀性。不過,DisplayMate提到,白色全屏對於OLED顯示器來說是最具挑戰性的圖像,因為所有像素都是高功率狀態,電量消耗極快。
同時,在高亮環境光下,Galaxy Note 9測出的屏幕反射率僅為4.4%,而iPhone XS Max的這項數據為4.7%,前者更加出色一些。
從DisplayMate報告了解,這兩者屏幕反射率都是測試過的智能手機中超低水平了。在相對明亮的照明環境下,移動設備的顯示屏顯示的圖像很容易受到反射光線的影響,包括日光燈,吊燈,從窗口進來的光線,直接或簡潔的室內外日光等等,圖像質量會出現明顯降低,使之難以閱讀屏幕內容,而如此接近的屏幕反射率,其體現出的屏幕顯示效果幾乎相同。
另外,在明亮的環境照明下,圖像對比度一般越高越好,得益於高亮度和低反射率,iPhone XS Max屏幕測出的高環境光對比度評級分數范圍為139到164之間,DisplayMate表示這是所有測試過的手機中最高,相比三星Galaxy Note 9的評級分數范圍84到121更出色。
可視角度:水平相當
雖然智能手機主要個人使用的設備,但即便是一個人也經常在不同的觀看角度查看屏幕,一般來說液晶顯示屏在30度視角的情況下亮度已經下降55%,但在Galaxy Note 9和iPhone XS Max上,同一角度前者只降低了27%,後者則也僅25%,兩款機子都適合雙人或三人並排看屏幕。
可視角度一直是OLED顯示屏的優點之一,隨著視角的變換顏色變化相對較小。無論是iPhone XS Max還是Galaxy Note 9幾乎沒有顏色衰減,即便在縱向和橫向30度視角下,白se se彩精確度色差還是分別只有2.6 JNCD和1.3 JNCD的評級。這兩個評級都是3 JNCD以下,顯然令人不易察覺到色彩的變化,看到的仍是十分精確的色彩。
顯示屏功耗:Note 9戶外更省電
液晶顯示器大部分屏幕都是白色的內容圖像時十分省電,而OLED則相反,但在混合有白色內容的圖像時,OLED則更加節能,主要是因為其自發光的特性,而且黑色像素直接不通電,所以目前OLED顯示屏普遍比LCD平均省電65%。DisplayMate表示,自2013年以來,高端OLED智能手機的顯示屏功耗已大幅減少近六成。
經過測試,測試結果顯示,全白最大功率顯示下iPhone XS Max的最大功耗可以達到了4.2瓦,比iPhone X的3.25瓦更高,同時也比Galaxy Note 9的2.1瓦高了不少。雖然峰值功率並不常用到,除非打開全白色背景一直在強光之下使用手機,但就戶外使用情況而言,Galaxy Note 9還是要比iPhone X省電不少。
小結:iPhone XS Max與Galaxy Note 9屏幕都是頂級屏幕
說了那麼多,究竟iPhone XS Max與Galaxy Note 9的屏幕誰更好呢?好吧,如果上面的描述不中意細看,下面簡單的直接說結果或許更直觀:
-解析度和像素密度:Note 9勝;
-色彩空間:Note 9勝,比iPhone XS Max多一個色域;
-色彩管理:iPhone XS Max更人性,Note 9需手動管理;
-色彩精確度:Note 9略勝,其實兩者幾乎無差距,與完美無異;
-gamma值:Note 9略勝,更接近標准2.2值,XS Max僅偏差0.1實無明顯差異;
-色溫:平,兩者都接近6500k正常色溫(Note 9自適應模式例外,7515k偏冷);
-亮度變化色偏:iPhone XS Max略勝,隨內容色彩變最小,實際差距非常小;
-亮度:iPhone XS Max勝,高亮下自動非自動亮度都高出一些;
-屏幕反射率:Note 9略勝,實際兩者無差異;
-高亮環境對比度:iPhone XS Max勝,亮度更高的結果;
-可視角度:iPhone XS Max略勝,實無差異;
-視角變化色偏:Note 9略勝,實際差異不大;
-功耗:Note 9勝,峰值功耗iPhone XS Max是其兩倍。
看到最後,相信誰勝誰負大家心裡已經有數了,實際上這兩款手機的屏幕都來自三星,而且通過DisplayMate的評測也能明顯能夠看出,兩者明顯勝負難分,顯示技術創新令人印象深刻,素質和性能超一流,畢竟兩塊屏幕被評為有史以來最高的A+評級,並獲得最佳性能智能手機顯示屏的殊榮。
至少按照DisplayMate的說法,從主觀和客觀來兩方面來說,兩塊屏幕在視覺上與完美無異,所顯示的畫質絕對讓人嘆為觀止,令人愉悅,相當賞心悅目,完全超乎對屏幕顯示效果挑剔的目光,比現有的智能手機、客廳高清電視、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和電腦顯示器要優秀得多。
最後只能說,OLED手機屏幕的技術目前推進速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快了,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B. 別人家的iPhone已經拍出了電影大片,蘋果想告訴我們什麼

