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影方式 > 光宗日本戰犯哪個電影

光宗日本戰犯哪個電影

發布時間:2023-03-26 03:30:48

『壹』 《東京審判》觀後感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快來參考觀後感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東京審判》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東京審判》觀後感 篇1

這部電影主要表現的是在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戰犯的情況,雖然28名日本戰犯不承認自己的罪行,但是他們是逃不過證據的,在召開了長達兩年的818次審判會之後,用戰犯的絞刑告慰了在戰爭中死難的中國冤魂。這是我國第一次也是最成功的一次用法律來維護尊嚴。

偉大的中國大法官梅汝璈也多次與與其他法官爭奪尊嚴,我真為中國有這樣一個好法官而感到驕傲。東京審判是一次偉大的正義審判,所有的壞人都會被正義屠殺,而好人就會得到回報,因為正義是公平的,爭議不會傷害每一個好人,也不會讓壞人嘗到一點甜頭。

我在看電影的過程中,有一幕非常精彩:我國律師在法庭上用英文盤駁日本戰犯的戲,這使我慷慨激昂,我多次以激動的心情鼓掌,上面每一個英雄舉動都被我記在心懷。

《東京審判》觀後感 篇2

看完《東京審判》之後我的心情格外沉重,那麼多無辜的百姓在這次慘無人道的戰爭中離去,無數官兵犧牲在了抗日前線的戰場上。對於當下的我們,更應該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美好的幸福生活。

年輕的我們有大把的時光可以學習豐富的知識,掌握更多的技能,通過多種的渠道去開闊自我的眼界,提升個人的修養,從而完善自身。經過學習的階段,把所學用實際的方式回報給父母,回饋給社會,盡自己綿薄的力量推動我們的祖國有一個更好的發展。

歷史已經存在,我們不該忘記那段慘痛的過去,但也不應該心存仇恨。對於日本民族好的部分,應該學習和借鑒。學會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展現屬於中國的大國風采。但包容並不代表懦弱,對於日本政府現在的有些行為,以明顯存在不恰當的舉動和行為,我們應該堅定的站出來,用正義的方式,維護祖國的尊嚴。

作為新一代的年輕人要勿忘國恥,奮發圖強,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報效我們的祖國。

《東京審判》觀後感 篇3

當時整個法庭不贊成死刑的法官居然佔多數,在討論是否對日本戰犯判處死刑的會議撼人心魄,中國法官梅汝?以杯子和水來比喻人類和文明——人之不復存在,文明將焉附兮,經過梅汝?的努力,才以六票對五票的一票之差扭轉了局面,用日本戰犯的絞刑告慰了在戰爭中死難的中國和其他國家被日本軍國主義殺害的冤魂。

東京審判從1946年5月開庭到1948年11月宣判終結,共歷時近兩年零七個月, 創造了開庭818次的奇跡。法庭紀錄4.8萬余頁,出庭作證的證人達四百多人,出示文件證據4000多件,判決書長達1213頁,規模超過了紐倫堡審判,堪稱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國際審判,也是二次大戰結束後世界上發生的重大政治事件之一。判決書的大部分敘述了日本如何侵略中國,描述了日本侵略中國的種種罪行。

我覺得《東京審判》告訴了我們要著力於表現堅持法律公正,堅持懲罪揚善,堅持民族大義的寬廣胸襟,著力刻畫戰爭對人,對社會的影響,對個人情感的沖擊和重建,我認為《東京審判》這部電影向世界傳達出的正義正氣的力量,傳遞了人類從心底深處發出的追求正義與和平的呼喊,也是對當今日本一小撮右翼勢力妄圖否認當時侵略罪行的深刻揭露,更讓我們每個中國人立志警鍾長鳴、勿忘國恥、奮發圖強,只有國家強大了才不會被別國欺負。

《東京審判》觀後感 篇4

看完東京審判後,有幾個讓我印象深刻的畫面,這些畫面也讓我感受到了很多。

首先就是俗話說得「弱國無外交」,在影片的前半段是安排各國法官的的座位,我們中國被安排到第三的位置,就是說在美國和英國的位置後面,中國的法官沒有同意,他覺得應該按照日本簽訂投降書的順序排座位,但是他的觀點遭到反對,最後還是在中國法官以退出審判來作為反抗的條件,中國才得到了應有的位置,想想如果不是當時中國國際地位和綜合國力的的弱小,我們怎麼會雖有著戰勝國的身份,卻沒有得到戰勝國應有的待遇呢!如果當時中國的法官就這樣認了第三的位置而把第二的位置留給當時在二戰中並沒怎麼做出大的貢獻的英國,那麼當時那麼重視這場審判的中國國內該是怎樣的悲痛呀。

還有就是日本有些戰犯根本不承認他們的罪行,但在證據面前他們不得不低頭的畫面,當時真的是大快人心呀!

當然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他們對南京大屠殺的審判,當看到那些證人在法庭上訴說著他們的所見到的事情,所遭遇到的傷害,當那個長達100多分鍾的珍貴的膠片見證著在那場大屠殺里的殘暴時,我的心是悲痛的,怎麼會有那麼殘忍的人,他們簡直就不是人,是惡魔呀!

