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韩国电影
【韩版我脑中的橡皮擦】
片 名:我脑中的橡皮擦
别 名:拥抱这分钟 / 我脑海中的橡皮擦
英文译名:Nae meorisokui jiwoogae / A moment to remember / Eraser in my head
导 演:李载汉
主 演:郑宇成 孙艺珍
类 型:爱情 / 剧情
片 长:144 min
国 家:韩国
发行公司:Cathay-Keris Films Pte. Ltd.
上映日期:2004年11月5日 韩国
《我脑中的橡皮擦》观看地址:
http://ctc.kedooo.net/LieBiao.asp?id=1136
[编辑本段]【剧情梗概】
影片描述身份悬殊的男女感人浪漫的爱情故事,饰演建筑公司老板掌上明珠的孙艺珍,是位迷糊又可爱的上班女郎,某日错把木工穷小子郑宇成,误以为是偷喝自己可乐的流浪汉,因而不打不相识,双双迅速坠入爱河。
秀真是富人家的千金,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可她却有着非常严重的健忘症,去便利店买东西时把东西和钱包都落在店里对她而言是家常便饭。去超市,经常将买好的物品与钱包落在那里。这一天,她返回超市去取落下的可乐和钱包时,发现柜台上已经空空如也。一个陌生的男人正拿着可乐站在旁边,这个男人乱糟糟的胡须,褴褛的衣衫。秀贞认定是他偷走了可乐,从他的手中一把抢过可乐一饮而尽,很响亮地打了个饱嗝,然后示威般地将空罐还给他,转身便走向了巴士车站。上了车,她才发现自己还是忘了拿钱包,于是返回超市,超市服务员见到她,立即将钱包和可乐还给她,秀贞这才知道自己刚才冤枉了别人,但那个男人早已不知去向。
哲洙是一个私生子,在建筑公司当工人,他虽然有母亲,却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温暖,他的梦想是成为建筑师。秀贞发现公司请来维修展示厅的木匠正是那天在超市遇见的男人,就在她以为他已经不记得她时,男人却抢过秀贞刚刚从自动售货机中取出的可乐一饮而尽,并故意向着秀贞打了一个很响的饱嗝。下班的路上,男人帮助秀贞抢回了被劫走的手袋……
随着一段时间的交往,二人都喜欢上了对方。一天傍晚,在小吃店里,哲洙对秀贞说:“喝了这杯,我们就交往,否则,从此不再相见。”秀贞毫不犹豫地喝掉杯中酒,两人开始交往。由于出身贫寒,哲洙不敢轻易地表白和允诺。终于,秀贞向哲洙求婚了,这对从来不知何谓家庭的哲洙来说太突然了:“想要与我结婚?傻瓜,我到底有什么好?”但是在秀贞的坚持下,他们还是结婚了。
婚后的秀真,记忆开始逐渐消退,就象被橡皮擦擦去一样。而事实上秀真得了阿兹海默氏症,大脑在逐渐死亡。哲洙经常在妻子为自己准备的爱心便当中发现只有两份米饭,而秀贞甚至连回家都会常常迷路。秀贞告诉哲洙:“我的脑子里有一个橡皮擦。”最后,秀真最终完全地失去了记忆,每天醒来,她都不认识身边的这个男人,但每天晚上临睡前,都会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个陌生人……
关于导演和电影拍摄手法
导演李宰汉毕业于纽约大学艺术学院,曾经执导过英文片《深深的伤口》(The Cut Runs Deep),《我脑中的橡皮擦》是他的第二部长片。在影片中,导演十分注重影像之美,并充分地发挥了他的才能,因此与常见的文艺片不同,该部电影采用了多种电影技巧,影像的速度、光的利用、特写等都被融汇到其中,画面非常优美,使略显单调的情节增加了活力和可看度。而所采用的电影技巧有许多是广告片或MV中惯用的手法,使电影看起来更像是一部唱片MV,突出和增强两位主演的魅力。
