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从香港看中国影市变迁:新一轮影院兼并大潮会提早到来吗
近年来突飞猛进的中国影市,自第二季度以来遭遇了“寒潮”洗礼:仅过去4个月间就三度同比下滑,进入暑期档也未能释放足够能量,至今尚无单片跨过10亿线。另一边厢,由于基建增速跟随大盘涨势常居高位,上半年已初现“影院增,票房减”的局面,令人忧心后市的发展态势。
有鉴于此,曾长期淡出舆论视野的香港再度成为关注点:作为上世纪傲立亚洲潮头的“东方好莱坞”,港岛影市在“金融风暴”后经历长时间的低潮,却在10年前开始走出“慢牛”行情,更在2016上半年一举突破10亿港元,创下历史新高。
下面不妨从内地和香港的变迁入手,探寻影市未来的发展路径。
首先以一线城市为切片,了解市场发展的概貌
自08年起,北上广深便占据了全国城市票房产出的前四名,这一格局稳定持续至今。一线城市占比也成为衡量城乡动态对比的重要指标。而在2016上半年,上海以不到五千万的优势挤下北京,重新登上城市榜头名,这是过去5年来的第一次。
同时,受累于一度走弱至0.8以下的港元汇率,香港在票房产出上被四大一线城市相继反超,落到大中华区第5名;虽然上半年各城市增长率犹有弥合(北京10.26%、上海16.95%、广州12.48%、深圳17.40%、香港12.07%),但考虑到香港在人均观影次数已基本到顶,这一差距将呈放大态势。
而从硬件设施看,尽管上海的影院建设近年加足马力,持续维持在全国第一的位置;但在单银幕产出和场均人次等指标上效率偏低,未能将银幕数的优势全部释放。
另外,深圳在一年时间内增加了33家新影院,总数已经超过北京的169家和重庆的168家,升至全国次席。但影院端23.9%的涨幅高于票房逾5个百分点,对于土地面积位居一线城市末位的深圳而言,饱和竞争的端倪已经显现。相比之下,30分钟车程外的广州在终端扩张上更为稳健,一直稳守全国票房第三的位置。
与此相对,早已走过发展黄金期的香港市场,多年来电影院数量一直停滞不前,在年初嘉禾港威电影城和九龙塘AMC电影院相继歇业后,总数已降至46家的最低位。受制于高昂地租和市场饱和,本地影院投资商多将资金投注于内地,加上院线整合已基本完成(下文详解),总体看来波澜不惊。
不过香港在单馆产出上优势明显,平均达到其余四市的2到4倍,显示出在高度成熟的市场环境中,观影人群和习惯已经固定化,成为支撑“慢牛”的基本盘。
下面化用市场研究中的“行业集中度”概念来进一步分析一线城市的影院现状。将一座城市内票房排名前10的影院产出占比定义为CR10,通过整理过去三年的数据,可以看到影院集中度明显呈下降趋势。
在2014上半年,北上广深的影院CR10都在25%以上,其中广州和深圳分别达到42.1%和38.0%,即排名前10的影院占城市总票房的比例接近四成。这样的集中度在全国范围内也处于前列。
随着影院建设的速率加快,四大一线的影院CR10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2015上半年北京、广州、深圳均有6%~8%的下滑,而上海的跌幅也在4%左右。同时这一数值与各大城市原有的影院基数也呈现负相关,譬如上海原有的影院总数最高,因而新建影院稀释掉老牌影院的份额就相对较低。
到了今年6月底,除了广州的影院CR10维持在28.5%之外,其余三城的市场集中度均掉落到25%以下,上海更是击穿20%关口。由此看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一线城市的影院CR10将继续呈下降态势,直到某个零界点令新建影院稀释的份额不足以抵消老牌影院新增的份额,这一比例便会企稳甚至回升。
反观香港
现时的电影院资源已被集中到少数的大型集团手中。目前以约四成的市场份额居香港首位的百老汇院线,旗下握有百老汇、Palace和AMC三个子品牌,背后的管理方便是安乐影片有限公司。安乐不仅涉足电影投资和发行等业务,在内地市场也运营数十家百老汇/百丽宫影城,拥有健全的全产业链布局。
而隶属于立基集团的UA院线也不遑多让,目前旗下有10家影院和50余块银幕,包括全港仅有的4块IMAX银幕,整体市场占有率约1/4。值得一提的是,成立于1963年的母公司立基集团业务涵盖房地产、乳制品、食品饮料等领域,同属文化板块的影院运营和电影发行仅是旗下丰德丽控股庞大业务中的一块。
其他大型院线包括港交所上市公司橙天嘉禾旗下的嘉禾院线,从07年开始其市场份额便稳定在10%到14%之间,并在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新加坡运营总计近100家影院;隶属于寰亚洲立公司的MCL院线,前者在2013年被丽新集团整体收购,并注入丰德丽控股的资产中;新宝院线则运营着旺角、屯门和铜锣湾的4家影院,体量相对较小;另外华懋集团、天马影视、合和实业旗下亦有影院业态,作为各自庞杂支线的有机组成部分。
