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歷史上真實的怛羅斯之戰,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認為俄羅斯之戰沒有任何勝者,兩方都是失敗者,我們應該拒絕戰爭,渴望和平。
❷ 有沒有人知道關於高仙芝怛羅斯之戰的紀錄片
紀錄片沒有,書倒是有
❸ 怛羅斯戰役
怛羅斯之戰是唐玄宗時唐朝的勢力與來自現在阿拉伯、新興和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的新興阿拔斯王朝(即黑衣大食)的勢力在中亞諸國相遇而導致的戰役。怛羅斯之戰是一場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東西方帝國間的碰撞,具有十分重大的歷史意義。怛羅斯的所在地還未完全確定,但應在大詩人李白的出生地,唐調露元年至開元七年(公元679-719年)期間安西四鎮之一的碎葉城附近,接近哈薩克的塔拉茲的附近地區。戰役的發生時間在751年7月-8月(唐玄宗天寶十年)。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勝利。
❹ 為什麼不拍一部以怛羅斯之戰做背景電影
拍了給誰看?
就算好萊塢,大投資拍攝史詩戰爭片也是很冒險的事。近些年
雷德利斯科特的 天國王朝
斯通的 亞歷山大大帝
還有 特洛伊
都算不錯的史詩大片,票房都慘。
國內觀眾愛看腦殘片 小時代 天機富春山圖 之類的
❺ 怛羅斯之戰的評價
《新唐書》《舊唐書》認為大食攻仙芝於怛羅斯城,《資治通鑒》認為是仙芝在該城與大食遇。這樣,我們就有必要知道在大戰前,究竟是誰佔領著這座城,史書記載,怛城是石國的第二大據點,《新唐書·石國傳》「怛羅斯城,石國常分兵以鎮之。」這也是高仙芝與大食在此相遇的重要原因。由此我們可以推想,大食很可能只是答應石國王子派兵駐守怛羅斯城,而且需要說明的是,在怛城不遠的撒馬爾罕,早已是大食兵聚集的據點。
一直覬覦東進的阿拉伯人只是一直礙於唐對此的管轄而遲遲未動手,而此時唐與石國發生沖突,進駐怛城便成了難得的機會。但高仙芝並不知大食的意圖,而且我們知道唐在蔥嶺以西的屬國分散部署,一時很難集結,所以一旦大食來攻四鎮,很可能會像此前的突騎施一樣攻陷安西,為了阻止大食的東進,以攻為守,遠征大食對於深諳兵法的高仙芝來說似乎成為最佳手段,剛剛平定布哈拉和粟特的叛亂的穆斯林大軍匆匆南下,恰好與高仙芝大軍相遇在怛羅斯河,兩軍激戰五日,由於怛羅斯城守兵與南下穆斯林大軍合擊唐軍,在那裡徹底的打敗了中國人。關於阿軍為何沒有乘勝東進,大多數學者的觀點,認為怛戰阿軍勝的過於艱難,懾於唐軍強大的印象,不願東進挑起更大的戰爭。筆者認為上述原因固然存在,但更主要的是新興的阿巴斯王朝希望有效的梳理並不穩定的內政而奉行的暫時和平外交政策。實際上,此後,突厥人成為阿拉伯人的雇傭兵,並且逐漸滅亡阿拉伯帝國,形成波斯人執政,突厥人掌軍,阿拉伯人念經的局面。
