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天氣預報電影拍攝地點
由肖央自編自導,肖央、杜鵑、常遠、小沈陽、王小利、衣雲鶴主演的喜劇電影《天氣預爆》,已於12月21日正式上映。當日,河北老鄉肖央帶著新作來到石家莊在萬達影城與媒體見面。肖央坦言,《天氣預爆》這個故事的背景其實就是石家莊,雖然影片里沒有明說,但自己寫故事的時候,腦子里出現的就是石家莊這個城市。
《天氣預爆》是肖央導演的第二部電影作品,這種神仙下凡來到現實生活的題材,在之前的國內電影作品中非常少見。肖央說:「神仙的故事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神仙的形象其實也是人們對真善美嚮往的一種體現。我就打開腦洞想了一下,如果神仙來到現在的生活中,會是什麼樣子?各種反差沖突集合在一起,肯定非常有趣。我就寫了這樣的一個故事。」肖央坦言創作時就想把這個故事放在石家莊,一來因為石家莊是華北有代表性的大城市;二來自己對這里的生活比較熟悉
❷ 中國的第一個氣象節目
我國散梁電視氣象服務3日迎來25周年紀念日。從1981年中國氣象局與中央電視台合作推出我國第一版電視天氣預報節目至今,電視氣象服務已覆蓋中央電視台8個頻道以及旅遊衛視、中國教育電視台,鳳凰衛視的中文台、資訊台、歐洲台、美洲台以及青海衛視。氣象節目每天的收視人口達到10億人次。
「氣象信息作為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基本信息,具有廣泛而直接的應用價值。」中國氣象局局長秦大河在紀念儀式上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天氣預報就開始通過廣播向社會發布,電視氣象服務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壯大,走過了25年創新和發展的歷程:
上個世紀80年代,由氣象部門獨立製作的電視天氣預報節目在中央電視台正式對公眾播出。
1993年3月1日,氣象節目主持人首次走上銀屏,「氣象先生」和「氣象小姐」漸漸成為觀眾熟悉的公眾人物。節目中增加了城市天氣預報,海洋天氣預報和氣象與農情等欄目,推出了三維立體天氣符號、天氣圖、衛星雲圖和景觀畫面。這次重大的改變,使我國電視天氣預報節目從此與國際接軌。
2002年8月,中國氣象局華風氣象影視信息集團公司正式成立。
2004年,華風集團分別與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經濟頻道及鳳凰衛視合作,開展了直播廣播氣象資訊服務和製作播出鳳凰衛視四個頻道的天氣預報節目。
2006年2月16日,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正式批准了中國氣象頻道,我國第一個岩掘旦專業氣象電視頻道即將誕生。
秦大河說,目前在全國電視節目收視排行榜上,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之後的《天氣預報》節目名列第一位。
中國電視氣象服務3日迎來25周年紀念日,特別宣布氣象節目每天的收視人口已達到10億人次。至今年2月16日,國家粗擾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正式批准了中國氣象頻道,中國第一個專業氣象電視頻道即將誕生。
❸ 倪萍的天氣預報是哪年哪月表演的
倪萍,中國山東威海人,是一位在中國電視節目主持界都有很高成就,影響力的節目主持人,演員和作家。1979年進入山東藝術學院,從而走上了演員的道路。1990年進入中國中央電視台,成功主持了十三屆春節聯歡晚會和各種大型晚會,是迄今為止主持現場直播文藝晚會最多的中國女主持人。2002年回歸電影界,與楊亞洲導演首次合作電影《美麗的大腳》,就拿下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此後的幾年間,主演的電影屢獲國際大獎,其中包括蒙
❹ 日本天氣之子取景地整理
相信很多朋友都是知道的,日本的很多動漫的取景都是在現實中存在的,最近上映的一部很受大家喜歡的日本動畫片《天氣之子》不知道大家看過沒有,很是不錯的,這里也出現了很多的取景地,我們來了解一下!
