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影評 > 電影打戲後期怎麼剪

電影打戲後期怎麼剪

發布時間:2024-10-22 21:02:42

⑴ 編導的電影剪輯技巧

編導的12條電影剪輯技巧

電影的剪輯手段,主要是為了保證人物刻畫的鮮明性、故事情節的連貫性、時間空間關系的合理性、節奏處理的准確性。那麼電影剪輯技巧都有哪些?以下僅供參考!

1.剪輯要緊湊。

演員對話中不必要的停頓。縮短每句中間的空白部分,甚至可以減去冗長不重要的對話。不過在剪去對話前,請先徵求導演的意見。

通常來說,我的方法是一開始就剪輯出精確的版本,而非剪出較長的電影再縮減。大部分電影觀眾的注意力一般不超過90分鍾,相當於一般電影的長度。如果初剪完後電影長度大約100分鍾,那你基本上還需繼續剪到90分鍾使電影更緊湊。但如果初剪完後電影長達兩個小時甚至更長,那就需要"動大手術"了。

2.臨時音樂。

許多剪輯師喜歡用臨時背景音樂剪輯電影,把臨時音樂當做佔位符。

在此我提出不提倡該做法的兩個原因:

第一,一旦人們喜歡上臨時音樂就很難再找到感覺不錯的合適配樂。

第二,臨時音樂會成為你的"精神支柱"。當無趣的場景配上有趣的音樂時,你會更加寬容。我更願意剪輯出有力的電影場面並通過適當編輯使它完美呈現。

如果一個場景可以自己站得住腳,那配樂會錦上添花。唯一的例外是蒙太奇鏡頭的音樂設置。因此,我在剪輯時候可以做的更好。

3.不要使用法網剪輯方法。

最初的法網電視連續劇使用特定對話剪輯方式:聲音與畫面完全同步,不存在重疊部分。

常用的方法是:剪A畫面—A講完對白—剪B畫面—B講完—剪回A畫面,就這樣一直輪流剪輯下去。

剪輯大師沃爾特·默奇將這種剪輯方法命名為法網風格剪輯法。但事實上,觀眾對與聲音和畫面剪輯不重合的反應更好。

我認為這種剪輯方法更貼近現實生活,我們先是聽到有人開始說話,然後才抬頭去看。或者一個人正在說話,我們會看看我們的朋友的反應。這種剪輯方法更貼近人的自然反應,會使影片更加流暢。

4.動作配合。

使用演員手勢,道具,視線或者走位是剪輯方法之一。

但沃爾特·默奇說,最好的方式是讓情緒自然流露,或者剪出流暢的敘事節奏,技術上的剪輯反而是最不需要考慮的。

但也絕不可忽略,因為動作不相配會讓觀眾難以入戲。然而一個編輯朋友經常告訴我,"過分注重匹配會束縛剪輯"。如果觀眾能完全入戲,那他們常常會忽略那些鏡頭存在的不連續問題。剪輯的職責就是盡量使觀眾融入劇情之中。

5.移動拍攝鏡頭。

移動鏡頭是拍攝動作片的主要方式,可以是軌道攝影機,旋臂攝影機,攝影機穩定器或手持攝影機。

動作電影通常要呈現出緊張的氛圍。當我剪輯電影時,我喜歡在鏡頭運動時作剪輯,保證一個接一個的鏡頭都處於運動狀態,但許多導演兵不同意,他們更喜歡在攝影機開始移動前或停止移動後才剪輯。但我更喜歡緊湊的剪輯方式,讓觀眾目不暇接。

6.不要一直用同一個角度進行剪輯。

如果導演拍攝了許多不同角度的鏡頭,不要一直機械的切回到同樣角度,或者重讀不久前使用的同一系類鏡位。

當然,在一個對話場景中只有兩個角度,難以避免重復剪輯,但是如果導演根據不同需要不同鏡頭框架進行拍攝,那不妨通過剪輯體現導演的意圖。不要被剪輯規則束縛,比如主鏡頭/單鏡頭/反轉,主鏡頭/單鏡頭/反轉等等。可以嘗試混搭一下。

7.鏡頭三個一組。

當需要切換場景時,通常都是三個一組。至少保持1.5到2秒也可更長。

舉個例子,在主角進入房間環顧四周的場景中,以三個為一組剪輯視點鏡頭可以直觀展示給觀眾主角所看到的整個場景,模仿我們真實的世界讓觀眾身臨其境。

8.重點剪輯演員的眼睛。

演員在電視上、電影中和舞台上都憑臉蛋吸引注意,但最重要的是演員的眼睛。

當剪輯激烈的對話場景時,我都注意演員的眼睛。他們是否傳達出適當的情緒?對戲的演員反應如何?演員的表演決定我的剪輯。這個原則使我更專注於傳達對話的主要演員而剪掉其他人的反應。

9.排除演員表演中的"空氣"。

和第一點相似—我喜歡緊湊的剪輯。注意大多數演員都表演誇張,超過合適的程度。演員會強調停頓、比腳本要求的增加更多錯誤、表現的更為口吃、瞥的時間更長,但剪輯的職責是通過適當剪輯使表演恢復正常。剪掉冗長動作和對白,使電影真實而不做作。

10.形成故事情節。

據說世界上有三種電影:劇本型、拍攝型、剪輯型。

無論你剪輯哪一種類型時,都要高度注意故事脈絡,不要害怕改變劇本或拍攝內容,只要是有意義為之。許多剪輯師利用在畫面分鏡劇本作記錄從視覺上呈現出故事情節。這可以幫助你確定以最通順的邏輯呈現故事給觀眾。

11.利用數字輔助設備。

像現代的NLEs和finishing techniques這樣的數字媒介提供給製作人很多輔助工具。

比如,數字圖像可以放大很多倍。你可以用這些工具變焦拍攝者放大一個鏡頭來拍攝廣闊場景或特寫鏡頭,如果用的是用RED數字攝像配35mm膠片拍攝那會很容易做到。只要保證圖像質量,不必害怕拉近焦距拍攝。

許多剪輯師經常討論用多畫面屏幕來進行剪輯。通常是指兩個演員的時間安排與預設不符(比如在一個過肩鏡頭或雙人特寫鏡頭中)但是可以剪輯出適當的場景節奏,放慢兩個演員間的時間。

如果攝像機被鎖定,演員動作重疊的部分不太復雜,那麼可以用更簡單的方法創造全新的OTS鏡頭。產生一種兩個演員在表演的`時間選擇上有所偏差的視覺效應。

12.做自己的選擇但也要考慮其他人。

作為剪輯師的職責是形成故事情節把握電影節奏。

最重要的一點是幫助導演達到創造性的視覺效果。但是你也要有自己的想法。大部分剪輯師都是獨立完成初剪。這是你在電影打上鮮明的個人烙印的第一個機會。當初剪完成後,導演會和剪輯師通力合作把剪輯變成導演想要的版本。

