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方式 > 活著電影從哪個年代開始

活著電影從哪個年代開始

發布時間:2023-03-14 01:50:24

㈠ 活著的內容簡介

小說的敘述者「我」在年輕時獲得了一個游手好閑的職業——去鄉間收集民間歌謠。

在夏天剛剛來到的季節,遇到那位名叫福貴的老人,聽他講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經歷: 地主少爺福貴嗜賭成性,終於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窮困之中福貴因母親生病前去求醫,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後被解放軍所俘虜,回到家鄉他才知道母親已經過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女兒不幸變成了啞巴。

真正的悲劇從此才開始漸次上演。家珍因患有軟骨病而幹不了重活;兒子因與縣長夫人血型相同,為救縣長夫人抽血過多而亡;女兒鳳霞與隊長介紹的城裡的偏頭二喜喜結良緣,產下一男嬰後,因大出血死在手術台上;而鳳霞死後三個月家珍也相繼去世;二喜是搬運工,因吊車出了差錯,被兩排水泥板夾死;外孫苦根便隨福貴回到鄉下,生活十分艱難,就連豆子都很難吃上,福貴心疼便給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卻因吃豆子撐死……

生命里難得的溫情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貴伴隨著一頭老牛在陽光下回憶。

(1)活著電影從哪個年代開始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從國民黨統治後期到解放戰爭、土改運動,再到大煉鋼鐵運動,自然災害時期等,作者經歷了從大富大貴到赤貧如洗的物質生活的巨大變遷,經歷了多次運動給他帶來的窘迫和不幸,更是一次次目睹妻兒老小先他而去。

後來,作者聽到了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這首歌深深地打動了作者,作者決定寫下一篇這樣的小說,於是就有了1992年的《活著》。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度。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小說《活著》是余華創作中的分水嶺。《活著》展現了一個又一個人的死亡過程,掀起一波又一波無邊無際的苦難波浪,表現了一種面對死亡過程的可能的態度。活著本身很艱難,延續生命就得艱難的活著,正因為異常艱難,活著才具有深刻的含義。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

㈡ 中國電影活著劇情介紹


1、《活著》是張藝謀1994年執導的影片,這是一部根據余華小說《活著》改編的,講述了一個家庭闊綽,好吃懶做的公子哥,因為所處的年代以及一系列的歷史原因,在命運之前不得不低頭,不得不選擇接受。主人公在年老之際過的窮困潦倒,令人感到悲痛與絕望,最後成為一個時代的悲劇的縮影。
2、主人公福貴,是一個地主家的公子哥。因為家裡條件實在是太好了,所以福貴就一直好吃懶做,還喜歡賭博,有事沒事就把老祖宗留下來的器具拿到當鋪去當了。福貴,這名字乍一聽確實喜慶啊,福貴福貴,一生福貴。妻子拿他也沒有辦法,兩個人總是吵架鬧離婚。可是福貴賭博的隱越來越大,最後竟然把家裡所有的東西都輸完了,老父親也被氣死了。要知道福貴他爹以前也是響當當的人物,沒想到落得這番結局。
3、福貴向以前和自己一起賭博的龍二借錢,人家龍二覺得借給你錢還不如讓你自己學著賺錢呢,就給富貴了一套皮影。後來的某一天,福貴在演出的時候,碰上國軍,就被強行拉去當兵去了,後來福貴回家之後家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老母親死了,龍二被貼上惡霸地主的標簽也死了。
4、這些依然沒有擊垮福貴,他願意好好過日子。然而接下來便是大躍進,全村人一起煉鋼,福貴帶著自己的孩子也去煉鋼了。可是孩子被牆砸死了,砸死孩子的是區長的大汽車,而區長是福貴過去很要好的朋友。後來,春生的事業也受到了挫折,當他准備自殺的時候,福貴夫婦勸了他。
5、後來,鳳霞在生孩子的時候大出血死掉了。生下來的孩子叫饅頭,富貴對饅頭說,孩子啊,你是趕上好日子了,以後一切都會越來越好的。這就是福貴的一生,過山車一般的人生。他福貴嗎?他曾經有過福貴的生活,可是那些歲月,已經模糊到他記不起來了,他已經老了,再也不是當年那個好賭之徒了;他已經老了,可是他對國家的未來,依然充滿期待。
6、他在面對人生的苦難時,並沒有選擇放棄,而是去對抗生活中的磨難,因為對於福貴來說,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沒有比活著更重要的,只要人活著高興,就不怕窮。對於很多人而言,福貴面對人生的態度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㈢ 電影《活著》,看了福貴的一生,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得活著