[编辑本段]【日版我脑中的橡皮擦】
中文名:我脑中的橡皮擦
日文名:私の头の中の消しゴム
首 播:3月13日(火)21:30~23:24
导 演:唐木希浩
原 作:「Pure Soul ~君が仆を忘れても~」(よみうりテレビ)
编 剧:松田裕子
主题歌:「明日のない恋」竹内まりや
语 言:日语
字 幕:繁体中文
出 品:猪猪乐园日剧字幕组
主 演:香野可菜 .... 深田恭子
瀬尾谅介 .... 及川光博
香野智史 .... 中尾明庆
弥生 .... 田代さやか
薫 .... 七咲友梨
神崎邦彦 .... 船越英一郎(友情出演)
香野健一 .... 布施博
香野あづさ .... 田中好子
[编辑本段]【简 介】
商店街的书店里的一幅就像用快门拍下的美丽的画,让通过打工进入美术学校的25岁的香野可菜(深田恭子)和从事背景画家的濑尾谅介(及川光博)相遇了。
第一次看到看到那样的画而入神的可菜,对是怎样的人才能画出如此的画,而感到了好奇。因为头痛而要回去医院的途中,可菜和正在作画的谅解第一次见面了。
不久,带着爱犬正在散步的可菜又不小心把他的钳子罐给撞翻了。趁此,两人约定了要进行一次约会成为好朋友。可菜的家中四人,爸爸健一(布施博)、妈妈あづさ(田中好子)、在读大学生的智史(中尾明庆)。和谅介偶然见到面的あづさ对他的印象很好。正当可菜和谅介正在美术馆约会时,あづさ和健一以及可菜的私人医生一起被脑神经科的神崎邦彦(船越英一郎)叫了去,给了他们一份令人震惊的检查结果。神崎告诉他们可菜的脑部MRI显示她得了一种叫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病。根据他说,阿尔茨海默氏症在现在只有能延迟发病的药,想要根本性的医治确是十分的困难。
あづさ因为期望有第二、第三个不同的答案,于是瞒着可菜去了很多家其他的医院,可是最后的结果都和原来一样。正要和谅介一起去工作室培养爱情的可菜,脑中的病魔慢慢的从牙部的疼痛开始了。和谅介正在约会的可菜,突然失去了意识而被送去了医院。那之后的两周后,谅介提出了和可菜以结婚为前提的交往,听到这些的健一和あづさ心里带着很多的委屈而拒绝了。不知道事实真相的可菜和谅介对あづさ说了他们无论如何,为了结婚他们会拼命的打工赚钱。看到这样的两个人的あづさ,某一天,拜访了谅介告诉了他反对他们结婚的原因,并且希望他对可菜保密。慌忙之下谅介收集了很多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相关信息,深思熟虑过后,他决定不管怎样也会继续爱着对一无所知的可菜,决心不管拥有怎样的苦难也会和她结婚。他直接把这种想法告诉了あづさ和健一。
一个月后,可菜和谅介的结婚仪式很热闹的进行了。可是,好景不长。一年后,可菜的病情急剧恶化,出门买东西却忘记了要买什么,在家附近也不记得怎么回家。经神崎检查过后,他告诉あづさ可菜的病情已经恶化得很严重,劝她最好早点告诉她本人知道。于是,あづさ听了他的话,把真实情况直接告诉了可菜。听到这些后的可菜,比起阿尔茨海默氏症带来的肉体上的死亡更痛苦的折磨着她的却是告知她这种病痛的精神上的死亡,深受打击的她冲出了医院。慌忙之下追出去寻找的谅介,和想到和他做离别的可菜约定,绝对不会把她忘记的。不久,两人正在沉溺于推迟一年的新婚旅行时可菜又出来了遗忘东西的症状呈现了“完全痴呆”的状态,能把谅介完全认出来的次数越来越少。精神状态正常的时候,清楚知道自己的症状,独自伤心流泪过后,她决定……
我也是同学介绍的
很好看 很感人
记得准备好纸巾哈
② 有一部美丽人生的电影,是美国拍的,讲一个小孩子完成一个社会老师的作业的事情,酗酒的父亲和母亲
那又怎么样
③ 求电影美丽人生百度网盘 英文版的!!!!