再以仅有一河之隔的深港为对标,影市发展态势更为清晰。
回看2007年,处于爆发前夜的深圳市场容量为1.52亿人民币,同年香港票房收入录得10.75亿港币,以当时0.93534的汇率换算折合逾10亿人民币,超过深圳产出的6倍,可见港岛其时市场地位之强盛。
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这不过是香港上一个繁荣周期的注脚:在港片迈入“黄金十年”的1980年代末期,全港票房即已突破10亿港元大关,本土制作和渠道扩张齐头并进,并在1992年触及15.5亿的历史高位。
而在经历“金融风暴”和非典疫情的接连打击后,经济颓势顺而蔓延至包括影市在内的多个领域,香港票房转入“俯卧撑”模式,自1999年起的8年间仅有2001年高于10亿线,直到07年后才重新稳定在10亿港元以上。
Ⅱ 为什么现在香港几乎没什么电影了,也不出明星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前香港电影是很赚钱的,现在赚不了钱了。
香港自《无间道》后再没有优质的作品,原因是其主要市场为台湾,日韩,东南亚市场及大陆地区。香港几百万人的市场是养不起电影工业的。随着美国大片的入侵,原来的市场基本被占领。再加上大陆经济的腾飞,香港电影人才纷纷北上,导致香港电影的没落。另外,大陆电影水平的提高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现香港没有邵式,嘉禾等制作中心,等于没有电影制片厂,有点跟大陆一样,过去多少个老制片厂己不复存在演员老的老死的死,还好留下不少经典杰作,香港也一样,那些拍片秀女们尽都老,有的这些年就去世了,剩下部分人到大陆来拍片,如今影业不景气,让一些个人拍片给顶了,拍好片难得,尽拍一些垃圾没人看的片,熬费物资白当洖工夫,拍片不行导演差劲,演员不行,找些小品,相声演员,小品不说拍片,从中挣钱,丈着有名望拍些没人看片。
因为没落了。
别把什么政审,制度拿来说。1980~1995年香港电影辉煌的时候就没这些吗?
第一,香港电影死于抄袭与恶意竞争。
第二,香港电影死于全球化。
第三,香港电影死于人才凋零。
辉煌时期,香港负担着特殊地位,形成链接内地与西方的窗口,所以自1970年代开始,香港电影开始展露头角,比如李小龙为代表的功夫片。
80年代初,洪金宝开创的灵幻功夫片:
林正英的僵尸道长:
乃至陈晓东的倩女幽魂:
吴宇森的英雄本色:
同时,香港黑 社会 大量渗透电影圈,绑架演员,压缩控制片酬,洗钱等行为极其泛滥,严重威胁到演员和制片人利益,1992年1月15日,香港电影演员导演等等300多人公开游行,抗议黑 社会 暴行。
陈欣健李修贤是组织者:
以前,香港电影有大量黑 社会 资金,现在黑 社会 资金来源断绝,台湾所谓十大片商进入,玩起了片花制度。
什么叫片花?
台湾片商是想赚钱,只看电影中大牌明星多不多,以前香港明星片酬适当,一个大明星配几个普通二线三线,片酬加起来不过三四百万,导演还能构筑剧情。
此后,明星片酬暴涨,无论一线二线,导演只能用更多钱找更多明星,现在片酬都超过两千万,负面影响就是,电影实际拍摄投资急剧减少,剧本粗糙重复,等于只卖大明星的脸。
香港电影的国际开拓者邹文怀:
同时,电影火爆,更多的电影院出现。
1980年代,香港电影院大约50家。到了最多时达到6家院线150家,本来就狭窄的香港电影市场,出现恶性竞争。
潘迪生:
以前,院线少,上映质量能保证,粗制滥造的电影只能卖录像带,走东南亚与台湾市场收回成本。现在电影院多了,大量原本排不上的粗劣电影在恶性竞争下也能公开上映,观众大呼上当,后果就是电影口碑下跌。电影收益减少,只能继续缩减投资,增加软广告,质量越发降低。
此时,具备代表性的两大好莱坞电影进入香港,所以这就有后来说的,香港电影败于1993(侏罗纪),亡于1997(泰坦尼克号)的说法。
台湾片商退出,东南亚经济危机重创亚洲市场,谁都在谨慎投资电影。而香港本地两个电视台根本无法养活原来9万电影从业人员,只能分流,少部分留守,部分去台湾和大陆,一部分转行。
香港电影自1992年的巅峰极速衰亡。
没有好莱坞的大笔投资与数字化,也没有本地市场支持甚至从业人员都失去了。
因为香港的电影大部分都是打砸抢和黑 社会 ,内陆受香港电影的影响多少年来出现了多少黑 社会 。影视媒体的影响,左右了 社会 的发展方向。香港的喜剧片还是非常好看的,至今内陆电影无法超越。
改开前,香港是大陆的窗口。这么多年过去了,一个小小的香港,不可能不被大陆湮没。
原因很简单,像一些向、刘、成、周、洪等等明星大佬完全控制了香港 娱乐 圈,这些人自己演不动了,还不想失去影响力,所以根本不想捧新人,所以几十年下去了,香港 娱乐 圈还是这些老面孔,那能外出什么好作品
