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影評 > 電影剪輯後期怎麼找點

電影剪輯後期怎麼找點

發布時間:2024-08-24 16:02:09

『壹』 導演影視後期剪輯技法

導演影視後期剪輯實用技法

剪輯者會自然而然地在眾多的鏡頭中找出最棒的表情,找出哪一點是剪切點,這就是剪輯的旋律感。與此同時作品的全貌也會在許許多多的攝影素材中慢慢呈現出來。透過素材,看到作品應有的面貌。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導演影視後期剪輯實用技法,歡迎閱讀。

一:影像剪輯者必備 在有限的素材中找出最好的表情和動作的眼力

剪輯素材並發現它們與下一畫面連接的剪切的能力。

運用影像和選擇音樂的能力,以及製造旋律和情節的創造力。

剪輯者還要賦予由連續的靜止畫面所組成的電影以跳動感,給影像注入生命。

剪輯者會自然而然地在眾多的鏡頭中找出最棒的表情,找出哪一點是剪切點,這就是剪輯的旋律感。與此同時作品的全貌也會在許許多多的攝影素材中慢慢呈現出來。透過素材,看到作品應有的面貌。

二:尋找剪切點的方法

應該在哪些地方進行剪切和連接呢?尋找剪切點無疑是編輯者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這里有點需要注意,這就是畫面的頂點。

所謂畫面的頂點,是指畫面是動作、表情的轉折點,比如人物手臂完全伸展時,點頭打招呼後低頭動作結束時,球體上升即將下落時,收回笑容的瞬間等。

影像是一連串靜止畫面的連續,因為前面的膠片在人眼中會形成殘留的影像,所以膠片上的畫面看起來才是動態的。

因此,越是激烈的運動,在畫面的頂點或者在動作開始的前一刻進行剪切,會在後面的膠片上產生強烈的殘留影像的效果,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產生旋律感的剪切點讓我們以翻書的動作為例,看一下尋找剪切點的方法

如果從動作完全停止的狀態開始拍攝,忠實地將翻書的動作從一開始拍攝到結束,這樣觀眾一看就能知道是翻書的動作。

但是,僅僅讓人看明白是無法 體現出影像的美妙之處的,旋律感和舒適感同樣不可缺少。那麼究竟應該怎麼做呢?

我們把最開始的剪切點選擇在翻書動作已經開始的狀態。若把翻書這個動作分解成1~24個畫面,那麼就把最前面的3~4個片斷剪切掉,作為開始的剪切點。

這種改變對於理解翻書的動作沒有任何影響。相反,還能表現出動作的旋律感和舒適感。這種剪輯方法也可以運用到其他影像中去。

四:電影剪輯的正確方法不是只有一個

有一點希望大家不要誤解,那就是剪切點並不是唯一的。

書頁翻到中間時可以作為一個剪切點,翻書動作快要結束的時候也可以作為一個剪切點。

根據作品的不同,前後畫面的'不同,剪切點可以有所變化。正確的剪輯方法不是唯一的。

當然,剪輯也有其固定的形式幾約定,它們可以說是剪輯的規則。了解這些規則非常重要,但由於剪輯本身是一項富於創造性的工作,所以有時也會打破規則 ,進行一些新的嘗試。

五:剪輯的目的

從物理制約中解放,自由控制時間和空間

在攝影和製作中有時需要分割鏡頭,在後面把它們構成一個情節

在作品中省略故事中實際時間的流逝

省略故事中空間的移動

結合演出意圖構成劇情,確定作品的最終面貌

有目的地進行鏡頭的連接,明確、強調想表達的內容

使鏡頭的順序和結構更嚴密,突出情節性要素

六:動作剪輯中的固定規則

被拍攝物體為移動時的剪輯方法。

動作連接,是指對被拍攝物體的動作進行的剪輯。

從前,常常要因為更換膠卷而不得不中斷對一個動作的拍攝,然而用不同的鏡頭連接起來的同一個動作,看上去效果卻出奇的流暢,給人以深刻印象。據說這就是這一剪輯方法的起源所在。


;

『貳』 干貨| 影視後期剪輯實用小技巧:如何找到剪輯點

深入解析影視後期剪輯的藝術:精準捕捉剪輯點
在影視後期製作中,剪輯點如同藝術的紐帶,它決定了畫面切換的流暢度和敘事的連貫性。掌握剪輯點的技巧,是提升視頻作品質量的關鍵所在。讓我們一起來探索如何找到那些隱藏在鏡頭切換中的巧妙瞬間。
1. 剪輯點的定義與分類
剪輯點是鏡頭轉換的節點,它可能是畫面中動作的高潮,也可能是聲音的轉折。主要分為兩大類:畫面剪輯點,如動作、情緒、節奏的轉變,以及聲音剪輯點,包括對白、音樂和音響效果的銜接。
2. 動作剪輯點的精髓
動作剪輯點聚焦於主體動作的連貫性,它不僅要求敘事清晰,還要保證鏡頭間的視覺流暢。兩種常用的尋找方法是:一是選擇動作高潮處作為剪輯點,如甲揮拳打向乙的瞬間,這樣既符合視覺美感,又確保了動作的完整傳遞;二是利用人眼的視覺滯留規律,選擇動作完成1/4或3/4處進行剪接,消除跳躍感。
3. 實際案例與技巧應用
電影《透明人》中奔跑的小白鼠剪輯之所以流暢,秘密在於使用了微妙的幀間過渡,通常在動作的靜止點切換,保持視覺的連貫。在日常剪輯中,如脫帽、穿衣等動作,應在靜止點留出適當的幀數,以增強畫面的敘事性。
4. 情緒與節奏剪輯的突破
然而,情緒和節奏的剪輯點並非固定規則,它們可以根據情感表達和節奏需要靈活調整。例如,加速節奏時,可以適當減少下個鏡頭的幀數,以強化情感沖擊力。這樣的靈活性需要剪輯師深厚的藝術理解和直覺。
5. 視覺與動態剪輯的平衡
人物的回頭、低頭、抬頭等動態場景,剪輯點的處理也需根據景別的差異來調整。近景和特寫鏡頭由於動勢強烈,留用的幀數會比遠景和全景少,以保持畫面的動態平衡。
總而言之,尋找剪輯點並非機械的操作,而是藝術與技術的完美結合,需要剪輯師對畫面有敏銳的感知和深厚的藝術修養。通過精準的剪輯,可以讓每一幀畫面都成為故事的有力推動者。