1997年,电影《美丽人生》在意大利上映了,一举囊获第7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佳男演员、最佳原创电影音乐三项大奖,以及其他大大小小共70个奖项。
《美丽人生》豆瓣评分9.5,很多人说:"如果一生中只能看一部电影,那一定要看《美丽人生》,因为在里面你可以看到真善美,也可以看到假恶丑。"
这电影以二战为背景,虽然战争的阴影笼罩了整个城市,但导演很聪明地用一个小人物的故事,演绎了异常件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悲喜剧。
《美丽人生》:"温柔浪漫"的叙述手法
这部斩获了奥斯卡多项奖项的电影,在谈及影片时,贝尼尼说该片名来自利昂托洛斯基所说的话。当时托洛斯基正处于墨西哥流放时期,当他得知自己要被斯大林暗杀时,他看着花园里的妻子,说了这样的一句话:"无论如何,人生是美丽的。"这种历尽千帆后的淡然,简单后面是强大温柔的内心,是一种超脱乐观的,更深层次的超然。
所以《美丽人生》也沿袭了这一设定,即便是在最灾难、最痛苦、人类历史上最残酷恐怖的战争中,影片仍然采用饿了"温柔浪漫"的叙事 方式,在这种沉重、黑丝的历史题材上蒙上了厚重的彩墨。
但是这样的温情动人并不会因此削弱战争的灾难性和可怖性,反而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下,让人笑中带泪。比起同样是战争影片的《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敦刻尔克》、《钢琴家》等等,这部影片最独一无二的地方就在这里。
你不会被血肉模糊的场面吓到,也不会被纳粹残忍的杀人手法感到头皮发麻,这部影片几乎避免了这样冲击性的场面,但是在看到后面时,所有人心里一定会被这样的"温柔"而泪流满面,这是最高级的叙事手法。
《美丽人生》的叙事结构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平民主角圭多和贵族小姐多拉的爱情故事,在意大利传统的观念下,导演故意将圭多设置成小人物形象,圭多的善良、乐观、积极,内心最赤诚的爱和热情,使他即便面对各种阻挠,依然积极克服,追求幸福,这一部分幽默自然,消解了沉重的传统观念和社会背景,叙事非常生动。
另一部分是圭多为了阻止战争给儿子约书亚心理留下沉重的阴影,出演的一场父爱游戏。
圭多是个犹太青年,他本来和妻子多拉、儿子约书亚过着令人羡慕的幸福生活,但是就在约书亚5岁这年,一切都变了。
纳粹抓到了圭多和约书亚,将他们押送到集中营。当约书亚害怕地问:"爸爸,我们要去哪儿?"
圭多故作轻松地说:"你不是一直想旅行吗?爸爸给你个惊喜。"
但是当约书亚看到集中营里所有人的疲惫、恐惧,充满死亡味道的房间时,他吓坏了,嚷嚷着要回家。
圭多情急之下编造了一个谎言:我们在玩个游戏。
就像闯关游戏那样,只要不吵不闹,不想妈妈,就可以吃点心,可以得分。
攒够1000分的人,就可以赢得比赛,而比赛奖品,就是儿子最爱的坦克。
为了保护孩子的天真,他一直撒谎,将这个"游戏"继续下去。比如纳粹下达集中营规则,圭多就假装翻译,将军官说的话编成"游戏规则"。
这里的犯人受尽非人的虐待,每天不停做苦力,圭多即便自己站都站不稳,依然告诉孩子自己在玩游戏。
正是这不断编造的谎言,在儿子心中却筑起了一道高墙。
在解放的最后一晚,圭多决意带妻子和儿子一起逃跑。
他让约书亚躲进一个铁柜,并向孩子撒了最后一个谎:"这是决赛了,只要不让人发现我们,我们就赢了。"