高仙芝是一位優秀的將領,他驍勇善戰,屢出奇兵,為唐朝立下了卓越戰功。雖然這位高句麗人學會了中國的兵法,也受到中國的霸道政策的影響,對石國這樣的小國背信棄義,大肆殺戮百姓、掠奪財物,為阿拉伯大舉進攻提供了口實。怛羅斯城就在安西四鎮之疏勒(喀什)和安西四鎮之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Tokmok),詩仙李白就出生於此)之間,是大唐之領土。但是自從開元年間唐朝主動放棄碎葉城後,唐朝就失去了對這一地區的實際控制。到了718年這一地區已成為阿拉伯人的實際管轄地,這在中國史籍上《冊府元龜》和《全唐文》中開元年間安、康、俱密(719年)、吐火羅(727年)和石(741年)王所撰的《請討大食表》文中描述阿拉伯人對各諸國所實行的重稅得到見證。因此當時河中地區實際上已經被大食控制,而不是某些網民所說的河中地區對於大食來說也是異土。此時唐朝對河中地區(石國、怛羅斯以西地區)進行的僅僅只是虛無的冊封。
但是對怛羅斯之敗,高仙芝並不負全部責任:高仙芝屠戮石國的行為並沒有受到唐廷的指責,可見其行為符合唐廷對西域國家的態度;高仙芝的軍隊翻越帕米爾高原,勞師襲遠,再加上在不熟悉的敵國土地與敵國精銳部隊作戰,在種種不利的情況下受內外夾擊而潰敗,顯示出這位高句麗族將領的軍事才能。
唐朝並未因怛羅斯之戰而丟失西域(安西、北庭),約公元790年以後,唐朝才失去西域(安西、北庭)。
怛羅斯之戰後,唐朝在西域的影響力並未受到動搖,西域唐軍迅速恢復,封常清率領唐軍繼續擴張,直到安史之亂才停止。
754年唐朝在西域的勢力到了極盛。
近些年,有學者已經考證,怛羅斯戰前,造紙術已從唐屬國拔汗那的首府浩罕和平傳入中亞撒馬爾罕。
唐朝最後退出中亞爭奪的根本原因,並不是怛羅斯之敗,而是安史之亂。由於安史之亂爆發,即使是怛羅斯之戰獲勝,唐朝依然會退出中亞。
❻ 誰知道歷史上的怛羅斯之戰
這是一場在世界史上有重要地位,卻在中國史上被有意忽略的戰役;
這是中世紀前期兩大帝國之間的巔峰對決;
1200多年前,3萬中國軍隊深入西域,和17萬阿拉伯大軍展開廝殺;
縱橫東亞百餘年的唐朝鐵軍,在這里最後一次展現它的雄姿;
此戰之後,整個中亞的歷史進程被徹底改變……
這,就是怛羅斯之戰。
一、背景:
公元6到8世紀,是西歐人眼中的「黑暗時代」。然而西歐之外的世界此時並不「黑暗」,歐亞大陸上有三個大帝國正創造著自己的文明傳奇。除去固守東南歐和近東的拜占庭,便是本文的兩個主角——唐帝國和阿拉伯帝國。
751年時的中國,正是盛唐的天寶年間,前所未有的鼎盛時期。此時坐在龍椅上的是李隆基,也就是後來被稱為唐玄宗的一代傳奇天子。在他統治的時期里,唐朝的國力達到了頂點,也進行了多次的對外用兵。盡管此時他已日益沉醉於酒色之中,不再是那個勵精圖治的英明君主,繁榮的社會表面下也隱伏著種種危機,但大唐至少在目前還是大唐,當時世界上最令人尊敬的強國。
其實中國尤其是漢民族是極少侵略性的,所謂的「擴張」多是首先因為不堪「蠻夷」騷擾,出於穩定邊疆、以絕後患的目的才大舉興兵。對農耕民族而言,中原江南以外的蠻荒之地是沒有什麼吸引力的。秦漢如此,唐朝也是如此。唐朝經營西域,也是為了保證「絲綢之路」的暢通,保證西北邊陲的安寧。太宗年間,東、西突厥汗國先後被中國所滅,伊吾(哈密)、鄯善、高昌、焉耆、龜茲、疏勒、於闐等西域小國在此後的幾十年中或歸順唐朝、或被剿平。唐朝從此建立了以安西四鎮——龜茲(今新疆庫車)、疏勒(今新疆喀什)、於闐(今新疆和田西南)、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為核心的西域統治體系,安西都護府座落在龜茲鎮。盡管有史學家認為安西都護府轄境不能算唐帝國的正式領土,而且西南方向的吐蕃也於7世紀後半葉開始興起,使唐朝的西域霸權幾度險些喪失,但直到開元、天寶年間,這一帶始終處於中華文化圈之內。
