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悟空傳》小說和電影有什麼差別
電影《悟空傳》終於上映了,我很開心。
❷ 電影《悟空傳》怎麼樣
原著黨聽到悟空傳要拍電影時,同時又兩種心態在其中:一是期待,因為當年的情懷任然留在心中,在目前的國產電影中,雖然充斥著各種超自然與巨大化的特效,但真正的浪漫主義電影作品太少了,如果真的能展現出那種與天地斗爭的反抗精神,應該會是一部不錯的作品。二是擔心,因為怕改編毀了原著。作為一部意識流的作品,改編難度不小。《悟空傳》敘事背景過於宏大,故事情節又比較鬆散。在原著中,今何在寫的是一些精彩且離散的片段,而中間銜接的地方被大片留白,很多劇情一筆帶過。電影也果然做出來大刀闊斧的改編,劇情沒什麼創新之處,和原著的關聯甚少,整個故事顯得冗長拖沓,敘事也極為混亂,似乎每個任務都有故事但是每個故事都講不清楚。情緒流的推進也不流暢,作品內核的傳遞靠喊口號。那句最著名的網路金句卻取法硬塞進台詞,只能尷尬地嵌在片尾字幕。電影很燃,打鬥很激烈,火光耀眼,妖雲猙獰,特效偏黑暗風格,每逢動作場面就會配上激昂的BGM,但每一句台詞彷彿都是為了燃而燃,大聲的告訴你「你看我真的特別燃啊!」。最後即便是《小刀會序曲》出場,觀眾也燃不起來了,早在前半場就燒光了激情。
❸ 如何評價《悟空傳》這部電影
《悟空傳》完美地證明了這部小說不適合改成電影去年某些時候,朋友告訴我,《悟空傳》拍成電影了,我當時問了一句「是今何在的《悟空傳》嗎?」今何在的《悟空傳》能不能拍成電影,或者說,拍成電影還能不能打動人,這個問題我是考慮過的,答案是不能,因此,我一直以為電影《悟空傳》只是恰好重名而已,直到我在編劇一欄看到了今何在的名字,以及片頭那句「由今何在同名小說改編而成」。抱著被打臉的心態,我去看了這部電影,電影結束的時候,我長舒一口氣,臉還在,我的論點依然是,《悟空傳》不適合拍成電影,而這部電影,成了我最有力的論據。
先說電影。如果你沒打算講好這個故事,就請你不要到處打著它的旗號招搖撞騙。看完之後,陪我同去的老弟問我「這是《悟空傳》嗎?跟小說有一毛錢關系嗎?」這話不假,如果真的硬要說有一毛錢關系的話,大概是,主要角色沿用了小說的設定,但還是砍掉了小白龍、玄奘等小說中主要人物的戲份,(想到這里,我不禁有點擔心,他們不是打算拍續集的時候用吧?),而且人物關系還作了一些改動。除此之外,就跟原著完全不一樣了,這完全是一個新的故事,原著黨被忽悠進來還看了一個完全不相關的故事,您能體會其中的絕望心情嗎,如果改編的好也就忍了,我們也不是不接受新鮮事物,關鍵是這改編不僅沒有原著風骨,連個故事都沒講明白,好的,我在電影院一共打了6次呵欠,旁邊的觀眾看了5次手機上的時間。就舉一個例子,阿月和天蓬的故事,看過原著的是知道他們倆感情發展的前因後果的,但是電影給改了,阿月和天蓬在人間因為抓妖雲而重聚,小說里是沒有這種情節的,原著黨懵了;電影改就改唄,那你在你的邏輯下把因果講出來啊,很可惜,並沒有介紹,好,非原著黨也懵了。
總之,一方面,大量的故事情節需要知道前因後果才能充分被吸收,但是電影改的面目全非,看過小說的人接受無力;另一方面,佔到全部內容超過90%的改編部分,邏輯無法自恰,故事生硬,沒看過小說的觀眾要麼雲里霧里,要麼直接將其斥為爛片。可能我少見多怪,但在我有限的觀影生涯中,確實沒見過改編如此巨大,幾乎相當於兩個故事的小說改編電影,然後它竟然還以原著的名義做宣傳。《悟空傳》小說的成功幾乎不可復制,《悟空傳》是今何在當年在金庸客棧的時候寫的網路小說,最初是連載的形式,後來又在新浪網發表,網路連載創作,在當時非常盛行的一個原因就是,作者和讀者之間的溝通反饋非常及時,而且地位更加平等。不同於傳統的出版物,作者和一些優秀的有才華的讀者之間,王不見王,網路連載的文學創作,作者和讀者之間往往可以有更好的互動,甚至,由此可以引發讀者的再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