『叄』 影視剪輯六個方法

在影視行業中有這樣的說法:「影視後期製作是一部影視作品的又一次升華」。從這句話中我們就可以明白影視後期製作的重要性,那麼在影視後期製作中充當重要角色的影視剪輯又有哪些實用的方法呢?

一:影像剪輯者必備

1、在有限的素材中找出最好的表情和動作的眼力,剪輯素材並發現它們與下一畫面連接的剪切的能力,運用影像和選擇音樂的能力,以及製造旋律和情節的創造力。

2、剪輯者還要賦予由連續的靜止畫面所組成的電影以跳動感,給影像注入生命。

3、剪輯者會自然而然地在眾多的鏡頭中找出最棒的表情,找出哪一點是剪切點,這就是剪輯的旋律感。與此同時作品的全貌也會在許許多多的攝影素材中慢慢呈現出來。透過素材,看到作品應有的面貌。

二:尋找剪切點的方法

應該在哪些地方進行剪切和連接呢?尋找剪切點無疑是編輯者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這里有點需要注意,這就是畫面的頂點。

所謂畫面的頂點,是指畫面是動作、表情的轉折點,比如人物手臂完全伸展時,點頭打招呼後低頭動作結束時,球體上升即將下落時,收回笑容的瞬間等。

影像是一連串靜止畫面的連續,因為前面的膠片在人眼中會形成殘留的影像,所以膠片上的畫面看起來才是動態的。

因此,越是激烈的'運動,在畫面的頂點或者在動作開始的前一刻進行剪切,會在後面的膠片上產生強烈的殘留影像的效果,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產生旋律感的剪切點

讓我們以翻書的動作為例,看一下尋找剪切點的方法。

如果從動作完全停止的狀態開始拍攝,忠實地將翻書的動作從一開始拍攝到結束,這樣觀眾一看就能知道是翻書的動作。

但是,僅僅讓人看明白是無法 體現出影像的美妙之處的,旋律感和舒適感同樣不可缺少。那麼究竟應該怎麼做呢?

我們把最開始的剪切點選擇在翻書動作已經開始的狀態。若把翻書這個動作分解成1~24個畫面,那麼就把最前面的3~4個片斷剪切掉,作為開始的剪切點。

這種改變對於理解翻書的動作沒有任何影響。相反,還能表現出動作的旋律感和舒適感。這種剪輯方法也可以運用到其他影像中去。

四:電影剪輯的正確方法不是只有一個

有一點希望大家不要誤解,那就是剪切點並不是唯一的。書頁翻到中間時可以作為一個剪切點,翻書動作快要結束的時候也可以作為一個剪切點。根據作品的不同,前後畫面的不同,剪切點可以有所變化。正確的剪輯方法不是唯一的。當然,剪輯也有其固定的形式幾約定,它們可以說是剪輯的規則。了解這些規則非常重要,但由於剪輯本身是一項富於創造性的工作,所以有時也會打破規則 ,進行一些新的嘗試。

五:剪輯的目的

從物理制約中解放,自由控制時間和空間

在攝影和製作中有時需要分割鏡頭,在後面把它們構成一個情節

在作品中省略故事中實際時間的流逝

省略故事中空間的移動

結合演出意圖構成劇情,確定作品的最終面貌

有目的地進行鏡頭的連接,明確、強調想表達的內容

使鏡頭的順序和結構更嚴密,突出情節性要素

六:動作剪輯中的固定規則

被拍攝物體為移動時的剪輯方法。

動作連接,是指對被拍攝物體的動作進行的剪輯。

從前,常常要因為更換膠卷而不得不中斷對一個動作的拍攝,然而用不同的鏡頭連接起來的同一個動作,看上去效果卻出奇的流暢,給人以深刻印象。據說這就是這一剪輯方法的起源所在。

『肆』 影視剪輯後期的常用技巧有哪些

一、影視剪輯後期的常用技巧——顏色匹配:


不要相信任何顯示器,不管它們有多貴。它是在你的系統上創建一個標準的Pal色卡來比較色調。


二、影視剪輯後期的常用技巧——顏色選擇:


當選擇錯誤的顏色時,您可以使用遮罩來呈現動畫,然後選擇要查看的顏色。


三、影視剪輯後期的常用技巧——電視顯示範圍和安全盒:


每台電視都有不同的顯示範圍,所以安全框架只能作為相機拍攝和後期製作的參考。


左邊和右邊的安全框架比頂部和底部的安全框架更不安全。一些16:9電視可以完全看到左邊和右邊的安全框架之外。在平板電視問世後,電視劇基本上就只剩下構圖了。


四、影視剪輯後期的常用技巧——慎用黃色:


小心使用黃色在膠片的頭部顏色。如果你不允許,很容易看起來很臟。不幸的是,每台電視機都有一點不同。因此,在暖色調中,在黃色中加入一點紅色,用橙色代替。


五、影視剪輯後期的常用技巧——景深:


在常見的電影剪輯技術中,色彩和景深容易過度調整,導致影片對某一色彩有強烈的偏置或景深過於清晰。它乍一看還不錯,但看幾次就壞了。


視力很容易疲勞,所以建議至少在第二天檢查一下膠卷。當你認為這是可以的,就返回參數。


環球網校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哪些影視剪輯後期的常用技巧,可以提升我們的影視後期水平?》到這里就結束了,如果你希望能將這篇文章靈活應用,還需多加練習,如果你還想學習更多有關影視後期的技巧或知識,可以點擊本站的其他文章進行學習。

『伍』 影視後期工作方法和技巧攻略

影視後期工作方法和技巧攻略

影視後期,即影視後期製作,是對拍攝完的影片或者軟體做的動畫,做後期的處理,使其形成完整的影片,加特效,加文字,並且為影片製作聲音等等。後期軟體具體可以分為平面軟體、合成軟體、非線性編輯軟體、三維軟體。後期軟體有很多,就單純的非線性編輯軟體就有很多種。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影視後期工作方法和技巧攻略,歡迎閱讀。

一、影視後期剪輯從業人員必備

1.在有限的素材中找出最好的表情和動作的眼力。

2.剪輯素材並發現它們與下一畫面連接的剪切的能力。

3.運用影像和選擇音樂的能力,製造旋律和情節的創造力。

4.剪輯者還要賦予由連續的靜止畫面所組成的電影以跳動感,給影像注入生命。

5.剪輯者會自然而然地在眾多的鏡頭中找出最棒的表情,找出哪一點是剪切點,這就是剪輯的旋律感。與此同時作品的全貌也會在許許多多的攝影素材中慢慢呈現出來。透過素材,看到作品應有的面貌。

電影《健忘村》劇照

二、尋找剪輯點的方法

應該在哪些地方進行剪切和連接?尋找剪切點無疑是剪輯者的重要工作之一,有點需要注意,這就是畫面的頂點。

所謂畫面的頂點,是指畫面是動作、表情的轉折點,比如人物手臂完全伸展時,點頭打招呼後低頭動作結束時,球體上升即將下落時,收回笑容的瞬間等。

影像是一連串靜止畫面的連續,因為前面的膠片在人眼中會形成殘留的影像,所以膠片上的畫面看起來才是動態的。

因此,越是激烈的運動,在畫面的頂點或者在動作開始的前一刻進行剪切,會在後面的膠片上產生強烈的殘留影像的效果,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產生旋律感的剪切點

讓我們以翻書的動作為例,看一下尋找剪切點的方法。

如果從動作完全停止的狀態開始拍攝,忠實地將翻書的動作從一開始拍攝到結束,這樣觀眾一看就知道是翻書的動作。

但是,僅僅讓人看明白是無法體現出影像的美妙之處的,旋律感和舒適感同樣不可缺少。

那麼究竟應該怎麼做呢?

我們把最開始的剪切點選擇在翻書動作已經開始的狀態。若把翻書這個動作分解成1~24個畫面,那麼就把最前面的3~4個片斷剪切掉,作為開始的剪切點。

這種改變對於理解翻書的動作沒有任何影響,相反,還能表現出動作的旋律感和舒適感。這種剪輯方法也可以運用到其他影像中去。

四、電影剪輯的正確方法不是只有一個

有一點希望大家不要誤解,那就是剪切點並不是唯一的。

書頁翻到中間時可以作為一個剪切點,翻書動作快要結束的時候也可以作為一個剪切點。

根據作品的不同,前後畫面的不同,剪切點可以有所變化,正確的剪輯方法不是唯一的。

當然,剪輯也有其固定的形式幾約定,它們可以說是剪輯的規則。了解這些規則非常重要,但由於剪輯本身是一項富於創造性的工作,所以有時也會打破規則,進行一些新的嘗試。

五、剪輯的目的

從物理制約中解放,自由控制時間和空間

在攝影和製作中有時需要分割鏡頭,在後面把它們構成一個情節

在作品中省略故事中實際時間的流逝

省略故事中空間的移動

結合演出意圖構成劇情,確定作品的最終面貌

有目的地進行鏡頭的連接,明確、強調想表達的內容

使鏡頭的順序和結構更嚴密,突出情節性要素

六、動作剪輯中的固定規則

被拍攝物體為移動時的剪輯方法。

動作連接,是指對被拍攝物體的動作進行的剪輯。

從前,常常要因為更換膠卷而不得不中斷對一個動作的拍攝,然而用不同的鏡頭連接起來的同一個動作,看上去效果卻出奇的流暢,給人以深刻印象。據說這就是這一剪輯方法的起源所在。

七、剪輯鏡頭

(一)動作以7:3連接

首先看一下動作剪輯中的基本之基本:動作連接,動作連接是指把一個動作用兩個畫面來連接的剪輯方法。

從理論上不說,這兩組影像只是畫面大小上的差別,描述的是同一時刻的同一動作,所以從任何一點開始剪輯都可以。但是,這時會出現動作不連貫或重復的現象,最終剪輯出來的影像缺少節奏感。

一般的影像剪輯方法是按照7:3或3:7的比例來連接動作,以達到動作流暢的效果。這樣一來,不僅前後動作看起來連貫,節奏感和生動感也應運而生。當然,按照7:3的比例連接並不是絕對的真理。根據素材和剪切點的不同,人眼有時會產生重復、跳越的錯覺。所以,故意將某些鏡頭剪切掉或是重疊起來,動作反而看起來更加自然流暢。在不同的影像中嘗試著改變剪切點來看看效果吧。

(二)把兩個動作連接成一個

將不同的被拍攝物體的多個動作連接成一個,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單個動作剪輯。

範例:被打出本壘打的投手和一壘手回頭看著飛出去的球,兩位選手在同一時刻完成「回首」這一動作。要想充分運用現有的素材,一定會採用這樣的連接:打出全壘打->投手回頭->壘手回頭->遠遠飛出去的球。但是,採用這種連接方法,兩位選手回頭的動作就重復了,會給觀眾贊成一種沉悶的印象。單個動作剪輯會把這兩個回頭動作整合成一個,通過剪輯來消除時間差。具體而言,就是在投手回頭動作的前半部分進行剪切,連接上一壘手回頭動作的後半部分,這樣能加強速度感並使畫面連貫。

