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拍電視電影可以用假車牌在路上跑
1、首先,那是道具。拍攝電影版或者電視劇的時候會使用很多的道具,而且電影和電視劇都是具有虛構的情節,很多人認為裡面的刀啊,槍啊才是道具,其實裡面的車牌甚至開的車也會是道具,所以,道具這兩個字就意味著這一切全都是虛假的!
2、其次,保護作用。電視劇電影裡面肯定會出現一些地名,門牌號,車牌號甚至手機號,舉個例子,當年大鵬的電影「大贏家」裡面出現了那個手機號碼。
對於涉及假車牌上路跑的問題,劇組拍攝使用的道具車牌照,只能在指定的場合和路段拍攝,只僅限用於拍攝,不能超出使用范圍,如果拍攝結束後,你仍開著假車牌上路跑,交警查到後是要處罰的,劇組碰到這樣的事例很多。
拍攝影視劇用假車牌上路,逆行等違反交通規定的行為,只是因劇情的需要,我們在駕駛機動車上路時,必須得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大家說是不是?
㈡ 鐢靛獎鎬庢牱澶囨堟媿鎽勭數褰辨庢牱澶囨
鐢靛獎澶囨堝彿浠涔堟剰鎬濓紵
鐢靛獎澶囨堝彿灝辨槸騫跨數鎬誨矓瀹℃壒涔嬪悗緇欐瘡閮ㄧ數褰變竴涓綾諱技韜浠借瘉涓鏍風殑緙栫爜錛屼竴縐嶈瘉鏄庯紝姣忎釜緙栫爜閮芥槸鐙涓鏃犱簩鐨勶紒
澶囨堝彿鏄緗戠珯絳夊鉤鍙版槸鍚﹀悎娉曟敞鍐岀粡钀ョ殑鏍囧織錛屽彲浠ュ埌鍥藉跺伐涓氬拰淇℃伅鍖栫綉絝欏囨堢郴緇熶笂鏌ヨ㈢殑錛屾墍鏈夊悎娉曠殑鐢靛獎閮芥湁澶囨堝彿錛屽綋鐒跺叾浠栫殑褰辮嗕綔鍝佷篃鏄濡傛ゃ
鐕曡丹闇炵寧濡栦紶鐢靛獎澶囨堬紵
鐕曡丹闇炵寧濡栦紶鏄鑵捐瑙嗛戠嫭瀹舵挱鏀劇殑
緗戝墽澶囨堟庝箞鏌
1銆佹墦寮閲嶇偣緗戠粶褰辮嗗墽淇℃伅澶囨堢郴緇熺綉鍧鐐瑰嚮鎵撳紑錛岀偣鍑燴滈噸鐐圭綉緇滃獎瑙嗗墽淇℃伅澶囨堢郴緇熲濄
2銆佸湪鎵撳紑鐨勯〉闈㈠簳閮錛堥噸瑕侀氱煡錛変笅闈錛屾偍鍙浠ョ湅鍒版渶榪戝叕紺虹殑3涓鏂囦歡銆
3銆佷笅杞藉瑰簲鐨勫囨堝叕紺篍xcel鏂囦歡騫舵墦寮錛岄氳繃銆怌trl銆+銆怓銆戣繘琛屽悕縐版悳緔㈠嵆鍙銆
鎮ㄩ渶瑕佹敞鎰忕殑鏄錛
閲嶇偣緗戠粶褰辮嗗墽淇℃伅澶囨堢郴緇熷彧灞曠ず鏈榪3涓鍏紺烘枃浠訛紝濡傛灉鎮ㄦ兂涓嬭澆寰堟棭涔嬪墠鐨勬枃浠訛紝鑲瀹氫笅杞戒笉浜
褰撶劧錛岄櫎浜嗗畼緗戝彲浠ユ煡璇錛岀幇鍦ㄥ競闈涓婁篃鏈変竴浜涘叾浠栫殑鏁版嵁騫沖彴涔熸彁渚涗簡榪欐牱鐨勫姛鑳斤紝姣斿傝達細褰卞競涔嬪訛紝浠栦滑閫氳繃浜哄伐鎼滈泦浜嗕粠2020騫翠箣鍚庣殑緗戠粶澶囨堟暟鎹錛屽拰鎵鏈夌殑闄㈢嚎鐢靛獎鏁版嵁錛屽苟涓斿仛浜嗘暟鎹鏁村悎錛屼綘鍙闇瑕佽緭鍏ュ獎鐗囧悕縐幫紝灝卞彲浠ユ煡鐪嬪囨堜俊鎮錛岃繕鍙浠ヤ竴閿璺寵漿鍒板箍鐢電殑瀹樼綉錛岄潪甯告柟渚褲
鐢靛獎鎶ュ囧ぇ綰茶佹眰錛
1銆佸囨堣佹眰錛
1.鎸佹湁銆婄數褰辯敓浜ц稿彲璇併嬬殑鐢靛獎鍒朵綔鍗曚綅鍜屽湪鍦扮駭浠ヤ笂宸ュ晢閮ㄩ棬鐧昏扮殑鍚勭被褰辮嗘枃鍖栧崟浣嶃傚悎鎷嶇殑錛屽叾涓涓鏂瑰簲褰撴彁鍓嶅姙鐞嗗囨堟墜緇銆傚悇綾誨獎瑙嗘枃鍖栧崟浣嶏紝鍒朵綔鍗曚綅鐨勫疄闄呯粡璐瑰簲褰撹揪鍒板叾涓婃槧褰辯墖鎴愭湰鐨勪笁鍒嗕箣涓浠ヤ笂銆
2銆佺敵璇鋒潗鏂
1.鎷嶆憚褰辯墖鐨勫囨堟姤鍛娿1000-2400瀛楃殑鏁呬簨澶х翰錛堝寘鎷鏍囩偣絎﹀彿鍜岀┖鏍礆級錛
