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編導生如何去看懂一部電影
編導生如何去看懂一部電影呢?
我認為應該分為以下步驟:
第一,在看電影之前要明確影片的導演是誰,那麼明確了影片的導演,相當於我們就明確了這部電影的基本風格。那比如像張藝謀的導演風格,那麼肯定是會跟賈樟柯的風格是不同的,因為一個第5代一個第6代,一個關注於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挖掘民族的心理結構,一個是關注於草根文化和邊緣人物的生存困境。
第二,關注視聽元素。關注視聽元素呢並不是去所有的都關注,而是要關注這部影片里格外具有特色的視聽元素,例如像《辛德勒的名單》里那個穿紅色衣服的小女孩,或者《我的父親母親》那麼彩色跟黑白時空的對比亦或者像張藝謀的《紅高粱》里邊的紅色的運用,那麼紅色的應用體現在影片中有哪些方面用了紅色呢?還有影片結尾的整個血血紅色的天空和太陽象徵什麼?
像《瘋狂的石頭》里邊,那麼就是平行蒙太奇的線索結構;《山河故人》里的象徵隱喻以及那些具有時代特色的音樂含義,等等。
也就是說我們要去關注電影里最有特色的一些元素的運用。
第三,就是人物前後的心理變化。有效的把控人物前後的心理變化,或者人物在劇中的轉變過程,可以來幫我們把控對於人物塑造的作用。有助於我們更好的去分析人物的性格,還有導演對於這個人物塑造的深刻含義。這里要注意我們把握人物前後心理變化的時候,那麼這個人物的選擇不一定非要是主角,也有可能是某一個小人物,也有可能是一個關鍵性的人物,所以說我們對於人物的把控,有利於我們更好的去把握影片的內涵。
第四,最關注影片中的特殊鏡頭。導演對於某一個出現反復出現的鏡頭,或者某些特定的鏡頭的含義。
第五,把握影片中道具的作用。往往在一些影片中有一些道具具有深刻的含義,比如說像《紅高粱》里的高粱,《我的父親母親》中的青花瓷碗,《山河故人》中的水餃,鑰匙...所以把握這些道具的作用,有助於我們來更好的了解影片的內涵,了解導演的意圖。
第六就是把握影片的敘事結構,那麼影片的敘事結構呢,有倒敘或者順敘插敘,有板塊式也有章節式還有平行式,所以我們在看一些影片的時候,要去看完影片之後,要從整體上去把控這部影片的敘事結構是如何的。那麼像一些順敘的,不需要著重去關注,而是有一些特殊的敘事結構,需要我們去著重關注。例如像《三峽好人》通過煙酒糖茶的字幕,把影片分成了4個部分。那麼在敘事結構上,又採用了平行雙線索的敘事結構,所以對有一些特殊的影片的敘事結構,需要我們去著重的整體把握。
所以,要看懂一部電影需要從以上角度去把控,如果不能一次不能看出,可以多拉幾次,多思考就慢慢有感覺了。
㈡ 編導生看電影正確的姿勢
編導生看電影正確的姿勢
作為一名電影劇本寫作的愛好者或從業者,我們去看電影時需要比一般的人看得稍微多一點點,要時刻用專業的眼光去思考電影。為什麼要學看電影?因為我們寫的劇本是為了拍成電影給觀眾看的!看電影主要看以下四點:
一、主題
主題是電影的靈魂,是整個電影故事想講的道理,想表達的思想,是精神層面的東西,也是真正打動觀眾的心的東西。
我反反復復強調主題的重要性,其原因也在此,假如電影缺了靈魂,其它的再好,也只如行屍走肉般無生命,觀眾走出電影院的那一刻就把你寫的電影和吃剩的爆米花一起扔在垃圾筒里了。
提筆之前要「意」先行,這個「意」在電影劇本寫作裡面就是劇本故事的主題。
電影劇本寫作來源於生活但絕不等同於生活,它是生活經驗的提煉和升華。
曾經有人問我怎樣把一個故事改編成電影劇本,一個很長的故事,大概講的是一對男女之間的糾紛,流水帳式的平鋪直敘,毫無重點。
我首先問他究竟想通過這個故事講一個什麼思想。
如果把實際生活中的瑣事全部搬上電影,我想沒人會願意去看。電影劇本寫作不是作流水帳匯報。今天我吃了三頓飯,早上沒趕上班車所以上班遲到了,中午買了彩 票希望會中獎,晚上加班很晚才回到家,玩了一把游戲就睡了。這可能是任何人普通的一天,但多數情況下,普通人的一天作息並不具備成為電影劇本素材的條件,其原因就是無思想提煉點。
但是,假如這一天中你面臨了重大決擇、或者生離死別等等這類給你的生活和人生帶來戲劇性轉變的事情,這些就具備了成為劇本創作素材的條件。
簡單來說,就是要「有戲」。
