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拍攝一部電影最低要求的攝影器材是什麼
1,剪輯用的電腦,一般來說得兩台至少吧。2,還有攝像機,你可以用專業數碼的攝像機(俗稱DV)成本會低很多,但是效果肯定不如成本昂貴的膠片攝影機啦,不管你是用哪一款的,一台估計肯定是不夠的,當然是越多越好。3,如果是膠片攝影機的話,膠片當然不能少
7、遮光斗關於遮光斗,一直很有爭議。有些朋友認為很有用,另一些則認為是「樣子貨」.實際上遮光斗在控制雜光方面確實很有用,但這要看的質量要求標准。如果要求畫質精確,就得用遮光斗。
2. 電影是如何製作出來的
將真正拍攝的階段全部砍掉,從毛片(此毛片非彼毛片)已經拍完開始說。但這基本上是一個真空假設,因為一般情況下電影都是一邊拍一邊剪的。
聲音和畫面是分開處理的,但首先需要做一個時間碼的同步,便於最後將聲音和畫面合起來。首先,沖洗出一個原底。這個原底就是拍的所有畫面,不管這一個鏡頭是拍了70條還是80條。然後由原底翻印出一個工作樣片,由工作樣片做膠轉磁,配上同期聲,然後導演製片人七七八八一群人坐在一起看工作樣片,開始選,這一條不錯,那一條還可以,選這一條吧。全部選好以後,這些素材進入非線性編輯工作站把所有的畫面按照時間排列到一起,拼成一個電影。在這里導出所謂的EDL和CUTLIST,據說就是一個TXT文檔,裡面記錄著時間線、磁帶碼、膠片碼等等。將這個TXT轉給兩邊,一邊是用原底進行正式的剪接,最終間接完畢的底片要重新配光及印片,印片自然是翻成了正片,因此還要再重新翻回去一次變成底片;另一邊找到對應的音頻製成數字多路音軌,最終印成聲底片。這樣,影像底片和聲底片通過聲畫對位合成印製成最終的拷貝。
3. 電影製作為什麼比電視劇貴這么多
這個。。片酬是一方面,另外電影的特效一般比電視劇好很多 ,會精細很多 其他的。。。。比如阿凡達劇組,卡梅隆為了讓演員演的像,專門訓練他們一個月,還教他們學駕駛飛機,又帶他們去熱帶雨林感受潘多拉星球的感覺。。。還有道具 飛機啦,機器人啦 什麼的
4. 數字電影的攝影創作的的技巧有哪些
數字電影的攝影創作技巧有哪些呢?為了幫助大家全面了解這個問題,我為大家整理了數字電影的攝影創作技巧及相關內容,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
數字時代的攝影師
隨著數字電影的發展,今後甚至會出現後期導演。現在聲音的前後期製作已經開始分開,前期只管收錄同期聲,後期由另一個錄音師做環繞聲混錄。在畫面方面是否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攝影師只負責前期的畫面採集,後期則由後期導演負責?但不管怎麼樣,攝影師的首要任務是進行現場無缺陷採集。為此必須使焦點不出問題,既不能浪費CCD的動態范圍,又不能損失景物的階調層次,要使景物的亮度間距最佳地落在CCD的動態范圍內,同時使每個鏡頭的色彩基調符合影片的創作風格,為後期製作提供最好的原始圖像。這是攝影師的天職。
一條伽瑪曲線的誤區
器材供應商想找出一條標準的曲線,以滿足初學者的使用要求。通過創作實踐,筆者認為這種方法不切實際,起碼不符合故事片的創作需要。因為故事片的畫面影調、氣氛、場景、照明條件變化幅度很大,而且影像更傾向於主觀化、風格化、形式感。既不同於電視劇或電視節目,其拍攝主要是在演播室里進行,照明條件比較好,照度大而均勻;也不同於新聞紀錄片,它的拍攝是以紀實還原為主。為適應數字電影的拍攝要求,在現場伽瑪曲線和相關參數值必須隨時更改。
什麼是磁轉膠
