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影的美学本性、美学特征,作为一门艺术最吸引人的特征
1、电影艺术的真实性
艺术的审美个性都具有真实这一特征,真实是艺术审美的首要前提。所谓真实,是艺术的真实,是艺术对生活准确的提炼和概括。它包括有内容的真实和形式的真实。内容的真实是艺术对社会生活内在规律的深刻反映,是社会生活本质规律的揭示。形式的真实是艺术对社会生活外在规律的反映,是社会生活外表的再现或是表现。
内容的真实,对于每个门类艺术来说,都是一样,都要深刻地反映出社会生活的内在规律,揭示出社会生活的真正本质。而形式的真实就不一样,因每个门类艺术的个性的差异,在表现形式上,每门艺术的真实表现特征就会大不相同。就以电影和戏剧相比较,同是表现威武雄壮的战斗场面,中国的戏曲可以用四个龙套一跑园场,两军将领用刀枪把子按规定动作对打一阵子就交待了;中国的话剧舞台可以通过若干演员模拟表演,通过导具的运用和声响效果的配合再现出来。电影战场的再现就与上面大不相同,必须真实地再现,像摄影机拍摄到的真实战场一样,让人亲临其境。在电影里虽然也是在表演,也有导具类代用品,典型环境中也可能有布景之类,但显露出的画面是不易看破的,让人感到真实,逼真。
艺术美学上的“似”的理论,在不同的艺术门类中有不同的尺度和标准。在艺术的感觉中,观众自有公论。在电影艺术表现里,凡是给观众所能感知到的,都必须是生活的真实,即在生活中所感知到的一样。人的社会生活行为和语言都是在生活的逻辑中进行的,违反了生活逻辑就会不正常或是闹笑话。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就可以在一定的情境下不按生活逻辑进行表演,如《三岔口》的表演就可以是在灯火通明的舞台上表现黑夜中的行为,而在电影艺术中就不可以这样,黑夜的行为必须发生在黑夜的典型环境中。这里附带要说的是,有的电影导演过于死板,在黑夜发生的情节戏里,过于黑暗,乃至看不见,不能形成艺术知觉,也是错误的。
电影艺术表现的真实,体现在我们的艺术感知上,它与生活的感知基本上是相同的,这一点与其它的艺术感知是很不一样的。不管电影表现手法中有多少技法在掩饰虚假,在模拟真实,但给观众的感知就如生活的真实一样。所以电影演员与戏剧演员所掌握的表演技法是很不一样的,“隔行如隔山”,一个表演者要做几栖演员,又演戏,又演电影等,是很难做轻易到的。一个戏剧演员的舞台行为表演习惯,还有导演的戏剧表演风格的倾向,因而在电影艺术表现中显露出来,就会影响电影艺术表现的真实性,这是无用置疑的。
另外,电影艺术表现除了艺术典型的真实外,还有丝毫不可忽视的细节真实,可以这样说,细节的真实是电影艺术再现现实生活的必要和重要的手段。更具体的说,在电影的视知觉范围内,每个细节都必须真实的,真实的细节,可使电影艺术语言的表现特别显得流畅自然,使观者不自觉地进入电影所创造的生活画面里,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而戏剧艺术表现则着重于艺术典型的真实,对细节真实由于舞台小和距离的关系,一般都是忽视的。我们看戏主要在观赏戏剧名作名家高超艺术表现功力,在一些精彩的典型化的表演程式中,艺术家们将表演形式与内容的巧妙地结合,使每个观众能获得所需要的艺术享受。
二、电影艺术的价值性
电影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其艺术的审美价值一样,它们都不具有物质的功利的价值,只有观赏的艺术价值和净化心灵、移风易俗的教育价值。但是,由于电影艺术的本性决定,电影艺术的价值性,除教育价值和各类艺术都基本相同外,在观赏的艺术价值方面,电影艺术又有自己的特性。
电影观赏艺术价值的特点,就是它能让人们座在电影院里,以最好的视觉享受观赏到你想看到或希望看到,在现实生活里必然要发生,或是可能要发生的一切事情的真实情景,让你达到自己的目的。让你亲临其境,亲身感受,进入到你想像中,或是未曾想到、未曾看到的世界中去体验,在其中,你是旁观也好,或是完全投入也好,你的思想感情都会随着影片中的思想情感和主人翁的命运而起伏。从中受到冲击、净化、启迪和教育,好的影片看后,还会让你回味无穷。
电影艺术要达到这个目的,按电影艺术规律制作是个关键,这里面涉及到以导演为中心的电影制作的方方面面的技能问题,有演员、摄影师、化装师、美工师等等许多方面的专业能力和技巧。这个创作集体必须是各个方面精通和驾驭自己本职工作的能手、专门家。如导演,就必须是真正懂得电影特性的导演,而不是一般的戏剧导演所能替代。演员也必须是真正懂得演电影的演员,也不是一般的戏剧演员所能轻易的替代。在这个电影创作集体中,无论是那一个方面,如没有严格按照电影艺术的规律办事,都会给电影的制作带来疵瘕。其中,尤其是导演与演员是关键,来不得半点马虎。谁在这方面违反了电影的规律,谁就会给影片制作带来灭顶之灾,这就是说,影片是制作完了,但无观赏价值,制作的效应等于零。
从上的分析,可以这样来概括:电影艺术的价值就是一个“善”字。这个字包含有两方面内容,一是道德思想的教育;二是对电影艺术规律的精通与驾驭。前者是艺术价值的共同特点,后者则是电影艺术所独具的。电影艺术价值创造,除了要求电影艺术家有好的思想境界,好的职业奉献精神,还必须是善于驾驭电影艺术规律的能手行家。好的导演就要像格里菲斯、爱森斯坦等那样,成为大家所喜爱的名导演;好的演员就要像马丽莲梦露、邓波儿那样,成为大家所喜爱的名演员。总之,善于或擅长驾驭电影艺术规律是电影艺术实现其价值的关键环节。
何谓电影艺术规律,这是电影艺术家和评论家的专业问题,在这里,我们不去讨论,作为一个普通观众,也是不会去关心它的。好的电影,观众只知道好看、耐看、爱看,为满足自己的目的与要求,因而经常有人去看,这样的电影就有存在价值。这样的电影肯定是符合电影艺术规律的,它的规律性有评论会去总结。而且看后,观众印象深的是电影里的故事情节与人物,谁导演,谁演,观众也许并不关心。导演和演员的成名,那是因为演出的好片多了,在评论家和公众的舆论下而自然形成的。如果一个演员只顾表现自已的表演才华,不顾电影艺术的规律,结果有损人物形象。虽然表演者出尽风头,大家暂时知道某某演员了,对电影而言,这是一种失败的表现,因而毫无价值。坏的电影,观众不爱看,很少去看,存放在片库里自然消耗而无价值。一般而言,这样的电影肯定是违反了电影艺术规律。从理论上说,这是一种不善的结果。坏的电影,好有一比,就如一个“歌唱家”唱歌就荒腔走板,不入调,谁还愿意去听。
3、电影艺术的娱乐性