----------------------------------


從30秒的預告片段來看,Apple想為我們講述一個小女孩與中國民間傳說中「年獸」的故事。 相傳古時候每到年末的午夜,年獸(又稱「夕」)都會攻擊村子,人們通過放爆竹、貼春聯來驅趕年獸。為了防止年獸再次騷擾,放爆竹、貼春聯便成了節日習俗,除夕節由此而來。




影片背後,Apple想為我們展示iPhone 12 Pro Max強大的夜間攝影和計算攝影能力。


根據30秒的預告片,我們看到了視頻中有大量的暗光和夜間場景。按照官方的說法,相較於上一代,iPhone 12 Pro Max將後置相機感光元件的面積增大了47%,像素尺寸增大到1.7微米,使得暗光拍攝能力提升87%,搭配最新的感測器位移式光學圖像防抖功能,進一步提升了畫面的穩定性。



預告片之所以能夠擁有很高的動態范圍和豐富的色彩,是因為iPhone 12 Pro Max支持4K 60 FPS杜比視界HDR格式的視頻錄制。


觀察仔細的小夥伴,可能已經發現了影片中的畫面基本上看不到噪點,這是因為iPhone 12 Pro Max配備了Apple最新設計的圖像信號處理器。Apple官網顯示,iPhone 12 Pro Max會拍攝兩幀不同曝光值的畫面,再使用定製圖像信號處理器進行分析,創建一張代表每幀畫面色調值的直方圖,最後根據這張直方圖生成杜比視界視頻元數據。



最關鍵的是,你可以直接在iPhone 12 Pro Max上,使用照片、iMovie剪輯或可立拍等App來答大剪杜比視頻HDR格式的視頻,而且還能在Mac上使用Final Cut Pro剪輯,不僅方便,還為視頻預留了很多後期處理的空間。



阿年》這部影片,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Apple用來展示iPhone 12 Pro Max強大攝影能力的高級廣告。說白了,春節賀歲短片就是iPhone 12 Pro Max用來秀肌肉的,Apple想要告訴大家,即便使用手機進行視頻錄制,同樣可以拍攝出媲美專業設備的畫面效果。


不過有一說一,普通用戶很難拍出像《阿年》這么專業的畫面效果,畢竟這部影片背後是一個專業團隊,同時需要用到一些高級設備進行輔助拍攝。 以《三分鍾》為例,這部短片耗資700萬元,幕後製作團隊共計67人,分為7個組別,包括導演組(9人)、製片組(14人)、攝影組(9人)、燈光組(6人)、聲音組(6人)、美術組(17人)以及後期組(6人)。


由此可見,這么多專業人士聚集在一起,各盡其職的情況下,才最終完成《三分鍾》影片的製作。所以,普通用戶想要使用iPhone拍攝出相同的畫面,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挑戰。