小混混被警察盤問的地方,在新宿西口附近的軌道橋旁。
帆立遇到小貓小雨的地方,和第二次遇到小混混並帶著陽菜逃跑的地方,位於新宿歌舞伎町2丁目,東寶電影院的後面的「atami大樓」附近。
帆立拉著陽菜跑過的自動販賣機和投幣儲物櫃也在新宿歌舞伎町附近。
電影的設定中,有一個在屋頂的神社可以說是整個電影非常重要的一處場景。原因的話不便在這里劇透,大家可以找機會看一下電影原作。
我也在網上搜了很多信息,發現最最有可能作為劇中神社原型的地方,是位於銀座的朝日稻荷神社。
實地考察過後發現,這個神社在底樓和頂樓分別都有可以許願的地方。
陽菜接的最後一個委託來自須賀,他們在這里見到了須賀的女兒。這一幕取景於港區的芝公園。看過後你一定會對這片小女孩和_一起玩耍的草地印象深刻。
坂(SAKA),在日語中是斜坡的意思。在整個日本,存在了無數個大大小小的坂。
這次打卡的NOZOKI坂,位於東京的豐島區。要不是網上提到它,我還真不記得電影中它出現在哪個場景察銷。因為看多了斜坡,就會覺得日本的斜坡到處都一樣,沒有特別深刻的印象。不過呢,既然是聖地,就順便去看一看吧。
這個NOZOKI坂最近的車站是鬼子母神站。但是我還是從JR目白線走過去的。大約走了800米。
冰川神社,也是日本的氣象神社。它裡面祭祀的是氣象之神。氣象之神,顧名思義,就是決定日本天氣走向的大神。
神社裡面最具特徵的是,外觀像日本古代木屐的繪馬。
氣象神社,在繪馬上寫上瑞雪兆豐年之類希望農業豐收的願望是很普遍的事。敗叢游不過近幾年來,繪馬上寫下的願望的內容也逐漸發生了變化,從祈求風調雨順,到祈求戀愛圓滿,考試成功。
這部動畫片真的很不錯的,已經在我國上映了,大家快去鄭碧看看吧!如果看完了還覺得意猶未盡的話,不如就來這些取景地打卡看看啊!
❺ 找尼古拉斯 凱奇的一部電影
片名:天氣預報員
又譯:氣象先生
英文名:The Weather Man
導演:戈爾·維賓斯基 Gore Verbinski
編劇:斯蒂夫·康拉德 Steve Conrad
主演:尼古拉斯·凱奇 Nicolas Cage
邁克爾·凱恩 Michael Caine
霍普·戴維斯 Hope Davis
傑門尼·德拉佩納
Gemmenne de la Peña
尼古拉斯·豪爾特 Nicholas Hoult
邁克爾·雷斯波利 Michael Rispoli
類型:劇情/喜劇
級別:R(粗口與性內容)
片長:107分鍾
發行:派拉蒙 Paramount Pictures
上映日期:2005年10月28日
官方網站:http://www.weathermanmovie.com/
劇情簡介:人有陰晴圓缺
老話說的好:「生活就像菠菜湯,苦了澀了都得自己嘗」,這話用在芝加哥電視台的天氣預報員大衛•斯普里茲(尼古拉斯•凱奇飾)的身上最為合適,事業上他順風又順水,主持的天氣預報節目有著眾多粉絲的支持,當然,愛之深恨之切的粉絲們在天氣不好的時候也會遷怒於大衛,無論是在咖啡廳還是走在馬路上,他就經常遭到熱狗、漢堡或礦泉水瓶的襲擊,廳虛但這一切對於他來說只不過是名人效應的副作用而已。
