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票房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導演是怎樣賺錢的
小導演拿預定的片酬;大導演分票房的提成!!票房主要就是指電影在影院上映時賣出票的總額.一部電影的成功與否,主要就是看他的票房銷售情況!!
『貳』 電影是如何賺錢的
我曾是一名演員,我來回答你,但也不一定準確,因為演義圈的事都是沒有公開標準的.
你可能只知道有什麼電影好看,有什麼電視劇不錯,你需要知道一個名詞"製片人",因為他是出錢的人,他可以什麼都不懂,他就是有錢,他就是想拿錢投入拍攝,然後再賣錢.
那麼他就需要先找一個好劇本題材,也就是要拍什麼內容.
有了方向還需要一位編劇,他要對這個題材進行修改,因為文字作品和視覺作品是不同的,他的工作就是把具有可讀性的內容編輯成具有可看性.包括人物,背景,故事大綱等等.
編劇改好了劇本就要請演員來拍戲啦,那麼請不出名的給的錢就很少,請明星給的錢就必須多,不然人家不鳥你的.有了演員以後,最關鍵的就是要請一位導演,來組織這些演員們理解劇本,解釋劇本,讓演員們在導演的指導下將劇本吃透,將劇本里的人物形象逼真的刻畫出來.
你說的賺錢流程就是這樣:
製片人出錢(投資)--買劇本,請編劇\導演\演員\場務等(僱傭勞動力)--開始幹活,分工合作--後期合成(將一段段的鏡頭剪接在一起,還有配音啊什麼的)--新片發布(首發式啊,新聞發布會呀,報紙啊,電視啊,就是打廣告做宣傳,也叫"造勢")--推向市場(銷售產品啦,如果是電影,一般都找各地大的電影院來合作,賣票利潤分成,電視劇一般早會有各地電視台拎錢箱排隊等著辦理播出權呢)--消費者觀看(觀眾被廣告吸引誘惑想第一時間看到片子,就會花大價錢買票去電影院看啦.一般評價一個電影怎麼樣都是以上座率高啊或多少多少票房來決定的.而電視劇呢你坐在家不花錢就可以看了,因為已經有人替你付過錢了,呵呵,誰呢?廣告商唄,你沒發現看一會電視就會蹦出幾個廣告嗎?)
言歸正轉,最後看看票房一共收上多少錢,這個錢是毛利潤,要去掉稅,去掉請人的費用(明星拿最多),去掉設備和道具的費用,去掉一切為這部電影所花的費用,然後剩下的就是利潤,但還要與各電影院再次按約好的比例分成,最後最後剩下的才是製片人的利潤.
題外話,如果這部電影很幸運的在X權威的評選活動上獲獎了,比如最佳導演啊,最佳男主角啊女主角啊,最佳攝影啊,最佳音樂啊等等..那麼曾出演這部的演員身價就又會提升啦,尤其以前不知名的演員,就很可能因此走紅嘍,趙薇就是嘍..
不過不要把拍電影想的太簡單了,很復雜的,一般如果不差錢的話,都在追求三"名"原則,名編劇,名導演,名演員.有三名,不怕不火,呵呵,寫了這么多,你現在有所了解了嗎?要不要給我加分呢?呵呵
『叄』 導演是怎麼賺錢的
導演一般都會被人請拍戲然後多少薪酬,越知名賺的越多,大導演都是自己拍電影了。
『肆』 電影導演靠什麼收入
什麼呀,李安不是說過,他未成名的時候是靠老婆養的,現在拍[海角七號]一舉成名的魏德聖,也很困窘過.
『伍』 導演是靠什麼賺錢的。
票房!!
