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助:谁可以告诉我电影的逼真性和假定性的具体内容
补充楼上
逼真性来自电影的纪录本性, 这是电影的最基本的规律之一,另外一个规律就是似动现象, 以及由似动现象所带来的立体幻觉和运动幻觉. 一个电影创作者如果不懂得电影的必可少的逼真性,那就不是一个好的电影创作者. 不逼真看不懂. 马虎不得. 难道你对待你的出国护照上的那张照片像不像你毫不在意吗? 边防站认不出来是你怎么办. 逼真时,观众意识不到,不逼真时,观众立即会发觉, 因为他看不懂了.
一般认为戏剧表演是假定性较强的表演,而电影则是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的。为什么反而说电影是假定性极强的表演呢?
这是因为电影表演的银幕形象的完成要经历一个相当复杂的创作过程。它所扮演的角色实体只不过是电影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众多的因素制约着他,使他在从“自我”走向影像的过程中并非能够做到“自我”主宰一切。
电影的纪实性、逼真性特点体现在它面对观众时使人有置身于真实环境的感受,而实际上,在现场拍摄时,由于拍摄的非连贯性,以至于每场戏都被无数次地打断,再开始、再打断……这使得演员并不是真的在一个十分真切的环境中演完一场戏。在这点上,电影表演创作的环境远不像在戏剧舞台上那样有一个相对真实、完整的空间,有一个自己的天地。戏剧演员用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一鼓作气地将多幕话剧演完,即使场与场之间稍有间歇,但观众仍在剧场中等待观看。直到最后大幕落下,演员才在舞台上向观众谢幕。而电影演员的特殊创作形式,使他们表演时从不面对观众,而是面对一台冷冰冰的摄影机,它没有表情,没有反应,它会时时在演员的左方、右方、前方阻碍脚步,挡住演员的视线。电影演员完全失去了及时得到观众反应的机会。有经验的戏剧演员常常会感受到观众的热情,演到最激情的时候也会感到观众被深深吸引、台下寂静无声,到落幕时才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对演员来说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满足。这说明观众对他的表演给予了充分肯定,演员也会因此更好地调整自己,把握人物,会一场比一场演得更好。相比之下,电影演员是可怜的,他们拍完一场戏的许多孤立镜头,要在很多天后看样片时才能看到自己的表演。这种非独立性、非连贯性的创作方法,决定了电影表演确实是假定性极强的表演形态。
电影的拍摄也可以到某些真实的环境里去拍。例如,需拍摄在医院病房里的一场戏,就可以到病房里去拍;需要拍监狱的戏,也可以到真的监狱里去拍。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再真实不过了。但对电影表演来说,并非如此。由于拍摄的需要,场景早就被破坏了。如人物正处在一个十分孤独的沉思中,而在他的周围却拥挤着一批工作人员,有的在打光,有的走过来给他修装,即使导演已经喊开拍了,这些人仍近在咫尺,瞪着眼睛注视着他。有时摄影机的位置紧紧地卡着他的腿,有时灯就挂在他的头顶上,等等。演员的走动更受到限定。人们从影片上看到的情景和在现场拍摄的场景,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气氛。因此我们说,电影的表演实质是假定性极强的表演。
电影表演的特点不仅表现在创作环境上的不同,还表现在常常需要与无实物的对象进行交流,因为在拍摄特写镜头时,它们不可能同时放在一个画面里。这样,演员只能通过自己的想象与对方进行语言对话或情感交流。而特写镜头又往往用于角色情感较为激烈的时刻,不仅要想象出对手的样子和神态,还要想象出他听了你的话之后的具体反应。这样的假定性表演远远超越其他表演形式。