電視上的大衛生龍活虎、笑容滿面,灑脫地預報著大自然的陰晴雨雪,可是生活中的他卻弄不清頭頂的哪塊兒雲彩會下雨,名氣雖越來越大,但與家人的距離卻越來越遠,家庭問題有如莫測的天氣般令他措手不及:他希望能夠得到身患癌症的作家老爸羅伯特•斯普里茲(邁克爾•凱恩飾)的支持與理解、希望日漸疏遠的妻子諾琳(霍普•戴維斯飾)能夠回心轉意、希望超重的女兒能瘦些、希望吸毒的兒子少惹些麻煩,但每一個希望似乎都如此的可望不可及。與此同時,紐約的王牌電視節目「早安,美國」 向大衛發來了試鏡的邀請,但事業上的絕佳機會卻沒有讓他的心境因此晴朗起來,煩惱的龍卷風已將他包繞其中,他開始審視自己的生活,曾經的和諧美滿在哪裡?他漸漸明白,生活就像天氣一樣,是不可能完全預測准確的,正經歷中年危機的他必須面對生活中更大的抉擇。
幕後故事:關注中年危機
還記得百威啤酒以青蛙為特寫的電視廣告活動嗎?這個略顯離經叛道的青蛙商業形象符合了年輕愛好者的品味和渴望,因此獲得鋒掘了高度好評,其古怪的青蛙式幽默也體現出十足的美國味道,這只「百威青蛙」正是導演戈爾•維賓斯基當年的傑作,為此他還獲得了戛納的廣告銀獅獎,其商業嗅覺與搞怪能力由此可見一斑,因此從一隻小鼠鬧翻天的喜劇《捕鼠氣》到「大嘴」羅伯茨跟布萊德•彼特對手的犯罪題材《墨西哥人》,其作品的搞笑意味向來十足、兼具吸引大牌明星和普通觀眾的魅力。
2002年後,維賓斯基的事業進入了拐點,美國版《午夜凶鈴》、《加勒比海盜》獲得了票房上的更大成功,他由此躍身為一線商業片導演並於2004年順利榮登好萊塢權勢榜。事業上風生水起的維賓斯基不再僅僅滿足於商業上的成功,因此選擇了更具話題性的《氣象先生》並做出了明確的定位:「人到中年,暗流涌動、危機四伏,就好像無常的天氣變化一樣,但生活仍要繼續,每天的天氣預報還要看。」至於影片的背景為何設於芝加哥,編劇斯蒂夫•康拉德自有其道理所在:「芝加哥的天氣一年中變化明顯,今天30度,也許明天就會80度(華氏),人們特別依賴於天氣預報類的節目,幾乎人人都能說出一兩個天氣預報員的名字,預報員就像是明星一樣,責任重大,如果預報出現了偏差,許多人全天的工作與心情都會被打亂。」
製作花絮:芝加哥的冬日
最初,是劇本的真誠打動了尼古拉斯•凱奇,拿捏一下中年人的矛盾心態對於凱奇而言是一次全新的體驗,表演上必須微妙而又傳神,角色在惹人憐憫同情的同時,還要具備讓人會心一笑的詼諧特徵。維賓斯基與凱奇之間相互仰慕已久,彼此都渴望著這次合作的扮基燃契機。但扮演一名天氣預報員並不容易,一些氣象名詞與各地區的地貌特徵就讓凱奇頭腦發大,但為了預告時的生動自然,凱奇在拍攝前進行了一頓惡補。兩度奧斯卡獎得主的邁克爾•凱恩在拍攝現場威嚴的舉止讓凱奇彷彿遇到了真正的老爸,緊張得時常串詞,而且凱恩還能長時間不眨眼,炯炯的藍眼睛讓凱奇真是不敢對視。
除了凱奇、凱恩等影壇大腕之外,一些現實中的專業人士的友情客串為影片濃郁的生活氣息增添了不少的可信度,片中「早安,美國」電視節目中的搭檔主持人布賴恩特•甘博與加州廚師長沃爾夫岡•帕克均為本色出演,真名實姓外加專業身份。而身為芝加哥論壇報與電視台的首席氣象專家的湯姆•斯基林也在片中客串了導演的角色,同時身兼影片的技術顧問。出於成本的考慮,派拉蒙公司方面建議影片移師加拿大拍攝,但維賓斯基與凱奇為了確保影片的真實性,堅持在芝加哥實地拍攝。當影片於冬季開始拍攝時,芝加哥的天氣突然變暖,毫無風雪出現的跡象,害得道具師只有進行人工降雪。
點評:嚴肅的喜劇味道
笑中帶淚、淚中含笑,《氣象先生》涵蓋了劇情與喜劇的作用因子,苦辣酸澀的味道盡在其中。它以一種幽默的視角點觸了美國文化中的一個常論不衰的議題。無論對於導演還是主演來說,凡是涉及了中年危機這一話題的,題材雖然討巧,但合理有效地進行挖掘和表現卻難度系數頗高。