但是普通用戶可以使用iPhone 12 Pro Max拍攝出很好的日常畫面,當然,學習一些攝影技巧,可以讓自己的拍攝水平變得更加精進。


此前就有很多網友吐槽,如果Apple不是一家 科技 公司,那麼絕對會成為世界上一枝余流的廣告公司,因為每次產品宣傳片都很有創意。





蘋果第二部賀歲《一個桶》拍攝於2019年,由導演賈樟柯使用iPhone XS拍攝,短片講述了一個年輕人帶著媽媽送的桶遠走他鄉的故事。 影片主要突出了iPhone XS的景深和低光拍猛舉滾攝表現,以及立體聲播放的效果。



2020年的春節短片是《女兒》,使用iPhone 11 Pro拍攝,導演是曾經執導拍攝《隱藏任務》的西多奧·梅爾菲。影片講述了一個開計程車的單身媽媽和女兒在春節期間發生的故事。 iPhone 11 Pro後置三枚鏡頭的無縫切換,在該影片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現在,Apple每逢過年都會為iPhone拍攝一部賀歲短片,剛開始還好,大家會覺得廣告很有創意,但是等到後面消費者摸清了套路後,可能就沒那麼感冒了。


很多時候,消費者不會因為看了一部廣告就會去購買相應的產品。對於普通用戶來說,攝影可能並不是剛需,而且他們很難拍攝出影片那種效果,最多也就是記錄下生活日常,所以這種形式的廣告並不會進一步帶動產品的銷量。



Apple製作這樣的廣告更多的是想讓消費者知道,iPhone的拍攝能力已經強大到可以拍攝廣片,從而進一步提升iPhone的高端感。


與以往相比,近年來Apple在國內營銷策略上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例如從2018年開始,每逢過年都會發布一部賀歲短片。這些變化反映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國產廠商的崛起或許給Apple帶來了一定壓力。當然,也有可能是Apple想讓更多消費者知道iPhone的優點。不管怎樣,Apple願意為中國用戶做出相應的改變,也算是一件好事吧。


----------------------------------

點擊文章頂部雷 科技 頭像,私信回復「搞機」,即可獲得玩機技能合集。

C. 蘋果xsmax使用體驗iphonexsmax深度測評

趕在 9 月 21 日發售前夕,數字尾巴提前拿到了 iPhone XS Max 金色版!在經過一番短暫的使用後,是時候來和尾巴們分享初步的體驗感受了!
我們先快速了解 iPhone XS 系列相比 iPhone X 都做了哪些大的變化:
1、搭載全新 A12 仿生晶元,神經網路引擎運算能力大幅提升;
2、採用全新的相機感測器,新增支持智能 HDR 照片、焦外成像和景深控制;
3、前置攝像頭視頻錄制支持影院級防抖,視頻拍攝支持立體聲錄制;
4、可選「金色」、「深空灰」、「銀色」共三種顏色;
5、支持千兆 LTE 網路,其中 iPhone XS Max 支持雙卡雙待;
6、配備了 iPhone 迄今為止最耐用的前後玻璃面板;
7、防水性能升級至 IP68 級別;
8、聲場更廣的立體聲揚聲器。
……
更多細節可參考 Apple 官網
從上述信息我們不難看出 iPhone XS 系列主要集中在「里」的變化,「表」的變化則是新尺寸和新顏色。
這些變化看似不大,實際上卻又顯著改變了 iPhone 在消費者眼中的地位,例如全新登場的 iPhone XS Max……
幾乎可以預見得到,iPhone XS Max 或將成為國人最喜愛的型號。為什麼?因為它支持雙卡雙待,並且還配備了 iPhone 迄今為止最大的顯示屏,尺寸達到了 6.5 英寸,而其機身尺寸又基本和 iPhone 8 Plus 相近,具體可參考下面這組對比數據:
iPhone 8 Plus 尺寸為 158.4 × 78.1 × 7.5mm,重量為 202 克iPhone XS Max 尺寸為 157.5 × 77.4 × 7.7mm,重量為 208 克Galaxy Note 9 尺寸為 161.9 × 76.4 × 8.8mm,重量為 201 克

