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了勝利向我開炮是什麼電影
1、為了勝利向我開炮是電影《英雄兒女》。《英雄兒女》是1964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電影,改編自巴金小說《團圓》。
2、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政委王文清在戰場上遇到了老戰友王復標之子王成。王成告訴他自己的妹妹王芳也在軍中。
3、不久後的一場戰役,王成英勇犧牲,成為了全軍學習的榜樣。王芳是文工團員,負責宣傳英雄,歌唱英雄,唱英雄戰歌。王文清見到王芳,發現她就是自己十八年前失散的親生女兒,但是王文清沒有立刻和她相認,而是克制自己的感情,安慰她,鼓勵她像哥哥王成學習。
4、王芳陣地上演唱的時候,遭到敵人襲擊,在掩護炊事員的時候負傷,被送回祖國療養。王復標隨慰問團來到朝鮮慰問慰問的時候,見到女兒王芳,王復標向王芳講述了十八年前的往事,告訴王芳她的親生父親是王文清。王文清讓女兒做一個合格的革命的接班人,這對父女在朝鮮戰場上團圓了。
㈡ 向我開炮是哪部電影
出自電影《英雄兒女》。政委王文清戰友王復標的兒子,和王芳是兄妹,在一場戰斗中喊出: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的語句後壯烈犧牲,全軍開展了學習他的運動。
《英雄兒女》是1964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並出品的一部戰爭片。由武兆堤執導,劉世龍、劉尚嫻、田方等主演。影片改編自巴金小說《團圓》。
該片講述了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戰士王成陣亡後,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幫助下堅持戰斗,最終和養父王復標,親生父親王文清在朝鮮戰場上團圓的故事。
(2)根據巴金小說團圓改編的電影是哪個擴展閱讀:
人物原型·王成:
1953年4月,陸軍23軍67師201團步行機員蔣慶泉及戰友,在朝鮮石峴洞北山遭到強敵圍攻。絕境中,蔣慶泉向步話機高喊向他的碉堡頂開炮。
1953年7月,23軍73師217團的步行機員於樹昌在戰斗中呼喚炮火,與美軍同歸於盡。1950年11月,楊根思在堅守1071高地-東南小高嶺時,抱起炸葯包,沖入敵群,與40多個敵人同歸於盡。
㈢ 《英雄贊歌》是誰創作的﹖
《英雄贊歌》是由公木作詞,劉熾作曲。
張映哲、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部文工團、中國人民解放軍原濟南軍區政治部文工團和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政治工作部歌舞團演唱的革命歌曲,該曲是電影《英雄兒女》的插曲,發行於1964年。
《英雄兒女》的編劇毛烽和導演把沒有進行剪輯的電影片段交給作詞人公木,邀請其為《英雄贊歌》寫歌詞。在觀看完片段後,公木聯想到自己所創作的詩《烈士贊》,認為該詩和電影有關系,都是在寫英雄。在經歷一晚後,第二天他完成了歌詞創作。
(3)根據巴金小說團圓改編的電影是哪個擴展閱讀
1961年,長影廠根據巴金小說《團圓》改編成電影《英雄兒女》。
《英雄贊歌》的詞作者是著名詩人公木,曲作者是大作曲家劉熾,劉熾認真地翻閱了電影劇本,很快喜歡上《英雄兒女》的故事和王芳、王成的形象,他們的音容笑貌也漸漸清晰起來,一遍遍讀著詞作者公木送來的歌詞,激情迸發。
像所有的影視片一樣,《英雄兒女》的導演也請了許多歌唱家試唱主題歌,當時在空政文工團工作的張映哲被請進了錄音棚,剛唱了幾句,導演很不客氣地說:「你這樣唱不行!」
於是,導演給她講戰爭的故事開導她,曾經在槍林彈雨中走過的張映哲一下子心領神會,她對導演說:「行,還是不行,您說了算,但我只唱兩遍!」剛剛錄完一遍,導演說:「你回去吧!」張映哲想肯定是沒戲了!沒想到電影放映時,是張映哲唱的。
㈣ 巴金的哪部小說被排成電影
巴金:
巴金一生,筆耕不輟,作品浩如煙海,卻很少直接參與電影的拍攝與製作,但他的幾部文學作品卻是電影界改編的熱門原著。根據他的小說改編的電影作品《家》、《春》、《秋》、《英雄兒女》、《寒夜》、《故園春夢》等,至今讓人印象深刻。他的電影作品不僅激勵了幾代青年人,也成就了陳燕燕、孫道臨、張瑞芳、王丹鳳、潘虹等一代中國電影人。