3.緙栧墽鍏佽稿綍鍒跺崟浣嶄嬌鐢ㄥ叾鍓ф湰錛堝ぇ綰詫級钁椾綔鏉冪殑鍗忚錛堟巿鏉冿級錛
4.褰辮嗘枃鍖栧崟浣嶇敵璇風數褰卞埗浣滆稿彲璇侊紙鍗曞紶錛夊嶅嵃浠舵椂錛岄渶鍚戝箍鐢墊誨矓鎻愪緵钀ヤ笟鎵х収銆
5.濉鍐欑數褰卞囨堝洖鎵х敵璇瘋〃銆
?
6.褰辯墖涓昏佷漢鐗╁拰鎯呰妭娑夊強澶栦氦銆佹皯鏃忋佸畻鏁欍佸啗浜嬨佸叕瀹夈佸徃娉曘佸巻鍙叉枃鍖栧悕浜猴紙浠ヤ笅綆縐頒笓棰樼墖錛夌殑鎻愪緵鐢靛獎鏂囩尞鍓ф湰涓寮忎笁浠斤紝騫跺緛奼傜渷綰ф湁鍏充富綆¢儴闂ㄧ殑鎰忚侊紝
7.鎷嶆憚鏁板瓧鐢靛獎鐨勶紝搴斿綋鎻愪氦鏁板瓧鐢靛獎鑺傜洰鍒朵綔鐨勪富瑕佽懼囨竻鍗曘備富瑕佸壋浣滆咃紙瀵兼紨銆佷富瑕佹紨鍛橈級鍩烘湰紜瀹氱殑錛屽悓鏃舵彁浜や富瑕佸壋浣滆呭悕鍗曘
3銆佺數褰卞墽鏈鐨勫唴瀹硅佹湁姝h兘閲忥細鍥藉舵彁鍊″壋浣滄濇兂鎬с佽壓鏈鎬с佽傝祻鎬у己銆佽創榪戠幇瀹炪佽創榪戠敓媧匯佽創榪戠兢浼椼佹湁鍒╀簬淇濇姢鏈鎴愬勾浜哄仴搴鋒垚闀跨殑浼樼鐢靛獎銆傝佸ぇ鍔涘彂灞曞厛榪涙枃鍖栵紝鏀鎸佸仴搴鋒湁鐩婄殑鏂囧寲錛屽姫鍔涙敼閫犺惤鍚庢枃鍖栵紝鍧氬喅鎶靛埗鑵愭溄鏂囧寲銆備互涓婃槸鍔炵悊鐢靛獎鍒朵綔璁稿彲璇佺殑嫻佺▼鍜屾墍闇鏉愭枡錛堣板綍鐢靛獎鍓ф湰姊楁傜殑鏀舵嵁錛夈
涓婃姤澶囨堟潗鏂欏拰鍏紺洪殧澶氫箙錛
渚濋樻剰搴旇ラ殧涓涓鏄熸湡銆
㈢ 拍一部電影需要哪些審批程序
1、自審
首先要確定電影劇本沒有違反審查條例如:危害國家統一、泄露國家機密、迷信、淫穢、賭博、暴力等等。
2、報備
確定劇本沒問題後,要到電影審查機構備案,電影審查機構會對報備案的電影劇本進行審查,審查通過後即可開始拍攝電影。
3、審查
電影拍攝完成後,要把影片交由電影審查機構審查,審查通過後即可上映。
(3)怎麼電影報備都沒公布了擴展閱讀
根據《電影管理條例》具體審查規定如下:
第二十五條
電影片禁止載有下列內容:
(一)反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二)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
(三)泄露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或者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或者侵害民族風俗、習慣的;
(五)宣揚邪教、迷信的;
(六)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七)宣揚淫穢、賭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九)危害社會公德或者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
(十)有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規定禁止的其他內容的。
電影技術質量應當符合國家標准。
第二十六條
電影製片單位應當依照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的規定,負責電影劇本投拍和電影片出廠前的審查。