摄影机常常在运动之中,这也造成演员创作的困难。演员不仅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和对手交流、演戏,同时还要用眼睛感觉自己走动的速度是否和摄影机保持着相对稳定的距离。演员在动,摄影机也在动,这两个“动”碰在一起,势必要影响、分散演员的注意力。因此,为适应电影表演,演员在支配自我意识和角色意识的心理过程中,要使二者协调并使之达到融为一体的状态。换言之,既具有有意识地转移和流动自我注意的指向,又能依照角色的思维逻辑去行动、去动作,这是电影演员必备的基本功,这是电影在真实背后隐藏的极大的假定性特点所决定的。
2. 电影确定每秒24格的历史是怎样的
摘自网络知道:在最早的电影里面,一幅静止的图像被称做一"帧(Frame)",影片里的画面是每一秒钟有24帧,为什么是24帧,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因为人类眼睛的视觉暂留现象正好符合每秒24帧的标准,所以用多也没有意义还会浪费电影胶片,增加成本,所以就是24帧。这个24帧/秒就是电影胶片常用的格式,也就是说,拍一秒钟的电影,那个胶片走24格,说白了想照相机拍24张底片 少了,人的视觉暂留是0.01秒,人感觉不道移动。因为是给人看的。多了也没用。同理给狗看最起码要每秒大概50帧。这也就是说 为什么狗不如猫爱看电视。取决于播放设备,有场和帧率的概念便于处理 。显示一帧画面有2种,一逐行,二单幅,若逐行其实24帧则为48。
3. 关于剧情 死亡幻觉1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说电影名为死亡幻觉,那么我们想想这电影名字电影里面从来都没有提过,为什么,因为正是电影名字在贯穿其中。都说人濒死的时候会出现异常的幻觉,有的会看见鬼神,有的会看见自己的一生。这电影里的男主看到的正是飞机引擎到片子结尾引擎再次掉下的幻觉而已,都说电影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正式这一点。也许现实中的你死之前会预感到自己死。这只不过是导演经过艺术在加工把这个“幻觉”弄得复杂化而已。整片电影我看了不下5次,看了很多种解说。只是感觉这种说法作为贴切。如果关于片子里面别的细节如时间旅行或者那本《时空旅行奥义书》不懂得可以hi我,随时为您解答
4. 看过电影《死亡幻觉》的人来,有个疑问点,请教大家。。
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但总有一种说法是更符合情理的,楼主说的:“电影所说的前面所有的事情都是主角的死前的幻觉”,, 实际上很多人都不同意,理由直接与你提的第三个问题有关,《时间旅行与哲学》的意义,还有这部电影的意义,如果只是幻觉,那么为甚么donnie会有这么毫无根据的幻觉?他的潜意识中完全不存在的东西被他想象出来了?类似的电影如《穆赫兰道》,里面死前的幻觉出现的人物事件等都是有根据的,所以导演表达的是一种虚构的理论就是———《时间旅行与哲学》这本书的理论,这本书的细节你自己网络看看内容,然后看我后面说的,我只说关键的:原发宇宙的时间轴在10月2日凌晨的瞬间“暂停”(因为由于时空错乱,从10月2日开始后面的原发宇宙都更改了,本来10月30日的飞机是不会出事故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时空错乱,那么donnie将在未来好生活得好好的)然后离线宇宙开始,donnie在离线宇宙中需要完成把来自未来的飞机引擎(实际上10月30日飞机出事故引擎掉落是由于时空错乱导致的事故,然后出现了一个虫洞,让飞机引擎直接通往10月2日)送回原发宇宙中的这个使命,不然离线宇宙将周而复始进入一个死循环,所以donnie把飞机引擎送回去过后,原发宇宙从10月2日凌晨的“暂停”状态恢复,然后就是飞机引擎掉落,把donnie砸死,说到这里要解释一下:
1.原发宇宙恢复以后,到10月30日,飞机将不再发生事故,因为时空错乱已经恢复,甚至他母亲不会在飞机上。
2.donnie为甚么必须死,然而一开始兔人又要救他?这是因为,兔人是离线宇宙里的,救的也是离线宇宙里的donnie,救他是不让他在离线宇宙里死亡,如果死了,这一轮循环就没人能完成送回引擎的使命,就无法终止循环;然而,在被改变了的原发宇宙中donnie是被飞机引擎砸死了的,这个引擎是圣物,可以理解成凭空产生的(因为解决问题后被改变的原发宇宙中10月30日不再会有飞机失事,就算有也不会再进入虫洞)。如果他原意,那他在这28天非正常的离线宇宙中可以无限循环的活下去,不过他只有上一轮的一点点很模糊的记忆。在这28天里的其它人都是被“命运”(或“神”)安排来让donnie完成他的使命的,其中死控体——兔人Frank和Gretchen的能力最大。
