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人說喜劇比悲劇難演,你怎麼看待這句話
准確來說,喜劇的確是比悲劇更加難演的,因為喜劇本身的互動性太強了,一旦某個包袱沒有響的話,就一定會出現尷尬的情況,但是悲劇本身足夠悲就好了,哪怕是演員的表演不夠具有感染力,靠著劇情也能夠加分不少,這也是為何茄閉優秀的喜劇演員那麼少的根本原因。
最後,這幾年有很多演員都在春晚上挑戰小品,例如黃曉明、佟大為等,他們都是主流獎項中的影帝,但是在演小品的時候,就是缺了點意思,但是黃渤、賈玲、宋丹丹等喜劇演員,在出演悲劇的時候,也是能夠拿出很棒的表演的,喜劇演員徐崢更是靠顫畢裂著悲劇電影《我不是葯神》拿到了金馬影帝。
㈡ 因沒有把自己經營好,小沈陽表示放棄演小品,小品和喜劇到底有何區別
小品表演更注重短時間的表演爆發,而喜劇更加註重肢體語言方面的表現。
小沈陽給大家的固有印象是一個小品演員,這是因罩族備為小沈陽通過央視春晚的小品表演一炮而紅。雖然一炮而紅之後給小沈陽帶穗喊來了很多的名與利,但這同時也限制住了小沈陽更大的發展空間。因此這些年小沈陽也開始不斷嘗試其他方面的事業發展,而且這兩年小沈陽也開始避免出現在任何的小品表演當中,因為小沈陽希望用這樣的方式來淡化大家對於自己的刻板印象。
一、小品表演會更具有緊張感。小品表演經常會出現在各種大型的物毀晚會直播現場,因此小品表演會給演員帶來更大的壓力感,而且小品表演對於演員的演技發揮以及心理承受能力會有著更大的考驗,一旦小品演員在晚會舞台上面出錯的話,就很容易造成整個晚會質量崩塌以及淪為網友的笑柄。所以這種緊張感會讓小品表演的容錯率變得更低。
當然我們也希望小沈陽在喜劇電影路線當中獲得成功,不過從目前來看小沈陽的表演能力並不具備單扛起一部電影的能力。如果小沈陽能夠在一些喜劇電影當中充當配角的話,以小沈陽的表演能力還是綽綽有餘的。
㈢ 演小品和演電影的不同
樓主,我是電影學院表演系本科畢業。
你這個問題怎麼說呢?
小品?我們姑且就叫舞台劇吧?因為是在舞台上演出。這點您同意吧?
舞台劇的表現形式比較特殊。和觀眾能產生共鳴。
觀眾能切實的感受到舞台上鮮活的人物形象。
還有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舞台劇的劇情是連貫的,不要cut,也聽不見導演喊:「預備,開始!」只要大幕一拉,劇情已經開始了。這對我們演員來講,是個挑戰,因為要考驗演員的基本功,就是「聲樂,台詞,形體,表演」簡稱:聲台形表。最關鍵的是,演員演這樣的戲很過癮,能直接感受觀眾的反映。當演員在舞台上的一個「包袱」(就是噱頭)抖的很成功的話。你會傾聽到觀眾的掌聲。當然,這是我處於一個局外人的身份和您說。如果哪個演員真是這樣的感覺,那麼他一定「跳戲」了。就是不投入了。真正好的演員在演舞台劇的時候,是完全投入的,是完全進入劇作家所提供的人物的規定情景當中的。只有在謝幕的時候,看著全體觀眾起立為你喝彩,那個時候,我們會體會到:「演員是幸福的。」還有就是,舞台劇的表演環境和觀眾席都在一起。因為觀眾席和舞台有一定的距離,所以演員的形體方面應該相對的誇張。這樣觀眾才能看清楚。還有燈光,「燈光是舞台的靈魂」。燈光可以營造出很多很唯美的場景。就像著名話劇導演焦菊隱先生在人民藝術劇院拍《茶館》時,他用了三個「耳燈」來營造那個動盪的時代,灰灰的,朦朦的,效果很好。樓主如果喜歡舞台劇,那麼焦菊隱先生導演的《茶館》你是一定要看得。這個是焦菊隱先生的顛峰之作。這裡面的演員最精彩的就是於是之先生了。哎呀,我說得挺亂的。樓主見諒。本來想睡覺了,看到這個問題就沒睡。您將就吧。舞台劇就說這么多了。
