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下面哪一部作品被稱為"散文詩"電影
《小街》《城南舊事》
20世紀20~30年代在歐洲出現的與詩電影相對而言的藝術流派和電影樣式。蘇聯散文電影的主要代表..'" 尤特凱維奇、..格拉西莫夫'" 格拉西莫夫等認為電影藝術的中心任務是塑造「能夠使觀眾喜愛的主人公」;影片中主要的是「人、他們的行動、他們的相互關系」;「形像只有通過與其他人們的相互關系、與事件的相互關系,才有可能創造出來」。主張電影「向散文學習」。代表作品有《夏伯陽》、《列寧在十月》、《馬克辛三部曲》等。這些影片或塑造了革命領袖形像,或描寫了英雄人物的思想發展和性格成長,它們通過敘事結構和對人物的心理刻劃,表現了時代環境,歌頌了無產階級革命斗爭以及歷史上的豐功偉績。40年代以後被認為與「戲劇電影」相對而言的散文電影,以美國影片《公民凱恩》與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為開端。這類影片不遵循傳統的戲劇結構形式,不採用貫串完整的情節沖突,而是通過多種敘述手段,用多側面、多層次、多聲部的手法,使作品更加接近生活的本來形態,以造成親切可信的藝術效果。但這類影片並不排斥戲劇性,而是從自然的日常生活與鬆散的散文結構中表現現實生活中的戲劇性
② 《海街日記》到底演了什麼故事呢
《故事中的故事》是一部讓觀眾感動而非看懂的詩意電影。在他的作品中,尤里-諾爾斯金將動畫的特性發揮的淋漓盡致,他擯棄了敘事,用視聽意象的交織,在詩化電影的創作上達到一個新的境界。我們只能去分析文本的結構,用心體驗情感,而不能抱著觀看劇情片、追求娛樂的期待,否則那可是焚琴煮鶴,大煞風景。
《故事中的故事》以自由的非敘事風格,結合了偶動畫、剪紙和透明介質上繪畫的多種動畫技法,最終用多層攝影台進行整合,營造豐富的影像景深和質感。高度符號化的視覺意象:小灰狼、火車、街燈、落葉、廢棄的汽車、舞蹈的人、陣亡通知書、畢加索風格的米諾牛、普希金作品風格的人物、雪地中吃蘋果的男孩和他酗酒的父親...所有這些意象在片中反復鋪排,構成了一個抒情詩般復雜和優美的體系。這些元素的選擇也是經過細致的安排,充滿來自作者個人記憶的隱喻和象徵。作品中出現的寫實的廢棄的汽車和房子,來自於尤里-諾爾斯金兒時生活的莫斯科街區的照片。而雪地中吃蘋果的男孩的父親,在同一個鏡頭中他的帽子也突然變成了十八世紀俄國軍隊軍帽的式樣。乍看互相沒有聯系的元素,經過尤里-諾爾斯金的精心安排,形成了驚人的詩歌一般的節奏和韻律。尤里-諾爾斯金在講述自己作品時認為他關注的是所謂視覺記憶"visual memory",即來自於他個人記憶的影像。通過對Visual memory的追溯和精緻安排,《故事中的故事》直指人心,觀眾在觀看這部傑作時會不自禁地懷想自己記憶中的片斷。
《故事中的故事》中反復的音樂主題也對氣氛的營造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故事中的故事》引用了J.S.巴赫和莫扎特的音樂形成懷舊和優雅的氣息。巴赫的巴洛克風格音樂和莫扎特的古典主義音樂恰如其分地營造了影片的基調。片中貫穿始終的有兩首樂曲,一首是30年代爵士風格的Burnt By The Sun,另一首由俄國搖籃曲改編的歌謠,中性的聲音反復低吟淺唱:"睡吧,孩子,別睡得太靠床邊,要不然小灰狼會在你睡熟時,把你偷走,帶到黑暗的樹林里..."。(Sleep, baby, but don't lie too close to the edge of the bed, or the little wolf will steal you while you sleep and take you into the dark woods.)這首搖籃曲對這部沒有對白的影片來說,起到了提綱式的作用。尤里-諾爾斯金在接受采訪時也說,《故事中的故事》的主角就是那隻小灰狼,或者,我認為,還有那首搖籃曲。影片開始於搖籃曲中,搖籃曲中的小灰狼看著將睡的孩子。而在影片最後,小灰狼偷走了一個發光的卷軸,而那捲軸也變成了嬰兒,在叢林里小灰狼唱著搖籃曲哄孩子入睡。在最後的這個段落,早被我們成年人遺忘的傳說、現實的過往、關於童年的淡淡記憶,交織在一起,讓人潸然淚下。
