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一個男孩 兩只狗的電影的名字
樓上的,《狼犬歷險記》是國產電影好不好?
樓主問的電影叫《紅色羊齒草的故鄉》
劇情簡介:
【紅色羊齒草的故鄉】(Where the Red Fern Grows)在美國是由迪士尼發行DVD等影音產品,當初原本於1999年就製作拍攝,但後來由於製片公司經營上發生問題,本片就被束之高閣,直到2003年5月才首度在 Tribeca 影展上推出,影音產品的發行代理權利,則是由美國迪士尼拿下,於2004年推出。
【紅色羊齒草的故鄉】 改編自 Wilson Rawls 暢銷多年的原名小說,過去早在1974年這部小說就曾經被搬上大銀幕,該部同名的老電影在台灣的譯名卻是【風雨奪標】。新版本的【紅色羊齒草的故鄉】同樣是改編自原本的名著題材。本故事的背景是發生在全世界最棒的浣熊狩獵區——奧沙克山區,主角則是一位十歲的男孩 Billy Coleman ,他一直渴望能夠擁有屬於自己的獵犬,經過辛苦的工作,Billy 終於如願以償,得到了他的一對獵犬- Old Dan 以及 Little Ann ,在爺爺和爸爸的幫忙下,他將兩只獵犬訓練成受狩獵高手,男孩與狗在朝夕相處之下,也培養出堅定不移的深厚情誼。為了贏得當地人舉辦的浣熊狩獵比賽,Billy 和爺爺、爸爸帶著狗兒們進入山區,不料爺爺卻不慎傷了腳,而且為了抓到決定勝負關鍵的浣熊,兩只狗兒們義無反顧地沖入暴風雪中,擔憂狗兒安危的 Billy 也隨後而來,卻遇到山區最令人膽寒的山獅,自己也陷入險境,幸好狗兒們及時相救他才能脫險…片中男孩與狗之間的真情頗為動人,觀眾隨著主角 Billy 一同經歷生命中的歡喜與悲傷,體會生命與成長的課題。
本片由 Lyman Dayton 以及 Sam Pillsbury 共同執導,同時他們也是本片的編劇。在片中飾演主角男孩的是 Joseph Ashton ,他的父親以及爺爺則分別由 Dave Matthews 和 Dabney Coleman 擔任,母親則由 Renee Faia 擔任,其他演員還包括有 Ned Beatty 、Mac Davis 、Kris Kristofferson …等等,本片的配樂部分則是由 Jeff Cardoni 所負責。本片曾經在 Heartland 影展中獲得 Crystal Heart Award 的殊榮。
② 有個外國電影 講的是一隻狗和一個小男孩的故事 落難了 在一個荒郊野外的 相依為命的 叫什麼名字
「一狗一男孩,荒郊野外相依為命」出自電影《孩子與狗》。
講述了公元2024年,核戰後的廢土上,一個男孩Vic和他的狗Blood相依為命,他們能通過心靈感應交談。
男孩被一個女孩引誘,誤入地底深處一個奇異的反烏托邦社會。最終,他需要在女孩和狗之間做出抉擇。
(2)學生狗電影叫什麼名字叫什麼擴展閱讀
《孩子與狗》由L·Q·瓊斯執導,唐·約翰遜、蘇珊·本頓、傑森·羅巴茲、查爾斯·麥格勞等主演的美國科幻電影,該片於1975年11月14日首映。片長91分鍾。
1、唐·約翰遜飾演Vic,1949年12月15日出生於密蘇里州,美國演員、歌星、作曲家、製作人、導演。1996-2001年的警匪系列《Nash Bridges》,之後是短喜劇《Just Legal》,最近的作品則是三部歐洲電影。