电影属娱乐行业这是众所周知之事,但为什么它具有娱乐性,这里我们从审美的角度来阐释它的理论依据。
其一,电影艺术的快感。它是以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为艺术工具而区别于其它的艺术门类,作为一种特有的精神产品进入社会精神生活,进入文化的商品流通领域,吸引人们来享用、消费,首先它给人一种特有的快感,带来精神的享受和精神的调节。其中包括有漂亮舒适的影剧院及其观赏的环境,如封闭,与世隔绝的影厅和舒适座位等;有现代化科技带来的高级视听享受,如音画,甚至于高保真、立体声的音响,高清晰的画面;还有令你感兴趣的内容等,总之心身愉悦。
其二,电影艺术的美感。美感是在一定的快感基础上产生的。没有快感的美感,除少数特有原因外,基本上是不成立的;没有美感的快感是低级趣味,和动物式快感相类似。在美学上,美感与快感是统一的,电影艺术的美感毫不例外。
电影艺术的美感可分以下三个层次来说:一是电影的形式美,其中包括有视听中的绘画美和音乐美,还有电影艺术本身的电影语言美,即蒙太奇运动表现的美。电影艺术形式美是很复杂的,它是综合的“化学”反应,有音乐和说话语音的乐音运动美;有电影美术的声光色影交织和造型运动美;还演员形象、气质、风格、表演的美;还有整个电影语言的叙术表现的美;导演的表现手法美等等,所有这些外在的形式,都是按照美的基本形式法则,以生动的感性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供人享用,产生各种美的愉悦。二是电影的内容美。它是指电影故事内容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善良愿望而产生的美。由此让观众在感性的现实面前,为人类的美好前景;为伸张正义,除恶务尽;为了人类相互的关爱等等而感到无比欣慰思想境界美。总之,内容的美是合乎客观规律,又合乎主观目的的统一,是真与善的统一。三是形式与内容最佳结合而产生意境美。这就是指在某些电影语言叙术后,给人感觉意蕴深远,意味无穷而造成的一种更高境界的美,还包括有蒙眬美。
总之电影的娱乐性,是体现在电影艺术给人所造成的快感与美感相结合的感性生活美,其中包括有感觉的愉悦,心身的愉悦,还有高尚的情趣等等。
② 影视剪辑的技巧
影视剪辑的技巧
影视剪辑,作为影视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电影电视的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独立出现并完善的;同时,剪辑艺术的进步,又极大地影响和推动了影视艺术的提高和发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影视剪辑的技巧。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简要概括地说,影视剪辑的本质就是通过主体动作的分解组合,完成蒙太奇形象的塑造;剪辑的任务则主要是以下5个方面:
1)选用剪辑素材;
2)制定剪辑方案;
3)确定剪辑手段;
4)选择剪接点;
5)把握剪接基调。
影视剪辑的任务是繁重的,正确、合理、高明的剪辑,能够增强影视片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对影视片创作的成功有重大影响,因此,剪辑人员必须努力提高影视剪辑技巧水平,以求卓有成效地圆满完成所承担的艺术创作任务。
一般讲影视剪辑技巧,就是指剪辑的艺术手段、处理手法、蒙太奇方法,这是剪辑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来讲,所谓影视剪辑技巧,实际上包括剪辑技术和剪辑手段两大部分,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影视剪辑技术
影视剪辑技术,主要是指剪接工艺、操作规程与镜头连接。电影剪辑师要懂得胶片的识别与保养,器材的识别与使用,镜头的识别与连接,镜头的分类与保管;明白正片、底片的工艺,电影生产的工艺;掌握接片、卷片的方法,声画同步的方法,镜头的选择与连接的方法等等。电视剪辑师则要懂得磁带的识别与保管,机器的识别与使用,镜头的识别与连接;明白一次剪辑与脱编的工艺,电视生产的工艺;掌握组编、插编的方法,声音捅上、拖下的方法,画面无声插入的方法,镜头的选择与连接的方法等。虽然这些都是技术性很强的具体技法,但他们都是剪辑的基本功,必须熟练地全面地予以掌握。
2、影视剪辑手段
影视剪辑手段即狭义的剪辑技巧是多种多样、各具功用、各有独到之处的。常用的剪辑技巧手段,分类而言,大致有以下一些:
1)画面处理:分剪多用法,反复插接法,移植借用法,挖格省略法拼接延长法等;2)动作处理:动作分解法,动作增减法,动作错觉法等;
3)情绪处理:镜头长度延伸法,短镜头跳切法等;
4)段落处理:移位调整法,增删精简法,“留格”停顿法,“附加技巧”(电视称之为“特技”,指画面附加的隐、显、化、划、叠印等光学技巧或特殊技巧)运作法等;
5)声音处理:声音的删挖、串改移位法,对白的平剪同位法,对白的串剪错位法,音乐的拼接挖剪法,音响的特殊配置法等。
对于上述影视剪辑手段,本文以无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为例进行补充说明。无画面附加技巧,就是全片不采用任何画面技巧来结构整部影视片,而是利用镜头画面直接切出、切入的方法衔接镜头,连接场景,转换时空,使整部影视片以无技巧的剪辑方法来进行结构处理。这种方法,一般称为现代手法(相对于传统的有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而言),通常称之为“跳切”。“切”,是“切换”的简称,是影视技术最基本的一种镜头转换方式,它是指不用任何光学技巧如隐、显、化、划、叠印等之类来作为过渡,而是直接由一个镜头转换为另一个镜头或由一场戏转换为另一场戏。而“跳切”是“切”的一种,它可以不顾及一般切换时所要遵循的时空和动作的连续性,而是以动作的跳跃式组接来突显、强调所要表达的内容,从而省略时空过程。当然,跳切也不是随意的,它必须遵从生活上的逻辑性和适应观众欣赏心理的连贯性。
3、熟练掌握电影、电视剪辑的差别
