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王家衛的電影,是如何用鏡頭講故事的
談到王家衛的鏡頭特效,可能你首先會想到色調,不過今天我們來說說鏡頭手法。《墮落天使》王家衛用自己獨到的表現手法將香港社會底層生活描述的淋漓盡致。
1.超廣角鏡頭
《墮落天使》中有很多晃動的鏡頭都是採用手提攝影的方法完成,很多畫面有很強的晃動感,用來突出表現都市的模糊感:情感模糊、關系模糊、時空模糊。在影視作品的創作中,可以在前期或者後期通過模糊來營造晃動感,用來表達人物模糊的情感,可以讓畫面更有故事感,更高級。
學會了王家衛這三種鏡頭技巧,你就可以更輕松的拍出大片。
Ⅱ 別具一格的視聽語言,王家衛的電影有何技法
王家衛的音樂特色,在《首映雜志》年台灣訪問王家衛時,王家衛透露了一些關於他的音樂的說明。就圖像和聲音而言,王家衛在他的電影音樂中描述了“感覺”。“音樂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所以音樂已經提醒你所處的環境和時代。在我自己的電影中,我將首先了解環境是什麼樣的,包括地理環境和這個地方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所以音樂經常成為環境的一部分。有時候,我心裡有一種根本無法解釋的音樂。是直接意識到戲劇應該是氛圍。
糜爛的音調,鬆散的歌聲,一點點深沉和濕潤,MoMo和平靜,迷戀和迷戀,沒有原因,沒有解釋,只是靜靜流淌,手掌大小的空間充滿了淡淡的迷茫,孕育著愛情、事業和追求。
Ⅲ 王家衛最難懂的電影,《東邪西毒》為何成神作
王家衛通過這部《東邪西毒》向我們展示了什麼叫詩意武俠,詩給人的感覺是飄渺、浪漫、自由、多情、令人嚮往的,王家衛通過光影、色彩、畫面構圖等視覺手法的運用,把文字性的詩視覺化了。這部電影的藝術性極高,奠定了王家衛在影壇的地位。
Ⅳ 為什麼王家衛電影拍出來的色彩那麼鮮艷,到底是怎麼做的
所用底片,曝光方式
很重要的:TC校色
TC
就是膠轉磁的過程,如果是用膠片拍攝的,要將信號捕捉到電腦上進行後期製作就要經過這一步。在這個過程中就能將色調、反差什麼的調好。很關鍵的,也叫調色或調光~薪水超高的說!
如果是DV拍的,也要通過設備傳輸信號才能上電腦製作,而且不可能達到膠片的色彩效果。
軟體很多種啊,常見的就是AE了吧,功能也很強,製作書也多,好找。
Ⅳ 王家衛電影中背景模糊但是人物清晰是怎樣拍出來的
1隻看你用的是專業機還是家用機了,用專業機就有三種方法,拉長焦距;開大光圈;縮短攝距。當然,可以同時用。
家用機則達不到這種效果
2大光圈.慢速度.對焦點在人的面部.這樣只有人物是清晰的.前面和後面的景物都是模糊的.
Ⅵ 王家衛是怎麼把一個想法拍成一部電影的
葉問與黃飛鴻、霍元甲等人都是家喻戶曉的大俠,民族英雄,他們是功夫的代名詞。如果要將他們的英雄事跡拍成電影搬上銀幕,應以至剛至陽的敘事手法來講述,這才符合豪烈的英雄主題。而熟悉王家衛的觀眾都知道,王導慣以文縐縐的台詞,和沉寂的靜止鏡頭來延展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這使電影散發出一種「作家導演」深刻哲思的藝術氣質。但要以他獨特的文藝風格來展現功夫拳拳到肉的快意恩仇,拍出來滿屏的違和感是不難想像的。而且,有甄子丹版的葉問1、2珠玉在前,這無論是對王導的個人品牌和市場回饋的保障都是一次勝算不高的挑戰。
意外的是,王導操刀的《一代宗師》上映後,口碑和票房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用心的觀眾應該不難發現,王家衛很有智慧,這是他揚長避短的結果。他知道剛猛凌厲的拳腳功夫不是自己擅長的領域,他更清楚主演梁朝偉的功夫底子比不上甄子丹。所以,他不比拳腳,比「想法」。