在我看來,iPhone 8 Plus 就是 iPhone XS Max 的前任,而 Galaxy Note 9 則是定位上與 iPhone XS Max 相近,亦有 Android 機皇之稱,拿它們和 iPhone XS Max 進行對比,我認為是再適合不過了。
這兩部手機同時也代表了全面屏時代的前後變化。
剛好我身邊有幾位長期使用 iPhone 8 Plus 的朋友,於是我便問他們如何看待它的屏幕尺寸和重量,大家給出的答案都是嫌重,同時還不覺得屏幕大。隨後我又問了正在體驗 Galaxy Note 9 的@羅萊爾特,雖然他同樣也嫌 Note 9 很重,但是他也補充說 6.4 英寸的屏幕確實很爽。
近一年來,提高「屏佔比」成為了手機行業的主要發展趨勢,直接促使智能手機的主流屏幕尺寸從 5.5 英寸提升至 6 英寸以上,並且還衍生出各種全面屏方案。我個人最直觀的感受是去年初還用著 5.5 英寸的手機,沒想到下半年開始全面屏一下子就爆發了!隨著屏佔比的提升,那些 5.5 英寸的手機在機身大小幾乎不變的情況下,屏幕尺寸卻大到 6 英寸,今年甚至更進一步,提升到了 6.2 英寸以上。
而在過去一年裡,Apple 僅有一款 5.8 英寸的 iPhone X 在支撐著。換句話說,iPhone X 和 iPhone XS 更像是 4.7 英寸 iPhone 的全面屏版本,而這次新增的 iPhone XS Max 則是 5.5 英寸 iPhone 的全面屏版本,雖說更大的屏幕意味著重量的增加,但是更大的屏幕所帶來的體驗變化也是當下消費者們相當關注的,這意味著 iPhone XS Max 可以帶來這些提升:
玩吃雞等手游時會更有視覺沖擊力更適合觀看視頻拍照或修圖時有更大的屏幕可以確認照片細節iOS 的橫屏模式更好用續航能力更加出色

