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年電影手冊2020年度華語十佳提名揭曉,你喜歡哪一部
我最喜歡《拆彈專家2》,它是一部犯罪題材的港片,其跌宕起伏的劇情,動感刺激的場面,讓我覺得看著非常具有舒適感。
作為一位身經百戰的拆彈專家,他的心理素質一定是常人所不及的,劇中主角是香港警隊的一名高級警官。故事從七年前開始講起,他潛伏到犯罪團伙中,在一次打劫金庫的活動中,他與警隊里應外合成功拆除炸彈,可是犯罪團伙的老大卻逃跑了,揚言要復仇,七年之後犯罪頭目接二連三製造炸彈恐怖襲擊,一切都預示著香港將有大事發生,隨後城中的交通要道被炸毀,數百名人質被劫持,男主再次出場解救了人質,成功拆除了炸彈。
電影是導演的藝術,導演是電影的靈魂,演員的本職工作就是認真做好每一部戲,電影裡面沒有粉絲,只有觀眾,所以每一個演員都會盡力做到導演希望劇中人物的樣子,例如我最喜歡的《拆彈專家2》,主角就是將自己融入到角色中,做一個讓大家相信自己就是一個勇敢的演員,勇敢的警察,就是拆彈專家本人,不存在演戲,所以這部電影我從第一部一直看到第二部,就是很喜歡,很真實。
最後希望這一屆的“年度華語十佳”順利舉行,《拆彈專家2》順利提名獲獎。
2. 國產電影歷史上的巔峰是哪一部
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了中國人的第一部電影《定軍山》,西洋的把戲兒在中國落了根。
自此中國電影才有了被討論的基礎,也有了關於「國產電影歷史上的巔峰是哪一部」的問題。
只是這個問題問得太大了。
無論是港台還是內地,中國電影都是一脈相承的。
盡管內地有代際關系的概念,港台沒有,但嚴格來說,港台的電影人屬於第二代,第三代導演。
因為戰亂或不願意與日本人合作,當時上海的許多大導演都跑到了香港和台灣避難。
如費穆、黃佐臨和吳仞之等人,他們為那裡帶來了中國電影,所以在討論國產電影的時候不能忽略港台電影。
那麼歷史上的巔峰之作又指什麼?
藝術成就、後世影響、象徵意義,還是對中國電影語言的革新性,在國際上最知名,影史票房最高?衡量標准不同,代表電影則不同。
《定軍山》是中國第一部電影,標志著中國電影的誕生。
這算不算巔峰的作品,畢竟是中國電影元年的開始,可原始資料被燒毀,後世誰也沒有看過,又如何評價。
張石川、鄭正秋他們讓中國有了正兒八經屬於自己的故事片,這一改變讓西洋影戲不再是外國人的游戲。
《難夫難妻》是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歌女紅牡丹》是中國第一部有聲片,《火燒紅蓮寺》是中國第一部火遍全國的商業片。
他們聯手創辦的明星電影公司,不僅為中國電影打下了基礎,定下了基調,還對解放全國,趕走侵略者起到了不少積極的作用。
以這樣的標准來看,他們的電影算不算巔峰之作?
可是他們的電影,因為早期的局限性,在技巧和思想上並沒有多出色,又可以被稱作巔峰之作嗎?
第二代導演是費穆、袁牧之、吳永剛、蔡楚生等人。
他們引領的左翼電影運動推動了中國電影的第一個黃金時代,讓中國電影脫離了只為賺錢的框架,有了社會價值和精神價值。
那麼他們的電影,如《馬路天使》《神女》《一江春水向東流》《春蠶》《狂流》《十字街頭》算不算巔峰之作?
費穆於1948年拍了《小城之春》。
其在中國影史的價值可以類比為《公民凱恩》對電影的改變。
而且《小城之春》中還有意識流的影子,比五六十年代才在法國新浪潮流行起來的電影敘事概念還早。
《小城之春》中的美學風格,詩意構圖,以及不同景別和影片結構的運用都對後來者影響深遠。
張藝謀、賈樟柯、田壯壯都把《小城之春》稱作自己一生都不可能超越的電影,因為它革新了中國電影語言,讓那時的中國電影跟上了世界電影的腳步。
田壯壯甚至還翻拍褲寬了《小城之春》以示致敬,雖然距離原作差得遠,但也能說明《小城之春》在影史的重要地位,那麼《小城之春》算不算巔峰之作?