電視劇和電影……這個,有篇很有名的論文叫做《鏡頭前的微相表演》,說的就是舞台劇和電視電影之間的差別。我簡單說說吧。我們經常會在看一篇影評的時候,看到這樣的字眼:大全,小全,中景,近景,特寫……這些都是只有影視劇才有的專有名次。沒聽說拍話劇還有切景別的。(當然把話劇成影像資料有時會用多機拍攝,期間不免得會給某個演員特寫,但是那個也是通過不同位置的攝像機單獨拍攝,然後再插到整個影片裡面,而並非是有導演在下面喊著:「停!給他來個特寫……」這樣就是滑天下之大稽了)。還有就是影視劇是由很多的部門共同完成的。經常提到的有「攝錄美服化道」。演員在表演時就要考慮到「景別」了,特寫就是特寫,不能有太大的動作幅度,否則就出畫了(出鏡頭了),大全就是大全,要求表演時的形體稍有誇張(否則全景看,只有一個小黑點了)。還有,影視劇現在還有後期配音一說的。(雖然國家倡導同期聲電視劇,但是有些演員的「台詞」不行,攝制組的資金也不夠,只能後期配音……)這個先說這么多,明天我再來補上。很多的差別……睡覺去了啊,實在是有點睜不開眼睛了。見諒。
㈣ 為什麼很多人說喜劇是最難演繹的
喜劇難演有以下幾點原因:第一,演員演喜劇時不笑場是很難的;第二,演喜劇鏈大局時不能出現一個錯誤,如果出錯可能整個包袱就都不響了;第三,整台喜劇表演可能所有包袱都不響,台上台下就會變得很尷尬;第四,當演員情緒不好的時候去演喜劇,就會特別難。
就像是著名喜劇人賈玲,她有次接受采訪,因為現場冷冷清清沒人向她提問,賈玲就自己開啟了單口相聲模式,調侃自己和記者,整個氛圍一下子就歡樂起來了,所以豁不出去的演員是做不了喜劇的。
㈤ 為什麼有很多人說喜劇最難演繹
喜劇的靈感是非常難掌控的,因為喜劇就是要逗大家開心的,能讓大家開心是最好不過的,但是喜劇的笑點一定要讓人高興起來。而且喜劇一定要有一個很好的笑點才能成功,同時喜劇也要傳播正能量,甚至也可以給社會帶來一些有力的警示。
如今的喜劇體裁很容易故意扮丑,但是戲劇真正演繹的不是演員本身的問題,而是靈感的到來與沒到來,因為喜劇的靈感是非常來之不易的,而氏卜且喜劇的受眾群體也是非常廣泛的,所以導致喜劇就非常難演繹出來。喜劇中的飾演角色是社會底層的人物。這樣更容易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同時一位好的喜劇演員可以散渣用自己的一生來演繹一個人完美的喜劇。
喜劇的演員應該用一種情感,同時演員的情緒應該表現的淋漓盡致,同時也要把角色刻畫的非常具體生動。
㈥ 為什麼很多人說喜劇是最難演繹的
因為現在的人壓力越來越大,喜劇短暫的成為了現實生活的「庇護所」,把桐念扮煩惱都擋在外面,讓人們都能在大笑中忘記憂愁,於是帶著這樣的訴求,大家對喜劇作品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喜劇創作的難度也開始逐步提升。
喜劇創作要求內容既要有富有創造力,有對生活細致入微觀察的同時還要有趣味,比如《愛人錯過局灶》把愛情中雙方的不高賀肯低頭、別扭糾葛通過作品體現了出來,讓觀眾找到了共鳴;《偶像服務生》和《互聯網體檢》精準的找到了互聯網的特點,戳動了年輕人的神經,讓許多觀眾感同身受;《這個殺手不大冷》和《笑吧,皮奧萊維奇!》主線的巧妙設定;《水煮三結義》的結尾神反轉等,這些作品的精彩呈現,與演員有創造的演繹、趣味的呈現是息息相關的。
另外,舞台喜劇的篇幅很短,情節很集中,這對演員的表演要求往往更高。演員不能浪費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要時刻把握「度」,節奏的度、形體的度、台詞的度,多了就尷尬,少了就不好笑。如何將這個度把握得得心應手,對喜劇演員來說是十分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