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日票房突破1.4亿,为什么说幸运的是《诛仙Ⅰ》,不幸的是肖战
近日,由肖战、孟美岐、李沁主演的电影《诛仙I》上映了,首日上映,票房就突破了1.4亿,对于电影票房来说,其实能在一开始有这样的成就,已经算是很好的了。
也因为肖战的热度,连带着《诛仙I》的上映也火了一把。不少的人都冲着支持肖战而去电影院观看。然而也因为《诛仙I》幸运的火了,很多人对肖战的演技也要求的更高了。同时期火起来的李现不一样,与非科班出身的肖战虽然演了几部剧,可是演技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提升,这也造成了大众对肖战的印象就是一个流量小生。
也因为肖战的热度,连带着《诛仙I》的上映也火了一把。不少的人都冲着支持肖战而去电影院观看。然而也因为《诛仙I》幸运的火了,很多人对肖战的演技也要求的更高了。同时期火起来的李现不一样,与非科班出身的肖战虽然演了几部剧,可是演技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提升,这也造成了大众对肖战的印象就是一个流量小生。
2. 《诛仙》风波起,肖战成原罪,为何说粉丝电影不是“烂电影”的借口
我觉得没有必要在肖战火了之后,就把他当成一个替罪羊,把他推到问题的前面,这部电影问题的根本就不在肖战身上。而且他当时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是在陈经理还没有火之前就已经进组了。所以他成为流量电影也只是一个小小的意外而已,只能说电影导演他比较有眼光。
但是这部剧更值得吐槽的就是:这一部剧他的港风味道特别的浓重,这就跟制作的班底有关系,另外一点它是以大IP小说为改编剧,但是剧情太拖沓了。就是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我觉得很多人不满意的地方就在这里吧,就看起来就平淡无味,针对那些书迷粉丝就会比较失望一点,而且他的动画制作也不是特别多。
3. 为什么《诛仙》票房能破亿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毫无疑问,萧鼎的小说《诛仙》的主题是宏大的,世界观是复杂的。面对这样一部粉丝受众巨大的经典IP,“怎么改”是摆在创作者前面的问题。
所有人都知道改编IP很难,稍有不慎就容易被粉丝骂,因此这么多年过去了,无人敢将《诛仙》搬上大银幕。从这个角度来看,敢于迈出这一步的《诛仙I》首先勇气就值得称赞,不管怎样,华语电影需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不只是肖战,饰演陆雪琪的李沁也为角色作了很多功课,拍摄时为了呈现最完美的一面反复再来,因此才有了影片中仙姿出尘的女神形象;饰演碧瑶的孟美岐是观众讨论较多的明星,虽然有不少质疑,但孟美岐还是尽力去完成自己的角色,非科班演员付出了更大的努力在看剧本、研究演戏上,应该得到观众更多的鼓励和包容。
抛开偏见和有色眼镜去看这部电影,会发现演员都是在用心赋予角色生命,这与流量电影里的流量明星有着本质的区别。
4. 《诛仙》拿下中秋档的票房冠军,相比其他的电影,它的优势在哪里
因为有了肖战,才让这部作品取得了如此高的票。很多人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都是因为肖战。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可能就只有几千万,在上映第一天就票房过亿,累积票房达到3亿,是让制片方和导演赚足了钱。不得不说《诛仙》上映的时间非常的玄妙,正好是在暑假档《陈情令》热播结束以后上映,而肖战凭借这部作品爆红了,这才让后面上映的《诛仙》得到了很高的关注度。
特效也做得很烂,看了让人非常的眩晕。可以看出这是一部低成本粗制滥造的电影,但是因为肖战,所以收获了超高的票房,成为中秋档的票房冠军。要不是因为运气好,可能这部大IP改编的电影,会扑街。虽然也有很多人在骂,但是因为去看的大部分都是肖战的粉丝,所以评价还是很好的。
5. 《诛仙》票房破亿,电影票房是怎么算的
虽然《诛仙》电影海报,广受人的批判,但让人意外的是,诛仙的票房一路飘红,两天已经破了2亿。这是看过电影的人,也吐槽电影的特技和演员的演技。但是这世界就是这么的奇怪,大家一边吐槽一边去看,结果两天居然破了2亿。
那么《诛仙》的票房是怎么来的呢?我们知道这都是一个大数据时代。电影票房,通常是在各个院线,统计的实时票房。
之前在豆瓣上面很多人没有看到《诛仙》这部电影,或者在两天之后口碑会达到逆袭,那么这将是诛仙这部片子的利好!
6. 《诛仙》票房即将破3亿,你投资10万,那么能分红多少钱
电影票房分账公式:总票房-3.3%国家税收-5%电影发展专项基金-院线、影院占比(50%-55%)-宣发费用(3%-8%)=35%(片方分账比例)猫眼预测最终票房4.56亿,如果按照这个票房计算收益的话,个人所得收益=总票房*片方分账比例*个人所占比例个人所得收益=4.56亿*35%*0.2%=31.92万。投资10万可净赚21.92万,可见电影投资的利润巨大,这也是越来越多人参与电影投资的原因!
渐渐电影市场的红利逐渐吸引了商业巨头的注意,资本不断涌入电影产业,电影众筹模式在中国电影市场不断融入演变,才有了如今个人投资电影的观念,影视公司在这场变革中也寻求着改变,所以出现了电影版权申购,并且迅速成为当下最热门的投资理财方式!
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