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一年能引进几部好莱坞的大片啊
18日,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中国以后每年将增加14部美国进口大片,以IMAX和3D电影为主;美国电影票房分账比例从13%提高到25%。这意味着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好莱坞大片与中国观众见面,该消息在美国、中国的电影人中引起的反应几乎是“爆炸性”的。
看看这份协议,可都是干货
虽然这份协议的详细内容还没有通过国内的官方渠道正式公布,但外国媒体已经纷纷曝出中美电影产业将会有新一轮合作、中国将引进更多美国电影等系列消息。据媒体披露,协议内容包括:
1.中国将在原来每年引进美国电影配额约20部的基础上增加14部3D或IMAX电影,而好莱坞几大巨头的垄断也将被打破,美国私人小型厂商也将在中国获得更多的发行机会;
2.修正20年前定立的分账计算公式,美方票房分账从原来的13%升至25%;
3.增加中国民营企业发布进口片的机会,打破过去国营公司独大的局面。
不过,这个新协议何时执行、如何执行等具体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细化。据业内人士透露:“从签署文件到正式执行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最快也要等到6、7月份。”
与此同时,美国梦工厂动画公司老板杰弗瑞·卡森伯格也宣布与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等3家中国公司在上海联合创办总资产3.3亿美元的动画企业,打造一个“东方梦工厂”。中方将持有55%的多数股份,美国梦工厂持45%。
大片+小片 每年能看64部进口电影
上面生硬的官方用语以及枯燥的数字可能让你看得有点头痛,没关系,我们来给大家解读一下。
现在引入外国影片主要有3种方式:每年20部的分账大片;各种一次性买断的批片;近一两年才出现的特种片。合计起来,每年国内院线可引进近50部进口电影。
上面这段提到了一个名词“特种片”, 那什么是特种片呢?即特种电影,指在常规电影技术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电影类型。简单地说,目前观众最常看到的特种影片是3D、IMAX和IMAX3D电影。
“每年20部海外分账电影的配额之外增加14部分账电影的名额,但必须是3D电影或者是IMAX电影,而其票房分账比例也将由此前的13%提高到25%。电影业面临洗牌,极大增加国产电影的压力,当然也可能吓退盲目投资。”谭飞分析说,如今,协议规定再增加14部大片,也就是说,杂七杂八加起来,一年能看到64部进口电影,其中大片由20部左右提升到34部左右,增加了70%。
“喊了N多年,这回狼真来了”
国内影人痛并快乐
好莱坞进入中国内地电影市场之初,业内“狼来了”的声音就不在少数。如今狼“真的来了”,自然也引起了中国电影人的顾虑和担忧。
星光国际传媒董事长王喆在微博表示“国内电影公司往后的日子更加艰难了。是时候醒悟和自强了,不能再随便圈点钱就拍一部片了。”而导演高群书表示,“中国电影市场对美国开放,毁掉的是那些靠侥幸、靠所谓的明星阵容、靠吃老本、靠黑手操作市场取得某种成功的电影制作者。对提高中国电影的整体制作水准、对符合电影规律的制作者,只能是幸事。中国电影虽暂有疼痛,长远来说,是好事。中国电影已经被自以为是的傻人们毁了好几十年了,该醒了。”
华谊兄弟制作总监张大军的话也许能代表更多人的心声,“喊了N多年,这回狼真来了……但愿大陆电影行业不是尸横遍野,而是浴火重生!”台湾导演朱延平更是用了4个字“吓尿了没”来调侃国内电影人。
2月19日,冯小刚在微博指出:“好莱虎来的越多,中国电影人的创作空间就越大。因为把关的尺度是一个标准,他们能拍的内容我们也同享;政府必须加力打击盗版,不然好莱虎跟你急,这成果我们也分享,这回俺们有好莱虎撑腰了;对观众是好消息,优胜劣汰。怕什么呢?”
『贰』 中国电影的特效那么假,为什么不用美国的特效制作团队呢
首先,中国电影特效并非都假,其次,也有中国电影请来好莱坞特效团队。
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就要依赖好莱坞团队。今天我们回答的重点是,为什么不用美国的特效制作团队?