但就在寻找妻子的路上,他被纳粹发现了,当他被抢押着路过儿子藏匿的铁柜时,他装作一副悠闲的样子,朝儿子做了个鬼脸。
然后大步流星地走过去,搞怪的步伐惹得儿子开心地默默笑着。
一声枪响,圭多倒地,但导演并没有直接给我们这强烈的冲击性画面,而是让沉重的枪响萦绕在我们耳边。
第二天,约书亚终于见到了"游戏奖品"——解放的坦克到来了。
《美丽人生》:让人笑中带泪的视听语言
《美丽人生》另一让人称道的地方,就是它独特的视听语言。
前半部的戏剧内容,实际上是欲抑先扬的处理,后半部分的悲剧内容形成反差,里面精彩的视听语言起到了强大的辅助效果。
比如在逃婚后,男女主先后进入花园,固定镜头一切换,时间瞬间过去4、5年,从新婚之夜、怀孕生子,再到儿子长大,都在这个镜头中完成,但观众一点也不感觉到奇怪违和。
以及当火车开向集中营时,音乐和画面都营造了阴森恐怖的气氛,而车头朝着镜头开来,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就好像恶魔的力量推着一车人驶向深渊。
但随后镜头往左移动了,给人的压迫感瞬间变小,拉扯开一条缝隙,似乎不可扭转的命运中又带着一丝希望。
在圭多翻译德语的部分里,因为翻译的段落很长,而且语言上的趣味也会比较小,观众很容易陷入无聊的状态,这时候德国士兵转头看向男主,瞬间的就让人心里紧张起来:他是不是识破了男主的伎俩?男主会受到怎样的惩罚?
除却这些,《美丽人生》中对于场景和音乐的配合和转换,每一帧都在牵动观众的心,时而提起时而放松,就在这种反复的焦灼下又配以幽默诙谐的语言表现,使得观众笑中带泪,并更深刻地领悟到战争的残忍。
《美丽人生》:呈现不同主题的多元影片
如果一部影片只讲单一主题,它一定不会是一部好电影。真正能带给人内心升华和思考的电影,一定是融合多主题的影片,《美丽人生》就做到了这一点。
首先,战争的残忍。
这部电影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反法西斯电影,但是却仍然用喜剧效果反而让观众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反人性。
贝尼尼始终相信,残酷并不是悲剧的底色,残酷只会唤醒恐惧,而只有喜剧才能达到悲剧的巅峰。
所以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不敢看《拯救大兵瑞恩》,里面大段真实的断手断脚、肠子四处涌出,血肉模糊的场面,让很多人难以保持心态去观看。
居住在意大利的犹太人受尽疯狂的屠杀和迫害,犹太人遭受无情的践踏和奴役,何止是犹太人,二战中所有无辜的百姓,他们失去亲人、失去家庭、失去自由,人格尊严受到践踏,这种残酷现实是抹不去的。
其次,父爱的伟大。
即便在战争的笼罩下,家人的爱一下子展现出伟大而神圣的一面。
即便圭多最后被德军押走处决,担心儿子因为害怕自己出事而跑出来,一直像儿子躲藏的地方做鬼脸,做各种搞笑动作,很多观众都没有意识到,这个"名场面"竟然是父亲对儿子最后的"欺骗"。
儿子到了最后一刻仍然觉得自己在玩一场漫长的游戏,但儿子终于在第二天走出来时,他也确实获得了"奖品",但他坐上美军坦克的时候,表情极为幸福和开心。
他在集中营的几个月中,几乎没有受到恐惧和压抑气氛的精神折磨,直到解放的最后一刻他都是充满快乐回忆的,而这一切都是用父母的生命换来的。
最后,关于人生的思考。
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美丽人生?是名利双收后的掌声,还是经历风霜后的淡然安逸?