鴻篇巨制———《家》、《春》、《秋》
巴金的文學作品《家》三次被搬上銀幕。 第一次是在1941年,上海影界的卜萬蒼、徐欣夫、周貽白等以嚴謹的態度改編了這部名著。影片的上映引起了空前轟動,由徐莘園(高老太爺)、梅熹(覺新)、劉群(覺民)、王引(覺慧)、袁美雲(梅表姐)、陳雲裳(琴表妹)、顧蘭君(瑞珏)、陳燕燕(鳴鳳)組成的明星陣容,使影片連映一個多月場場客滿,各家報紙好評如潮。作品的第二次改編是1953年1月,香港當時新成立的中聯電影公司把根據巴金小說《家》改編的同名電影作為創業作品。第三次則是1956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第三次搬上銀幕的《家》演員陣容相當強大,孫道臨扮演覺新,張瑞芳演瑞珏,王丹鳳演鳴鳳、黃宗英演梅表姐、魏鶴齡演高老爺子,影片的導演則是大名鼎鼎的戲劇博士陳西禾,這在當時可謂是超豪華的演員陣容。雖然是一部黑白影片,但這個版本的《家》卻被認為是迄今為止最出色的一個版本。
「激流三部曲」中的另兩部作品,《春》與《秋》則分別於1953年和1954年由香港中聯攝制完成,由李晨風導演的《春》曾獲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榮譽獎。在秦劍導演的《秋》中,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紅線女在影片中出演翠環一角。
激昂之歌———《英雄兒女》
電影《英雄兒女》改編自巴金的中篇小說《團圓》。1952年3月,以巴金為組長的全國文聯赴朝創作組深入到志願軍中體驗生活,回國後巴金創作了這部作品。當時任文化部副部長的夏衍讀後,讓長春電影製片廠將它改編成電影。1964年,《英雄兒女》在全國放映取得巨大成功。
凄婉小調———《故園春夢》
在「激流三部曲」之後,巴金的另一部作品《憩園》也進入了電影人的視野之中。1964年,《憩園》由香港鳳凰影業公司搬上銀幕,夏衍擔任編劇,朱石麟執導、夏夢主演,片名改為《故園春夢》。影片表現了一個城市封建家族在社會動盪中的變遷衰落,塑造了幾個極富特色的人物形象。可惜的是這部內地與香港電影人精誠合作的影片未能在兩地大規模公映,當時也未能引起轟動。
震撼力作——《寒夜》
巴金小說《寒夜》寫的是1944年冬季到1945年年底,在國民黨統治下重慶一個小職員汪文宣的生活。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寒夜》,1955年曾由香港華聯拍攝,仍是李晨風任編劇和導演,而1984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的版本則為廣大國內觀眾熟知。潘虹與許還山的表演具有相當的藝術感染力,該片不僅獲得文化部1985年優秀影片獎,而且還獲得了香港第九屆國際電影節優秀影片證書以及法國第38屆戛納電影節榮譽證書。
㈤ 英雄兒女電影中王成的原型是誰啊
一個說法是說王成是以「特級忠臣、二級英雄」李文彥為原型創造的。「在最緊急的時刻,李文彥命令沒有負傷的兩名戰友帶著一名傷員往主陣地轉移,自己一人堅守陣地。面對再次蜂擁而來的敵人,頭部負傷、血流滿面的李文彥先用石頭砸倒兩個敵人,接著抱起最後一個炸葯包高喊著「共產黨萬歲」沖入敵群。」
再有一種說法是說王成原型是大功團的戰斗英雄趙先友。當時身為副指導員的趙先友在連長和指導員受傷下火線的情況下主動承擔了指揮作戰的任務。他與戰友了打退了敵人一次次進攻,最後陣地上只剩他與另一位戰友也都掛了彩。趙先友兩眼被打瞎,在最危難的時候,他喊出了「向我開炮」。連巴金老人生前也曾到英雄生前所在團隊采訪。
再提供一種說法。「《英雄兒女》中王成的「原型」,就其喊出「向我開炮」這一動人情節,只能是於樹昌和蔣慶泉;抱炸葯包(影片中是爆破筒)與敵人同歸於盡的,也只有楊根思一人,別人並沒有直接關系。」「還有一種說法說得更好,王成的原型名叫蔣慶泉。
蔣慶泉並沒有犧牲,炮彈將他震暈,他被俘了,陣地也失陷了,所以這一事件被暫緩宣傳,但是他的戰友們卻聽見了那句著名的「向我開炮」,並且迅速在軍中流傳。時間剛剛過去兩個月,在另一個山頭,又傳來了同樣的聲音,這個人叫於樹昌。洪爐把蔣慶泉和於樹昌兩個人的事跡合在一塊兒,豐富了文章內容,最後發表了出來。」