電影製片單位依照前款規定對其准備投拍的電影劇本審查後,應當報電影審查機構備案;電影審查機構可以對報備案的電影劇本進行審查,發現有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禁止內容的,應當及時通知電影製片單位不得投拍。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制定。
第二十七條
電影製片單位應當在電影片攝制完成後,報請電影審查機構審查;電影進口經營單位應當在辦理電影片臨時進口手續後,報請電影審查機構審查。
電影審查收費標准由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規定。
第二十八條
電影審查機構應當自收到報送審查的電影片之日起30日內,將審查決定書面通知送審單位。審查合格的,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發給《電影片公映許可證》。
電影製片單位或者電影進口經營單位應當將《電影片公映許可證》證號印製在該電影片拷貝第一本片頭處。 審查不合格,經修改報送重審的,審查期限依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重新計算。
第二十九條
電影製片單位和電影進口經營單位對電影片審查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審查決定之日起30日內向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的電影復審機構申請復審;復審合格的,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發給《電影片公映許可證》。
㈣ 電影需要怎樣才能上映
電影需要廣電總局審核並且給予電影片公映許可證後才能上映。
電影片公映許可證,俗稱龍標。每次在影院看電影時,出現在片頭的綠底龍頭標志,因上面寫有公映許可證以及電審字型大小,一直被視為電影的准生證。
中國電影公映許可證的取得,依據《電影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進行,相關條款包括:國家實行電影審查制度。未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審查通過的電影片,不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發行、放映、進口、出口。
電影審查機構應當自收到報送審查的電影片之日起30日內,將審查決定書面通知送審單位。審查合格的,由廣電總局發給《電影片公映許可證》及《電影片公映許可證》證號片頭,該片頭由廣電總局統一製作。
(4)怎麼電影報備都沒公布了擴展閱讀:
國產影片從最初的立項到上映,在審查的環節上一般要經歷3個關卡,第一關就是影片的「立項關」。某知名製片人告訴記者:「所謂立項很簡單,就是電影劇情梗概、片名、片種、影片題材等材料。
立項沒有行政費用。在材料齊全的情況下,7個工作日內會通過。但是以現在審查部門的效率,5個工作日一般都可以給明確答復。」