最後那些日本侵略者得到了他們應有的懲罰,我覺得就像本片的主人公說的那樣「我不是一個復仇主義者,但是,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招致未來的災禍」。這是一段不能忘卻的歷史,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牢牢記住這段屈辱,然後振興中華。

《東京審判》觀後感 篇5

看完這部電影,心情格外沉重,日本法西斯軍隊對中國人民殘暴的殺害,作為中國人的我們絕對不能忘記這國恥。電影當中,梅先生作為中國政府的委任法官出席審判,並以堅毅的決心一直走到審判的最後,審判過程中,就法官排座位,戰犯是否處以死刑的問題他成功說服了其他國家的法官代表,梅先生的魄力,決心,說服力還有深沉的愛國情是非常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的。

戰爭是可怕的惡魔,不僅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深的傷害,對熱愛和平的一些日本人來說也是一種絕望的深淵。這部電影當中,清晰的展示了日本人對戰爭的不同態度,有被告人對侵華戰爭的鄙夷,十七個被告人當中,沒有一個日本人承認罪行,相反,他們找來各種借口來歪曲這不爭的事實;有從戰爭中歸來的日本兵,終日飲酒,活如死屍,他在中國看到了太多血腥,經歷了屠殺,看見了同去的夥伴變成了殺人魔鬼,回國後終究逃不過良心的譴責,死在同胞的槍下;有對大日本帝國充滿信奉的日本青年,始終不相信日軍的.罪行,並活在對中國人的仇恨當中;也有有理智判斷是非對錯的日本人,他們接受日本人殘害中國人的事實,並且感到愧疚,我想在他們的一生也會過得不幸。

審判的結果以五比六的投票數處以重要戰犯死刑,這也是中國人民及深受法西斯荼毒的世界人民希望看到的,正義終將宣張,惡人也得以懲罰。

由此,我想說的是當代中國人民必須牢記歷史,不忘恥辱,決不能讓國家、民族受到羞辱,需要我們為祖國自強不息而做貢獻!

《東京審判》觀後感 篇6

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是不可忽略的篇章。1945年5月3日,遠東軍國際軍事法庭在日本東京審判東條英機等28名戰犯。歷時近兩年零七個月,開庭818次,法庭記錄4.8萬余頁,出庭作證的證人達419人,出示文件證據4000多件,判決書長達1213頁。這這些數據讓我無比震撼,作為一個中國人怎麼可以錯過!觀看之後,我了解了什麼是國家的尊嚴,什麼是卑鄙無恥。

看了《東京審判》,燃起了我的愛國之心。日本的戰犯堅決不認罪,還有一些日本人憎恨我們中國人。但是,他們可曾知道日本軍隊是多麼的殘暴無恥?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中國有多少老百姓成為他們刀下的亡魂?日本人民只知道中國人的罪行,可曾想過日本兵的罪行是我們中國的千倍萬倍?而且是日本軍隊先侵略我們中國,難道我們要坐在那被他們殺嗎?通過影片,我對於日本國際主義罪惡行徑有了更直觀更清楚的了解,也更能體會今天的來之不易。

影片的結尾,各國法官在對戰犯量刑問題上產生分歧,中國法官以法律的角度痛斥了日本戰犯大肆搶掠中國資源以及違反人道的滔天大罪。在投票決定是否執行死刑時,我十分鄙視其他十國的法官,他們說什麼殺人不文明,佛會包容這些戰犯。這些理由真是荒唐『文明是由人定的,既然可以定也可以改呀!真讓人氣憤!

最後,讓我們為那些死難者,為那些為中國之崛起而努力奮斗的人,向那段歷史肅穆,向那偉大的中國人致敬,向那在戰爭中犧牲的中國戰士們獻上我們最深的敬意!

《東京審判》觀後感 篇7

我懷著激動的心情,看完了《東京審判》這部電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那些多無辜的老百姓,慘死在日本鬼子的屠刀之下,是那些可恨的日軍乾的,他們是多麼卑鄙!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了,在審判大會上東條英機卻狡猾的說是與我們國家鬧下矛盾,就像哥哥與弟弟爭吵一樣。那些戰犯卻說自己無罪,那麼,那些平民老百姓又是怎樣死去的呢?他們是在你們的屠刀下死去的,他們的鮮血染紅了你們的屠刀,你們的刀上的血跡是永遠擦不幹的,你們犯的滔天大罪,那些無辜死去的人在天堂上審判著你們,你們無限量殺掉普普通通老百姓。比如:有兩個日本天皇比兩個人誰殺得人多,他們便殺了100多個人,日本軍竟然拿著我們中國人當牲畜來殺掉,你們連一個個的小嬰兒都不放過,用刀把他們挑死,日本人是多麼的無恥啊!你們斷絕了多少人的性命。

這部電影終生難以忘懷,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個資料是:南京大屠殺事件,日本人大量的殺掉無數人的生命,是用刀刺 、斧砍 、活埋等許許多多斷絕人們生命的手段,而且用火燒房子,許多人被活活燒死,這里成人間的地獄,鬼的天堂,血如河流,人堆如山,成為了我們沖華民族最可怕的一頁!

如今,我們不像從前那樣腐敗無能,是個東亞病夫,我們祖國更加富強了,那些死去無辜的老百姓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東京審判》觀後感 篇8

「爭風吃醋」、「爭權奪勢」、「爭名逐利」, 在中國的傳統理念中,「爭」似乎是個貶義詞。而以寬容忍讓聞名於世的中國人往往會「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不願一爭。

但看了《東京審判》後,我認為那些都是無理的,影片剛開場,中國法官就為了開庭的一個小小座位與主判官爭個不停,經過幾番激烈的爭論,中國法官終於取得了勝利。在這兒,他爭的不是一己之私,而是作為一個中國人的尊嚴,更是中國在世界各國中的地位!

影片中,來自11個國家的法官與日本律師團展開了激烈的爭論與周旋,最終以6比5的票數將7名戰犯處以極刑。他們爭的是中國無法挽回的損失;是300多萬人民的冤魂;是中國在國際平台上站穩腳跟的基礎。

爭,正義的力量才會壯大!

爭,真相才能浮出水面!

爭,真理才能抬起頭,被世人接受!

