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好萊塢大片中的特效究竟有多燒錢
太燒錢了,燒到什麼程度呢。作為一般普通工薪階層我們辛辛苦苦一年也就賺個幾萬,厲害點的一年幾十萬(北上廣深城市不算)。然後我們普通人的這一年收入如果要支撐好萊塢的特效,可能只有一秒到三四秒~如果精細到毛孔級別的人臉特效、動物特效,有可能一秒也撐不了。因為一些對質量要求高的片子甚至是按照一幀一幀算錢的。要知道,在電影中一般一秒就有24幀,當然這不是電影的最高幀數,部分對影片有追求的導演比如李安,還曾經把電影拍成每秒120幀。
3、修改費用高昂,所有學過設計的人都知道修改的痛苦,電影行業也是如此。導演不滿意要改,甲方爸爸突然要換方案也要改,有的時候甚至要推翻重建。費用自然而然就更高了。
總而言之,貴有貴的理由。正是因為幕後燃燒的經費,才讓一些大片變得更加精彩。現在,國內的一些電影在特效方面也開始做的讓世界驚嘆。比如,近兩年的《流浪地球》《哪吒》等等,所以,希望以後的中國電影能越來越重視質量而不是流量,能做出更加優秀的電影產品。
Ⅱ 為什麼電影的電腦特技製作很貴
所謂的電影特效其實就是三維動畫,跟我們看過的動畫片《熊出沒》其實是一個東西,只不過電影特效是把三維動畫變得跟現實的場景一樣的動畫,兩者的難度也大相徑庭。看了以下圖片,大家應該就能體會到製作電影特效多麼的不容易了。
在我攔辯看來,電影特效貴就貴在於它耗費的人力成本極高,因為這是個勞動密集型的工作,想要效果好,耗費的勞動時間必定越長,根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原理,社會必定勞動時間長了,這個東西必定就越值錢。況且,每一個新的片段對工作人員來說都是一個新的挑戰,一次全新的設計研究。電影特效就好比人為藝術品,人為藝術品價值高,就在於它是不可復制的,沒有副本可言,這就註定了電影特技製作是個人力成本高的工作。
我們看到的或許只是電影表面上短短幾十秒的特效,但是其渲染時間可能就是好幾個月,加上電影開拍前還需要設計、美工等工作人員數月的投入專研,單單購買軟體設備就是一筆不少的花費,還需要租用場地的費用,後期和程序員們的開支,各種成本真的不可能低。
像《阿麗塔》那樣的大片,需要非常高配的電腦才能完成渲染,耗費的硬體成本,時間成本和人工成本都是非常高的,很多時候渲染一幀就需耗費幾天時間,一秒鍾至少24幀,可想而知一部電影需要耗費多大的人力物力。像那些涉及大型生物,動不動就怪物漫天,飛沙走石的大片,即使是上千人的團隊,都要耗費至少一年的時間才能完成,所以電影特效貴不是沒有道理的。
回答問題之前,先看一組「燒錢」的數據:
《變形金剛5》製作成本2.17億美元,
特效佔1.3億美元。
《阿凡達》製作成本2.37億美元,
特效佔1.5億美元。
《蜘蛛俠3》製作成本2.58億美元,
特效佔1.55億美元。
《加勒比海盜3》製作成本3.42億美元,
特效佔2億美元。
那些令人驚嘆的好萊塢視覺大片,特效費用至少佔總製作費的60%以上!
