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PP產品體驗:貓眼電影
體驗人:宋俊宜
一、體驗條件
體驗產品:貓眼電影5.9.1(安卓版)
手機型號:華為榮耀6
操作系統:基於Android 4.4.2的EMUI 3.0
二、產品概述
定位:電影互聯網平台
Slogan:查影訊 買影票 選好座
特色:選座購票/精準運營/互動社交
三、需求分析
1、需求:
(1)在線購票、選座,節省購票排隊時間;
(2)低價購票;
(3)【有明確目標行為】大致清楚自己想要看哪種類型電影/哪部電影,根據(影片放映時間/影院距離/觀友評論等)做出選擇;【無明確目標行為】將觀影視作休閑放鬆時刻,大多依靠最新推薦做出選擇;
(3)社區評論:發表觀後感(情感需求)
2、用戶畫像:
根據貓眼電影大數據中心《中國電影大數據深度解讀2014-2015》數據,在線購票業務使用群體大多集中在70-90後,其中90後成為使用在線購票業務的主流群體(因其良好的經濟基礎+重度互聯網行為),占總體用戶數的52%。而95年前出生用戶更是成為該類觀影群體的絕對主力。
同時,各年齡階段、地區的用戶都具有差異化的觀影需求,如90後大多追逐文藝愛情,而70後則偏向於家庭的和睦;相信隨著後台大數據分析完善,能夠為個性化服務提供更大的落地可能性。
3、使用場景:
呈現移動化特徵-隨時隨地都可以利用手機完成訂票業務!
四、市場環境
1、中國互聯網+電影市場擁有巨大潛能
(1)要素分析——PEST模型
政策因素:文化產業政策利好
2014年6月《關於支持電影發展若干經濟政策的通知》提出要通過文化產業專項資金、實行稅收優惠、興建影院設置資金補貼等形式,支持電影產業發展。電影產業發展迎來政策紅利期。
經濟因素:居民收入增長+城鎮化加快
居民收入持續增長為其文化消費奠定物質基礎;同時,城鎮化推進商業地產快速發展,帶動了影院投資增長,使得目前中國銀屏數量超過2萬塊,電影基礎設施建設迅猛發展。
社會因素:文化需求增長+電影觀眾年輕化
技術因素:互聯網應用普及+互聯網重塑作用
社交網站,在線票務,視頻網站已經成為常態,互聯網跨界顛覆電影成為可能(切入電影製作-發行-宣傳-放映流程);同時由於互聯網本身攜帶的大數據基因,給予市場個性化、針對性服務可能性。
(2)市場表現:融合中的電影產業與互聯網
藉助於互聯網購票漸趨主流這一趨勢,互聯網+電影的「連接」作用日益明顯:建立在大數據洞察用戶偏好/口碑積累的信息優勢上,互聯網跨界電影產業正落實在流程的各個方面;同時互聯網埠的渠道優勢以及精準的數據營銷服務,使得傳統觀念里的「市場盲目性」正在逐步縮小,互聯網改造電影甚至從生產開始!
2、在線售票業務:預計成為電影銷售常規手段
在線售票指的是基於O2O模式的垂直電影購票平台,在線上(PC+移動)提供在線電影票預定、網上快速選座、熱門影院、熱門影片以及影院排片等信息服務產品,同時因在線售票以慣有的互聯網用戶思維、電商低價培養市場手法,將電影帶入到線上-線下聯動的新生態中,可以預計其對電影產業鏈的影響將會日益巨大。目前,市場上較為活躍的廠商包括貓眼電影、格瓦拉電影以及豆瓣電影等。
3、貓眼電影:3年發展,占據在線票務70%份額
據美團官方數據顯示,2014年貓眼電影取得50億總票房,同期中國市場總票房為296億,貓眼占據16.9%份額,超過萬達影業。同時,數據顯示貓眼電影在移動端優勢明顯,約60%交易都發生在移動設備上。
2015年7月貓眼電影獨立成為美團網旗下全資子公司。
五、產品結構與功能
1、產品結構圖
APP設有4個入口,分別為【電影】、【影院】、【發現】、【我的】。
(1)電影模塊