視覺和聽覺的片斷交接起來,形成了尤里-諾爾斯金對蘇聯時期的俄羅斯的記憶。關於賦格曲一般的結構尤里-諾爾斯金沒有作仔細的闡釋,他只是認為《故事中的故事》是他童年記憶的視覺表現。正因為影片似乎充滿隱喻和象徵,所以有很多對影片主題的臆測,如認為是反戰、反專制等,我認為都不能涵蓋影片的豐富內涵。這種類型的臆測,實際上是因為缺乏對來自於法國先鋒派電影和俄羅斯詩電影,直到塔科夫斯基和尤里-諾爾斯金這一電影史發展脈絡的模糊認識,在下文中我還將從這個角度詳細闡釋。
在《故事中的故事》製作過程中,也得到了蘇聯當局的同樣的對主題的臆測。這樣一部電影可能的隱喻,讓當時讓有關當局非常緊張,第一稿劇本未獲通過,第二稿劇本獲通過後製作也被迫擱置了一年之久。影片製作完成後也未獲通過,因為影片原來的題目是《小灰狼》(A Little Grey Wolf)。後來尤里-諾爾斯金採用土耳其詩人Nazim Hikmet的一句詩歌"故事中的故事",影片才勉強獲得通過。
尤里-諾爾斯金在論及他的visual memory觀念時提到他關於"語言"與"形象"的關系。他認為語言就是由個人記憶中的一系列圖像疊加而成的。當我們說出哪怕像"椅子"這樣簡單的詞語時,每個人的思想中都會浮現椅子的形象。由這個理念出發,尤里-諾爾斯金認為與文學作品不同,電影喪失了每個讀者對內容獨特的視覺闡釋。所以在他的影片中,更多地體現出蘇聯詩電影傳統甚至先鋒派電影的理念。
詩意電影與意境
1931-1934年間,在蘇聯的電影工作者中掀起了電影史上最有代表意義的爭論之一。爭論雙方彼此交換了關於詩學問題的見解。爭論發生在電影中"詩"的擁護者和電影中"散文"的代言人之間。"散文電影"的代表人物是C.尤特凱維奇,而"詩意電影"的倡導者則是愛森斯坦。愛森斯坦在《三五之中(1924-1929年)》中指出"電影要擺脫純粹的戲劇和劇作結構,完全掌握史詩和抒情詩的方法"。這場爭論宣告了"詩意電影"流派的確立。"詩意電影"的大師們,包括愛森斯坦、普多夫金、杜普仁科等,認為電影可區分為散文電影和詩意電影兩種不同的體裁。"詩意電影"的倡導者們認為,詩意電影和散文電影的的區別不在於節奏不同,或是詩電影單憑節奏,而在於一個事實:詩意電影的形式要素凌駕意義要素,決定作品組成的是形式,而非意義。換言之,"詩意電影"注重用影像和聲音的"構成",來構築詩歌或者音樂這些"時間藝術"般的復雜結構。
"詩意電影"實際上是對20年代法國左翼電影導演的"先鋒派"的傳承。先鋒派也認為"電影是最有力的、詩的手段"(讓-艾普斯坦:《從埃特納山上看電影》,巴黎,1926)。先鋒派試圖從脫離文學和戲劇的純電影手段(運動和空間)中,尋找可見的形式和節奏的變化。電影中"詩的因素"被認為就是作者的心理聯想。電影的目的不是反映現實生活的客觀圖景,而是電影作者的腦海中對現實生活的一些意象的精心編排。
"詩意電影"觀念其實近似於中國傳統美學中的"意境"觀念。有形與無形合一,虛實相生,詩畫合一。重在用藝術意象編排製造的意境,來抒發作者的性情。"詩意電影"轉向人的內心世界乃至無意識,追求抒情性、哲思性,不像傳統的或者商業范疇內的電影,注重完整的故事情節、形象和典型性,而只是渲染出一種意緒、一種氛圍、一種情調,從而在作品中追尋人的生命律動。《故事中的故事》就是這樣,通過作者記憶中的各種意象,建立了一個張力場,使觀眾於其間回味和頓悟。"詩意動畫"追求的境界,不就是中國美學追求的詩、藝術、哲學合而為一么?