之前排名華語電影一百年一百部電影,《小城之春》一直都是第一。
近些年侯孝賢後來居上,《悲情城市》成了冠軍,《悲情城市》是台灣首部獲得威尼斯金獅獎的影片。
《悲情城市》是侯孝賢從個人自傳轉向社會題材的代表作,以平靜的鏡頭敘述一個時代的惶恐和苦難,那麼《悲情城市》是不是巔峰之作?
張藝謀的《紅高粱》是亞洲電影中第一部獲得柏林金熊獎的電影。
這部電影聲畫結合的相當完美喚高,趙季平的音樂,張藝謀的畫面和色彩,莫言的故事,姜文、鞏俐的演技,都讓《紅高粱》成為難以逾越巔峰。
張藝謀不同於其他多數第五代導演,不顧及電影的觀賞性和敘事性,一味地加入哲學思想,讓觀眾費心的猜。
《紅高粱》在淡化敘事結構的同時,也考慮了普適性,所以我們在看《紅高粱》的時候並沒有看不懂故事的情況出現。
自《紅高粱》之後,第五代導演從1984年到1987年的統一性,變成了個人風格明顯的百花齊放,故事片的比重大大增加,那麼《紅高粱》是巔峰之作嗎?
王家衛的《花樣年華》在國外的各大權威榜單中一直都是為華語電影挽尊的存在。
不論是視與聽、電影手冊還是TSPDT,在排影史百大的時候都不會漏掉王家衛的《花樣年華》,並且與《穆赫蘭道》爭奪誰是21世紀最佳電影。
影片散文詩胡鏈亮般的敘事,極具東方美學中含蓄的意境。
還以蘇麗珍、周慕雲的心理變化來解構婚姻、選擇和取捨,別有一番風味。
再加以王家衛慣用的慢鏡、抽幀、落雨、失落情緒、矯情台詞,讓《花樣年華》中散發出的情緒被有過生活經驗的人感同身受,那《花樣年華》是巔峰之作嗎?
3. 埃里克·侯麥:他的電影,是巴黎的香水
人間侯麥,四季男女。
關於侯麥,我們似乎總是知道的太少。
他的電影里有最繽紛的色彩,就像是印象派的一幅幅傑作,動靜之間吐納著世界的精巧。
每次看侯麥的電影,都會驚訝於他對於色彩的運用是如此臻入化境。
如果說阿爾莫多瓦電影中的色彩是濃烈而張揚的,那麼侯麥鏡頭下的色彩則是含蓄而平衡的。
他的電影中有著法國形形色色的美人,每一個女子都是如此生動而鮮靈,完美地詮釋著「巴黎女子」所特有的氣質。
侯麥就像是一個「美女收藏家」,他的品味是如此豐富和犀利,以致於那些或青澀或妖媚或單純或沖動的女性,總是時時刻刻牽動著觀眾的愛美之心。
他的電影里有海明威筆下那個被稱為「流動的盛宴」的巴黎。如果要從導演中選出一個最愛巴黎的,那麼侯麥無疑高居榜首。
他旁伏的電影永遠都離不開巴黎,他的人物永遠要麼是來自巴黎,要麼是嚮往巴黎。
電影中的那些街道、咖啡館、博物館、公園、住宅……都在侯麥的電影里熠熠閃光,成了一個充滿詩意的寓居之地。
他的電影里也有著如此不同種類的關於愛情的探討和詮釋。
侯麥似乎一直在談論愛情,但他從來沒有試圖給愛情下定義,而是不停地通過一個個人物、一段段關系和一個個故事來試圖找到通往愛情不同的路徑。
「侯麥的人物不是在出軌,就是在走向出軌的途中」,他極少談到完美的愛情或是完美的愛人,他總是在越過倫理的界限去展露愛情的不可能性或是黑暗面,以此來勾起觀眾的思索。
下面,就讓我們走近侯麥。
亞瑟 · 佩恩在其執導的《夜行客》(1975) 中描繪了私家偵探吉恩 · 哈克曼的妻子蘇珊 · 克拉克邀丈夫一同觀看侯麥電影的一幕 :
「我不想看,」擾旦哈克曼慢吞吞地回答。
「我看過一部侯麥的電影,感覺就像等待油漆變干那樣漫長乏味。」
侯麥作為「法國新浪潮」中的一員,他的名聲似乎遠不如同期的戈達爾和特呂弗那樣大,他的電影作品也沒有前兩者所具有的那種創新性和突破性,收獲的評論也總是褒貶參半。
埃里克 · 侯麥原名莫里斯 · 舍熱,他的筆名是根據默片導演埃里克 · 斯特勞亨的名字和小說家薩克斯 · 侯麥的姓氏組合而成。
光是從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電影和文學對於侯麥來說有著同樣重要的地位,這也是為什麼他的影片具有極強文學性的原因。