對磁轉膠的工藝特點,筆者有幾點不成熟的意見。現在磁轉膠的技術和工藝已經很完善,而當地洗印廠的沖洗質量和操作經驗與最終拷貝的質量密切相關。對於前期拍攝與轉膠片的關系問題,大家一直很關注。到底前期拍成什麼樣,後期才能轉出好膠片來?以監視器顯示為準是筆者和國外加工廠達成的一個共識。去年筆者與德國阿萊的一位系統工程師有過交流,她說開發ARRI LASER的磁轉膠校正軟體的目的,就是要轉出的膠片跟監視器上看到的一模一樣。因此在這次拍攝中,完全是以監視器看到的效果為准,而不是過多地去考慮拍成以後轉成膠片會是什麼樣子。因為膠片的寬容度遠遠大於CCD,CCD能夠採集到的動態范圍,膠片上一定可以記錄下來。如果前期拍攝時把畫面拍得特別灰,動態范圍調得特別小,就無法使CCD有限的動態資源得以充分運用,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依筆者的經驗,前期拍攝應該把畫面拍得稍微亮一點,影調稍微硬一點,輪廓校正稍微強一點。這樣,磁轉膠之後,經過膠片的柔化、弱化並加上灰度等因素,放映的效果就剛好。
因為磁轉膠記錄在翻拍底片上,相對於記錄在負片上的畫面影調柔和一點,色彩淡點,基礎灰霧也小一點。我們看高清轉膠片的數字電影,覺得暗部很乾凈,層次很豐富,還適當減小了噪波的影響。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數字母板的象素數量和解析度,甚至光學鏡頭的成像質量,就特別重要。建議採用電影定焦鏡頭象素比較高的CCD。
數字影像與膠片影像
這里說的數字電影是指用數字高清攝影機拍攝,在院線大銀幕上放映的數字拷貝或膠片拷貝,而不是在電視台播出的電視電影。關於數字電影的畫面質量,筆者認為,1920×1080的解析度已經完全滿足了大銀幕放映的要求。目前數字攝影機CCD的動態范圍和調整特性完全可以滿足一般故事片的創作要求。所以,對於一般成本的普通電影,用高清拍攝應該不成問題。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數字電影的技術質量和藝術創作水平能夠好於35mm膠片電影。
數字電影今後的發展是不是一定要以膠片為參照?筆者認為並不一定。一開始是以實現膠片感的畫面風格為目標,使數字電影能夠被電影界接受,從而使它能夠生存下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觀念的改變,今後用高清完全可以拍出自己獨特風格的影片。高清就是高清,膠片就是膠片,二者可以並行發展,不存在誰取代誰的問題。
這次我們從轉的膠片拷貝中發現了高清拍攝的很多優點,例如暗部非常好,可能是因為記錄在中間片(反轉片)上,灰霧比負片小,低密度層次比直接拍在負片上顯得更透、更豐富。特別暗的鏡頭,以前用膠片拍,肯定要用500T、800T拍,顆粒會很大,而且反差也會很大。現在用高清拍,層次看上去很柔和,密度也有。所以,如何發揮高清拍攝的優勢,須要好好思考。
電影運動
影片受風格限制,沒有過多、明顯的運動。拍攝中雖然使用了升降車,也只是為了取得高機位,並且在搖移的時候盡量減小速度,目的是使逐行掃描的畫幅連續、清晰,大銀幕的視覺效果流暢。在拍攝中機器沒有出現嚴重的拖尾現象。由於高清攝影機比較輕,可以由攝影師本人攜帶斯坦尼康減震器進行拍攝,比以前方便多了。
通過這部影片的拍攝,筆者認為,在數字電影時代除了要掌握好數字攝影機的特性及其調整,還要加強對傳統電影攝影造型手段的運用。僅僅依靠器材供應商提供一組參數或一條伽瑪曲線就能拍好數字電影的想法是不現實的。
布光與照明的控制