尤里-諾爾斯金的"視覺記憶"觀念也正與"詩意電影"和"先鋒派"的某些觀念源出一處。"詩意電影"的傳統在七八十年代由俄羅斯電影大師塔爾科夫斯基在他的七部電影中作了最好的繼承和發揮。而尤里-諾爾斯金則在另一個方向上使用動畫的形式進行了探索。
動畫這種形式,比起實拍電影來,也許更能完成"詩意電影"的追求。動畫中的形象更加可以自由地被動畫作者掌握,色彩、構成、動作、時間等諸多元素都可以隨意掌握。對於追求意境的"詩意電影"作者來說,動畫實際上是更好的選擇。電影作為一種建立在記錄機器基礎上的藝術,畢竟有它記錄的本性在。而動畫則可以成為純粹表現的藝術,更方便詩意電影作者精心構築記憶堆砌的意象世界。
"詩意電影"的核心要素往往是時間和記憶,因為生命的意義在時間與記憶的維度中展開。《故事中的故事》也是這樣的一部自傳性作品,講述一個藝術家的童年體驗與成長。尤里-諾爾斯金用電影自由地表達他生命中最為重要的記憶。這就是在把握"詩意電影"發展脈絡後,對《故事中的故事》的認識。
③ 關於詩歌的電影
詩歌、美麗、浪漫、愛情才是我們活著的意義——死亡詩社
對於喜歡詩歌的朋友們來說,看著名詩人的詩集是很平常的事,而且他們的詩都能吟上首,這種方式也是對他們詩性的致敬。
免費直播鑒定平台,珠寶翡翠源頭直銷
廣告
免費直播鑒定平台,珠寶翡翠源頭直銷
由於他們的影響力之大,不少著名詩人的經歷都被拍攝成了電影,也包括其它一些題材的詩歌電影,比如下面介紹的第一部電影《死亡詩社》,幾乎大部分人都看過。
下面讀睡詩社(微信ID:dsszsjb)將20部經典電影整理分享給大家。
第一部:《死亡詩社》
《死亡詩社》
死亡詩社,外文名Dead Poets Society,又譯為春風化雨;暴雨驕陽,是由羅賓·威廉姆斯、伊桑·霍克以及羅伯特·肖恩·萊納德主演的一部勵志電影,故事講述的是一個有思想的老師和一群希望突破的學生之間的故事。該片獲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獎。
看過本片的人,對這場景應該記憶很深刻。
基丁老師講課的風格相當帥氣性感吧!
自我思考很重要,詩歌也一樣。
真諦,有木有!