就剪辑技巧而言,电影电视基本上是相同的。但是,由于电影与电视的差异性,在剪辑方面自然有所差别。这种差别,显示出电影剪辑和电视剪辑各自的优长短绌。认识这种差别,掌握这种差别,对于理解和运用影视剪辑技巧至关重要。电影与电视在剪辑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影胶片剪辑是形象的“直观剪辑”,看得见,摸得着,人物动作、景物动作、镜头动作一目了然,操作便利,处理科学;电视磁带剪辑是视像的“感官剪辑”,人物动作、景物动作、镜头动作只能看到一帧画面,摸不着,难度大,技巧性很强,全凭剪辑者的艺术感觉;
2)电影声音剪辑是声像的“直感剪辑”,摸得着,精确度高,多声道混合录音科学,听觉形象完美;电视声音剪辑是“感受剪辑”,摸不着,看不见,凭剪辑人员对声音的直接感受,声音合成较为简单,听觉形象较差;
3)电影前期录音的剪辑严谨、精细。由于受胶片的限制,不可能将一首歌、一个舞蹈、一段戏曲从头到尾拍完,而是在一条录音带上分镜头,以单个镜头的拍摄方法,全方位地体现,但制作起来较为繁难;电视前期录音的剪辑由于不受磁带的限制,对一首歌、一个舞蹈、一段戏曲可以从头至尾录下来再插接各种不同景别的镜头,制作简便、见效快,但往往因对细节的处理不够精细,而给后期剪辑带来诸多不便;
4)电影画面附加技巧和字幕制作局限性大,复杂困难;电视画面附加技巧和字幕制作简便科学,质量也高。
综上所述,文中所提出的这些手段、手法和技巧,均为影视剪辑所独有。剪辑人员必须努力熟悉、学习、掌握、苦练这些基本功,以便达到能够合理、精确、熟练、创造性地进行剪辑工作的目的。作为剪辑师,技巧掌握得愈多样愈熟练愈好;但同时又不能一味地卖弄技巧,因为任何技巧的运用都必须服从影视创作的总体构思和艺术要求。
一:影像剪辑者必备
·在有限的素材中找出最好的表情和动作的眼力。
·剪辑素材并发现它们与下一画面连接的剪切的能力。
·运用影像和选择音乐的能力,以及制造旋律和情节的创造力。
·剪辑者还要赋予由连续的静止画面所组成的电影以跳动感,给影像注入生命。
剪辑者会自然而然地在众多的镜头中找出最棒的表情,找出哪一点是剪切点,这就是剪辑的旋律感。与此同时作品的全貌也会在许许多多的摄影素材中慢慢呈现出来。透过素材,看到作品应有的面貌。
二:寻找剪切点的方法
应该在哪些地方进行剪切和连接呢?寻找剪切点无疑是编辑者的重要工作之一。在这里有点需要注意,这就是画面的顶点。
所谓画面的顶点,是指画面是动作、表情的转折点,比如人物手臂完全伸展时,点头打招呼后低头动作结束时,球体上升即将下落时,收回笑容的瞬间等。
影像是一连串静止画面的连续,因为前面的胶片在人眼中会形成残留的影像,所以胶片上的画面看起来才是动态的。
因此,越是激烈的运动,在画面的顶点或者在动作开始的前一刻进行剪切,会在后面的胶片上产生强烈的残留影像的效果,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产生旋律感的剪切点让我们以翻书的动作为例,看一下寻找剪切点的方法
如果从动作完全停止的状态开始拍摄,忠实地将翻书的动作从一开始拍摄到结束,这样观众一看就能知道是翻书的动作。
但是,仅仅让人看明白是无法体现出影像的美妙之处的,旋律感和舒适感同样不可缺少。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把最开始的剪切点选择在翻书动作已经开始的状态。若把翻书这个动作分解成1~24个画面,那么就把最前面的3~4个片断剪切掉,作为开始的剪切点。
这种改变对于理解翻书的动作没有任何影响。相反,还能表现出动作的旋律感和舒适感。这种剪辑方法也可以运用到其他影像中去。
四:电影剪辑的正确方法不是只有一个
有一点希望大家不要误解,那就是剪切点并不是唯一的。
书页翻到中间时可以作为一个剪切点,翻书动作快要结束的时候也可以作为一个剪切点。
根据作品的不同,前后画面的不同,剪切点可以有所变化。正确的剪辑方法不是唯一的。
当然,剪辑也有其固定的形式几约定,它们可以说是剪辑的规则。了解这些规则非常重要,但由于剪辑本身是一项富于创造性的工作,所以有时也会打破规则,进行一些新的尝试。
五:剪辑的目的
从物理制约中解放,自由控制时间和空间。
·在摄影和制作中有时需要分割镜头,在后面把它们构成一个情节。
·在作品中省略故事中实际时间的流逝。
·省略故事中空间的移动。
结合演出意图构成剧情,确定作品的最终面貌。
·有目的地进行镜头的连接,明确、强调想表达的内容。
·使镜头的顺序和结构更严密,突出情节性要素。
六:动作剪辑中的固定规则
被拍摄物体为移动时的剪辑方法。
动作连接,是指对被拍摄物体的动作进行的剪辑。
从前,常常要因为更换胶卷而不得不中断对一个动作的拍摄,然而用不同的镜头连接起来的同一个动作,看上去效果却出奇的流畅,给人以深刻印象。据说这就是这一剪辑方法的起源所在。
剪辑是影视后期制作的流程之一,它是决定影视片艺术生命的一个关键环节,处于影视后期制作中的核心地位。各种镜头在被巧妙组接之前,只是一些零碎的片段,是艺术与技术的巧妙融合使之具有叙事传情的生命力,创作者的思维才情和美学追求渗透其间。但剪辑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的处理。
剪辑节奏的处理
影视作品的节奏分为作品的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影视作品的内部节奏是由剧本的内部节奏所决定的,它包括故事情节、人物的思想与情绪的起伏等。以主体动作、镜头运动、剪辑手段来实现的节奏为影视作品外部节奏。剪辑节奏是运用剪辑手段对影片结构和镜头长短的处理形成的`一种韵律。一般来讲,剪辑节奏的处理需要考虑诸多的元素,如时空的转变、不同的视距与角度的造型组合、镜头的数量和次序的安排,以及声画的结合等。景别的变化尽量做到循序渐进,尽量做到舒缓平滑,避免产生突变的感觉;不同景别的镜头持续的时间长短也不同,一般全景维持在8秒左右,中景维持在5秒左右,近景2-3秒之间,特写1-2秒之间比较恰当。具体镜头的时间长短还可结合剧情的矛盾冲突、音乐的旋律与节奏等因素来确定。
画面的处理与镜头的组接方式
影视作品主要是用视觉语言来表现,其画面必须符合观众的思维方式和影视的表现规律,对影视作品的后期制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自然、流畅,没有跳跃感,所以对画面的处理与镜头的组接非常重要。在剪辑的过程中,对镜头的组接不是简单的掐头去尾的连接,而应该是在符合生活逻辑和叙事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精心组接,使之做到时间上的连贯和空间上的统一;其次,要做到画面的匹配,即上下相连的两个画面中,同一主体所处的位置要保持一种逻辑关系上的空间统一性,使得两个画面连接在一起时产生自然和谐的关系。