香港文化衰落了。
中国以前因为文革的原因,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很单调,对香港武侠片强烈需要,带来视觉和心理上的刺激。现在呢,老百姓对文化需求出现多元化,武侠片打砸片份量轻了。欧美日韩片占有相当大市场。从文化上看,香港已经不是窗口,只剩下金融和转口贸易。
以前香港成衣也很历害的,现在也不行了。
最可悲的是香港创新力严重不足,而且出现内斗和内耗。从经济上看,几大家族垄断地产和商业,大部分平民面对高房价无可奈何。阶层已经固化,利益格局已经成熟,港人优越感曰渐衰微。
没有产业支持,巨星就没有土壤。
电影结尾处字幕:“随着这座城市暗光沉睡之时,我们有否已淡忘了光辉的过去?不知今夕何夕……”
香港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近些年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后遗症正在这座城市愈演愈烈,城市压力过大导致 社会 问题增加。
在彭浩翔的电影中展示了当代香港的一则恐怖寓言:如果你要生存在这个疯狂的楼市,你就必须变得更加疯狂。
人都是被 社会 现实逼疯的,主角郑丽嫦的连环凶杀是有形的杀戮,而楼市的飙升和业主的哄抬则是种无形的杀戮。
怪咖彭浩翔用B级片的套路来发泄了广大房奴们的愤怒,但思想上却折射出楼价暴涨大潮中个体的彷徨与无能为力。
《维多利亚一号》:一个疯狂的城市,要想生存,就须变得比它更疯狂
这座城市正在老去,
这个地方的规则和秩序正在被丢弃,
这个时代的 历史 正在消亡,如同记忆中的香港电影一样……
编辑于 2016-10-11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赞同 275
评论
SydneyCarton
先说结论:
作为一个特殊文化意义上的“香港电影”这个概念,已经死掉了,基本是对 历史 的追溯与概括,基本谈不上再有较大的更新。这个概念截止期没有明确界线。在我看来,9-7只能算ICU,而且更多显现出来的是“果”而非“因”,《无间道》系列倒是可以看成“香港电影”这一概念的最终挽歌。关于这一点,我在(如何评价《无间道》三部曲?) 下有具体阐述。
这个概念死掉,不是说它不再做电影了,或者说在电影界地位不重要了。这么多年的积淀摆着,而且背后还有依旧庞大的 娱乐 业,香港仍然是一处电影重镇。而香港的电影人依旧会在华语电影中占有一席之地,像杜琪峰为首的银河、许鞍华、林超贤等导演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并且也不时推出佳作。但这些都无法挽救香港电影这个概念的死亡。为什么?听我慢慢道来。
旧时中国的电影首都应该是上海,但得益于大陆变局,正如纳粹肆虐使欧洲艺术家逃往北美,不少电影人也前往香港。来的除了人才,更有资本,这些使得香港部分继承了旧上海电影工业的衣钵。而香港虽然是在港英政府治下,但在相当长的阶段里,相对的自由度都比海峡两岸的政权更为宽松。这些都促使香港电影产业兴起。
后来我们就看到了邵氏的做大。别看邵氏家大业大,旗下也是明星无数,其实邵氏拍片比较省钱,跟现在这种烧钱拍片根本不能比。首先那些明星演员、导演都是邵氏员工,靠工资过活的,管你人前多么风光,邵跑跑不多给你一个子儿你一点办法没有。你牛逼你可以走啊,但出了邵氏也不好混,又有乖乖回来的,比如整天吐槽老板抠门的李翰祥。而且邵氏是行业垂直垄断型企业,片场影院一把抓,有片场,拍片场地布景等花费可以省不少,有影院,全产业联动,都是我的。再加上彼时观众对视觉工艺要求还不是特别高,所以邵氏那些成本很低现在看起来“粗制滥造”的片子,一样有市场。就算票房相对低一点有啥关系,成本这么低,回本压力小多了。而且香港片彼时在东南亚市场还颇为吃香,有本埠做基底,外埠再卖一卖,日子还是比较好过的。
那么为什么香港片会在东南亚一带有市场?流行文化比较接近是一个方面。这还是要回到前面说的香港的相对自由度,再加上高度的商业性,使得香港人拍片时既没有海峡两岸的郑智负担,又会主动而有的放矢地针对市民阶层的口味开掘 娱乐 。以邵氏片为例,你们以后后来王晶、周星驰的无厘头没下限,呵呵,看看邵氏武侠片,才知道什么叫脑洞大开、节操洗地。这种以模糊而游动的道德标准为底线,在界限内肆无忌惮的“勇敢”,是其他各方万万不及的。这种口味取向也为后面埋下了伏笔。