在这个问题上,意大利导演罗伯托·贝尼尼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坚强而乐观地对待生活,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体现自己人生的意义。
这个主题一直贯穿于圭多的一生,圭多无论面对追求幸福,还是面对战争的残酷,一直保持乐观开朗,他虽然也会因为被不停奴役和践踏感到身心俱疲,但他一直相信,"人生是美丽的"。
如果2020年一定要看一部电影,去看《美丽人生》吧。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④ 有部韩国电影看了忘记叫什么名字了求助...谢谢
是日本的,我看过跟你说的情节差不多的。迅雷上有,叫大约在雨季,可在线观看。 秋穗巧(中村狮童饰)和6岁的儿子佑司(武井证饰)相依为命,两人过着平静的日子。在梅雨季节开始的一个雨天,一年前就已经去世的妻子泠(竹内结子饰)出现在林中,呆呆地站在父子二人面前。虽然泠失去了所有的记忆,但是巧和佑司仍然很高兴地将她迎入家门,三个人又开始了不可思议的共同生活。
看着昔日的爱人重新回到自己身边,丈夫巧充满爱怜地讲起了他们的恋爱史,但是妻子对这一切没有半点反应。不久后,夫妻二人又开始陷入了第二次恋爱,一起默默重温了过去的种种美好。尽管母亲的回归有点离奇,但长久未能感受到温暖母爱的佑司,心中也充满了不可抑止的喜悦。
六周后,随着雨季的结束,泠必须再次面对与丈夫、儿子分别的命运。但是,三人的心中却永远留下了一样宝贵的东西,想抹也抹不掉……
幸福像雨滴一样容易破碎,幸福像雨季一样短暂
泠去世一年的岁月,秋穗和六岁的儿子佑司相依为命,过着平静而凌乱的生活;但是泠留下的画本说她会在雨季开始的时候回来,佑司相信那是真的,秋穗不敢相信但希望那是真的,他说希望能给泠一次幸福,像普通的夫妻那样,让她不用为他的身体担心。而年幼懂事的佑司一直在为妈妈难产得病而自责……
雨季开始的时候,泠真的回来了,秋穗和佑司在雨后的树林里发现了她,她迷茫的靠在废弃的老屋边,像过去一样美丽、可亲,不是幽灵,不是鬼魂,而是完完全全的回来了,只是她不记得过去的一切——不记得秋穗、不记得佑司、不记得她曾经死去——于是他们要让一切重新开始,“要让妈妈重新喜欢上我们……”
再度生活在一起的日子,秋穗是快乐而局促的。他是如此的爱着泠,泠的回来让他快乐,工作变的美好,生活充满活力;因为泠不记得过去,他局促得回避着她曾经死去,回避他是她的丈夫,害怕惊吓了她,惊走了好不容易重新回来的幸福。他慢慢的告诉泠他们的过去,他们如何相爱,如何相知相许——回忆着过去的岁月,他们的心也再度走在了一起,重新相恋相知……
母子连心,佑司和妈妈则亲密的快得多。他会在妈妈睡着后握着妈妈的手、睡在妈妈的身边,会在洗澡后要妈妈帮他擦干,他们一起做早餐,一起种花,一起晾衣服,一起擦皮鞋——妈妈回来的日子,如此幸福……
然而,画本上也画着在雨季结束的时候,泠会再度离去,不再回来。于是秋穗为了雨季的延长而欢欣;于是佑司会在学校在家里挂满倒着的“回晴郎”,希望雨季可以长一些,再长一些;当佑司问起妈妈是否会在雨季结束时离去时,秋穗说所以我们现在更要好好的珍惜,珍惜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
当阳光再次普照的时候,佑司为了妈妈拼命的奔跑,他们一起来到树林。佑司终于问是否因为自己妈妈才死去,妈妈说“也许就是为了见佑司一面,所以爸爸妈妈才会相遇,才会在一起”,妈妈擦着佑司的眼泪说以后要好好照顾爸爸;秋穗为了泠也再次奔跑,终于还是赶上见到了泠,他说他一直想让泠幸福,他没有能够给泠幸福,泠说我一直都很幸福,能在秋穗的身边,就很幸福……