這部電影中,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反復回味。整部電影充滿張力詩意和激情。模式化的教育是一個殘酷的現實,影片所講述的不僅僅是這樣的現實,更多的是反映出學生們對自主學習的嚮往,影片的結尾,導演將鏡頭從基丁的褲下穿過,看見了學生們驕傲地站在課桌上,這才是精神的勝利。
第二部:《明亮的星》
海報洋溢著愛情的溫馨。
《明亮的星》是由簡·坎皮恩執導,本·威士肖、艾比·考尼什主演的愛情片,於2009年11月6日在英國上映。該片以19世紀的英國為背景,講述了天才詩人濟慈和鄰居芬妮·勃勞恩之間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2009年,該片獲得第6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
《明亮的星》是一部製作精良、鏡頭華麗、洋溢著英國田園風情的浪漫愛情片。
該片的特點是詩歌迷人、服裝精緻、畫面唯美。
影片有冷暖色調的段落交替。
這些台詞很美,很貼心,忽然想起了作家沈從文寫給妻子張兆和的情書。
《情書》
文/沈從文
一個白日帶走了一點青春,
日子雖不能毀壞我印象里你所給我的光明,
卻慢慢的使我不同了。
一個女子在詩人的詩中,
永遠不會老去,
但詩人他自己卻老去了。
我想到這些,
我十分猶豫了。
生命是太脆薄的一種東西,
並不比一株花更經得住年月風雨,
用對自然傾心的眼,
反觀人生。
使我不能不覺得熱情的可珍,
而看重人與人湊巧的藤葛。
在同一人事上,
第二次的湊巧是不會有的。
我生平只看過一回滿月。
我也安慰自己過,
我說: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
看過許多次數的雲,
喝過許多種類的酒,
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第三部:《全蝕狂愛》
全蝕狂愛,又名心之全蝕
《全蝕狂愛》是由Capitol Films等公司出品,阿格涅絲卡·霍蘭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大衛·休里斯等主演的傳記電影。影片於1995年11月3日在美國上映。該片以19世紀的法國詩人蘭波和魏爾蘭的生活經歷為主要內容,講述了二人之間的同性戀故事。
小李子那時候相當年輕,也是小鮮肉一枚。
《全蝕狂愛》是以魏爾倫的視角來詮釋他與蘭波的愛情虐戀。
該片應該說對於整個歷史、整個時代尤其人類精神的把握都非常大氣。
讓·尼古拉·阿蒂爾·蘭波(Jean Nicolas Arthur Rimbaud,1854年10月20日-1891年11月10日),或譯阿爾圖爾·蘭波、韓波、林包德,19世紀法國著名詩人,早期象徵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超現實主義詩歌的鼻祖。
第四部:《詩人與他的情人》
詩人與他的情人
《詩人與他的情人》是1994年上映的英國影片,由布賴恩 吉爾伯特執導,Miranda Richardson、 Willem Dafoe主演。 影片講述了湯姆與薇芙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相遇,從而相識、相知、相愛,在他們相愛的日子裡,薇芙對湯姆十分的好,讓所有人羨慕,正因為這樣激發了湯姆的工作熱情。
由於該片,主演米蘭達·理查森獲1994年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最佳女演員。
豆瓣評分:7.9。評分也是比較高了。
第五部:《最後一站》
《最後一站》