或许很多港片影迷提港片会以邵氏为正宗,但我是在八九十年代港片中长大的,所以八九十年代的港片在我眼里可能地位会更高。为什么?这里要提到的就是香港电影新浪潮了。邵氏虽然雄霸多年,但毕竟还是高度功利的商业指向,大片场经营更是把指标卡得死死的,所以,虽不能说邵氏对香港电影的拍摄语言革新没贡献,但是相较它的江湖地位,相对而言,贡献有限。而香港电影新浪潮则可以看成是一批少壮派影人带来的香港电影语言的狂飙突进。谭家明、许鞍华、徐克等电影作者以突破性的姿态在电影形式和内容上大举开拓。这次狂飙突进不仅是艺术上的,更是将一些当时看来前卫的手法与内容推而广之,使得香港电影更加肆无忌惮。前面说到邵氏片虽然玩得狠,但邵氏的三观其实仍是保守和传统的,电影拍摄方法还是相对守旧的,而经过新浪潮的冲击,香港电影拍摄上玩得更high,内容上也越来越挑战传统底线。(顺便说一句,徐克的《蝶变》我觉得一般,但《第一类型危险》是真的好,手法到精神上的刺激,high爆了)我是先看的八九十年代港片,再看的老邵氏,最后补了一些新浪潮的课,新浪潮在中间带来的美学变化很明显,这也带动了观众观赏口味的变化。而随着新浪潮而来的不止是电影形式与内容之变,更是市场竞争的加剧。邵氏作为一个老片场,多少在这场狂飙突进里有些守成了。本来邹文怀、何冠昌分出来的嘉禾就几乎可以分庭抗礼,80年代后一干其他公司兴起,邵氏却仍坚持着片场产品。作品质量和新颖程度和这些新贵比,明显有所不及。
而在这场激烈竞争中,大量中小公司涌现出来,融资、拍片方式更加灵活,内容上更无拘束。香港电影在亚太市场真正达到高峰。到这时,“香港电影”这个动态概念才慢慢定型,我把它归纳一下,大致有几个特征:
第一,肯定不用讲,香港片商投资,或以香港制作班底为主。
第二,以香港市民文化口味为主,融合有英国的欧美式中产阶级文化、广东地方文化、香港本地民间文化,并对4-9前上海市民文化也有一定程度的继承,呈现出来的是杂糅状态。
第三,以商业利益的追逐为终极目标,为达到此目标,底线可以无限放低。
这里的“放低”是中性含义,一方面是趣味上可以无限低俗,像有一阶段邵氏片无论必要与否每片必有裸镜,如果这还不算难以接受,我们也可以拿好莱坞做个对比,同样是狂热追逐商业利益,在美国的清教传统之下,《人肉叉烧包》、《乌鼠机密档案》中直接表现对儿童的虐杀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在主流影片中出现的。但香港电影对此的容忍度比较高。
而在另一方面,这个“放低”可以理解为,为了赢得最大 娱乐 效果,香港电影可以怪招频出,无名山村里的吃人魔王可以cosplay林肯,流氓地痞的生身父亲也可以是Chairman Miao……这些固然会引起争议,但也使得香港电影呈现出无与伦比的创作活力。后来常说的“无厘头”就是这种风格的部分总结。
第四,尽皆狂欢,如果不是喜剧,至少也会有喜剧因素。这一阶段香港电影哪怕是很悲情的故事,像89年版的《人海孤鸿》,94年的《暴雨骄阳》都是不乏 社会 反思和道德劝诫的苦情片,即便如此,片中仍不乏“查乳癌查舌癌”、“奶罩倒穿”等笑料。所有场次,只要编导想要,只需一秒钟,统统变喜剧。这一点对我影响蛮大的。
第五,这是波德维尔提到过的,原话不记得了,大意是:即便香港电影呈现出高度量产的状态,这些影片平均来看,并非完全的烂作,细看每一部要么在技法上要么在内容上都会有些想法,但总体制作会因为赶时间而显得粗糙。所以港片往往呈现的是有佳句少妙章的状态。
这话既可以理解为急功近利,也可以从积极的意义上理解:香港电影的主要班底,少有学院科班出身的,大部分是仅受过速成培训,甚至速成培训都未经历直接在片场拜师学艺摸爬滚打练出来的。这样出身的班底,虽然很少能提出什么理论,但手活儿极熟练,个别混得不错的,脑子都很灵活,能想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招数。所以虽然速度快,但东西都还挺有个样子,甚至里面不乏亮点。
这五点大致就是我对“香港电影”在艺术呈现上的定义,它的成因可以从前面我提到的大的脉络看出。
那么,香港电影是怎么衰落的?为什么会衰落?
有人粗制滥造太多,有人说黑帮控制,有人说97回归,有人说大经济环境不佳……都有道理。
归结一下,时代变了。
其实我们回过头看看它成功的过程可以看出来,香港电影能成功是一个诸多原因促成的产物。
幸运地站在海峡两岸之外,既没有太大郑智压力和负担,又吸收了人才和资金。
本土文化、郑智氛围都很宽松,而且对商业有着强烈的追逐意识。
但一切到了90年代中后期,事儿都变了。
1、影片的普遍制片成本提升,单靠本埠市场支撑不住,而大陆市场尚未成形,更谈不上开放。
2、粗制滥造太多导致影片淤积,资金回笼成问题,本土经济不景气,台湾片商也在撤资,缺乏金主。
3、周边重要电影市场,比如韩国,自身的电影产业发展迅猛,而且还设了国产片保护。
4、自身电影人才瞅准机会早早抽身,但造星断档,青黄不接,周润发、成龙、李连杰(这个算出口转内销吧)纷纷投身好莱坞,,带来的空缺很能被填补。
5、上面这些原因造成的拍片量下降又直接导致原有片场师徒传承制实际破产——师父自己都吃不饱呢,所以带来的是人才的全方位断档。别的不说,香港原来世界最强的电影岗位——武术指导,你有见到多少新面孔吗?