真正的王成是我們的志願軍戰士這個集體。「《英雄兒女》的編劇把幾類英雄的典型事跡匯合塑造了王成這樣一個英雄人物形象,代表了無數個王成式的志願軍英雄,王成的人物原型就是這些典型的志願軍英雄群體。
(5)根據巴金小說團圓改編的電影是哪個擴展閱讀:
《英雄兒女》是1964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並出品的一部戰爭片。由武兆堤執導,劉世龍、劉尚嫻、田方等主演。影片改編自巴金小說《團圓》。
影片了講述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戰士王成陣亡後,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幫助下堅持戰斗,最終和養父王復標,親生父親王文清在朝鮮戰場上團圓的故事。
㈥ 老電影《英雄兒女》的主要內容用文字描述是
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某部師政委王文清到前線視察,在戰場上遇到了老戰友王復標之子王成。王成告訴王文清自己的妹妹王芳也在軍中。後來在一次戰役中,王成英勇犧牲,全軍開展了學王成的運動。
文工團員王芳承擔了宣傳英雄唱英雄的任務,《英雄贊歌》鼓舞了前線將士的志氣。王文清見到王芳,認出她就是自己十八年前失散的親生女兒,為了不影響王芳,王文清克制感情,沒有馬上認女兒,而是鼓勵她向哥哥學習。
一次,王芳隨文工團在陣地上演唱時,遭敵人襲擊,為掩護炊事員,王芳負傷,被送回祖國療養。後來,王復標隨慰問團來到朝鮮慰問,這時王芳也已傷愈回到部隊。
她與王文清相會,王復標向王芳講述了十八年前的往事,王芳才知王文清是自己的生父,她很激動。王文清勉勵女兒做一個革命的接班人,這時父女終於團圓。
《英雄兒女》是1964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並出品的一部戰爭片。由武兆堤執導,劉世龍、劉尚嫻、田方等主演。影片改編自巴金小說《團圓》。
影片了講述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戰士王成陣亡後,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幫助下堅持戰斗,最終和養父王復標,親生父親王文清在朝鮮戰場上團圓的故事。
創作背景:
1952年冬天,以巴金為組長的全國文聯組織的赴朝創作人員踏上了滿目瘡痍的朝鮮土地,在朝鮮戰場上,巴金同創作人員深入到志願軍中。回國後,巴金寫出中篇小說《團圓》,並發表在1961年8月號的《上海文學》上。
時任文化部副部長的夏衍讀了《團圓》後,責成長春電影製片廠將《團圓》改編成電影。同年夏天,導演武兆堤和編導毛烽奉命開始了將小說《團圓》改編成電影劇本的工作。
1953年,23軍《戰地報》記者洪爐在了解到蔣慶泉的事跡後,寫成了通訊《頑強的聲音》,但因為蔣慶泉後被俘虜而未能發表,同年7月,洪爐根據未能發表的《頑強的聲音》揉合於樹昌的事跡寫成了《向我開炮》。
與洪爐相熟的總政文化部編劇毛烽,在創作電影《英雄兒女》時用「向我開炮」的情節突出了本是配角的王成,並根據另一位烈士楊根思的事跡設計了王成手持爆破筒撲向敵人的壯烈結局。
角色介紹:
1、王成:演員 劉世龍
政委王文清戰友王復標的兒子,和王芳是兄妹,在一場戰斗中喊出: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的語句後壯烈犧牲,全軍開展了學習他的運動。
2、王芳:演員 劉尚嫻
文工團員王芳承擔了宣傳英雄唱英雄的任務,《英雄贊歌》鼓舞了前線將士的志氣。王文清見到王芳,認出她就是自己十八年前失散的親生女兒。一次,王芳隨文工團在陣地上演唱時,遭敵人襲擊,為掩護炊事員,王芳負傷,被送回祖國療養,後來回歸部隊後和父親團圓。
3、王文清(王東):演員 田方
志願軍某部師政委王文清到前線視察,在戰場上遇到了老戰友王復標之子王成,後來見到王芳,認出她就是自己十八年前失散的親生女兒,為了不影響王芳,王文清克制感情,沒有馬上認女兒,而是鼓勵她向哥哥學習。之後和王芳團圓後勉勵女兒做一個革命的接班人。
4、王復標:演員 周文彬
王文清的戰友,王復標隨慰問團來到朝鮮慰問,這時王芳也已傷愈回到部隊。她與王文清相會,王復標向王芳講述了十八年前的往事。
幕後花絮:
1、影片插曲《英雄贊歌》的曲作者劉熾在得到公木寫出的歌詞後並沒有急著譜曲,而是拉著一夥人打撲克牌。打著打著,劉熾突然把牌往桌上一扔,回去了。他鎖上門,謝絕一切打擾,接著創作了《英雄贊歌》曲。
2、《英雄兒女》在全國放映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連日理萬機的周恩來總理也抽出時間觀看了影片,並致電時在文化部和中國作協任職的劉白羽對《英雄兒女》作出了評價。
3、毛烽和武兆堤為了確認劉尚嫻的演技,特意觀看了劉尚嫻演的曹禺作品《北京人》。
4、為了配合影片拍攝,一支高炮部隊進駐了本溪市第九中學,為了向這支英雄部隊學習,本溪九中給每班聘請一位戰士作輔導員。
㈦ 團圓改編的電影叫什麼
根據巴金的小說《團圓》改編的電影是《英雄兒女》,該片講述了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戰士王成陣亡後,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幫助下堅持戰斗,最終和養父王復標,親生父親王文清在朝鮮戰場上團圓的故事。
㈧ 電影英雄兒女中的朗誦詞
《英雄兒女》朗誦詞
我們的王成,
是毛澤東的戰士,
是頂天立地的英雄,
是特殊材料製成的人。
他的豪邁氣概從哪裡來?
因為他對朝鮮人民無限的愛,
對侵略者切齒的恨!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里,
有千千萬萬個王成
這就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驕傲和光榮!
(8)根據巴金小說團圓改編的電影是哪個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英雄兒女》是1964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並出品的一部戰爭片。由武兆堤執導,劉世龍、劉尚嫻、田方等主演。影片改編自巴金小說《乎鎮蠢團圓》。
影片插曲《英雄贊歌》的曲作者劉熾在得到公木寫出的歌詞後並沒有急著譜曲,而是拉著一夥人打撲克牌。打著打著,劉熾突然把牌往桌上一扔,回去了。他鎖上門,謝絕一切打歲陪擾,接著創作了《英雄贊歌》曲。
影片評價
《英雄兒女》在全國放映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連日理萬機的周恩來總理也抽出時間觀看了影片,並致電時在文化部和中旅燃國作協任職的劉白羽對《英雄兒女》作出了評價。
㈨ 英雄兒女主題曲是什麼
英雄兒女主題曲:《英雄贊歌》
《英雄兒女》是1964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並出品的一部戰爭片。由武兆堤執導,劉世龍、劉尚嫻、田方等主演。影片改編自巴金小說《團圓》。
該片講述了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戰士王成陣亡後,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幫助下堅持戰斗,最終和養父王復標,親生父親王文清在朝鮮戰場上團圓的故事。
(9)根據巴金小說團圓改編的電影是哪個擴展閱讀
《英雄兒女》是寫烈士楊根思和於樹昌的。
巴金小說《團圓》發表後,引起強烈的反響。時任文化部副部長的夏衍讀罷,也很受感動,責成長春電影製片廠將它改編成電影。為了突出主題,有必要對「王成」這一形象進行重新塑造。在構想王成犧牲的細節時,編劇毛烽想到了很多抗美援朝英雄,最後決定以特級英雄楊根思為原型。
楊根思在解放戰爭時期已成名,最擅長爆破技術,屢次立功。在朝鮮戰場上,他帶領一個連守衛某高地,一直堅持到只剩下他一個人,最後抱起炸葯包與敵人同歸於盡。此後,毛烽在創作劇本時,查閱了很多報刊資料,他發現了一篇題為《向我開炮!》的通訊。
這是洪爐(洪爐,筆名盧弘。江蘇泰興人。1944年參加新四軍,曾任志願軍23軍《戰地報》記者,從事部隊文化宣傳和新聞工作約50年)和戰友合寫的一篇稿子。
㈩ 電影我的戰爭觀後感
《我的戰爭》和以往的戰爭片一樣,戰爭場面拍的氣勢恢宏巨大,但我覺得現在的戰爭片畫面音效更加逼真。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我的戰爭 觀後感 ,希望大家喜歡!