動作連接的要點

兩台攝像機在相同的位置和角度拍攝出兩種不同大小的影像,如果是不同的位置和角度,可以使用這一規則來處理。

當然,如果素材不是同時拍攝而成的,只要改變一下角度,以某一動作的頂點(某一具特徵性的動作)為剪切點,連接的方法會有很多種。例如,先拍攝球出手前的一瞬間,隨後再拍攝出球後手向下收回的動作,然後把它們進行連接。以動作為中心進行剪輯時,必須注意幾個方面的問題,以下就是要點所在。

1、將時間看起來較長的鏡頭作為主要鏡頭。

2.考慮畫面的上下左右,以免影響動作的連續性。

3.大幅度改變運用和攝像機的位置會畫面的氣勢。

4.按照實際時間進行的連接看上去會比較拖沓,因此要壓縮過渡動作中能省略的部分。特別是動作激烈的場面,鏡頭的長度要縮短。

5.同時拍攝而成的素材理論上可以在任意一點進行剪輯,但是選擇不同的剪切點,重復或省略一些鏡頭,動作會更為流暢。

6、同一動作使用不同的畫面連接時,要盡量在動作的頂點處進行連接。

(三)有目的地重疊動作以強調

通過有目的地重復,用以強調某一動作,這種方法被稱為雙重動作或三重動作。範例中,把投手手臂舉到最高點的鏡頭作為剪切點,連接從前方、後方拍攝到的這一動作,最後再連接出球後手向下收回的側面全鏡頭。這樣一來,對於觀眾不說,動作可能並不是那麼流暢,但是「出球」的動作重復了3次(三重動作),給人印象十分深刻。雙重動作,只有當有意識地想要突出某一動作時才有效,而且要盡量精短,以免冗長。

(四)激烈的動作畫面可能省略中間部分

剪輯的目的之一在於時間和空間上的省略,如果按照實際時間的推移和空間的移動進行剪輯,再多的時間都不夠表現,觀眾也會覺得冗長、乏味。這時,比較有效的方法是抽取同一動作的部分中間鏡頭,然後連接組合。這種方法也被稱為中間抽去手法,它的作用是能大幅度地縮減時間,增加影片的速度感,讓觀眾百看不厭。運用這種手法時,必須選擇抽去哪些鏡頭,這是難點所在,最重要的是不能剪切掉動作的頂點(特徵性動作)。手臂舉到最高處、手臂放到最低點、最生氣時的臉、笑得最燦爛時的臉等,如果抽去了這些頂點鏡頭,就無法了解動作會朝哪個方向發展。

跳躍式剪輯發展了這一手法,它是中間抽去手法的一種,如唱機針般地對影像進行跳躍式的連接。跳躍式剪輯敢於打破傳統剪輯的禁忌,使製作讓人印象深刻的場面成為可能。

動作的中間抽去手法

通過抽去中間鏡頭來省略時間並突出速度感時,必須注意選擇應該省略哪些。省略其他鏡頭,最初狀態,投球時手臂位置達到最高時,手臂下垂,僅用這3個鏡頭就能最低限度地表現了出投球的動作。

(五)連接frame in和frame out畫面

被拍攝物體在拍攝框架中,這被稱為frame in;反之,被拍攝物體離開拍攝范圍,則稱之為frame out。走路或奔跑中的人、動物、小轎車、電車,這些移動中的物體都可以對它們進行剪輯。我們一起來考慮一下怎樣連接同一被拍攝物體在不同背景下的frame in和frame out畫面。自行車從鏡頭前騎過的場面,在不同地點拍攝兩組同樣大小的鏡頭。當然,我們可以按照從自行車駛入空舞台(鏡頭中只有背景,沒有被拍攝物體)到自行車駛出鏡頭的順序連接。這樣的連接方法沒有錯,但是空間上顯得過於空曠,而且動作不夠流暢。優秀的、有節奏感的動作連接方法是在前一組鏡頭是被拍攝物體即將離開拍攝范圍時,然後連接上後一組鏡頭中物體剛剛進入拍攝范圍的鏡頭。要點是使用被拍攝物體一半在鏡頭中,一半在鏡頭外的畫面,這樣連接動作看上去會比較流暢。如果被拍攝物體在前後兩組鏡頭中的角度不同,在frame in和frame out之間加入一幀空舞台鏡頭,畫面前後會更為連貫。

(六)暗鏡頭或共同點連接不同被拍攝物體的動作

不同被拍攝物體的動作怎樣連接?範例中是奔跑而來的人物和飛馳而去的汽車之間的連接,首先讓奔跑而來的人物越跑越近,直至充滿整個畫面,使畫面變成黑色,然後連接上後續的鏡頭。雖然人物的奔跑速度和汽車的速度不同,但是一來一往之間的黑屏(或者是光線很暗的鏡頭)成功地再現了流暢的動作。

對話剪輯中的固定規則人物台詞的剪輯方法,對話在這里就是指台詞。對話剪輯是指對登場人物的台詞進行的剪輯。它與動作剪輯並列為最具代表性的剪輯方法,是展示故事情節時不可或缺的因素。看起來簡單的對話剪輯,其實也是一些用來表現特殊效果的固定規則。

八、台詞連接

(一)台詞以1:3連接

台詞與台詞之間,除去se和bgm等之外,餘下的就是無聲狀態了。對於影像剪輯來說,重要的是如何製造出這種無聲狀態,並利用它來表現影片的節奏。範例中是兩個人在車上對話的場景,剪輯的關鍵在於兩人的對話之間應該有怎樣的間隔。一個一個的對話鏡頭都是用攝像機代替另一個人物拍攝而成的,因此兩個人並沒有進行真正的對話(=間隔)。剪輯時,如何製作出自然的對話間的間隔非常重要。