香港电影人不能混吃等死啊,大家都想办法救市啊,这才有了《无间道》的应运而生。但大家看这个系列可以看出来,片子是非常不错,但原来意义上的“香港电影”在这个系列中基本荡然无存了。而且它这一个系列成功了,但并没有因此拯救香港电影,只是带来的是随后一小段时间的跟风——题材、拍摄形式上统统跟风。中间虽然也不乏一些能看的作品,但没有一部能达到《无间道》的成功,而在这个过程中,香港电影自身的特质基本丧失了。
香港电影人怎么办呢?他们的目光瞄向了北方,中国大陆,这个正逐渐开放并兴起的新市场。90年代合拍片还只是部分试水,到了这时候香港电影人已经是成批涌入大陆了。有一个段子,一个朋友去见文隽,刚好一个香港编剧找文。编剧问他:文生,导演协会已经开了普通话培训班,什么时候编剧协会也开一个?文隽有点尴尬,把那编剧敷衍几句打发走了。跟90年代香港人来大陆排片不同,时代不一样了,大陆人不再是那个又土又穷的表姐,土或许还是土,但穷——至少对于金主们来说,是一点都不穷了。
大量香港电影人在大陆获得了工作机会。我在这里要强调一下,这不是说大陆是香港电影人的救世主,其实就是个工作机会。大陆毕竟熟谙商业电影拍摄法的人才还不够多,这时候很需要拥有大量经验的香港人参与。而即使让香港人来操盘,也不是没有代价的,你要在大陆拍片,并且要在大陆公映,你就得面对严苛的大陆%^&(大家都懂的)。更何况香港人的口味跟大陆观众又有相当的区别,本来就不是最佳创作状态,又在高度限制下开工,这样状态下出来的作品,你觉得还能叫“香港电影”么?
更何况大陆电影人也在慢慢自己成长,渐渐的,投资方发现,与其让香港人来拍,不如试试大陆自己的导演,他们可能更了解大陆人的口味。从影片艺术水平上来讲,不好说是耶非耶,但从商业成绩来看,香港人的“优势”也在逐渐消弭。哪怕是一些比较成功已经成名的大导演,像陈可辛,从《如果·爱》开始,一直拍到《中国合伙人》才算第一次真正在商业和口碑上赢得了大陆的认可。陈可辛这种文化接受力很强且血统多元一早就倡导“亚洲电影”概念的作者尚且如此,你觉得其他人会更好多少么?
虽然大陆电影产业问题非常之多,但有资本的力量,并且也确实有一些有见识有能力的企业与制作人在推动,“香港电影”这个概念逐渐消亡了,而标志着大陆、香港、台湾乃至东南亚华人作者更大程度上融合的“华语电影”概念在这几年逐渐形成。香港仍然是一块电影重镇,仍然有杜琪峰、许鞍华等作者,并且也不时会有个别新人涌现,但这些成就已经是大“华语电影”的成就了。无论从地域人才的参与,还是电影内容的接近,呈现出来的分别是电影作者的分别,而非大地域文化概念上的分别了。
消亡说起来令人伤感,但只要还有大批热爱电影的人仍然在保持创作,仍不时推出好作品,你管它到底是“香港电影”还是“华语电影”呢?
本文纯粹“印象派”,本人也非香港电影研究者,只是个港片影迷,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挂一漏万,权当抛砖引玉。见笑,见笑~
喜欢香港老一带的艺人,他们敬业自律,不像内地的一些人有点名自以为是,牛哄哄,还有的唱一两首歌就觉得自己是大师
Ⅲ 中国大陆电影院上映电影为啥这么少
大陆这边也有同期上映的,因为要考虑很多问题,暴力,色情等太过核突的,未通过审核的,一般都不上映,所以有很多精彩的影片都无缘在电影院见到,有些审核期过长的就很晚才上映,中国是比较不开放的电影,想要对一些精彩电影先睹为快的就只有在网络上过瘾了。
Ⅳ 中国有几家IMAX影院
全球知名的娱乐科技公司IMAX亚太总部迁至上海
全球知名的娱乐科技公司IMAX日前正式将其亚太总部从新加坡迁至上海,此举标志中国市场将成为IMAX公司在亚太地区的业务重心,而上海的影院行业竞争将更趋激烈。
据IMAX影院营运中国地区总监黄科介绍,去年12月中国内地最早两家IMAX影院在上海科技馆开业,其中立体巨幕影院拥有七八层楼高的矩形巨幕和441个座位,281座球幕影院的银幕直径长达30米,同时影院还配有六声道多喇叭音响系统。开业以来,IMAX影院独特的观赏效果吸引络绎不绝的观众,上座率保持在60%以上。
IMAX公司首席执行官葛尔方(Richard Gelfond)说,在中国投资建设一个标准IMAX影院的造价约300万美元。目前,IMAX公司已经与嘉禾娱乐事业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在上海和平电影院筹建一个商业影院,预计于2003年开业。此外,IMAX和上影集团业已签约,明年将在上影集团建设的主题公园中引进IMAX公司的三维动感系统《亚特兰氐斯之旅》。“如果一切顺利,”葛尔方说,“明年底在上海就有4个IMAX影院”。
据了解,2001年上海电影票房总收入为1.3亿元,几家大规模影城的1个座位1年可赚1万多元。业内人士预计,今后上海影院的总票房收入将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上海目前共有7家大型影城,而在未来两年内,将有近10家更先进的现代化影城建成或改造完毕,进入到上海影院行业的竞争之中。
IMAX公司成立于1967年,总部设在纽约和多伦多,主营电影和数码科技。目前IMAX影院分布在全球30多个国家,总数超过230家,今后几年内还将有70多家IMAX影院计划开张。迄今为止,全球已有七亿人次的观众观赏过IMAX电影,2001年的观众人数超过7500万人次。
Ⅳ 万达电影2020年亏损超60亿,今年的电影市场如何
今年的电影市场已经逐渐恢复了,我们在清明的时候就已经感受出来了。
严格意义上讲,从今年春节开始,其实整个电影行业就在逐渐恢复了,因为各大院线已经开始了拍片,并且开始对外开放了。