2、艾維·摩爾飾演Doctor Moore,出生於印第安納州文森斯,美國喜劇演員。
在印第安納州立師范學院學習戲劇,之後在二戰中服役於海軍陸戰隊。盡管他在當地和地區的現場劇院演出,但他很難進入電影界。最終,他在電視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1965年至1971年的《綠色的田野》(GREEN ACRES)中飾演無能的郡探員漢克·金博爾。
③ 有一個日本電影裡面有一條狗,是秋田犬,挺感人的一個電影,你知道是什麼電影嗎
這部電影叫《愛犬的奇跡》,也叫《瑪麗和它的孩子》。
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一條名叫瑪麗的寵物狗創造的奇跡事件,將人與動物的溫情作為主題,用最自然質朴的東西來打動人心。
石川家的亮太和彩在外面玩的時候發現了一隻被人丟棄的小狗,小狗非常惹人喜愛,讓孩子們愛不釋手。不過,他們知道爸爸一向很討厭狗,肯定不會同意收留它。兩人只好在回家的路上挨戶詢問找人收養,卻沒能找到願意收養它的人。彩不忍心把小狗丟掉,把它帶回了家,亮太拉來爺爺幫忙說話,父親優一答應了兄妹倆的懇求,石川家從此增添了一個新成員。
小狗被起名為瑪麗。它很快就成了兄妹倆的好朋友。不久後,瑪麗長大了,生了三隻小狗。亮太、彩、瑪麗和它的孩子們一起在山裡奔跑,非常快樂。然而突如其來的天災打碎了這小小的幸福。這天下午,突然發生6.8級的大地震。彩和優造被壓在了房梁下面。緊緊抱著彩的優造在朦朧中聽到了一個熟悉的聲音,原來是瑪麗!瑪麗把小狗安頓在狗屋裡,自己又挖又刨弄得一身是傷,才找到了被困兩人山崩切斷了山古志村與外界的陸路交通,自衛隊坐著直升飛機趕來救援。瑪麗把隊員安田引到了石川家,彩和優造終於得救。然而出於人命優先的原則,瑪麗沒能和他們一起坐上直升機離開災區。
瑪麗被留在了空無一人的村裡,它努力覓食,保護自己的孩子們。與此同時,身在長岡避難所的彩和亮太也十分惦記瑪麗。聽說台風正在接近山古志村,兄妹倆再也坐不住了,他們決心自己去把瑪麗救出來……
另外一部叫《忠犬八公物語》
八公,日本歷史上一條具有傳奇色彩的忠犬,這個真實的故事發生在1924年,秋田犬八公被它的主人上野秀三郎帶到東京,上野秀三郎是東京大學農業系的教授。每天早上,八公都在家門口目送著上野秀三郎出門上班,然後傍晚時分便到附近的澀谷火車站迎接他下班回家。這樣的幸福生活一直持續到1925年,一天晚上,上野秀三郎並沒有如常般回到家中,他在大學里突然中風,搶救無效。他死了,再也沒有回到那個火車站,可是八公依然忠實地等著他。
上野秀三郎死後,八公由小林菊三郎收養,但八公常常從小林家逃出來,
忠犬八公物語
忠犬八公物語
一次又一次回到從前住過的地方。八公犬並不了解主人已經離世了,一次次失望之後,它只是意識到他的舊主人已經不住在那幢舊房子。於是,它跑到澀谷火車站尋找舊主人,因為它記得以前就是在這里迎接主人下班回家的。每一天,它都默默地蹲在這里等候上野秀三郎,然而每一天,它都失望而歸,來來往往的人群中並沒有它望穿秋水的身影。 就這樣持續了十年,八公每天傍晚准時出現在火車站里,准確無誤地等候火車靠站。後來,上野秀三郎的學生在火車站里發現了八公,並跟著它回到小林的家中,從小林口中得知八公的故事。不久之後,這位學生在日本發表了一份關於秋田犬的調查報告,報告當中包含了八公的故事。1932年,這份報告刊登在東京一份最大的報紙中,八公成為全國的焦點,他對主人的忠實感動了日本人民,老師和家長都把八公作為忠於家庭的例子去教育小朋友,它教會了人民什麼是愛和不屈不撓的忠誠,大家都稱呼它為「忠犬」。
