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时候看过一部日本拍的电影,讲述的是日俄战争
二百三高地 (1980)
导演: 舛田利雄
主演: 仲代达矢 / 丹波哲郎 / 三船敏郎
类型: 剧情 / 历史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1980-08-02
片长: 185 分钟
又名: 203高地
② 二百三高地的剧情简介
从明治37年(1904年)2月到38年(1905年)7月,约一年半的时间里,日本与俄国之间为争夺朝鲜和中国区域的控制权而爆发了日俄战争。这是一场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而主要在中国东北进行的一场强盗战争。这场战争中的二零三高地位于旅顺新市区西3公里,因海拔203米,被称为二零三高地。日俄战争中它是西线制高点,距市区和港口要塞较近,是日俄双方争夺的重要阵地。
③ 求一部日本和俄罗斯的战争电影
二百三高地 是讲述日俄战争的 还有一部是 日本海大海战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5MTcxMDg0.html
④ 旅顺203高地的简介
http://blog.163.com/youngway0907/blog/static/1087380120073199213664/
二零三是日俄战争旅顺陆战中西部战线争夺最激烈和最残酷的主战场之一。它原名“猴石山”,形状像群猴相聚而得名。山高海拔二O六米,当时的战争非常激烈,把山顶削平了3米。在山巅西眺,可以眺望到世界奇观蛇岛,西南是老铁山,东南可望到旅顺港口全景,因此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二O三高地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04年8月,日军在攻占俄军西线外围阵地一六四高地、大顶子山和南山坡之后,进行了二十多天的准备工作,于9月19日开始对二O三高地发起总攻,为夺取高地控制旅顺港口,日本第三军司令乃木希典不惜以重大伤亡键咐的代价攻占二O三高地,先后集中优势兵力和精良武器、调动第一和第七师团、各种口径火炮98门,日军久攻不克,撤换了四任占地指挥官,组织了70余次大小冲锋,向二O三高地倾泻了大量炮弹,企图在俄军增援部队到达之前攻占此地。在防守高地中,沙俄投入总兵力80多个连,近万人。1904年12月5日,日军对二O三高地进行了孤注一掷的猛攻,采用大批280毫米榴炮弹,不惜一切代价清除俄军的铁丝网,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格杀,当日17时30分,日军终于以伤亡1万多人的惨重代价攻下了二O三高地,俄军伤亡6000余人,乃木希典的次子乃木保典在这次争夺战中丧生。占领了高地之后,日军在南部顶峰设立观测所,指引重型火炮将停泊在旅顺港内的部分俄含局舰击沉,并策应攻陷了松树山、鸡冠山等堡垒,由此促使俄军开城投降。
日俄战争结束后,日军司令乃木希典以二O三高地的谐音将此山改为“尔灵山”,在山上修建了一座10.3米高,其形状如日式步枪子弹的战迹碑,碑体由战后在此山搜集的炮弹皮、废旧武器冶炼铸成。
2001年,为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二O三高地上修建了一处“二O三高地陈列馆”,内有近百幅收藏的历史照片以及数十件历史文物,翔实地纪录了1904至1905年日俄战争的全过程。
景区,还有旅顺特技飞车表演团的特技飞车表演节目,他们的表演极具观赏性,尤其摩托车脱手倒骑和蒙面倒骑惊险而又刺激,令无数观众惊叹不已。并有“倒骑王”于顺业先生的精彩表演,他曾经一人创下了三次吉尼斯世界纪录。
二O三景区是国家森林公园的一部分,公园内植被繁茂,黑松成片,山下种植着千姿百态谈亮让的樱花园,有中国樱、日本早樱、八重樱、雪花樱、山樱等品种2000余株,每年春季并有大型旅游活动“樱花之旅”在此举办,是游客阅读历史、生态旅游的好去处。
地址:旅顺石板桥
⑤ 找一部9几年看到的国外电影,电影名字好像有“高地”2字
二零三高地