「爭」需要正確的基點,而日本人滅絕人性的行為造成中國陷入戰爭陰影中,這就是真真切切的基點。「爭」更需要恆心,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歷時2年半,通過了818次的開庭審理,才最終定了戰犯們的罪。

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人才競爭,科技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生活需要我們去競爭,時代更需要我們去競爭。「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送勁退千尋。」青春,在追求中閃光,在競爭中永恆。

《東京審判》觀後感 篇9

偶然的機會,觀看了老師在課堂上放的電影《東京審判》,讓我對這部影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課下,我又把整部電影完整的看了一遍。可以說,我是含著熱淚看完這部影片的。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戰犯的情況,是中國人用自己的尊嚴扞衛國家權益的故事。影片的開始,梅博士因為審判時的排座問題與韋勃發生了爭執,座位的問題看似是個簡單的問題,但裡面的關系很復雜,當時中國作為一個戰勝國,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座位被排到了第三位,而梅博士用自己的堅持,為祖國贏得了應有的權益,同時也贏得了他人的尊重。在影片中能夠可以看出,日本人並不認為自己是被中國打敗的,所以並不服中國人,他們認為自己是被美國打敗的,所以對美國和對中國的態度截然相反。日本是一個崇尚武士道的國家,在他們看來只有勝者才能贏得他人尊重。直至今日,他們都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

關於現在的我們如何對待日本的問題上,我想說人民是無辜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戰爭是日本的執政者挑起的,而普通的人民則是受到政府的蠱惑,據說當時日本政府鼓勵本地青年參軍的時候,並沒有說明實情,導致有好多日本青年來到中國,看到打死殺戮的時候,導致了精神奔潰。我們應該理性的對待中日問題,對於主權問題,關於國家尊嚴的問題,一定要態度強硬,但在其他的方面,一定要靈活處理。

《東京審判》觀後感 篇10

9月14日,我校全體師生觀看了一部具有愛國主義教育意義的影片《東京審判》。

《東京審判》以發生在1946年東京盟國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28名日本戰犯的艱難審判過程為背景,各國法官和檢察官等法律人士上演了一場場法庭傳奇,尤其是中國法官梅汝璈的據理力爭才扭轉了局面,以六票對五票的一票之差,用戰犯的絞刑告慰了在戰爭中死難的中國人民。

我是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對於六十年前的這段歷史很陌生,覺得不可思議。通過觀看電影,我對這段歷史有了新的了解。我感到了戰爭的殘酷,和由此帶來的沉痛災難,我們中國人要牢記這段歷史。

影片中的梅博士,在量刑前對各國法官的勸說讓人激動。最後以六票對五票的一票之差,贏得了勝利。這時,放映廳里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我此時此刻也很激動,梅博士的愛國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

隨著歲月的流逝,許多人開始遺忘,我想這就是學校組織我們觀看這部電影的目的吧。戰爭是可怕的,無論對於哪個國家,都將帶來深重的災難,我們不應該忘記這段歷史。

『貳』 東京審判觀後感300字3篇

《東京審判》這部電影主要表現的是在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戰犯的情況,雖然28名日本戰犯不承認自己的罪行,但是他們是逃不過證據的,在召開了長達兩年的818次審判會之後,用戰犯的絞刑告慰了在戰爭中死難的中國冤魂。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東京審判 觀後感 300字,希望大家喜歡。

東京審判觀後感300字1

在看這部電影前,我認為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空投原子彈是正義之舉,是為受到日本侵略的國家出了口惡氣,日本所受的損失...

《東京審判》以發生在1946年東京盟國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28名日本戰犯的艱難審判過程為背景,各國法官和檢察官等法律人士上演了一場場法庭傳奇,尤其是中國法官梅汝?的據理力爭才扭轉了局面,以六票對五票的一票之差,用戰犯的絞刑告慰了在戰爭中死難的中國人民。

我是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對於六十年前的這段歷史很陌生,覺得不可思議。通過觀看電影,我對這段歷史有了新的了解。我感到了戰爭的殘酷,和由此帶來的沉痛災難,我們中國人要牢記這段歷史。

影片中的梅博士,在量刑前對各國法官的勸說讓人激動。最後以六票對五票的一票之差,贏得了勝利。這時,放映廳里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我此時此刻也很激動,梅博士的愛國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

隨著歲月的流逝,許多人開始遺忘,我想這就是學校組織我們觀看這部電影的目的吧。戰爭是可怕的,無論對於哪個國家,都將帶來深重的災難,我們不應該忘記這段歷史。

東京審判觀後感300字2

這部電影主要表現的是在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戰犯的情況,雖然28名日本戰犯不承認自己的罪行,但是他們是逃不過證據的,在召開了長達兩年的818次審判會之後,用戰犯的絞刑告慰了在戰爭中死難的中國冤魂。

這是我國第一次也是最成功的一次用法律來維護尊嚴。 偉大的中國大法官梅汝璈也多次與與其他法官爭奪尊嚴,我真為中國有這樣一個好法官而感到驕傲。東京審判是一次偉大的正義審判,所有的壞人都會被正義屠殺,而好人就會得到回報,因為正義是公平的,爭議不會傷害每一個好人,也不會讓壞人嘗到一點甜頭。

我在看電影的過程中,有一幕非常精彩:我國律師在法庭上用英文盤駁日本戰犯的戲,這使我慷慨激昂,我多次以激動的心情鼓掌,上面每一個英雄舉動都被我記在心懷。

東京審判觀後感300字3

一直以來,我都對歷史的“側面”比較感興趣。

比如金朝攻下北宋,我們的歷史書就好像遺忘了那北方的大片土地,清一色的描繪著南宋的景象。我卻一直很留意關於那個時代關於北方人民生活狀態、政策民心的記載。

可能“側面”只是大歷史背景下的一些瑣碎的細節,但卻是歷史中最生動最鮮活的一面。

關於東京審判,我們的教科書中往往是在抗戰結束後一筆帶過,短短一小段,不足三十個字。

所以大部分學生在沒有看《東京審判》這部電影之前,都沒有料想到在教科書中的一小段文字背後,竟然是那麼長的時間跨度、那麼復雜的政治博弈和那麼艱苦的心理斗爭。包括我。

我也因為這個電影,忽然意識到我們教科書的失敗。書中淡化的不僅是一個歷史細節,而是這段歷史中頗為生動的一部分。歷史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為有生動的細節存在。所以細節是重要的,不能被忽略的。如果失去了、遺忘了這些細節,歷史就會枯燥無味,如同歷史書最後附上的年表一般。拿著這樣的歷史書,不僅無法吸引後來人,而且就算他們看了,也只能讓他們極不情願的記住一些梗概和數字,談不上對歷史的認識。