万达电影2020年亏损了66亿元。
这个数据对于万达影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因为万达影业去年亏损达到了40%以上。消费者经常会提万达影业,其实万达影业属于万达电影,这家公司已经在A股上市了。在万达电影出现亏损的前提下,不仅这家公司的业务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相关股票的投资人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Ⅵ 千与千寻没在中国大陆de电影院上映为啥呢百度百科上说的,很多国家都上映了。
那么多年来,中国市场很少有日本的电影之类的,,,像千与千寻这种高级作品
中国打死也不可能引进的,这样国内市场的中国动画电影就彻底废了。。。。
Ⅶ 阿凡达重映跟以前的有区别吗
预定3月12日在内地上映的《阿凡达》,已经开始预售了。
那么重映的《阿凡达》,跟以前的版本有什么区别呢?
你别说,区别还真有。
第一个是电影票价,第二个是观影感官体验。
2010年,采用IMAX3D、全CG动态捕捉等电影技术的科幻大片《阿凡达》,在国内上映。
作为国内的第一部3DIMAX影片,大屏版《阿凡达》,可以说是一票难求。因为当时仅有5家电影院能够播放 IMAX 版本。
所以 《阿凡达》上映时,黄牛加价,影院提价的现象屡见不鲜 。上海某影院甚至在当年情人节时,把票价提到了288元。
那么,《阿凡达》 重映的票价是多少呢?
预售数据显示,普通3D版票价在30 40元不等,IMAX版本也仅有50 60元。
上海各大影院30元左右的票价,更是比比皆是。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2010年普通2D或者3D版的票价,获得3D或者IMAX版的感官体验。
十一年前,需要坐飞机找黄牛才能看到的大屏版,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到了,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在内容上没有任何区别,在感官上区别可就大了
众所周知《阿凡达》的重映是为了《阿凡达2》的预热,毕竟是重映,不是重拍,不可能有新的东西出来,所以内容上没什么区别。
可十年前我国的3D电影院不多,也没有大面积普及,更不要提什么IMAX电影播放厅了,当时更多的都是2D的《阿凡达》电影。
而这次重映肯定在清晰度上,音响效果,座椅的舒适度上肯定相比十年前是提升很多。在电影院看一部电影是视觉 听觉 等多重感官的享受,那个时候国内的技术并不好,而今的电影院逐渐成熟完善,所以各个方面都比较好,所以我们能享受到多重感官的电影。
如果你不是全方位地去享受一部电影那就在家用电视看吧!
我是得着,有话直说。
3月12日一早,国内院线重映的3D版《阿凡达》直接将霸占日票房排行榜冠军多日的《你好,李焕英》拉下马,这反映了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无论是市场还是观众,都在明里暗里等待一部重量级影片,其二,哪怕放到现在,《阿凡达》的整体观影体验依然是无可挑剔的。
重映3D版《阿凡达》,确实有一定的商业考量。
一是在全球票房排行榜的争夺中,《复仇者联盟4》(累计票房27.98亿美元)凭借“加长版”重映的优势,以微弱优势超越了《阿凡达》(累计票房27.90亿美元),显然,詹姆斯·卡梅隆和莱坞老牌电影巨头老福克斯(现更名二十二世纪影业),也希望通过3D版《阿凡达》冲冲全球票房。
二是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的当下,好莱坞和欧洲的电影创作陷入停滞,很多被观众看好的商业大片,要么选择延期上映,要么干脆选择线上首映,唯独基本上控制住了新冠疫情的中国院线一枝独秀,不仅成功超越北美院线,跻身全球电影票房(单一市场)的首位,而且为国内外大片的上映提供了相当不错的观影基础。
那么,3D版《阿凡达》到底值不值得看?作为一名电影爱好者,得着觉得,值得。
首先,在IMAX 3D的加持之下,重映版的《阿凡达》显然具有更加逼真、更具震撼力的的视觉体验,考虑到国内院线已经很久没有上映质量较高的视觉大片了,这对于很久没有获得超一流视觉体验的国内观众来说,是一次比较难的的机会。
其次,对于那些声称“欠卡梅隆和《阿凡达》一张电影票”的观众来说,重映3D版给了他们一次兑换“承诺”的机会。
当然,时隔多年后再次重映的《阿凡达》,依然具有这么强的票房号召力,也给国产影视剧行业和国内电影人一个提醒:
虽然,《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影片,为开拓国内类型片市场起到了很好的带头和示范作用,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无论在电影工业体系的构建,还是创意实现、讲故事能力、视觉体验等方面,与处于世界顶尖地位的“梦工厂”好莱坞,还存在全方位的差距。
《阿凡达》的观赏性依旧强悍! 12日复映当日就拿下单日票房冠军!强势突破背后也正如人们所预期那样,验证了“艺术是没有国界的”那句话。《阿凡达》是一部美国影片。美国的不友好,各种打压、威胁,如今已经不再掩饰,甚至每一天对我们都是一种考验!此时重映它的影片!还顺带帮助它争夺一下票房冠军,这操作和11年前相比,就显得格外不同!所以,“风景”决定从一个百姓角度分析一下它前后的区别。只为那一份家国情怀!