你在剪輯和改變某一演員的表演時所做的種種選擇都影響了觀眾的觀影感受。比如,剪掉對話中重復的部分可以使增強畫面的緊張感。這傳達出一點,即使拍攝完畢剪輯工作也不可怠慢。

剪輯師做出的決定可以輕易改變場景傳達出的感情,因此任何決定必須服從劇情。當然,只有有符合邏輯的理由並且導演同意時你才能作這樣的剪輯,如果不同意就要提供備選方案。

我喜歡在選擇最好的場景前回顧一下取景鏡頭。起初,導演也許從四個鏡頭中標記了第三個和第四個為取景范圍,我實際上可能開始用第一個鏡頭,接著用第四個鏡頭的後半段。

在反復簡介演員對話對白時,我經常剪掉包含很少取景鏡頭的過場場景。雖然你已經想好解釋你所做剪輯的理由,但也要准備好應對改變。

大部分導演不會在後期製作時回顧每一個取景鏡頭,而是根據你剪輯表演的版本進行修改,無論是否欣賞演員的表演。如果他們的確欣賞某一演員的不同的表演,他們會建議修改剪輯或從取景鏡頭找到合適部分。剪輯的場景越讓人感覺煥然一新並呈現出最令人信服的表演,導演就會越認同你的技術。

;

⑵ 影視剪輯的基本流程

影視剪輯的基本流程具體如下:

1、標記
在素材庫中,樣片會分類標記清楚。每場戲都可能會包含導演或攝影師額外的備注。這是剪輯師初次看到的樣片,它是按照故事情節發展拍攝的,因此與內容相符。一個優秀的剪輯師會仔細觀看樣片,尋找可以融入電影中的動作和細節。

2、初次排序
剪輯師認真推敲在每個場景下拍攝的所有音頻和視頻素材,將重新排序,以最好的方式敘述故事。對於大製作片子,一般會一邊拍攝一邊剪輯。剪輯師將樣片剪輯整理好,供導演和製片人觀看。為了在剪輯時有更多選擇,一般這時剪輯師和導演可能會多拍些重要時刻的鏡頭。

3、粗剪和更改
粗剪通常要三個月時間完成。每個剪輯師都有不同的工作方法。有時候剪輯師獨自工作,然後給導演和製片人看一天或者幾周的工作成果;有時候和導演一起工作,討論電影的每個細節。

4、初次剪輯
初次剪輯是已得到剪輯師、導演、製片人認同的粗剪片。盡管還有可能變化,但所選片段和鏡頭組已基本確定。電影已經初見雛形。詳細的精編會根據粗編的比例、結構、節奏來進行,對粗編進行升華。

5、精剪
精剪不再關注整部影片,而是剪輯的細節。精剪加強並鞏固初剪確定的節奏和結構。

6、最終剪輯
精剪影片得到剪輯師、導演和製片人認可後,音效設計師、作曲家和字幕設計者將與剪輯師合作,為最終剪輯版創造並加入音效和音樂。最終剪輯得到一致認同後,剪輯師決策表會被送往洗印室,底片剪接師把底片和EDL對應,確保製作出的底片與最終剪輯結果完全一致。點擊進入網校在線試聽(也可預約13家分校現場了解)

如果想成為專業的影視剪輯師可以到王氏教育,在王氏教育學員將學習各類剪輯、特效合成、調色等軟體,如Pr、Vegas、Final Cut Pro、AE、Color、達芬奇調色、Edius等,這些軟體之間的相互搭配能夠提高工作效率;還將學習影視視聽語言藝術理論知識、AVID、DIT等製片技術,幫助掌握工作所需各類技能,真正成為影視剪輯從業者。

⑶ 動作電影中的銜接剪輯技巧

動作電影中的銜接剪輯技巧

動作電影又稱為驚險動作片,是以強烈緊張的驚險動作和視聽張力為核心的影片類型。下面給大家介紹動作電影中的銜接剪輯技巧,歡迎閱讀!

動作電影中的銜接剪輯技巧

音樂是重中之重

預告片牛不牛逼,音樂權重佔70%以上。

一段旋律有范、節奏變化豐富的音樂,是動作電影預告片的核心。適用於所有類型的電影預告片。

剪輯技藝再牛逼,音樂平庸,預告片就平庸;音樂品位高,曲子編輯的好(音樂不是拿來直接一整條用的,需要經過延長、縮短、拼接、變速、變音等處理),那麼剪得糙一點都沒關系。

音樂是最直觀給你「感覺」的東西,2分鍾的音樂包含著巨大的情緒流,一個字也不用講,音樂一起,就能讓你感到「興奮」「感動」「愛情」「幻滅」「哲學」「宗教」「緊張」「恐懼」「壓抑」等情緒,這些抽象的大主題裡面又能細分出無數具體的意象。

而畫面和對白,在預告片的幾分鍾時間里,只能呈現出零星的「信息」。

所以,音樂最關鍵。

剪輯技巧

先明確一點,我們剪預告片時,幾個鏡頭剪成一組,幾組鏡頭構為一幕,三幕或者四幕就能組成一條完整的預告片。

新來的剪輯師往往會出現「剪得比較亂」的問題,為什麼

1、一組鏡頭只需說清楚一個意思。如果你加入了不是這個意思的鏡頭,就會突兀。顯得亂。

2、一組鏡頭講完後,再去講下一組鏡頭,邏輯上或者情緒上要有承接或者遞進。新手會瞎跳亂跳,一組鏡頭還沒講完就開始下一組鏡頭。

3、幕與幕之間,要有大的邏輯串聯。拿《小時代1》的先導預告舉例子,第一幕起勢,第二幕主角亮相正常世界,第三幕關系惡化進入低谷,第四幕事件和人物有了更豐富的變化進入高潮。(舉小時代 預告片 的例子是因為,它是業內外公認的高水準預告片)

1、鏡頭之間的視點和動勢最好接上。

A視點就是視覺重點,上個鏡頭的視點結束在畫面左側,下一個鏡頭的視點就盡量從左側起。

B動勢變化要順。這個看具體情況處理。如果你僅僅把動勢順著方向或者快慢「接上」,那麼看起來雖然舒服,但是有些楞。好看的動勢要像書法。有斷有連,有急有停,有粗有細,有開有合。這個看感覺了。

2. 根據音樂,普通鏡頭的剪輯要故意不壓在節奏上,只把重要鏡頭壓在節奏上。

為什麼這樣呢?所有鏡頭全壓著節奏上,第一很楞,第二看起來像MV,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你每個鏡頭都壓在節奏上,都很爽,到了牛逼鏡頭或者該強化的鏡頭時,再壓在節奏點上就沒那麼爽了,效果就出不來了。