文|婉君

那是1993年,43歲的張藝謀看到了一篇叫《在細雨中呼喊》的長篇小說,他想把小說里對命運的深刻解讀和對人性深刻的剖析拍成電影,於是他找到了叫余華的年輕作家。余華把《活著》的手稿拿給他看,看後張藝謀改變了主意。

一年多以後,這個世界上就多了一部叫 《活著》 的電影。

影片始於四十年代的賭場,第一個鏡頭就是福貴在賭場里賭錢,影片第一句台詞就是 :「福貴少爺,您又輸了。」

那時的福貴是地主家的膏梁紈袴,他不顧妻子家珍和父母的反對,整日混跡賭場和皮影班班主龍二豪賭。當有人告訴他「又」輸了的時候,他不僅絲毫沒有對家人的愧疚和對家庭的擔當,而是笑著說: 「最近錢輸的不少,我的簽字都練的好看了。

影片通過這樣一個在賭場里的鏡頭,為我們描畫了一個生動的「敗家子」的形象。福貴將徐家宅院輸給了龍二,徐老爺子在簽字畫押之後氣急身亡,福貴一家搬出徐家大宅,悲劇由此拉開序幕。

福貴一家搬出徐家大宅,家珍帶著兒子有慶回來了,福貴從龍二那裡借來了皮影搭起了皮影班子,眼看著一家人就要過上平靜的生活。

可這時福貴被抓去做了壯丁,從皮影戲場抓走,那把刺進皮影幕布的尖刀也是刺向福貴生活的尖刀,原本要歸於平靜的生活就像是一個風停之後即將歸於平靜的湖,尖刀又將它攪得天翻地覆。

那個年代平靜的生活是最大的奢侈,福貴在隨軍生涯中聽到過徹夜傷兵的哀嚎,看見過在自己身邊倒下的戰友老全,經歷過爬出死人堆的重生,他那時候說 「要好好活著」。

「活著」 看起來是很件很讓人慶幸的事情,可是在那個年代,也是另一種不幸,「活著」就意味著要經歷更多不幸。

五十年代,鏡頭又回到了那個熟悉的村中牌坊,福貴當兵回來了。母親的死訊,女兒的變啞,福貴都一一經受,但是他還是說: 「看見過那麼多死人,我能活著回來很滿足」。

生活的不幸讓他 措手不及 ,但他還不曾失去希望。在圍觀了龍二的死刑之後,福貴他後怕不已,回家之後就立馬翻出「證據」,裱進鏡框,生怕有一天也會落得龍二的下場。

這里,替福貴感到慶幸,如果他沒有輸掉徐家大宅,他就會成為那個被槍決的龍二。

六十年代,鏡頭又開始於那個村中的牌坊。時間一點點的向前挪著,故事的地點還是這個村子。

這時,家家戶戶響應國家的號召大煉鋼鐵,將自己家裡的所有鐵製品都拿去「煉鋼」,目的是趕超英法,連福貴家裡皮影箱子上的鐵釘和固定皮影的鐵絲都差點沒能倖免。

「用饅頭去做麵粉」 ,這是後來經歷過那個年代的老人對那個時代最真實的刻畫。

魯迅曾經說過: 「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福貴一家靠著送水的工作,生活漸漸有了起色,鳳霞和有慶一天天長大,也能幫著幹活,家裡的生活看起來終於要變成了家珍所一直嚮往的「安生日子」。