一般來說,對話與對話之間的間隔按照1:3的比例進行連接會比較連貫。

如果前組鏡頭中台詞結束後所空的間隔為1個長度,那麼在後續鏡頭中的對話開始前就要空出3個長度的間隔。

(二)台詞的上移下移,增加戲劇性效果

對話的上移下移,即將台詞部分插入前一鏡頭(上移)或拖入後一鏡頭(下移)中,它的作用在於突出人物因對話內容而產生的表情和動作的變化。例如:a先生被某人叫住,b先生向他打招呼說「你好,a先生」,將這一部分上移,隨後出現b先生的鏡頭中再插入上移了的a先生的台詞,「這不是b先生嗎!」。這樣一來,整個場面就顯得更為流暢和連貫了。例如:將前一鏡頭中的「我有了喜歡的人」這一關鍵名下移,突出表現在這句話的影響下男主角的.表情變化,這是這一技巧的意圖所在。例如:為了突出女主角在男主角邀請兜風的前後表情的變化,將男主角的台詞上移,和女主角的臉部鏡頭一起出現。如果不上移台詞,畫面中中有女主角無聲的臉部鏡頭,影片會顯得很長,而且沒有節奏感。並不是台詞的長短決定鏡頭的剪切,而是要一邊考慮情節一邊進行有目的的剪切,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

(三)使用嵌入的蒙太奇手法表現心情

要想讓上面的場面更戲劇化,可以使用在台詞之間插入其他鏡頭的方法。比如,露出一點後續的鏡頭,這樣也是可以的。前組鏡頭中女主角的台詞說到一半時,插入男主角的臉部鏡頭,這樣不僅能表現出男主角在聽了女友的回答後強烈的表情的變化,更是能強調之前平靜愉快的狀態。非動作和台詞的剪輯方法場景轉換和製造連接點。

1.初學者可以使用傳統的o.l方法柔和地過渡鏡頭

o.l(over lap重疊攝影)與淡入、淡出一樣,是非常常見的過渡效果,表示時間的流逝和空間的移動,也可用於表現心情。類似的過渡方法還有抹拭法、消散法等。

2、用遮蔽物連接不同場景!換窗

換窗是指被拍攝對象的前面有遮蔽物時,通過用遮蔽物遮擋畫面的方法來過渡到後續鏡頭的剪輯方法。

遮蔽物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不可動遮蔽物(牆壁或是其他很大的東西)和行人等可以動的對象。

兩者本來都是可以直接連接的,但是使用遮蔽物連接顯得更加自然。

3、用模糊畫面連接不同的場景

聚集和不聚集是指把模糊的圖像漸漸合成清晰的圖像,或把清楚的圖像漸漸變為模糊的圖像。

因為它是非常抽象的畫面,所以用它來連接兩個不同鏡頭時非常自然。

但有一點需要注意,如果前面的圖像和後面的圖像在顏色和圖像上沒有共同之處,最後做出的結果看上去會很不和諧。

比如說,從紅色的玫瑰轉到警車的信號燈,或是從一個人的臉轉到另一個的臉等,模糊畫面連接的應該是具體的場面,在舞台或被拍攝對象在顏色和形式上有共同點時才能使用。

4、用運動造成的模糊效果連接鏡頭

快速移動拍攝是用極快的速度左右(也可以是上下)移動攝像機進行拍攝。

使用這種方法時,會出現模糊的效果,連接不同的鏡頭。

這種手法給人以重視空間移動的印象,注意應該使用非常短的快速的鏡頭。如果使用了冗長的鏡頭,就很難作為場景轉換的連接鏡頭來使用了。

注意不同場景中的背景也應有較大變化。

5、用一樣的風景來連接鏡頭

空切是在連接同時進行的兩個不同場景時,在前面的鏡頭中將攝影機抬起拍攝天空,再將攝影機落下變為其他場景的鏡頭剪輯方法,不是藍色的天空也可以,可以使用月亮、太陽、星星等。兩個鏡頭中的場景可以離得很遠,但是一定要有共通點(如大海)。

6、用曝光效果連接鏡頭

像用強烈的閃光燈來拍攝一樣,用閃光(快速閃光出現的完全白色的鏡頭)來連接不同,鏡頭的方法叫做閃光效果。即使連接毫無共通點的鏡頭也能做到完全沒有不和諧感。廣告和音樂電視中經常用到這一手法。

7、用分割畫面過渡到後續鏡頭

一般做法是將同時進行的鏡頭分割後放在一起。如果不這樣做,觀眾會很難理解畫面。將鏡頭的右半部分分割出去,插上其他鏡頭來構成整個畫面的。在表現同步的事件時非常管用。其他有代表性的剪輯方法影像產品可以說是蒙太奇的集合最後介紹的是cut back(回切)等有代表性的剪輯方法,剪輯師可以通過不同的剪輯方法,使情節、登場人物的心情,以及影像的含義等有很大的改變,有的作品甚至由此出現了180度的大轉彎。蒙太奇就是通過畫面的組合來產生出故事性的,這里向大家介紹這種效果非常好的剪輯方法。

8、讓同時進行的不同鏡頭交替出現

讓在不同場所同時發生的事情交替出現,這叫回切(也可以叫做交叉剪切)。回切在強調場面連續性的同時,增強緊張感和表現力。

通過改變鏡頭的攝影速度(慢動作),可以使情節表現力更強。在回切中讓不同場所的鏡頭交替了出現,最後雙方出現於同一場所,這種方法效果會更好。例,約會遲到了,快速跑步的男性鏡頭與在約定地點等待的女性鏡頭交替出現。最後,無論是兩人最終見面,還是男性沒有趕到,女性一個人去逛街,鏡頭效果都會很好。與回切相近的剪輯方法還有回閃(flash back)。回閃是在表現登場人物的回憶或心裡描寫時,插入很多超短鏡頭。

