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影片 怎麼讀(拼音
ying pian 第一個第三聲 第二個第四聲
B. 片怎麼讀
[piàn]
片
「片」一個四畫的中文漢字。有第一與第四兩個讀音,與不同的字組成短語後有不同的語義。詞性可以作為名詞、動詞、形容詞及量詞。
釋義
片 piān
片
基本字義
1. 義同(一),用於「相片兒」、「電影片兒」等。詳細字義
〈名〉
(1). 指有圖像、景物或錄有聲音的片子 [film](用於口語的一部分詞)。如:唱片兒;畫片兒;相片兒;影片兒。
(2). 另見 piàn
片 piàn
基本字義
1. 平而薄的物體:卡~。名~。
2. 切削成薄的形狀:~肉片。
3. 少,零星:~段(整體當中的一段)。~刻。~面。~甲不存。
4. 指較大地區內劃分的較小地區:分~兒開會。
5. 〔~假名〕日本文所用的楷書字母。
6.量詞,指面積、范圍、景象、心意等或成片的東西:兩~葯。一~新氣象。[1]
7. 姓氏。
詳細字義
詞性
〈動〉
1.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劈開的木片。本義:劈開樹木之類)
2. 同本義[cut open]
片,判木也,從半木。——東漢·許慎《說文》。段註:「謂一分為二之木片。」
3. 又如:片批(切肉的一種刀法。刀略傾斜,切之使肉成片狀)。
4. 用刀將物斜削成扁薄形狀 [pare]。如:兩只山雞已經都片出來了,又片了些羊肉片子。
〈名〉
1. 扁而薄的東西 [a flat,thin piece;slice;flake]
雪片一冬深。——唐· 杜甫《寄楊五桂州譚因州參軍段子之任》2. 又如:唱片;畫片;相片;影片;片石(片狀石料);木片;玉蘭片;蝦片;名片;瓦片;片楮(片紙)。
3. 半;整體中的一小部分或較大地區劃出來的較小地區 [half;part of a place]
片言可以折獄者。——《論語》
4. 又如:分片包干;片兒會;片簡(片斷的文字材料);片斷(指整體中的一部分);片玉(比喻群賢之一);分片負責;土地連成片;片合(兩半相合。指交配)。
5.花瓣[petal]。如:花片;牡丹片。
6. 雪花 [snowflake]
密片無聲急復遲,紛紛猶勝落花時。——唐·方干《敘雪寄喻鳧》
7. 詞的分段稱分片,上段叫「上片」,下段叫「下片」。下一段的開頭叫「過片」 [section]
〈形〉
小篆 片
1. 單個;單只 [single]。如:片影(一片影子;孤獨的身影);片帆(孤舟;一隻船);片字(猶隻字);片雨(陣雨;局部地區降落的雨);片席(片帆,孤舟)。
2. 微小;微少 [a few;small]
卧此片時醒。——唐· 杜甫《高柟》
3. 又如:片言折之(用三言兩語去說服他);片札(小簡,簡訊);片善(微小的優點);片語(簡短的話);片霎(片刻,剎那);片辭(簡短的言辭);片鱗半爪(喻事物的極小部分);片句(簡短的語句)
4. 形容極短的時間 [a moment]。如:片晷(片刻。晷,日晷,測日的儀器,借指時間);片晌(片響。很短的時間)
5. 偏頗;不全面 [one-sided]。如:片記(片面記載,不全面的記載)
〈量〉
1. 形容薄而成片的東西 [tablet]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 李白《望天門山》
2. 又如:兩片安眠葯
3. 延伸的平面或廣闊區域(如陸地或水域) [stretch]
一片孤城萬仞山。——唐·王之渙《涼州詞》
聽取蛙聲一片。——宋·辛棄疾《西江月》
4. 又如:印度南部的一片熱帶農村地區;兩河之間的一片森林地帶。
5. 如同舞檯布景一般的真實的或想像的景物 [scene]。如:一片豐收景象。
C. 看電影怎麼讀 謝謝!
kàn diàn yǐng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視頻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悲喜劇與文學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但它又具有獨自的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D. 電影的影語怎麼讀啊
電影
拼音如下
diàn yǐng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視頻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悲喜劇與文學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但它又具有獨自的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E. 電影用英文怎麼說
每家電影院都上映不同的電影。:
Each of the theaters has different movies.