這時,當了區長的春生來檢查大煉鋼鐵,撞倒了牆壁,砸死了在牆下休息的有慶,福貴唯一的兒子。他是福貴的希望,卻也不幸成為了這場悲劇的犧牲者。

安生日子被撕個粉碎,福貴又一次墜入深淵,但是他別無選擇。

當有慶死去的陰霾漸漸散去,福貴和家珍開始給鳳霞尋求一個好的歸宿。鎮長做媒,一個叫萬二喜的青年走進了這個家庭,用鎮長的話說: 「二喜,是個響當當的工人階級,服從安排,積極,能幹。」

二喜的出現,讓這個家從影片開始都沒有過的幸福,一家人以為從此就可以一輩子幸福下去。可厄運又一次來臨。

二喜和鳳霞的孩子饅頭出生,一家人還沒來得及從添丁的喜悅中回過神來,產後大出血卻奪走了鳳霞的生命。

原本能夠救鳳霞的醫生,因為站錯了隊伍被關進了牛棚。幾天沒有吃飯的他,一下子吃了福貴買來的七個饅頭,撐的實在沒有辦法醫治鳳霞。眼看著鳳霞臉色隨著血液的流失變得慘白,眼看著她痛苦掙扎地求生,一家人卻無能為力,只能在無盡的慌亂中默默承受著命運給他們帶來的不幸。

在鳳霞和有慶的墳前,福貴、家珍、二喜帶著笑容看似輕松地對話, 「如果當年我沒給那個醫生買七個饅頭,他就能救鳳霞。」「那個醫生,現在還是只吃米不吃饅頭?」 這段對話充滿了黑色幽默,卻讓人心酸。

或許經歷過這么多悲劇的福貴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他別無選擇,只能堅強地活著,當他經歷的苦難深入骨髓的時候,他比任何人都理解活著的意義。

承受了諸多不幸之後,包圍他的不再是痛苦的掙扎,而是平靜的心態和骨子裡的堅強。

被打成反革命的春生遭受了妻子自殺的打擊後,產生了輕生的念頭,福貴和家珍也在這個時候用那句 「你還欠我家一條人命,你得好好活著」 來給予他最大的寬恕。

當一切歸於平靜,外孫問起福貴小雞長大了會變成什麼樣子,福貴還是像當初對有慶說的那樣:「小雞長大了就變成鵝,鵝長大了就變成羊,羊長大了就變成牛......」只不過福貴這次沒有說牛長大了我們就過上好日子了,而是說, 牛長大了,饅頭就長大了。

電影的結尾,殘存下來的空皮影箱被福貴用來給小雞們做窩。此時,皮影作為 福貴顛沛命運的見證 ,又以另一種方式在福貴一家的生活中延續著活下去的希望。

影片從頭到尾被陰影籠罩著卻叫《活著》,一個承受了坎坷命運的人卻叫 「福貴」 ,這是獨特的黑色幽默。

《活著》最殘忍的是,每當就要失去希望的時候,就給你點上一盞或明或暗的蠟燭,卻又在你剛要燃起希望的時候,又將你推入新的深淵,然後又燃起新的希望。這就是那個年代千百個「福貴」的人生。

四十年,彈指一揮或是滄海桑田,無數個消瘦的面孔,就這樣堅韌、無聲無息地堅強的活著。一個小人物在巨變的 歷史 中浮沉,不幸和坎坷總是纏繞著他。然而他從沒有放棄活下去的信念,從不怨天尤人,並且對生活和未來報著無限美好的希望。

就像余華寫《活著》的初衷:

富貴也真正詮釋了《活著》的主題,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

㈣ 由中國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有哪些

1、《紅高粱》

《紅高粱》是由西安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文藝片,由張藝謀執導,姜文、鞏俐、滕汝駿等主演,於1987年在中國上映。

影片改編自莫言的同名小說,以抗戰時期的山東高密為背景,講述了男女主人公歷經曲折後一起經營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軍侵略戰爭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計均因參與抵抗運動而被日本軍虐殺的故事。