就像片中大衛無奈的一語,「最該做和最難做的往往是同一件事兒」。對於維賓斯基與凱奇來說,《氣象先生》是個跳板,至於跳得更高、更漂亮還是摔得更狠,則另當別論了,反正上映後影片的票房成績實在是過於平常。當然,導演盡可以拿1510家影院的有限規模作為托詞。
有人認為《氣象先生》集合了《美國美人》和《關於施密特》兩部影片的精髓,筆者認為在幽默的味道上,本片倒是與亞歷山大•佩恩執導的《關於施密特》比較相近,舉重若輕地表現社會問題、把尖銳的社會諷刺融入輕快的喜劇氛圍中。也就是說,喜劇片也有表現嚴肅主題的可能,並不都是些令人掩鼻的廁所笑話。
❻ 尼古拉斯凱奇 主演的 《天氣預報員》 電影 在哪兒可以看呀 我見每個網上都不支持點播,大家誰有資源
你好
搜索BAIDU 看看~
❼ 看完了尼古拉斯凱奇的《天氣預報員》,但好像沒怎麼看懂,希望看過的人與我交流一下。
有一句台詞 This shit life,we must chuck some things,we must chuck them,in this shit life 在這個糟糕的生活中有些東西我們必須摒棄.
這是改變主人公生活的一句話! 當然,他拋棄了跟前妻復合的想法,而去爭取新的生活,最後他終於發揮了自己的才能。從而生活的更加快樂吧。。
主人公到最後為什麼不被人扔了,是因為他的思想發生了變化 所以生活發生了變化 其實電影要表達的思想我覺得就是當生活不如意的時候改變思想比改變世界重要,因為思想決定了生活。。
這都是我自己的看法,歡迎交流。。
❽ 大學生氣象專業那個電影叫什麼
大學生氣象專業電影叫天氣預報員。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天氣預報員是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一部衡行電影咐彎嘩,講了鬧譽氣象員的一些生活。
❾ 怎麼評價喜劇電影《天氣預爆》
《天氣預爆》這部名字聽起來還小有意思的片,不乏觀眾們對其產生些許好奇。但縱觀全局,我還是想提醒諸君,給自己留個30塊錢去吃一碗拉麵。說不定收獲還更豐富哈。畢竟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飄來的。
片名《天氣預爆》採用諧音來惡搞,就讓觀眾嗅到這一絲爛味。再從影片故事內容來看,更讓爛片的形象得到鞏固。世界被惡人所毀壞到了崩潰的邊緣,肖央的角色被委以重任,集合風雨雷電四人來拯救世界。整個故事走向發展,簡直不要太簡單,一般都是英雄主人公成功拯救世界,反轉的可能性不大。從片子前半部分來看,整個色調都十分「廉價」,特效也馬馬虎虎,沒有強行3D還算有點良心,種種細節無一不在彰顯這個片子的「爛」,不出意外這部片子肯定會爛。沒有亮點沒有故事性沒有藝術觀賞性,大家還把錢花在值得的地方,就不要浪費了。
中國電影爛片成災,製作影片門檻越來越低,誰都能拍電影,還把小品、綜藝、相聲的元素往裡面套,讓電影像一鍋煮了很多殘羹冷炙的潲水,其主要原因還是觀眾太寬容,任由牛鬼蛇神來玷污自己的眼睛,愚弄智商。所以不讓《天氣預爆》這種爛片有錢可賺,就是拯救中國岌岌可危的電影產業,也算功德一件。
❿ 電視劇瞄準在哪裡拍的瞄準取景地景區介紹