镜头间的连接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技巧的连接,其手法有数百种之多,主要利用淡入、淡出、叠化、划像、定格、翻转、分屏、跳切、闪回等特技技巧与光学技巧连接镜头,使镜头的过渡多样化;另一种是无技巧的连接,主要是利用镜头在内容与造型上的关联,进行自然连接,直接转场。通常,剪辑的镜头分为运动镜头(如推、拉、摇、移等)和固定镜头(包括主体运动和主体静止镜头)。
为了保证画面组接的连贯流畅,一般可以静接静、动接动、静接动、动接静,要求动静之间有过渡,选择的切换点适当。如:固定镜头之间的组接,因为是静止(或相对静止)物体的固定镜头相互连接,可采用镜头连续组接的方式,截取精彩的动作瞬间或完整的动作过程。运动镜头之间的组接,如果主体相同,运动形式不同(如摇镜头与拉镜头组接),应去除镜头相接处的起幅和落幅,即只保留前一个摇镜头的起幅和后一个拉镜头的落幅;如果主体不同,运动形式相同的镜头,应视具体情形决定镜头相接处的起落幅的取舍。对于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的组接,如果表现静态对录时,应使镜头相接处的起幅和落幅保持短暂的停留;表现呼应关系时,应视具体情况决定镜头相接处的起落幅情况。此外,通常意义的镜头组接不能出现越轴现象,以免造成时空关系的紊乱。具体剪辑时根据创作的需要,可能会将一个镜头进行分割,甚至可能借用其它场景中的个别镜头,在这种情况下,就应确立一个摄像的总方向和总角度,选用的其它镜头应向总方向和总角度镜头靠拢,再依据方向轴线原理和越轴方法,逐个镜头理顺镜头关系和人物关系。但,有时为了表现人物处于一定的状态中,反而要用跳轴的技巧以形成一种状态感,给人一种跳跃的感觉,表现心理和情绪上的变化。
光线与色调的处理
有时在前期拍摄时可能由于场景环境、照明条件、拍摄时间、拍摄设备等外界因素,使得某些镜头的光线与色调存在一定的偏差,或者由于素材来源不同也会造成素材色调的明暗不一致,或根据影视作品需要表达出一种情绪,创造出一种意境,形成一种色调,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等,就需要运用非线性编辑软件或一些影视后期特技合成软件进行调色处理,使色调与明暗相互衔接,使画面与主题在内容上、情境上协调起来。如果实在无法校正,则应在两个不同的镜头之间插入一个特写镜头来过渡(缓冲),以减少对观众视觉的刺激。
声画关系的处理
要处理好影视作品的声画关系,实现声音与画面的完美结合,应掌握好各种人声、音乐、音效之间的比例与平衡,做到层次分明,自然流畅,将与内容贴切、音质优美的声音效果结合画面传达给观众。为了弥补原声音的不足,使声音生动形象地塑造艺术对象,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就必须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声音进行加工与处理,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如音质调整、混响、延时、变速等,达到特定的艺术效果。声画的结合通常为分声画同步与声画对位两种形式。声画同步表现为人声、音乐、音效与画面的紧密结合,节奏与情绪保持一致,即视听信息是同等合一的,声音和画面共时相加构成一个总体信息;声画对位指从特定的艺术目的出发,在同一时间内让声音与画面作不同侧面的表现,两者形成“对立”或“平行”的关系,以期更深刻地表达影片内容。
特技的处理
特技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作用主要是用于渲染、烘托气氛,增强画面的视觉美感,调动观众的欣赏情趣等。在特技的选择与运用中,应注意以下方面。一是特技图形的选择应与画面内容的表达相符。特技图形的样式与种类繁多,在考虑画面内容与特点的基础上,选择相宜的特技形式;二是特技图形的选择应与前后镜头相呼应。在组接镜头时,必须顾及前后镜头的运动形式、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等,设法使特技图形的运动与前后镜头中主体的运动相呼应,这样才会显得和谐、自然;三是特技图形在使用时应注重整体性,成组运用。也就是说选择同一种形式连续用四至五次以上,使特技段落保持良好的整体感。也可以在保持统一基调的基础作上,稍变化。
总之,影视后期制作关系到影视作品的成功与否,它是融技术性、技巧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创作过程,剪辑人员应不断加强剪辑思维的培养,增强艺术审美能力的修养以及剪辑技巧的掌握,创作出结构严谨、节奏流畅、主题鲜明的影视作品。
1、正确的剪切点:
剪辑是将许多零碎的画面片断串联为一个有节奏的整体的过程,这就涉及到一个应该在哪些地方进行剪切和连接的问题。
这里要提到一个画面顶点的概念,所谓画面的顶点,是指画面中动作、表情的转折点,比如人物手臂完全伸展时,点头打招呼后低头动作结束时,收回笑容的瞬间等。
这里要提到一个剪辑技巧:因为影像是一连串静止画面的连续,前面一个镜头的画面在人眼中会形成残留的影像,所以在实际剪辑工作中,遇到快速运动(画面内容)的镜头,要将剪切点提前一点。这样可产生体现出影像的旋律感和舒适感。比如一个翻书的动作,我们可以把最开始的剪切点选择在翻书动作已经开始的状态,若把翻书这个动作分解成25帧画面,那么就选择从第4或5帧处进入。将后点设为第21帧左右,这样不会对观众理解翻书动作产生影响,相反,还能表现出动作的旋律感和前后镜头的连贯性。
2、动作剪辑中的固定规则:
指被拍摄物体为移动时的剪辑方法。
方法是将同一连续动作用不同机位和景别连接起来。为什么这么作:起源传说:一盘胶片时间很短,从前常常要因为更换胶片而不得不中断对一个动作的拍摄,然而人们发现用不同的镜头连接起来的同一个动作,看上去效果却出奇的流畅,给人以深刻印象,后来演变成动作剪辑的固定方法。
第一点:动作以7:3连接。
同一机位,不同景别时一般采取这种方法。如正面拍摄一个投手投球的动作,一个全景、一个近景,可以在全景开始30%或70%处接近景投手的细节,使整体动作达到流畅。当然根据素材的不同,可以故意将某些镜头剪切掉或是重叠起来,使整个动作体现另外的含义。
