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視拍攝的技巧和方法
影視拍攝的技巧和方法
影視拍攝的技巧和方法。最近有不少人對影視的拍攝技巧感興趣,這不僅能滿足我們的愛好,還能讓自己有一技之長,影視的拍攝和我們一般的拍照是截然不同的。那麼接下來我帶大家一起詳細了解下影視拍攝的技巧和方法。
第一大類:鏡頭角度
1、鏡頭角度之平視
平視鏡頭是最基礎的鏡頭角度,手持穩定器向前水平拍攝,即可拍攝出平視鏡頭。在電影中,通常用平視鏡頭來保持(第三方的)客觀性,而不是改變被攝人物之間的關系。
平視
2、鏡頭角度之斜角
斜角拍攝在電影中又稱『德國式鏡頭』,顧名思義是穩定器傾斜拍攝,目的是讓觀看電影的觀眾注意到失調以及不平衡的畫面。斜角鏡頭可以利用智雲穩定器中的POV或者三維夢境功能輕松實現。
斜角
3、鏡頭角度之仰角
仰角拍攝是一個手持穩定器從低角度仰視拍攝,可以使得被攝對象更加高大或者占據主導地位的鏡頭角度。
仰角
4、鏡頭角度之俯角
與仰角拍攝相對的是俯角拍攝,利用穩定器的圖傳功能可以輕松實現從高往下處拍攝,讓被攝人物顯得弱小。想要展示鳥瞰拍攝角度的可以用獨腳架或者延長桿搭配穩定器實現,一般用於展示大局和全景。
俯角
5、鏡頭角度之過肩
過肩鏡頭也可以說是特寫鏡頭,過肩鏡頭中一個人會正對著另一個人,在電影對話鏡頭中會常用到,畫面帶有沖突感。
過肩
第二大類:景別
1、景別之特寫
特寫鏡頭是五個景別鏡頭中最重要的鏡頭,一般著重拍攝演員的表情或者面部特徵,也會放大五官的局部進行拍攝,用意是想通過特寫鏡頭來推動劇情的發展。特寫鏡頭最適合搭配穩定器的變焦功能拍攝使用。
特寫
2、景別之中景
中景鏡頭介於特寫與遠景之間,可以露出一般的人物形象,一般角色中,手裡拿著東西或者正在使用工具的時候會拍攝中景鏡頭。
中景
3、景別之遠景
遠景是與特寫相對的景別鏡頭,遠景可以拍攝對象的全身,觀眾也可以看到場面的大鏡頭。遠景鏡頭一般用於電影中的打鬥場景拍攝,能看到完整的拍攝打鬥動作以及場景。
遠景
4、景別之單人雙人
當鏡頭裡面只有一個畫面角色的.時候,可以把這類鏡頭歸類為單人鏡頭;雙人鏡頭則是鏡頭裡面有兩個畫面角色。
單人雙人
5、景別之POV視點
POV也稱視點鏡頭,視點鏡頭拍攝的畫面就是角色所看到的內容,在電影中使用POV鏡頭,是想讓觀眾更加感同身受的融入畫面鏡頭中。而在日常拍攝中,也可以利用穩定器的POV模式直接實現這一鏡頭的拍攝。
POV視點
第三大類:鏡頭運動
1、鏡頭運動之橫搖直搖
水平橫搖和上下直搖是最簡單的一組鏡頭運動鏡頭,拍攝過程中保持穩定器和相機位置不變,利用穩定器搖桿控制鏡頭上下左右移動。這種鏡頭運動的優勢在於使觀眾一直處於旁觀者的角色,鏡頭畫面和劇情發展不帶偏向性。
橫搖直搖
2、鏡頭運動之變焦
