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的票房收入如何分成
電影票房收入如何分成?中國電影票房分賬機制如下:
1. 電影票房首先需扣除5%的電影事業發展專項基金和3.3%的相關稅費,剩下的為可分賬票房(凈票房=91.7%*總票房)。
2. 在可分賬票房中,影院抽成50%,院線抽成7%,剩餘43%(即製片方和發行方的份額)。
3. 發行方通常收取凈票房的10%作為發行代理費。製片方實際票房收入為凈票房的33%(總票房的91.7%乘以33%)。
具體計算示例:
- 假設電影票房收入為100元:
- 國家電影發展專項基金管理委員會收取5元。
- 營業稅金及附加收取3.3元。
- 剩餘91.7元為電影院線和製片方的分賬基數(總票房的91.7%)。
- 影院+院線方分賬為91.7元的57%,即52.269元。
- 發行代理費為凈票房的3%,即2.75元。
- 製片方(含發行方)的凈票房分賬收入為91.7元減去57%和3%,即91.7%的凈票房。
- 製片方(含發行方)按凈票房的40%-43%分賬,即91.7元的40%,為36.68元。
- 發行代理費為製片方收入的10%,即3.668元。
- 製片方實際分賬收入為33元。
預期票房(盈虧平衡點)計算公式為:製作成本 ➗ 33%。
B. 電影收入的票房是怎麼分配的,演員多少,投資方多少,導演製片人分多少。
1. 隨著2017年3月《電影產業促進法》的正式實施,我國電影市場迎來政策與市場的雙輪驅動,票房收入連年攀升。從2013年至2017年,票房分別達到了218億、296億、441億、455億和559億,2018年更是突破了600億大關。
2. 電影投資的高回報潛力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目光,成為投資決策的重要選項。電影投資的盈利主要依賴於電影票房的收入水平。
3. 電影票房的分配機制涉及多個環節。首先,從總票房中需扣除5%作為電影事業發展基金,再扣除3.3%的稅費,這部分為國家收入。
4. 扣除上述費用後,剩餘的票房約為91.7%。其中,院線分得的比例約為50%至55%,宣發費用佔5%至8%,剩餘的約40%為片方可分賬的票房。
5. 具體到出品方(投資人)的分賬比例,往期統計顯示大約為35%,即片方可分賬票房比例。個人票房分紅的計算公式為:個人票房分紅 = 總票房 * 35% * 投資比例。
6. 電影版權的收益也是電影投資的重要回報來源,包括電視台版權收益、網路版權收益、海外版權收益以及廣告收益。
7. 票房分紅的到賬時間通常為電影下映後三個月內。結算由中影集團聯合第三方會計事務所進行,之後將分賬至出品方的對公賬戶,最後再由出品方結算至個人賬戶。
8. 票房外的版權收益通常在合同中有明確列出,結算時間一般為六個月一次。
9. 演員、導演和製片人的固定片酬屬於前期投資的一部分,利潤則歸投資方所有。在某些情況下,如果這些人員也參與投資,他們將會按照投資比例參與分成。
C. 一般電影能獲得多少票房
1. 電影院的票房分成一般為50-60%。這意味著,如果一部電影的票房收入為10億元,電影院將獲得5到6億元的收入。
2. 電影票房的分配涉及到多個參與者,包括電影發展基金、營業稅、院線(電影院)、製作商和發行商。具體來說,電影發展基金和營業稅分別占票房的5%和3.3%,而院線獲得50-60%的票房。
3. 以一部投資2億元,總票房達到10億元的電影為例,其票房分配情況如下:電影發展基金獲得0.5億元,營業稅為0.33億元,院線獲得5到6億元(具體比例取決於電影與院線的協議),剩下的3.17億到4.17億元歸製作商和發行商所有。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收入還需扣除宣傳費用和製作成本。如果電影製作和宣傳成本為2億元,那麼製作發行公司的利潤將在1億元到2億元之間。
4. 製作發行方在電影上映後還有機會通過其他渠道獲得收益。這包括電視播放權、網路直播權和光碟製作等。這些後期受益可以為製作發行方帶來額外的利潤。
D. 票房收入電影院能夠拿到多少電影票房
1. 電影票房中,國家先扣除5%的電影專項基金和3.3%的稅款,這部分合計約8.3%,剩下的票房收入為91.5元。觀眾在購票時已自動為國家繳納了稅款,成為了一名納稅人。
2. 在剩餘的91.5元中,大約一半,即45.75元直接分給院線和影院。其中,院線獲得約5%,即4.575元。例如,萬達、金逸等垂直管理的院線,這兩塊收入通常被視為一個整體。
3. 在院線和影院分得款項後,發行方會收取一定比例的發行代理費,通常為票房可分配收入的5%至15%。票房可分配收入是指總票房扣除3%的電影基金、5.5%的稅款以及院線和影院的分成款(比例約為38%至43%)後的金額。此外,發行總可分配收入還應加上其他渠道的收入,如電視、音像、網路、政府獎金和海外收入。
4. 發行方在發行總可分配收入中扣除發行傭金、導演或主要演員獎勵(如有)、代為墊付的發行成本(如拷貝費和宣傳費)以及稅金後,剩餘金額為片方的凈發行收入。通常情況下,每100元票房收入,片方能獲得約30元以上的凈收入。
5. 對於成本為500萬元的影片,如果同樣投入500萬元用於宣傳發行,整體投入將達到1000萬元。如果僅依靠票房回收成本,至少需要3000萬元的票房才能實現盈虧平衡。不過,某些電影如甄子丹的動作片,若在海外有收入,國內票房的盈虧平衡點將不必達到成本的三倍。大致可以這樣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