昨天晚上我去看了那部新上映的電影,但它很差勁,我不喜歡。:
I went to see that new film last night but it was no great shakes and I don't recommend it.
圖書館里有為孩子們講故事的地方;現在的圖書館里,還設有電影上映廳。還有什麼別的嗎?
We would go and they have story telling for children with children's books;And they have movies now,and what else?
新的「洛基」電影何時上映?
When is the new Rocky movie come out?
那部老片子再度上映了。
The old film was revived.
這部影片已上映五天。
The film has run for five days.
那部電影正在幾家戲院上映中。
The movie is playing at several theaters.
有一部好片子正在那家電影院上映。
There's a good picture on at the cinema.
該部影片預定在紐約的兩家戲院上映。
The film was booked to play two theaters in New York.
F. 電影英語怎麼讀
Film。
電影具有獨自的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法語:Montage)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
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6)電影怎麼讀擴展閱讀:
電影節
據粗略統計,全世界六大洲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單獨舉辦或輪流舉辦的各種名目的國際電影節已超過三百個。歐洲是國際電影節的發源地,現有24個國家,先後舉辦過144個電影節。
其中義大利27個,法國26個,西班牙23個;三個國家共76個,占歐洲總數的一半左右。提起「國際電影節」,也許不少人會以為「奧斯卡金像獎」就是最大的「國際電影節」。
其實「奧斯卡」只是美國本國的電影獎而已。為了增加國際性,奧斯卡從1948年起又增設了一個「最佳外語片獎」。從上世紀70年代起,每年頒獎儀式都由通訊衛星向全世界作實況轉播,「奧斯卡金像獎」就更具全球性的影響了。
G. 在英語中電影怎麼讀
movie film
['mu:vi] [film]
H. 電影英文怎麼說
電影英文:Movie(美式) 或 Film(英式)。
電影是19世紀美國國家生活水平上升大眾產生新需求的娛樂產物。電影根據視覺暫留原理,運用照相(以及錄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聲音)攝錄在膠片上,通過放映(同時還原聲音),用電的方式將活動影像投射到銀幕上(以及同步聲音)以表現一定內容的現代技術。
電影是一種視覺及聽覺藝術,利用膠卷、錄像帶或數位媒體將影像和聲音捕捉,再加上後期的編輯工作而成。
電影是一種綜合的現代藝術,亦正如藝術本身,有著復雜而繁多的科系。電影有很多類型,也有多種分類方法。
電影從有聲電影開始發展,目前已經到了電影的特技時代了。運用大量的電腦特技製作出來的電影,受廣大中年以下的朋友歡迎。
國外電影廣告在美國和英國的電影廣告中,有這樣八種標記:
(1)美國X——禁止未成年者觀看的影片,G——所有觀眾可看片,R——十七歲以下禁止觀看,PG——一般觀眾可看。
(2)英國U——內容正派片,A——一般觀眾可看片,X——18歲以下青少年禁看片,AA——少年兒童禁看的兇殺片。
(8)電影怎麼讀擴展閱讀
中國最早放映的電影——1896年8月11日法國商人在上海徐園「又一村」茶樓內放映的「西洋影戲」。
中國第一部電影是戲曲片京劇《定軍山》,內有《請纓》、《舞刀》等片斷,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由北京豐泰照相館攝制。無聲片,長約半小時。
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是《難夫難妻》(又名《洞房花燭》),1913年在上海拍攝,無聲片,鄭正秋編劇,鄭正秋和張石川聯合導演。此片是由亞細亞影戲公司開張後的第一部作品,首開家庭倫理劇之先河。
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1921年中國影戲研究社在上海拍攝第一部長故事片《閻瑞生》。
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可放映電影——1922年由張石川導演的《勞工之愛情》又名《擲果緣》,是現存尚可放映的最早的一部中國電影,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故事片。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是《歌女紅牡丹》,明星影片公司1931年攝制,該片採用的是蠟盤配音的技術。
中國第一部開創電影奇跡的影片《破艙》,是完全一個人攝制的、零成本、即興創作(先拍攝後寫劇本)的電影長片,2013年楊誠俊導演電影。
中國第一部獲得國際大獎的影片是20世紀30年代由蔡楚生導演的《漁光曲》,它在1935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上獲「榮譽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