變焦是我們最熟悉的一個鏡頭了,利用穩定器實現變焦和拍攝運動方向的反方向操作,即可拍攝出希區柯克變焦鏡頭。
變焦
3、鏡頭運動之跟隨
跟隨鏡頭是指手持穩定器跟隨主體移動拍攝的鏡頭,運動軌跡可以是直線跟隨也可以隨著主體的運動幅度有弧度地跟隨拍攝;跟隨鏡頭可以讓觀眾盡可能多的感知畫面中的空間和場景。
跟隨
4、鏡頭運動之不規則運動
穩定器圍繞一個點不定向的搖動,隨心所欲的控制鏡頭拍攝,叫做不規則運動。不規則的運動鏡頭可以為畫面增添運動感,使畫面更具張力。
不規則運動
5、鏡頭運動之360度環拍
360環拍是鏡頭運動中難度最大的運動鏡頭,指在展現人物的同時,手持穩定器圍繞主體進行360度的環繞拍攝,讓畫面看起來像是在三維空間中運動。360度環拍十分考驗畫面的穩定性,所以拍攝時一定要使用我們的穩定器拍攝。
360度環拍
當你精通鏡頭手法的拍攝和組合時,你可以將視角,景別和鏡頭運動以不同的方式組合在一起,成為一鏡到底,一鏡到底一直都是難度最高的長鏡頭拍攝手法,需要極高的拍攝經驗以及一氣呵成的劇本安排,再配合演員以及拍攝設備的配合。
1、推鏡頭
推鏡頭是視頻拍攝中常用的手法之一,攝像機鏡頭與畫面逐漸靠近,畫面外框逐漸縮小,畫面內的景物逐漸放大,使觀眾的視線從整體看到某一布局,這種推鏡頭可以引導觀眾更深刻地感受角色的內心活動,加強情緒氣氛的烘托。
2、拉鏡頭
拉鏡頭是將攝影機放在移動車上,對著人物或景物向後拉遠所攝取的畫面。攝影機逐漸遠離被攝主體,畫面就從一個局部逐漸擴展,使觀眾視點後移,看到局部和整體之間的聯系。
3、搖鏡頭
搖鏡頭是拍攝視頻中的一種拍攝手法,指的是當攝像機機位不動,藉助於三角架上的活動底盤或拍攝者自身做支點,變動攝像機光學鏡頭軸線的拍攝方法。
4、特寫
特寫是指在電影中拍攝人像的面部,人體的某一局部,一件物品的某一細部的鏡頭。最早由美國早期電影導演格里菲斯等人創造、使用。它的出現和運用,豐富和增強了電影藝術獨特的表現力,歷來是電影美學。
5、移軸
移軸所拍攝的照片效果就像是縮微模型一樣,非常特別。移軸鏡頭的作用,本來主要是用來修正以普通廣角鏡拍照時所產生出的透視問題,但後來卻被廣泛利用來創作變化景深聚焦點位置的攝影作品。
2. 影視作品中的床戲是怎麼拍攝出來的
我們今天一起來看一下關於影視劇的那些事,床戲不但是影視劇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最「神秘」的一部分,但其實,因為「床戲」戲份的特殊性,所以也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重視和高度懷疑,對於影視作品中的床戲究竟是怎麼拍攝出來的呢?針對這樣的問題,我專門請教了專業的業內人士,業內人士說出了這樣的答案,給大家分享一下!