第二点;把两个动作连接成一个。
第一点介绍的是用不同的镜头连接同一个被摄物体,此处要介绍将不同的被拍摄物体的多个动作连接成一个,也叫“单个动作剪辑”。如击球动作,一般会这样处理:打出全垒打=》投手回头=》一垒手回头=》远远飞出去的球。采用这种剪辑方法,两位选手回头的动作就重复了,会给观众造成沉闷的印象。通过“单个动作剪辑”会把这两个回头动作整合成一个,通过剪辑来消除时间差。
具体作法是:在投手回头动作的前半部分进行剪切,连接一垒手回头的后半部分,这样能加强速度感并使画面连贯。当然在实际剪辑中我们为可以在加一组现场观众回头的镜头,来强化飞得很高很远的球(剪辑无定式)。
第三点:有目的地重叠动用,用以强调。
如动作影片中必杀技的镜头,可以采用不同角度重放,或同角度快慢镜重放。强化视觉冲击力。成龙影片经常使用。
第四点:激烈的动作场面可以省略中间部分。
第五点:连接FrameIn和FrameOut画面。
第六点:用暗镜头或共同点连接不同被拍摄物体的动作。
作用是大幅度缩减时间,增加影片的速度感。MTV常用。
动作连接的画点:
将时间看起来较长的镜头作为主要镜头
考虑画面的上下左右,以免影响动作的连续性
大幅度改变动作和摄像机的位置会增强画面的气势
按照实际时间进行的连接看上去会比较拖沓,因此要压缩过渡动作中能省略的部分。特别是动作激烈的场面,镜头的长度要缩短。
同时拍摄而成的素材理论上可以在任意一点进行剪辑,但是选择不同的剪切点,重复或省略一些镜头,动作会更流畅。
同一动作使用不同的画面连接时,要尽量在动作顶点处进行连接。
3、场景转换和和制造连接点
第一点:相溶:指让前面的画面慢慢消失,同时让后面的画面徐徐出现。
与剪切相比,给人的印象更加柔和,使用起来也非常简单,可以说几乎是不会失败的场景转换方法。
第二点:淡入淡出:以黑色过渡。
第三点:用遮掩物连接不同场景。
第四点:用模糊画面连接不同的场景。
第五点:用运动造成的模糊效果连接镜头。
第六点:用一样的风景来连接镜头。“空切”
第七点:用曝光效果连接镜头。“广告和音乐电视”
第八点:用分割画面过渡到后续镜头。
4、其他有代表性的剪辑方法:
第一点:让同时进行的不同镜头交替出现。
第二点:当连接很困难时,干脆跳出。
第三点:用不同框架的镜头连接,产生节奏感。“一般采用三个镜头一组渐进”
;③ 0基础学影视后期一般要多久
学影视后期零基础自学入门大概需要一两天。还是建议报班比较好,自学可能会绕很多弯路,而且错误的方法一但成一种习惯,后面花再多时间和精力都掰不过来。
还要看自己的自制力和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不出众的,零基础的话建议进行系统的专业的学习,找一个好的教育机构或者线上学习平台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在众多的教育机构中,王氏教育的视频剪辑口碑好,教学团队强大,想知道王氏教育实体培训有多强,线上听一听就get到了:点击进入王氏教育网校(可下载视频剪辑教学APP)。
王氏教育经过18年市场的视频剪辑行业竞争的洗礼,积累了大量的类型视频剪辑教学经验,融入了市场上成功的视频剪辑案例,不断迭代优化教学方案,真正用心设计每一堂影视后期课,而且王氏教育的创始人和管理层都是影视后期行业的专家出身,了解整个产业,需求,就业,能无缝深入到市场需求,做到投资型教育机构所不能企及的细致入微。
如果你不能参加线下实体培训,也能在手机应用市场下载到王氏教育实实在在的视频剪辑教学研发产品:绘学霸APP。上面有近万套视频剪辑教程,还有十多年来的新老学员在里面交流和学习,成千上万的影视公司在上面招聘,光这些真不是随便成立三五年的培训机构可以复制出来的。
④ |电影美·从不需标准|绝美服化道·精选佳片
西蒙影志:在电影诞生的一百多年里,“纪实美学”倡导者巴赞认为电影只是“无限趋近于现实的渐进线”,而随着我们逐渐把对现实的审美评判搬到观影中时,发现对于一部高于生活的电影而言,导演往往会企图刻意修饰片子。 那种修饰不单指剪辑、调度,还指将难以直抒的观点在绝美的服化道即服装、化妆、道具中得到演绎,更神奇得是,这种演绎引起了人类开始主动思考何为电影美。
由于许多宝藏影评人对《埃及艳后》、《丹麦女孩》、《布达佩斯大饭店》等一类荣获最佳服装设计的电影作了很多透彻分析,本期将不再赘述。西蒙将挑选来自不同国家个性鲜明、美意独特的服化道电影,分别是日本《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美国《坠入》、中国《一代宗师》的三部佳作,带着寻找宝藏世界的好奇心,将其分为三个篇章,将解读我眼中电影的服化道之美。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歌舞片「日」 中岛哲也 ( 2006)
第30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最佳美术指导(提名)
电影记录了松子遗憾却认真活过的一生,这一生起太匆忙、终太悲凉。一直以来松子父亲偏爱体弱多病的妹妹,松子无意间发现扮鬼脸竟讨得父亲笑脸,于是从小得不到父爱的松子,拼命想要博得父亲一笑。而就此,家庭的缺憾成为了松子不可磨灭的悲剧。
松子的人生是场值得赞美的悲剧,影片中多次出现花团锦簇的场景,用表现力的服装与面容给世上的无趣加上种种浓烈的色彩,导演认为松子遗憾却认真活过的一生,是鲜花铺就的一生。
听闻爱情,十有九伤,松子爱过滥俗作家、有妻之人、平凡理发师...但始终都以一种美好的、充满希望的生存本能去对抗令人厌恶至极的 罪恶与苦难,松子的一生也许是因为太积极融入这个世界而遭世人嫌弃。
导演把松子阳光明朗的性格当作影片色调,我把这贯穿全片的用色理解为「松子一生明朗」。
起初我一直带着寻找绝美服化道的目的观影,我发现这令我很难过,刻意的追究美是对此片的不敬,我们在儿时憧憬的一生又何尝不是闪闪发光,但是松子成年后、走上世界,才明白并不是这样,她的快乐是短暂的,大部分时间由苦难来填充,我们不觉得是因为我们被身边重要的人保护着,而松子的希望被导演保护着。
绝美的服化道不单单只会展现光彩耀人的一面,有时候作为人生的寓言物也是种电影美。听闻孤独,半喜半悲,导演对这出悲剧投入了赞美的情怀,用许多闪闪发光的场景、服饰、造型塑造了松子直观的人物形象。