3.原发宇宙中的飞机引擎是哪儿来的?这个书上也有解释,就是,证明圣物的就是它本身,无法追循确切的地方,因为能证明它的宇宙已经消失不见。
而我上面说的这些恰好能解释所有人的反常行为,包括老太破和那个医生说的话,她们只是在无意中扮演了自己在离线宇宙中的角色而已。
5. 电影通过视觉自留原理产生是什么
电影中看起来连续的画面,是由一帧帧单独的照片完成的,至于关于电影中运动的感觉,是因为人们因为视觉上的飞现象(Phi phenomenon),使得对一连串静态图片却会造成移动的错觉。
传统对电影中运动感知的理解是因为视觉暂留,使得图像离开后,仍能在眼睛保留“视像”约十分之一秒。
人眼观看物体时,成像于视网膜上,并由视神经输入人脑,感觉到物体的像,但当物体移去时,视神经对物体的印象不会立即消失,而要延续0.1-0.4秒的时间,人眼的这种性质被称为“眼睛的视觉暂留”。
但在1916年出版的德国心理学家雨果·明斯特伯格(Hugo Münsterberg)的《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中第三章《深度感和运动感》中,雨果·明斯特伯格证明了外观运动绝不是影像滞留(即视觉暂留)的结果,而是(但不仅仅是)对运动的连续阶段的感知。
1917年,德国实验心理学家对“视觉滞留现象”这种生理现象进行了深度的心理学解释,阐述了“似动现象”,为人类的运动视觉感知,提供了心理学解释。这即是格式塔学派心理学。
电影中运动感知的其他理论
在他 1833 年的专利和他的频闪光盘解释小册子中,Simon Stampfer 强调了中断由图纸反射的光束的重要性,同时一种机制可以以适当的速度将图像传输通过眼睛。
这些图片必须根据某些物理和数学定律构建,包括将运动系统地划分为不同的时刻。他将视觉持久性的概念描述为使中断不可见的效果。
1868 年威廉·本杰明·卡彭特 ( William Benjamin Carpenter) 的一篇文章质疑了所谓的“光学玩具”中的运动效果,如 phénakisticope 和西洋镜,可能是由在视网膜上挥之不去的图像引起的。
他认为这种错觉“与其说是一种视网膜现象,不如说是一种心理现象”。
早期的视觉持久性理论以视网膜为中心,而后来的理论更倾向于或增加了关于运动感知的认知(以大脑为中心)元素的想法。动画基本原理的许多心理学概念表明,图像之间的空白是由大脑填充的。
Max Wertheimer在 1912 年证明,测试对象在两个不同的位置之间看不到任何东西,在这些位置中,一个数字被一个数字由测速仪以理想的速度投射,这个速度非常适合幻觉,即只有一个数字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他用希腊字母 φ (phi) 来表示运动的幻觉,用字母 β (beta) 来表示投影图形之间的间隔。
在更高的速度下,当测试对象认为或多或少同时看到两个位置时,会在投影数字之间和周围看到移动的无物体现象。
6. 电影是根据似动现象还是视觉暂留发明的
「视觉暂留」是对人眼机制的一种理解,意思是光在照射到视网膜后,可以保留一段时间,让人产生画面延续的印象。这个原理由欧洲科学家在十九世纪上半叶发现。之后有许多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根据「视觉暂留」原理,前仆后继地从事连续摄影和放映的研究,最终导致了活动影像(电影)的发明。但是,更深入的研究让人们认识到,「视觉暂留」作为一种仅仅是眼部的机制,对电影原理的解释是不充分的,于是进入二十世纪后,又有科学家、心理学家发现了「似动现象」,从脑部机制来进一步解释人们对活动影像的接受。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认为电影是根据「视觉暂留」原理发明的,但发明电影的人在当时对电影的原理也认识不透彻,后来才找到了「似动现象」这种更好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