由於整個影片的色調是以消色為主,機器參數調整上則以消色為目的,光線以散射光為主,盡量縮小光比。為了配合大光光孔攝影,基本是用弱光照明。為了減小夜景的色溫反差,我們全部都用的是高色溫燈。在現場還用了曝光表,將感光度調到320,速度是24格,曝光點的讀數為F1.4~2.0,光比約為1:3、1:4。調整光圈和參數調整要看監視器,通過參數調整進行最後修飾。在照明條件不理想的情況下,參數調整也能發揮作用,這是以前用膠片拍攝時不可想像的事情。使用高清拍攝,如果覺得暗部稍差,鋪底子光又來不及或者傍晚散射光不夠,就可以調整黑電平及黑伽瑪的范圍和幅度,這樣能有一定的改善。同時,還要對灰片、濾光器、負增益進行調整,取得最好的光圈值、景深范圍,從而實現最合適的影調。
光學鏡頭的運用
要在聚實焦點的'情況下取得淺景深的畫面效果,是一個難題。高清數字攝影機的CCD對角線是2/3",景深要比同樣光孔下的膠片攝影機大兩檔半,而我們用的實景很小,經常要用廣角鏡,於是景深的控制就成了一個難題。整部戲是用最大光圈拍的,光圈始終開到頭——T1.9、2.0。有時候也動後焦距,把焦距環調到無限遠,再動後焦,找前景,使後景虛化。這里跟焦點是一個難題。以前用膠片攝影時,只要焦點刻度在景深范圍之內,就認為是實的;現在用高清拍攝,在景深范圍之內也有可能虛焦。這個問題據說是由於CCD輪廓校正而引起的。為此,我們在現場經常檢查鏡頭後焦,並用皮尺來量刻度。我們這次沒有用定焦鏡,而是用5.3×11.5倍的變焦鏡頭,但卻是用定焦鏡頭的方法來拍。我們在遮光鬥上貼上膠布,把所有定焦鏡的換算值記在上面,並且規定只用幾個固定焦距,最後在大銀幕放映時畫面看上去透視關系比較好,銜接比較流暢。
色溫與色調的調整
與電視攝像的習慣做法不太一樣,我們沒有用白紙對著鏡頭和AWB按鈕來調白平衡,而只用了D5600開關,對攝像機的預置色溫進行3200K和5600K的切換,這大體上相當於膠片的燈光片和日光片的轉換;用A、B檔分別記憶所用白電平、主伽瑪和黑電平參數進行的場景主色調調整。原因是:
(1)用白紙調白平衡不適合電影故事片拍攝,而更適合電視節目拍攝。因為白紙放置的位置、方向很難確定,也很難重復;而且電影的布光經常是不同色溫的混合光,經常須要加色紙以改變光源顏色;還有,電影故事片的畫面色調傾向於帶有濃厚的主觀化、情緒化意味,並不需要把不同場景都拍成色溫平衡一致的“白平衡”。
(2)HDW-F900沒有手動色溫連續調整的功能,不能定義一個基本色溫。當然,如果能定義一個色溫值,顏色也不盡相同。比如色溫取4300K,可以偏綠一點,也可以偏藍一點。但要注意,白電平、黑電平、主伽瑪三者之間的比例平衡,不能失調。就像膠片的三條曲線一樣,不能交叉,這樣亮部到暗部的顏色基本保持一致,不至於偏差太大。高清攝像機可以任意改變色溫平衡值,還可以改變RGB的白電平、黑電平和伽瑪值,使畫面偏某種色調。這就給攝影創作帶來了很大的靈活性,使場景色調在現場調整成為可能,而且是可以重復、控制的。
利用矩陣來改變影片基調也非常重要。在開拍前導演要求《冬至》這部影片拍成冷灰調子,不要出現太多的色彩。於是要求主場景牆壁的顏色做成中灰色,但是拍出來以後都偏綠。與著名攝影師池小寧先生研究後,使用矩陣解決了這個問題。(當時HDW-F900還沒有升級,色彩矩陣還沒有自動采樣功能。)
電影畫面的造型處理
數字電影可以實現膠片感的影像。為此,攝影師一定要有電影造型意識,並掌握電影感的畫面及其影調、色調等特徵,只有這樣,才能運用好CCD的調整特性。
開拍前導演一再強調,這部影片雖然是用高清拍,但一定要按照大銀幕的放映效果處理畫面,而不能像拍電視劇那樣處理。為此,筆者在開拍前觀摩了一些參考影片,並思考畫面造型等問題。最終確立影片以冷灰色為基調,盡量採用消色並選擇陰天拍攝,曝光可以略欠一點;採用淺景深,利用鏡面反射增強場景的空間透視感;多用中景鏡頭,少用特寫;增加場面調度和長鏡頭,少用對切鏡頭。以下作具體介紹。