關於第四點,它算是大屏 iPhone 一直以來的獨占功能,提供了更大的可操作范圍和更大的顯示面積,未來相信還會有更多第三方 App 支持它。
除了尺寸的變化外,iPhone XS Max 還有一項極為重要的改進,那就是雙卡雙待。我不知道國外用戶是怎麼看待這個需求,我只知道雙卡很重要,原因是我自己就有多個手機號碼。
目前,我總共有三張 SIM 卡:
第一張是聯通卡,這是我用了多年的號碼,也是主力 SIM 卡,主要插在 iPhone 上;
第二張是電信卡,這張主要是插在 Android 手機上,以便在沒有 Wi-Fi 網路時也可以正常使用手機;
第三張是移動卡,這張是公司用的,主要是注冊各種業務帳號,方便收取驗證碼。
由於 iPhone X 沒有雙卡,所以最後那張卡我不得不插在 Android 手機上,可是實際上我更希望把它插在 iPhone 上,這樣我在收取驗證碼時就不用拿出備用的 Android 手機。不過問題來了,如果不換 iPhone XS Max 的話,我照樣還是沒有雙卡雙待,原因是 iPhone XS 國行版並不支持雙卡。
我不清楚這是什麼問題造成,總而言之我只能告訴大家,如果你想要雙卡雙待,那麼唯一的選擇就是買國行版、港版和澳門版的 iPhone XS Max,這三個版本都是支持雙實體 SIM 卡,完全無需擔心 eSIM 的支持問題。
目前,eSIM 在中國市場乃至全球市場都尚未達到全面普及的階段,從 iPhone XS 系列在全球市場的 eSIM 支持情況就能看得出來。當然了,該有的期待還是得有,希望國內運營商能夠加快 eSIM 的布局,不然你看看 Apple 為了讓國內用戶體驗雙卡雙待,都不得不用上 Android 手機早已用了多年的技術。
對此,我相信會有一些人認為這是在開「歷史倒車」,然而有些時候我們也不能如此極端的看待問題,因為事實擺在我們面前的就是中國運營商除了聯通外,eSIM 根本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哪怕是聯通也僅支持少數幾個城市,所以如果要讓 iPhone 支持雙卡雙待,那麼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現在這樣。
好了,關於 iPhone XS Max 的主要特點該聊的也基本說得差不多了,接下來我將和各位分享上手真機後的體驗感受。
▌比想像中輕,比想像中大
自從用了 XPERIA XZ2 和「索半斤」後,我對 200 克左右的手機重量莫名產生了陰影,以至於我看到 iPhone XS Max 是 208 克的重量時,內心是有些抗拒的,畢竟我確實不太喜歡重量級的手機。不過在實際上手 iPhone XS Max 後,我發現之前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這款「巨」屏手機捧在手裡的「重量感」基本就和 iPhone X 相近,和我最近用過的 OPPO Find X 差不多,這也是我為什麼說它比想像中輕了的原因。
另外我還想說的是,這塊 6.5 英寸的屏幕吸引力真的太大了!我原本還想從 iPhone X 換成 iPhone XS ,現在我反悔了,我只想從 iPhone X 換成 iPhone XS Max……那點重量在這塊屏幕面前真的不算什麼了!
▌單手操作比較勉強
以左手操作 iPhone XS Max 為例,我的拇指舒適區主要集中在屏幕下半部分,操作盲區是屏幕上半部分與整個屏幕右側靠近邊緣的區域。
除了工作和社交外,我在閑暇時也會用手機刷微博和閱讀文章,基本上就是以滑動和手勢為主,單手操作起來並無大礙,畢竟交互區域主要是集中在拇指舒適區。換言之,當我需要在操作盲區進行交互時,我就不得不用上另外一隻手了,以微信為例,我的拇指完全點不到右上角的掃一掃。
上述操作在 iPhone X 上則會順利得多,一般我只需要更換握持姿勢即可點到按鈕,而在 iPhone XS Max 上這一操作是基本不可行的,會導致手機拿不穩。
那有沒有單手操作的解決辦法呢?答案是有,不過好不好用就因人而異了。我們只需在設置界面的「輔助功能」里打開「互動便捷」開關,然後從屏幕底部邊緣向下輕掃即可觸發單手操作模式。
好吧,這算是一種曲線救國的方式,只不過我個人並不建議長時間使用單手操作 iPhone XS Max ,原因是小指要托住手機,時間久了會很容易酸痛,這一點我之前在用 Find X 時也感受過,換成 iPhone X 則完全不會。
▌雙卡體驗有待改善
前文我談到了雙卡的使用場景,不過現在我很難告訴你不同的人用 iPhone XS Max 的雙卡是否會產生什麼問題。目前已知的問題主要是:
1、可能不支持同時插入兩張電信卡
2、可能不支持雙 VoLTE 通話
3、可能不支持雙卡 4G ,似乎卡槽 2 不支持 4G 數據網路,只能 3G 網路
據悉 Apple 計劃在未來的 iOS 12 更新中持續完善雙卡的體驗。假如你有兩張卡同時上網的需求,那麼還是要特別注意下。
「雙卡」功能可在 iOS 12 設置中的「蜂窩移動網路」選項進行更改,只需調整以下選項即可:
蜂窩移動數據:選擇你想用哪張卡作為數據流量默認語音號碼:選擇你想用哪張卡作為語音通話