那樣,我們不如讓孩子們扔掉課本,直接看電影。

有人會說我們不煽動民族仇恨,這樣跟日本教科書的歪曲描寫形成對比。這毫無疑問是無謂的意淫,顯然這種失誤不可能是因為我們的“高尚”造成的。記錄歷史的人不僅應當真實的反映歷史,而且更應該全面的、鮮活的反映。

至於當代中國人面對日本對華侵略這段歷史的態度,很多人說我們現在應該有大國的胸懷。我覺得真正的大國心態可以是“無國界”的:日本的錯誤不僅僅是日本人需要 反思 的,也是我們需要反思的。我們不僅要反思自己民族昔日的懦弱,也要反思另一個民族的錯誤。

因為,我們同寫一部人類史。

『叄』 《亞太戰爭審判》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亞太戰爭審判》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HZQ9yL5xAQboMnagQVA4Rw

?pwd=eln9 提取碼:eln9
《亞太戰爭審判》
導演: 陳亦楠、敖雪、戴誠嫻、朱雯佳、王靜雯、俞潔、宣福榮、王芳、王碩
編劇: 陳亦楠、敖雪、戴誠嫻、朱雯佳、王靜雯、俞潔、宣福榮、王芳
類型: 紀錄片、歷史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20-08-31(中國大陸)
集數: 8
又名: Asia-Pacific War Crime Trials
《亞太戰爭審判》是全球首部全景式聚焦二戰後各同盟國對日本BC(乙丙)級戰犯審判的大型紀錄片,展現了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犯下的暴行以及戰後國際社會以法理精神懲治戰爭罪行的歷史,填補了該領域內的影視空白。
該系列紀錄片圍繞海內外最新的研究成果,挖掘獨家罕見歷史影像、文獻、證據, 通過在世界各地的實地拍攝和采訪,首次向世人揭開這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事件,用平和、理性的國際視角講述歷史,反觀當下,旨在呼籲人類珍視和平,攜手世界走向未來。
第一集《正義之劍》
本集全景式地展現了二戰結束後,繼在日本東京對28名A級戰犯進行審判,中國、蘇聯、美國、英國、法國、荷蘭、澳大利亞、菲律賓8個同盟國,如何在亞洲太平洋地區相繼成立了50多個BC級戰爭犯罪法庭,對日本BC級戰犯進行審判的經過。這一系列審判史稱亞太戰爭審判。
全片探討了所謂A、B、C級審判具體怎麼區別劃分,東京審判和亞太戰爭審判的法庭管轄權,BC級罪行的法律依據,各國軍事法庭設立的所在地以及法庭不同的側重點。
節侍慎目擷取澳大利亞審判、蘇聯伯力審判、英國審判、美國審判森談宴和中國審判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如山打根死亡行軍、731部隊細菌戰、日軍殘殺新加坡醫護人員和馬來亞華僑、日軍虐殺美國俘虜、中國審判的特點等,展現各同盟國法庭的組建和審判過程。
攝制組遠赴澳大利亞、俄羅斯、美國、英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巴布亞紐幾內亞等國家進行實地拍攝和采訪,通過對事件的親歷者或他們後人的回憶講述,以及獨家采訪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國際學者,真實、客觀、全面地還原70多年前那段逐漸被人遺忘的歷史。與此同時,攝制組在世界各國檔案館里挖掘出大量珍貴的視頻、音頻、文檔資料,其中很多都是通過本片首次和世人見面。
第二集《活著回家》
本集通過地獄航船、巴丹死亡行軍、泰緬鐵路這三大歷史事件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太平洋戰場上發生的日軍虐待各盟國俘虜事件以及相對應的審判。在本集中,導演組遠赴英國拍攝了二戰中地獄航船-里斯本丸的故事,並且在英國國家檔案館浩瀚的館藏中找到了珍貴的審判文件;在巴丹死亡行軍的故事中,我們在美國國家檔案館長達3000多頁的本間雅晴庭審記錄中找到了相應的記錄和影像資料;在泰緬鐵路的故事中,我們來到泰國北碧,尋找到了一位參與泰緬鐵路建造的英國人華萊士·布朗的墓地。
100歲的丹尼斯·莫利是里斯本丸現在在英國唯一在世的倖存者,他向我們講述了里斯本丸被魚雷擊中當天的情景;查爾斯·佐敦是當年被中國漁民救起的里斯本丸倖存者,雖然已經去世,但是他的兒女們仍然同我們回憶起了父親在世時的情景此銀;95歲的舟山當地漁民林阿根更是向我們講述了自己出海營救落水英軍戰俘的全過程;他們的講述合力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完整的里斯本丸故事。
片中還第一次展現了二戰後英國主導的香港審判以及新加坡審判的影像資料,這些都是我們導演組從英國戰爭博物館超過1.2億英尺的電影膠片中尋找出來的。與此同時,片中還采訪了中、日、美、德等國的專家,從他們的角度向我們闡釋了一個尚未被觀眾了解的B/C級審判。
第三集《生死飛越》
本集聚焦美國飛行員在二戰期間,所經歷的歷史事件、被俘虜後所遭受到的虐待以及美國戰後的軍事審判。
二戰期間,美國空軍力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杜立特突襲的成功大大打擊了日本軍民的信心。80名杜立特飛行員中,有64名被中國來百姓救起,掩護回國,70歲美國老人蘇珊·奧祖克的父親查爾斯·奧祖克就是被救的飛行員之一。此次,蘇珊受攝制組邀請來到中國衢州,尋找並感謝當年救助自己父親的中國老百姓。然而,並非所有飛行員都那麼幸運,有8名杜立特飛行員被日軍俘虜,並在上海大橋大樓飽受折磨,最終三人被日軍審判處死。美國國家檔案館里珍藏了一段2分鍾的視頻,記錄了當時美軍在二戰後,設立在上海提籃橋監獄的軍事法庭,對非法審判和虐殺杜立特飛行員的日軍進行的軍事審判。