輪廓和細節調整
在此之前,我們拍攝試片和樣片的時候,把DETAIL都關了,結果發現上了大銀幕以後所有鏡頭的焦點都偏軟。因而在大銀幕放映條件下,如果影像的信息量不夠充足,則有必要令細節反差增強,關鍵是如何把握尺度。這次拍攝中,我們把DETAIL的值控制在30~75之間。如果是拍全景或日景,則調高一些;如果拍近景或夜景,就要調低一些。特別是在低照度的情況下,我們發現DETAIL提高的同時噪波也提高了,這一點要特別注意。DETAIL還可以控制爬格現象,例如我們拍竹簾子時遇到過爬格現象,用DETAIL的HV和LEVEL DEPEND數值進行調整基本得以控制。
影調與反差的調整
其做法是:通過伽瑪類型、黑電平、黑伽瑪、主伽瑪、拐點及其白切割電平等參數調整,為每個鏡頭的場景亮度關系定製一條最匹配的伽瑪曲線,使場景的亮度間距以恰當的比例壓縮或擴展到CCD全部可用的動態范圍之內。這實質上是一個如何合理分配CCD有限的動態范圍資源的問題。我們基本上每個鏡頭都進行這項調整。因為每個鏡頭畫面的構圖、景別、照明條件、亮度間距、影調關系都不一樣,如果想既不損失景物的亮度階調層次、也不浪費CCD的動態資源,就必須改變CCD的光電轉換特性來重新分配動態資源。更何況CCD的有效動態范圍與膠片的寬容度尚有不小的差距,這項調整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5. 拍攝電影時那個像拖把一樣的東西是什麼
是錄音用的麥克風 外面毛茸茸的是麥克風套,作用是在室外拍攝時過濾風聲或其他雜音用的,裡面的麥克風一般是指向性麥克風,形狀是長柱型,作用是只接收指向的方向傳來的聲音,有效的過濾其他方向的雜音,所以經常看到是錄音師舉著一個類似「7」一樣的東西對著拍攝人員。
6. 拍電影時為什麼要打板呢
這張圖片里是我自己的板,用了五、六年了,在美國拍片一直用它。這是一塊標準的美製電影場記板,英文叫做 Clapboard,或者 Slate。前者一般指的是那個板子,後者多指」打板「這個行為。不過這兩個詞在美國的片場無論說哪一個大家都明白你的意思。下面我會詳細講解一下場記板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首先是回答問題:為什麼要用場記板?
第一個也是最顯而易見的作用就是場記板可以用來記錄所錄影像的一些元數據。比如這條視頻是哪個場景,哪個鏡頭,有沒有同時錄制聲音等等,這就是場記板上要寫的那些內容。這些內容對於後期製作是極其重要的。有了這些元數據,拍攝的素材才得以系統得整理起來以減少錯誤和提高效率。
場記板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要解釋這個功能得先從電影拍攝的方式上說起。電影拍攝,聲音的錄制和影像錄制是分開錄制的。這個叫做 Double System,是標准電影錄制的方式。這意味著,電影中影像是攝影機錄制的,但片場收的聲音(即同期聲)並不同時錄進攝影機里,而是錄制到一個專業的錄音機里。
這么做的原因是:
①電影錄音對於聲音採集的要求很高,必須使用專業錄音設備,因為專業設備不僅可以提供最高音質,對於聲音的控制以及錄制多個音軌的支持也很好,這樣的設備整合在攝影機上是不現實的。(其實專業電影攝影機只具備簡單聲音錄制的功能)
②在後期製作中,畫面部分和聲音部分是兩個不同的部門完成的,各自拿到所需素材同時開工這是工業化的製作標准,所以兩個系統是效率的保證。
明白了電影的聲畫是分開錄制後,那麼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了: 怎麼樣保證錄制的聲畫在後期能夠完美的同步在一起呢?