答案其实就在影片中!第二遍看过之后,《阿凡达》戏里戏外的象征含义也就明晰了。第一遍模糊,第二遍认同!并由此认为,这次重映或许会让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影迷感知到:在技术“霸权”的外衣下包裹着的知识分子是有良知、有情怀、有正义感也有批判精神的!这是《阿凡达》想展现的一种价值观,更体现着卡梅隆这位艺术家的价值观,所以承载了正义价值观的《阿凡达》,成为票房冠军应该 是大家普遍乐见的!而且我们更加乐见这位对手自己的觉醒! 《阿凡达》重映更具象征意义!
认知上重映与先前的区别还是挺大啊!
目前位列全球票房冠军的是《复仇者联盟4》,曾经,是技术霸权成就了票房霸主。这一回第二的《阿凡达》卷土重来,虽多少有点突然但经得住推敲!也算有备而来。正所谓天时地利,要登顶全球票房的冠军也是需要这次“人和”的推动!
站在价值观的高度看《复仇者联盟》与《阿凡达》的区别:前者崇尚美国至上的美国价值观,它几乎可以称作“潘多拉盒子”!而《阿凡达》则对唯我至尊的美式自信进行了嘲弄!还用自己的方式为潘多拉盒子装进“礼物”!
卡梅隆通过他的电影语言想说明,生活在一个星球的人类永远崇尚真正的自由民主平等、而非霸凌和压迫。作为一个普通百姓,通过观看这样电影直接的体会:独立自主是一个民的意志,在灾难面前人类需要的是同仇敌忾、同舟共济!不需“个人英雄主义的光环的闪耀。
“潘多拉盒子被打开” 注定是人类发展绕不过的坎儿,11年前的美国学者、艺术家用一部科幻电影,对这个国家打开了潘多拉盒子开始了批判,也仅此而已遗憾并没有改观。他们也不会想到11年后的今天,这种”美国至上的美式价值观“会让一个国家尴尬而又疯狂!《阿凡达》里的主人公可以算是装进这个盒子中的礼物! “他给潘多拉星球带去了灾难,但同时也是希望!代表着对异域文明温润的包容、理解和尊重”。 这是不是导演卡梅隆完成的一次对美国的救赎呢!我理解:阿凡达在我国重映更是在对西方某些政客进行着善意提醒。如今,11年后的世界已经变了样!
阿凡达重映从我个人感受讲区别在于:11年前,我是怀着激动兴奋的心 情感 受一场高 科技 的视觉盛宴;还为工业文明吞噬了灵性文明倍感失落;11年后,我则是揣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助力全球票房冠军的诞生;被工业文明无法替代的灵性文明所安慰。当然此时却不单单是为了 娱乐 !
11年前,我不知道自己如何为正义发声,今天,发达的社交渠道让我们轻而易举就能做到。所以,我还是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这部重映的好片子在价值观这块天花板上顶一格,助力它再上个高度......
一般重映的电影跟以前的版本都没有差别,有些年代早的可能会用现在的技术改善下画质,像阿凡达这种年代比较近的不会有啥变化吧。
如果说变化,可能就是现在影院硬件设施更先进,体验更舒适了,在观影的时候体验会更好。
电影没有区别,看电影的人变了,想想十年前你在干什么?
电影重映就是指电影下映之后为了经典再现或者为后面的续集做推广将电影再次上映。
第一次上映和重映的电影内容基本一致,可能重映的在画面质感,影像,声音处理方面,部分细节处理方面可能会更好一点。
电影重映的意义在于唤醒影迷心中的情怀,为后续的商业行为做铺垫,可能是为了续集做铺垫推广,也可能为了推出跟电影相关的商品,或者为宣传电影里某个明星/人物创造超级IP,同时也为了能再赚一笔。
《阿凡达》并不是全球第一步3D电影,但它是全球第一部最成功的3D电影,在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它带给影迷们一场视听盛宴,将CG技术发挥到极致,极其震撼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让影迷大呼过瘾,精彩的科幻故事,让影迷们回味无穷。它的票房也达到当时的全球之最,并保持十年之久,阿凡达的成功可见一斑。
3月12号阿凡达的重映,让我们一起重温经典,回忆第一次上映的时候你的种种,里面的那个画面最让你感动?最喜欢?最期待?欢迎交流
有区别,有很大区别!
因为以前的我没有看过!