最後,真人錯位,很多時候底下的人都是替身,在拍攝女演員的臉蛋,借用剪切的技術,到達「真實」,這也是電影中,最常用的方法,成本也是很低,很是受歡迎,尤其是一線女明星的時候,更是用這種方法
3. 拍攝手法有哪些
1、推:即推拍、推鏡頭,指被攝體不動,由拍攝機器作向前的運動拍攝,取景范圍由大變小,分快推、慢推、猛推,與變焦距推拍存在本質的區別。
2、拉:被攝體不動,由拍攝 機器作向後的拉攝運動,取景范圍由小變大,也可分為慢拉、快拉、猛拉。
3、搖:指攝影、攝像機位置不動,機身依託於三角架上的底盤作上下、左右、旋轉等運動,使觀眾如同站在原地環顧、打量周圍的人或事物。
4、移:又稱移動拍攝。從廣義說,運動拍攝的各種方式都為移動拍攝。但在通常的意義上,移動拍攝專指把攝影、攝像機安放在運載工具上,沿水平面在移動中拍攝對象。移拍與搖拍結合可以形成搖移拍攝方式。
5、跟:指跟蹤拍攝。跟移是一種,還有跟搖、跟推、跟拉、跟升、跟降等,即將跟攝與拉、搖、移、升、降等20多種拍攝方法結合在一起,同時進行。總之,跟拍的手法靈活多樣,它使觀眾的眼睛始終盯牢在被跟攝人體、物體上。
6、升:上升攝影、攝像。
7、降:下降攝影、攝像。
8、俯:俯拍,常用於宏觀地展現環境、場合的整體面貌。
9、仰:仰拍,常帶有高大、庄嚴的意味。
10、甩:甩鏡頭,也即掃搖鏡頭,指從一個被攝體甩向另一個被攝體,表現急劇的變化,作為場景變換的手段時不露剪輯的痕跡。
11、懸:懸空拍攝,有時還包括空中拍攝。它有廣闊的表現力。
12、空:亦稱空鏡頭、景物鏡頭,指沒有劇中角色(不管是人還是相關動物)的純景物鏡頭。
13、切:轉換鏡頭的統稱。任何一個鏡頭的剪接,都是一次「切」。
14、綜:指綜合拍攝,又稱綜合鏡頭。它是將推、拉、搖、移、跟、升、降、俯、仰、旋、甩、懸、空等拍攝方法中的幾種結合在一個鏡頭里進行拍攝。
15、短:指短鏡頭。電影一般指30秒(每秒24格)、約合膠片15米以下的鏡頭;電視30秒(每秒25幀)、約合750幀以下的連續畫面。
16、長:指長鏡頭。影視都可以界定在30秒以上的連續畫面。
對於長、短鏡頭的區分,世界上尚無公認的「尺度」,上述標准系一般而言。世界上有希區柯克《繩索》中耗時10分鍾、長到一本(指一個鐵盒裝的拷貝)的長鏡頭,也有短到只有兩格、描繪火光炮影的戰爭片短鏡頭。
17、反打:指攝影機、攝像機在拍攝二人場景時的異向拍攝。例如拍攝男女二人對坐交談,先從一邊拍男,再從另一邊拍女(近景、特寫、半身均可),最後交叉剪輯構成一個完整的片段。
18、變焦拍攝:攝影、攝像機不動,通過鏡頭焦距的變化,使遠方的人或物清晰可見,或使近景從清晰到虛化。
19、主觀拍攝:又稱主觀鏡頭,即表現劇中人的主觀視線、視覺的鏡頭,常有可視化的心理描寫的作用。
拍攝雨景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雨天光線變化很大,有時雨景亮度,而烏雲密布的傾盆大雨亮度又很低,兩者之間的曝光
量可以相差很多倍,因此拍攝時,最好使用測光表測光。
2、雨天拍攝,常常會出現曝光偏多的現象,而曝光過度對表現雨景是極為不利的,因為雨天景物反差小曝光過度會使反差更小,照片看起來是灰濛蒙一片,所以,一般多採用減少曝光,延長顯影的辦法,來改善反差的情況,可按正常曝光量減少一擋到一擋每減少一擋時,可增加20%-30%的顯影時間,這樣有助於提高畫面反差。
拍攝技法:
1.以長焦距鏡頭為主要拍攝鏡頭(120型相機的約250mm左右鏡頭,或135型相機的135mm左右鏡頭),取其短景深功能。