春節檔的大熱門《流浪地球》,劇組喊著沒錢,甚至拉著吳京投資了6000萬,最後也花了3億人民幣,更不要提《復聯4》這種特效大片了,曾有人細算了一筆賬,鋼鐵俠每秒特效花費20萬,而雷神托爾全身酷炫閃電特效也是每秒花費60萬。
燒錢的開支主要有:人工成本、時間成本(或技術成本)、軟體成本、硬體成本、其它投入等方面。
這裡面人工、時間成本比較好理解。
軟體成本:正式大片的製作嫌鋒軟體要用按年收費的正版軟體,maya、ps、3Dmax、houdini、renderman等等,幾百台電腦一台安裝一個也是不菲的開支。
硬體成本:大家稍微懂一點視頻的話,應該知道1秒等於24幀,有時候高度精細的特效,一台電腦1幀簡者缺就要渲染幾十個小時。所以,頂級特效公司都有自己的「渲染農場」,幾百上千台高端配置的計算機同時開工來縮短時間。
其他成本:電費什麼的就不說了,就像我們平時寫方案一樣,領導不滿意就要多次修改,電影也一樣,改一次所要花費的人力時間金錢可就多了去了。
現在知道特效為什麼貴了吧~~~
一部特效電影製作是很困難的。就拿《變形金剛》來舉例吧,當擎天助變形的時候,身上的每個部位、零件、關節都是電腦生成的,光生成一個部件就要在電腦上編程,然後上色、組合。為了不使影片放映的時候零件看起來會不自然,還要對每個零件進行調整、補光什麼的。聽說就光擎天助身上的零件就多達上千個(似乎是的,有點不記得了),在影片播放時還要使這些部件一起活動、光照自然。你就可以想像光是為了完成變形這樣一個僅一分鍾不到的特效場面要花費多少精力與技術製作。加上特效製作要求非常高,一般的電腦根本不可能完成,所以製作電影特效的電腦花費很龐大,特效製作的計算機是獨立的。一台機子佔地非常大,可想它的成本。另外還要加上製片方需講特效公司買斷來製作,以及特效製作人員的薪酬等等。
Ⅲ 電影特效為什麼這么貴,感覺硬體成本和人力成本都不會那麼高吧
電影特效那麼貴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硬體成本和人力成本其實很貴的,下面逐個分析:
第一: 硬體成本。
大型影視的特效,沒有好的硬體支持是根本做不出來的,一般機器的配置至少是雙E5,64G內存。一台下來就要好幾萬。設備的損耗是相當大的,基本3-5年就要換一撥,專門的工作站,存儲陣列,巨大的耗電量,都是很大的開銷。
第三:人力成本
《阿凡達》特效參與者1855人、《復仇者聯盟》1453人、《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1180人、《變形金剛3》1178人……這些影片的成功,是諸多特效公司協同合作的結果。據稱,《阿凡達》的後期階段,幾乎動用了整個洛杉磯的渲染機房。
舉個例子:在美國,一個中等水準特效人員的年薪在4萬美元左右,高級人員大約6萬美元,頂級人員則是15萬美元左右。假設一家規模1000人的特效公司,中、高、尖人才比例按6:3:1分配,其一年的工資成本就要有5700萬美元。
在國內,初入行的特效技術人員年薪大概4萬左右,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員工大約年薪20萬。一家100人的特效公司,按人均年薪10萬元計算,一年的工資支出也在千萬以上。而這種規模的團隊,很難接到超大型項目。
Ⅳ 製作電影特效為什麼會花那麼多錢
特效製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過多的高質量人才,所以成本較高,電影特效經過虛擬場景,後期特效,也可以用電影道具來完成,不但燒錢,而且燒腦,3D電影也會導致運算量大幅增加。
知識擴展:
在影視中,人工製造出來的假象和幻覺,被稱為影視特效(也被稱為特技效果)。電影攝制者利用它們來避免讓演員處於危險的境地、減少電影的製作成本,或者理由更簡單,只是利用它們來讓電影更扣人心弦。
現實在可以存在,但是不可能做出某種特定效果,同樣也需要特效來解決。比如說,某人從三十層樓跳下來,現實中不可能讓演員這么做,這就需要電腦合成。另外就是現實中完全可以呈現,但由於成本太高或效果不好,就必須用特效來解決。比如戰爭片中常見的飛機爆炸等。
前期工作完成後,後期合成處理,完全使用了計算機技術,原有的遮片、疊影等傳統方式的特效方法被計算機軟體的某些功能所取代。
Ⅳ 為什麼電影特效這么貴
我們所看到的一些科幻巨著的電影,看的製作成本都很高,動輒就是幾個億,因為科幻電影需要大量的特效鏡頭,這些特效鏡頭之所以那麼貴,就是因為特效鏡頭需要運用多方的合力,而且一個特效鏡頭製作出來遠不是幾個人可以搞定的。
其他方面的成本當然也不低了,比如說軟體兒的成本,自然就要需要使用到一定的專業軟體兒,這些專業軟體兒的使用就像是我們去買一個游戲一樣,我們買的這個游戲就享有終身的使用權了,但是這個特效的軟體兒還是年費會形式的,而且非常非常貴,他們並不能終身購買。其他方面的支出,比如說一個特效鏡頭用到的演員用到的場景,布置用到的跟隨人員,劇組人員這些都是要工資的,一個電影真正拍攝下來,尤其是大型的科幻片兒,沒有足夠的經濟支持,根本不可能完成。
Ⅵ 製作電影特效的成本都花在了什麼環節
導演,作為整部劇的核心和靈魂,導演的費用支出成為僅次於主演的存在;而在大IP盛行的今天,影視劇IP的購買也是需要計算在內的,影視劇的場景道具、服裝飾品、攝影器材等也相對耗資不少,尤其是場景道具的搭建,如耗資3.3億的《幻城》,其服裝、化妝、道具、特效就佔到了60%。
Ⅶ 好萊塢大片中的特效究竟有多燒錢
我們都知道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特別燒錢的東西,就是前期投資非常的大,後期回報也非常的高,我們就先來看看特效應該花哪些錢,主要是人工成本,時間成本,還有軟體成本,硬體成本以及各方面的投入,雖然說我不是專業人士,但是我也有所了解。電影的特效一般都是通過美術原畫來製作的,並且都是需要一步一步往下走,假如說我們要弄一部電影的話,光人工費就要好幾千萬,特效也需要好幾千萬,基本上一部好萊塢大片就需要上億的資金。
許多的地區也都拍不出這種效果,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對於沒有高端設備和硬體設備的支持,就不能做出那些讓我們嘆為觀止的電影特效,有時候高度精細的特效光渲染就要許多時間。對你們沒有看錯,就是一秒鍾就需要好幾百個小時。對於這些頂級特效的公司都是有著上千台高配置的計算機來縮短時間的。就這些硬體設備我們就要花上成千上百萬,雖然說設備可以重復利用,但是我們不計較這些就是為了說明特效是多麼的燒錢。
Ⅷ 為什麼特效那麼貴
我們經常會能看到很多國外大片的製作費用成本通常高達好幾億美元,其中僅僅特效的費用就佔了有7成之多。
比如說全世界票房第二名的阿凡達製作成本高達2.37億美元其中特效分費用就高達1.5億美元,相當於人民幣10個億左右。一部電影也就大概2個多小時左右,換算下來這一秒鍾其實也差不多幾十萬上下了。現在想想也能明白為啥國內的為啥特效不會做的太好,因為請完演員剩下的錢也不夠做特效了。
那其實是什麼方面會導致如此高的特效成本預算呢?通常特效製作的話會分成三個方面的成本支出,分布是硬體、軟體、人力這三種支出。
首先硬體的支出的話通常只有佔20%左右,會分為建模、動畫、調色、渲染、光效、摳像等,這些都是在綠幕拍攝摳圖後需要提前做好用於替換的素材,比如像《復仇者聯盟》中的整個紐約城都是建模出來的,而整個復仇聯盟的團隊則是在影棚中完成的拍攝。所以很多時候最耗時的不是拍攝的時間,而是這些素材的製作的這些後期的時間。在《復聯3》中全片中只有4個鏡頭是沒有用到特效的,可想而知需要多少巨量的素材的製作。