9、當連接很困難時,插入黏合劑似的畫面

切出(cut away)是像黏合劑一樣連接前後鏡頭的剪輯方法。它是一種反傳統理論的方法,在連接尺寸相同的兩幅畫面時全觀眾以很大的震撼力。例如,拍攝兩個人在咖啡廳的情景時,並不是把兩個人的特定鏡頭連接在一起,而是在中間插入咖啡方糖的鏡頭,這樣影片顯得更有節奏感。只要插入的鏡頭拍攝的是前面鏡頭中出現過的物體就可以。例,把女性看寶石的鏡頭、寶石的特寫鏡頭和她在其他商店購物的鏡頭連接在一起。請大家自己感受一下,如果沒有這個寶石的鏡頭,在節奏感和震撼力方面給觀眾的感覺有什麼不同。

10、用不同框架的鏡頭連接,產生節奏感!

放大和縮小是給普通鏡頭帶來新奇感的很常見的方法。將框架不同的心情鏡頭(一般是可以表現人物心情的特寫鏡頭)與場景鏡頭(狀況鏡頭,一般是遠鏡頭或超遠鏡頭)階段性地連接起來,通常的做法是分成3個階段,注意不同鏡頭的框架是不同的。例如一個分3次接近一個吸煙男性的鏡頭(放大)。也可以分3次將鏡頭逐漸拉遠。如果使用同樣的框架單調,可以使用這種方法。從電影看「回切」的奇妙之處回切,就是使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同場景鏡頭以某種關聯性交錯出現的剪輯技巧。這種方法看上去似乎很難,實際上,我們經常可以在電視劇與電影中看到,它是一種非常普通的剪輯手法。比如,打電話的男人和女人交錯出現,這是很常見的鏡頭,但它使用的就是回切方法。回切的優點是讓時間的流逝重復出現,給人以更加接近電影的時間感。比如描寫殺人犯以及追捕他的警察的時候,用回切的手法會使影片進入高潮,提高速度感,給觀眾以更高的緊張感。《沉默的羔羊》中的高潮情節就是用回切的手法巧妙地展開的。回切的手法可以賦予鏡頭新的含義。比如希區柯克的電影《捉賊記》中的情景:凱力.布蘭德和格蕾斯.凱莉在旅館的房間里交談的時候,窗外放起了煙火為。這里煙火為了隱喻兩人的戀情。這里對煙火煌鏡頭進行回切,使得影片的情節更有表現力。

;

『陸』 請問電影的剪輯你們是怎麼找精彩的素材的,感覺找那些素材都要好久,有沒有較快的方法

沒有捷徑可走,任何一名合格的剪輯師或者導演都是一部電影活字典,必須大量觀片,只有這般才能在實戰的時候做到對素材信手拈來,運用的不著痕跡(剪輯手法)。一定要記住影片鏡頭沒有絕對的精彩和平庸,得看你用在什麼位置以及用什麼音樂。

『柒』 影視後期MV剪輯的技巧

一部成熟的MV,一定不能是胡亂堆砌鏡頭的作品。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影視後期MV剪輯的技巧,歡迎參考~

一、MV的製作一定要有設計意圖

一部成熟的MV,一定不能是胡亂堆砌鏡頭的作品。從頭至尾所有的鏡頭一定要有一條主線貫穿起來,作者要明白,自己的MV要表現什麼,無論是純剪輯的還是片花式的還是劇情式的,如果鏡頭象一盤散沙毫無章法,那一定是一部沒有凝聚力的作品。

二、MV要有「編輯感」

在網上看過許多MV,大段大段的往音樂上堆砌鏡頭,不理會音樂的節奏,不理會歌詞的內容,不理會鏡頭的長度,只知道自己喜歡哪段鏡頭,就整段剪下來堆在音樂上,一個鏡頭壓好幾句歌詞,十幾、二十秒都不換畫面,畫面與音樂完完全全是脫節的,這樣的MV不如直接去看劇。

給大家推薦岳靈珊的一部新作《暮雲深》預告,這部MV讓人想起東北的一道名菜:亂燉,就是把很多劇很多人物放進同一作品中去攪在一起,情節參考某部小說,人物全部帶COS性質,僅是我看出來的片源,就有《大唐情史》《貞觀長歌》《大秦帝國》《誰主中原》《逆水寒》《大明宮詞》等多部劇,還有我沒看出來的,總之畫面很漂亮,情節很緊湊(雖然看不懂),邊框和背景很古樸很漂亮,這是預告片,不知何時出正片,我們期待著吧。

三、MV要注意音樂與畫面的節奏相結合

這一點說起來容易,真正做起來是很難的,對於樂感好的人來說,可能要容易一些。主要注意以下幾點就可以了。

1、音樂的節奏與畫面切換的節奏要協調

所選取音樂的節奏決定了整部MV的風格與基調,在拼鏡頭的時候,就要完全遵循音樂的節奏來控制畫面切換的快慢,這樣給人的感覺才是協調的、舒服的。

2、音樂的節奏與畫面內部節奏要協調

什麼是畫面的內部節奏呢?就是畫面中人物的活動速度或是運動鏡頭的運動速度。比如,在一段很舒緩的音樂背景下,畫面中的人物卻在風馳電掣的舞劍,這就顯得很不協調,辦法很簡單,手工調節畫面的速度即可。

3、學會把握音樂重音

我把這一條稱為「踩點」,以前我對這一點注意得不多,直到前段時間我製作「大秦」那個MV時,前奏部分有個老者舉刀喊殺的鏡頭,朋友提醒我,這個鏡頭要向後退一點,我不明白,朋友說,恰好有個音樂重音在後邊一點處,要讓老者的手臂舉到最高處時恰好卡上音樂重音,這樣看著才舒服。我頓時醒悟,試之,果然。