1934年4月,人們還在澀谷車站前為八公建造了銅像。八公「本犬」也出席了銅像的揭幕式。此後,銅像附近的車站入口就被稱為「八公入口」。 在二戰中,由於金屬資源的短缺,八公的銅像被熔化。現在建造在原址的銅像是在1947年8月重建的。另外,在其出生地的大館市車站前也有同樣的一座銅像。
1935年3月,八公11歲時候因心臟感絲蟲病而死亡。它死後屍體被製作成標本,保存在國立科學博物館。 忠犬八公的新雕像據日本媒體報道,忠犬八公的新雕像於今年在富士電視台前落成,以慶祝電視台開播五十周年。忠犬八公的新雕像將高達88.8厘米,重達88.8千克,這座新雕像將和原址雕像一樣成為又一個著名的景點。
④ 抖音上一個叫開開的小男孩和爺爺生活在一起還有一條狗的電影叫什麼
念書的孩子
劇情簡介:
爸爸媽媽去城裡打工,家裡由爺爺(江化霖飾)照顧九歲的開開(李佳奇飾)上學和生活。開開撿了一隻流浪狗,膽子特別小,平時連叫喚也不敢,爺爺一開始還以為它是只啞巴狗。
開開因此給小狗取名叫小膽兒。小膽兒很聰明,開開讓它幹啥就幹啥,開開走一步它就跟一步,小膽兒成了開開最好的朋友。
爺爺有肺心病,拖垮了家裡的經濟,為了吃葯,連有線電視費也不交了。開開放學沒事干,爺爺擔心開開空虛,就哄著開開念課文。今天的課念念,昨天的課鞏固鞏固,明天的課預習預習。爺爺並不在意開開念的對錯,只要能讓開開有事干就行。
開開每次念書的時候,小膽兒就坐在爺爺的鞋子上認真地聽。老師也開始表揚開開了,說開開的書念得好,作文也寫得好,照這樣下去,將來一定能考上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開開念書更起勁兒了,念完了課內念課外,念完了岳飛念三國。
有一天小膽兒突然叫起來,還拽著開開的褲腳往爺爺屋裡拽。開開跑過去,發現爺爺去世了。開開的父母回來安葬了爺爺,要帶開開進城。開開不想走,說班裡的吳美芳進城半年都沒找著學校,前幾天又回來了。
開開的爸爸在城裡打工,住的是工棚。媽媽在城裡當保姆,住的是僱主家。開開要是進城還真沒地方住。城裡上學的條件太不成熟,在農村似乎還可以。開開跟爺爺在一起的時候學會了做飯,蒸饅頭擀麵條都會,吃飯穿衣都不是問題。
讓爸媽擔心的是晚上,萬一晚上開開有個病啥的,連個知道的人都沒有。於是開開爸爸去找開開的老師。王老師說,白天開開自己吃飯,晚上可以睡老師家。於是問題全解決了。把一個九歲的孩子放在家裡,開開媽也捨不得。
開開媽說,咱還是把孩子帶走吧,要不我留下來。開開爸爸說,不是咱不帶他,是他自己不願意走。再說學習是一輩子的大事,這要是給他耽誤了,咱得後悔一輩子。於是,開開爸媽把所有的生活必須品都給開開准備好交待好,天一亮爸媽就坐公交車回城了。
開開醒來發現爸媽走了,追到村口大哭了一場,就開始了自己的獨立生活。 開開做飯老是心不在焉,總是把飯燒糊,上課也總是遲到。後來開開乾脆不做飯了,和小膽兒一起吃饅頭啃鹹菜喝涼水。