《瞄準》這部電視劇的整個場景還是非常宏大的,作為一部諜戰片,這部電視劇盡可能的恢復了當時繁華的上海景象,而這些場景有的是搭棚,有的是實景拍攝的喲。
《瞄準》製作規模龐大,輾轉象山、上海、橫店等地進行拍攝,共設置場景579個,租賃攝影棚16個,面積高達35000多平方米,搭景面積高達30000平方米,工作人員最多時超過1500人。葉進軍表示,《瞄準》雖為小熒屏作品,但其製作上完全遵循電影化製作水準,該劇一方面打破電視劇傳統的正序結構,嘗試電影化時空敘事風格,當下與回憶交錯穿插,喚醒細膩自然的情感表達;另一方面全程採用世界級電影拍攝設備,燈光舞美、服化設計都比肩大片。與此同時,《瞄準》主打「狙擊技術流」,將槍林彈雨的精彩畫面通過高質感的鏡頭語言全景呈現,給觀眾帶來視聽上的饕餮盛宴。
正在熱播的諜戰劇《瞄準》第10集中,公安局准備在松江站跟水母暗殺組進行一場伏擊戰。劇中的松江火車站的拍攝地,就是位於浙江省寧波市象山新橋鎮的中國海影城,很多朋友可能還是第一次聽到「中國海影城」這個名字,更多的人只知道象山影視城,其實,中國海影城與象山影視城隔街對望,佔地約1000畝,由浙江廣電投資15億打造而成的民國影城。
這是一座仿造的民國時期的北平火車站,也就是《瞄準》劇中的松江站,坐落在浙江中國海影城內。在我眼裡,這座火車站是我見過的所有影視基地裡布置得最為精緻的一座。當你一踏入這個地方,就會被它的懷舊感為之驚嘆。
火車站的鐵圍欄和出站大門。劇情中,公安局便衣和水母暗殺組人員在火車站蓄勢待發,水母暗殺組人員光頭打扮成搬運工,他的任務是一旦發現有情況,馬上拔掉插在搬運車上的小紅旗,通知同夥。
劇情中火車站候車大樓門前,人來人往,戴墨鏡的女人(水母暗殺組人員)混在人群中,一旦看見光頭拔掉插在搬運車上的小紅旗,馬上摘下墨鏡報警,示意同夥停止行動,馬上撤離。
《瞄準》這部劇在細節上很有歷史感,如實還原了當時上海的相對「先進」程度:
1、電話機、電話亭,長途電話。
1876年,美國的貝爾和華生發明了電話機,僅過一年後,上海的徐華生就根據西方報紙中對電話機的介紹,成功仿製了中國第一部電話機,並投入使用。
1879年9月,丹麥大北電報公司向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申請電話專營權,並獲得批准。
1926年,上海有了市內長途電話,市內華洋兩個電話系統也開始互通,並且打破了以往電話「各自為政」的局面。
所以,《瞄準》里女特務打的這型搭通長途電話,就是特指1926年之後的上海市內長途電話,雖然華洋兩個電話系統已經互通,但是轉接、人工等等程氏銷序復雜,時間就會相對長一些。
2、天氣預報。
中國最早的氣象台,是1872年建成的上海徐家匯觀象台,
1900年3月,瑞典愛立信電話公司上海代理商與數英商、華商注冊成立英商華洋德律風公司,是年8月,設在漢口路的公司中央交換所開通,通話處不下百處。該公司除經營私人電話、公用電話的業務外,還兼營徐家匯觀象台發布的天氣預報業務。
早在1900年,上海就已經擁有天氣預報業務,只是播報內容相對較為簡單含糊、也就是說,百年之前的上海人出門前,已經能接聽電話提示的天氣預報業務了。
《瞄準》中,「池鐵城」那場跟隨大霧伺機而動的暗殺事件,就是接聽了電話提示的天氣預報,而採取的敵特行動。
3、消防栓、救火隊