影片一開始,葉問和宮寶森在金鍾樓對陣搶餅的那場戲里,王家衛已借宮寶森之口開片明義——我們今天不比功夫,比「想法」。用電影語言來闡述內心的想法,這是王家衛擅長的領域。所以,《一代宗師》盡管也有很多精彩的打鬥戲,但在視聽沖擊上作出深度的詩意化,宮二與葉問比武時富有舞蹈美感的輾轉,深蘊的眼神的交流;宮二與馬三對決,劍拔弩張的肢體表達被大量特寫腳步、手掌所掩蓋等等,都在體現王家衛想法先於形式,本質高於存在的藝術表達理念。
這對於想體驗功夫片搏鬥的視覺沖擊來說,不免覺得王家衛是在「掛羊頭賣狗肉」。但王家衛的高明之處在於,他能通過別具風格的精到剪輯,用構圖去構建一個時空感、空間感十足的獨特的電影質地,再加之以耐人尋味的台詞供人咀嚼,足以將觀眾帶進忘我之境,徜徉在他的藝術世界裡。如,在《一代宗師》里我們看到的擺動的時鍾、斑駁的古城牆、閑逸的閣樓、孤獨的背影、漫賤的水花等一系列構圖,都讓觀眾產生回到舊時光的感覺,並沉浸其中,自然變成了王家衛「想法」的聆聽者。
電影中,宮寶森引用武術界前輩的一句話作為他南下欽點接班人的初衷——拳有南北,國有南北嗎?這句話揭示了南北武術界推選接班人的標准。能統領武術界的接班人武學宗師到底該具備什麼樣的資質,這不僅是宮寶森一直在追問的問題,也是整部電影的核心思考,更是王家衛的「想法」——即武學宗師的定義。
之後,宮寶森出於謙讓,自認輸給了葉問。從某種角度上看,其實葉問和宮寶森在對武學宗師的資質標准問題上已經達成了共識。中國儒家文化背景下,藝術表達總是無法脫離儒家人文價值觀念的規范,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王家衛更是傳承儒家的價值理念,以此為准來闡述對武學宗師理解。
在他看來,宗師分的定義分為三個境界,影片中已借宮二(章子怡飾演)之口說出:第一境,見自己,即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和認同;第二境,見天地,即人生一世應承擔的責任與使命;第三境,見眾生,即忘掉榮辱貴賤,回歸生命的朴質與平凡的本真。頗具玩味的是,在這個基礎上,甄子丹版的《葉問1》、《葉問2》恰巧對位三境中的第一、第二境:《葉問1》講述葉問名震國人,贏取鮮花和掌聲的經過,這即可界定為修身齊家,實現自我價值的追求;《葉問2》里,葉問為民族尊嚴而戰,上升到濟世救國的社會責任。且不論王家衛是否有意拿來相互比較,但他對武學宗師定義絕不會,也不能局限於第一、第二境的層面,而是上升到更有博愛情懷的第三境——見眾生,即忘掉個體的榮辱貴賤,回歸生命的朴質與平凡。
電影以三條敘事線索各自作為第一、第二、第三境的指代:第一境,馬三對個體得失的痴念代;第二境,宮二對門派榮辱的執著;第三境也是王家衛極力倡導的,葉問對武學的終生思考與成就。在王家衛看來,第一、第二境思想困境在於他們無法放下「自我」主觀前提。
一,宮寶森前面引用了武術界前輩的一句話:「拳有南北,國有南北嗎?」。在宮寶森看來,推動國家民族和同胞實現大同才是武學的精髓所在。在這樣的宏大願景下,需要更多的習武之人相互兼容並包,彼此通過「克制小我以成全大我」的胸襟來合力構建。大徒弟馬三為博上位,在南北對陣的金鍾樓上出手狠辣,雖然技藝驚人,但卻加深了南北對陣的敵意。宮寶森教育馬三:「刀的訣竅在於藏而不在於利。」在宮寶森的武學理念中,武術是致人自強不息、重構尊嚴、實現平等的途徑,而不是助長個人私利,踐踏人格的利器。他要以和為貴,以此類推促進南北武術界摒棄門戶、宗派、地域的狹隘觀念,實現南北一家,包容並存。馬三強化「自我」存在的作風與宮寶森推崇的武學理念格格不入,打破了宮寶森苦心經營的和諧氣氛,被趕回來東北。最後喪失氣節,欺師滅祖,投靠了日本人,終將走上了不歸路。
