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霸王別姬》究竟好在哪裡
1.張國榮與程蝶衣
2.虞姬的版本
3.閹割與自刎,鏡子與舞台
《霸王別姬》是影史上把人間之苦的各個面向都刻畫到極致而到位的作品,這些「世事無常變幻、不能如所願所得」的苦,的確就是我們生活中正在悄然醞釀並發生的,但電影片頭的「霸王別姬」的京戲畫卷卻也暗示著人生之苦背後的戲劇屬性,電影正是如此共情並召喚我們去看懂這苦的前前後後、里里外外擺放著的鏡子與舞台。
2. 電影《霸王別姬》究竟好在哪裡
《霸王別姬》是編導專業要拉片子的片子,所以一些拍攝手法,劇本結構都是典範。
很多人說沒文化的人才會說《霸王別姬》不好,我不認同這個觀點,即使是鑒賞大師,也是各有偏好。有的人喜歡畢加索,有的人喜歡梵高,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霸王別姬》不是媚眾片,而是教學片、典範片。
它的藝術手法比較豐富,如:重復的對稱、器物的象徵、性的表述、符號化形象。。。
客觀的說,從評分來講,確實有跟風的嫌疑,而主要原因有兩點:1 是因為明星薈萃 2 是因為專家給予的評價很高。
為什麼這么說?因為這個片子內涵太深,並不是非電影專業的人或者是看片少的人能體悟到的。
送寶劍是什麼意思?
小豆子在張公公府上,用水晶罐子撒尿是什麼意思?
剛一開始時,小石頭對小豆子說,睡我被窩里吧,是什麼意思? 能否聯想到暗示劇情的發展?
一開始,娘切掉小豆子的六指暗示什麼?
我本身男兒郎,總唱錯意味著什麼?
用煙袋鍋子捅小豆子嘴是什麼意思?暗示什麼?
袁世卿用刀割王八頸,是什麼意思?
小賴子上吊前拚命吃糖葫蘆,是否能根據他開始的時候說的,天下最好吃的就是糖葫蘆,等我成了角,我拿糖葫蘆當飯吃聯想到一起?
後來,在現代討論會上,菊仙從樓上扔下一把傘救段小樓,是否能和一開始在妓院,段小樓從樓上跳下來救菊仙聯繫到一起?
一開始燒衣服,和最後燒衣服能否聯想到什麼?
小豆子為什麼不能容忍菊仙?除了他和段小樓的關系外,還有什麼別的關系嗎?
還有很多很多類似的、需要細琢磨的、值得玩味的地方。。。
一般只為了從片子里找樂趣的人,可能也懶得去想,即使想了,也不一定想的明白。
這個片子前後呼應的地方用閃回比較少,增加了幾分高雅,也增加了幾分理解難度。
3. 電影《霸王別姬》好在哪裡
《霸王別姬》的好在於超強的編劇和專心講故事的導演。
我常常和別人講,所有的故事,撇去所有細節,都可以用一句話概括。比如《東邪西毒》講述了歐陽鋒的人生經歷以及他和其他七個人的愛恨糾葛;《伊利亞特》講述了特洛伊戰爭結束前的幾十天;《阿甘正傳》講述了在美國歷史進程中阿甘的一生。而《阿甘正傳》的故事和《霸王別姬》非常相似,也是在歷史進程中人的一生。
4. 《霸王別姬》究竟好在哪,為何稱它是中國電影的巔峰
我認為《霸王別姬》之所以能夠被稱為中國電影的巔峰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電影《霸王別姬》的陣容極其強大;第二、電影《霸王別姬》的內容十分精彩;第三、電影《霸王別姬》的製作十分精良。
最後,電影《霸王別姬》中精良的製作也是令其他中國電影望塵莫及的存在。且不說服化道的精緻和准確,就連電影中隨處可見的樓房、物件也都是專屬於電影中表現的那個時代,這樣精良的製作實在是十分難得。
5. 電影《霸王別姬》究竟好在哪裡
影片圍繞兩個京劇藝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
底蘊深厚的京劇藝術背景下,極具張力地展示了人在角色錯位及面臨災難時的多面性和豐富性,其中蘊含的人性的力量和演員們堪稱絕妙的表演征服了全世界的眾多電影觀眾。[36-37] 該片不但在藝術上被國際影壇認可,而且發行上也獲得了成功,影片在法國、美國等西方國家乃至東歐、非洲賣得很好。
作為華語影壇藝術成就最高的影片之一,《霸王別姬》集文藝性和觀賞性與一身,在保留導演創作理念的同時,也很好的兼顧了觀眾的審美情趣,是一部近乎完美的經典電影[39] 。電影描述了中國文化積淀最深厚的京劇藝術以及京劇藝人的生活,細膩地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霸王別姬》充滿激情地敘述了一個延續半個世紀的故事。電影不僅具有縱深的歷史感,還兼具細膩的男性情誼與史詩格局,它將小人物的悲歡離合摻著半個世紀以來的中國歷史發展盤旋糾錯地展現出來。
6. 電影《霸王別姬》是一部非常不錯的劇,對於這部劇究竟好在哪裡
透過創作者自己的講述,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創作者幕後的想法,也就能更好地理解電影,理解里頭的人物和情感,這就是最大的價值所在。
當陳凱歌導演講述張國榮的一些細節時,不禁淚目了。張國榮為了程蝶衣這個角色所展露的一些演員素養,真是令人動容啊。希望大家能耐心地看完這篇文字,去感受一下陳凱歌優秀的敘事能力,去感受一下張國榮與「程蝶衣」之間的故事,去感受一下電影《霸王別姬》銀幕內外的魅力。
說起來李碧華女士其實是《霸王別姬》的母親,她為影片的拍攝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礎,她就是那個為影片打基礎的人。
7. 電影《霸王別姬》究竟經典在哪裡
?