在成為電影導演之前,侯麥曾從事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文學創作。他曾發表過長篇小說《伊麗莎白》,包括三個系列(「六個道德故事」、「喜劇與箴言」、「四季故事」)在內的影片都是由侯麥先寫成小說再拍成電影的。
上世紀50年代末,法國興起了轟轟烈烈的「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以巴贊創辦的雜志《電影手冊》為基地,戈達爾、特呂弗、夏布洛爾、里維特等人成了影評家。
因此,在寫小說之外,侯麥同時也為《藝術》、《當代》和《電影雜志》等專業刊物撰寫文章,並且憑藉以《茂堪的浮士德〉中的空間組織》一文獲得博士學位。
不過,這群年輕人的目標是拍電影,侯麥也不例外。
在接下來的 50 年中,侯麥總共拍攝了 26 部故事片,其中很多部屬於三大電影系列,即「六部道德故事」系列、 創作於 20 世紀 80 年代的「喜劇與箴言」系列以及跨越整個 90 年代的「四季故事」系列。
侯麥的最後一部電影《男神與女神的羅曼史》上映於2007 年,當時他已經87 歲高齡了。
以下是侯麥三個系列所包含的影片:
在獲得極大成功的「六個道德故事」系列中,此時的人物性別定位還是男性,男性是人物關系網的中心,是獨白的是所有者,在若乾女性中流連徘徊,此時期為風格 探索 階段。
到了後兩個系列,侯麥的 情感 和重心明顯開始轉移到女性身上,女性成為人物關系網的中心。同時,獨白被大量的旁白所取代,侯麥」對話電影「的風格漸趨成熟並達到頂峰。
1967年,侯麥憑借《女收藏家》獲得了第1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銀熊獎,這是他成為重要導演的緩啟擾開始。
從時間點可以看出,侯麥屬於大器晚成的那一類。
早在8年前,特呂弗就用一部《四百擊》拿下了當年的戛納金棕櫚,而1960年,戈達爾憑借極具實驗性和創新性的《精疲力盡》獲得了 柏林銀熊獎 。
但侯麥並沒有急於像自己的先鋒同僚看齊,而是逐漸發展出自己獨特的電影風格。
如果要選擇一個場景作為侯麥的標志,那麼一定是一群法國男女在一個屋子內或立或坐,你一言我一語地針對某一問題發表著各自的看法。
一不留神,我們就跟不上節奏,結果看了個昏昏欲睡。
這就像個「電影沙龍」,適合中產階級或是知識分子躺在沙發上喝著飲料抽著煙發表意見。
如果說伍迪·艾倫的喋喋不休還夾雜著各種俚語和冷笑話,門外漢還能湊個熱鬧,那麼侯麥長時間的對話片段極其容易失去觀眾的耐心,讓人覺得漫長乏味。
這就是侯麥獨特的 「對話電影」 。
他的影片基本上是以對話的形式作為影片的主要內容。
得益於侯麥小說家和影評家的背景,他總是試圖使自己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文學性和思辨性。
這種文學性和思辨性並不是排斥性的或是異常嚴肅的,而是從小人物平常的生活中挖掘出來的,隱藏在影片人物對話背後的是作者對生活和 社會 倫理的厚重思考。
侯麥的影片異常強調畫面與對白的差別,他對話語,特別是對白作了如下的闡釋:「畫面製作出來並非為了意指,而是為了展示……為了意指,存在一種極好的工具,那就是對白。」
侯麥的電影都是自編自導,由小說改編而來,裡面對於細節,尤其是人物的語言進行了深度的精雕細琢,那些看似隨意的談話,實則早已經規劃好。
這就使得侯麥的電影有一種奇異的混合感,一方面場景和空間都是異常生活化的,另一方面人物的對話雖然口語化,但又處處是玄機,讓觀眾必須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文化修養才能跟得上。
例如在大受好評的第一部長片《慕德家的一夜》中,三個主要人物就圍繞帕斯卡爾對於宗教的態度進行了討論。
令人感覺法國都是文化人,沒有文盲的存在(哈哈)。
在《當代法國電影史》一書中,祝虹將當代法國電影史劃分為「法國電影新浪潮與現代電影運動的醞釀和爆發」以及「「紅五月風暴』與激進電影運動」兩個階段。