於是,在時碼生成器使用以前(後面會說到),場記板是被證實是最有效的幫助後期聲畫同步的保證。使用方式就是在攝影機和錄音機都是開啟錄制的時候,打一下板,讓攝影機同時記錄板子和上的瞬間以及錄音機里清脆的碰撞聲音,後期把它們對到一起,就可以完美搞定!更簡單的是如果攝影機也有錄制聲音,可以將攝影機錄制的參考聲利用軟體自動識別打板的響聲並對齊到錄音機錄制的聲音。這樣可以將大量復雜的手動工作自動化,節省了很多時間。
說完了場記板是什麼作用, 這里順便科普一下 好萊塢專業的打板流程 是什麼吧:
在好萊塢,專門打板的工種叫做 2nd Assistant Camera,簡稱2nd AC,即第二攝影助理(國內叫攝影二助)。這個工種除了打板之外還要記錄 Camera Report(場記的一種,專門記錄相機數據)以及幫助第一攝影助理移動、安裝、清理和維護攝影機。
以下是一個標準的打板流程:
這個看似簡單的工作實際並不簡單。比如如果鏡頭懟在知名影星的臉前,你就得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而且你決不能使勁的打下板子。因為聲音真的很大,吵到了演員破壞了氣氛,你很可能會丟了工作,所以這時候你要說 」Soft Stick「 然後輕輕打下。說到場景字母的時候,你不能直接說 A B C,而是要用軍用呼號Alpha 、Bravo、Charlie來稱呼ABC,避免如B和D這樣聽著容易混淆的字母。還有一些特殊情況,你沒法一開始在鏡頭前放置場記板,你要記得在拍攝結束後來打板,並且要說」Tail Slate「(即尾部打板)然後將板子顛倒過來表示這是tail Slate。
聽到這里是不是覺得頭大了,沒錯,打板的規矩有很多,你要在經驗中慢慢學習~
最後你可能會有疑問,平時你在花絮中看到的場記板是這個樣子的:
這又是什麼板子?那個亮著的數字是什麼?
這個是帶有時間碼生成器的板子。這個板子可以生成電影拍攝的專用時間碼,並通過專門的時碼同步配件將攝影機和錄音機賦予同樣的時間碼。這樣一來後期根本就不用對齊,導入了聲畫進入專業軟體,軟體自動就將二者合並在一起,這是標准工業化使用的場記板。但是普通的小團隊其實根本用不上,一來是這么一塊板子要$1200美金,其次需要額外幾千美金來配備時碼的同步配件。最後就是低於5000美金的攝影機基本沒有同步時碼的功能。
拍戲都會有那個"板子"--叫場記板。因為我們所看到的電影或電視都是一段段長短不一的片段接起來。但在拍攝過程中,因為要節省時間多會將同一場景同一演員集中拍攝。在日後剪接時再將其片段接回導演想要表達的順序。而場記板就是在拍攝時先錄在要拍攝內容前(有時會因方便起見在之後才補上) ,以標示那個片段的內容和順序
而電影因為是拍攝在底片上,聲音需另錄在專業錄音帶上,兩者在放映時必需同步。場記板的"拍"的聲音點為剪接時同步的一個接點,電視則同錄在磁帶上,所以只要"錄板"標示,而不用"拍"板,但兩者都有"板"的。
簡單的說:「打板」這個動作,實際上是為了後期素材上,聲音與畫面的同步。視覺上,打板時,能看到兩個板因為撞擊,重合在一起。在後期波形(waveform)上,能看到波長最細長的一條音波頻率(紅色標注處),這個就是木板合上時,清楚響聲的顯示,這樣在後期中,只需找到它,就可以同步聲音和畫面的素材
場記板上有很多信息,包括「Roll」,表示拍的哪張卡或哪卷膠片;「Scene」表示場次,「Take」表示鏡次,同時會在下方註明導演(Director)、攝影師(Camera)、片名以及表明是白天還是夜晚的戲份。數字化後都用上了電子場記板,上面的數字代表了場次,鏡號及time code.所謂time code就是這個畫面內容會儲存在帶子的位置,例如:如果顯示23:13,就表示這個畫面在帶子第23分13秒的地方.
