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结合当下影视如何对历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用影视资源来丰富我们的课堂。那么,影视资源的运用在历史教学中有哪些作用呢?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运用影视资源呢?本文主要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影视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1.运用影视资料,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提到:历史课要“结合具体、生动的史实,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利用影视资源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我在给七年级学生上第一课《鸦片战争》的时候,首先给学生播放了电影《鸦片战争》的片段,导入新课。讲完课文后,要求学生课下观看电影《鸦片战争》的完整影片,下一堂课讲一讲看到的故事情节,谈谈自己的感想。结果第二节课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谈出了自己的感想,极大地刺激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曾经有一位家长说:我儿子现在对历史课很感兴趣,不只经常观看历史影片,现在只要和历史有关的内容,他都很感兴趣!是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历史课有了浓厚的兴趣,何愁学不好历史呢?
2.运用影视资源,可以为学生创设特定的历史氛围。现在学生对中国近代历史的认识浅显,对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无从了解,而单纯靠老师的讲解,往往学生感触不深,不能身临其境,也就无从理解历史事件在历史长河中的作用和意义。所以我就充分利用影视资源,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特定的历史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氛围中。我在讲《内战烽火》一课的时候,先给学生观看了电影《重庆谈判》片段,其中蒋介石在发电报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要看到的,是和谈邀请电报如何被中共拒绝。这时,学生就会思考:面对蒋介石的阴谋,毛泽东去还是不去?去会有什么危险?而不去又有什么后果?把学生带入了特定的历史氛围中,对于毛泽东的良苦用心和大无畏的精神,学生就有了更深的体会。
3.运用影视资源,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教学效果得到升华。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到:历史课要让学生“感悟近现代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英勇奋斗和艰苦探索,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决定作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历史责任感”。那么,如何使这么抽象的目标落实到教学中来呢?只靠老师的简单讲解是不行的,学生必须有一个具体的认识,使他产生共鸣,这样才能达到我们这方面的目标。我又想到了影视资料。通过让学生观看影视作品,能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共鸣,认识上得到升华,行为上得到规范。在讲《战略大决战》这一课时,我通过《大决战1.辽沈战役》、《大决战2.淮海战役》、《大决战3.平津战役》系列作品的片段,给学生呈现出战略大决战的宏大场面,使学生体会毛泽东等领导人以战略家军事指挥家的伟大胆略和雄伟气魄,把握战略决战这一历史机遇,最终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增强了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这一课中,影视资料的作用发挥得非常充分,比起教师单纯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二、影视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合理利用
1.影视资源运用的时间、时机。影视资源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不是越多越好,要合理把握影视资源在课堂上展示的时间。如果时间过长,就会“喧宾夺主”,影响本节课的正常教学,把一节历史课上成了影视课。在运用的时机上,如果有些知识点、有些细节单纯靠老师讲解或文字表述效果不好,就可以运用影视资源,起到直观的效果,比起老师讲解或文字表述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影视资源的选材。首先,要注意题材的选取。课程标准的课程开发与利用建议中提到:历史教师要“合理利用历史题材的视频资料”。近年来历史题材的影视音像作品大量增加,成为一种非常重要而且容易获取的历史课程资源。文献纪录片一般能够具体、生动地再现某段历史,刻画某些历史人物,叙述某些重大历史事件,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认识历史,是应重点利用的影视资源。