一是经费考虑。
一分钱一分货。好莱坞特效逼真,是基于技术、经验、人工,难免烧钱。
[指环王]三部曲特效恢弘,但那是维塔工作室由120名员工耗时七年半的成果,光是道具就做了48000件。
二是,中国电影特效制作的成长,同样需要给机会实践。
好莱坞顶级视效工作室,包括工业光魔、维塔数码、数字王国、索尼图形图像公司。
不光对于特效公司,对于拍摄方,同样也需要积累经验。并不是拍完前期,直接把素材丢给特效公司就了事,而是要在前期就互相沟通、提要求,不断修改。
『叁』 外国电影是如何引进到中国的,又是如何赚钱的
电影院卖票就是电影院赚的咯。
不过也分买断和分成的方式。就是直接买下电影播放权,然后我这边播放多少卖多少门票就与电影公司无关了。或者是有分成的,就是电影院票房收入一部分归电影公司所有。
电影公司一般播放权卖一次,碟的销售也会卖一次,可能海外也会卖一次。
票房高的原因就是很多人买票去看电影。而好的导演和大牌的明星就是具有一定的观众和影响,会让喜欢这些导演和明星的人买票看电影,从而提高了票房。当然,卖断模式的,票房再高也和明星导演没关系了,因为电影公司获得收入是固定的,导演和明星拿的工资也是开拍的时候就说好的。恩,高票房对导演和明星的声誉会有提高作用,那下次拍戏的时候片酬自然就多了。
如果是按分成的方式,电影院票的多少取决于电影院想多赚还是少赚,这是电影院自己的商业决策了。电影公司和电影院谈判也是一家一家和院线谈的,各家的价格不同。恩,其实多个电影院和在一起叫院线,比如太平洋、中影经典、奥纳等等,他们都拥有很多家电影院,电影公司和他们谈判以后,他们自己拥有的电影院票价就是相同的。电影公司应该是没有统一收费的。不过各家价格应该相差不大,因为电影放映是有时间性和档期的。
引自http://..com/question/127396390.html?fr=ala0
『肆』 中国电影海外销售超600万美元,中国电影与好莱坞大片的差距在哪里
中国电影与好莱坞大片的差距主要在于版权的范围和特效技术上。
在2017年11月份举办的美国电影市场(American Film Market,简称AFM)上,一部中国电影在这场世界最大的电影交易会上,引发了各国片商的青睐和抢购,一举创下超600万美元的销售好成绩,它就是商战动作电影《中国推销员》。
特效的差距
而CG动画制作可以省略即时拍摄的步骤,直接在计算机中通过CG建模进行全方位模拟,实现高速摄影、打斗特效和环境变化。漫威影业公司制作的《银河护卫队》系列,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在星爵的银河护卫队中,有两个完全由CG制作的角色——树人格鲁特和火箭浣熊。据了解,制作树人格鲁特和火箭浣熊不仅带来技术上的挑战,同时也需要剧组像对待其他表演者一样对待,为此,漫威公司安排了多家特效公司进行动画测试。而中国电影起步较晚,没有外国那么高级的特效,只有被戏称为5毛钱的特效。
中国与外国电影的差距比较大。这个差距是多方面的。不过中国电影正在进步,期待更多好作品。在学习的道路上,好莱坞的电影一直都是模范。
『伍』 中国电影每年引进片数量是多少啊
首先,每年国内公映的外国片都是有数量控制和国别份额的。
引进片就分两种:分账大片和批片。
前者一般都是好莱坞大片,基本都算美国的,所以是目前五大studio盯着进出口要名额,华纳、迪斯尼、索尼一般都是大户,环球、派拉蒙相对少一点,环球最近最出彩的就是速度与激情5吧,派拉蒙这两年也就主要靠变形金刚。。。
也有个别非美国片,也能做成分账大片的,法国有过几个,如果没记错《郁金香芳芳》可是走分账大片,《Fly Boy》曾创分账大片的国内票房最低记录,具体不记得了,几百万吧。。。
问题问的宫崎俊电影,归日本片,还是动画片,一般说来,都应该算批片。
分账大片原来一年20部,几个studio玩命抢指标,批片原来也是一年20部,据说现在增加到30部,但要分国别,基本所谓欧洲大国最多三两部,其它电影小国,偶尔能轮一部就不错了。
但今年3月19日,WTO官司中国输了之后,对中国引进片市场的影响,目前并不清晰,主要至少我还没看到任何官方文件或者报告,甚至是详细报道说明这事,比如说指标和额度有啥变化等,所以2011年引进片和批片指标数量,我还真不清楚。
除了上面两类引进片,这两年还多出一种引进片,叫“特种电影”,说白了,就是3D片。
原则上,3D引进片是不占上面两类指标的。
所以,技术上,每年引进片总数现在肯定超过40部了。
因为题材敏感,《日本沉没》最后时隔一年半后,最终国内低调上映,没有任何宣传,据说几十个胶片拷贝地区轮流发行上映,最后居然4000多万票房,大赚一笔,只是资金成本有点高,整体性价比其实并不能说太好吧,毕竟拖太长时间了。
而《翡翠森林》在中影这个关口,就直接以啥啥理由,具体理由忘了,其实也不重要,不让引进,就不让引进,还去问为什么嘛?反正结果就是审查不过,发行公司跟片方TBS解释,退片。
中影有时候让某个引进片不过,不是从政策角度,而是从市场角度,他认为没市场,就会建议你别干这事了,浪费名额。这很难说对或者不对。
就像中影对引进Pixar动画片(别说日本动画了,好莱坞动画又怎样)一直不感冒,因为的确在WallE之前,Pixar动画片在国内都两千多万票房,无论是赛车还是海底还是玩具各种总动员,而到了WallE更逗,据说中影因为前半小时没台词,说小朋友看不懂,直接给pass了。谁说Pixar动画是只给小朋友看的呢?