㈤ 張藝謀的《活著》什麼時候拍的

張藝謀 1994 年根據余華的小說拍攝的電影《活著》講述了 20 世紀中國那段刻骨銘心的歲月中一個家庭的生活經歷。影片記述了 40 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前,到 70 年代初期這段歷史時期的世態變遷。影片的主角是徐福貴,沒落地主以皮影戲為業,和他堅毅的妻子家珍。 30 年的歷史進程——國內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發生在 50-60 年代的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兩次政治運動——每一重大事件都直接撞擊到這個家庭的生活神經。

《活著》從細微之處講述生活中的事件及給予這個家庭如何的影響,影片在擬寫的敘述之中展開喻意的層面呈現歷史言說的真相。影片中明確的人物特徵、事件、視覺圖像,成為中國現象,或中國情況的象徵、寓言,生成普遍意義。寓言作為一種寫作的模式,在整體的結構之中,以意向間接的敘述方式領悟錯綜復雜的含義, 1 )分析《活著》歷史言說的寓言為此行文之意。我將從影片模擬敘述的故事情節中抽取寓示歷史真實的事件,即福貴財富的損失和地位的喪失,以及他兩個孩子有慶和鳳霞的死亡,分別地分析上述事件何以寓示著 20 世紀初中國的屈辱,以及與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的寓意關聯。

影片《活著》可以被分為四個部分,由字幕上提示的活動年代或時間做出自然的劃分。第一部分發生在「 20 世紀 40 年代」。出生於富裕地主家庭的福貴性迷賭博徹夜不歸,傲慢無視妻子的勸告最終把全部的家產輸給了皮影戲班主龍二。加之妻子攜女懷子離他而去,父親責其不孝以杖相擊力衰猝死。福貴失去了地位,財富和家庭,以僅存的一點財產設攤街頭度日。福貴的失意影射了中國當時的勢局,自鴉片戰爭之後中國作為西方的半殖民地,不平等條約的簽署以及後來日本的侵佔,中國失去了自己的地位、身份和主權。一度豐饒的「 Middle Kingdom 」不屑歐洲為「野蠻人」的自大累其難以直起腰身與西方勢力分庭抗禮。前塵影事,雪恥自強。(影片中家珍帶著孩子主動回返,福貴亦洗心革面)

影片講述的第一個悲劇,福貴和家珍的兒子有慶的意外夭折,依據字幕的題示,發生在 20 世紀 50 年代,既表述也寓意大躍進的因果。始於 1958 年大躍進運動處於一系列經濟改革最困難的時期,全體號召全民動員以自力更生的方式完成工業、經濟農業的基礎建設以求十五年內趕超工業化的西方世界。要求土地歸公,建立大規模的公有制的農業社,打破傳統意義上單一家庭的生活模式,並且組織群眾性的冶煉鋼鐵運動以足所用之需。按照毛澤東勇於犧牲努力工作盡快實現共產主義的烏托邦理想,提出「 hard work for three years, happiness for a thousand 」。 2 )

大躍進彌漫的盲目樂觀情緒和所付的代價及最終的失敗呈現在《活著》的視覺畫面之中。人民公社和群眾性的大煉鋼鐵反映了大躍進的基本概貌,後者也是影片敘述的話題。這是一場社會運動,包括徐福貴一家都參加了組織在當地小學校里的沒日沒夜的治煉勞動,福貴演出皮影戲娛樂工人,家珍為他們端茶送水,甚至孩子也參與了徹夜無眠的工作。依據影片鋪陳的線索,因為區長要來到鎮區檢察,徐家被通知要求回到學校參加下一夜的勞動。盡管父母意識到了他們的孩子已是筋疲力盡,但還是勉強的叫醒了有慶,一路辛苦步向學校,其部分原因在於區長的檢察,部分原因出於不想讓善良好心的牛鎮長失望。福貴背著睡意朦朧神志模糊的有慶,一路上仍在為了晚上的勞動調動他的精神。這一幕福貴幾乎成了毛澤東的代言人,使用著主席慣常動員民眾的烏托邦式的言辭。「有慶要是聽爹的話呀,咱們的日子就越來越好……咱們家現在也就是一隻小雞,雞養大了就變成了鵝,鵝養大了就變成了羊,羊再養大了就變成牛啦……牛以後就是共產主義啦」!那一夜,筋疲力盡的有慶在沉睡之時意外的被區長的車撞死了,這位曾是福貴的老戰友的區長也因工作的極度疲憊以致在駕車時睡著了。