祝虹將侯麥的《獅子 星座 》以及《麵包店的女孩》《蘇珊娜的故事》《女收藏家》等幾部早期影片歸為「現代心理劇」,處在法國主流電影之外。
在此之後,「六個道德故事」後期的創作以及「喜劇與箴言」前期的創作雖然也在電影發行中處於劣勢,但逐漸豐富了視聽的表達。
由此可以發見,侯麥的創作是一個逐漸進入主流電影的過程。
侯麥幾乎沒有大成本大規模的電影製作,創作大多屬於小成本生活喜劇的范疇。
所以說,最大的成本,就是侯麥先生的腦細胞,而這些腦細胞,多死在「愛情」這個古老的話題上。
你可以在侯麥的電影中找到各種各樣的愛情,當然大多數是負面事例,因此通常情況下,我們會把侯麥電影的主題總結為「道德」。
比如現代人之間對於 情感 的互相猜忌和不信任,如《飛行員的妻子》、《圓月映花都》等。
比如女性對於愛情的執著和大膽追求,如《好姻緣》、《雙姝奇遇》、《綠光》等。
比如有了男女朋友還在外面找小三玩得不亦樂乎的,如《人約巴黎》等。
比如四十多歲的中年大叔對十幾歲二十歲的小姑娘進行無恥追求的,如《克萊爾的膝蓋》。
比如完美的「典雅愛情」,如侯麥的遺作《男神和女神的愛情故事》
其餘各種狗血的、突破倫理常規的愛情,在侯麥的各種電影里隨處可見。
他通過年輕人或是中年人神秘莫測的 情感 糾葛為題材,集中筆墨揭示了當代人的復雜的心理狀態,以及面臨的倫理困境。
片中那些復雜的三角關系,使得侯麥的鏡頭能夠更加逼近個體的精神生活,不斷突破倫理界限,考察著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現代人的話語和細微動作,從而達到深層的目的。
這些 情感 上的道德問題,在今天依舊拷問著現代人,例如不倫戀、約炮、開放性性關系等。總是,男女之間那些暗搓搓的關系,在侯麥的電影里得以呈現和闡釋。
在看過他的電影之後,你會驚嘆於一個人居然可以對愛情關系如此了如指掌,堪稱「愛情宗師」。
不過即使是這些愛情題材,侯麥並沒有依據好萊塢的傳統模式,使用開端、高潮和結尾的套路,而是最大程度接近流水般的生活,以一種散文式的方式展現人物,講述故事,即「石沉湖心,表面平靜,內里早讓人七上八下,泛起無限喜悅或嘆息」。
他的人物大多為大學生、藝術家以及教師,或者是中產階級,他們針對愛情、哲學、藝術、異性等發表著評論和自省,態度中不乏欺騙、炫耀和指責。
侯麥的「道德」不僅指劇中人物遵循一定的道德觀念行事,更重要的是指劇中人物對自己行為動機的思考、分析,並且把自己的這種思考和分析用語言表達出來。
他們關心自己的內心感受,感興趣於自己內心的思想和 情感 ,而且要將這些說給周圍的人聽,和他們討論。
如此一來,語言便成了侯麥電影最有效的表意手段,這也使他的電影更多地觸及到了人物的內心世界,人物對話的大量運用也使他的電影散發出濃郁的文學氣息。
侯麥所營造的對話場景中包含著故事本身以及電影的主旨,對話並不是孤立於場景而存在,而是與場景共生,對話產生了電影的第四維,即精神維度。
敘事上,他最大程度避免了三段式的傳統情節劇模式,而是直面生活中的偶然性和巧合,賦予電影以生活化。
侯麥的電影都根植於被大多數電影忽略的日常生活本身:火車上的閱讀、與朋友聚會、與戀人游公園等……
侯麥如同電影界的巴爾扎克,構建了一部宏大的人間喜劇,它基於 社會 牢不可破的根基,旨在 探索 與人類 歷史 一樣古老的經驗與沖突。
巴爾扎克創作小說,侯麥編寫劇本——這些有關生命的小寓言雖篇幅有限,卻暗含更深遠的願景。
值得一提的是,侯麥電影中的空間是將繪畫空間和建築空間轉換而來的,這使得其電影呈現出一種繪畫般的面貌,同時又不乏真實感。
侯麥對於空間的真實有一種物戀般的痴迷。
《獅子 星座 》中,塞納河兩岸的巴黎風光以及街道;《午後之愛》弗雷德里克到了下午會在大街上游盪;《冬天的故事》里的理發店以及《好姻緣》中的辦公室場景……
度假地是侯麥的故事最常發生的場所,《女收藏家》、《克萊爾的膝蓋》、《沙灘上的寶琳》、《綠光》《夏天的故事》、《雙姝奇遇》……