2.依人像公式構圖法的原則,直接框取特寫、半身、七分身或全身之構圖,大約是距離被拍者5—8步左右,即可輕易拍得。
3.曝光時,需依人像攝影的特點,多開1~2檔光圈補償,以使臉部質感較為亮麗。人物臉部的光線柔和亮麗,是拍攝此類型照片的重點。
4.為了製造亮麗的眼神,最好在人像前方置一塊反光板或白色板,以使眼睛反射雪亮光點。
5.沖印時,最好依後加工處理技巧加上沖印柔焦處理,全面性的柔化膚質後,即可達到整張照片柔美漂亮的效果。
6.應多變換主題人物的造型或道具,否則拍照張數多時,視覺重點會毫無變化,構圖、景深以及拍攝技術類同的缺點就會暴露出來。
7.設計好主題人像的造型風格,選擇適合整體表現的場景,做好先期的主題與場景設計作業。
8.平時應多培養美學構圖的能力,並在拍攝時擬定好主題人像與場景之間的整體構圖計劃,不可落入人像公式構圖的俗套,而拍成特寫類型的照片。
9.解析並運用現場採光情形,用加減運作的方法融入所要拍攝的人像主題,在場景環境中,控制採光的突出表現,而不落入一般紀念照的平光通病。
10.控制景深的長短,製造動人與高層次的景深表現,不可落入一般生活照的雜亂模式。
11.選擇最適當的拍照時機按下快門,掌握住人像的生動感與景象的藝術感,拍攝出完美的人像帶景藝術作品。
12.拍攝此類型照片,最主要的是底片的選用,只要用黑白底片,即可沖印出此類照片的調子。
13.在拍攝的過程中,應注意背景與道具的色彩,以灰色系為佳,因為過黑與過白的背景、道具或服裝會使照片沖印出來時產生全黑或全白的反應,這是拍攝黑白照片應有的常識。唯有在適當的灰色系時,經由彩色沖印所套印出來的單一色調,才會有豐富的層次表現。
14.在拍攝黑白照片時,正確控制曝光,可以得到漂亮的階調。不可像一般人像常用的彩色負片拍攝法,經常以二檔以上的曝光補償。只有正確曝光,才可避免飽和的階調流失。
15.市場上有ILFORD廠商生產的另一種底片,可以直接彩色沖印,不必經由黑白葯水的手工顯影過程,拍攝效果是一樣的,是比較方便的底片。
16.經過拍攝、沖洗出來的底片,即可經由黑白沖印的洗相程序洗出純黑白照片。或者是經由彩色沖印的印相套色程序,洗出單一色調的照片。
4. 電影中的拍攝手法有哪些
1. 推鏡頭
推鏡頭是視頻拍攝中常用的手法之一,攝像機鏡頭與畫面逐漸靠近,畫面外框逐漸縮小,畫面內的景物逐漸放大,使觀眾的視線從整體看到某一布局,這種推鏡頭可以引導觀眾更深刻地感受角色的內心活動,加強情緒氣氛的烘托。
2.拉鏡頭
拉鏡頭是將攝影機放在移動車上,對著人物或景物向後拉遠所攝取的畫面。攝影機逐漸遠離被攝主體,畫面就從一個局部逐漸擴展,使觀眾視點後移,看到局部和整體之間的聯系。
3.搖鏡頭
搖鏡頭是拍攝視頻中的一種拍攝手法,指的是當攝像機機位不動,藉助於三角架上的活動底盤或拍攝者自身做支點,變動攝像機光學鏡頭軸線的拍攝方法。
4.特寫
特寫是指在電影中拍攝人像的面部,人體的某一局部,一件物品的某一細部的鏡頭。最早由美國早期電影導演格里菲斯等人創造、使用。它的出現和運用,豐富和增強了電影藝術獨特的表現力,歷來是電影美學。
5.移軸
移軸所拍攝的照片效果就像是縮微模型一樣,非常特別。移軸鏡頭的作用,本來主要是用來修正以普通廣角鏡拍照時所產生出的透視問題,但後來卻被廣泛利用來創作變化景深聚焦點位置的攝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