杜立特是盟軍反攻的造勢。美軍從中途島戰役到瓜島戰役完成了太平洋戰場的轉折,一路北上,直逼日本本土。在此過程中,先後攻打了硫磺島、關島,轟炸了父島。暢銷書《父輩的旗幟》和《飛行員》的作者詹姆斯·布萊德利,他的父親是硫磺島升旗手之一。他幾乎走遍太平洋戰場的各個島嶼,找尋二戰遺跡,挖掘歷史真相。這次,他帶攝制組來到關島,為我們娓娓道來當時在這里以及父島上所發生的駭人聽聞的「吃人事件」。轟炸父島任務中,有八名美國飛行員被日軍俘虜,虐殺並食用部分身體。二戰後,美軍在關島設立軍事法庭,審判參與父島事件的幾名日軍。
二戰後期,美國大規模轟炸日本本土。在日本九州的福岡市,有一所著名的九州大學醫學院。在美軍大轟炸期間,曾有8名美國飛行員被送往那裡,遭受了慘無人道的人體實驗,由醫學院師生和軍醫主刀,軍方人員前來參觀。75歲的熊野以素是當年參與活體實驗的副教授鳥巢太郎的侄女,她為了揭露當時的真相,從叔叔嬸嬸以及各大檔案館里收集了大量資料,撰寫成《九州大學活體解剖》一書。在她位於日本大阪的家裡,熊野以素向我們詳細地講述了當年發生的事件。
本集里涉及的「父島吃人事件」和「九州大學活體解剖事件」都是第一次以紀錄片的形式被全面記錄和深度呈現,攝制組力邀三件歷史事件的親歷者的後代來闡述當年發生的真實故事,並在各大檔案館里找到了與之對應的審判報告和珍貴視頻資料,且有一些故事和資料都是首次披露,客觀而全面地揭開了戰爭殘忍的歷史真相,同時也呼籲大家守護世界和平。
第四集《魂斷異鄉》
七十多年前的淞滬抗戰中,謝晉元指揮的四行倉庫守軍,以「八百壯士」之名在中國的抗戰史上寫下了可歌可泣的一筆。淞滬戰爭結束之後,這些民族英雄們到底去向了何方?鮮為人知的是,他們中的57人被日軍送往了南太平洋上的巴布亞紐幾內亞,作為苦力和其它中國士兵、當地華人華僑一起度過了兩年多的艱難時光,並在戰後參與了澳大利亞的BC級戰犯審判。本片對這段即將湮滅的歷史進行了搶救式拍攝,第一次把這個故事搬上了紀錄片屏幕。
本片遠赴巴布亞紐幾內亞、澳大利亞、中國台灣等地拍攝,無論是自然風光、戰爭遺址,還是文獻資料的影像呈現,許多都可稱得上是國內以至於世界的首次。
田有收就是前往巴新的「八百壯士」中的一員,攝制組來到他的家鄉湖北赤壁。他的家人依舊保存著珍貴的「謝晉元紀念章」。讓這段歷史為更多的人所知,是老人生前最大的心願。田有收在巴新服苦役時,所在的生產小隊隊長是國軍少校季納賢。他至死都不知道,「季納賢」的真名叫作李維恂。攝制組經過多方尋訪,趕赴台灣,找到了李維恂家人,拍攝到了老人生前所寫的、為巴新戰士立碑的「陳情書「。攝制組還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的澳大利亞戰爭紀念館,找到了70多年前中國軍人參加BC級審判的珍貴文件,其中就包括李維恂的證詞。
攝制組還在至今鮮有人至的巴布亞紐幾內亞拍攝了大量二戰遺跡,采訪了曾生活在集中營的巴新前總理陳仲民爵士,全面展現了戰爭時期華人華僑和中國軍人在巴新生活的場景。盡管歷盡艱辛,他們還是在戰後的澳大利亞BC級審判中說出了自己的證詞,為正義的伸張做出了最大的努力。攝制組還采訪了中、澳、日三國的歷史學家,通過多角度的闡述和評價,還原了一個真實、公正的澳大利亞審判。
第五集《萬劫難歸》
本集圍繞二戰中,日本在佔領馬來半島和香港期間對當地平民所犯下的罪行展開,包括日軍針對新加坡和馬來亞華僑的肅清大屠殺,以及在香港淪陷期間對當地平民的屠殺、虐待、強奸等暴行。同時,紀錄片也深度還原了戰後英國在新加坡、馬來半島、香港等地設立的法庭中對相關事件的審判及最終判決的細節。
在新加坡市中心的「日本佔領時期死難人民紀念碑」由四根錐形的白色石柱組成,其中一根石柱代表著新加坡最大的族群華裔在新加坡大屠殺中的死難。
本集紀錄片中,攝制組赴新加坡,拜訪並采訪了當年擔任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挖掘總管的84歲新加坡華人胡振華,他回憶了從1961年開始帶領團隊進行骨骸挖掘,五、六年間挖出了數以萬計的死難者骨骸,最終親手將681缸骨骸埋到紀念碑腳下的過程。此外,攝制組還找到致力於馬來半島大屠殺的新加坡華人研究者林少彬,其祖父因為辦報在馬六甲慘遭日軍殺害,近幾十年來他奔走於日本國立公文書館,挖掘到了大量日軍有計劃大規模屠殺華僑平民的珍貴史料。節目組拍攝到了林少彬所搜集的日軍機密檔案,包括《華僑對策》以及《陣中日記》,揭露了日軍屠殺華僑的真正目的。此外,攝制組還專訪了近四十多年以來一直奔走於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尋找日軍犯罪證據並帶回日本的「亞洲和平獎」獲得者、現年78歲的日本琉球大學名譽教授高島伸欣,為我們講述了他在探訪和研究過程中的最新發現。
此外,為了還原香港被日軍佔領的「三年零八個月」,攝制組采訪了現為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教授的Suzannah Linton,作為戰後香港審判方面的資深專家,她建立了迄今最為完整的「香港戰爭罪犯網上資料庫」。采訪中,她為我們披露了香港在日佔期間最為駭人的暴行及戰後法庭對案件的審理細節和相關證據。為了多角度還原日佔時期的香港,攝制組赴深圳,走訪了曾參與抗日的原中共東江縱隊港九大隊老戰士,84歲的林珍,她動情地回憶了親姐姐遭到日軍殘酷暴打九死一生的經歷,以及自己加入港九大隊抗日的經過。節目組還實地走訪了香港大嶼山銀礦灣慘案的親歷者,八十多歲的老人們激動地為我們講述當年他們親眼所見的殘酷畫面。
紀錄片中的諸多歷史檔案及審判影像畫面都是首次與國內觀眾見面,通過還原這場受害者以當地平民為主的審判,讓觀眾得以看到二戰中東南亞華僑屠殺的諸多細節和歷史真相的同時,也為了警醒後人,不要再重蹈戰爭的覆轍。
第六集《繩之以法》
三集《中國審判》系列邀請英國劍橋大學亞洲與中東研究院教授顧若鵬(Barak Kushner)擔任主持人。顧教授長期從事日本史研究,於2015年,出版了《從人到鬼,從鬼到人:日本戰爭罪行與中國審判》一書,這是第一本以中國對日本戰犯審判為主題的英文研究專著。主持人顧若鵬隨同攝制團隊一起在英國、美國、日本和中國各地尋找相關檔案、文件,拜訪歷史親歷者和後輩,還原這段被沉埋和遺忘許久的歷史記憶——戰後中國對日本戰犯大審判。