所以對於硬體的繪圖能力、儲存能力、運算能力都是需要極高的配置要求的,不然一個素材做完單單渲染的時間就夠嗆。所以基本都是會用到專業的伺服器或者是工作站進行渲染的,並且一兩個的工作站是沒有用的,大部分的情況為了壓縮渲染的時間會搭建上千台的工作站和伺服器24小時不停歇的運轉。
是不是有一絲礦機的味道了~
比如說國外的特效領頭羊:工業魔影、數字王國就是專門會搭建這樣的渲染基地,所以正常來說沒個幾千萬美元這樣特效製作基礎的硬體部分都是無法滿足。
那軟體的話也就更好理解了,做特效的話都是需要安裝各種正版版權的軟體的,比如maya、nuke、mocha等專業軟體,這些軟體一般都是包年的,一年的話一台計算機都就需要花1000多的美元,每台都裝的話又是很大的一筆支出了。有些時候還需要自行開發的插件來滿足需求,比如說很多的機器學習技術轉換人物造型,或者是一些特殊的渲染器等。
不過最大的開支是在人力的成本開支上,通常一部特效大片的特效團隊都是在上千人左右,並且不包過一些外包的工程,像這樣的團隊一年下來基本工資就得花接近6000萬美元以上,而且通常需要製作2年左右,像《阿凡達二》這種鴿了好幾年的也許單單人工這邊費用都上億起步。
並且頂尖特效師的工資普遍比較高,那是因為做特效的基本都是非常難的事情,通常需要學會十幾個軟體的操作,而且大部分都是英文的插件模板或者教程,在國內學習的機會都是比較少,所以還是比較難出一些非常優秀的特效師。
如果需要實時的虛擬場景怎麼辦呢?那也是有辦法的,在廣州的小夥伴如果需要實時三維的虛擬場景可以了解一下繁星空間影視摳像基地。
關於繁星空間虛擬直播內容場景搭建
繁星空間是2019年正式在廣州番禺大夫山文體創意園落地,佔地約350平方米,是番禺區首家影視摳像合成技術基地。基地擁有專業cg場景設計人員,由曾參與過《歡樂喜劇人》《喜劇總動員》等綜藝節目的製片制定直播方案。無論是需要哪種場景都可根據您的需求進行專業化定製,可涵蓋商業廣告片、企業宣傳片、紀錄片、MV的拍攝和製作、平面拍攝摳像合成、短視頻製作及網紅IP打造、PGC直播、網課直播等多方面服務。
虛擬直播綠幕影棚長9.5m高3.5m寬5.7m佔地面積57平方米,和專業拍攝電影的綠幕場景基本無區別。
背景特效環境場內設備配備了多機位的松下攝影機,還有專業化的導播控制系統電腦讓整場直播不出差錯,展現出最好的視覺感官。現場還有雅馬哈的專業調音台以及LED的白光以及柔光燈,呈現出不輸上百萬的線下舞台現場。可為企業呈現新式直播內容體驗。
Ⅸ 漫威1秒就得幾十上百萬的電影特效為什麼這么燒錢原因在這
我們經常在聽人聊科幻大片,尤其是漫威、DC這類特效滿天飛的大片的時候,都會聽到這樣一句話 「一秒鍾的特效需要花費幾十萬甚至是上百萬的經費」 , 「每一幀畫面都是經費咆哮」 。
那麼,究竟為什麼漫威、DC這個類科幻大片經常使用的電影特效如此「貴」,而且,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電影鏡頭里,可能這一秒鏡頭就需要後期渲染一個月之久?
相信你也很想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一聊,漫威、DC大片中這些高到令人乍舌的特效後期製作為什麼會這么貴:
其實很多影迷對於電影特效貴的理解,很多都是局限於電影畫面本身,甚至可能在一部分粉絲看來,這些特效貴就是單純的後期電腦製作貴而已,但實際上,對於電影特效貴的內容,遠遠不止有電腦後期製作這一點而已!
簡單來說,粗略羅列一下一個完成的電影特效製作就包含了:
人工成本、時間成本(或技術成本)、軟體成本、硬體成本、其它投入等方面!