打板方法:1.拍攝特寫時,不要把場記板放在演員臉前直接「打」,這樣會非常影響到演員之後的表演;2.一定要確保場記板在畫面當中,這就需要與攝影師配合。
打板的人通常有兩種可能一個是場記.一個是攝影助理.
這個叫做「場記板」,上面寫著場次、鏡次、導演、片名、影片公司等資料。
拍電影的時候畫面和聲音是分別記錄在不同介質上的(早期是畫面用膠片,聲音用磁帶),後期剪輯需要把音畫同步起來,如果沒有一個參照,這個工作會非常困難。場記板合上的聲音非常清脆,在音軌上可以看到清晰明顯的波形,同時在畫面上找出場記板剛好合上的一幀也不難。把兩者對應起來,音畫便可以完美同步了。
以前電影膠卷是整卷的。拍攝鏡頭又是分段的。這樣一整卷要記錄很多場景,拍好後還要剪切,這樣為了後期辨識剪切歸檔方便。就先用擋板寫下第幾場第幾幕拍攝日期及第幾次拍攝(同個場景可能要拍攝很多次)至於說聲音什麼的,有聲電影都是後來的事了。而且一般都是後期配音。同期配音又是有聲電影出現後多少年的事了。初期應該不是為配音考慮的。主要是起個驚堂木,發令槍的作用。讓所有人注意力集中場下安靜,是開始拍攝的聲音信號。
因為記錄畫面的設備和記錄聲音的設備不同 啪的那一聲主要是聲畫同步用 俗稱"對板" 場記念的場鏡次號方便剪輯助理對這劇本挑素材順戲並生成按場鏡次分類的素材 如果多機拍攝的話 場記或者攝助打板前還應該念出機號 因為這時不同畫面素材要對應一條聲音素材。
首先我們平時所看到的電影,都是依靠聲音與畫面組合而來。而在一部電影製作完成之前,這兩部分其實是分開錄制的。由後期的製作人員將它們剪輯組合,才會有最終的完成品。
此時「打板「便能發揮到其最主要的作用。在每一個鏡頭開始,打板的動作會被紀錄到畫面之中。同樣,打板時發出的咔噠聲,也會被紀錄在音軌開頭。這時,打板就成為了一個同步點,更好的幫助後期人員簡捷准確地將聲音與畫面同步。
場記板,也就是我們俗稱打板中的「板」,通常會標有電影名稱、場次、鏡次、導演、日期等等詳細拍攝信息,這也便是它的另一作用——為素材標序。電影在拍攝過程中往往不是按劇本順序所進行,所以拍攝後的素材排序會非常混亂。場記板上著有的信息,會讓畫面剪輯人員更好的挑選合適段落。並且在拍攝時,打板的場務人員同樣會報板(說出場次、鏡次等信息),也方便了音軌剪輯人員的排序工作。
在某些時候,我們會看到工作人員將場記板頂部朝下,反轉過來打板,這種打板方式叫「尾板」或者「倒板」。通常會在兩種情況下使用,一是當鏡頭的角度、對焦等已經准備完成,沒有空隙在中途打板,此時會在拍攝結束後打倒板。另一種情況是,在拍攝時沒有拍到場記板或者漏拍、漏打等問題出現,同樣會打倒板。
不僅在製作期,拍攝時場記板同樣能能發揮作用。打板能讓片場內工作人員注意力集中、保持片場安靜。同時,打板在電影中已經漸漸衍生到功能之外,某種程度這個動作標志著電影拍攝的開始。
1分鍾咱們說清楚不廢話直奔主題
1、拍電影打板對於後期有這很大幫助,板子上寫著導演、第幾場戲、演員、這些信息對於後期快速找到適合的片子混合剪輯有很大幫助,不需要打開視頻文件就直接看到了板子的信息了
2、音頻對齊,由於電影基本都是後期錄音,打板會在音頻軌道上出現一個峰值(類似股票的K線)這時候攝影機也在錄音,後期只要將單獨錄音的文件與視頻錄音的K線對齊這樣就達到了音頻同步
方便後期剪輯。拍攝電影時候都分場拍攝,而且一場要拍攝多次。完成後,一部2小時左右的電影,將會分成幾百、幾千個小片段。你剪輯時候,就很容易根據前面打版的找出對應的段落進行剪輯了。
最後,經過導演篩選。如 第一場 選第三次,第二場,選第八次,第三場,選第22次....你去剪輯吧。不然的話,你作為後期剪輯,你咋知道怎麼剪輯啊!