二,宮家受到武術界多年推崇,門楣光耀了幾十年,這讓宮家人養成了高傲的人格——宮二、馬三都以冷峻高傲的姿態傲視群雄。正如宮二所說那樣:「宮家沒有敗績。」宮寶森在「想法」上自認輸給了葉問,而宮二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隨後去找葉問鬥武。她不明白的是,宮寶森的「輸」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輸。在與葉問對陣中,宮寶森了解到葉問的「想法」高度一致,都有致國家、民族、同胞實現大同的抱負,他更明白要實現這樣的抱負,必須要放下個人榮辱得失的大度。所以,他的「輸」其實是為了向世人、葉問作出克己復禮的精神表率;他的「輸」其實是以進為退,在「放下自我「的大無畏精神面前,他比葉問提前跨出了一步,輸在形式上卻贏在氣度上。他的「輸」不旦沒有讓宮家折辱,反而為宮家增添了榮光。即使最終命喪馬三之手,宮寶森也只留下了「不問恩仇」的遺言。只惜宮二無法體會宮寶森「無我」的精神境界,為報家仇,不惜一切代價。雖報了仇,為宮家挽回了「聲譽」,但自己也身受重傷,落下痼疾,最後鬱郁而終。
三,王家衛通過馬三、宮二兩個人物不同的命運走向和遭遇,揭示了第一、第二境的精神層面的局限,以此來反襯他所倡導的第三境。《一代宗師》的成功直接證明了王家衛極力倡導的「第三境」更為超然,深邃,也更符合中國觀眾價值取向,和文化心理的訴求。葉問的一生經歷光緒、宣統、民國、內戰的動盪之痛,大起大落,翻越過丘陵,仰止過高山。宮寶森自認「輸」給了葉問之後,一夜之間葉問名聲大噪,成為武術界的領軍人物,可謂風光無限。但隨之而來的是抗日、內戰,在時代洪流的沖擊下,他的人生的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就像電影里他說的那樣:「我七歲學拳,四十之前未見過高山,第一次見到,發現最難越的是生活。」在抗戰動盪的社會背景下,葉問一家流離失所,食不果腹的生活,死亡、飢餓、逃亡等時代的烙印深深的刻在他心上,使得葉問參透了生命的渺小與短暫。
從影片結尾看到葉問對武術作出的總結中,便可領會到他對生命和武術真諦的參悟 :對我而言武術是大同的,千拳歸一路,到頭來就兩個字:一橫,一豎。經歷苦難的洗禮,促使他回歸平凡,簡朴的生命觀。
葉問的一生豁達開明,他摒棄了「內功不外傳」的舊觀念,對後人傾囊相傳,真正做到克己復禮,實現大同的「無我」境界。葉的真傳弟子李小龍秉承他的武術理念,將「無我」的武術真諦發揚光大,把各門各派的功夫融會貫通,打開武術界的新局面,並將它推向全世界,掀起了國內外一股股功夫熱潮,真正實現了「世界大同」的宏願。
王家衛《一代宗師》的成功是必然的。在世界文明中,盡管國家、民族、地域文化之間仍存在著差異,但不可否認的是,自由、平等、博愛是每個人種、每個民族所熱切追求,成為代表先進文明的核心價值觀。
《一代宗師》表述的「無我」之境體現出一視同仁,平等的普世價值觀,所以它引起觀眾的共情心理。這是《一代宗師》成功的根本原因。
Ⅶ 王家衛為什麼不用劇本拍電影
嚴格的將,他並不是「不用劇本」,而是他拍電影不像其他導演那樣按照詳細的分鏡頭腳本逐場逐鏡的拍攝,他通常進片場時手袋裡裝一張紙,紙上寫著幾行字,拍一拍,停一停,拿出紙來看一看,有時候一整天就拍紙上寫的一句話。但是,這並不是說他拍電影就真沒有劇本,相反,他有大量的鏡頭腳本和劇本素材,只是拍攝的過程中不按白紙黑字的去拍,分鏡頭只在他自己腦子里,通常演員拍了一整天也不知道自己演的什麼...
其實我覺得這個沒有什麼神秘和獵奇的,這只是導演個人的一種拍攝手法和習慣罷了,沒必要去抓著這些,我們看的是他的電影,而不是整天去關注人家的幕後,而且我覺得,這個真沒啥好八卦的,說白了就是個人習慣,沒必要弄得很玄乎,王家衛和你我一樣,一個鼻子兩隻眼,或許他在拍電影方面有著異乎常人的天賦和感覺,這個我承認。
所以,不要再糾結這些問題了,欣賞電影吧,就好比他老愛戴個墨鏡,很多人不了解,就各種瞎猜,甚至說人家裝13,其實他是年輕時整天熬夜寫劇本,後來工作習慣也不好,白天寫劇本,晚上拍戲,把眼鏡熬壞了,見不得強光,所以戴著墨鏡~
不要問我為啥知道這些,我比較喜歡這個導演,所以搜索過他早年的一些訪談,這些都是他自己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