過了「龍標」,也就是「內容審查」這一關,幾乎所有的投資方、劇組都可以松一口氣了。接下來只要完成上映前的技術審查,影片就可以同觀眾見面了。在技術審查上,影片的過審率幾乎達到了99%,「有些影片送去審查,放映一遍當場就會過審。」
㈤ 直播放電影出現無版權或未報備什麼意思
點擊音樂或者影視作品顯示暫無版權的意思是平台沒有播放許可權被下架了,這有可能是此著作權的授權時間到了,所以已經沒有了播放的權利,也有可能是沒買版權或是客戶端沒有得到授權。這種情形一般是被授權年限屆滿了,此時該平台已經沒有了播放或者是繼續使用的許可權了,為了避免侵權,只能在平台上顯示暫無版權。
㈥ 電影都是怎麼樣拍出來的啊
[轉]
首先當然是要有劇本,然後可能某家公司看上了這個劇本,然後買下來,交給某位導演,進行拍攝。當然也會有導演自己去選的。
前期的工作,你首先改劇本,小說是不可以直接當劇本的!劇本有特殊的格式,內容上也要修改刪減。必須找專業的編劇來改。當然原作者會改劇本也可以承擔這份工作,這期間導演、製片都會參與。同時,導演,製片就一邊要找演員了。
演員到位,資金就緒,劇本改完,選定拍攝地址,你就可以開機了。但其中的交涉,協調,籌備,那是相當恐怖的,其中的黑暗心酸估計拍一部韓劇都富裕。
片場的話,導演主要負責拍攝,製片管理劇組的生活,當然兩人的工作偶爾也有交集和重復的地方。
片場的工種多的要死,主要的有攝像,場景服裝道具,化妝,燈光,機械,安保,生活。多到讓你認不過來呀!
拍的時候,一般就是按進度走的,因為在改劇本的時候已經把故事分成一個個的獨立個體,所以其實拍攝的時候,時間順序是打亂的。極有可能你的第一場戲就是結局時候的劇情,然後你接著演中間部分的內容,因為結局是在天黑,中間的劇情也有在天黑的內容。節省時間,節省精力,如果一塊布景要多次用到,那就再一次把用到該布景的戲全拍完。
演員的檔期也會影響拍攝。
可能A演員今天有檔期,但兩天就得走。B座今天也有檔期,但明天就得走。雖然A和B在結局時才爭鋒相對。導演就把A和B的對手戲提前到拍攝的第一天全部拍完,順便還把A其他的戲份趕起來,可能A在電影里有50分鍾的戲,他進組第一天就全部拍完(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可以說,就是誰有空有誰先來,拍完你的那部分就走人。
其中用到那些鏡頭語言,拍攝手法。甚至於光暗效果這一些,你就自己查書吧。
全部拍完了,就把一堆膠片拿去剪輯,除了故事外,鏡頭語言和剪輯語言其實一般較能體現一個導演的風格。剪輯就是把雜亂的故事理順,事件按一條清晰的時間軸排列。導演會在眾多片段中挑挑揀揀,找到自己要的,扔掉不要的。最後就有了個毛樣,這個的時長一般是不定,可能90分鍾的電影,拍攝了300分鍾,初步剪完還有180多分鍾這個時候你可以選擇去做後期,也可以選擇繼續縮短。
後期一般就是加特效,音樂,除雜,配音,修改某些瑕疵,弄掉點一些穿幫的東西。
之後就可以報備審批了,審批下來,該刪刪該改改,之後再做個片頭片尾,就可以賣了。接下來就是發行商的問題了,也就是包裝推銷,分配利益的事。
其中真正具體的步驟,復雜到足以讓你淚不成聲,你要真有這么執著你可以去查一些電影拍攝的書,網上有沒有,我不知道,書店裡是一定有的!