23岁身为音乐老师卷发美少女的模样;被滥俗作家打到伤痕累累的模样;被小混混骗钱发疯误杀人的疯癫模样;在监狱里齐耳短发朝气活泼的样子;仅凭学生龙洋一一句爱你她就认可道:“只有龙洋一是我的一切。”倔强死守爱情的样子;五十三岁的松子因为对他人失去信心日渐臃肿的模样;死亡之际倒在草地一蹶不起的样子。
导演赋予她造型的变化体现的是松子一生的成长,用加工的色彩与造型演绎出了美意独特的风格电影。松子的一生,是追求的一生,也是遗憾的一生,也可以说是失败的一生。如果按部就班就可以得到幸福,那我宁愿接受这世界的不完美。
从这部电影我竟然开始渴望「日式孤独」:人人都在按规律行走,到点了起床,到年纪了爱人。 松子一生都在努力爱别人,无论友情爱情,可她都假装听不见自己次次心碎的声音。
女人的一生要有多美丽才能称为绝美,松子这一生为了爱来不及与自我和解,她臃肿的身体不美,但是导演就是设计了这样的造型,寓言着: 尽管这世界不如意,容颜衰老,体态走样,孤独一生,你依旧有权利选择自己要过什么样的一生。
可能五十三岁的她真的累了,她期许着有个能够对自己微笑的爸爸、一个完整的家庭、一个姐妹情深的妹妹,而她却花光了力气去对抗这无奈、不尽人意的一生。因此松子明朗积极追求爱时导演就利用人情世故安排悲伤,松子沉默不语放弃相信爱时导演通过服化道放大悲伤。
在片尾中, 小小的 松子 ,走着人生长长的楼梯 ,伸长了小手,想要抓住天上的星星。 若不是造型、细节之处的设计,引导我主动去谅解松子的一生,我真的很难去相信:电影是再现的艺术。
《坠入》奇幻片「美」塔西姆•辛(2006)
第4届奥斯汀影评人协会 最佳摄影 奖
遗憾这么迟与你相遇——《坠入》。导演为拍摄此片,历时四年游历了多达23个国家取景,背着「童话」走走停停。
电影通过一位摔断手臂的五岁小女孩亚历珊卓和一位特技表演而摔断了双腿、被唯利是图女友抛弃的成年男子罗伊,他们用不同层次的错位构思,共同编述了一则属于他们的童话故事。
该片将现实生活与奇幻故事中五个人物的经历不断重叠发展,导演用令人惊叹的构图、瑰丽的场景和绝美的服化道,似乎在寓言着: 生活不幸、「童话织梦」。
在帧帧如画的故事里,始终没露面的恶伯爵,也暗示了现实生活中的罗伊一直背负着无形的压力。导演还设计了一出绝妙的细节:故事中恶伯爵把达尔文所逐爱的美洲蝴蝶直接作为标本,以至于悲伤不止的达尔文有了怒意。这像不像,现实中罗伊所热爱的电影梦,由于意外造成了双腿残废,破碎的事业让他对生活充满了怒意。
令人为之惊艳的是,电影蒙太奇的使用,上一秒蝴蝶标本下一秒转入海中蝶形礁岛,而故事中的一行人却受困于这座礁岛。导演不直接阐述人物的内心而是借以「相似化」去激发人的潜在意识,意为所见即所思。珊卓和罗伊不断的把现实搬进故事里,企图篡改着故事的轨迹,是因为他们都渴望表达出自己对死亡与救赎的见解。
而巧妙之处就在于当孩子与成年人二者思维发生碰撞,童话就显得弥足珍贵。是因为我们的现实世界在向我们揭示一个真理: 人真的很奇怪,一开始想着长大,后来又想变回一个小孩。
我们的《坠入》,一场视觉盛宴,精致、魔幻;一次童话冒险,童真、幽默。它别于华丽服饰再现的造型美,而是动用所有的服装、造型、道具展现珊卓所思所想的再现美。导演历时四年,遍历各地,只是为了展示小孩子该有的天马行空。
这部超现实的奇幻电影,是我弥足珍贵的回忆。它嵌入了「梦」。神秘人死时嘴里的小鸟飞出、折扇遮面浓郁中国风的公主、泡在水里的假牙成了启动力量的关键物...珊卓把现实搬进梦里,现实中戴假牙的老头已经去世,而在童话中假牙被黑色恶兵踩碎,神秘人因此失去了力量。
这种对生死的转化,会不会有点震撼,通过道具、造型的变化,我们不仅能剖析电影,还主动思考了「死亡」。这是一部奇幻作品用美意独特的服化道在童话与现实中做到了出入自如。
小时候,我们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我们以为那才是现实,是什么时候清醒过来的呢?是学会「分担爱」的那一瞬间。
一心求死的罗伊,想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作为童话结尾。于是故事人物接二连三的死亡,被乱箭射死、被炸死、砍死、坠楼而死,珊卓开始害怕死亡,于是坠入童话,靠着救赎的力量,感化了罗伊。
如果就此结束了,那这部电影能在豆瓣评九分的价值也太低了,此部电影除了美意独特的服化道,展示了超现实童话的梦幻。更重要的是,这是一部致敬片!
仔细观看片头以及片尾的黑白场景,我们发现《坠入》用了很多的笔墨在向电影特效演员致敬,有趣的是,电影的片头片尾截取了贝多芬第七交响第二乐章,电影的整体美工设计参考致敬了达利的作品。
可想而知,自电影诞生一百多年以来,我们需要致敬的已经不单单是电影先驱们了,更多的是流芳百世的电影美。电影末尾,小女孩用淘气的语气说着:“Thank you, Thank you, Thank you very much!”不就正是一个童话敬畏现实,一代才子致敬艺术.
《一代宗师》动作片「中」王家卫(2013)
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摄影(提名)
国际华语辩论赛曾出过一道辩题:武侠是不是一场梦。个人钟情反方的观点,武侠与武术文化共生共融,经过两千多年的传续,我们有了武侠泰斗金庸,武侠浪子古龙。如今这个没有英雄的时代,时势造人。
电影作为再现艺术成了造势之人,它结合传统的美学元素,洞悉我们所忽视的江湖道义,足矣让武侠不再成为众人遥远的期待。
王家卫拍摄了一部拥有“诗意武侠”之称的《一代宗师》,也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华语作品,影片中东方韵味的服化道寓于王家卫擅长的氛围调度中,于是我们看见了更多生命的斑驳的光影,同时在武术的一横一竖中也看见了一代武人,普世的命运。
武侠不是梦,风流才是梦。电影的美感来源于王家卫对电影风格的把控,慢镜头的对打、诗化般的台词,巧妙的构图,还原了最灵性、生动的民国时代。精湛的服化道设计,展示了旧时代的轮廓,与叶问交手的小脚女性,遗留的三寸金莲在电影美的渲染下,有一种说不出的精致与孤独;宫家老爷子去世出葬时的排场、服饰、随从都是旧时代的缩影;叶问与宫二缠绵而诗意的武打镜头,颠覆了我们印象中的动作片。
对于王家卫而言这部电影是成功的,他做了他心之所愿:“想呈现那个时代的精气神,想把那个时代武术家的那口气用最最真实的手笔还原出来。”一部《一代宗师》证明了武侠不是一场梦,这时宫老爷子的话点亮了江湖: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有灯就有人。
