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90年代开始,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制作水准大不如前
宫崎骏先生表示对中国的动画片制作有着深深的失望。他特别看重中国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优秀作品,其中,特伟先生的水墨动画片让他惊叹不已。特伟先生早期的作品《小蝌蚪找妈妈》让他感到惊喜,这得益于当时的中国电影制片厂体制。高畑勋先生提及了持永只仁先生在新中国的电影制作中做出的贡献,以及他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联系。《小蝌蚪找妈妈》的创作,反映了中国动画艺术电影在改革开放前的探索。然而,宫崎骏和高畑勋认为,随着追求利润,中国动画艺术电影的探索在改革开放后逐渐衰退。
高畑勋于1984年访问中国,那时中国正处于“四化”初期,人们都在学英语。他们的访问包括了北京和上海,特别是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访问成为了最重要的经历。他们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了关于分配的问题。当时,吉卜力实行的是职员固定薪酬制,而日本大部分公司则是按照原画和动画的计件付酬制度。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高层只关心计件付酬问题,他们认为这是合理的,而高畑勋和宫崎骏对此感到失望。
高畑勋和宫崎骏对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失望源于他们对艺术至上的追求和对创新的重视。他们认为,计件付酬制度不鼓励创新,限制了短片的尝试和探索。过去中国动画片每部作品都尝试新手段的创作方式,在日本是完全行不通的。宫崎骏和高畑勋对中国动画艺术电影的衰退深感失望,认为这与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对利润的追求有关。
总的来说,高畑勋和宫崎骏对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和变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反思。他们对中国动画艺术电影的探索和创新表示赞赏,同时也对改革开放后动画电影的商业化倾向表示担忧。通过他们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动画电影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以及艺术家们对于艺术与商业之间平衡的思考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