《最後一站》是由邁克爾·霍夫曼導演,克里斯托弗·普盧默、海倫·米倫、詹姆斯·麥卡沃伊主演的影片。影片改編自傑伊·帕里尼的同名小說,主要講述了晚年托爾斯泰的精神飽受來自妻子索菲亞和他的大弟子弗拉基米爾·切科夫的折磨。對自己藝術理想的追求、對簡單純朴生活的信仰,以及他自身的享樂主義人生態度時時刻刻讓托爾斯泰陷於無所適從的境地。
最後一站——愛情與自我的拉巨戰
影片取材於列夫·托爾斯泰的晚年生活,雖然有史實作為依據和資料,但是《最後一站》講述的卻是個不折不扣的虛構出來的愛情——實際上是兩個愛情故事:一是托爾斯泰和妻子索菲亞的故事,二是兩個托爾斯泰的信徒瓦倫汀(Valentin)和瑪莎(Masha)的故事。在邁克爾·霍夫曼的指導下,整個影片呈現出了詩歌一般有韻律的節奏。
生命中如果擁有愛,那麼愛中的人則要承受痛苦;如果沒有愛,那麼不愛之人將要經受生命的枯寂和矛盾,所以這個真實的故事顯得復雜、矛盾和有趣,並且導演賦予了它真實的情感。
第六部:《石榴的顏色》
《石榴的顏色》海報
《石榴的顏色》是由謝爾蓋·帕拉傑諾夫執導,Melkon Aleksanyan,Sofiko Chiaureli,L. Karamyan,G. Margary等聯袂主演的一部劇情傳記片。這部色彩鮮艷、民族風味濃重、宗教感儀式感極其強烈的影片,是前蘇聯「最後一位天才導演」帕拉傑諾夫著名的「詩電影」傑作之一。影片於1968年8月29日上映。
影片部分根據18世紀亞美尼亞詩人Savat Nova的生平拍攝,但更多地是以詩句代替了詩人的形象。全片幾乎沒有對白,主要是旁白和劇中人自言自語。
無法用文字概括該片的內容,而且每個人都有權利按自己的方式詮釋它。影片幾乎從頭到尾都是精彩瞬間,電影語言的詩化、色彩的明艷、構圖的奇特均衡、內容上的儀式感、宗教感和展現的民族傳統文化,都使影片具有超凡脫俗、特立獨行的品質。
第七部:《丹麥詩人》
《丹麥詩人》
《丹麥詩人》加拿大導演兼編劇Torill Kove自編自導的動畫短片。影片於2006年2月15日在德國上映。該片榮獲2007年第79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
丹麥不愧是一個充滿童話色彩的國家。
《丹麥詩人》講述的是片中敘述者父母的丹麥朋友的故事。他是位詩人,一天,由於缺乏靈感,他決定去挪威的一位女作家那尋求靈感。他的此舉引發出一段愛情經歷,也機緣巧合地促成了敘述者的父母。一段美麗的故事就在明亮的色彩中展現。
④ 蘇聯電影雁南飛專業分析
《雁南飛》是50年代蘇聯衛國戰爭電影的一次空前的成功,它的感染力首先來自劇中人物形象和生活描繪的真實性。影片改編自劇作家維克多.羅佐夫的舞台劇《永生的人》,作品塑造了鮑里斯這樣的心靈純潔勇敢無畏的戰士,但更多的筆墨則用於描寫薇羅尼卡這樣一個有著性格弱點的平凡的的姑娘,她在苦難中成長,在悲痛中理解生活的意義,她從個人的悲劇和痛苦中看到國家、民族的苦難,從而把自己的命運與祖國、人民的命運聯結在一起。影片的主旋律是悲壯的,但結尾卻是光明而燦爛的:薇羅尼卡與迎接前方戰士的人們融在一起,一起走向未來的新的生活。
影片的感染力還在於那燦爛奪目的表現形式:《雁南飛》是蘇聯詩電影的最卓越的代表作之一。卡拉托佐夫是50年代詩電影的積極倡導者,他宣稱「真正的電影必須是詩電影」,但他所理解的詩電影藝術精神完全融匯在流暢的散文敘事段落之中。詩情畫意在影片中突出地表現在攝影技巧上--這就是當時蘇聯電影中出現的「情緒攝影」理論,亦即電影攝影不應是客觀記錄而應帶有強烈的情緒色彩。攝影師烏魯謝夫斯基在「車站送行」、「鮑里斯犧牲」等段落中創造了情緒攝影的典範,「鮑里斯犧牲」這一段落更是成為電影史上最著名的經典段落之一。
《雁南飛》的藝術感染力也離不開演員們的精彩表演。扮演薇羅尼卡的塔吉揚娜.薩莫伊洛娃(後來出演《安娜.卡列尼那》)、扮演鮑里斯的阿列克謝. 巴塔洛夫(後來出演《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以及扮演鮑里斯父親的瓦西里.梅尓庫里耶夫(1954年曾出演卡拉托佐夫的另一作品《忠實的朋友》),這些蘇聯表演藝術家的完美演出為《雁南飛》這部影片增色不少。