幾乎在同一時期,中東的阿拉伯人也在迅速崛起。自穆罕默德先知和四大正統哈里發以來,穆斯林已經控制了亞述人、波斯人和羅馬人想都沒敢想過的遼闊版圖,從阿拉伯半島上的幾個部落擴張成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空前帝國,向西佔領了整個北非和西班牙,向東則把整個西亞和大半個中亞攬入囊中,成為中國、吐蕃之外影響西域的另一極力量。8世紀初,阿拉伯帝國在東方的最高長官哈查只·伊本·優素福垂涎中國的富庶,應許他的兩個大將——穆罕默德和古太白,誰首先踏上中國的領土,就任命誰做中國的長官。於是前者征服了印度的邊疆地區,後者征服了塔立甘、舒曼、塔哈斯坦、布哈拉等大片中亞地區,但誰都沒能跨過中國的國界。
開元三年(公元715年),阿拉伯與吐蕃聯軍和唐朝進行了第一次沖突,攻打唐屬國拔汗那,被唐軍擊敗。在開元五年阿拉伯對中國的又一次戰爭遭到失敗之後,阿拉伯仍舊執著地向中亞進行擴張。由於地理上的巨大優勢,再加上唐軍這個時期在青海與吐蕃大打出手,無暇顧及西域,阿拉伯的影響力慢慢的體現出來,唐朝原本在西域的屬國粟特諸國紛紛倒向了阿拉伯一邊。西域諸國原本大多信奉佛教、襖教等或自己的傳統宗教,對伊斯蘭文化的東侵感到不安,更畏懼兇悍的穆斯林戰士,於是不少國家向唐朝求援(因此不要以為這一時期唐軍在西域都是孤軍奮戰)。
二、起因:
在這個西域風雲變幻的時期,一代名將高仙芝登場了。
高仙芝本是高麗人,出身於將門之家。史載其「善騎射,驍勇果敢」,二十餘歲時即拜為將軍,與其父班秩相同。到了開元末,即升任安西副都護、四鎮都知兵馬使。在「胡氣彌漫」、開放性和包容性空前的唐代,一個「異族」受到如此重用並不奇怪,當時手握雄兵的安祿山、史思明、哥舒翰也都是胡人。
天寶初年,吐蕃以武力迫使小勃律(今克什米爾的吉爾吉特)與之聯姻。由於小勃律地處吐蕃通往安西四鎮的要道,於是西北二十餘國皆臣服於吐蕃,中斷了對唐朝的貢獻。在當時的四鎮節度使田仁琬曾3次討伐均未成功的情況下,高仙芝於天寶六年(747)被玄宗任命為行營節度使,率步騎一萬進行長途遠征。高仙芝從安西出發,僅用百餘日便到達連雲堡(小勃律西北部今阿富汗東北的薩爾哈德)。連雲堡地勢險要,且有萬人吐蕃兵防守,但高仙芝指揮下的唐軍作戰神勇,半天時間便攻佔了該城。此後高仙芝率兵繼續深入,越過險峻的坦駒嶺,進入阿弩越城,平定了小勃律國,活捉小勃律國王及吐蕃公主。此役之後,唐軍在西域威名更盛,高仙芝也被提拔為安西四鎮節度史。天寶九年(750)高仙芝再度奉命出軍,擊破親附吐蕃的?師國,俘虜其國王勃特沒。
這兩次艱難的遠征使得高仙芝在西域獲得了極大的聲譽,也標志著唐朝在中亞的擴張達到了頂點。此時,中國已經成為塔里木地區、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地區的佔有人和塔什乾的宗主,她控制了帕米爾山谷地區,成了吐火羅地區,喀布爾和克什米爾的保護者,高仙芝儼然是大唐在中亞的總督。幾乎同一時期,阿拉伯國內發生革命,750年阿拔斯王朝(旗幟尚黑,中國史稱黑衣大食)取代了倭馬亞王朝(旗幟尚白,中國史稱白衣大食)。在初步解決了吐蕃方面的問題之後,高仙芝打算利用這一大食易代、河中叛亂的干載難逢良機,剪除大食羽翼,逐步恢復唐朝在嶺外地區的主權。於是一個名為石國的西域小國成了犧牲品。