而生逢乱世,宫二对叶问只言:「我在最好的时候碰到你,是我的运气」,宫二轻轻眨动的眼睑和那一滴眼泪,最后眼帘一阖,画面美的戛然而止。
《一代宗师》美术总监秋伟明谈服化道,电影场景均用木质墙面、手工雕花、金箔包裹,服装搭配要精细到每一颗扣子和配饰。若导演不是王家卫我可能会高成本的电影质量如何,好在这部是出自《花样年华》《重庆森林》《阿飞正传》等电影美集于一生的氛围大师之手。
《一代宗师》中章子怡的演技绝对是撑起服化道,而不是被服化道所修饰,要是把她往江山里一丢,浮沉起来的都是琉璃般的万种风情。
心高气傲的宫二,不愿妥切,求胜而不求全,念念不忘的回响仿佛停留在了他与叶问在楼道比武跌失的那一牵扯之间,宫二绝美的面庞,精致的鞋子和服饰在镜头下回旋,我竟联想到张爱玲的文字: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
这部具有气息韵律之美的华语电影,令人舒服的视听语言,独具鲜明的中国服饰,导演把武术的每一招每一式都融入了电影,王家卫导演一直没有变,还是习惯用第三方物件表达人物内心。
即便这是一部风格独立的动作片,王家卫依旧把主题推向了「爱恨情仇」,主角在儿女情长中的矛盾远远大于表面上的争名夺利,弱化了时代,高举了爱。
电影台词「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成了角儿,《一代宗师》中时势未必造英雄,人生的有趣在于留有遗憾,人生无常,并非事事顺心,一代人,一江湖,像叶问留下的那枚扣子一样,「我们之间本来就没恩怨,有的只是一段缘分」。
西蒙结语:本期介绍到这里就结束啦。我们对美从未有过一个明确的定义:去告诉我们应该用什么眼光看,按什么顺序看。而所谓审美的进步,不是对一部电影有了多么深奥的见解,而是我们原谅了哪些我们曾经以为的不完美。 在服化道仍对电影起到重要作用的今日,人人都可对其畅所欲言,选取日本、美国、中国的电影也是有别用意,我希望大家的「戏路」可以像珊卓一样天马行空。松子说人的价值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付出了什么。而王家卫说:功夫即时间。在这里西蒙想说:美即时间,值得耗时欣赏一生。
⑤ 我最喜欢的影片海报设计-你喜欢哪部电影的海报
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电影海报?01《泰坦尼克号》
当年风靡全球的卡梅隆经典之作《泰坦尼克号》,那时的海报我到现在还有印象。
原版海报上的小李子是颜值巅峰的时候,右下图的海报画面能让你记起经典的那句“youjumpijump”。
电影由海洋之心开始回忆,结束于海洋之心最终被露丝奶奶沉在了大西洋海底。我给你推荐这张由是LaurentDurieux设计的,海报所选择的核心元素是像征财富与欲望的海洋之心,搭配最受电影圈欢迎的Trajan字体。
剔除文字信息,第一眼看到这张海报的时候,很难将它和《泰坦尼克号》联系在一起,细看才发现这是挂在露丝奶奶胸前的海洋之心,衣领的形状巧妙地形成了泰坦尼克号的甲板。
02《小鬼当家》
大概是我至今为止最喜欢的一部喜剧电影了。1990年的电影,无论是剧情、场景、人物设定都不错。不同于一些喜剧电影硬扯笑点,它的笑点来于每个演员对于角色的完美诠释,当然还有编剧的巧思。
这么多年过去了,好像连美国自己也没有能拍出能与其比肩的同类型电影。下面来自AdamSimpson的海报设计,也经过了设计师的巧思,“小鬼”凯文没有出现画面中,而是通过笨贼滑稽的动作来体现凯文的机智,和电影情节一样诙谐搞笑!
03《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
如题所示——“最后的绝地武士”,AndrewKwan海报设计没有悬念,用最直观的方式点题:残阳如血衬托下那疲惫的背影缓缓消逝,一段传奇已然落幕,空中悬挂着两轮太阳,那是卢克的起源,也是卢克的最好归宿
你喜欢哪部电影的海报?最近我看了很多电影,也一直在想怎样才算是一张优秀的电影海报?
看电影前,它能激发你的强烈兴趣;
看电影后,它让你对电影中某些情节产生“顿悟”之感;
电影之外,它是一幅独立的审美作品。
八十年代以前,电影海报是以画家手工精心绘制的画稿为母本印刷制作的,特别是那些由大师级画家加盟的手绘电影海报画稿,它不但提升了电影海报的艺术品位,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现今高科技的引入,带来电影海报制作的革命,使得电影海报的制作变得非常便捷容易,相对于以往传统的工艺海报来说,几乎没有收藏价值。
电视机不普及的年代,看电影是奢侈品。手机都能看电影的年代,看电影变成日用品。因此电影海报也变得更大众化,商业化,由此弱化了电影海报的艺术性。
但不乏有一群设计师,他们凭自己的表达方式来叙述自己对电影的爱好。他们的作品风格多变,不强调明星效应,更注重电影本质的表达。这些海报作品,目的并非要如何将电影“卖”出去,而是作为从观众角度的对电影的更深层次的诠释,更像是电影的观后感。
因此我精选了一系列海报,从三大方面和大家分享与赏析:
一、给你一种顿悟的喜悦
01《泰坦尼克号》
当年风靡全球的卡梅隆经典之作《泰坦尼克号》,那时的海报我到现在还有印象。
原版海报上的小李子是颜值巅峰的时候,右下图的海报画面能让你记起经典的那句“youjumpijump”。
这些你没见过的优秀电影海报,绝对值得收藏!
电影由海洋之心开始回忆,结束于海洋之心最终被露丝奶奶沉在了大西洋海底。我给你推荐这张由是LaurentDurieux设计的,海报所选择的核心元素是像征财富与欲望的海洋之心,搭配最受电影圈欢迎的Trajan字体。
剔除文字信息,第一眼看到这张海报的时候,很难将它和《泰坦尼克号》联系在一起,细看才发现这是挂在露丝奶奶胸前的海洋之心,衣领的形状巧妙地形成了泰坦尼克号的甲板。
这些你没见过的优秀电影海报,绝对值得收藏!
02《小鬼当家》
大概是我至今为止最喜欢的一部喜剧电影了。1990年的电影,无论是剧情、场景、人物设定都不错。不同于一些喜剧电影硬扯笑点,它的笑点来于每个演员对于角色的完美诠释,当然还有编剧的巧思。这么多年过去了,好像连美国自己也没有能拍出能与其比肩的同类型电影。下面来自AdamSimpson的海报设计,也经过了设计师的巧思,“小鬼”凯文没有出现画面中,而是通过笨贼滑稽的动作来体现凯文的机智,和电影情节一样诙谐搞笑!这些你没见过的优秀电影海报,绝对值得收藏!