今天去看了一下,整场就我一个人,
有可能是时间不对,或者是影院地点太过偏僻。
说一下感受吧,
一、电影院技术进步,感官体验升级
二、票价和其他3D相比较为便宜
三、观看人数不多,体验较好
一、电影院技术进步,感官体验升级
阿凡达是一部 采用IMAX3D、全CG动态捕捉等电影技术的科幻大片。上映于2010-01-04
转眼间十个年头都过去了,作为国内电影 历史 上有里程碑意义的3DIMAX影片,阿凡达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票难求。
我朋友看完后就和我说:“以后看电影再也不看盗版了,真刺激!”
也有很多人表示阿凡达这部电影让自己真真正正感受到了3D电影给予感官上带来的震撼。
当时在我们这还没有3DIMAX 电影院,现在到处都是了,出门就能看。
而且这次重映给我的感觉在清晰度上,音响效果,座椅的舒适度上比十年前是提升太多了。
二、票价和其他3D相比较为便宜
以郑州二七区为例,
票价普遍在20-30元左右,对于十几年前的100-1000这种票价已经很良心了。
相对于目前大火的 唐探 以及Hi Mom来说价格也是低。
三、观看人数不多,体验较好
和刚上映的时候场场爆满相比,这次重映明显大家热情没有那么高。
自己一个人看这种3D电影,这感觉真是没得说。
结语:在电影院看一部电影是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的享受,影院椅子舒不舒服,观影人数多不多,看电影的时候有没有熊孩子都会影响我们心情的好坏。
如果你想找回当年2D观看阿凡达的遗憾,我推荐你去看,但是你只是想去消磨时间,那还是买点肥宅快乐水,搞点冰可乐,在家搂着老婆,看着电视,岂不美哉。
影片重映没有区别,个人觉得倒是有几点不同
1,冲击感,震撼感不同
《阿凡达》是一部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2009年由福克斯出品,是萨姆·沃辛顿、佐伊·索尔达娜和西格妮·韦弗等人主演的一部科幻电影,该片主要讲述的是人类穿上阿凡达的躯壳,飞到潘多拉星球开采资源。前海军杰克是一位双腿瘫痪的前海军陆战队队员,受伤后以轮椅代步,他主动自愿接受实验来到潘多拉星球。到达潘多拉星球后结识了当地纳美族人公主涅提妮,杰克在一场人类与潘多拉军民的战争中陷入两难。 当年该片是以2D、3D和IMAX-3D三种制式在北美上映。中国大陆是在2010年1月上映的,当时,大陆的3D,IMAX-3D还只是起步阶段,全国拥有IMAX银幕的电影院还只是凤毛麟角,就连北京才只有三家,那是的3D,IMAX-3D完全电影院的噱头,技术很差,看3D和2D没有多大区别,根本无法体验到《阿凡达》特效带来的冲击感,震撼感,当时震撼完全是因为故事情节和新鲜的电影题材,还有潘多拉的世界的好奇,高超的特技、恢宏的场面。
电影《阿凡达》宣布重映定档2020年9月18日,此次是时隔11年的重映。
2021年3月12日,电影《阿凡达》内地重映,经过11年的发展,现在大陆的3D,IMAX-3D已经完全成熟了,2019年上映的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突破50亿,成为中国第二部票房破50亿国产电影?它能如此的成功与它的特效质感脱离不了干系,在影院观看的时候完全感觉到了那种特效带来的冲击感,震撼感,看过之后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很想重复再看一遍。
所以我个人认为,此次《阿凡达》重映,一定会带来比上次不一样的冲击感,震撼感。
3,心情会不同
《阿凡达》是全球第一部3D影片,也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影!那时去看是一种猎奇或者学习的心态去看《阿凡达》,10年,2010年到2021年,整整跨越了一个年代, 社会 发展, 科技 力量日益强大,让我们的影坛蓬勃发展,国内的3D,IMAX-3D的再也不是假的3D,再也不是电影院为了圈钱的噱头,我们再也不用去羡慕,膜拜任何人,可以任意的点评。所以我觉得当年那些看过《阿凡达》的人,再去看《阿凡达》的重映,一定是怀着对导演,演员崇高致敬的心情去看,所以我说心情一定不同。
3,崇洋媚外价值观的不同
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2009年中国还处在3D,IMAX-3D起步阶段,所有人全部盲目的崇洋媚外,说外国的电影多好,国内永远也超越不了,造成价值观的扭曲,严重的崇洋媚外,喜欢热脸贴别人冷屁股,一部电影具体拍的质量如何不会理性分析,而是跟风似的夸赞。
祖国强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个人成长发展和 社会 有序运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票价的不同,这个没什么好说的,10年前的经济水平和现在当然不一样。
结束语:愿中国影坛也能拍出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而不是一位的炒冷饭,让人倒胃口,反感。
最大的不同应该就是票价的不同吧。
在2010年2月14日情人节之夜,上海和平影都将IMAX版《阿凡达》票价调高到了288元一张,依然卖出去159张。2121年3月12号重映后的票价济南IMAX才49.9元。
2009年中国的银幕数量只有5000块,3D尤其是IMAX屏幕更是极少,当时中国IMAX屏幕共只有22块,此中只有11块商用,只有5家电影院能播放胶片版 IMAX 的《阿凡达》。2020年在疫情冲击下,全国银幕数量仍保持增长趋势,全年新增银幕5794块,全国银幕总数达到75581块,IMAX屏幕数量大约600块左右(未找到详细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