749年12月,高仙芝以石國「無藩臣禮」為由,在經唐廷允許後領兵征討。唐軍一到,石國便請求投降。高仙芝先派人與之約和,但不久之後即違背承諾,趁其不備出兵掩襲,攻佔石國城池。唐軍不但俘虜了石國國王,而且捋走男丁,屠殺老人、婦女和兒童,大肆掠奪財物。高仙芝在此時表現出了貪婪殘忍的一面,許多戰利品都流入了他自己的腰包。751年正月,高仙芝入朝,將被俘的幾位國王獻於玄宗面前,並因赫赫戰功被授予右羽林大將軍。此時高仙芝達到了征戰生涯的最高峰,然而悲劇的命運離他也不遠了。
在唐軍圍攻石國時,石國王子僥幸逃脫,並向大食的阿拔斯王朝求救。後者當然不會放過這個送上門來的借口,聯合阿姆河、錫爾河流域的所有屬國,准備派大軍進攻安西四鎮。高仙芝得到情報後,決定先發制人,主動進攻大食。鑒於當時唐帝國在西域的影響,有許多葛邏祿及拔汗那國的軍卒參加大唐軍隊。其實這是一場遲早要打的戰役,唐朝要恢復在中亞的霸權就必須擊敗阿拉伯,而阿拉伯要完全控制中亞則必須擊敗唐朝。
三、實力對比:
唐朝方面,主將是高仙芝,副將李嗣業,別將段秀實,兵力為安西都護府二萬漢軍,外加盟軍拔汗那以及葛邏祿部一萬人。高仙芝時代「凡鎮兵四十九萬,安西節度兵二萬四千」,而怛羅斯之戰居然出動安西都護府八成以上的兵馬,堪稱傾巢出動,說明這次高仙芝對即將和阿拉伯的大戰確有準備。唐軍雖是馬步混合部隊,但是步兵均有馬匹,平時以馬代步,作戰的時候才下馬作戰,行軍速度較快。阿拉伯方面的主將是阿拉伯的呼羅珊總督阿布·穆斯林,手下大將齊雅德·伊本·薩里,兵力為呼羅珊本部宗教戰士四萬人,加上已經被阿拉伯控制的阿姆河、錫爾河流域的幾乎所有屬國的兵力十餘萬,總兵力在十五萬至二十萬之間,有的估計為17萬。在兵力上,阿拉伯聯軍占據了絕對優勢。
唐代時,中國軍隊無論裝備、素質、士氣還是將帥能力都達到了冷兵器時代的一個高峰。當時唐軍野戰常用的陣形之一是「鋒矢陣」,沖在最前面的是手執陌刀(一種雙刃的長柄大刀)、勇猛無畏的輕裝步兵,接著是步、騎兵突擊,後列則有弓弩手仰射,直到完全擊潰對方。陌刀的攻擊力極為可怕,列陣時「如牆而進」,肉搏時威力不減,李嗣業便是一員善使陌刀的猛將。騎兵方面則是輕重騎兵結合,一般使用馬槊和橫刀。唐代改進了冶煉技術,灌鋼法取代了百煉法,使鐵制戰刀更加鋒銳。唐軍的鎧甲拋棄了魏晉的具裝鎧,演變為以明光鎧為代表的唐十三鎧,重量更輕,但防禦力卻有所提升。另外不得不提的就是唐軍的拋射兵器——弩,中國的弩早在秦漢時期便已獨步天下,到了唐朝更加成熟完善,其射程與威力遠非尋常弓箭可比。為了彌補弩射速低的缺點,秦漢以來的軍陣中一直是弓弩兼有。
相比之下,阿拉伯的唯一優勢在於騎兵,阿拉伯馬乃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馬種,呼羅珊又是波斯故地和阿拔斯王朝起家之處,當地戰士性情剽悍,騎術精熟,再加上不亞於阿拉伯本土戰士的宗教狂熱,其素質在全國也堪稱精銳。阿拉伯騎兵主要是輕騎,雖然盔甲較差,但保證了機動性。其武器包括弓箭、長矛、劍等,以及鋒利無比且適於馬上作戰的阿拉伯短彎刀。其他兵力雖是雜牌軍,裝備和組織上要差一些,但西域游牧民族的騎兵作戰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
唐軍勞師以襲遠,從安西深入七百餘里,其實已經在阿拉伯的地盤上作戰,在補給、情報等方面都不佔優勢。
四、戰役過程:
天寶十年四月(751)高仙芝率軍從安西出發,在翻過蔥嶺、越過沙漠、經過了三個月的長途跋涉之後,高仙芝在七月份到達了阿拉伯人控制下的怛羅斯,並且開始圍攻怛羅斯城(今哈薩克的江布爾城附近)。事後的許多歷史研究者和軍事家對此感到困惑,高仙芝的數萬中國軍隊是如何在面臨高原缺氧、且幾乎沒有補給可能的情況下翻越帕米爾高原(時間長達2個多月)?而這樣一支理應疲憊不堪的軍團還能在達到目的地後與擁有地利人和、數量數倍於己的阿拉伯軍隊作戰,這本身已經是戰爭史上的奇跡了。