我的戰爭觀後感篇一
《我的戰爭》節選自巴金的小說《團圓》,講述的是中國志願軍抗美援朝的 故事 。我想,《我的戰爭》選擇在「九·一八」紀念日的前夕上映,是有著特殊意義的,為的是喚醒中國人的民族榮辱感,銘記歷史,繼續前進。
80後的我,除了在教科書里學到了關於抗日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之外,就是通過影視作品了解相關歷史。我感覺影視作品更有渲染力,更直觀。近幾年,關於抗日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的大製作越來越多,例如《百團大戰》、《集結號》、《辛亥革命》等,這與國家的方針政策息息相關。2013年11月,在考察山東時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 文化 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中國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主流的影視作品層出不窮。這也符合80後、90後的觀影需求,他們不太習慣通過歷史書了解歷史,而是對反映歷史的影視作品頗感興趣。
我對抗美援朝戰爭知之甚少,通過觀看《我的戰爭》,我被老一輩愛國將士的精神深深震撼著:中國抗美援朝軍人典型代表——九連連長孫北川,他身經百戰,習慣了槍林彈雨,不知道什麼是恐懼,是個真正的戰斗英雄。在第三場巷戰戰役中,當他陷入彈盡糧絕,生死一線之際,他陷入了劫後餘生的恐懼,面對殘酷的戰爭,面對隨時而來的死亡,面對隨時都可能失去的愛情,他第一次害怕了。但在戀人孟三夏的情感激勵下,在面對戰友兄弟一個一個倒下之時,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呼喚之下,他重新走出了恐懼的陰影,再一次拿起了沖鋒槍,踏上戰場;文工團樂隊指揮劉詩文,中國典型的知識分子形象,他主動報名參軍,義無反顧地踏上了朝鮮戰場,可是在面臨極其艱苦的環境之時,又陷入了強烈的恐懼之中,最終,當女友文珺意外犧牲之後,劉詩文心底的堅韌終於被激發出來,成長為一名真正的軍人……
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離不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拋頭顱、灑熱血的付出,我們無法回到過去,但是我們可以深愛我們的國家,「銘記歷史、繼續前進」。
我的戰爭觀後感篇二
這是一部在上映前就引發爭議的影片!
這是一部在觀影後仍引人思考的影片!