同時,你還能給不同的卡打標簽,可選「主號」、「副號」、「個人」、「商務」、「旅行」、「數據流量」共六種標簽,並支持用戶自定義標簽名稱。從默認標簽來看,Apple 的想法其實很簡單,不是粗暴的把 SIM 卡定義成是運營商的名字,而是賦予一個場景供用戶進行選擇。
舉個例子,我那張聯通卡就設定為「主號」標簽,無論是蜂窩移動數據還是語音通話都是主號,而移動卡只需收取公司業務的簡訊驗證碼,我便選擇為「商務」,目前這么使用下來毫無問題。
另外還有一點值得稱贊的是,Apple 設計的這個 SIM 卡槽還是非常走心。它支持正反插入,正面可輕松卸下,而反面的 SIM 卡槽則有一塊類似防水線圈的小零件,它可以非常穩固的卡緊反面的 SIM 卡,以免插入到 iPhone 時會掉落。
▌發燙現象得到顯著改善
去年,我高度評價了 iPhone 8 上的 A11 仿生,它的優秀之處在於即使長時間進行游戲也不會出現發燙現象,且性能表現非常出色。然而當我從 iPhone 8 切換到 iPhone X 後,我發現後者存在揮之不去的發燙現象。
具體表現為長時間拍照或長時間玩游戲等高強度使用後,iPhone X 便會逐漸出現發燙現象,當發燙現象出現時系統便會強制調低屏幕亮度的上限,直至機身溫度下降後才會恢復屏幕亮度的上限。
以《絕地求生:刺激戰場》為例,每當我玩到游戲後期時,iPhone X 便會出現發燙現象,緊接著系統便會強制降低屏幕亮度,並且亮度上限會越來越低,這直接導致我難以觀察游戲中的環境,非常影響游戲體驗。
那麼搭載 A12 仿生的 iPhone XS Max 在機身溫度控制上是否有所改進呢?初步體驗下來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我用手機一般都是開最高亮度,出差路上經常要移動辦公,這種情況的話 iPhone X 很容易就會開始發燙,而這次換成 iPhone XS Max 後,我並沒有發現它存在任何發燙現象。同時,我還很關心強制降低屏幕亮度這個問題,於是我就玩了下《絕地求生:刺激戰場》,發現打完一局後機身並沒有出現發燙現象,並且也沒有強制降低屏幕亮度上限的問題存在。
為了檢驗結果是否可靠,隨後我又找了兩位同事分別使用 iPhone X 和 iPhone XS Max 一起組隊玩了一把,均開啟最高亮度和最高特效,大概持續了 25 分鍾,測試結果如下:
iPhone X 的亮度至少被強制降了兩檔以上,溫度在 40℃ 左右iPhone XS Max 的亮度完全沒有任何變化,溫度在 35℃ 左右