漫漫十四年,中華民族的抗戰史艱苦卓絕,而從1942年到1956年的另一個十四年卻不常被人提起,那就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次獨立對侵略者進行的大規模審判。
中國審判的第一集《繩之以法》,從1942年中國國民政府在戰爭末期著手進行的戰犯罪行調查講起,逐步展開對日戰犯的審判過程,剖析國民政府審判中對BC級戰犯用A級反和平罪的罪名指控的實踐和其背後的法理,講述上海法庭與南京法庭的法官與檢察官們在審判犯下普通戰爭罪的日本戰犯時的勇氣與投入,揭秘沉重歷史中不為人知的重要往事。
攝制組在中國的南京、台北和日本東京等地找到了中國外交官金問泗代表中國首次提出要依法追究侵華日軍戰爭罪行的中方宣言,中日何梅協定的手抄文書,日本中將酒井隆、中將高橋坦、中將谷壽夫的判決書,以及審判日本中將谷壽夫的法庭新聞影像等珍貴一手資料。在台北、上海、北京、重慶,尋訪到了南京軍事法庭法官石美瑜的後人石南陽、上海軍事法庭法官李良的後人李家璟、上海軍事法庭書記官李業初的後人李志群、七七盧溝橋事變的親歷者鄭福來,和日軍在南京受降繳械工作的參與者韓燦如,通過他們的講述和珍貴影像的組合,詳細展現了中國國民政府南京法庭成立後首次公審日本將級戰犯酒井隆的過程,以及上海法庭審判「一狼一虎」和南京法庭審判南京事件主犯谷壽夫的故事。
依託大量戰後中國對日戰犯的審判檔案、媒體報道和親歷者手記,本集呈現了中國國民政府的法律屆先驅在獨立審判過程中所彰顯的勇氣與決心,這是中國在十四年抗戰後為建立新的戰後國際秩序所做出的努力,也是人類對未來和平走向的深刻反思。
第七集《良知救贖》
中國審判的第二集《良知救贖》聚焦國民審判中關於反人道罪行的審理。本集選取了兩大標志性事件:日本發動的大規模化學戰以及在上海僑民集中營虐待案例。為了深入挖掘這兩大非人道的事件,攝制組遠赴日本、中國等多地實地探訪,首次進入位於日本廣島的大久野島毒氣工廠內部拍攝,首次探明了日本早已廢棄的習志野學校舊址所在地,在河北定州市我們采訪了「北疃慘案」的倖存者,探訪了上海目前還保存的外僑集中營。抽絲剝繭地還原了日本發動化學戰整個策劃、實施的過程,以及對在上海的外僑非法拘留並虐地的事實真相。
日本在二戰期間發動的大規模的化學戰對中國軍民造成了大規模的殺傷,在河北北疃村,日軍為了應對地道戰,使用了化學毒氣,一次就造成了1000多人的死亡。在北疃村,我們采訪了目前還健在的兩位倖存者:李欽友和李慶祥。他們詳細地向我們回憶了5·27慘案的經過。兩位老人都在慘案中失去了多位親人。直到今天,他們還生活在痛苦的記憶中。在日本大久野島,1929建立的毒氣工廠還被保留著。在廣島竹原市,我們采訪到了曾經在毒氣工廠工作的藤本安馬老人,他當年在這里工作時還只是一個15歲的少年。在這里工作的經歷讓藤本老師留下了終身的傷害。這讓藤本不斷反思戰爭,他在2004年來到北疃村,向北疃村的村民謝罪,並為北疃村烈士陵園捐款。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就開始了對在上海的敵國僑民的拘禁和虐待。目前生活在上海的白麗詩就是當時被關押在龍華僑民集中營(現上海中學)的外僑。在她位於虹口的家中,我們采訪了她。她向我們詳細回憶了在集中營中的生活。
為了更好的還原歷史真相,攝制組前往日本國立公文書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美國國家檔案館等多地查找視頻和文字資料,並挖掘戰後國民政府對此案例的審理。從證據的收集,到證人證言的整理,國民政府通過合法程序將日本戰犯繩之以法。但國民政府審判只審理了日軍暴行的冰山一角,1956年開始的新中國審判為國民審判做出了有力補充。
第八集《人性召喚》
中國審判第三集《人性召喚》聚焦中華人民共和國改造、審判日本戰犯的那段歷史。攝制組實地拍攝了當年關押、改造日本戰犯的撫順、太原戰犯管理所舊址及審判日本戰犯的沈陽法庭舊址;拜訪了當年全程參與日本戰犯改造、偵訊的親歷者;前往河北定州「北疃慘案」發生所在地,參訪了當年僅6歲的慘案倖存者李欽友;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山東省檔案管里挖掘了45份當年受審日本戰犯封存已久的自供書及改造、審判日本戰犯的珍貴歷史影像資料。
90多歲高齡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王石林全程參與了當年日本戰犯的偵訊工作,在東京審判代表團中國法官梅汝璈的指導下,偵訊人員與日本戰犯鬥智斗勇,動氣以情、曉之以理瓦解了戰犯的心理防線,最終提取了有效罪證。在1956年6月至7月的沈陽和太原審判中,共有159名證人出庭作證,45名受審日本戰犯全員認罪,這樣的場景在審判日本戰犯的歷史上從未發生過。
讓這些推行「三光」政策的劊子手「從鬼到人」也得益於審判前在撫順和太遠兩地開展的人道主義改造。撫順戰犯管理所前護士、現年91歲的趙毓英帶我們回顧了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戰犯管理所的管教鼓勵戰犯通過閱讀、實地考察等方式認清了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侵略本質,並對自己的戰爭罪行進行供述和反思。
與此同時,節目通過中、日、美三國專家的闡釋和解讀,展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審判日本戰犯是一次合法、文明、公正的審判。中華人民共和國最終給予了日本戰犯寬大的判決並遣送回國,回到日本的千餘名日本戰犯組成了中國歸還者聯絡會,在戰後的日本社會直面自己的戰爭責任,作為戰爭親歷者反思侵華戰爭,呼籲中日友好,反對戰爭。本片通過歷史珍貴影像、親歷者探訪、歷史學家及法律專家的解讀等結合的方式全方位展現中華人民共和國審判日本戰犯對世界和平的重要意義。