有慶的死成為了大躍進主要失敗的寓意象徵。因為早先反右斗爭的懾力和自然分散的公社模式,實際的產量是由當地官員自己計算和 上報的,並非出於一個集中的機構,官僚的或是與之不同的集中的機構。一些不稱職的盲目樂觀的當地官員往往報出誇大和虛假的數字,循環反復造成調配失控。如果一個公社上報了誇大的產量,所有規模相應的公社就被期望著展開你追我趕的競賽,以致人們過度地操勞,筋疲力盡,情志不振,落後的操作工藝直接影響到冶煉的質量和農業的產量,決定了大躍進的失敗,最終被中國共產黨棄之不宣。過度操勞造成有慶和區長的筋疲力盡是導致有慶死亡悲劇的直接後果。

降臨於這個家庭的第二個悲劇是女兒鳳霞的難產不治身亡,影片在此時也達到了整個劇情的高潮。無論從影射還是寓言的層面,鳳霞的死都寓示著,同時也批評了文化大革命,那段無政府的混亂時期。文化大革命由毛澤東突發靈感而起,部分意圖在於他要重新樹立自己因為大躍進的沉重失敗從而低落的統治中國共產黨的威望。文化大革命的目的是要防止由此滑向「修正主義」退向資本主義的經濟和治理模式。為達到這一目的,毛澤東號召徹底消除他所認為資本主義文化根源,並在此平台上建立無產階級的文化。毛澤東號召「永遠革命」的理論作為徹底打倒資本主義文化的方法和手段。響應毛澤東號召的是新一代的年輕人,紅衛兵。

影片中鳳霞在醫院生產的情節表現了「永遠革命」時期全國上下一片混亂無序的狀態。紅衛兵以「反革命」的罪名關押了主管醫院的醫生和教授,鳳霞的父母和丈夫十分擔心,因為留守負責看病的醫生們過於年輕沒有經驗,也由此鑄成了鳳霞分娩時因並發症死亡的悲劇。鳳霞先是產後大出血,而那些只備學生資格的醫生們心慌意亂不知所措。趾高氣揚的革命者一下變成了驚魂不定的孩子無助的跑前跑後,撇下鳳霞失血死去。

從敘述的層面而言這一幕表現了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後果,這一意外的死亡悲劇再一次歸因於毛澤東政策導致的災難。鳳霞的死是因為傲慢的紅衛兵顛覆了醫院的正常制度。如果一個經驗豐富的醫生為鳳霞接生也許不會出現並發症,或許局勢也可以得到控制。再從寓言的層面分析,鳳霞的死,尤其是她如何會死,是影片指責文化大革命的重點。暗紅的鮮血染滿潔白的床單構成強烈的視覺語言,寓示著文化大革命使得中國的文化和社會自身經受著嚴重的「大出血」。 1966 年,由於紅衛兵對工業和經濟基礎的查抄沖擊造成工業產量下降了 15-20% ,盡管一開始預期會有 5% 左右的增長率。整個中國學校被暫時性關閉,教育家、優秀的學生和知識分子受到迫害,以毛澤東思想的教條修訂學校的課程,並且降低學生的入學標准,為了適應鄉民和沒有受過良好教育的大眾階層導致的知識停滯狀況,造就了既沒有掌握良好的技術也沒有受過良好訓練的「失落的一代」。更不用說以建設一種新興文化的名義毀掉的無以數計的無價的文化古物。中國的社會和經濟在大躍進時期制下的微薄基礎也被消耗殆盡,同時中國的文化亦遭受到了難以估量的破壞。