对于历史题材的影视文学作品,对那些比较接近历史实际、与课程内容有密切联系的作品,可以有选择地加以利用,因为它们或多或少能够提供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有益于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感受历史,增强他们的历史感和历史理解能力。在选材时,如记录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大国崛起规律的《大国崛起》,系统地梳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复兴之路》等等,都是很好的历史资源,可供历史老师选择。其次,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取合适的影视资源。如初一可以看《中华上下五千年》,根据教材进度,讲到哪儿看到哪儿,再如《中国通史》也不错。初三年级学习世界历史,选用《大国崛起》就非常合适。
3.要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影视作品和历史史实的联系与区别。近一段时期以来,抗日“神剧”频现荧屏,各种娱乐化、商业化甚至低俗化的情节出现在电视作品中,作为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过程中的中学生来说,极易形成不良影响。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该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电视剧中有很多情节是编剧、导演为了满足观众的需要而杜撰出来的,我们要学会辩证地去认识影视作品中的历史情节。如果要了解接近历史史实的影视作品,我们可以看一些文献纪录片。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影视资源,可以与教材相互补充,使抽象、枯燥的语言叙述形象化、具体化。只要运用得当,就可以为我们的历史课堂增光添彩。
② 二战后,德国如何用电影反思历史
纳粹法西斯,对于德国人来说,是个无限敏感的词语。如今,在人们心目中,纳粹法西斯便是罪恶极权制的代名词。作为法西斯发源地的德国,从将投降日定为解放日那天起,便开始了漫长的反省。
从全民接受反战、反法西斯教育,到毫不避讳提及希特勒法西斯对犹太以及其他民族的伤害、展开各种各样的悼念受害者活动、大力宣传本土反法西斯组织,德国堪称反醒二战最彻底、也最深入的国家。其实希特勒法西斯暴政对待德国本土异议人士的迫害,对德国民族的伤害,也不可忽略。
当时大批大批的德国青年被洗脑送上对外扩张的前线,充当法西斯扩张势力的工具、炮灰,纳粹对本土的思想控制、恐怖镇压,将本国智障儿童、精神病患者等弱势群体批量“消灭”的残暴政策,比之对待其他民族的发指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此,二战时的德国本土亦存在一大批热爱自由、反对法西斯的人,有的秘密成立地下抵抗组织,在大后方屡屡重创纳粹,这类秘密抵抗组织从1933年开始逐渐增多。
例如慕尼黑大学生组织的“白玫瑰”便是有名的抵抗组织,2005年,德国导演将这支抵抗组织的事迹搬上银幕,取名《希望与反抗》Sophie Scholl - Die letzten Tage(2005);
更有甚者,在纳粹内部亦有识破希特勒暴政本质的军官发起秘密刺杀行动,据统计,针对希特勒的刺杀行动高达15起之多,最著名的莫过于史陶芬堡发动的“瓦尔基里”行动。去年阿汤哥亲自上阵,在银幕上再度演绎这一传奇事件。
极权制度曾将德国民族拖入最黑暗的深渊,群体性狂热曾将德意志民族热爱自由的精神摧毁殆尽,二战后新出生的德国人面对父辈犯下的罪孽,一度陷入迷惘。正是有着如此特殊的背景,比之其他国家,德国电影对反思二战题材、反思极权制度题材的偏好显得尤为突出。
德国终战三部曲之一《帝国陷落》Untergang, Der(2004)根据希特勒秘书特劳德尔?琼格的回忆录《直到最后时刻》和史学著作《希特勒的末日》改编而成,影片犹如纪录片般客观冷静地呈现了纳粹帝国最后的时刻。
本片最大的优点,便是并未将希特勒与纳粹军官脸谱化,而是费尽心力想要触及、剖析最深层的问题:全民狂热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极权制度是如何将人煽动得泯灭人性的?
终战曲之二的《希特勒的男孩》Napola(2004)则将视角深入纳粹军官学校,聚焦纳粹如何将一群少年打造成泯灭人性的种族主义分子。
影片通过两个少年最后以死解脱的悲剧和另外一个少年理想的幻灭,来控诉纳粹制度对人性的摧残。
终战曲之三――《希望与反抗》则直接表现慕尼黑地下组织“白玫瑰”两位当事人反抗纳粹的事迹。影片大部分的场景是直接呈现女主角被捕后,与纳粹审判官激烈辩驳的过程。
朱丽娅?耶恩奇(Julia Jentsch)扮演的女主角索菲亚对自由信仰的执着、临危不惧的勇气,真真让人感受到黑暗年代里自由斗士的铮铮铁骨。
面对纳粹偏执的种族主义言论,索菲亚冷静无比,一一进行反驳。纳粹种族主义站不住脚的言论在正义与良知面前,显得苍白、不堪一击。最后她在审判席上说出了让纳粹心里发毛的一句话:用不了多久,你就会站在我们站的地方。
正像结尾主人公被处决前呐喊的一句“自由万岁”,这部电影其实是一曲纯粹的自由颂歌。
去年那部《刺杀希特勒》Valkyrie(2008)即是照搬那场著名的刺杀事件,商业化的制作班底将一个英雄式的刺杀行动表现的如白开水般无味。
毕竟,纳粹并不触及老美的神经,反思极权与纳粹,那是德国人的事。
无论如何,这些正面表现反抗纳粹独裁实例的电影,都表明了,当时并非所有德国人都屈从于纳粹,正义与良知从未在这片土地上消失过。
去年两部涉及政治题材的影片――《朗读者》The Reader(2008)、《浪潮》Die Welle(2008)也是关于德国二战创伤最典型的例子。