⑤ 編導必知的世界電影主要流派
世界電影主要流派為早期的現代主義、蘇聯電影學派、好萊塢商業電影(即類型電影)、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法國新浪潮電影與近期現代主義流派。
電影同其它藝術門類相比是最年輕的藝術。自格里非斯發明了完整的蒙太奇方法之後,電影才開始獲得獨立的生命。然而,當時的電影由於受商業化的束縛,並未能在人民心中確立起藝術的地位。因此,在電影問世的前20年裡,並未有什麼流派產生。直到20世紀20年代出現於歐洲的先鋒派電影,才第一次具有了電影流派的意義。所以,在諸多藝術領域中,電影流派是數量少,歷史最短的。
縱觀世界電影史,真正產生了較大影響的大致可以分為如下幾大派系:
1、早期現代主義——歐洲先鋒派電影
2、蘇聯電影學派——詩電影與散文電影
3、好萊塢商業電影——類型電影
4、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
5、法國新浪潮電影與近期現代主義流派
電影流派的形成及各流派之間的斗爭與競賽,是電影藝術發展的動力之一。因此,我們在電影藝術為人民服務、為社會服務的方向下,要支持和促進電影藝術家為創立各種不同電影流派所作的努力。與此同時,也應當提出,電影流派本身盡管是一種藝術現象,但也有進步與反動、積極與消極之分。比如電影史上曾出現過的先鋒派電影和近期現代主義流派,就包含著極大的消極成分。對於這些流派,當然不宜作簡單化的否定——這些流派本身也往往是可以一分為二的——對於其中宣揚資本主義腐朽性一面的,我們必須加以批判;而對於其中符合現代審美趣味的電影觀念和電影語言的創新和發展,則應加以借鑒、改造,使之轉化為有益的養料。
歐洲先鋒派電影
歐洲先鋒派電影,產生於20世紀20年代初的德國和法國,後期則以法國為中心。這是電影史上第一次明確意識到電影的藝術潛力,並力圖創造一種藝術電影的重要嘗試。
蘇聯電影學派
蘇聯電影的'興起,加速了先鋒派趨向於記錄電影一途。他給予先鋒派以人物和物體應同樣重要的觀念。蘇聯電影的發展和創新是與世界電影的歷史進程緊密相聯的。
好萊塢商業電影
類型電影是美國好萊塢商業電影在自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重要流派,在30—40年代曾占據世界影壇統治地位。產生類型電影的技術,是大製片企業為確保商業利潤而實行的由製片人專權,強調專業分工、各司其職的傳送帶式影片生產制度。所謂類型電影,就是按照各種不同的標准化模式創作出來的影片。據西方有的專家統計,好萊塢商業影片共有75種類型。但作為藝術流派影響較大的,主要就是喜劇片、西部片、犯罪片、幻想片和歌舞片這樣幾種。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義大利興起了一場具有社會進步意義和藝術創新特徵的電影運動。一般認為,這一運動從1945到1951年持續了大約6年。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雖然一直被普遍認為是一個重要的現實主義電影運動,但它並沒有任何統一的、得到新現實主義電影代表人物公認的美學綱領。
法國新浪潮電影
法國新聞界把1958年至1959年間突然涌現的一股由不知名的青年人競相拍攝影片的熱潮稱之為“新浪潮”。1959年,24名青年人拍成了他們的處女作;1960年,又有43名青年人成為電影導演。這批青年導演被稱為“新浪潮”導演,他們的影片被稱為“新浪潮”電影。後來“新浪潮電影”一詞被廣義地用來指稱在世界各國陸續出現的,特別是由新導演拍攝的敢於打破傳統電影語法的故事片
⑥ 描述18世紀俄羅斯的電影,如<俄羅斯方舟>
我給你推薦幾部
石榴的顏色Sayat Nova
導演:
謝爾蓋·帕拉讓諾夫 Sergei Parajanov
類型:劇情/傳記
片長:79分鍾
國家/地區: 蘇聯
對白語言:亞美尼亞語
劇情:
這部色彩鮮艷、民族風味濃重、宗教感儀式感極其強烈的影片,是前蘇聯「最後一位天才導演」帕拉傑諾夫著名的「詩電影」傑作之一。影片描述的是亞美尼亞一位十八世紀游吟詩人的故事,這不是一部傳記影片,而是一首關於這位詩人的精神影像的詩歌。想要用文字來概括這部影片,是徒然的。片中運用大量象徵、隱喻手法,展現了十八世紀亞美尼亞民族風貌和這位詩人的心路歷程。欣賞這部影片,不僅僅是一次觀影,更是一次朝聖,一次對詩意精神的膜拜之旅。
蘇拉姆城堡的傳說 Ambavi Suramis tsikhitsa
導演:
謝爾蓋·帕拉讓諾夫 Sergei Parajanov
Dodo Abashidze
類型:劇情
片長:88 分鍾
國家/地區: 蘇聯
對白語言:喬治亞語
劇情:
這部電影是根據著名的俄羅斯民間傳說改編而來。為了阻止城堡被瓦解成碎片,一個年輕的男孩必須住在這個城堡里,並且囚禁在牆上。
被遺忘的祖先的影子 Tini zabutykh predkiv
導演:
謝爾蓋·帕拉讓諾夫 Sergei Parajanov
類型:愛情/劇情/歷史
片長:97分鍾
國家/地區: 蘇聯
對白語言:烏克蘭語
劇情:
影片改編自柯秋賓斯基的同名抒情小說。導演把情節拆散為「伊凡和瑪麗奇卡」、「波洛尼納」、「孤獨」、「伊凡和巴拉格娜」、「日常生活」、「聖誕」、「春在明天」、「雷雨」、「小酒店」、「伊凡之死」、「虔誠的儀式」等11個單元,講述了主人公伊凡兩闕刻骨銘心的愛情悲歌:先是女主人公瑪麗奇卡在尋找伊凡的途中不幸墜河而死,後有另一位女主人公巴拉格娜背叛伊凡,故事最後以伊凡死於情敵手下而結束。
鮑利斯·戈都諾夫 Boris Gonov
導演:
謝爾蓋·邦達爾丘克 Sergei Bondarchuk
類型:劇情/傳記
片長:Argentina:141 min / Russia:141 min / USA:130 min
國家/地區: 波蘭/捷克斯洛伐克/西德/蘇聯
對白語言:法語/俄語
歐布羅莫夫 Oblomov
導演:
尼基塔·米哈爾科夫 Nikita Mikhalkov
片長:143 min
劇情:
居住在彼德堡的奧勃洛莫夫是農奴主的兒子,他從父親那裡繼承了一大筆遺產,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雖然剛剛三十齣頭,奧勃洛莫夫卻已經明顯衰老,這是因為他整日在家中躺卧,總不肯出去活動。這個以「一輩子從沒自己穿過一次襪子,沒給自己掙過一片麵包」為榮的少爺有時也會感到憂傷,當他回想起自己童年時就會對幸福的家庭生活產生美好而無望的憧憬。 什托爾茨是奧勃洛莫夫童年的朋友。與奧勃洛莫夫相反,什托爾茨是個從小就開始為事業奮斗的人,他總是將自己的行程安排得很緊,這次他來彼德堡第一件事便是拜訪多年不見的奧勃洛莫夫。當看到奧勃洛莫夫的現狀時,什托爾茨決定改變這位老友的生活習慣,於是帶著奧勃洛莫夫減肥、鍛煉、參加各種社交活動,但奧勃洛莫夫本人卻對此頗感疲憊。 一天,什托爾茨又把奧勃洛莫夫帶到朋友奧爾佳的家裡,這次三個人相處得很好。奧勃洛莫夫似乎對奧爾佳產生了好感,他的生活也開始有所轉變,這個孤僻懶惰的人開始有了正常的活力。不久,什托爾茨就又因業務而出國工作,他把奧勃洛莫夫託付給奧爾佳,並囑咐她一定要將奧勃洛莫夫貪睡的毛病治好。通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奧爾佳也對善良的奧勃洛莫夫產生了感情,並勇敢地對他進行了表白。可自卑的奧勃洛莫夫卻認為奧爾佳真正喜歡的是什托爾茨,而不是自己,最終痛苦地回絕了這個自己深愛的姑娘。 兩年後,奧爾佳嫁給了已經回國的什托爾茨,奧勃洛莫夫則娶了一個寡婦,他們的生活好象都有些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