所以,大家滿意了嗎?
▌拍風景和拍人都更美了
拿到 iPhone XS Max 後我拍了一下午的照片,最直觀的感受是曝光控制顯著提升,這要多虧智能 HDR 所帶來的改進,提升確實很明顯,它提供了更豐富的暗部細節,亮部區域也不會再像 iPhone X 一樣容易出現曝光不準確的現象。
照片由 iPhone XS Max 後置廣角攝像頭拍攝,未經任何處理
雖然 iPhone XS Max 上的智能 HDR 也是連續拍下幾幅照片,然後進行合成,但和先前 iPhone X 採用的自動 HDR 所不同的是,智能 HDR 會為緩沖區中的每個鏡頭捕獲一個額外的曝光過度圖像,從而使得圖像的陰影能夠獲取更多細節,同時還支持人臉識別。這也是下面要提到的 iPhone XS Max 上的人像模式。
得益於 A12 仿生晶元,iPhone XS Max 在人像模式下的成像能夠擁有更加精細的景深效果,同時這種景深效果還能夠被記錄保留下來,以便後期編輯中實現手動調節焦外成像和景深控制。
照片由 iPhone XS Max 後置攝像頭拍攝,未經任何處理
照片由 iPhone XS Max 前置攝像頭拍攝,未經任何處理
更多 iPhone XS Max 後置攝像頭樣張,未經任何處理,均由長焦鏡頭拍攝
視頻錄制方面,iPhone XS 系列不僅支持立體聲錄制,在防抖性能上也有明顯提升。如果你想直觀感受這些變化,推薦觀看這部由浪漫喜劇電影《摘金奇緣》導演朱浩偉拿 iPhone XS Max 拍攝的短片。
視頻充分展現了 iPhone XS Max 優秀的防抖能力,對此朱浩偉表示:「我真的完全沒有任何專業設備。我見過許多用iPhone拍攝的樣片,他們或多或少地用了輔助鏡頭或者專業打光設備,我完全沒用。」
上手體驗之外,我還想告訴你這些……
1、打算帶上 iPhone 去泡水?保修說明先了解一下
雖說之前 iPhone X 達到了 IP67 級別,不過我每次拿它去水龍頭沖洗還是會有些擔心。這次 iPhone XS 系列提升到了 IP68 級別,這意味著我可以大膽拿它去泡水了。
不過……泡水前還請大家先仔細看清楚 Apple 官網的說明:
「防濺、抗水、防塵功能並非永久有效,防護性能可能會因日常磨損而下降。請勿為潮濕狀態下的 iPhone 充電;由於浸入液體而導致的損壞不在保修范圍之內。」
2、新舊 iPhone 遷移,記得用好工具
從舊 iPhone 遷移到 iPhone XS Max 需要做不少准備工作,這次我剛好也經歷了遷移過程,於是決定和大家簡單分享下,更多。
首先,如果你佩戴了 Apple Watch ,請注意事先備份好並取消配對,蜂窩移動網路版建議保留 eSIM 服務。另外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綁定了公共交通卡,也要記得移除卡片,過後可在新設備上雲端恢復。
接著你就可以將舊 iPhone 與電腦連接並通過 iTunes 進行完整備份,搞定後即可給新 iPhone 開機,此時當新舊 iPhone 靠近時會有提示,接著你就可以快速遷移 Apple ID ,直到讓你選擇要不要還原備份時,記得選擇從 iTunes 還原備份,只需將新 iPhone 與電腦連接,即可通過 iTunes 將舊 iPhone 的備份遷移到新 iPhone 。
遷移完畢後,新 iPhone 可能還需要較長的時間來載入 App ,一切就緒後你會發現舊 iPhone 的所有 App 和桌面布局等全部都遷移到了新 iPhone ,十分方便。
3、一大一小,該怎麼選?
這個問題我估計很多人會很糾結,其實在這篇文章里我已經分享了不少個人看法,因此在我看來這個選擇題實在太簡單了。
這么說吧,你要先問自己雙卡雙待是否為必選,如果是那你也沒別的選擇了,總不可能等 iPhone XR 吧!?我是覺得會選 iPhone XS 系列的用戶基本都是追求極致的,理論上不會將 iPhone XR 作為備選。
那什麼樣的情況下不推薦選擇 iPhone XS Max 呢?在我看來主要是兩方面,一方面是很在意單手操作的感覺,另一方面是介意重量帶來的變化。
如果看完以上建議還是很糾結的話,建議親自跑一趟實體店感受一下真機,這是最為穩妥的方式了。
作為文章的最後部分,我想以我個人使用 iPhone X 長達九個多月的直觀感受作為結尾。
這一年,我陸續體驗了多款 Android 旗艦,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今年我一篇關於 Android 手機的深度體驗文都沒寫過,原因是我已經難以再將 Android 手機作為主力機使用很長一段時間。
何為主力機?在我的理解里是這樣:
插上主 SIM 卡登錄微信、支付寶等必備應用外出時口袋裡唯一的手機