影片四個部分所描述的事件,每一事件不僅從實際敘述的層面上影射同時也從象徵寓意上對應著特殊的時間段或是那十年的活動。影片開始描寫的福貴財富的損失和地位的喪失,寓示著中國當時的勢局。有慶的夭折寓示著大躍進的失敗,同樣鳳霞的死亡寓示著文化大革命的命運。

㈥ 活著電影簡介 活著電影簡介是什麼

1、簡介:福貴(葛優飾)是一個嗜賭如命的紈絝子弟,把家底兒全輸光了,老爹也氣死了,懷孕的妻子家珍(鞏俐飾)帶著女兒鳳霞離家出走,一年之後又帶著新生的兒子有慶回來了。福貴從此洗心革面,和同村的春生一起操起了皮影戲的營生,卻被國民黨軍隊拉了壯丁,後來又糊里糊塗的當了黨的俘虜。他們約定,一定要活著回去。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平安回到家中,母親卻已去逝,女兒鳳霞也因生病變啞了。
2、一家人繼續過著清貧而又幸福的日子。在「大躍進」中當上區長的春生不慎開車撞死了有慶,一家人傷痛欲絕,家珍更是不能原諒春生(郭濤飾),文革時,春生遭到迫害,妻子自殺,一天半夜他來到福貴家,把畢生積蓄交給福貴,說他也不想活了。這時家珍走出來讓春生到屋裡坐。春生臨走時,家珍囑咐他好好的活著。
3、後來鳳霞認識了忠厚老實的二喜,兩人喜結良緣。然而不幸總是不肯放過福貴一家。不久鳳霞生下一子,自己卻因難產而死。鳳霞的兒子取名叫饅頭,聰明可愛。最後,福貴說饅頭趕上好時候了,將來這日子會越來越好。
4、《活著》是由年代國際有限公司1994年出品的劇情片。該片改編自余華的同名小說,由張藝謀執導,葛優、鞏俐等主演。

㈦ 活著這部電影說明了一個什麼問題

不去品嘗生活的苦就不會懂得幸福的真諦。從古至今,有誰沒有遭遇過挫折,又有誰沒有過不幸的時刻呢?但不論如何,堅強的人都會努力克服艱難而堅持活
下去。有些人在曲折的生活道路上顯得脆弱。但人只要有毅力和決心,就會發現活著就是幸福。張藝謀導演的電影《活著》就是要演繹這種堅忍的「活著」。

《活著》講述的是中國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一個富有家庭里發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對夫婦,丈夫富貴,妻子家珍。由於吃喝享樂,沉迷於賭博,富貴最終把家裡的財產輸得一干二凈。父親因為他的墮落氣得生病而死。從此,家破人亡,他們兩口子不得不面對苦難的生活。

俗話說:「有果必有因」。富貴家境衰落,他妻離子散的悲劇是他走上墮落的不歸路,成日不思進取吃喝賭博的結果。在此之外,還有別的原因嗎?是不是他
的父親和妻子不關心他呢?答案是否定的。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得出富貴固執的本性。他漠視父親和妻子的多次規勸,執迷不悟,最終致使家境衰敗、貧窮潦倒,天
天過著痛苦的生活。他曾被國民黨抓住並差點喪命;他曾在被別人鄙視的環境中醒悟。也就是在那時候,他才反省以前的事,才真正懂得幸福的價值。影片中有一個
關於他教訓孩子的情節值得我們思考。「小雞長大會成鵝,鵝長大會成羊,羊長大會成牛。」小雞怎麼能變成鵝呢?或許想告訴孩子,再貧困弱小的人也能成為生活
的強者吧。是啊!生活雖然不是什麼時候都盡如人意,但只要付出努力,擁有信心,明天將會更好。