這樣是先抑後揚的一種做法。

3. 「刺激——反應」鏈條。

劇情片里,說出的一句話,要接住。(用別人的反應、事件、另一句話等來接)

愛情片里,拋出的一個媚眼,要接住。(別人的媚眼,幸福的表情等來接)

動作片里,射出的一顆子彈,要接住。(東西被打爛,炸彈爆炸,人死亡等來接)

「刺激——反應」鏈條,是一組鏡頭最常用的敘事方式之一。給了刺激就一定要有反應,一組鏡頭才有結束感,結束之後再開始下一組鏡頭。路一步一步走,話一句一句說。新手剪片子,最常犯的毛病就是給了刺激,沒反應。不知道怎麼就到下一組鏡頭了。就好像你給別人講故事,每句話都講一半,觀眾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只覺得不舒服、不好,其實是你挖的坑沒填上,絆到觀眾了。

4. 跳切、快放、快閃夾黑幀、慢鏡頭

鏡頭節奏要變化:幾個快的',就插一個慢的。幾個近景,來一個遠景。幾個格鬥,加個大場面。幾句對話,來個爆炸……永遠要給出變化,要有能量的起伏。帶觀眾做過山車。

有時人物動作慢我會跳切或適當快放,顯得有力一些。快閃夾黑幀這塊,《匹夫》先導預告1分10秒處有例子,學生服日本刀砍人。

5. 如果一場戲很牛逼,就整場放。(並不是說你不去處理它)

國外預告片最愛用的技巧,為什麼?因為人家電影拍的牛逼,場面撐得住。

常常最後一個鏡頭(就是最高潮那個),就用片子里的一個牛逼的場景鏡頭做結尾。不像我們,用高速剪輯或者凌厲的剪輯堆砌出一個高潮來。《獨行俠》的許多款預告片都是這么乾的,一整場動作場面碼上去。很過癮。

6. 起高潮之前壓低,高潮後要安靜,再起更高的高潮。

通常,開槍爆炸之前,我們會剎住音樂,讓整個音響安靜下來,說句話或者什麼的,再起開槍或爆炸。這樣做是為了讓高潮顯得更高更有力。通過能量差產生對比,做強效果。

再舉《小時代1》先導預告的例子。第四幕是高潮,所以第三幕要低谷一點壓抑一點(不管剪輯節奏、速度還是音樂能量都比其他幾幕要低),而且,在起第四幕之前,先猛地安靜,唐宛如喊叫「沖啊!」後,音樂再響起,進入高潮。

音響音效設計

評論里有位朋友說覺得音效最關鍵,實際上,沒有最關鍵的,所有的步驟都是關鍵。創意、剪輯、音樂、音效、特效等方面全都做到高完成度,才能出一支好預告片。

好萊塢預告片的音效使用量是非常小的,隨便打開一支好萊塢大片的預告,旁白和音樂占音響總量的90%,只有在關鍵的地方才有一兩個音效。他們最重要的是對白,對白一起,音樂都會降好幾個量級。

為什麼呢?因為好萊塢重故事,而且好萊塢演員的念白都很棒,隨便一句話都可以撐起來,,加上人家電影畫面牛逼,音效這種東西要你用好音響才能感受的到,所以想要看預告片真正的音響設計,還得去電影院里看前面的貼片。(最近看imax版本的《007幽靈黨》,前面有《火星救援》的全長貼片,那個錄音水準和音響設計水平可以說是世界最高水平了,快去看吧)

話說話來,音響設計涉及到的聲音層次有三層:音樂、旁白、音效。原理是:「此起彼伏,有起有伏」。

1、有起有伏

從大的音樂結構來看,必須做到「有起有伏」,音樂的能量不要一直高或一直低,需要變化。我們一般做音樂,同一個旋律走兩小節,就要變化。要遞進、中斷或者旋律發生變化。否則觀眾看的時候會疲。

2、此起彼伏

這里主要指音效和對白需要此起彼伏,簡單來說就是「有音效的地方別有對白,有對白的地方別有音效」「音效和對白不要打架」。這個以剪輯師為主,在剪輯時就應該注意,音響設計師做輔助。

觀眾在一定時間流裡面能夠注意到的信息是有限的,預告片屬於高強度的信息流,對於觀眾注意點的設置一定是排列有序而不是擠在一起的。

所以大家看標准範式的好萊塢預告片,大的節奏設計通常是固定的:「說幾句話」+「插個音效」, 完成一組鏡頭。對應剪輯就是:幾個敘述鏡頭加對白或旁白+能出音效的鏡頭。

3、其他

音響在頻率上大致有「高、中、低」三個頻率段,許多新的預告片公司作品,往往聽起來不夠飽滿、音效怪怪的、銜接不夠順滑。原因有三。

一是忽視了氛圍音,主要是低音的填補。有一些耳機幾乎聽不出來的長長的「嗡」「嗚」的低音,我們是會隨著音樂能量的起伏,壓在音樂下面。這一層很重要,缺少了就會讓音響變得很「薄」。

二是音效的融合度不夠。同一個聲音,比如開槍的聲音,樂庫裡面可能有一千種音效,你要找到能夠融合進整體音響裡面的那一個。找不到,就試,試不出來就自己做變音處理,把它融合進去。融合度低的音效,就像一段光滑木板上面的倒刺,很扎手。

三是銜接處理要順滑。一部電影預告片會用到好幾段音樂,成百上千種音效。這么多的元素拼在一起,要把他們的接縫處打磨順滑,不扎耳朵。

;

⑷ 剪輯動作片的四個技巧

剪輯動作片的四個技巧

准備一場打戲的時候,你需要考慮到很多的點:動作的編排,電影藝術知扮伏,特技,音樂甚至是爆破效果。這些元素在製作一場電影感十足的打戲中十分的重要,但是,如果想要表現更具動態效果,更加的逼真,那就離不開後期的剪輯了。下面我為大家介紹剪輯動作片的四個技巧,希望能幫到大家!