說到「有戲」,我曾經舉過這樣的一個例子來說明講故事的技巧。同樣的一個故事用三種不同的方法來講述,其效果有天壤之別。
1、 一個年輕男子夜晚出門買牛奶。
2、 一個身無分文的年輕男子夜晚出門買牛奶。
3、 一個身無分文的年輕男子夜晚出門買牛奶,家裡的嬰兒床上嗷嗷待哺的寶寶哭個不停。
很顯然,第1個故事完全沒有吸引力。第2個,有那麼一點點。第3個,就完全不一樣了,你會想知道這個沒錢的男人怎樣能夠買到牛奶回家喂寶寶,如果買不到牛奶,寶寶該怎麼辦?能夠引起觀眾的興趣,讓觀眾有願望想繼續看下去,如果你能把觀眾牢牢抓住90分鍾,你的劇本就成功了一半。是的沒錯,只有一半,另一半需要「主題」來成就。
主題類似我小時候上語文課經常要寫的中心思想,通過一個怎樣的故事表達了一個怎樣的思想內容。這個思想內容就是主題。比如說「三個和尚」的故事,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這個故事表達的是人要懂得合作互利的道理,這就是此故事的主題。
你的故事不僅要有戲,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而且還要有靈魂,要表達出一些道理。
僅僅有戲的電影只是把觀眾抓住90分鍾而已,而有戲又有思想的電影能夠把觀眾抓住一輩子。
總之,在看電影的時候,一定要留意其主題。
很可惜,並不是所有的電影都有明確的主題,很多都沒有。但是,只要一部電影有了明確的主題,觀眾是一定感受得到的,這類電影,通常擁有相當不錯的口碑,我們稱之為「好電影」,甚至有的也會有輝煌的票房。
但是,好電影不一定都有好票房,有好票房的不一定都是好電影。這里有點跑題了,不作展開。在進行電影劇本創作時,主題也是應該首先考慮的內容之一。以後我還會用更加詳細的電影案例分析來說明。
二、主角
一部電影的主角誰都能輕易判斷出來,但作為電影劇本作家,我們看電影時需要留意下面三點:
1、 主角的弱點
2、 主角的障礙
3、 主角的目標
讀過我文章的朋友可能會意識到這三點似曾相識,和「一句話概括」的三個要素很相象。是的,這就是Logline的三要素。
看完一部電影,你應該能夠很輕松地把整個故事歸納成簡單的一句話,即一個具有怎樣特徵怎樣身份的人(弱點)必須克服什麼(障礙)去達到一個怎樣的目標(目標)。
一個沒有弱點的.主角,其故事也必乏味,就好象某些電影,裡面的主角打不死,受不了傷,可以為所欲為,這類電影是沒有吸引力的,因為你知道主角沒有危險,看了開頭就已經知道結尾和怎樣結尾,你對故事也就漠不關心了。這樣的故事是每一個劇本作家都要極力去避免的。
主角的弱點、障礙和目標這三者是構建劇本故事的基本元素,缺一不可。其弱點決定了故事發展的內因,其障礙決定了故事發展的外因,其目標也會一分為二,有內在和外在之分,也是我們常說的需要和想要的區別。
三、節奏
節奏就好象電影的呼吸,太快了會喘不過氣,太慢了會昏昏欲睡。好的節奏應該是張馳有道且嚴謹緊湊,沒有一個無用的場景和對白,沒有一分鍾的浪費情節。大家看電影的時候要多體會其節奏,尤其是好電影,看多了自然會體會到其中的妙趣。
四、結構
好萊塢目前普遍應用的仍是以三段式結構為主,這種結構尤其適合電影劇本寫作的初學者。
第一段,交待主角及其背景,並設立目標;
第二段,主角與困難做斗爭,但被擊敗,達到最低點;
第三段,主角反擊並取得最後勝利。
在看電影時,應該多留意其故事的結構,為日後自己的劇本寫作積累資源。不是每部電影都會按照這種結構來寫,但就好萊塢電影來講,這種仍是主流結構。《救貓咪》裡面有一個劇本的框架,連劇本的頁數都替你規定好了,對於那個框架,我個人覺得還是太過死板了些,但是對於初學者,也未嘗不是一個好的指引,前提是如果你能創作出一個會嚴格按照那個框架的步驟來發展的故事。
我個人對結構的看法是不應過於拘泥。結構是故事發展的產物,而不是相反。
故事的發展是被主角的內需及外需來驅動的,當你的主角的弱點、障礙和目標完美地結成一體,故事的發展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結構也就自然成形了。死板地把故事的發展生硬地往結構上套,只會讓故事缺乏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