1866年7月20日,上海第一救火隊成立,是中國第一個現代消防隊卜核拿,同年8月,虹口第二救火隊成立,此時的消防隊擁有水槍、鉤梯、斧頭、救火車、抽水水泵車、蒸汽水泵車、抽水機車、救護車、以及一系列街道消防栓。
沒錯,150多年前,上海就已經有消防栓的存在了。《瞄準》中蘇文謙救下歐陽時,正好撞在消防水龍上,體現的正是上海當時的最現代化的一面。
4、幻燈片
1933年前後,上海的工廠就有能力自製幻燈機了。
1937年,丹麥著名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訪華,在上海交大做關於「原子核」、「物理中的因果律」等演講,當時在演講過程中,用了幻燈片做展示。
同濟大學、復旦大學、交通大學、都已經用賽璐珞製成的幻燈片充當教具了。
在《瞄準》中,1949年的公安部門,理所應當地使用幻燈片,針對敵特分子做案情分析。
5、電影
據上海《申報》記載,1896年8月11日,電影傳入上海,1908年,上海就有了可同時容納250人觀看的電影院:虹口大劇院。之後,蘭心大劇院、美琪電影院、大光明影院??是名副其實的東方百老匯,中國電影之都。無數電影人匯聚於此。
1937年,迪士尼第一部動畫長片《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票房席捲全球,上海也不例外。
《瞄準》劇中,「小雪」喜歡的白雪公主蛋糕,就是上海電影產業發達的證據:
6、傳真機
傳真技術早在19世紀40年代就已經誕生,由一位名叫亞歷山大·貝恩的英國發明家於1843年發明的。比電話發明還要早三十年。傳真通信在20世紀20年代逐漸成熟起來。
上海由於有出版業、報業的基礎在,傳真應用的非常廣泛。
7、移動式步話機
「曹必達」手裡拿的像「大哥大」一樣的東西,正是大哥大的爺爺——移動式步話機,二戰前就已經配備在美軍部隊中,
這種步話機重2.3千克,工作波段為3.5~6兆赫,通信距離在1~4.8千米。我們在美國二戰電影中,經常能夠看到:
上海解放後,軍管部門收繳了這些步話機,配備給公安局,用於對抗敵特工作,正是情理之中。
8、上海電力系統
當時,上海是中國電力系統最好,家用電器最多的城市。在這里誕生了中國第一盞電燈、第一家電廠、第一條線路、第一隻電表、第一台變壓器、第一條電纜、第一座變電站。
1861年的時候,在上海租界的英國商人提倡用煤油燈,於是集資建廠成立了「大英自來火房」,向用戶提供煤氣照明,從南京路的河南路到外灘,10盞路燈也都是煤氣燈照明。
1882年英國人李德創立上海光電公司,煤氣照明與電力照明展開了競爭,一度煤氣照明因為價格低廉、亮度高取得了上風,但後來因為電燈發展,煤氣照明被電燈打敗。
從大英自來火房,演變出來的「火表」一詞,被套用在電燈照明上,一直沿用下來。
電廠剛誕生的時候,家用電器只有電燈,所以電廠也叫燈廠,用戶買燈,就要拉電線,拉電線就可以用燈照明了。因為沿襲煤氣燈的火房叫法,火表一詞也就流傳下來了
《瞄準》中,女特務打電話謊稱自己是電力公司的,要求查電表,蛋糕房負責人要求員工查「火表」走了多少,一聽歷史感就出來了。
1924年,上海華生電器製造廠從一個小作坊轉型,還研究出了搖頭電風扇、自凍器、等電器設施。因此,《瞄準》中的搖頭電風扇,同樣符合當時上海的史實,觀眾不必覺得大驚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