另外,影片中另一重要的角色家珍又是怎麼樣的人呢?現在我們來給她作個分析吧。影片中描繪她的部分沒有富貴多,可是我們可以看出她是個既通情達理又
溫柔賢惠的妻子。人總是有喜怒哀樂的,家珍有時也生丈夫的氣,所以她才在懷孕時帶著個啞巴女兒回娘家。可是富貴那時候怎麼知道家珍 ——
一個已經把自己的生命交給他,一個夜夜哭泣勸告丈夫不要賭博的妻子正在家鄉艱難地供養著孩子,並且期盼著他早點醒悟。要是沒有毅力,沒有信心,說不定這個
柔弱的農村婦女早已經沒有勇氣生活在這世上了。這個女人的生命是很苦的,也是很堅韌的。怪只怪富貴這個男人不懂得珍惜她,所以他們倆才只能過著艱難困苦的
生活。

這個故事說到這算是告一段落,不過劇情仍未結束。也許導演還要通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中國的環境不斷在變,人也隨著不斷地變。但是不論如何,不論發生什麼事,活著的人還得活著,在漫漫人生路中品嘗酸甜苦辣與喜怒哀樂。

富貴和家珍的故事伴著前進的歷史走到中國建國初期。這期間,他們的孩子友慶被春生(他們的老朋友)騎車撞死了。其實春生不會開車,卻自以為是,結
果。。。。。。。這個可憐的孩子再也沒有機會品嘗媽媽給他做的12個餃子了。
作為編劇,導演,為什麼安排了這樣一個情節呢?是否想通過加深富貴和家珍的痛苦,來表現他們生活的毅力?我想除此以外,他們還想提醒人們,做事時不要不懂
了裝懂,否則釀成悲劇再怨天尤人也無濟於事了。有慶的死真是令人扼腕嘆息啊!

還有一個令人痛心的情節是富貴的女兒在生孩子時也不幸死去了。她的死並不像人們說的那樣是由老天爺安排的,我覺得是由當時迂腐的社會觀念造成的。我
們都知道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讓許多知識分子被批判為資產階級。
影片中的醫生是個典型的例子。如果給富貴的女兒接生的接生員是個有經驗的醫生的話,這個悲劇就不會發生了。這種情節真令人悲哀憤怒。親眼看著自己的孩子死
去,身為父母該有多痛苦呀!我原以為富貴和家珍會承受不住孩子死去的打擊而喪失理智和生活下去的勇氣,可他們卻能面對現實,承受苦難,頑強地活著、活著!
我深深地被他們的堅強與勇氣打動。

《活著》是一部意味深長的電影。富貴和家珍夫婦的人生經歷帶給我們這樣的啟示:生活就像是一條路,不總是平坦而筆直的。人只有一勇氣、毅力和信心去面對和克服種種的挫折與不幸,體會幸福的不易與甜蜜,才會更加熱愛生活,珍惜生命。活著是一種證明,是一種歷練。

㈧ 余華的《活著》是幾幾年創作的啊

93年余華完成,出版的時候大概是七月份做的序。94年拍成的電影

閱讀全文

與活著電影從哪個年代開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看外國電影高清的網站有哪些 瀏覽:943
喜劇之王電影國語免費觀看 瀏覽:800
男與女1993高清電影免費播放 瀏覽:443
看看屋好看的電影電視劇排行 瀏覽:627
牆皮怎麼會掉下來的電影 瀏覽:568
angelababy的電視劇電影有哪些 瀏覽:283
講韓國青春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494
前蘇聯有部電影叫什麼美麗 瀏覽:674
2015年1月20日在上映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453
網路看小電影速度慢怎麼辦 瀏覽:303
雷神1電影在線觀看免費觀看完整版 瀏覽:268
陳寶國電影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488
一隻蟲子在大腿里那個是什麼電影 瀏覽:553
推薦幾部好看的電影最好是探險的 瀏覽:152
無線電視怎麼調電影 瀏覽:975
逆境微電影趙思思什麼病 瀏覽:290
類似怪物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78
周迅和黃曉明演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99
嚎叫電影免費下載 瀏覽:856
印度什麼電影里有迦梨 瀏覽: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