因觀影在現實情況下,多以一種社交休閑形式出現。往往觀友的評價或最熱榜單等「熱」因素對於該類消費有較大的刺激捲入作用。因此APP在首頁的「電影」模塊中,就順應著「熱潮」的特徵將其首頁頂部tab分別設為「熱映」,「待映」,「榜單」。在具體的二級頁面設置中:「熱映」加註大量社交元素(譬如觀友評分、XX人想看)及強調資訊內容的運營(譬如集成電影視頻/劇照/故事背景等);「待映」不僅僅通告近期將要上映資訊,更是捲入熱門預告片、最受期待等欄目再次吸引用戶進入浪潮;而「榜單」同樣通過各式榜單來實現用戶捲入。故歸根結底,這種訂票場景更強調「社交化」-而非資訊的「平鋪直敘」,較貼近現實觀影場景:
——「同學朋友聚餐途中,想要飯後再結伴一起去看場電影。聽說最近有部片子不錯,於是看看影評,看看演員,看看劇情等等,覺得不錯就順手訂票。還可以支持在線選座,幾個人坐在一起,挺好!」
(2)影院模塊
這一板塊相較於「電影」模塊的內容切入方式,是採用觀影地點切入。界面影院排列順序默認「距離」排序—用戶能夠更加直接地選擇距離較近的電影院。並且,除了對影院距離默認做出排序之外,APP還設置了「篩選」按鈕。類目分別為「行政區」、「特效」以及「影院品牌」,更加細化日常生活中人們對觀影的選擇標准。
(3)發現板塊
該板塊設置兩級界面:「推薦」+「社區」。
「推薦」板塊整體而言可看作是對影片資訊的再次加工:banner欄是對當期影片的運營(包括活動/內容方面的營銷);界面設有4大功能按鈕—分別為「特惠搶票」、「最新影評」、「實時票房」以及「福利社」,其中「實時票房」是貓眼公開的影院數據(實時公開當天的票房/排片等),可看作美團向購票業務上游分發的一步棋子。其餘3大功能總的說來,更偏重於用戶留存度與活躍度的運營—「搶票優惠」以直接的價格優惠吸引用戶參與;「用戶影評」一面給予用戶自我展示的機會,另一面優質影評會受到APP的相關獎勵,用以保證高質量內容;「福利社」設置每日好禮,熱門話題,線下活動以及寫影評欄目,持續助力用戶活躍度與參與感。
「社區」採用影片內容+社交的運營方式,主要以電影片名為區分點,在每個單獨的社區下面,強調用戶觀影後的「發帖」評價+類BBS的帖子加精/置頂的功能,用戶可自主進行發帖,點贊,評論。
(4)我的板塊
該板塊是用戶在該APP內所有個性化信息的集成。在該板塊主界面上,仍然看出貓眼走購票+社交的方式來增加用戶粘性。【訂票】業務欄主要設有「我的電影票」、「優惠券」、「我的電影」以及我購買的周邊商品,而【社交】類目主要強調我與帖子/社區的關聯度,用戶等級以及類似於社交APP的「誰看過我」/個性簽名等癢點功能。
2、主要功能
(1)訂票功能
方便指數:★★★★★
訂票設有兩個入口:「電影」與「影院」,分別從電影內容與影院資訊切入訂票窗口。「電影」界面上「購票/預售」按鈕明顯,而「影院」界面受制於不同影片放映時間的差異性,故無法將「購票」按鈕設置在第一界面,轉而將其設置在影院排片信息的二級頁面上。但總體說來,APP的訂票功能設置明顯,操作方便。
同時,在具體的訂票功能頁面上,APP還提供相關影院套餐團購業務,便捷解決了用戶一站式訂票娛樂的需求。
(2)選座功能
方便指數:★★★★
選座界面展示當場次電影廳座位縮略圖,並用不同的標志標示「可選」、「已選」、「已售」、「情侶座」的位置信息,允許用戶自主選擇。且當用戶進行座點陣圖放大/縮小操作時,APP會在用戶指尖移動的過程,短暫性地提示全局縮略圖,以讓用戶了解當前所在位置。
但是,有1點體驗不太充分的地方:
Bug1: 在選座的過程,由於放映廳規格的不同,用戶並不知道在什麼區間觀影效果最好。因此,建議APP在選座界面設置「?」幫助按鈕,在二級界面提供相關內容建議。
(3)支付功能
方便指數:★★★
用戶自主選擇完畢作為後,APP進入提交訂單界面。整個付款的流程同電商購物流程一致:確定訂單詳情-確認付款方式-付款成功-系統出票。
