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中國不能拍攝超級英雄類的電影
我們耳熟能詳的那些電影中的超級英雄,比如超人、蝙蝠俠、美國隊長、蜘蛛俠等等,這些都是源自於西方的好萊塢電影。不得不說超級英雄的故事幾乎是家喻戶曉人,但是我國卻幾乎沒有拍過以超級英雄為主題的的電影。是題材的限制,還是沒有拓展的市場?其實原因有以下幾個。
第三,我們和西方民族的價值觀有所不同。美國講究的是個人英雄主義,而中國更加弘揚團隊協作精神。所以超級英雄的價值觀在我國可能不會那麼受追捧,所以,我國很少有超級英雄類型的電影。
B. 首部華人超級英雄電影,《上氣》怎樣才算成功
如果票房很高並且英雄人設受大家喜愛就算成功。
在年初主打非洲裔超級英雄的電影《黑豹》取得巨大的商業成功之後,漫威影業希望進一步擴充其多元文化背景。目前有關《上氣》的電影信息十分有限,只能確定的是,戴維·卡勒漢被選定為該片的初稿編劇,卡勒漢的代表作為2014年版《哥斯拉》以及將於2020年上映的電影《神奇女俠2》。無法確定的是,《上氣》能否進入「漫威電影宇宙」(MCU),雖然上氣曾經是復仇者聯盟的一員。
對於上氣這個漫畫人物來說,他的身世「洗白」是其能夠在如今被選中搬上大銀幕的重要原因。由於漫威不再保有傅滿洲的漫畫形象,漫威開始重構上氣的人物背景,他有了一位新爸爸,一個名叫「Zheng Zu」的術士。這個人物也可看出漫威進入中國市場的決心。相較於上氣和傅滿洲,「Zheng Zu」的名字採用的是漢語拼音。
C. 中國為什麼沒有超級英雄
超級英雄電影中的英雄形象,與東方文化中崇尚集體力量的觀念存在顯著差異。在美國,個人英雄主義備受推崇,且宗教信仰深厚。因此,超級英雄多為單打獨斗的能手,他們不隸屬於任何國家機構,即便與政府結盟,也保持獨立意志,以個人的信仰為行動指南。每個超級英雄都背負著原罪,努力償還心債,他們的世界中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與愛。
相比之下,東方文化則更強調「少數服從多數」和「人之初性本善」。在電影中,觀眾往往更傾向於根正苗紅、毫無瑕疵的英雄形象。然而,這種高大全式的人物設定缺乏張力,影響了電影的觀賞性。雖然觀念對錯不論,但從電影的角度來看,這種設定確實削弱了故事的吸引力。
超級英雄電影中的英雄形象,不僅反映了美國社會的文化特徵,也揭示了東西方文化在英雄觀上的深刻差異。這種差異不僅體現在電影作品中,也影響著人們對英雄行為的期待和解讀。
總的來說,超級英雄電影作為文化產品,不僅娛樂了觀眾,也傳遞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在欣賞這些電影時,我們不僅可以感受到視覺和情感的沖擊,也可以從中領略到不同文化的獨特魅力。
D. 虎影俠的打造出一位與世界接軌的中國超級女英雄
由於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中國人對「超級英雄」概念的理解與西方人不盡相同,純粹的超級女英雄電影則更是幾近為零。製片人高敬東對此表示:此次與斯坦-李合作《虎影俠》,就是要打造出一位與世界接軌的中國超級女英雄。這不僅是中國電影在製片及製作層面上一次與好萊塢的對接,更是中國人與西方人對「超級英雄」概念的一種認知上的融合。我們要把中國人對英雄的理解融入到西方人的「超級英雄」工業化概念里去。高敬東說:「我們邀請李冰冰主演《虎影俠》,是因為她各方面的條件都更具備東方女俠的文化特徵,她之前出演的《變形金剛4》、《生化危機5》都得到了西方觀眾的認可。」
E. 中國為什麼遲遲沒有出現「超級英雄」題材的電影
因為我們的歷史告訴我們,無論是戰爭還是民生發展,單憑超級英雄根本完成不了,也不符合人類發展的規律,人類能夠發展到現在僅憑超級英雄是不可能實現的,最好的情況是不僅要有英明的領袖,還要一群有志之士,協同共進,這樣才是單體力量薄弱的人類最好的生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