由於阿拉伯人早就在准備對安西四鎮的攻擊,在接到高仙芝進攻的消息之後立即組織了十餘萬大軍趕往怛羅斯城,雙方在怛羅斯河兩岸、今天的奧李·阿塔附近展開了決戰。由於唐軍將士極其英勇善戰,加上強弓硬弩的技術優勢,高仙芝曾經佔得上風,阿拉伯聯軍先後7次進攻均被唐軍步、騎兵壓制住。阿拉伯軍隊一味依賴輕騎兵突擊的弱點再次暴露無疑:這種戰術在訓練有素、陣形整齊的敵人面前很難湊效,19年前他們在歐洲的圖爾之戰中正是敗在了堅守陣地的法蘭克人手下,停止了對西方的擴張。但這次由於阿拉伯聯軍兵力實在太多,高仙芝無法取得最後的勝利。
戰斗持續了五天,雙方仍是不分勝負。然而就在兩軍相持不下的重要時刻,形勢發生突變。在第五天傍晚的激戰中,葛邏祿部雇傭兵見勢不妙突然叛變(事後有人認為是被阿拉伯人買通的結果),這成為戰役的轉折點。叛軍從背後包圍了唐軍步兵,斷絕了他們與騎兵的聯系。唐軍突然失去了弓弩手的支援,陣腳頓時大亂。阿拉伯聯軍趁機出動重騎兵突擊唐軍陣營的中心,連日征戰的唐軍在內外夾擊下再也支撐不住,終於潰敗,高仙芝在夜色掩護下單騎逃脫。李嗣業、段秀實收攏散兵游勇向安西逃遁,途中恰逢中方聯軍中的拔汗那兵也潰逃至此,造成兵馬車輛擁擠堵塞道路。李嗣業恐阿拉伯追兵將及,不惜對盟軍大打出手,揮舞大棒斃殺百餘名同屬大唐聯軍的拔汗那軍士,才殺開一條血路,殘余唐軍得以通過。此前李嗣業還曾勸高仙芝棄兵逃跑,被段秀實斥責為「憚敵而奔,非勇也;免己陷眾,非仁也」。在收攏殘兵之後,驍勇的高仙芝並不甘心,依然想進行一次反擊,在李嗣業等的勸說之下終於放棄。最後高仙芝只得引殘兵逃至安西。
此役唐軍損失慘重,兩萬人的安息精銳部隊幾乎全軍覆沒,陣亡和被俘各自近半,只有千餘人得以身還。但唐軍也重創了阿拉伯部隊,殺敵7萬餘人。懾於唐軍所表現出的驚人戰鬥力,阿拉伯人並沒有乘勝追擊,只是鞏固了他們在中亞的霸權而已。而中國方面由於幾年後爆發安史之亂,國力大損,也只能放棄在中亞與阿拉伯的爭奪。
五、尾聲:
怛羅斯之戰後,安西都護府的精銳兵力損失殆盡,但盛唐時期的恢復能力是驚人的。僅僅過了兩年,升任安西節度使的封常清於天寶十二年(753年)進攻受吐蕃控制的大勃律(今克什米爾西北的巴勒提斯坦),「大破之,受降而還。」說明安西都護府的實力已經大體恢復。如若不是安史之亂,安西都護府也許有能力再次和阿拉伯人一較長短。
高仙芝敗退後,仍被玄宗委以重用。天寶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祿山叛反於范陽,天下大亂。高仙芝奉命征討叛軍,在防務空虛、兵不習戰的情況下扼守潼關,一度保衛了長安的門戶。遺憾的是,不久玄宗聽信讒言,錯斬了這位雖有過錯但始終對唐室忠心耿耿的將領。此後唐朝逐步陷入藩鎮割據狀態,再未重現昔日輝煌,在西域的霸權也隨著盛唐的崩潰而隨風消逝。
高仙芝對手的命運也好不到哪裡去,怛羅斯之役後不久阿布·穆斯林因功高震主而被謀殺,手下大將齊雅德·伊本·薩里也被處死,其餘各部由此叛變,呼羅珊地區陷入混亂。阿拉伯忙於平亂,對於遙遠的中國已經是有心無力了,從此再未試圖染指中國。
六、評價:
高仙芝是一位優秀的將領,他驍勇善戰,屢出奇兵,為唐朝立下了卓越戰功。然而,(正如一些網友所說)這位高麗人學會了中國的兵法,卻沒學會中國的王道。他在屢次獲勝之後滋長了驕躁自滿的情緒,對石國這樣的小國背信棄義,還大肆殺戮百姓、掠奪財物,在當地很不得人心,並為阿拉伯大舉進攻提供了口實。對怛羅斯之敗,高仙芝應負主要責任。