需要大量的動作鏡頭和反應鏡頭

動作鏡頭毋庸解釋。反應鏡頭實際是把你帶入情緒和情景的。例如,A砍了B,B的反應鏡頭是很疼,但是依然站了起來,向A反攻,你知道此時的`B已經不顧一切了。你被B的反應鏡頭帶進了打鬥的情緒中。這樣的打鬥戲才是既有動作又有情緒的

加速度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李小龍——事實上,按照他們對電影製作的影響,他們通常是相反的,典型的動作演員應該是在一個完整動作的關鍵動作點上(也許只是其中的幾幀)將其加速,來使動作看起來更真實,更有力,而不是強迫製作者降低素材播放的速度來缺沖使觀眾看到他出拳或伸腿。

整體的剪掉幾幀畫面

與其放慢每幀的播放速度,不如整體剪掉幾幀畫面,來使畫面呈現更緊張的效果。這個需要結搭攜合看上面的視頻理解,語言真的很難描述。

製作音效

單純的把音效拖拽到時間線上,是不足以使人們產生演員是在屏幕內互毆的錯覺的。你需要為音效加上一些過濾,使他們聽起來像是在現場錄制的,以求不失真。

以上就是今天要講解的幾個有用的後期剪輯技術,你可以用他們來使你的動作場景看起來更真實,更吸引人。如果你有哪些更好的方法,不妨在下邊分享一下。

;

⑸ 影視後期製作技巧之連貫性剪輯

影視後期製作技巧之連貫性剪輯

影視後期製作是影視製作過程中的一部份,影視拍攝完成後即會開始後期製作。那麼影視後期製作有什麼技巧呢?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影視後期製作技巧之連貫性剪輯,希望能幫到大家!

主宰經典好萊塢電影,之後也大量為好萊塢以外的電影製作所採用的,就是這種為人熟知的「連貫性剪輯」(continuity editing,也作「流暢剪輯」、「分鏡頭剪輯」)。它早在電影史初期就已見雛形,到了1919 年左右,它的最主要特徵就已具備。連貫性剪輯的目的就是要讓觀眾對故事的理解、對故事的關注不致中斷。與好萊塢對故事情節的處理技巧相一致,基本的原則就是「透明」——也就是說,表現的技法應隱藏起來,不應引人注目,不然,觀眾的注意力就不會集中在發生了什麼,而是轉移到怎麼發生的。

這就是說,用盡量減少剪輯的固有痕跡的方式去並置鏡頭。設計切換時要避免在銀幕空間上帶來令人困惑的省略,或令人迷失銀幕方向的改變。定場鏡頭的拍攝有助於分清一個場景的布局和界限,跟在後面的較近的景別也就相應地被理解為處於這個較大空間中的一景。

另一個常用的手法是180° 規則,這能確保在連續鏡頭中空間的一致性,避免在場面調度中出現以下現象:在前一個鏡頭中出現在畫幅這一側的東西,在後一個鏡頭中卻跑到了畫幅的另一側(就如同鏡像一般)。30°規則起到類似作用,確保前一個鏡頭與下一個鏡頭在取景上有足夠的變化,以避免出現跳切現象。為達到平順、連貫的空間並置,那些使連續鏡頭相互「匹配」的手法同樣也很重要——比如視線匹配和動作匹配。所有這些為我們描繪出決定這一畫面與下一畫面之間空間關系的位置圖,用故事本身——其中的人物和情節——把鏡頭聯系在一起。就像「視線匹配」所暗示的,剪輯對電影建構人物的視點(意指他們實際看到的東西,與「聚焦」[focalization]這個術語包含的隱喻意義相對)是至關重要的。反過來,表現銀幕上的人物在看著什麼東西的過程,也對清晰地傳達鏡頭與鏡頭之間的聯系特別有用。它也被看成是連貫性剪輯的又一再現手法,一般被稱作正反打鏡頭結構。它們最常用於表現兩個人物之間的對話場面,攝影機的位置與對話雙方的肩膀齊平。這種手法能清楚地告訴我們每一個說話者所在的位置,以及他們都看到了什麼,同時也表現了人物互動的親密性。

《女友星期五》的開場為連貫性剪輯的運芹笑作提供了示範:影片的定場鏡頭是沿《華盛頓 郵報》的新聞編輯室推軌運動的,這既明確了這個工作場所的忙碌,也大致交代出編輯們的辦公室(場景右側)、記者和打字員聚集區(居中)和電梯(左側)的相對位置。隨後的一個疊化帶給我們一個近景,希爾蒂和拉爾夫共乘電梯,他們那個交談的段落就是用齊肩高的正反打鏡頭段落來表現的,這與先前那個移動的畫面形成對照,似乎是鬧中取靜,在喧囂的新聞采編室中,另闢出一個只有他們兩人的世界。然後是一連串跟拍希爾蒂的鏡頭,當她經過打字組的人堆,進入沃爾特的辦公室時,「動作匹配」派上了用場。希爾蒂起初是站到門口,向攝影機鏡頭的右側張望了一下,隨即切換到沃爾特和路易的鏡頭,我們知道,他們就是希爾蒂的視線所看到的對象。希爾蒂招呼一聲,宣告自己到了,鏡頭切換為中景,畫面上不僅變成了三個人,而且也把這個新房間的基本布局交代清楚了。

剛把問候話說完,達菲進來了,一個中遠距離的雙人鏡頭插進來,讓希爾蒂和沃爾特有較長時間的交談,希爾蒂說著話,橫過畫面,坐到了沃爾特身後:現在,她在畫面右方,而沃爾特居左。為了和希爾蒂說話,沃爾特搖轉椅子,這樣,他又面向希爾蒂,背對攝影機;隨後一個切換,沃爾特這才面向我們。盡管這次切換使得沃爾特有了從背對我們到面向我們的轉化,攝影機的移動還是少於180°,就像第一個鏡頭明確了沃爾特的位置在攝影機微微偏左一樣,在第二個鏡頭中他只是微微向右偏移;隨之而來的是希爾蒂的視點鏡頭,其中嫌握含,在此前那個中遠距離的鏡頭中確定的空間關系得以保留,希爾蒂仍然居右,而沃爾特的肩膀在畫幅左側依然可見。

這個場景遵循著連貫性剪輯的規則,也表現出變化在規則范圍內是如何應用的。我們或許也皮彎注意到了,希爾蒂坐到沃爾特後面去時,改變了主宰180°規則的那條假設軸線的位置:當時的場景中有四個人,其中的三個有進有出,那條線的位置是從門到窗;一旦場景中只包含有沃爾特和希爾蒂時,從人物之間引出的軸線,實際上已由希爾蒂得到了重新校準,相當於在軸線的這一端到那一端拓展出一系列可能的機位。當沃爾特和希爾蒂說說笑笑,就會議中的細節爭論不休時,也有一些巧妙的剪輯,暗示人物互動上的變化。整個場景中的剪輯做到了流暢無痕,以某種方式起到了幫助我們了解劇情的作用,只不過,大部分沒有被我們注意到罷了。

既然說連貫性剪輯仍然是主流和藝術電影主要的電影「語言」,那麼,觀眾對電影表現手法越來越精通,也使得諸如此類的規則被打破的機會越來越頻繁。特別是180° 規則,經常在動作段落中被打破,比如說,在攝影機移動和畫幅變化的地方輔以動態的場面調度。藝術電影就經常打亂剪輯的連貫(像戈達爾使用的跳躍剪輯)成為它們自覺探索電影技巧的一部分。

名詞解釋:

180°規則(180°rule)。也即軸線規則。這種剪輯技巧規定,從場景中取一條假設的軸線,規定攝影機應始終位於這條虛線一側。否則即為越軸,易導致觀眾在空間方向上的迷惑。

30° 規則(30°rule)。這種剪輯技巧規定,攝影機的安放角度總要比前一個鏡頭的攝影機位置有至少30°的改變。

視線匹配(eyelinematch)。在一次切換中,一個鏡頭表現某人正在凝視畫面外的某處,那麼接下來的鏡頭就應該表現被凝視的對象。表現凝視者在先的情況更為常見,但在實際剪輯中,將這一順序顛倒也決非罕見。

動作匹配(match onaction)。借一個在前一個鏡頭中表現的動作可在第二個鏡頭中完成的這一事實上的便利,將兩個空間連接在一起的切換。

正反打(shot reverseshot)。在180°規則的范圍內,在互補或配套的空間上,在基本相反或幾乎正對的鏡頭位置上所做的切換。

拓展:影視後期製作技巧攻略

一、剪輯師修養

1.在有限的素材中找出最好的表情和動作的眼力。

2.剪輯素材並發現它們與下一畫面連接的剪切的能力。

3.運用影像和選擇音樂的能力,製造旋律和情節的創造力。

4.剪輯者還要賦予由連續的靜止畫面所組成的'電影以跳動感,給影像注入生命。

5.剪輯者會自然而然地在眾多的鏡頭中找出最棒的表情,找出哪一點是剪切點,這就是剪輯的旋律感。與此同時作品的全貌也會在許許多多的攝影素材中慢慢呈現出來。透過素材,看到作品應有的面貌。

二、尋找剪輯點的方法

應該在哪些地方進行剪切和連接?尋找剪切點無疑是剪輯者的重要工作之一,有點需要注意,這就是畫面的頂點。

所謂畫面的頂點,是指畫面是動作、表情的轉折點,比如人物手臂完全伸展時,點頭打招呼後低頭動作結束時,球體上升即將下落時,收回笑容的瞬間等。

影像是一連串靜止畫面的連續,因為前面的膠片在人眼中會形成殘留的影像,所以膠片上的畫面看起來才是動態的。

因此,越是激烈的運動,在畫面的頂點或者在動作開始的前一刻進行剪切,會在後面的膠片上產生強烈的殘留影像的效果,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產生旋律感的剪切點

讓我們以翻書的動作為例,看一下尋找剪切點的方法。

如果從動作完全停止的狀態開始拍攝,忠實地將翻書的動作從一開始拍攝到結束,這樣觀眾一看就知道是翻書的動作。

但是,僅僅讓人看明白是無法體現出影像的美妙之處的,旋律感和舒適感同樣不可缺少。那麼究竟應該怎麼做呢?

我們把最開始的剪切點選擇在翻書動作已經開始的狀態。若把翻書這個動作分解成1~24個畫面,那麼就把最前面的3~4個片斷剪切掉,作為開始的剪切點。

這種改變對於理解翻書的動作沒有任何影響,相反,還能表現出動作的旋律感和舒適感。這種剪輯方法也可以運用到其他影像中去。

四、電影剪輯的正確方法不是只有一個

有一點希望大家不要誤解,那就是剪切點並不是唯一的。

書頁翻到中間時可以作為一個剪切點,翻書動作快要結束的時候也可以作為一個剪切點。

根據作品的不同,前後畫面的不同,剪切點可以有所變化,正確的剪輯方法不是唯一的。

當然,剪輯也有其固定的形式幾約定,它們可以說是剪輯的規則。了解這些規則非常重要,但由於剪輯本身是一項富於創造性的工作,所以有時也會打破規則,進行一些新的嘗試。

五、剪輯的目的

從物理制約中解放,自由控制時間和空間在攝影和製作中有時需要分割鏡頭,在後面把它們構成一個情節。

在作品中省略故事中實際時間的流逝省略故事中空間的移動,結合演出意圖構成劇情,確定作品的最終面貌。

有目的地進行鏡頭的連接,明確、強調想表達的內容,使鏡頭的順序和結構更嚴密,突出情節性要素。

六、動作剪輯中的固定規則

被拍攝物體為移動時的剪輯方法。

動作連接,是指對被拍攝物體的動作進行的剪輯。

從前,常常要因為更換膠卷而不得不中斷對一個動作的拍攝,然而用不同的鏡頭連接起來的同一個動作,看上去效果卻出奇的流暢,給人以深刻印象。據說這就是這一剪輯方法的起源所在。

七、剪輯鏡頭

(一)動作以7:3連接

首先看一下動作剪輯中的基本之基本:動作連接,動作連接是指把一個動作用兩個畫面來連接的剪輯方法。

從理論上不說,這兩組影像只是畫面大小上的差別,描述的是同一時刻的同一動作,所以從任何一點開始剪輯都可以。但是,這時會出現動作不連貫或重復的現象,最終剪輯出來的影像缺少節奏感。

一般的影像剪輯方法是按照7:3或3:7的比例來連接動作,以達到動作流暢的效果。這樣一來,不僅前後動作看起來連貫,節奏感和生動感也應運而生。當然,按照7:3的比例連接並不是絕對的真理。根據素材和剪切點的不同,人眼有時會產生重復、跳越的錯覺。所以,故意將某些鏡頭剪切掉或是重疊起來,動作反而看起來更加自然流暢。在不同的影像中嘗試著改變剪切點來看看效果吧。

(二)把兩個動作連接成一個

將不同的被拍攝物體的多個動作連接成一個,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單個動作剪輯。

範例:被打出本壘打的投手和一壘手回頭看著飛出去的球,兩位選手在同一時刻完成「回首」這一動作。要想充分運用現有的素材,一定會採用這樣的連接:打出全壘打->投手回頭->壘手回頭->遠遠飛出去的球。但是,採用這種連接方法,兩位選手回頭的動作就重復了,會給觀眾贊成一種沉悶的印象。單個動作剪輯會把這兩個回頭動作整合成一個,通過剪輯來消除時間差。具體而言,就是在投手回頭動作的前半部分進行剪切,連接上一壘手回頭動作的後半部分,這樣能加強速度感並使畫面連貫。

動作連接的要點

兩台攝像機在相同的位置和角度拍攝出兩種不同大小的影像,如果是不同的位置和角度,可以使用這一規則來處理。

當然,如果素材不是同時拍攝而成的,只要改變一下角度,以某一動作的頂點(某一具特徵性的動作)為剪切點,連接的方法會有很多種。例如,先拍攝球出手前的一瞬間,隨後再拍攝出球後手向下收回的動作,然後把它們進行連接。以動作為中心進行剪輯時,必須注意幾個方面的問題,以下就是要點所在。