但在過程中,發現3點不足之處:
①Bug1 :當選擇萬達影城下屬影院選座訂票時,APP界面要求用戶重新綁定手機號碼,此時我選擇登錄的方式是綁定第三方賬戶(新浪微博賬號),當輸入我的手機號,界面跳出「獲取驗證碼失敗-該手機號已注冊,請直接登錄」。但當我返回「我的」功能板塊時,卻並未找到與手機號登錄相關的界面,而只有賬號綁定。
②Bug2: 確認訂單界面,需要用戶輸入電話號碼,然而界面並未設置」默認」功能—即記憶用戶之前輸入的號碼。因此這就導致用戶每次購票時,都需要重復輸入相同的號碼,費時費力。
【建議】 用戶首次輸入號碼後,系統便自動默認用戶輸入結果;並保留用戶修改號碼的按鈕。
③Bug3 :系統出票的界面,未及時反映出票情況,而需要用戶手動刷票/或跳轉到我的界面查看。這樣以來:界面動畫的反復易引起用戶等待的煩躁心理,加之手動刷票在短時間內(1分鍾以內)未有文字反饋,易使用戶對手動刷票的效果產生懷疑。
【建議】 出票界面的交互情況採用「儀表-百分比」模板導航展示,使用戶能夠了解系統出票的實時情況,減輕由於控制無力感帶來的沮喪與煩躁。
(4)退票功能
方便指數:★★★★★
只要購票界面顯示該影院支持「退票」功能(退票時間在放映前1小時),即可辦理退票(默認退回原有支付渠道),並且在「我的」界面中支持用戶查詢退款進程。
(5)搜索功能
方便指數:★★★★
搜索功能適用於有明確觀影需求的用戶,進入APP首頁便可查詢目標電影。搜索支持「自動補全搜索」功能(減少用戶的輸入量,優先匹配時下上映電影)+「熱門搜索」功能(算出時下熱門搜索電影,用戶點觸皆可);整個APP中搜索的內容包括:搜電影,搜電影人,搜電影院,搜社區。前三者緊扣電影資訊本身做延展,試圖能夠為用戶匹配到合適的電影;而後者則是作為興趣-社交關系的補充角色出現。整體來說,在各個板塊設置特色的菜單搜索,更具針對性。
但是,搜索過程中存在一些不足的細節問題:
①Bug1: 首頁搜索欄列表中除「熱門搜索」提示外,還包括「類型」與「地區」列表。由於APP主打電影購票業務,於是當用戶點擊「類型-劇情」時,會默認出現時下影片排片時的劇情片,進而進行購票。但此處點擊,APP彈出界面則類似於過往電影評分-影評信息的呈現與沉澱,與總的搜索功能指向不大匹配;
【建議】 列表彈出內容分為2大類型:1類優先指向時下放映影片(如點擊「電影-愛情」時,頁面首先展示《破風》等上映電影);2類指向已上映電影的內容沉澱。這樣,既滿足第一位的購票需求,又形成某種內容沉澱圈。
②Bug2: 」發現「板塊里的社區搜索,未對搜索方式進行引導,故用戶並不清楚社區指涉的具體內容,造成搜索的低效。
【建議】 將搜索方式設置為」動態搜索「,實時為用戶進行信息篩選。如用戶輸入」上海「,界面既呈現與」上海「相關的電影名稱,也展示與」上海「相關的同城會,電影主題等資訊,引導用戶了解社區內容。
六、交互設計
(一)優點:
1、配色合理,視覺吸引度良好
APP主色調為紅白兩色,其他輔助顏色也有明顯分工(如3D效果為淡藍色按鈕)。總的說來,配色與APP符號相稱,用戶能夠有較一致的觀感。
2、扁平化導航設計,內容清晰
APP主要導航方式為選項卡菜單式,用戶點觸即可到達相關內容集成;而次要導航採用卡式導航分類,列表菜單式導航作為入口,引導用戶進入更深層級的內容。總體而言,APP的信息架構清晰,用戶操作便捷。
3、突出購票按鈕,便捷用戶隨時購票
無論是在瀏覽一級頁面的電影資訊、影院資訊,還是瀏覽二級頁面的榜單、影評等內容時,購票按鈕始終處在視覺的中心位置,隨時方便用戶心動時的購票動作。
4、強化影訊的視頻化沖擊,刺激用戶捲入消費
