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简介
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是中国的一个综合性制片厂,专注于生产故事片、新闻纪录片以及蒙古语译制片。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8月10日,当时工厂正式成立。1962年,厂名调整为内蒙古电影译制片厂,主要致力于蒙古语影片的翻译工作。1979年,工厂恢复了最初的名称,重新开启了故事片的拍摄,并继续制作新闻纪录片和蒙古语译制片。
现在的内蒙古电影制片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新建东街东口,地理位置优越。其员工队伍多元,艺术和技术人员来自蒙古、汉、回、满、达斡尔等五个民族,少数民族员工占比大约达到一半。厂内机构设置精细,设有文学部、艺术片室、译制片室,以及摄影、录音、照明、置景、动力、洗印、图书资料和生产调度等多个部门,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影片制作需求。
在硬件设施方面,工厂拥有先进的设施,包括用于拍摄故事片的专业摄影棚、录音棚,以及配套的洗印大楼,确保了高质量的影视作品制作。
『贰』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的规模及管理
中影集团成立以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了业务重组、资产整合和产权制度的改革,
逐步实现了资源统一开发,人事、财务统一管理。形成了影视创作生产,发行放映,境内外合拍影片管理、协调和服务,院线经营管理,数字制作,数字影院的建设与管理,洗印加工,影片进出口,电影器材营销,后电影开发,光盘生产,媒体运营,广告,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等主业突出、多种产业门类共同发展的链条式经营模式。目前,中影集团拥有全资分子公司15个,主要控股、参股公司近30个,1个电影频道,总资产28亿元。 近年来,中影集团不断推进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生产规模、经营实力和融资能力不断增强,以其巨大的有形和无形资产吸引社会资本和境外资本,相继与中外多个知名公司合作。
中影集团通过多种方式,广开融资渠道,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跨越式发展,逐步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运行机制,推进产业化发展、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不断提高实力、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建设以影视产品生产经营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多种产业综合发展的;以国有经济为主导,民营资本、社会资本和境外资本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具有国内一流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电影企业集团。 电影主业规模发展 中影集团将影视创作生产作为重中之重,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把握正确导向,丰富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我们的最大追求。通过对具有50多年历史,并拍摄了近千部影片的北京电影制片厂、全国生产儿童电影的专业制片厂---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专门从事对外合作制片的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等制片业务的重组整合,并加快对制片领域的股份制改造,使中影集团的制片实力进一步加强,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电影故事片、电视剧、电视电影及其他衍生产品总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荣获国际大奖及国家级奖励百余项。
中影集团拥有并团结、吸纳一大批全国优秀的影视创作人才,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和优质的服务,同时还扶持培养了一批青年编导,为他们提供创作平台。集团拥有近万名员工。中影集团以控股、参股和联合等方式,组建了多条电影院线,签约加盟影院几百家。具有年发行100多部影片的发行能力。 中影集团是受政府委托国内唯一拥有影片进口权的公司,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电影公司建立了业务联系,并在洛杉矶和巴黎分别设有驻外机构,不断为中国电影观众引进艺术和技术都比较先进的进口影片。 数字技术开拓创新 中影集团坚持以科技发展为先导,不断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已建成国内目前规模最大、配置齐全的华龙电影数字制作有限公司和专门从事数字影院建设与管理的中影集团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拥有电影数字特技制作系统、电影胶片转高清晰度节目制作系统、国内唯一的数字影院影片母版制作系统,具备了完成电影数字化制作全过程的条件和基础,成为国家级数字电影制作产业化示范工程。中影集团的数字电影技术紧逼世界数字电影发展脚步,正朝着制片、发行、放映全数字化、规模化迈进,引起世界同仁瞩目。