1、將時間看起來較長的鏡頭作為主要鏡頭。

2.考慮畫面的上下左右,以免影響動作的連續性。

3.大幅度改變運用和攝像機的位置會畫面的氣勢。

4.按照實際時間進行的連接看上去會比較拖沓,因此要壓縮過渡動作中能省略的部分。特別是動作激烈的場面,鏡頭的長度要縮短。

5.同時拍攝而成的素材理論上可以在任意一點進行剪輯,但是選擇不同的剪切點,重復或省略一些鏡頭,動作會更為流暢。

6、同一動作使用不同的畫面連接時,要盡量在動作的頂點處進行連接。

(三)有目的地重疊動作以強調

通過有目的地重復,用以強調某一動作,這種方法被稱為雙重動作或三重動作。範例中,把投手手臂舉到最高點的鏡頭作為剪切點,連接從前方、後方拍攝到的這一動作,最後再連接出球後手向下收回的側面全鏡頭。這樣一來,對於觀眾不說,動作可能並不是那麼流暢,但是「出球」的動作重復了3次(三重動作),給人印象十分深刻。雙重動作,只有當有意識地想要突出某一動作時才有效,而且要盡量精短,以免冗長。

(四)激烈的動作畫面可能省略中間部分

剪輯的目的之一在於時間和空間上的省略,如果按照實際時間的推移和空間的移動進行剪輯,再多的時間都不夠表現,觀眾也會覺得冗長、乏味。這時,比較有效的方法是抽取同一動作的部分中間鏡頭,然後連接組合。這種方法也被稱為中間抽去手法,它的作用是能大幅度地縮減時間,增加影片的速度感,讓觀眾百看不厭。運用這種手法時,必須選擇抽去哪些鏡頭,這是難點所在,最重要的是不能剪切掉動作的頂點(特徵性動作)。手臂舉到最高處、手臂放到最低點、最生氣時的臉、笑得最燦爛時的臉等,如果抽去了這些頂點鏡頭,就無法了解動作會朝哪個方向發展。

跳躍式剪輯發展了這一手法,它是中間抽去手法的一種,如唱機針般地對影像進行跳躍式的連接。跳躍式剪輯敢於打破傳統剪輯的禁忌,使製作讓人印象深刻的場面成為可能。

動作的中間抽去手法

通過抽去中間鏡頭來省略時間並突出速度感時,必須注意選擇應該省略哪些。省略其他鏡頭,最初狀態,投球時手臂位置達到最高時,手臂下垂,僅用這3個鏡頭就能最低限度地表現了出投球的動作。

>>>>(五)連接frame in和frame out畫面

被拍攝物體在拍攝框架中,這被稱為frame in;反之,被拍攝物體離開拍攝范圍,則稱之為frame out。走路或奔跑中的人、動物、小轎車、電車,這些移動中的物體都可以對它們進行剪輯。我們一起來考慮一下怎樣連接同一被拍攝物體在不同背景下的frame in和frame out畫面。自行車從鏡頭前騎過的場面,在不同地點拍攝兩組同樣大小的鏡頭。

當然,我們可以按照從自行車駛入空舞台(鏡頭中只有背景,沒有被拍攝物體)到自行車駛出鏡頭的順序連接。這樣的連接方法沒有錯,但是空間上顯得過於空曠,而且動作不夠流暢。優秀的、有節奏感的動作連接方法是在前一組鏡頭是被拍攝物體即將離開拍攝范圍時,然後連接上後一組鏡頭中物體剛剛進入拍攝范圍的鏡頭。

要點是使用被拍攝物體一半在鏡頭中,一半在鏡頭外的畫面,這樣連接動作看上去會比較流暢。如果被拍攝物體在前後兩組鏡頭中的角度不同,在frame in和frame out之間加入一幀空舞台鏡頭,畫面前後會更為連貫。

>>>>(六)暗鏡頭或共同點連接不同被拍攝物體的動作

不同被拍攝物體的動作怎樣連接?範例中是奔跑而來的人物和飛馳而去的汽車之間的連接,首先讓奔跑而來的人物越跑越近,直至充滿整個畫面,使畫面變成黑色,然後連接上後續的鏡頭。

雖然人物的奔跑速度和汽車的速度不同,但是一來一往之間的黑屏(或者是光線很暗的鏡頭)成功地再現了流暢的動作。

對話剪輯中的固定規則人物台詞的剪輯方法,對話在這里就是指台詞。對話剪輯是指對登場人物的台詞進行的剪輯。它與動作剪輯並列為最具代表性的剪輯方法,是展示故事情節時不可或缺的因素。

看起來簡單的對話剪輯,其實也是一些用來表現特殊效果的固定規則。

八、台詞連接

(一)台詞以1:3連接

台詞與台詞之間,除去se和bgm等之外,餘下的就是無聲狀態了。對於影像剪輯來說,重要的是如何製造出這種無聲狀態,並利用它來表現影片的節奏。範例中是兩個人在車上對話的場景,剪輯的關鍵在於兩人的對話之間應該有怎樣的間隔。

一個一個的對話鏡頭都是用攝像機代替另一個人物拍攝而成的,因此兩個人並沒有進行真正的對話(=間隔)。剪輯時,如何製作出自然的對話間的間隔非常重要。

一般來說,對話與對話之間的間隔按照1:3的比例進行連接會比較連貫。

如果前組鏡頭中台詞結束後所空的間隔為1個長度,那麼在後續鏡頭中的對話開始前就要空出3個長度的間隔。

(二)台詞的上移下移,增加戲劇性效果

對話的上移下移,即將台詞部分插入前一鏡頭(上移)或拖入後一鏡頭(下移)中,它的作用在於突出人物因對話內容而產生的表情和動作的變化。例如:a先生被某人叫住,b先生向他打招呼說「你好,a先生」,將這一部分上移,隨後出現b先生的鏡頭中再插入上移了的a先生的台詞,「這不是b先生嗎!」

這樣一來,整個場面就顯得更為流暢和連貫了。例如:將前一鏡頭中的「我有了喜歡的人」這一關鍵名下移,突出表現在這句話的影響下男主角的表情變化,這是這一技巧的意圖所在。例如:為了突出女主角在男主角邀請兜風的前後表情的變化,將男主角的台詞上移,和女主角的臉部鏡頭一起出現。

如果不上移台詞,畫面中中有女主角無聲的臉部鏡頭,影片會顯得很長,而且沒有節奏感。並不是台詞的長短決定鏡頭的剪切,而是要一邊考慮情節一邊進行有目的的剪切,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

(三)使用嵌入的蒙太奇手法表現心情

要想讓上面的場面更戲劇化,可以使用在台詞之間插入其他鏡頭的方法。比如,露出一點後續的鏡頭,這樣也是可以的。前組鏡頭中女主角的台詞說到一半時,插入男主角的臉部鏡頭,這樣不僅能表現出男主角在聽了女友的回答後強烈的表情的變化,更是能強調之前平靜愉快的狀態。非動作和台詞的剪輯方法場景轉換和製造連接點。