当泠再一次说秋穗君我觉得好冷,当秋穗再一次把泠的手放进自己的口袋,泠化为一片树叶在秋穗的手中,与雨季一起消失不见……她回来过,她卸下了佑司心中的负罪感,给秋穗留下了幸福的承诺,也许,她就是因为不放心,所以才回来,要让他们能卸下心中的包袱,要让他们幸福的生活下去……
害怕她不幸福……
这是秋穗告诉泠的他们的过去,在那片树林的小路上,在那座老旧房子的台阶上,他缓缓的讲述的过去,他们曾经的爱情,唤醒的是泠心中藏着的相思……
⑤ 有人看过《天堂电影院》吗请大家帮忙呀
在这里,请允许我套用诗人于坚的一句话:《天堂电影院》是一个故乡!它是那种在所有人的故乡都消失之后,可以把关于故乡的记忆一次次复活的电影。
在我们这个镇上,也有那样的一个电影院,在幼年时代,我也曾是个多多那样的小男孩,无比地热爱电影,实际上,在我的身边,有好多个多多,我们甚至把电影作为一个最大的欢乐源泉,我们模仿电影中的人物动作,重复电影中的台词,在数不清多少个晚上,我们能想起来最好的事情,就是去电影院看电影,在《天堂电影院》中,一些场景使我恍若做梦一般,那些总是坐在前排的晃着小腿的儿童,那些瞪大了的双眼,人们一同哭一同笑,电影院门口拥挤的人群,电影院里卖吃食的小贩……
这部电影如同记忆本身,而电影中的那些电影,无疑就是开启记忆之门的钥匙,当这扇光影之门被打开之后,我们一同回到了故乡,回到了那个宁静的小镇。
多多就是你我
这个长着一对招风耳,有一双聪明大眼睛的小男孩多多,的确很能讨大家的喜欢,电影开场不久,我们几乎就爱上了这个没有父亲的小男孩,他总是仰起头和大人说话,总是弄一些小把戏使大人们又好气又好笑,拿他无可奈何,因为他那么小,那么聪明,如果我是艾尔弗雷德我也会佯装生气地把他抱在桌子上,并一本正经地说:“在我踢你屁股之前,快点跑回家去,别再找麻烦了!”可是我不是艾尔费雷德,我是多多,我在小提琴温暖的曲调里,在故乡的橄榄树下,早已回到童年,我想我应该有权利得到庇护,我会再次央求艾尔弗雷德留我在放映室多玩一会儿,因为我早就对放映厅后墙上的那个小洞里面感兴趣了,神奇的电影是怎么放出来的呢?艾尔弗雷德是怎样使那五彩的光束从小洞里射出来,最后又投到银幕上,放成一部电影的呢,我着迷地看着那个小洞,此时银幕上的人对我说:“喂!多多,查理卓别林来了。”
在银幕上清澈明亮的光影中,在放映厅温暖的黑暗中,你我重又变成了坐在第一排的小多多,所有坐在身边的人都望着大银幕,所有人的情绪都随电影情节潮涨潮落,在这样休戚与共的场所里,我们将不再感到害怕和孤独。
艾尔弗雷德与电影
在影片中,多多的父亲在前线阵亡了,电影放映员艾尔弗雷德就成了替代性的角色,实际上,艾尔弗雷德就是电影的化身,当记忆与一种事物紧紧相联,这种事物(电影)就会被主观化,变成了成长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就像父亲一样,在多多的各个年龄段给予指导和抚慰。
那个上唇有厚厚胡子,笑起来很慈祥很可爱的老艾尔弗雷德,符合我们对于父亲的想象,我们就希望自己的父亲也像他一样和蔼,有幽默感,和我们有共同语言,能给我们感兴趣事物的专业性指导,必要时还得变得深刻,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其实我想说的是,艾尔弗雷德和电影是一回事儿,艾尔弗雷德就是电影,我们就好似坐在第一排的幼小的观众多多,满怀期待着等待着电影开场,等待他亲切的光辉洒满我们的全身,每晚如此,所以在电影中,多多的亲生父亲必将缺席,给记忆,也给电影中的成长另外的一个空间,那个成长空间,就是艾尔弗雷德和电影组成的。