相較靜態的文字,圖片鋪陳,視頻對於用戶的捲入程度更高(因其擁有更豐富的情節內容暗示)。貓眼APP在」電影「板塊中明確設置視頻播放按鈕,引導用戶觀看與該電影相關的預告片等資訊,進而刺激用戶購票消費;同時,APP還在內容版面(包括榜單,待映,介紹界面)為用戶明確設置」想看「按鈕,使得用戶能夠短暫標注自己備選觀影項,最終」擇優錄取「,這一點充分尊重了用戶的選擇權。
5、貼心設置」家長引導「,」幕後花絮「等內容,增強用戶粘性
現實生活場景中家庭觀影比例人群不容小覷,而家長往往關心電影內容是否適合小孩觀看,但這一點在傳統的影院資訊中是被忽略的重要細節。貓眼APP在電影資訊下拉列表溫馨設置」家長引導」項目—告知電影中的暴力,色情情節,這會贏得用戶的「會心一笑」。而其餘有關電影資訊的再加工欄目—譬如彩蛋,幕後製作等等,更是延展用戶對於電影的消費線。
(二)不足:
1、首頁的banner廣告跳轉速度快,不支持用戶自主操作(譬如關閉按鈕),未給予相關導航向導,易干擾用戶體驗。
2、電影標注「想看」後,因未能明顯提示能夠在線購票,致用戶購票率低;
用戶在瀏覽電影資訊後,所標注的「想看」信息自動轉入「我的電影「界面中。但由於APP未能明顯提示用戶該影片是否支持在線購票(因有一批電影已下線或院線不支持在線訂票),常常容易導致用戶多次重復查看二級頁面,進而產生煩躁、困惑的情緒。
3、小吐槽:在綁定第三方賬號之後,APP未同步賬戶頭像,從而用戶頭像出現」空白「情況,有一丟丟丑。
B. 豆瓣電影評分有時候作為衡量電影好壞的標准,這是為什麼
我覺得豆瓣評分並不能夠作為衡量一部電影的好壞,豆瓣評分也是廣大網友評出來的,豆瓣評分偏低證明大部分的網友都覺得這部片子不夠好,而豆瓣評分比較高就證明大部分網友覺得這部電影都是比較好的。一部電影到底好與壞對於個人來說都是不同的,有些電影可能有小部分的人覺得特別好看,但是很多的人卻覺得非常的不好看,所以看電影還是得看人。我們在選擇是否去看一部電影的時候可以先去豆瓣電影上看看這部電影的風評,看看一些大佬的評價,然後再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是否去觀看這部電影。如果說你真的非常喜歡一部電影,但是很多人都表示這部電影不好看的話你也不要就此放棄,有的時候你也可以嘗試著去看一看,說不定別人不喜歡的類型卻是合你口味的,所以看電影還是得看你個人的喜好,大眾的喜好只不過是給你做一個參考而已。
C. 電影票不能退票是霸王條款嗎
買了電影票後D. 手機給別人買的電影票,別人取票後我這提示嗎
你要看你手機給別人買的電影票的 留的預留的取票電話號碼是多少 ,如果預留的取票電話號碼是你的,那他兌換取票的時候他會給你發一條信息簡訊 提示你已經取票,如果你預留的手機號碼是你自己的 那麼他就發到你自己的手機上 ,如果你預留的APP的取票手機號碼是別人的 那麼這個信息就會發到這個人的手機號碼上 ,一般來說 這個預留的手機號碼 如果你沒有改的話 應該是你自己的 ,別人取了票 以後系統或者是app系統會給你發一個手機一取票的提示 ,所以別人取票 以後 這是提示的 ,只是不知道發到哪個手機號碼上 而且你的購票APP 里也能看到這個票是不是已經被取。提示你最好是把那個取票了 app的手機號碼設成自己的 這樣就不會出現問題 ,還有就是最好是個人用個人的手機號碼 不要用別人的手機號碼 。其實用手機訂票還是蠻方便的
E. 針對電影《後來的我們》票房嚴重注水事件,大家都褒貶不一,合理嗎
《後來的我們》講述了一個大城市北京異鄉漂泊,最卑微的兩個年輕人的愛情故事。 十年前,林見清和方小曉偶然地相識在歸鄉過年的火車上,兩人懷揣著共同的夢想,一起在北京打拚,並開始了一段相聚相離的感情之路。了,但真正重要的影片本身的質量,又何時有導演能真正的上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