『肆』 東京審判電影陳道明那時候出現

《東京審判》是由日氏辯清本導演鈴木宏昌執導的一部歷史劇情殲前片,於1961年上映。該片講述了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被佔領軍審判日本戰犯的故事。電影中陳道明飾演的角色是日本被告律師森灶明田貞一,他為被告辯護,努力爭取正義。

『伍』 請問當年10萬日本關東軍到西伯利亞勞改是什麼電影

《登陸之日》

該影片於2012年7月10日上映,講述了日本殖民朝鮮時期,日本將軍之孫長谷川辰雄與貧賤子弟金俊植因為奧運會選拔賽跑,卻被誣陷違規。

引發民眾與軍方發生沖突,最終金俊植被充軍,後因為金俊植與戰友不願做敢死隊,索性集體出逃。當俊植看到蘇軍壓境,決定跑回送信。結果,日軍慘敗,辰雄和俊植被俘。

一次騷亂之後,金俊植和好友(辰雄)角斗,結果金俊植寬容了對手。此後,德軍瘋狂反撲,金俊植和好友(辰雄)在敢死隊同歷生死。他們為了逃命,同甘共苦,翻山越嶺,來到德軍佔領地。兩人失散,再見竟是諾曼底的德軍陣營,辰雄再次見到了那個奔跑著的身影。

該影片以二戰為背景,由韓國和美國合拍的戰爭片,由姜帝圭執導,張東健、小田切讓、范冰冰等主演。

(5)光宗日本戰犯哪個電影擴展閱讀:

1945年8月8日晚(亞洲東部時間已到8月9日),蘇聯外長莫洛托夫向日本大使遞交了宣戰書。此刻集結了150萬重兵的蘇遠東軍已利用夜幕掩護在邊境,天亮前便向滿洲、朝鮮北部和庫頁島南部同時了進攻。

在5500輛坦克(含自行火炮)的掩護下,乘著近10萬輛美製卡車的蘇軍在遼闊東北大地多方向開進,頭頂上有3000多架飛機掩護。

在煙塵滾滾、馬達轟鳴的地空協同交響曲中,蘇軍的遠東戰役成為其現代化閃擊戰最典型的樣板,在內蒙古方向突擊的裝甲集群6天內便開進了600公里而到達吉林西部。

基本由步兵構成的日軍除了少數依託永備工事頑抗外,其餘大都望風而潰而無法招架。關東軍總司令部在開戰第三天便由長春撤到通化的山中,准備放棄北滿,所屬各部隊陷入一片混亂。

當時的日本首相鈴木貫太郎也說,關東軍再打下去連兩個月也堅持不了。蘇聯出兵,使日本最後失去「媾和」希望,天皇裕仁從美國得到不追究他戰爭責任並保存國體的許諾後(由此而論日本投降並非完全無條件),於8月15日令電台播放了「終戰詔書」錄音。

『陸』 《日本戰犯懺悔備忘錄》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日本戰犯懺悔備忘錄》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OnsSRhoOjmJNLb3fEvn5EQ