血與火交織的朝鮮戰爭,是這部影片聚焦的主題。影片改編自巴金的小說《團圓》,講述了一群平凡又非凡的年輕軍人為保衛共和國毅然決然奔赴戰場,在殘酷的血雨中所經歷的那些關於愛情、友情、親情的故事。
觀看完這樣一部「標准」構思的戰爭影片,感觸最深的首先還是戰爭暴力的血腥與殘酷。作為「裝飾死亡的藝術」,戰爭的殘酷從來就是古今中外影視或文學作品呈現的焦點,朝鮮戰爭尤其如此。戰火後的瘡痍不時敲擊著觀影者的心靈。其實,在影片之外,有關這場戰爭的殘酷還是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當然,這種殘酷部分源於敵我雙方懸殊的力量對比。
根據金一南《軍人生來為戰勝》一書記載,朝鮮戰場上美軍一個軍就擁有坦克430輛,而我志願軍入朝的6個軍,一輛坦克也沒有。這一裝備差距的代價,在影片中得以呈現。再比如,美軍運輸全部機械化,一個軍就擁有汽車約7000輛,而我志願軍入朝之初,主力三十八軍只有汽車100輛,二十七軍則只有45輛。空中力量的懸殊就更大了。我志願軍當時不但沒有飛機,連防空武器也極度缺乏。面對美軍1100架作戰飛機,志願軍當時只有一個高炮團,36門75毫米高炮,還要留12門在鴨綠江邊保衛渡口。最初帶入朝鮮的,竟然只有舊式的日制高炮24門。至於雷達則一部也沒有,搜索空中目標全憑耳聽和目視。對此,侵朝美軍總司令李奇微後來也回憶道:「我們在北朝鮮戰場上空幾乎未遭抵抗。除地面火力外,我們可以不受阻礙地攻擊敵補給線。在頭一年,對方甚至連防空火力還擊也沒有。」
對於這場戰爭的殘酷,當年的影片《上甘嶺》也曾有過經典的刻畫。影片以「戰壕真實」為鮮明特徵。在尚不具備鴻篇巨制條件下,當時的影片編導選擇了上甘嶺戰役這個局部,「以小見大」式地反映抗美援朝戰爭,將鏡頭聚焦於戰役中志願軍某師某部八連和八連駐守的坑道特定環境,集中塑造八連連長張忠發等基層官兵形象,讓觀眾從他們身上感受到志願軍作為整體堅不可摧的意志和力量。影片中那個生動的細節感染了幾代人。志願軍官兵在坑道里堅守多日,沒有喝上一滴水,口渴難耐,排長講望梅止渴的故事,連長帶頭乾咽餅干。師長派人給坑道官兵送來兩個蘋果,大家拿在手裡輪流聞一聞,誰也捨不得吃一口。影片之所以被譽為戰爭的詩篇,應該講,其詩情中滲透著志願軍戰士對祖國的無比深情,這是重要的原因所在。
在《我的戰爭》影片中,也有類似的細節刻畫。比如,在影片的末尾,穿越戰場硝煙的火車回來了,跟片頭幾年前的熱鬧一樣,鑼鼓喧天、載歌載舞、夾道歡迎,只是車頭上少了孫北川以及千千萬萬個和孫北川一樣的英雄兒女,畫面上其他跟孫北川一樣的戰士抱著家人痛哭,當張洛東跑向孟三夏的時候,孫北川的笑容定格了。站台上,孟三夏下意識地捂著斷臂,勝利的列車駛來,姑娘卻沒有等來自己的愛情。戰爭就是戰爭,它在不經意之間猝然來臨,又在不經意之間分隔生死。敵機呼嘯的轟炸、漫山遍野的槍炮,幾乎讓觀眾聞不到一絲生機的味道。曾經,列車駛 出國 境的第一站就是空前慘烈的傷亡,而今,列車歸來更是承載著太多痛失親人的噩耗。原著巴金小說題為《團圓》,或許想表達的就是這種殘缺後的團圓。
猶記得,韓靜霆在小說《戰爭讓女人走開》中,對女人在戰爭中的犧牲與承受贊譽有加。在充滿雄性荷爾蒙單一的世界裡,應該說,影片中孟三夏的出現平添了一絲柔和的溫度和色彩。戰爭將男人練就錚錚鐵骨,亦讓女性多了份颯爽英姿。在《我的戰爭》影片中,王珞丹演的應該說很出色,通過江面大橋遭遇戰、五里亭攻堅戰、小鎮突圍戰和537高地爭奪戰,在腥風血雨中描摹出了共和國女軍人的作風和情懷。
義大利左派導演貝爾納多·貝托魯奇曾經說過,個人是歷史的人質。60多年過去了,有關這場戰爭的定位有些討論也不足為怪。但有一點卻是無法遺忘與虛無的,那就是與這場戰爭關聯的所有個體表現出的那些英勇、犧牲、無私與大愛。這一點,無論是普通的戰士,抑或共和國元帥,情感是相通的,也是共鳴的。比如,有關這場戰爭的出兵,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元帥在《彭德懷自述》一書中如此追憶道:
「1950年10月1日國慶後,4日午,北京突然派來飛機,令我立即上飛機去北京開會,一分鍾也不準停留。……散會後,中央管理科的同志把我送到北京飯店。當晚怎麼也睡不著,我以為是沙發床,此福受不了,搬在地毯上,也睡不著。想著美國佔領朝鮮與我隔江相望,威脅我東北;又控制我台灣,威脅我上海、華東。它要發動侵華戰爭,隨時都可以找到借口。老虎是要吃人的,什麼時候吃,決定於它的腸胃,向它讓步是不行的。它既要來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國主義見過高低,我們要建設社會主義是困難的。」
美國人約翰·托蘭在《漫長的戰斗:美國人眼中的朝鮮戰爭》一書的後記中,也超越政治層面對這場戰爭進行評述說:「這場戰爭中大量具有人性的事例——戰場上的英雄主義、自我犧牲精神、對敵人個人的仁慈和同情——使有關這場戰爭的討論經久不衰。」影片中有一句台詞令人深思——「你說,我們現在做的這些事,以後會不會有人記得?」
這是一個值得所有人永遠深思的叩問!
