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導盲犬小Q花絮
在電影《導盲犬小Q》中,盡管主角小Q並非現實生活中的可魯,但它的表演卻並非偶然。這只狗狗的可愛和聽話形象,離不開日本頂尖馴狗師宮忠臣的精心調教。宮忠臣被譽為日本電影界的「動物訓練大師」,他傾注大量心血,才塑造出電影中小Q的乖巧形象。
電影中有一個場景令人印象深刻,小Q被「爸爸」吵醒後,鏡頭捕捉到它的眼睛逐漸合上,彷彿在假寐。這看似簡單的動作,背後卻是訓練師與小Q長時間的默契磨合,讓小狗逐漸適應鏡頭的拍攝,每一步都需要耐心和時間的積累。
還有令人捧腹的片段,小Q在鏡頭前展現出斗雞眼,專注地盯著鼻子上的一隻小毛蟲,這個細節的捕捉不僅展示了小Q的天真可愛,也是訓練師細致入微的訓練結果。
另一個場景中,小Q在草地上熟睡,夢見小熊的畫面溫馨又夢幻。它驚醒後的四顧,彷彿在與觀眾分享它的夢境,這個場景的呈現,離不開訓練師對小Q情緒和行為的精準控制。
總的來說,電影《導盲犬小Q》中的每一個精彩瞬間,都離不開馴狗師宮忠臣的辛勤付出和小Q的天賦配合,它們共同編織出這個令人感動的故事。
·《導盲犬小Q》改編自日本作家石黑謙吾和秋元良平的小說《再見了,可魯》。書中的可魯確實曾經存在,生卒年為1986年6月25日到1998年7月20日。一隻聰明的、一生都在工作的狗,在人世間走過了12年的歲月,日後它的故事被記錄、被傳播。然後是除了他的主人和作者之外的更多人被感動。據說,作者用了15年的時間才完成這只小狗的傳記。時間證明,這15年的付出的確有所值,因為在出版後的一年多時間里,這本書已經被認為是21世紀「感動1億亞洲人心」的超級暢銷好書和21世紀亞洲「賺得淚水最多」的一本書。
② 任達華在電影《小Q》中的表現如何
在電影《小Q》中,飾演盲人李寶庭的任達華,面臨兩個選擇!
我感覺是不錯的,下面就來自己說說吧。
一個是以盲人的身份去演戲,需要借用道具蒙住雙眼,造成真正不可視的效果,達到演戲期間完全以盲人的視角拍戲;另一個是以正常人的視角去演盲人,但他需要克服自身的條件反射,以防止目光不由自主地瞥向其他地方。
這也導致電影對於渡邊先生的人物刻畫,始終停留在他是一個固執的且不會輕易地接納新事物的盲人形象上。而與日版電影《再見了,可魯》不同的是,電影《小Q》詳細地講述了盲人主角李寶庭失明前後的心態,並重點刻畫了處於逐漸失明期間的他性情大變、脾氣暴躁、抗拒他人幫助的的性格變化。
而這也正是《小Q》改編的高明之處,明確的告訴觀眾為什麼成為盲人之後的李寶庭會非常抗拒接受他人甚至包括當盲犬的幫助。畢竟李寶庭享受過幾十年正常人的生活,突然失明之後就要陷入無邊的黑暗中,任誰都難以接受。
大家有別的看法,可以在評論中發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