如果你也是从那个电影时代走过来的话,是可以理解这种情感的,对某个时间段的回忆和某一部电影相连,儿童对电影几乎是不加选择的观看,使得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电影牢牢地扎根在脑际,多多的脑际就被这些电影填满:维斯康蒂与西部片,卓别林和让雷诺阿,克拉克盖博与基顿,安东尼奥尼与《关山飞渡》,而这些远在亚平宁半岛的电影回忆使我微笑着想起我们黑白时代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片和大量讲述红色革命的战争片,在那些观看电影的日子里,我们的的成长经历几乎可以用那些电影指代。
老艾尔弗雷德就是那个放电影的人,就是天堂电影院小小放映室里孤独的父亲,他的死亡通知惊醒了我们后来在城市中做的那些梦,一瞬间,家园和乡土占据脑际。
乡土面孔
在《天堂电影院》中,令我动容的还有那些乡土面孔。据说同样是来自意大利的导演贝托鲁奇来到中国拍摄《末代皇帝》,事后人们问他对中国的感受,他说最让他感动的就是人们的面孔,那是前消费时代的朴实面孔。
《天堂影院》采用了倒叙手法,影片开始时,已经成为大导演的中年多多开车在罗马街头,疲惫麻木的神色溢满了他的面孔,在交通灯闪烁的时候他瞥见旁边车里的一对打扮怪异嬉皮士,对方对他的惊异嗤之以鼻,当晚,多多就接到电话,电话里说,艾尔弗雷德去世了。
记忆又回到童年时代的天堂电影院,在当地“电影审查官”—教区牧师眼中,吻戏等同于色情,所以永远应该剪掉,那是老派的道德家,记忆原谅了一切,在记忆的眼中,来到天堂影院的几乎每一个人都可爱,总是来迟到的老头,愚蠢而善良的领票员,爱在后排呼呼大睡的中年汉子,当然,除了那个坐在楼上包厢,充满恶意与鄙视向下吐痰的“绅士”,最后,他终于被来自下面的一包大便击中面孔……吵吵嚷嚷的意大利乡村居民,就如那波利民歌般浪漫开朗,在放映基顿的电影时,所有的人都在笑,镜头一个个缓缓移过在那些开怀大笑的面孔,此时,摄影机后面的那个人,看着银幕上的笑容的你我,内心又作何感想。
多多回到故乡
孙甘露在一篇叫《亚平宁半岛的阳光》的随笔中写道:“与《天堂影院》一样,意大利的乡村使意大利电影在自然风光的映衬下用闭塞蕴含了永恒,在一个小宇宙中成长,诗意地幻想着遥远的外部世界,最终犹如回到家乡一般回到自己的内心。”而孙甘露这样的文字,也让我们回到内心,回到故乡。
故乡有时也会深深地伤害我们,但是多年后我们发现,故乡就和老艾尔弗雷德一样,对那个关于伤害的秘密守口如瓶,他们促使我们出走,他们对我们说:“多多,不准回来,永远不要妥协,不准给我们写信。”
于是我们挣扎在异乡,我们学习长大,我们永远得适应新环境,我们成为了一个顽强的成人,但是疲惫与麻木也爬上了我们的面孔,那些爱呢?那些在故乡的阳光下玩耍的日子和心情呢?老艾尔弗雷德死了,我们背负着故乡的死讯归来,到处是遗迹,到处是记忆的点滴见证,但是另一些人和事已经占据了主流,天堂影院成了被废弃多年的破败建筑,没有人再进电影院看电影了,电视,录像带,碟片,每个人都躲在家中独自观看,仿佛大家遗弃了大家,人们同时成了遗弃者和被遗弃者,城市化转眼就替代了乡土。
多多在旧日的遗迹中寻找着,他自己发现了伤害的秘密,就在一堆废弃物之中,初恋被埋葬了,多年前,老艾尔弗雷德对多多的爱人说:多多要我转告你,你们之间是不可能的,这一深深的伤痛被埋在心里,故乡也被尘封在爱恨交织中。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原谅一切吧,当我们回到故乡时,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勇气和力量翻动那些往事,我们将会看到所有的吻戏被重新串联起来,爱的主题又占据了一切,要回到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