该片拍摄于1980年,讲述的是日俄战争时旅顺战役中决定性的203高地攻防战(203 高地现名后石山,位于旅顺石板桥村西北)。日本第3军为争夺该高地先后发动了三次总攻,损失1.7万人。旅顺口战役的成败是整个日俄战争的关键,而203高地之战又是整个战役的重中之重。203高地激战过程中,俄国守军拼死防守,把日本第3军的攻击部队杀得尸横遍野。203高地血战被形容为:“这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战斗,而是人与钢铁、燃烧的石油、炸药与尸臭之间的斗争。”当日军以数万人伤亡为代价攻占了血染的203高地时,阵地上只剩一个活着的俄国人。
影片以两线展开,背景是沙俄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大肆扩张严重损害了日本的利益,产生了争端。一线从日本决策层开始,围绕是否发动战争,产生争端。枢密院议长伊藤博文以国力相差太大(按照影片中的描述沙俄年收入20亿日元,日本2.5亿;常备兵力沙俄300万,日本20万)日本战不能胜为由,力主谈判解决争端;而以元帅山县有朋为首的军方则以战争不开避免为由,力主开战,双方争执不下。后参谋本部次长儿玉源太郎中将夜访伊藤,承认与俄作战无胜算,胜利只有一种,就是以有限的国力达到最大效果,与俄打成平手,从而争取国际干涉,以保证日本在东北和朝鲜利益,而且一语道出关键,指出若现在安于现状,则俄国西伯利亚的铁路支线将越来越多,百万俄军调到远东,日本连战争跟胜算都不用谈了。即今日不动手,他日就没机会。伊藤最终被说服。明治天皇在召见伊藤后,同意了元老们的决议,以日本国运赌此一战。
战争开始后,日本节节胜利,三个月后,碰上了有东亚第一军港之称的旅顺难关。日本将俄国旅顺舰队封锁在旅顺,但是无法歼灭,俄国则从欧洲调波罗的海舰队增援。因而拿下旅顺,消灭旅顺舰队,使日本联合舰队获得休整、补充的时间以应付波罗的海舰队成为战局胜败的关键。日本第三军的任务也临时改为攻占203高地,主角第3军军长乃木希典出场。
开战伊始,日军对攻占旅顺信心十足,但俄军在旅顺经营多年,构筑无数碉堡、炮台,并采用了机关枪、手榴弹等新式武器。日军两次总攻均被击退,士兵死伤惨重。其中一幕是俄军在一个高地后面挖了一个巨大的壕沟,壕沟上下布满尖刺、枪眼,日军在夜晚冲上阵地后,不及停步,纷纷掉入壕沟中,被刺死、被射杀,简直是人间地狱。随着战局的僵持,大本营和海军的压力越来越大,乃木希典的两个儿子先后战死,士兵们怨声载道,国内民众纷纷要求追究其责任。最后在北方与俄军作战的乃木好友儿玉源太郎偷偷南下,对乃木晓以利害,接管第3军的指挥权后调整部署,最终占领了203高地,歼灭俄国旅顺舰队。日本联合舰队在休整后最终在对马海战中歼灭了远道而来的波罗的海舰队,最终取得了儿玉所说的胜利。
二线则以仰慕托尔斯泰为代表的俄国文化的日本小学老师小贺为中心,他因搭救被激进分子攻击的呼吁反战的女孩佐知而相互产生爱慕之情。开战后,小贺被征召入伍,以后备军官的身份任小队长。其小队下的官兵士兵有所描述。有担心孩子而欲逃回国的,有想自伤以避战的,当然更有浴血奋战的。小贺开始对俄国充满尊敬之情,后因在战争中目睹战况之惨烈和战友的先后死亡,而对俄国充满了满腹仇恨。最后在要塞白刃战中亲手掐死一名俄军后伤重死去。佐知则以其未婚妻的身份前往小贺的学校担任老师。
影片也对俄军进行了一些正面描述。停战期间双方相互交换礼物,被旁白称为武士道与骑士道的出现。中国人则都以日军驻地的平民身份出现,基本无描述。最后,乃木在皇宫向明治述职,回忆官兵伤亡惨状,泣不成声,跪倒在地。片尾曲随即响起,小队幸存士兵的战后生活一一呈现。
以日俄战争期间,日本和俄国军队争夺中国旅顺口之军事重地“二百三高地”为题材的日本战争巨片,耗资15亿日元、历时3年拍摄完成,1980年上映,日本著名导演舛田利雄执导,巨星三船敏郎、丹波哲郎和仲代达矢主演。
从明治37年2月开始到38年7月为止,大约长达一年半之久,日俄之间围绕朝鲜和中国区域的控制权展开了“日俄战争”,展开决战的人是乃木希典率领的第七师团,跟强大的俄军对抗,双方围绕着“二百三高地”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攻防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