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有什麼電影能體現唯物史觀

有什麼電影能體現唯物史觀

發布時間:2025-04-24 06:46:20

A. 我要辛亥革命電影觀後感

翻開中國近代史,有個強烈的感覺是代溝特別明顯。從鴉片戰爭、洋務運動,到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整整四代人,就是整整四派。洋務派與傳統派剛剛論戰,維新派又與洋務派論戰,才論戰了一代人,革命派又找維新派論戰。社會思潮如此激進,以至任何早慧者大一圈生肖後馬上就淪為落伍者。曾國藩如此,康有為如此,嚴復、章太炎還是如此。嚴復翻譯了赫胥黎的《天演論》,卻未能破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天演論」。

這便是中國近代革命的復雜性。清朝只有經過逐步升級的變革來輪番沖擊,才能最後毀滅。鴉片戰爭以來,國家任人宰割,中國人當初極力求索的不會是如何推翻清朝,而是如何使國家富強,直到出了個孫中山,人們才知道「扶清」與「滅洋」是矛盾的,推翻清朝才是強國的必由之路。這才把斗爭矛頭對准清朝,這才醞釀「驅除韃虜,恢復中華」。而且,人們這時要推翻的不是一個普通的王朝,而是一個末代王朝,即一口氣要消滅中國兩千餘年的封建帝制。這個歷史任務重不重?這場革命該不該復雜呢?

公元1857年,在許多中國最敏銳的思想家尚未認識到清朝須滅亡的時候,歐洲一位偉大人物卻看清了歷史的路標。他說:「中國的南方人(指太平天國)在反對外國人的斗爭中所表現的那種狂熱態度本身,顯然表明他們已覺悟到古老的中國遇到極大的危險;過不了多少年,我們就會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國作垂死的掙扎,同時我們也會看到整個亞洲新紀元的曙光。」這位偉人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他逝世十六年後,清朝滅亡。繼之而起的中華民國,正是整個亞洲第一個試圖走向共和的國家。

為了埋葬清朝,孫中山和他的同仁不知准備了多少年,戰斗過多少次。他的哲學是「知難行易」。這是從百折不撓的革命生涯中總結的心裡話。難的是找不到方法,看不到捷徑。「俟河之清,人壽幾何?」孫中山心裡特別著急。武昌起義前,他親自領導或策劃了十多次起義,除一次發生在湖南,其餘皆發生在兩廣或西南邊陲,對大陸腹地形不成足夠的震撼。哪裡才是清朝統治的薄弱地區呢?哪裡才是清政權的罅隙呢?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不如在清政府看家護院的正規軍中發展革命黨。辛亥年,曾是湖廣總督林則徐禁煙試驗地、太平軍湘軍必爭之地、張之洞辦洋務根據地的武漢三鎮部分正規軍終於起義,革命頓時「九省通衢」。

還有四點可以佐證辛亥革命之艱難。一是暗殺問題。暗殺一度被革命黨人奉為時髦的辦法,而使革命在換湯不換葯的時局裡自欺欺人。秋瑾即是因徐錫麟行刺安徽巡撫案而暴露的。後來,宋教仁、廖仲愷、楊杏佛、李公朴、聞一多均死於暗殺。暗殺他們的人,也自稱革命事業的繼承者。

二是烈士問題。辛亥革命中,有人戰斗而死(如林覺民),有人就義而死(如秋瑾),有人暗殺而死(如宋教仁),有人折磨而死(如鄒容),有人蹈海而死(如陳天華)……死的類型多,本身說明了革命之艱巨。陳天華「難酬蹈海亦英雄」,尤其繼承譚嗣同慷慨赴死的精神。中國古來都是屍諫帝王,這是屍諫民眾的開始。可是,辛亥革命的果實被東扒西竊了,軍閥們誰沒有辜負譚嗣同、陳天華呢?革命陣營里變異的軍閥、建設陣營里變質的腐敗分子,其本質都是烈士的叛徒!

三是軍閥問題。辛亥革命得以階段性勝利的一大因素,固然是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身在海外抓錢袋子,面向國內抓筆桿子,從而部分的喚醒民眾,還有個更大的因素,向清朝繼八旗軍而起的最後衛戍勁旅——新軍,抓腦瓜子,抓槍桿子,使堡壘從內部攻破!然而相應的代價就是,由於軍隊不是創造性重建的,而脫胎於權力分化的舊陣營,則必然走向軍權失控、軍閥混戰,綿延二十年之久。

四是政黨問題。孫中山已經意識到,要使革命不變質,必須組建真正意義上的政黨。唯有政黨,才可以把先進分子的雄才大略轉化為步調一致的集體意志,以清理辛亥革命後給全中國留下的軍閥混戰的垃圾。可如何阻止黑影爬上黨內高位呢? 1925年12月24日,接孫中山班的年輕人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余邇來行動,已近於軍閥,尚能負革命之責耶?」蔣介石止不住自己的「行動」,他利用國民黨,利用軍閥混戰,獲得了最高權力。約二十年後,周恩來在國統區評蔣介石說:「全國的矛盾沖突愈大,他的權力愈大。如果這種趨勢繼續下去,他會成為一個失敗者。」周恩來說對了。