所以說,製作MV並不是僅僅把畫面對上音樂就行,一定要考慮畫面本身的內容、節奏、人物的動作等因素,再配以選取得當的音樂,才能真正做到音樂和畫面的靈魂合二為一,總之一句話,快要快得有理,慢要慢得有理。

下面兩部MV是我認為在畫面與音樂的節奏把握上做得非常好的兩部,節奏分別是一快一慢,希望這兩部作品的欣賞能帶給大家完全不同的感受。

第一部是《游劍江湖》MV之《瀟灑一生》,作者:龍砂

這部MV給我的感覺是「動感十足」,音樂很帶勁,鏡頭剪得也很帶勁,最為帶勁的是整個作品所把握的節奏,刀光劍影與人物表情交相呼應,尤其請大家注意結尾處的字幕與音樂的節奏更是渾然一體,再加作者精心打造的水墨效果,一代大俠繆長風的形象呼之欲出。

第二部是《龍虎人生》MV之《千秋家園夢》作者:心兒小語

我一直很糾結於作者將田震的這首《千秋家國夢》做成的MV更名成《千秋家園夢》,在這部劇中,王志飛和王志文這兩位資深帥哥演的對手戲相得益彰,相當出彩,對於本MV中所表現的杜松山(王志飛飾演)來說,「國」的概念絕對要重於「家」的概念,所以,我認為這個名字改得失掉了原名中的大氣與使命感,但無論如何,這部MV製作得很成功,個人情感纏綿感人,民族危亡感又表現得很充分,特效運用得也不錯,鏡頭的節奏很慢,真的是很深情很深情。

四、鏡頭的剪輯要有章法

說到鏡頭的剪輯,應該說是「各花入各眼」,因人而論,不一而論。而且,很難用三言兩語總結出哪些鏡頭是好的鏡頭,哪些在剪輯時應慎重,即使我在大學中接受了四年正規的影視課訓練,現在一直在為學生講授影視藝術欣賞,也很難說得清應該怎樣來選取鏡頭。但是,有些一般性的規律還是可以給大家介紹一下的。

1、剪輯鏡頭要注意近景、中景、遠景的巧妙搭配

所謂景別,指的是被攝主體和背景在畫面中呈現的范圍,通過主體在畫面中所呈現的特點范圍,傳遞或轉達某種具體含義的畫面語言。一般分為遠景、中景、近景和特寫,許多MV作者在製作過程中不太注意這一條,事實上這一條至關重要。

大家設想一下,如果在一部MV中,大家看到的都是大全景,人物所處的背景倒是看清楚了,可是人物在整個畫面中就那麼小的一點,動作、表情都看不清楚,那是很郁悶的一件事情;反過來想,如果大家看到的都是一張張碩大的面孔的特寫,表情倒是看清楚了,可是任何人都會產生逼迫得喘不過氣來的感覺,所以,在決定一些鏡頭的取捨時,一定要合理考慮景別的因素,做到遠景、中景、近景錯落有致,才會讓整部MV作品提高欣賞性。

2、要注意畫面本身的張力

任何一個鏡頭,其本身都是有一定張力的,這種張力就是畫面本身的表現力,或者說,就是它帶給觀眾的感染力,比如,同樣時間長度的的鏡頭,靜止的畫面和武打的畫面相比較,武打的畫面更有張力,如果所配的音樂是快節奏的,武打的畫面就可以切換得慢一些,因為鏡頭本身的內在節奏已經很快,而靜止的畫面卻要快速切換,以保持和音樂節奏的統一。

我曾收藏過一部主角為孫興版楊左使的MV,總的來說,是部不錯的作品,音樂很有動感,遮罩用得很熟練,音樂節奏掌握得也很好,但是,美中不足的是,MV前半段的鏡頭全部都是楊逍在擺酷pose,我就覺得作品中有一股勁沒有釋放出來,讓人憋得很難受。我認為,如果在一個pose後緊接一段精彩的武打,然後再一個pose,再接一段武打……這樣組接出來的畫面會出彩很多。當然,這只是一家之言,不一定得到所有人的認可。

在組合鏡頭時,好多組男女主角深情的對望之後,不妨插入一個熱烈的擁抱,好多組激烈的武打之後,不妨插入一個收劍入鞘,好多組痛苦的表情之後,不妨插入一個淡然的微笑,以上的例子都來源於MV作者對鏡頭內在張力的把握。

在這里,向大家推薦一部MV,根據《寶蓮燈前傳》製作的《英雄寞》作者:淺夏

雖然這部劇我一直沒有看過,而且也不想看,但是這部MV卻做得表現力十足,因為神幻劇的鏡頭本身就很好看,很有張力,如果鏡頭剪得好,再稍一加工,就是部不錯的作品。

3、不要讓人物對著鏡頭侃侃而談

在MV的剪輯中,我很注意這一點。我不能忍受MV中的人物對著觀眾侃侃而談的同時,沒有人物的聲音,沒有字幕,讓觀眾一味的猜測:他(她)到底在說什麼?