這裡面每一個成本,對於一個完成的電影特效製作都是不可獲取的部分,所以接下來我們就依照每個成本消耗,來細細聊一下——
1、你口中的「幾毛特效」背後可能就有幾十人上百人的配合;
很多時候我們會在一些有電影特效的作品中,依照電影特效的精細程度,調侃到這部作品花費了「幾毛」特效,雖然一般來說,不少粉絲吐槽作品值幾毛特效,也是變相的在吐槽作品方將經費都付給了天價演員們,留下的錢只能做這些粗製濫造版本的特效場景。
但如果我們拋開這一點來說,一部正常的電影特效製作常規就要包含美術原畫、3D建模、骨骼綁定、元素特效、場景合成、音畫合成、渲染導出等步驟,每一步都需要一個或幾個小組負責。
因此,如果按照咱們常說的5毛特效來看,起碼也是需要2-30人不止的配合,才能完成一部作品的特效部分的人力需求。
這就更不用說漫威、DC這類特效精細程度令人發指的大片了,隨隨便便都是上百人的製作團隊,而依照不同技術門檻的定位,每個人的酬勞基本上也不會太低,這一點在用人成本更高的好萊塢更是如此。
典型的:
而且一般對於一部電影的特效製作、渲染周期長的可能有1-3年,這樣算下來光是人力成本的支出就得在幾百上千萬左右(國外單位直接換為美元)。
當然了,個別電影還會邀請一些國際頂級團隊製作,這其中的費用就更是高了。
2、按秒收費,1秒24幀,1幀渲染數小時;
對於一些電影影迷來說,應該都是知道,電影特效的製作,很多都是按照秒來收費的,而電影中一秒鍾的鏡頭可以拆分為24幀畫面,對於漫威或者是DC這類特效大片來說,經常都是直接按照一幀、一幀的畫面來進行特效製作以及後期的渲染的。
因此如果我們按照最常規的的特效製作的話,假設一秒特效1000塊,那麼一分鍾的特效就得6萬塊起步,而一部2個小時左右的電影,整部電影起碼也得有60分鍾朝上的特效時長,這就得360萬了。
當然了!
這只是一個假設,因為現實中對於院線電影的特效製作,很多是按照咱們前面說的「幀畫面」來渲染製作的,這個花費就更是高出幾個檔次,而且很多時候對於電影中的一幀的特效的鏡頭渲染,就需要按小時為單位來計算。
所以,很多時候特效大片的一秒鍾鏡頭就需要數天才能完成,算是下,這裡面的花費也是天文數字!
3、特效軟體成本也是一個吞金大戶;
對於電影特效的製作,很多時候為了節省時間,所以在電影特效鏡頭的渲染時長上為了加快進度,直接無腦利用增加渲染伺服器的數量來加快渲染效率,這其中的每台渲染伺服器的價值可不是普通的電腦!
每台的價格基本上都是幾十萬上下,當然,這不是關鍵,關鍵是每一台電腦上所需要對鏡頭渲染的軟體都必須是正版軟體,否則用盜版軟體,可能賺的還沒賠的多,因此,對於電影特效的製作基本上都是正版軟體打頭。
而對於這些軟體的購買就是一個吞金大戶!
4、為節省渲染時間,「渲染農場」操作了解一下;
就像咱們前面說的那樣,一部電影的特效,很多我們在電影院看的時候一眨眼就過去了,但實際上就這一眨眼的時間里的特效製作,所花費的經費就是天文數字,而這些特效鏡頭的製作背後,就是龐大的渲染伺服器的功勞結合,也就是我們說的「渲染農場」。
很多大型的特效製作公司都會在進行特效製作的時候,同時利用幾百上千台渲染伺服器進行工作,以此來節省製作周期,但在這背後,每一台渲染伺服器等硬體也是一個大花銷,幾百上千萬在這里基本上算是比較常見的配置開銷標准了。
所以,一秒幾十,上百萬上下的特效經費,真心不是開玩笑的說法~
更多精彩漫威電影情報、漫威美劇推薦、漫威吐槽,請關注漫威電影情報局
本文圖片源自網路,侵刪~
Ⅹ 誰能解釋一下電影里的特效花錢花在哪
主要花在材料、設備和人力上了。對於傳統特效,材料占的比重多一些,主要是建造那些布景(燃燒的房屋、撞毀的車輛),電腦特效,設備和人力佔得比重較高,經常需要租用數百台圖形工作站和很多動畫製作人員,費用是非常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