在整場戰役中,唐軍勞師襲遠,面對數量6倍於己的敵人而不處下風,終因僱傭軍反叛,受內外夾擊而潰敗,仍給對方造成重大傷亡。僅就戰術而言,說是一場光榮的失敗毫不過分。
怛羅斯之戰過後,唐朝在帕米爾高原以西之地盡失,許多自漢代以來就已載入中國史籍的古國均落入阿拉伯人手中,中國版圖縮小了百餘萬平方公里。華夏文明從此退出中亞,這一地區開始了整體伊斯蘭化的過程,直到今天。令中國人聊以自慰的是,阿拉伯人俘獲了一些會造紙術的中國士兵,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由此傳入阿拉伯,並進一步流入歐洲。撒馬爾罕成為阿拉伯帝國的造紙中心,西方文明也因此獲得了迅速的發展。
關於唐朝最後退出中亞爭奪的根本原因,應該說並不是因為怛羅斯之敗,而是因為安史之亂。由於安史之亂爆發,即使是怛羅斯之戰獲勝,唐朝依然會退出中亞,這是必然的結果。
(由於怛羅斯之戰是中國軍隊主動侵略在先,結果又是大敗,說起來可能不太光彩,於是在大部分中國史書中語焉不詳,更沒被收入歷史課本,導致知名度不高)
❼ 怛羅斯之戰真實還原是怎麼樣的
天寶十年四月(751)高仙芝(高句麗人)率軍從安西出發,在翻過蔥嶺、越過沙漠、經過了三個月的長途跋涉之後,高仙芝在七月份到達了中亞名城怛羅斯城下,城中已經有阿拉伯軍數千人搶先駐守,唐軍只好開始圍攻怛羅斯城(今哈薩克的江布爾城附近)。據阿拉伯史書《創世與歷史》記載,阿拉伯人在接到高仙芝進攻的消息之後,駐巴士拉的東方總督艾布·穆斯林立即下達命令,部將塞義德·本·侯梅德帶不下數千人的部隊搶先駐守怛邏斯城中,加強防守,為大軍集結贏得時間。艾布·穆斯林帶著自己的1萬人趕往撒馬爾罕構築工事准備大戰,齊雅德和另一將領艾布達·烏德·哈里德·本·伊卜拉欣·祖赫利召集河中的駐屯軍1萬人迅速趕往怛羅斯城,(可能還包含艾布·穆斯林的一部分部隊,你讓這個地位和李嗣業地位相當的人物統領15萬大軍,想一下都覺得荒唐),高仙芝攻城五天不克,阿拉伯援軍趕到,從背後襲擊唐軍,雙方在怛羅斯河兩岸、今天的奧李·阿塔附近展開了決戰。葛邏祿部雇傭兵見事不妙突然叛變,唐軍陣腳頓時大亂。阿拉伯聯軍趁機出動重騎兵突擊唐軍陣營的中心,連日征戰的唐軍在內外夾擊下再也支撐不住,終於潰敗,高仙芝在夜色掩護下單騎逃脫。李嗣業、段秀實收攏散兵游勇向安西逃遁,途中恰逢中方聯軍中的拔汗那兵也潰逃至此,造成兵馬車輛擁擠堵塞道路。李嗣業恐阿拉伯追兵將及,不惜對盟軍大打出手,揮舞大棒斃殺百餘名同屬大唐聯軍的拔汗那軍士,才殺開一條血路,殘余唐軍得以通過。此前李嗣業還曾勸高仙芝棄兵逃跑,被段秀實斥責為「憚敵]而奔,非勇也;免己陷眾,非仁也」。在收攏殘兵之後,高仙芝並不甘心,依然想進行一次反擊,在李嗣業等的勸說之下終於放棄。最後高仙芝只得引殘兵逃至安西。 此役唐軍損失慘重,兩萬人的安西精銳部隊幾乎全軍覆沒,陣亡和被俘各自近半,只有千餘人得以身還。阿拉伯忙於平亂,對保住中亞心滿意足,也未能進一步擴張。