版權費這個真不好說,至少在國內是很低的。一般還是看名氣,有名的作家肯定多一點。沒什麼名氣的話,還是吃虧得多。編劇的工資也很低,有的分紅也不給的。那個文字校對,其實很原始,人工是必須的。
㈦ 電影片公映許可證的電影龍標
2013年7月,廣電總局公示取消了一般題材電影劇本審查,引起眾多媒體關注;大導張藝謀的《歸來》、香港導演王晶的《澳門風雲》,也在網路上自曝拍攝許可證,以示慶賀。假如你認為這樣就可以高枕無憂地開拍電影,那就大錯特錯了——即便劇本不審查、允許開拍了,但拍出來的成片一樣需要審查。這對於所有導演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拍攝完的影片是刪是改都在內容審查這一關被確定下來。
以「龍標」為例,這個大家每次在影院看電影時,出現在片頭的綠底龍頭標志,因上面寫有「公映許可證」以及電審字型大小,一直被視為電影的「准生證」。而一部電影的最終上映,卻不僅僅只有一個「龍標」那麼容易。一部電影,究竟會經過哪些過程?來捋清這條產業之路。
一生需要過三關
第一關:立項7個工作日內完成
國產影片從最初的立項到上映,在審查的環節上一般要經歷3個關卡,第一關就是影片的「立項關」。某知名製片人告訴記者:「所謂立項很簡單,就是電影劇情梗概、片名、片種、影片題材等材料。立項沒有行政費用。在材料齊全的情況下,7個工作日內會通過。但是以現在審查部門的效率,5個工作日一般都可以給明確答復。」
第二關:拿「龍標」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不久前,廣電總局公示取消了一般題材電影劇本審查,從字面意義來理解,這第二關「劇本審查」就取消了,從今往後拍點愛情喜劇、都市生活、文藝片之類「一般題材」電影,就用不著再審查劇本了,公布一個劇情大綱跟立項差不多。不過也不用太高興,即便劇本不審查,但拍出來的成片一樣需要審查,影片的內容審查要在拍攝剪輯之後進行。這對於所有導演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拍攝完的影片是刪是改都在內容審查這一關被確定下來。
「過去劇本送審後如果有問題,相關部門會批示『修改後拍攝』。這樣做,至少能在拍攝前規避很多問題。如果以後劇本不需要送審,但拍完了對成片進行審核卻告訴你不過關,拿不到公映許可證,那對創作者的打擊、對電影公司的損失會更大。」比如此前有一部驚悚片《午夜火車》,在2011年就送審了,後來因一些原因被無限期壓後,不斷被提出修改意見。面對這種要求,假如導演不願妥協,那麼沒了龍標,影片只能做海外發行或出售給視頻網站。
第三關:技術審查過審率達到99%
過了「龍標」,也就是「內容審查」這一關,幾乎所有的投資方、劇組都可以松一口氣了。接下來只要完成上映前的技術審查,影片就可以同觀眾見面了。在技術審查上,影片的過審率幾乎達到了99%,「有些影片送去審查,放映一遍當場就會過審。」
嬰兒期——拍攝工種多到數不過來
劇本到位、演員到位、資金到位、選定拍攝地址就可以開機了。但這個過程中的資金交涉、演員協調,那是相當恐怖。比如演員檔期的協調分配,可能A演員今天有檔期,B演員明天有檔期,所以要挑選出AB對手戲的戲份優先拍攝,順便把A或B演員所有的戲集中一天拍攝。不誇張地說,工作人員在這一過程中將遭遇的黑暗和心酸,拍一部虐心的韓劇都富裕。
一般的電影拍攝需要2個月左右。在片場,導演主要負責拍攝,製片管理劇組生活。片場的工種多得要命,包括攝像、場景、服裝、道具、化妝、機械、安保、茶水……多到讓你數不過來,對於這個耗時耗力的問題,建議誰有興趣可以自己查書去吧。