1.初學者可以使用傳統的o.l方法柔和地過渡鏡頭

o.l(over lap重疊攝影)與淡入、淡出一樣,是非常常見的過渡效果,表示時間的流逝和空間的移動,也可用於表現心情。類似的過渡方法還有抹拭法、消散法等。

2、用遮蔽物連接不同場景!換窗

換窗是指被拍攝對象的前面有遮蔽物時,通過用遮蔽物遮擋畫面的方法來過渡到後續鏡頭的剪輯方法。

遮蔽物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不可動遮蔽物(牆壁或是其他很大的東西)和行人等可以動的對象。

兩者本來都是可以直接連接的,但是使用遮蔽物連接顯得更加自然。

3、用模糊畫面連接不同的場景

聚集和不聚集是指把模糊的圖像漸漸合成清晰的圖像,或把清楚的圖像漸漸變為模糊的圖像。

因為它是非常抽象的畫面,所以用它來連接兩個不同鏡頭時非常自然。

但有一點需要注意,如果前面的圖像和後面的圖像在顏色和圖像上沒有共同之處,最後做出的結果看上去會很不和諧。

比如說,從紅色的玫瑰轉到警車的信號燈,或是從一個人的臉轉到另一個的臉等,模糊畫面連接的應該是具體的場面,在舞台或被拍攝對象在顏色和形式上有共同點時才能使用。

4、用運動造成的模糊效果連接鏡頭

快速移動拍攝是用極快的速度左右(也可以是上下)移動攝像機進行拍攝。

使用這種方法時,會出現模糊的效果,連接不同的鏡頭。

這種手法給人以重視空間移動的印象,注意應該使用非常短的快速的鏡頭。如果使用了冗長的鏡頭,就很難作為場景轉換的連接鏡頭來使用了。

注意不同場景中的背景也應有較大變化。

5、用一樣的風景來連接鏡頭

空切是在連接同時進行的兩個不同場景時,在前面的鏡頭中將攝影機抬起拍攝天空,再將攝影機落下變為其他場景的鏡頭剪輯方法,不是藍色的天空也可以,可以使用月亮、太陽、星星等。兩個鏡頭中的場景可以離得很遠,但是一定要有共通點(如大海)。

6、用曝光效果連接鏡頭

像用強烈的閃光燈來拍攝一樣,用閃光(快速閃光出現的完全白色的鏡頭)來連接不同,鏡頭的方法叫做閃光效果。即使連接毫無共通點的鏡頭也能做到完全沒有不和諧感。廣告和音樂電視中經常用到這一手法。

7、用分割畫面過渡到後續鏡頭

一般做法是將同時進行的鏡頭分割後放在一起。如果不這樣做,觀眾會很難理解畫面。將鏡頭的右半部分分割出去,插上其他鏡頭來構成整個畫面的。在表現同步的事件時非常管用。其他有代表性的剪輯方法影像產品可以說是蒙太奇的集合最後介紹的是cut back(回切)等有代表性的剪輯方法,剪輯師可以通過不同的剪輯方法,使情節、登場人物的心情,以及影像的含義等有很大的改變,有的作品甚至由此出現了180度的大轉彎。蒙太奇就是通過畫面的組合來產生出故事性的,這里向大家介紹這種效果非常好的剪輯方法。

8、讓同時進行的不同鏡頭交替出現

讓在不同場所同時發生的事情交替出現,這叫回切(也可以叫做交叉剪切)。回切在強調場面連續性的同時,增強緊張感和表現力。

通過改變鏡頭的攝影速度(慢動作),可以使情節表現力更強。在回切中讓不同場所的鏡頭交替了出現,最後雙方出現於同一場所,這種方法效果會更好。例,約會遲到了,快速跑步的男性鏡頭與在約定地點等待的女性鏡頭交替出現。最後,無論是兩人最終見面,還是男性沒有趕到,女性一個人去逛街,鏡頭效果都會很好。與回切相近的剪輯方法還有回閃(flash back)。回閃是在表現登場人物的回憶或心裡描寫時,插入很多超短鏡頭。

9、當連接很困難時,插入黏合劑似的畫面

切出(cut away)是像黏合劑一樣連接前後鏡頭的剪輯方法。它是一種反傳統理論的方法,在連接尺寸相同的兩幅畫面時全觀眾以很大的震撼力。例如,拍攝兩個人在咖啡廳的情景時,並不是把兩個人的特定鏡頭連接在一起,而是在中間插入咖啡方糖的鏡頭,這樣影片顯得更有節奏感。只要插入的鏡頭拍攝的是前面鏡頭中出現過的物體就可以。例,把女性看寶石的鏡頭、寶石的特寫鏡頭和她在其他商店購物的鏡頭連接在一起。請大家自己感受一下,如果沒有這個寶石的鏡頭,在節奏感和震撼力方面給觀眾的感覺有什麼不同。

10、用不同框架的鏡頭連接,產生節奏感!

放大和縮小是給普通鏡頭帶來新奇感的很常見的方法。將框架不同的心情鏡頭(一般是可以表現人物心情的特寫鏡頭)與場景鏡頭(狀況鏡頭,一般是遠鏡頭或超遠鏡頭)階段性地連接起來,通常的做法是分成3個階段,注意不同鏡頭的框架是不同的。例如一個分3次接近一個吸煙男性的鏡頭(放大)。也可以分3次將鏡頭逐漸拉遠。如果使用同樣的框架單調,可以使用這種方法。從電影看「回切」的奇妙之處回切,就是使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同場景鏡頭以某種關聯性交錯出現的剪輯技巧。

這種方法看上去似乎很難,實際上,我們經常可以在電視劇與電影中看到,它是一種非常普通的剪輯手法。比如,打電話的男人和女人交錯出現,這是很常見的鏡頭,但它使用的就是回切方法。回切的優點是讓時間的流逝重復出現,給人以更加接近電影的時間感。比如描寫殺人犯以及追捕他的警察的時候,用回切的手法會使影片進入高潮,提高速度感,給觀眾以更高的緊張感。

《沉默的羔羊》中的高潮情節就是用回切的手法巧妙地展開的。回切的手法可以賦予鏡頭新的含義。比如希區柯克的電影《捉賊記》中的情景:凱力.布蘭德和格蕾斯.凱莉在旅館的房間里交談的時候,窗外放起了煙火為。這里煙火為了隱喻兩人的戀情。這里對煙火煌鏡頭進行回切,使得影片的情節更有表現力。

;