辛亥革命派再一次陷入了歷史的二律背反。幸而,這次他們不是像前人那樣整體過時,而是明顯地分化。孫中山三民主義的真諦在於民主:民族主義打破少數滿洲貴族之專制;民權主義打破少數帝王官僚之專制;民生主義打破少數富翁闊佬之專制。面對中國由農業自足社會向商業交互社會轉型,面對是地主、資本家還是民眾將主宰中國的政權和財富,反革命的一方借機聚斂出「四大家族」的官僚資本,與大小資本家一鼻孔出氣;革命的一方則將民生史觀向唯物史觀靠攏,將三民主義導向了旭日東升的新民主主義。

歷史地看,辛亥革命仍是一場半推半就的革命,半推半封建社會,半就半殖民地社會。繼清朝而起的民國,也就並未因辛亥革命的短促勝利而真正地走向共和,辛亥革命也就未能完成其「份內之事」。即使如此,孫中山等不及了,他盡早給辛亥革命派下達了「超負荷」的新指令:共同富裕。孫中山說,他的民生史觀「非反對資本,反對資本家耳」,明確指示了富民的方向。然而,連辛亥革命的「份內之事」都完不成,孫中山哪有歷史條件去履行「超負荷」的使命呢?他抱憾逝世了。宋慶齡,先生的夫人,緊緊注視著他的身後事,緊緊維護著他的指向,就像對他的愛那麼終生不渝。她倡導革命的一方共赴新民主主義的抉擇,為辛亥革命先驅們盡量減少了遺憾。

B. 陰陽鎮怪談花絮是真的嗎

陰陽鎮怪談花絮是假的。

這部電影講了一個土匪冒充鎮長霸佔了一個鎮子,害怕自己消息外露,殺人後裝神弄鬼說是這個鎮子不能外出。然後有兩個外鄉人進去鎮子,開始解密的過程。

目前當下恐怖電影還是以唯物史觀為主線,一切所謂的鬼神之說到最後就會演成兇殺迷案,打著鬼怪恐怖的名義,講著一場兇殺案。本來鬼怪恐怖都是唯心主義故事,就按照唯心主義演就行了。觀眾看個熱鬧就行了。非的電影演的宣傳唯物主義。

過去前幾十年演的恐怖電影比如《山村老屍》,還有林正英演的僵屍類型故事,都講的唯心主義故事,善惡有報,告訴觀眾要積德行善,勸人行善。現在國產恐怖電影告訴觀眾所謂的鬼怪都是假的,告訴觀眾只要行惡不被抓,啥事都沒有。

我們講離地三尺有神明,要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神明。這也是過去電影所傳遞的一層意思,也是過去電影之所好看的精髓。但現在電影沒有。現在恐怖電影不好看就是少了這些。

C. 井岡山,紅色搖籃長征後面是什麼電視劇

一、《延安頌》

《延安頌》是一部四十集的抗戰歷史電視劇,由宋業明、董亞春執導,唐國強、馬曉偉、郭連文、鄭強、劉勁、楊猛等主演。

這部電視劇高屋建瓴地表現了中國共產黨在延安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十年,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形成過程。以粗早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人以無以倫比的膽略和才識,呼喚引導中國革命從國內敬伏戰爭走向民族解放戰爭的光輝業績。

影片評價

《延安頌》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指導文藝創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革命歷史題材,作為歷史題材中的創作資源,比起一般歷史題材的創作,應該有更高的標准,弘揚主旋律的文藝創作,以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統一為標准,以嚴肅認真的創作態度,堅持嚴把藝術質量關。

閱讀全文

與有什麼電影能體現唯物史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百龜丸是什麼電影 瀏覽:865
梁家輝演的呂sir是什麼電影 瀏覽:56
湖南電影頻道播出過哪些電視劇 瀏覽:680
好看的韓國r電影迅雷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352
西瓜電影拼音怎麼寫 瀏覽:921
300G流量看藍光電影能看多久 瀏覽:728
bgm是徹底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784
優酷2019好看的動作電影 瀏覽:631
如果免費看迪迦電影 瀏覽:285
哪些電影有灰姑娘情結 瀏覽:536
80電影下載網站免費 瀏覽:723
倫理漫畫電影免費 瀏覽:27
88影視最新電影最新電視劇免費 瀏覽:628
如何迅雷下番號電影 瀏覽:758
公正電影講的是什麼意思 瀏覽:616
電影烈火英雄的投資多少 瀏覽:723
有哪些電影國內看不到 瀏覽:898
橫店電影城如何不充值購票 瀏覽:760
誤殺電影完整版免費 瀏覽:139
電鋸殺人狂好看的電影 瀏覽: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