行話叫「打板」,首先這個板子上記錄了下面這段影片的內容(按照劇本上XX幕XX場)、拍攝次數(第X次拍攝),導演的工作日誌上面也按照這些內容進行記錄「XX幕XX場第X次拍攝通過」,然後進行後期剪輯的時候就在拍攝出來的影片中找到每個「打板」的鏡頭,看上面的記錄進行選擇、剪接。
這個習慣來自膠片時代,因為使用膠片拍攝電影的時候必須等到將膠片沖洗出來之後才能看到內容,因此需要做好詳細的記錄。而且拍攝出來的黑色的場記板在膠片上面是連續一段的黑色,比較容易從大量的膠片中找出來。
「敲」一下也是有作用的,電影的內容不僅僅是圖像,還有聲音,敲的這一下聲音與影片拍攝時現場的聲音相比比較特別,容易被注意到,也被用來作為「索引」使用,這樣你就可以在觀看片子的時候聽到「咔嗒」的聲音而知道這是另一段戲了。
此外,敲的這一下聲音也可以提醒所有的工作人員認真工作。
現在的電視劇都採用錄像帶甚至數字方式拍攝,可以隨時「倒帶」重拍,因此這種「打板」的方式不是特別需要了,但是一方面很多導演、劇組還有同樣的習慣,另一方面這樣的分段記錄對數字編輯來說也比較方便實用,因此大多數都保留著。
「場記板」,板上標注著場次、鏡次、導演、片名,最重要的作用是為了聲畫同步,攝像機記錄拍板的動作,錄音記錄拍板的聲音,後期剪輯的時候把聲音和畫面對位上,形成和聲音同步的畫面。
除此之外依然很重要的作用是場記根據場次和鏡次記錄下哪條能用,哪條不能用,方便後期文件歸檔,試想如果沒有這個板,後期剪輯人員一條一條去看哪些能不能用,會嚴重影響後期效率。
使用場記板是為了後期製作更方便,能夠快速找到目標片段進行編輯。「場記板」要配合「場記本」使用,在分鏡頭拍攝時,以場記板作為畫面第一幀鏡頭,上面一目瞭然能夠看到場景、卷號、鏡號以及當前場景拍攝次數,這樣後期編輯的時候,製作人員拿到已經標記好的場記本,一看就知道哪些鏡頭可以用,哪些是廢鏡頭,使用剪輯腳本配合場記本就能夠實現快速粗剪,把需要的鏡頭按照第一幀打板鏡頭排列好,再進入後續精剪流程。另外對於多機位拍攝的同一場景,因為采錄的時間不一樣,每個機位的聲音和畫面多少都有差別,在進行多機位剪輯是,會以場記板「吧嗒」扣下那一瞬間的聲音作為「聲音剪輯點」,這樣,再多的機位也能夠統一時間,實現多機位畫面的邏輯連貫。當然,現在的場記板對齊音頻時間的的功能已經弱化了,隨著電子場記板、時碼對齊設備以及更高級的剪輯軟體出現,現在可以自動識別多軌道音視頻時間碼,然後自動對齊非線性剪輯軌道,再也不用人工對齊了。
便於剪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