?pwd=qdxp 提取碼:qdxp
《日本戰犯懺悔備忘錄》
導演: 樊志遠
類型: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15-08-17
集數: 5
片長: 51分鍾
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與南京廣播電視台聯合製作的五集紀錄片《日本戰犯懺悔備忘錄》於2015年8月17日至21日在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首播,該片選取了「戰後」這一視角,以20世紀5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押、審判日本戰犯這一歷史事件為線索,探尋日本社會為什麼普遍不願意談論侵略歷史、反省侵略罪行的原因。
紀錄片《日本戰犯懺悔備忘錄》攝制組2014年6月開始,在中國與日本兩地進行尋訪、拍攝,前後歷時100餘天,總共采訪近50名參與日本戰犯關押、審判的相關人士及其後人,幾乎將所有目前能夠找到的親歷者全部采訪完畢。累計拍攝素材約11200餘分鍾,搜集同期蠢隱聲文字約836000字。
當年被中國關押的日本戰犯,僅有1000餘人,但是他們回國之後,卻成為日本社會中,對日本侵華罪行進行證言、表示懺悔的主要力量之一。這些日本戰犯用回國之後60年的時間,四處講座,對自己的罪行進行懺悔。他們將自己在中國犯下的殺人、放火、強奸等罪行,在公眾面前坦白,但是,他們的戰爭認知,在日本社會中絕非帶段廳主流,甚至這些日本戰犯的家人都無法接受他們的觀點,不願意他們四處講述自己的戰爭經歷。
當戰爭過去70年之後,這些曾經的戰犯都已經老去,如今,能夠繼續講述戰爭真相的人,不足十個——這些被中國關押的日本戰犯,至今仍在拼盡全力地堅持。
紀錄片《日本戰犯懺悔備忘錄》,展現了這些日本戰犯的遭遇,向日本社會發問——戰爭已經過去70年,日本社會對於戰爭真相的認燃備知水平,為什麼會與中國社會截然不同?
本片所使用的歷史影像,均屬於首次披露,大量審判時期日本戰犯認罪的同期聲被集中展示,日本戰犯跪地痛哭的同期聲和畫面極具沖擊力,對於當下日本極力否認侵略的現狀,是極為有力的反擊。

『柒』 那個審日本戰犯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東京審判》。

東京審判(Tokyo Trial)是指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日本東京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首要甲級戰犯的國際大審判。這些人中包括東條英機、松井石根、土肥原賢二等對中國和亞洲乃至全世界犯下累累罪行的戰犯。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由美國、中國、英國、法國、蘇聯、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印度、菲律賓11國指派的11名法官組成。中國法官梅汝璈代表中國方面參加東京審判,任中國駐國際法庭法律代表團團長,首席檢察官和首席法官。

2020年9月7日,最後一位健在的東京審判歷史見證人高文彬去世,他於1946年遠赴東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參與審判日本甲級戰犯的工作,擔任中方翻譯與中國檢察官秘書,每天的主要工作是搜集證據與翻譯。

『捌』 《東京審判》的主要內容

《東京審判》的主要內容是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戰犯,最終將以東條英機為首的七個戰犯送上絞刑架。

1946年3月20日,受中國國民政府的委任,作為遠東國際大法庭的中國法官的梅汝璈飛抵東京。梅汝璈攜同檢察官向哲浚、倪征燠為代表的正義力量,勢要將日本戰犯送上絞刑架,給中國人民一個交代。

然而法官們因審判因量刑的問題出現分歧,梅汝璈據理力爭,終於以六比五的微弱優勢將以東條英機為首的七名戰犯處決。

《東京審判》的影片評價:

《東京審判》中法庭的戲拍不錯,演員的表演出色,特別是老律師,說台詞能做到咄咄逼人、抑揚頓挫。部分上海影評人認為這部電影成功地運用了大事件、小細節的藝術手法。。

本片優點之一就是反省歷史的態度,它不是以狹隘的民族情感去增加彼此間的仇恨,而是以健康的心態去激發對民族自尊的熱愛,表達對和平的追求。

『玖』 東京審判發生在幾幾年

東京審判》是一部檢討戰爭灶薯以及戰爭責任的電影。該片知辯茄以發生在1946年東京盟國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28名日本戰犯的艱難審判過程為背景,許多從未曝光的歷史密聞將在片中解密。在當時絕大多數不同意判處戰犯死刑的多國法搭察官會議上,中國法官上演了一場場思辯縝密撼人心魄的法庭傳奇,才艱難扭轉了局面,以六票對五票的一票之差,用戰犯的絞刑告慰了在戰爭中死難的中國冤魂。中國法官終於在長達兩年818次的開庭中,寫下了奇跡。

閱讀全文

與光宗日本戰犯哪個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變異知乎電影有哪些 瀏覽:28
憤怒這部電影講的什麼名字 瀏覽:435
剪輯電影怎麼不會判定搬運 瀏覽:995
網上怎麼預約第二天的電影 瀏覽:227
看電影男朋友可以做些什麼 瀏覽:512
騰訊里的電影如何下載優盤 瀏覽:595
蠟筆小新電影多少時間 瀏覽:546
2020年都有哪些電影節 瀏覽:389
愛爾蘭動漫電影有哪些 瀏覽:361
2017年最好看的電影感動片 瀏覽:273
三頭鯊魚電影免費 瀏覽:991
演員拍電影掙了多少錢 瀏覽:693
綁架黑道老大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27
淮安曙光國際電影城怎麼樣 瀏覽:553
pad與pad怎麼傳電影 瀏覽:195
美國電影銷售電影有哪些 瀏覽:339
最新最好看的阻擊電影 瀏覽:900
幽靈行動電影免費 瀏覽:418
怎麼把電影里的粵語去掉 瀏覽:859
拍電影可以掙多少 瀏覽: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