王老師家有條大狗叫大黑,開開帶著小膽兒去王老師家睡覺的時候,大黑就沖小膽兒叫,小膽兒嚇得鑽到床底下不敢出來。開開心疼小膽兒,就跟老師說換個地方睡不著覺,還想回家睡。得到王老師的允許,開開就帶著小膽兒回家了。
晚上做噩夢,開開嚇醒了,給爸爸打電話。爸爸問開開回來的原因,凌晨三點沒睡是不是害怕了。爸爸一問,開開就哭了。開開爸沒有了選擇餘地,於是不惜一切代價,終於辦好了開開進城所需的條件。開開要進城了,頭天晚上把小膽兒裝進書包里試了試。
第二天早上起來,父子倆帶著小膽兒到了村口汽車站,等到要上車的時候,爸爸突然說狗不帶了,到城裡爸再給買個好的。開開堅決不同意,爸爸說火車上不賣狗票,帶著小膽兒人也上不了火車。
開開還是不同意,爸爸生氣了,說開開不聽話,把開開的手掰開把狗繩扔掉,硬抱著開開上了車。車開了,開開一邊反抗著爸爸要下車,一邊哭喊著讓小膽兒快跑,他在前面等著。小膽兒拚命地追趕著汽車,但是越追越遠。
(4)學生狗電影叫什麼名字叫什麼擴展閱讀:
念書的孩子宣傳發行:
2012年6月25日,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與河南金象影業簽約購買了《念書的孩子》全球電視媒體和網路媒體的版權;8月16日,該片被中國國家教育部、國家廣電總局評為優秀影片並推薦給全國中小學組織觀看。
同時,該片被國家廣電總局推選,參加第九屆美國聖地亞哥國際兒童電影節的評選,並被作為電影節開幕首映片和閉幕式答謝影片。
⑤ 狗十三主要講的什麼
影片講述了一個女孩從童年到成年殘酷變化過程中所發生的故事。
劇情介紹:
李玩十二歲,剛上初中,與年邁的爺爺奶奶同住。母親在她幼時離家,父親再婚與繼母生了個弟弟。父親焦慮著該如何告知李玩新生兒的到來,卻意外因課業起了爭執,為此父親決定買一隻小狗哄勸女兒。
熱愛物理學的李玩將小狗取名為「愛因斯坦」,但小狗在一次意外中走失,李玩為愛因斯坦走失的事情難過不止,家人為此也不得安寧。
為了安撫李玩,家人將另一隻同品種的小狗代替愛因斯坦。在全家人的壓力之下,李玩越來越沉默。繼母及新弟弟的加入讓李玩覺得自己像個局外人,當家人稱呼新來的小狗為「愛因斯坦」,她開始發現自己無法逃脫成人世界為她編織的謊言。
(5)學生狗電影叫什麼名字叫什麼擴展閱讀:
《狗十三》電影中的隱喻:
1、飯桌文化
片中有幾場父親帶李玩參與的飯局,更是將中國人的飯局文化表現得淋漓盡致,那些酒桌上敬酒詞和客套話,正是我們社會里微妙的復雜人情,也讓單純的李玩開始看見真實而有些虛偽的成年世界。
2、喝牛奶
片中出現了好幾次牛奶,也是一個有隱喻的地方。李玩有乳糖不耐受,不宜喝牛奶,但爺爺奶奶還是早上給她准備牛奶。父親帶李玩出席飯局,李玩杯子里是讓她一喝就吐的牛奶,這說明了父親對她的忽視。喜歡李玩的男孩遞給李玩的也是牛奶,事實上李玩並不喜歡他。
結尾,李玩同父異母的弟弟應該也是有乳糖不耐受,溜冰場老師給他發牛奶,他也吐了,這里牛奶的設置,似乎也在說明李玩受到的家庭教育將在這個小男孩身上重演,人就是一個不斷被社會規訓的過程。而此時在場外的李玩看著弟弟的這些顯得有些默然,可見她已被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