多种产业综合发展 中影集团拥有的电影频道是国家级专业电影频道,平均收视率和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保持在央视各频道的第二名。每天播出9部中外影片和各类动画片、美术片、科教片、纪录片、专题片等,播出时间达19个小时;开办了《中国电影报道》、《流金岁月》、《佳片有约》等精品栏目;成功承办和转播了国内外主要电影盛会;付费电影频道家庭影院每天播出10部影片;VOD点播频道每天播出5部影片;建立了具有永久电视播映权和网络传输权的近2000部影片的国产影片库;以“中国电影频道”的全新姿态加盟北美电视网,24小时不间断播放优秀国产影片,成为众多海外观众了解中国电影的窗口。
中影集团拥有年生产6000万米胶片能力的北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全国性的影视器材贸易企业中国电影器材公司,建有5座大型摄影棚和录音棚,可完成SR.D、DTS立体声录制,另外还拥有3万平方米的外景地和1万平方米的服装道具库。中影集团目前正在筹划建设一座大型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影视制作基地,以满足国内外影视拍摄生产的需要。 中影集团积极探索电影产品的多元盈利模式,加快音像制品、广告等电影后产品的开发经营。华韵影视光盘有限责任公司建有DVD、VCD、CDR、CD的母盘生产线、子盘生产线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编辑压缩系统,年产量7000万张。同时,中影集团在广告、房地产开发、物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实现多种产业综合发展。
『叁』 有实力的传媒公司都有哪些
1、中影集团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成立于1999年2月。中影集团是中国大陆唯一拥有影片进口权的公司,而且是中国产量最大的电影公司。由原中国电影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中国电影器材公司。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北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华韵影视光盘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单位组成。中影集团拥有全资分子公司15个,主要控股、参股公司近30个,1个电影频道。
2、光线传媒
光线传媒成立于1998年,经过19年发展,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传媒娱乐集团 。主营业务包括电视节目制作与发行,电影投资、制作、宣发,电视剧投资、发行,艺人经纪,新媒体互联网、游戏等。
其日播娱乐资讯节目《中国娱乐报道》、《音乐风云榜》均已连续播出10年以上,发行的电影《泰囧》(12.66亿)《致青春》(7.26亿)成为现象级影片。
2012、2013年投资制作发行影片20部,总票房超过40亿。自有品牌手游《分手大师》已于2014年6月上线。2016年《美人鱼》影片票房突破30亿刷新华语电影票房纪录。
近二年,光线传媒成立彩条屋计划,并先后发行了《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精灵王座》等动画电影。光线通过持续的改进和创新,始终领导行业潮流,光线引人注目的E标已经成为娱乐界著名标志之一。
3、华谊兄弟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民营娱乐集团,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1998年投资著名导演冯小刚的影片《没完没了》、姜文导演的影片《鬼子来了》正式进入电影行业。
因每年投资冯小刚的贺岁片而声名鹊起,随后全面进入传媒产业,投资及运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等领域,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在2005年成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
2009年9月27日,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公告,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得通过,这意味着华谊兄弟成为了首家获准公开发行股票的娱乐公司; 也迈出了其境内上市至关重要的一步。
4、博纳影业
博纳影业集团是首家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代码BONA)的中国内地影视集团,是中国一家全产业链布局的、具有发行能力的影视内容制作公司。业务板块主要包括影视制作、影视发行、影院投资、院线管理、广告营销、艺人经纪等等。
5、万达影视传媒
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隶属于万达集团,成立于2009年,影视传媒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万达集团正式进军影视行业,开展影视投资、制作、发行、放映及后产品等全产业链业务。
万达集团以三年作为影视传媒公司的考核周期,力争做到行业第一。2017年11月,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获2017年中国版权最具影响力企业奖。
『肆』 珠影集团是什么级别
正厅级单位。
1953年广东省电影公司成立,1958年珠江电影制片厂成立。2008年6月,两家公司合并重组成立珠江电影集团。珠江电影集团组建以来,始终坚持以内容生产为核心、终端建设为重点、平台打造为依托,形成了影视生产、资产运营、演艺培训三大板块为主,新媒体、文化地产齐头并进的业务格局。目前,集团在职员工809人,拥有8个全资子公司,2个控股子公司,1个参股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