这事直桥袭到3D的《飞屋总动员》给改变,当然也有之前《功夫熊猫》的功劳,国内市场再也不能小瞧好莱坞动画片了。
但,日本动画片在中国影院的市场,目前还是空白。
之前,似乎引进过几部《机器猫》和《柯南》大电影,一般都是经过一系列运作后,成功地比日本晚正好一年上映,结果就跟《日暮》上映时,售票员还提醒观众,说这不是《日暮2:新月》,是第一集。
前一阵我去看国内上映的最新一集《柯南》大电影的时候,跟老婆一起,看到大半,老婆说,哦,这集我看过。。。回家查了才知道其实是去年在日本公映的一集《柯南》大电影。。。
这是日本动画电影在国内引进的现状。
宫崎俊最新这部《偷东西小玩意》(名字记不准确——经大家指正中文片名应为《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我是在香港看的,片子真好,结尾真棒,意犹未尽,但说实话,以国内发行经验来看,这片也不见得在国内有票房。
即使国内宫崎俊知名度很高,但要转化成观众购买力,还需要一个宣传和市场推广的过程,所以都不好说。
『陆』 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票房10亿,那么中国赚多少
参照国际通行的票房分账形式,进口大片各方收入分成的比例是制片方35%,发行方17%,放映方48%。为了迅速占领中国市场,进口大片的制片方还承担了宣传的费用。尽管这样的分账比例似乎对制片方较为不利,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国外尤其是美国制片方依旧从中国的市场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不知道现在的行情是否依然如此,仅供参考
『柒』 中国一年引进几部外国电影
中国每年引进电影增至34部 业内称狼真的来了
据报道,中国与美国已经就电影工业交流和电影文化发展等相关问题达成了部分协议。
1、中国将在原来每年引进美国电影配额约20部的基础上增加14部3D或IMAX电影;
2、美方票房分账从原来的13%升至25%;
3、增加中国民营企业发布进口片的机会,打破过去国营公司独大的局面。与此同时,美国梦工厂也宣布与三家中国公司在上海联合创办总资产3.3亿美元的动画企业,打造一个“东方梦工厂”。中方将持有55%的多数股份,美国梦工厂持45%。
每年引进电影将由20部增至34部
消息经网络发布后,立刻引发业内人士在微博上的热议:有人觉得这次“狼真的来了”,但也有人觉得对于中国电影来说,不见得是坏事,更举例说:“台湾电影被好莱坞灭了那么多年不也重生了么?”
『捌』 电影盈利模式
投资电影从2002年2月1起《电影管理条例》里面明文规定之后,在国内就正式合法,但是在那时候电影市场完全是被影视圈内人士或者有资金实力的人以及公司垄断的一个行业,普通人即使你有这样的资金实力,也很难找到这样的机会去参与一部电影版权的投资。
很多影视明星都曾经在新闻媒体上公开表示,他们做演员片酬并不是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最大一部分的收益其实就是来源于电影版权投资。电影投资的收益当然主要是来自于电影上映之后的票房数据,票房越高,收益越高。
『玖』 美国国内进口中国电影有多少部的限制吗
中国每年有20部电影的配额,其中14部不能在美国制造。在美国没有限制。你想输入多少都可以。可能不少于100或200。看看别人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