怛羅斯之戰後,安西都護府的精銳兵力損失殆盡,但盛唐時期的恢復能力是驚人的。僅僅過了兩年,升任安西節度使的封常清於天寶十二年(753年)進攻受吐蕃控制的大勃律(今克什米爾西北的巴勒提斯坦),「大破之,受降而還。」說明安西都護府的實力已經大體恢復。如若不是安史之亂,安西都護府也許有能力再次和阿拉伯人一較長短。 高仙芝敗退後,仍被玄宗委以重用。天寶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祿山叛反於范陽,天下大亂。高仙芝奉命征討叛軍,在防務空虛、兵不習戰的情況下扼守潼關,這位高句麗族名將顯示出自己卓越的軍事才能,一度保衛了長安的門戶。遺憾的是,不久玄宗聽信讒言,錯斬了高仙芝。此後唐朝逐步陷入藩鎮割據狀態,再未重現昔日輝煌,在西域的霸權也隨著盛唐的崩潰而隨風消逝。 怛羅斯之役後不久阿布·穆斯林因功高震主而被謀殺,手下大將齊雅德·伊本·薩里也被處死,由此引來大規模叛變,阿拉伯忙於平亂,並沒有乘勝追擊,只是鞏固了他們在中亞取代唐朝建立的霸權。而中國方面由於幾年後爆發安史之亂,國力嚴重消耗,也只能放棄在中亞與阿拉伯的爭奪。 與此同時,吐蕃的崛起成功的阻擋了阿拉伯人的東進,避免了唐朝西部疆土的進一步失守。
❽ 怛羅斯之戰的真實情況
唐軍的戰斗人員不可能超過30000人,這倒是事實,高仙芝的安西都護府能絕對統領的兵力才24000人,而「九載,討石國,其王車鼻施約降,仙芝為俘獻闕下,斬之,由是西域不服」,西域諸國都不服了,怎麼可能真心幫助。杜環的說法應當是包括了隨軍工匠、民夫。有人說高仙芝在安西都護府養了兩萬私兵,又說少數民族盟軍3萬,這是為了湊杜環7萬人的說法。請想一想,鮮於仲通慘敗南詔之時,楊國忠是怎麼幫他補充兵員收拾爛攤子的?杜甫《兵車行》「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雲霄」,靠的是抓壯丁。那高仙芝養2W私兵簡直是天方夜譚。
大食的兵力不清楚,從某種意義上講算是中亞聯軍,但是我個人認為大食兵力沒有十七萬,戰死的也沒有七萬。
這場戰爭有文化擴張、相互碰撞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統治者炫耀武功,奸相邊將以下賊上,為了高官厚祿,挑起邊事,禍亂一方。杜甫的《後出塞五首》中有這么一句「古人重守邊,今人重高勛」說的就是這么個情況。天寶初年,哥舒翰攻石堡城;天寶十年,鮮於仲通在劍南,安祿山在東北,以及高仙芝大敗,都是唐將無事生非,炫耀武功招致大敗。
探討一個戰爭的性質,要放到一個歷史的大背景之下。有人說怛羅斯之戰是爭奪勢力范圍的必然產物,把高美化成一個先發制人、開疆拓土的英雄;還說高攻殺石國是兵不厭詐。我看沒有任何道理。別的不用多說,這樣做的效果極差,「智取」石國,喪失人心;遠征怛羅斯,遭到慘敗,直接導致中原文化在西域的影響力喪失。高仙芝的行為只是他邀功請賞手段,是唐玄宗追求武功的惡果,是玄宗朝破化邊境安寧的侵略戰爭的一個部分。
高仙芝背信棄義,貪圖財寶,襲殺石國,導致唐朝在中亞地區人心盡失;嘗到了甜頭,又繼續擴張,勞師遠征,主動攻擊他國,(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有7萬人,帶了那麼多非戰斗人員,他不是先發制人的防禦戰,而是處心積慮的侵略戰)最終遭敵優勢兵力圍殲。
❾ 怛羅斯之戰的介紹
怛羅斯之戰(Battle of Talas,怛,音dá)是唐玄宗時大唐的勢力與來自阿拉伯帝國的勢力在中亞諸國相遇而導致的戰役。怛羅斯所在地還未完全確定,但應在蔥嶺以西、接近哈薩克塔拉茲的附近地區。戰役的發生時間在751年7月-8月(唐玄宗天寶十年)。以阿拉伯帝國勝利告終。有學者認為怛羅斯戰役是一場當時歷史上最強大的東西方帝國間的直接碰撞,也有學者認為這場戰爭僅是兩個帝國邊疆上的抵觸和小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