⑹ 影視後期剪輯的一般步驟有哪些

1、素材整理


在前期的拍攝中肯定會累積大量的素材 ,在整理時可以將個人認為比較重要的戲標記出來,對素材進行系統地歸類,心裡有個大致地了解和該使用什麼樣的剪輯方式。


2、粗剪


粗剪就是在剪輯過程中,將鏡頭和段落依大概的先後順序加以結合的影片初樣。這時片子基本成型,有個完整的故事情節且較為流暢,觀眾也能看懂是什麼情況。


3、精剪


精剪是粗剪的更進一步修改和完善。精剪的每個鏡頭都是要精細處理的。但是精剪一般一次完成不了,要經過多次地修改和處理。包塊剪切點的選擇、每個鏡頭的長度、背景音樂添加的節點、人物形象的塑造等等。這個過程要有足夠的耐心來反復修改。


4、導出成片


以上三點結束後就是最後一步導出成片了,接下來就是需要足夠的時間和耐心來等它成片了。


關於影視後期剪輯的一般步驟有哪些,環球青藤小編暫時和您分享到這里了。如果您對影視後期有濃厚的興趣,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為您提供幫助。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於攝像技巧、後期剪輯的方法及素材等內容,可以點擊本站的其他文章進行學習。

⑺ 視頻後期製作中如何控制影片的節奏以便達到最優的觀眾余積效果

我覺得技術上的就無須贅言了
主要是技巧上的事情吧
影響畫面的節奏包括:1.攝影機的運動,2.剪輯節奏,3.拍攝對象的運動;聲音的節奏包括:1.語言2.音樂3.音響。
把握好節奏,就是把握住了觀眾的心理。
影視劇是一個聲音和畫面結合的產物,所以在以下評述中,也都是將聲音與畫面結合起來述說的。

一部影視作品中,在全片中的節奏是不一致的,需有張有弛。影片故事一般分為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在這個過程中節奏的大致方向是由慢到快,在回落的過程,就像一個山峰一樣。而在一些小的段落裡面也是如此。在李安導演的《卧虎藏龍》裡面的第一場打戲,章子怡和楊紫瓊打鬥,章子怡去偷劍,被人發現後,僕人開始大喊,捉賊,此時無源聲音鼓聲開始進入,隨著打鬥畫面及動作的快慢,鼓聲也隨之變化,這時鼓聲就像是人的心跳一樣,自己已於畫面,聲音融為一體了,打鬥結束,鼓聲也隨之消失,讓我們緊張的心情平靜了下來。這一段戲中,聲音與畫面結合的天衣無縫,若沒有了聲音,觀眾身臨其境地感覺絕對嚴重缺失,就像吃菜沒有味道一樣,若要沒有了畫面呢?那就更不用說了。所以聲音和畫面是互相互補存在的,共同控制著影片的的節奏,該緩則緩,該疾則疾。當然創作者必須考慮到觀眾的感受,若一個影片從一開始節奏就特別快,一直到最後,那觀眾看起來就會很累,精神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若要太慢,那估計全場地人都要睡覺了。重要的就是要有張有弛,有地放失。這一點上,做的最完美的當屬《幻想曲2000》,該片是由迪斯尼影業拍攝的,於2000上映,《幻想曲》其實早已在1940年就誕生了,《幻想曲》已成為迪斯尼動畫庫中最具有歷史和紀念價值的資產。改頭換面地《幻想曲2000》仍源用沃爾特叔叔將動畫與古典音樂結合的思想。全片的主要部分都是動畫,只有在一段音樂與另一段轉換時才會出現人。這部影片中包含8首古典音樂:1.第五交響曲,2.羅馬之松,3.藍色狂想曲,4.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快版,5.動物狂歡節,6.魔法師的學徒(該版本在1940幻想曲就有),7.威風凜凜進行曲,8.火鳥組合。利用動畫來展現音樂地意境,使影片的創意和構思更加天馬行空,更具觀賞性。節奏配合音樂,畫面也配合著音樂,讓我們的心隨之舞動,確實是一場視聽的盛宴。由於本片再創作時,音樂是現成地,創作者所做的就是如何在其中添加畫面。音樂佔得了主要位置,音樂的節奏明顯在控制著畫面,所以《幻想曲2000》在節奏上使無人能敵的,畫面和音樂配合得配合地如此的恰到好處。高音時,畫面具有沖擊力,低音時,畫面平靜,節奏感油然而生,剩下的就是享受了。

音樂固然在影片的節奏中起了重大的作用,但我們不能拋棄最原始的因素——劇本。一個影片的故事情節是全片的之架,若故事情節的安排不妥當,再好的音樂來進行渲染,再棒的剪輯手法,也都於事無補。由彭氏兄弟執導,在07年拍攝,郭富城主演的《C+偵探》,就是這樣的一片子。整體上看,它是一部懸念破案的影片,但影片整體節奏太慢,劇情的設置也太過牽強。可其中也有一些段落可圈可點。有一段戲中,郭富城跟蹤一個女人,女人進入一個房間,郭富城貼在門口偷聽,突然被那個女子拉進屋裡,郭富城被這個女的按在牆上,互相對視,此時只有房間內鍾表滴滴答答地聲音,然後畫面隨著鍾表的聲音的節奏,變換鏡頭,不規則的鏡頭組接,卡鏡頭法都很好體現了當時兩人地心理狀態,也抓住了觀眾的心理。十分得精彩。但就全片來說,他的節奏把握不準,不夠懸念化。

總體來說,節奏是一個很難捉摸的東西,是一個人的內心感受,有可能聽一首歌,看一部電影,你覺得節奏不錯,其他人厭惡的透頂。想把握好他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人本身就是一個具有思想的東西,是一個復雜的有機體。創作者唯有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感覺,來進行畫面的剪輯和聲音的添加。

閱讀全文

與電影打戲後期怎麼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馮小剛電影公社有哪些客棧 瀏覽:984
怪獸電影在線觀看免費完整版 瀏覽:558
周星應聘是什麼電影 瀏覽:475
楊紫北京電影學院同學有哪些 瀏覽:606
外國電影大全免費觀看恐怖片 瀏覽:666
教父電影好看還是書好看 瀏覽:855
電影免費看月牙 瀏覽:470
求幾部搞笑電影和好看的電視劇 瀏覽:899
歐美電影有閃電11號是什麼電影 瀏覽:951
一部電影南什麼荔 瀏覽:636
電影院復工如何預約 瀏覽:729
熱血街區極惡王電影版怎麼看 瀏覽:508
不花錢vip電影怎麼看 瀏覽:254
緝魂電影是什麼文化 瀏覽:182
電影院如何反恐 瀏覽:979
2016年出的所有電影有哪些 瀏覽:930
蒲劇電影竇娥冤怎麼樣 瀏覽:500
人艱不拆電影免費 瀏覽:175
中國好看的鱷魚電影大全 瀏覽:114
愛奇藝里怎麼找英文電影 瀏覽: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