4、不要出現「跳幀」的現象

所謂跳幀,指的是連續的畫面出現跳躍和不連續。舉個例子,某人在路上走,走的是同一條路,姿勢也未變,但卻突然從A點跳到B點繼續向前走,A到B點之間的走路過程消失不見了,這樣就給人造成了不連續的感覺,在MV的剪輯中,切忌這種現象的出現。

5、鏡頭組合要遵循「動接動」「靜接靜」的原則

首先,我聲明,這一條要做到很難,我自己就幾乎不能嚴格遵守。所謂「動接動」「靜接靜」,指的就是運動鏡頭要接運動鏡頭,固定鏡頭要接固定鏡頭。推、拉、搖、移、甩都屬於運動鏡頭,而機位靜止不動的則屬於固定鏡頭,注意,機位靜止不動並不等同於鏡頭中的人物和景物靜止不動,只是我們觀察事物的視角不變。

這一條我僅僅將它做為理論講授給學生,真正的影視劇也遵循這條原則,可是作為業余的MV作者,卻很難做到這一點,所以,這一條僅供大家參考吧。

此外,還有「靜接靜」、「動接動」、固定鏡頭中運動物體的剪接規律,我就不贅述了,太專業也太細,如有興趣的朋友我再單獨開教程吧。

6、鏡頭的轉場要謹慎

學作MV的朋友都知道轉場,就是鏡頭與鏡頭之間的轉換方式。一般來說,轉場分為無技巧轉場和技巧轉場兩大類,我詳細給大家介紹一下:

(一)無技巧轉場

(1)特寫轉場

鏡頭進入某人或某物的特寫畫面後,周圍的環境隱去,下一鏡頭轉換為其它環境下的事物。

(2)空鏡頭轉場

所謂「空鏡頭」,就是畫面中沒有人物的鏡頭,如月亮,樹林,落雪,大雨等等,這些鏡頭可以用來做轉場之用,它在渲染情緒方面的作用我在後邊會有詳細敘述。

(3)同類內容轉場

如張愛玲的《金鎖記》中的片斷,一隻掛鍾的特寫,走著走著,鏡頭一晃,十八年過去了,依然是這只掛鍾在牆上走著,這就是典型的同類內容轉場。

(4)相似體轉場

由我剪輯的小紀錄片《懷》,第四幕是從茂陵博物館到平陽公主墓的過度,在博物館門外的小路上,鏡頭突然放大,再縮小時已經是田間的泥土小道,後邊就是平陽公主墓,這里用的就是小路和泥土路這兩種相似體的轉場。

(5)入畫出畫轉場

正在激烈對打的人物,「嗖」的一聲跳出畫面,下一個鏡頭落在別處,或直接進入其它情節,這就是入畫出畫的轉場。

(6)封擋切換

人物主體用身體或物體擋住畫面時進行下一鏡頭的切換,叫做封擋切換。

(7)利用聲音或解說詞進行轉場

這個不多做解釋了,影視劇中比比皆是。

(二)技巧轉場

(1)疊化

上下鏡頭交疊,前一個鏡頭逐漸淺淡的同時,後一個鏡頭畫面逐漸清晰。

(2)定格

將前一個鏡頭做定格,以起到突出強調的作用,然後出現後一鏡頭。

(3)淡出淡入

一個畫面的清晰度、色飽和度逐漸淡下去,直至成為白場或黑場,下一個畫面的清晰度、色飽和度逐漸淡上來。

以上所介紹的三種技術轉場,都是大家在MV中最常用的轉場手段,其實各種視頻製作軟體自身都帶有許多很花哨的轉場方式,我建議大家要謹慎使用,往往初學者會使用大量的轉場來切換鏡頭,使得整個MV的畫面飛來飛去,很晃眼,其實沒有多大意義,關鍵還是鏡頭本身的選取和剪輯才是最見功力的東西,轉場如果應用不當,就會成為畫蛇添足的東西,很突兀,所以,大家一定要應用得當才行。

『捌』 影視後期製作剪輯要點是什麼

1、閃白
組成節目時,假如不直接使用白幀疊化,而是在原素材上調高Gamma和亮度做一個簡單的動畫,然後再疊化,這樣畫面的亮部先泛出白色,然後整個畫面才顯白。感覺就像光學改變,不單調,而且最好保持即使在最白的時分也隱約有東西可見,也就是說不採用純白的單色。
2、切
組成的時分以1-2幀的疊化來替代用純粹的切,過渡將會滑潤一些。
3、畫面色彩
畫面中盡量防止純黑,純白色,即使是黑色,採用壓到十分暗的紅色,藍色等來替代,將會使全體的色彩更和諧,由全體色調來決議具體的色調。
4、構圖
除了嚴厲、權威、力量等表現場合以外,盡量採用不對稱構圖,盡量從剪輯,聯接的角度考慮構圖,不要太執著於單畫面構圖,以電視的長寬比,單個鏡頭的構圖十分困難,構圖的時分我們通常考慮的不僅僅是電視上展示出來的那一部分,應該全面考慮動態的、時間與空間都有改變的立體構圖。
5、聲響與畫面
對所以環境聲,不用和畫面剪輯嚴格對應,一般來說環境聲先入後出。依據波形圖和畫面的剪切點錯開1-2幀感覺比較好,用眼睛和耳朵去感覺,不要太執著與波型圖和剪切點的共同。

閱讀全文

與電影剪輯後期怎麼找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小電影製作多少錢 瀏覽:709
早期香港電影怎麼會有四川話 瀏覽:727
免費看電影還不用錢 瀏覽:673
美國為什麼不是最偉大的國家電影 瀏覽:344
獵魔人電影好看嗎 瀏覽:367
什麼什麼胖子電影 瀏覽:863
如何購買海外電影 瀏覽:527
怎麼才能免費觀看我鄰居的老婆電影 瀏覽:764
哈利波特電影免費觀看2國語版 瀏覽:173
dj火電影網怎麼打不開 瀏覽:12
電腦和手機怎麼同時看電影 瀏覽:694
手機為什麼波電影沒聲音 瀏覽:909
關於民國好看的電影 瀏覽:938
nc級電影有哪些迅雷下載 瀏覽:169
小馬寶莉大電影都有什麼 瀏覽:566
愛奇藝哪些電影用券 瀏覽:956
日本類似小森林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457
有床戲的著名電影有哪些 瀏覽:45
本能1好看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466
黑澤明多少部電影 瀏覽: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