『陸』 導演拍戲是怎樣賺錢的
一個導演拍戲是很繁瑣的 賺錢方式也有很多的 有些導演依靠製片人拉贊助獲得資助賺錢 有些是靠票房 或者收視率等等 也有些是拿拍片廠商的工資
『柒』 電影院怎麼賺錢
首先要說下中國目前的票房分賬體系:國家對於票房是有一定的抽成的國家電影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專項基金分5.5%,營業稅3.3%,剩餘91.2%的票房收入才由影院(院線)、製片(發行)瓜分。
影院(院線)根據影片強弱勢按57%至62%分成,如果導演的號召力很強,那麼影院就分的少一些。其中院線明面上分成為7%,實際上院線為了拉攏更多影院,實際的分成會更少一些。製片(發行)根據影片強弱勢按38%至43%分成,其中發行一般分5%。類似華誼自己製片和發行則全拿這部分。因此目前來看,票房收入仍舊是影院的最大資金來源。
上面提到影院和院線,其實兩者屬於合作的關系,也有一定的上下級關系的性質。院線是指由一個發行主體(如電影公司或製片公司)和若干電影院組合形成,實行統一品牌、統一排片、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的發行機制。
影院則是通過商業選址、投資、設計、建設和運營電影院的專業影院公司,它是同一品牌影院的連鎖化,相當於「KFC、麥當勞」這樣的直營連鎖店的公司。影院加入院線,院線供片並且收一定的管理費。
(7)電影票導演是怎麼賺錢擴展閱讀:
1.爆米花暴利、賣品的收入
賣品的收入也是電影院收入的重要部分。上面提到爆米花的事情,就是這個道理。如今隨著電影票價的不斷下調,其實電影票房的收入金額雖然大,但是毛利率並不是很高,特別各種團體票,包場,團購以及學生票等等,占據票房收入的大部分,直接到電影院買票的人越來越少。因此各大電影院對於賣品生意都非常的重視。
票房是賣品收入的保證,只有來看電影的人多了,才有將東西賣出去的可能。雖然中國電影市場的持續增長,對於賣品的開發也是逐漸成為影院關心的問題。目前來看爆米花和可樂仍舊是賣品中銷量最高的產品,大約占總體賣品收入的80%。其實看電影吃爆米花喝可樂的習慣都來自美國,中國的市場並沒有開發出獨特的賣品。
影院銷售食物和飲料的利潤非常的高。我們拿爆米花和礦泉水來舉例。一包售價20多元的爆米花,其成本價不超過5元,而在超市銷售0.8元的礦泉水,在電影的售價高達10元。因此對於影院值班經理來說,賣了多少爆米花,關繫到他的獎金。
除了食物和飲料的銷售,如今電影周邊產品的開發,也是在逐漸的成熟。在日本流行的動畫片往往都有劇場版,在電影院在圈錢一次,不僅收獲了票房。對於賣品的銷售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各種手辦以及玩具的銷售,都是電影院收入的一部分。在中國市場,各種動畫片的播出也刺激周邊產品的售賣,比如現在火爆的小黃人,胡巴以及大白等等,都收到了消費者的歡迎。
2.廣告收入 (並不是大部分)
廣告的收入佔比比較的少。這是因為雖然影院的人流較為的多,但是大家接受廣告的時間比較的短,因此對於客流的影響有一定的局限。目前影院的廣告收入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第一就是大家熟悉的放映前的廣告收入。在電影開演前我們會看到不少的廣告。
對於一些小城市來說,廣告的時間反而更長,他們的翻場的速度遠沒有大城市這樣快,因此廣告排布也比較的密集。這種廣告主要分為製片方的廣告,和影院自己合作的廣告。
其次就是場地的廣告。在等待入場的時候,用戶會看到在電影院的一些廣告。不過由於電影的大廳空間不可能太大,因此廣告的數量也並不是很多。更多的時候大廳里是電影的宣傳海報,很多消費者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這里,所以投放這種廣告的廠商也並不是很多。
還有一種就是票面廣告。我們購買電影票之後,會看到一些票面的廣告,但是由於目前直接去電影院買票的用戶不多了,而團購的用戶一般都直接使用自助終端打票,這種票面上的廣告不太好預置,所以票面廣告也並不是很常見。其只是影院收入的很小一部分。
3.合作的藝術 置換收入
還有一部分就是置換的收入了。比如和超市以及零售店合作,消費滿多少錢就送電影券等等,也是電影院收入的一種形式。不過目前這種方式並不多見,因為這樣的電影券價格不會太高,並且不能和會員以及團購等形式混合使用,所有購物者使用這個影院之後,得到的優惠並不是很多。所以消費者的興趣並不是很大。
4.電影券是一種置換資源
目前製片方都會規定最低的票房價格,也就是不管是包場還是團購,最低的票價都不能低於這個價格。因此影院方面也不能一味的降低價格來吸引客流。一般來說這種定價,會根據城市級別的不同,來制定各個城市的最低價。
前一段上映的《碟中諜5》在北京各個電影院的最低票價也在30元以上,而在河北的一些地級市,價格只要9.9元。由於有這種政策的存在,影券的作用就不是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