《霸王別姬》是一部常看常新的電影,有人說它貪婪,就像他們也說《一代宗師》貪婪那樣,但是——可能隨著歲月增長,我慢慢的懂得看「一句話後面藏著的東西」。
侯孝賢說審美,看多了自然就有啦,我補充一句,不要忤逆自己的生理感受,如果你生理不喜歡它,它讓你覺得非常不舒服,那麼旁人分析再好也是虛無的,如果你覺得《霸王別姬》就是讓你感覺不適,那麼對你來說,它就不是部好電影,僅此而已。
8. 電影《霸王別姬》究竟好在哪裡
分析一部影片,可以由很多角度去切入,我從影片主題的角度來解讀一下《霸王別姬》這部電影,也就是主觀地分析一下這部電影表達了什麼。其實,要想更准確地理解本片的主題,需要有個前提,就是不能代入「LGBT電影」的預設立場來解讀,理由如下:
一,假如這部電影講的是「愛情」主題,則不論作為LGBT電影還是非LGBT電影,都是表達「愛情」主題,並不存在「LGBT愛情主題」這種特殊類型,取消預設立場不影響主題的理解。二,倘若影片表達的並非是愛情而是其他,那麼在代入LGBT標簽之後則會嚴重干擾觀眾對影片的觀感,會讓觀眾將故事主角的一系列行為邏輯和內心變化主觀判斷為是「為愛痴狂」,而忽視了他其他方面的心理動因,這樣就無法更好的理解故事角色從而梳理出影片真正的主題。三,對影片世界觀干擾,在影片擺出「人是被環境逼成LGBT人群」這樣的態度後等於是承認「LGBT是人類悲劇」這樣一種三觀不正的立場,這就又錯了。
當然,為了避免由此觀點引發的一系列爭議,幾句話說在前面:對影片主題的理解是很主觀的,我僅代表我自己,僅以個人立場來表達觀點,既不代表其他觀眾,也代表不了導演和真理。因此願意接受這個前提條件的看官們請隨我來,不妨把「LGBT電影」的這個標簽先拿掉,僅把主角程蝶衣作為一個「自然人」,將這個角色的成長軌跡和內心變化再梳理一次:
幼年蝶衣:渴望母愛——反抗命運——被迫接受命運——產生新的執念:渴望做男兒郎
少年蝶衣:渴望做「男兒郎」——反抗命運——被迫接受命運——產生新的執念:和師哥(霸王)唱一輩子戲
青年蝶衣:渴望和師哥(霸王)唱一輩子戲——反抗命運——難以接受命運——崩潰,迷失自己。
晚年蝶衣:和師哥重逢,同台唱戲——喚起「男兒郎」和「想好好唱戲」的執念—奪過霸王劍自刎
所以在我看來,這就是一個「個體對抗命運」的故事,核心講的是「命運」,也就是影片中反復提及的「命」。既然是以影片主題為切入點,那麼答主就片中主要角色內心變化的關鍵點做梳理,沒有按照故事線索的時間線嚴格來走,下面進入具體分析:
幼年蝶衣:
9. 怎麼評價《霸王別姬》這部電影
10. 再看《霸王別姬》還是感觸萬分,經典就是經典,這部電影到底好在哪裡
《霸王別姬》是一部看了就回味無窮的電影,就像是陪著主角做了一場大夢,久久不能醒來,無論看多少遍都會有新的體驗。首先讓我震撼的是張國榮飾演的主角程蝶衣,他從小生長在妓院里,在一個烏煙瘴氣、見不得光的環境里成長起來,後來被母親送到戲院里學唱戲,入戲太深對自己的性別有了誤解,戲里戲外都愛上了“霸王”段小樓。
可就是這樣一個有著強烈自尊心的人,為了救段小樓給被迫唱了戲,還被師哥誤會背叛,菊仙的出現也給了他打擊,可以想像他所受到的傷害是痛入骨髓的。在他落魄潦倒、毒癮發作之時,菊仙像一個母親一樣安慰他、擁抱他,那一刻我們看到了兩個人的可憐可嘆,一個結局是被心愛的男人背叛拋棄,一個是愛而不得。最後的程蝶衣拔劍自刎,就像段小樓說的那句“不瘋魔不成活”,再也回不到從前,沒有了舞台與戲,心中的愛人也放下了,沒有什麼再支撐著程蝶衣活下去了,或許結束自己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