這些場景是慾望的鋪展之地,人物的關系與慾望在此交織纏繞,最終抵達侯麥關於「道德」的深層討論。裡面每一個咖啡館、每一個空間線路、每一個時間變化都經過了真實的考察,竭力做到最完美。
關於這一點,侯麥說:「我希望觀眾被打動,但也許他們根本就沒注意到這些。」
而這種真實性,是與巴贊所提倡的「心理的現實主義」相接近的。
侯麥的電影,就像是一款關於巴黎的香水,曖昧又迷人。
他營造了屬於自己的「侯麥空間」,裡面的色彩、人物、環境、生活,每一處都是如此細致和真實,彷彿觸手可及。
去看一部侯麥電影吧,為了那些色彩,為了那些美人,為了侯麥。
文章著作權:倒映電影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4. 如何評價《青春電影手冊》這本書
備受期待的電影《灌籃高手》終於在4月20日零點上映了,作為一部備受寵愛的青春電影,它的上映引起了無數影迷的熱烈關注。19日晚,很多杭州八零九零後趕到電影院去看首映,為自己的青春補票,各地影城大廳一片紅色海洋。但是,這部備受期待的電影是否真的拍出了我們期望中的樣子呢?
電影《灌籃高手》是一部改編自日本漫畫家井上雄彥所著的同名漫畫。這部經典的漫畫作品始於1990年,至今已有30多年的歷程,堪稱青少年時代的經典之作。隨著井上雄彥所著漫畫比日本的勵志故事還出名了,這部經典的籃球題材作品被改編成動畫、電視劇等多個版本。
而這次,它又被改編成了電影。然而,在這個版本的電影中,雖然依然圍繞黑川中學籃球隊的故事展開,但是整體風格有了不小的變化。電影將聚焦於主角桜木花道的成長歷程,並增加了許多新要素。信李扮故事中,桜木花道將挑戰華麗彩繪、超大型翻譯板等場景。但,更多的打鬥鏡頭以及對於原著情感等元素的改變,確實讓許多觀眾感到有些心裡不舒服。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作為一部青春向的電影,這部改編自經典漫畫《灌籃高手》的電影版仍然有著自己的吸引力。黃渤憑借自己執導和演出的功力,塑造了黑川中學刻苦訓練、奮發向前的場景,把青春的主旋律貫穿整部電影。尤其是在那個「我是一個好人」的場面里,不少觀眾望眼欲穿,自內心深處感到了強烈的共鳴,紛紛表示這是這部電影中最感人的場景。
對於我個人來說,《灌籃高手》是我童年最喜歡的動漫之一,對於電影的期待自然也不少。然而,看完電影之後,我也有自己的感受。在我看來,這部電影確實沒有完全還原原著的感覺。但是,電影滑灶中所敘述的成長歷程,以及那些屬於每個籃球愛好者的場景,還是勾起了我內心深處的回憶和感觸。那些青澀的籃球技巧、成長歷程中的挫折和堅持不懈的精神,讓我重新理解了什麼是青春的意義。
青擾拍春是什麼?在我的理解中,青春就是一段充滿追逐夢想的旅程。無論是桜木花道的籃球夢,還是每個小孩心中的夢想,都需要我們去追求和實現。就像電影中所描繪的那樣,不論身處怎樣的局面,只要肯學會挑戰、學會進步,就一定會成功。這便是青春的美妙之處,它需要我們去拼搏、去追求,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總而言之,這部備受期待的電影《灌籃高手》在保留原著基礎上加以改編,雖然沒有完全拍出我們的預期,但其獨特的風格和新的元素,仍然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對於每個愛好籃球、熱愛青春的人來說,這部電影將勾起你內心深處的回憶和感觸,讓你重新理解什麼是青春、什麼是追逐夢想的美妙之處。
5. 電影手冊是哪個國家著名的電影刊物
法國,1950年,電影理論家與影評家安德烈-巴贊(1918—1958)創辦《電影手冊》。
6. 電影手冊的介紹