在把劇本做分場設定的時候,劇本里所講述的故事已經被分成一個個的獨立個體。因此在拍攝時,順序並不按故事發展脈絡來走,而是大亂的,極有可能演員的第一場戲就是影片的結局,然後接著演中間的部分。影響這一點的因素很多,比如結局時演員需要留長發,而開場和中間的戲份時,他都是短發。
少年期——剪輯是否成材看導演的
電影拍完了,導演接下來的重要工作是剪輯——當然,這個前提是導演得握有剪輯權。
除了講故事的能力之外,鏡頭語言和剪輯語言一般最能體現一個導演的風格。剪輯就是把雜亂的故事理順,事件按一條清晰的時間軸排列。導演會在眾多片段中挑挑揀揀,找到自己要的,去掉不喜歡的。這個工作的時長一般很難界定,可能90分鍾的電影,拍攝了400分鍾,初步剪完200分鍾,這個時候導演可以選擇去做後期,也可以繼續縮短。據業內人士介紹,有的導演在拍攝時就已經每天剪好片段,所以手快的導演在拍攝完一周後就可以交出成片。
至於後期製作,一般是指加特效、音樂,去雜、配音、修改穿幫鏡頭之類的,假如你的電影里有特效,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在後期製作的工作完成了,片方就可以報備審批了。審批下來,再做個片頭片尾,一部成品電影就可以賣了。
青春期——宣傳真有本事才是正道
中國電影最近幾年一個最怪的現象,就是凡事都拿宣傳說事,搞得宣傳比電影本身的質量還重要。這種本末倒置既業余,也可悲。
以前的宣傳很簡單,給媒體發幾篇稿子、辦幾場發布會,這事就結束了。現在不同了,宣傳和營銷被一起納入了宣傳團隊的工作范圍,他們每天要乾的事中,寫新聞稿和找新聞點變成最不費力的事,炒作話題、只做噱頭才是重中之重。
有電影宣傳營銷團隊的工作人員抱怨說,很多片方的工作人員極其不專業,電影宣傳是一次長跑,最重要的是階段規劃、物料製作、整合資源,但很多片方的負責人甚至導演介入宣傳後,張嘴就問你有什麼點子,「電影宣傳和廣告不是一回事,我們也不是點子公司,浮躁的點子救不了一個電影。」
讓越來越多的片方和導演重視宣傳的,當屬《失戀33天》等幾個特例。票房奇跡的出現,讓很多參與其中的人以精英和大師的身份自居,他們的所謂「經驗」讓越來越多的人誤以為那些撞大運式的宣傳可以令一部爛片起死回生,從而誇大了錦上添花的作用,忽略了最關鍵的還是電影本身的質量。
當然,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與中國電影市場目前「唯票房論」的大環境也有關。一旦票房失利,所有臟水都會潑向宣傳營銷人員,因為這是最無法量化的一個工作環節,也是最弱勢的一個群體。其實投資人、片方、導演們都該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假如所有廚師不去專心做飯,而是操心怎麼在門口招呼顧客,那大家將吃到的都是什麼垃圾?
成年期——發行到處推銷逐漸規范
在網路上搜索,發行是指對影片的出售業務。這個解釋差不多——發行公司除了供片之外,最主要的工作是負責影院陣地宣傳和排片場次的落實,爭取排片率最大化。比如一個發行團隊需要跑遍了中國一線城市的院線,大家分兵作戰,找影院經理溝通,落實影院地面推廣計劃和最終的排片表,小到一個海報的擺放位置,大到能否將影片加映。
以前,對於安排影片檔期,圈內的游戲規則是,小片讓大片,大片讓進口片。有專業發行人士告訴記者:「現在整個檔期的制定越來越規范化。比如,發行公司對一部影片的票房預估是3個億,那麼這意味著至少要爭取到30%的排片空間,同時目標觀眾、營銷計劃、上座率,都要經過提前客觀地預估,並且針對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宣傳策略,這是一整套執行方案,制定檔期只是其中環節之一。」
到了這一步,一部電影的誕生之路算是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