03《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
如题所示——“最后的绝地武士”,AndrewKwan海报设计没有悬念,用最直观的方式点题:残阳如血衬托下那疲惫的背影缓缓消逝,一段传奇已然落幕,空中悬挂着两轮太阳,那是卢克的起源,也是卢克的最好归宿
04《逃出绝命镇》
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一部充斥着恐怖、种族问题、融入了细思极恐的科技元素的电影。
JayShaw的设计是90年代常见的海报设计风格,去掉色彩,侧重图形和版式表现,画面定格在勺子从人头杯子中“取出”一动作,有意形置换的意思,也将视觉重点放在"GetOut"上面,意味深长。就像这部电影一样,惊吓不会在你以为它要来的时候出现,而隐藏在背后的秘密,比你所能想象的都更加大胆。
影片其中的爵士配乐和罗德的阴谋论让电影充满黑色幽默,也很有讽刺意味。
05《007:幽灵党》
不管你有没有看这部电影,都一定要看《007:幽灵党》的片头,其表现手法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影片来欣赏,甚至有人给出片头比影片还精彩的评价。
片头中所出现的戒指,是该片的主题:幽灵党,戒指上的图案正是一个八爪鱼和幽灵结合体图形。《007:幽灵党》原版海报的表现都在帅哥美女丹尼尔·克雷格和莫妮卡·贝鲁奇身上了。
由此来看PedroB.Maia版本的海报,和《007:幽灵党》片头一样,更偏向于用八爪鱼、幽灵、骷髅头等元素来表达影片的主题。
《007:幽灵党》片头
题外话:《007:幽灵党》片头配乐是由英国男歌手SamSmith演唱的《Writing》。
《瑞士军刀男》
星爷说得对,演死尸是个技术活。DanielRadcliffe,著名的哈利·波特一角饰演者,在《瑞士军刀男》里演一具非常重要的尸体,这具“尸体”会做鬼脸、喷口水,几乎“无所不能”,甚至展现出惊人的功能——剧烈的“屁流”可以成为喷气式划艇,带另一位主角汉克离开荒岛。
这是一部被网络归为剧情、喜剧、冒险类的影片。正确来说,这是一部黑色喜剧。PedroB.Maia版的《瑞士军刀男》海报,采用一个特别的视觉角度来设计,细看这特别的构图、荒诞的行为,就如观看这部电影一样,笑着笑着就哭了。
07《超能陆战队》
无疑,“大白”的受欢迎程度远远高于电影本身。“大白”面部造型灵感来自于日式铃铛,角色设计师ShiyoonKim发现铃铛的上部有一个细长豁口连接两个孔,这启发了一条线连接两只眼睛的设计。
这种没有嘴巴的极简的设计概念让“大白”用眨眼和肢体动作表达情感,反而给大家对“大白”丰富肢体的语言有更多的解读。BerkayDaglar这张海报可谓诠释得非常到位了。
二、让一场电影变成静止的画面
抛开情节,许多电影都拥有优质的画面。其中要数韦斯_安德森的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电影中的色调、道具、布景,高饱和度的色彩,每一帧画面的注重细节到达了偏执狂的水准。
这种画面构图及色彩运用给观看电影的人带来视觉盛宴。
下面推荐的海报作品,并非从影片中截取画面创作那么简单,而是设计师通过个人风格,用自
08《星球大战VI:绝地归来》
出自JaehwaLee之手的海报,干净的背景,营造出广阔的空间感,角色造型因此而更突出,STARWARS字体美感一览无遗。
09《蝙蝠侠》
黑色的美。蝙蝠侠作为暗黑系英雄,再加上剧情本身和场景风格都是在黑暗的整体氛围中活动,巧妙地用黑色做插画,奠定黑暗的画面情感基调。
10《水形物语》
哑巴姑娘爱上鱼人,虽然时代定格在压抑的冷战背景,涉及到了当今社会中种族歧视、同性恋、弱势性别等这种现实社会问题。但故事将情欲与近乎神圣的爱情融入到了“水”这意象里,完成了一个美丽奇幻的成人童话。
11《剪刀手爱德华》
女主家居住的地方以前是从不下雪的,只有当爱德华出现后洁白的雪花才开始飞扬在那片土地上空。作为一个机器,爱德华几乎没有表情,一双尖利的剪刀手也不利于表达感情,冰冷的色调衬托在他惨白的脸上反而更加令人难忘。
12《银翼杀手2049》
在凸显色彩的同时而不失去反乌托邦的感觉,此片摄影指导为罗杰·狄金斯之作,画面中不是烟雾和粉尘的沙漠,就是阴冷潮湿的雨夜,成功地让你人感到未来的不适,随便一帧画面都是一件艺术品。
而下面这张海报,ChrisSkinner通过他个人的风格,将赛博朋克式的末世街景和暧昧的霓虹灯管重现你的面前。
13《黑客帝国》
20年前的经典科幻片,ChrisSkinner用自己的手法来描绘场景,细节处理得非常精细,可以作为一部独立的作品来欣赏。
《新蝙蝠侠》即将上映,红黑海报设计有多么高级?引言:小伙伴们期待的影片《新蝙蝠侠》,已经出了红黑海报,看过这个海报的小伙伴们表示,这个海报的设计实在是太高级了,红黑配色直接拉满了悬疑氛围。片名带着蝙蝠侠的剪影,给人一种黑暗血腥的感觉,非常符合电影的基调,是设计感超赞的一款海报。
一、该海报设计感十分高级
这个海报在设计感上是非常高级的,比如下面这张海报分为红黑两部分,蝙蝠侠的侧身和飘起的披风连接成了一个部分,片名放在海报中间偏上的位置,以红底黑字的方式呈现,海报整体留有大量的留白,给看到这张海报的人更多想象的空间。
二、该海报设计极具内涵
像下面这幅人物居中的版面设计中,两边的脸分别是穿戴制服前后的样子,既展现出了主演罗伯特在影片中的形象,同时黑白灰的整体色调上加上侧脸打在蝙蝠侠脸上的红光,暗示了蝙蝠侠将会遇到危险。
三、该海报运用了非常巧妙的元素
在预告片中,谜语人占据了非常重要的戏份,因此有些海报也非常注重问号元素的表现,比如说。下面这张海报,一个人在海上举着信号棒,漂浮的烟雾把影片中重要人物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问号的形状,红色的光线把海报整体的氛围烘托的更加诡异,暗示了蝙蝠侠在探索真相的途中,会遇到许多谜团,巧妙地暗示了剧情的发展。
新蝙蝠侠的海报设计,让许多小伙伴们大饱眼福,吸收到了许多海报专业知识,同时,也非常期待《新蝙蝠侠》能够给大家带来印象深刻的剧情。虽然蝙蝠侠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但是人们对于正义的渴望却从没有停止,希望像他一样,凡人之躯也能够成为超级英雄。
⑥ 有哪些电影的片头片尾堪称经典
当电影爱好者们谈到电影《阿甘正传》时,往往会提到影片片头和片尾的羽毛飘落的场景。这一场景,能够精准地刻画出影片主题、情感以及人物性格等方面,深深地印在了观众心中:
因此,可以说,影片片头和片尾的羽毛飘落都堪称经典。它们不仅反映了电影中的情感主题,也彰显了电影的良心和品质。随着白色的羽毛在风中轻盈飘舞,阿甘那种豁达、不屈的精神也在观众心中生动展现。至今,这一经典场景仍会让人回味无穷,奠定了《阿甘正传》的经典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