基本上滿足這三點,就可以說明「它」就是我的主力機。
對於多數用戶而言,只要買了某一部手機,那麼這一部手機就是主力機。而換成像我這種身處科技行業,擁有各種新品體驗機會且自認為有些挑剔的「媒體老師」,一部手機之所以能成為主力機還得取決於多個方面。
回想起來,去年分享 iPhone 8 的深度體驗時還告訴大家我有更好的選擇,原因是 iPhone 8 的吸引力之於我而言是很有限的,然而 iPhone X 卻大大不同,以至於我現在已經深陷 Apple 生態難以自拔。
iPhone X 為何能夠有如此之強的魅力牢牢吸引住我,從而讓我堅定選擇它作為主力機?我覺得這個問題看似回答起來很簡單,實際上卻又牽扯了太多的因素在裡面。
我之所以說回答起來很簡單,是因為 Apple 的產品有一種共性:
Apple 總能夠在每一處你我所在意的產品細節上創造出令人折服的用戶體驗,將產品應有的樣子擺在我們面前。
你可能會說:「劉海是 iPhone X 最大的敗筆。」而我則想說:「iPhone X 告訴了我全面屏應有的樣子。」
既不是粗暴的增加屏佔比,也不是粗暴的做個全面屏手勢。而是真正將硬體到軟體所涉及到的每一個細節,竭盡全力做到了近乎完美。
它的正面幾乎就是一整塊屏幕;這塊 OLED 屏幕擁有頂級水準;它有著最好的全面屏手勢;底部橫條的存在始終在發揮著「暗示」的作用,使得我在執行任何操作時從未猶豫過;操作過程中的每一處動畫過渡都是那麼的完美;「觸感引擎」的存在使得我無比享受一切屏幕上的操作。

所有的這一切,最終造就了 iPhone X 近乎完美的全面屏體驗。而換成其它 Android 全面屏手機,則總會讓我覺得缺了點什麼。
或是操作時動畫過渡不流暢、掉幀、卡頓,動畫沒有和操作完全跟手;或是觸感反饋太差,以至於無法提供很好的屏幕反饋體驗,缺乏人機交互應有的真實物理反饋;或是手勢操作太差,不夠好用、不夠易用、不夠人性化。

有人說,iOS 是 iPhone 的殺手鐧,然而在我看來此言差矣,單就全面屏的體驗而言,iPhone 就已經遙遙領先了。而它領先的不是那些看似噱頭的「賣點」或「創新」,而是真正從產品的角度,把每一個用戶所感知的,所在意的細節做到最完美。
當然了,iPhone X 並不完美,它和許多數碼產品一樣也有著諸多大小問題,也正是如此,我們才會在今天迎來了更加優秀的 iPhone XS 系列,盡管它只是「里」的變化,但是放眼當下的旗艦手機,它仍然還是那一道耀眼的光芒。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xs錄制電影片段不是全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淘票票怎麼在電影院取 瀏覽:713
電影贊助費如何列支 瀏覽:756
好看的電影間諜 瀏覽:336
怎麼給電影變高清 瀏覽:276
海信電視沒有數字電視怎麼看電影 瀏覽:255
被下葯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02
電影無問西東多久 瀏覽:999
北京校園電影有哪些內容 瀏覽:288
我覺得電影中翻譯成英文怎麼寫 瀏覽:301
華為手機如何讓英文電影變成中文 瀏覽:296
猴子的電影免費 瀏覽:116
想看鴨王電影怎麼看 瀏覽:724
yy電影頻道是多少4080 瀏覽:544
熱血警探致敬哪些電影 瀏覽:740
飛機總動員電影免費看 瀏覽:656
好看的校園的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106
會好看的喜劇電影 瀏覽:319
好看的電影推薦情聖 瀏覽:721
河正宇近幾年電影有哪些 瀏覽:127
有什麼好看的免費的電影 瀏覽: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