《朗读者》主要聚焦战后新一代德国人直面父辈犯下的罪恶的矛盾心态,刚出生便要背负沉重的历史包袱,是战后新一代德国人的集体命运。
影片通过主人公麦克的视角提出这样的质疑:为什么所爱的人曾经是杀人不眨眼的纳粹?为什么父辈会做出如此泯灭人性的举动?麦克既想去理解安娜,又同时要谴责她对犹太人犯下的罪过。
但这两者是互相矛盾的、无法统一的悖论。《浪潮》则用课堂教学的方式一步步还原极权制的兴起、发展、走向失控的过程,
以警醒人们,即使在这个人人都以为纳粹已成为过去的现代文明社会,极权制依然会随时随地借着另外一种面目复活。
二战中德国法西斯战败,领土被同盟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划分成四个区分别占领。
美、英、法三国占领区联合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西德。苏联占领区独自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东德。自此,战败后的德国便一分为二,分界线便是穿越柏林城的一条长达数千公里的人为分割线。
随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冷战气氛的日趋紧张,东德政府于1961年在东、西德分割线上砌起一堵墙,目的是防止东德技术工逃往西德。
如此一来,柏林两端的市民便不能自由往来,从而酿成为德意志历史上难以磨灭的分裂之痛。彼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John F. Kennedy)有一篇颇为著名的演讲。
他这样驳斥柏林墙的不人道:“自由有许多困难,民主亦非完美,然而我们(民主国家)从未建造一堵墙把我们的人民关在里面,来防止他们分开我们??自由是不可分割的,只要一人受奴役,所有人都不自由。”
一堵柏林墙,将两边的至脉血亲一朝隔断,然而向往自由的德国人民一天都没放弃过翻越这堵墙。每年大批东德人冒着被边境警察击毙的危险,翻越柏林墙,逃向西德。
如《逃出柏林》The Tunnel(2001)中呈现的那样,有开着汽车直接撞开柏林墙,逃向自由世界的成功例子;亦有被边境警察实弹击中,横尸柏林墙下的悲剧。
总之,一堵柏林墙演变出多少悲喜剧。后来随着冷战的结束,东德并入西德,德意志终于完成了统一。柏林墙历经三十载,成为德国近代史上最大的创伤之一。如今残存的柏林墙遗址犹如一道刺目的伤疤,提醒着德国人曾经经历的苦难。
德国电影对这段历史多有涉猎,2001年一部《逃出柏林》便是讲述了一起发生在柏林墙下的逃亡事件。
影片中一帮东德人费劲九个月的时间挖通柏林墙地下一段通道,帮助亲人逃出东德。
电影最大的诟病便是将西德简化为自由乌托邦,将东德形容成极权牢笼,从而抹杀了影片更深层次探讨柏林墙问题的可能性。在这部影片中,一段离奇的逃亡故事在三小时片长被表现得跌宕起伏、惊心动魄,多条线索有条不紊地穿行其间。
只是,类似于《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式的成功故事与英雄式高大全的人物塑造,使得这部旨在反思柏林墙历史的电影显得过于通俗平凡。
而逃亡的目的――自由,却未能得到更刻骨、更深化的剖析。最后皆大欢喜的圆满结局消解了影片的真实性,从而使得这部电影看上去犹如冒险故事般虚空。
同样着墨于东德极权体制的罪恶以及对自由的向往,《窃听风暴》Leben der Anderen, Das(2006)更能打动人心。这得益于影片对于人性的深度开挖和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影片通过表现一个生活在极权体制中、并为之效力的秘密警察的人性苏醒,以表达极权体制对人性的摧残,同时寄托人性最终将冲破极权牢笼、走向光明的美好愿望。
在一个遍布秘密警察、对国民生活进行严密监控的集权社会中,民众随时面临被拘捕、被窃听的危险。各种丑陋的怪象借着冠冕堂皇的理由上演:丑陋的文化部长肆意利用手上的权利,霸占美丽的女演员。
影片中这令人作呕的一幕,便是借喻集权制度假以各种冠冕的理由,肆意践踏人性。片中美丽女演员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过程,便是美好人性被暴政摧残至泯灭的活脱脱的范本。女演员最后逃不开负疚的心理,被急速飞驰的汽车撞死在马路上,一朵美丽的鲜花就这样凋零了;
同样死去的还有与世无争的导演、知识分子,他选择了自杀,因为在黑白颠倒的年代里,“自杀已经是最好的结果,因为他们不能忍受那样活着。
没有流血,没有热情,他们只能选择死亡,死才是唯一的希望。”导演通过这两个人物不同的死亡,表达个体对极权暴政最沉痛的控诉。本片虽与柏林墙并无直接的联系,
但其内在的精神却与当时的政治势态休戚相关。
再者,东德严肃的政治气氛是促使柏林墙诞生的因素,更是促使大多数东德人翻越柏林墙、逃亡西德的最直接因素。
依照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讲,影片中像维斯勒这样觉醒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一个都未曾有过,真正的历史,比电影里呈现的要黑暗得多。
如果说《窃听风暴》有着冰锥刺骨的冷硬质地,那么《再见,列宁》Good Bye Lenin!(2003)则显得更为温情默默。
这部影片聚焦柏林墙倒塌之后一个东德家庭的喜怒哀乐。对柏林墙的反思发人深省,既有对东德极权体制下思想控制的无情揭露,又不时地流露出对旧时代的怀念,曾经经历过的美好和残酷,伴随着每个个体的记忆,成为时代的注脚;
被高度美化的西德却也并非尽如人意,两极不对等的社会一朝融于一体,无尽的矛盾、麻烦便接踵而至。逐日恶化的就业形势、物欲侵袭、价值观面临挑战等等问题,均是柏林墙带给德国人民的创伤后遗症。就像那座被直升机吊起的列宁雕像,
在夕阳余辉中缓缓走下历史舞台,一个时代无可奈何地结束了。有惋惜、有留恋,然而终究要面对新的生活。亚历山大庆幸母亲能在自己亲手打造的旧世界中死去,而她的骨灰会随着她生活的时代随风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