《電影手冊》的年輕批評家們提出的最具影響力並於日後獲得普遍共識的電影觀念,就是「作者論」。後來電影工業中普遍沿用的導演中心制,可以說就是它的一個遺產。「作者論」認為,一個導演對於一部影片佔有的分量,應該與一個作家對自己小說佔有的分量一樣多。而作家的文風同樣可以在電影中置換成「個人影像風格」或「視聽語言方式」。我們在新浪潮的創作中可以看到那麼多風格迥異之作,聯系這一點看,就顯然不足為怪了。來自《電影手冊》的三位導演,直接決定了六十年代以來法國電影的圖景,他們是弗朗索瓦-特呂弗、克洛德-夏布羅爾和讓—呂克-戈達爾。在這些重要的電影作者的影響下,該雜志直到今天仍保持著促進創作實踐,關注電影本體的辦刊風格。
7. 電影小五體現了新浪潮時期什麼的特點
新浪潮電影運動是繼歐洲先鋒主義、義大利新現實主義以後的第三次具有世界影響的電影運動,始於20世紀50年代,它沒有完整的藝術綱領、統一的宣言、固定的組織,但卻是對傳統的電影美學思想和電影表現手法的顛覆和創新。掀起「新浪潮」的主要電影人是團結在《電影手冊》主編巴贊周圍的一批青年電影評論家,他們深受存在主義哲學思潮影響,提出「主觀的現實主義」口號,反對過去影片中的「僵化狀態」,強調拍攝具導演「個人風格」的影賀拍片,又被稱為「電影手冊派」或「作者電影」。
首先,並豎新浪潮電影導演主張一切回歸電影,這在某種程度上表現為對於古典敘事的突破。為了打破觀眾對於古典電影認同情緒,使電影敘事不再與古典發生必然關聯,新浪潮導演擅於用無邏輯的、偶發的事件組合代替和打亂情節結構,乃至開放性的故事結局,這種敘事結構的變革是與電影作者的存在主義觀相一致的,即傳統藝術的理性結構已經不能反映混亂荒和非理性的現實世界,而需要探求一種新的藝術表達形式。
8. 《電影手冊》2021年十佳片單公布了,都有哪些影片上榜了
《電影手冊》2021年十佳片單中包括了:《第一頭牛》、《安妮特》、《記憶》、《駕駛我的車》、《法蘭西》、《法蘭西派》、《南法撩妹記》、《女孩和蜘蛛》、《算牌人》、《聖母》。這些影片負責執導的導演有來自日本、泰國、法國、美國等國家的,作品的題材和類型都不盡相同,通過《電影手冊》這本雜志,我們能挖掘很多國際上頗具水平的好作品。
每每臨近年末之際,各大電影媒體都會就一年內上映的電影選擇出自己的最佳榜單,《電影手冊》是一本來自法國的電影雜志,國內知道這本雜志的人甚少,但是這本雜志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如果你喜歡看國際大片,就可以看看這本雜志評選出來的優秀電影。
《電影手冊》中能夠上榜的作品每一部都很精彩,推薦給大家去觀看。
9. 電影手冊的欄目介紹
《電影手冊》常設的欄目主要有「作者研究」、「影片分析」、「導演訪談」,以及對許多不同的民族國家電影所做的深度報道。「作者研究」是該雜志以每期一個重點人物的形式推出的,這些人物不但有電影史中已成經典的大師,比如費里尼、伯格曼、帕索里尼等人,也有為新近去世的大師推出的紀念專輯,比如庫布里克和布萊松專題,同時還有對正在創作的電影導演進行的專題性回顧,比如阿莫多瓦專題,或是北野武專題。進入這個欄目的作者既有以拍攝藝術片而確立自己地位的電影家,也有在好萊塢商業電影領域中獨領風騷的電影導演,比如吳宇森。 「導演訪談」是對正在拍攝新片的重要導演作現場采訪。在其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馬丁-斯柯塞斯、伍迪-艾倫、阿蘭-帕克、王家衛等人的面孔,而他們的肖像也會經常出現在該期雜志的封面上。
1999年12月,《電影手冊》雜志現任主編夏爾-戴松來到北京,帶來了與這本雜志的發展歷史密切相關的幾部電影作品,在北京電影學院進行了名為「《電影手冊》雜志周」的專題放映,引起很大反響。而此前在3月,他們還在上海調查中國電影狀況,並將成果發表在《電影手冊》題為「中國國產」的專輯上。他們對中國新生代導演的創作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同時對港台電影也多有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