我的戰爭觀後感篇三
中秋節 這天,南京受台風影響,從早到晚下一直雨,而且越下越大,但這並沒有阻擋我要去的一個地方,那就是盧米埃南京弘陽廣場影城。
說起看電影,那還要追溯到2006年秋天的一天,在上海出差的我,獨自一人閑暇之時,到曹楊電影院看了一場由尼古拉斯凱奇主演的電影《世貿中心》,電影描寫了911恐怖襲擊中紐約消防局的消防隊員參加世貿中心救援的故事,是一部在災難片中宣揚美國人性和價值觀,宣揚英雄主義的影片,和《拯救大兵瑞恩》《第一滴血》《真實的謊言》歷來的美國大片一樣,影片推崇的是美國式的愛國主義和英雄情結,當時我懵懵懂懂的想,中國歷史上在抵禦倭寇的戰爭中,在反法西斯和民族解放戰爭中,也有那麼多英雄,怎麼現在的銀幕上出現的都是「美國英雄」。
這就是我時隔10年後,今天特地走出家門,冒雨走進影城觀影的原因,因為今天有一部反映抗美援朝的電影《我的戰爭》全國首映,因為這部電影的宣傳片在網上引起爭議,因為我十年沒有看電影了。
因為知識儲備有限,由於掌握的資源和信息量的匱乏,我是不擅長寫專業性影評的,充其量寫這篇小文只能說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抒發一下自己的觀影感受。
近年來,在追求商業利益的電影市場,在追逐票房第一目標的競爭中,國產電影觀眾和票房經常不敵美國大片,這種現狀已持續多年。看《我的戰爭》我是有了思想准備的,不為觀眾的多少動搖我的觀影決心,也不會因爭議紛亂影響我的觀影心情。
《我的戰爭》和以往的戰爭片一樣,戰爭場面拍的氣勢恢宏巨大,但我覺得現在的戰爭片畫面音效更加逼真,戰爭場面更加震撼、慘烈,可見如今的電影拍攝技術藉助於電腦特技已經日新月異了。
影片從志願軍九連和文工隊入朝參戰前的火車站相遇拉開序幕,先後設置了江面大橋遇襲、五義亭阻擊攻堅戰、小鎮排雷突圍戰、537高地爭奪戰等劇情,通過一批血性軍人,熱血青年入朝參戰,在一場場槍林彈雨戰斗中生死與共的經歷,演繹了戰火紛飛中的兄弟情、父子情、父女情、戀人情,謳歌了人生角色的升華和生命在殘酷戰爭中的蛻變,演繹了一個又一個戰地英雄的故事,塑造了一個又一個有血有肉的英雄。
影片中的每一場戰斗中,都有志願軍戰士前仆後繼壯烈犧牲:五義亭峽谷為炸毀美軍坦克犧牲的大斧子、小鎮突圍中掩護戰友犧牲的老爹和王文珺、537高地爭奪戰犧牲的老梆子、連長孫北川,還有在江面大橋遇襲、小鎮突圍、537高地爭奪戰中倒下去的沒有名字的志願軍戰士。還有那些在戰斗中血肉模糊的戰士,那些在戰地救護中疼痛無比的傷員,那些雖傷殘但活著回來的勇士,哪一個不是最可愛的人,哪一個不是共和國的英雄!
戰爭是殘酷無情的,為正義而戰是神聖的,國家的英雄是可敬的。全世界各國都以不同的藝術形式歌頌為國家為民族或獻身或活著的英雄,每個國家都有或活著或犧牲的英雄受到人們的崇敬和愛戴。美國大片中更是不斷向全世界推崇他們在二戰、朝鮮戰爭、中的英雄,不斷推崇在災難來臨之時充滿人性光輝的英雄,不斷推銷輸出他們的價值觀,我們的電影觀眾並沒有感到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也沒有感到奇怪和詫異。因為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都有他們國家的榮譽和驕傲,他們民族的尊嚴和自豪,他們崇拜英雄情結。縱觀各國數不清的無名烈士紀念碑,無名英雄墓,無不彰顯崇尚英雄的國家意志和人民意志,這些國家的人們並沒有過多議論所在國家參與或發動戰爭的正義與否。新中國成立之初,共和國的締造者在北京建造了雄偉高大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紀念碑是共產黨執政後奠基的,但看看紀念碑後面的碑文就知道紀念碑不只是紀念緬懷共產黨的英雄。
我一直覺得不可理解的是,各國都在歌頌自己國家和民族的英雄,也沒有人過多追問英雄產生的那場戰爭正義與否,不知道《我的戰爭》與別的戰爭有多大區別,為什麼對《我的戰爭》這么敏感。
說實在,只有經過戰爭才知道戰爭的殘酷,只有經過戰爭才知道生命的脆弱,只有經過戰爭才知道和平的寶貴,只有經過戰爭才會厭惡戰爭。全世界各國都不想捲入戰爭,各國人民都不願意置身戰爭,但發動戰爭是國家行為,是統治者的意志,人民只能被迫參與戰爭,所以,正義和非正義戰爭不是哪個人書寫的,而是由歷史定論的,看待戰爭的正義和非正義,必須用歷史的眼光看待歷史,不能割裂,也不能偷梁換柱,不能把戰爭和戰爭中的英雄等同而論。記得當年有句經典的話說過,什麼階級說什麼話。因此,我認為評論戰爭所持的立場決定了對戰爭歷史的態度和戰爭背景的審視。
《我的戰爭》這部影片和眾多的以戰爭為題材的中外影片並無多少不同,之所以引發爭議不是戰爭片本身出了什麼問題,而是影片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放在當今信仰的缺失,精神支柱的垮塌,各種思潮泛濫,意識形態領域依然尖銳的斗爭,改變中國顏色的暗流涌動,推波助瀾的背景下,這樣理解這場因影片和宣傳片引發的爭議我認為就不奇怪了。
影片《我的戰爭》最後,在537高地爭奪戰中身負重傷的孫北川和張洛東躺在陣地上有句 經典台詞 對話:張洛東問連長孫北川「我們現在所做的事,以後的人是不是還會記得」,孫北川回答道:「會記得的」。聽了這樣的話,我感動的眼淚流了下來,時隔數十年,我們身處和平年代,我們能忘記這些用血肉之軀換來幾十年和平的英雄嗎?我們還記得這些英雄嗎?我們還在喋喋不休的為影片名稱爭論嗎?
影片《我的戰爭》和影片《英雄兒女》都取材於巴金先生的作品《團圓》,都是以戰爭為大背景的英雄頌歌。我覺得,有民族尊嚴和民族精神的人,有英雄情結的人,不要再分「左粉」「右粉」了。讓我們在尊敬各國英雄的同時,首先尊敬自己國家的英雄!不要忘記「我的戰爭」中我們的英雄!
向為國家和民族尊嚴而戰的英雄致敬!
看了電影我的戰爭觀後感的人還看了:
1. 《我的戰爭》電影觀後感
2. 《我的戰爭》觀後感
3. 我的戰爭觀後感精選
4. 觀《我的戰爭》後感
5. 《我的戰爭》觀後感 《我的戰爭》電影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