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评价电影《芳华》中的人物陈灿和郝淑雯
在前段时间大家应该都看过冯导拍的电影芳华,这也是一段对曾经革命岁月的回忆,里面有两个男女主角分别叫做陈灿和郝淑雯。大家都知道,其实在最谨滑高开始的时候陈灿是一个相对比较低调的官二代,某些情况下大家都没有注意到这个人前后所产生的一些改变。
陈灿在电影当中的表现一般待人处事都比较友好,而郝淑雯在电影当中我们可以这样评价,在表达自己情感的时候会更加的积极主动,而且如果遇到了一些看不惯的事情相对更加具有现实主义,情感中面对一系列的问题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郝淑雯会更加成熟一些,也许就是因为两个人相对比较互补吧。
② 《芳华》影评怎么写
写作思路:可以从影片质量上来评价,之后尝试着从演员和导演身上进行解析,正文:
《芳华》无论质量上如何评判,都能感受到冯、严二人对于文工团时代的留恋,以及想要努力把这个故事讲得饱满真挚的诚意,从这个角度来说,《芳华》是2017华语片中值得尊重与细细品味的电影。
但诚意并不代表着这部作品的尽善尽美,相反,由于冯小刚过于努力地想把它呈现好,往里面添加了太多主题,使电影十分满溢,再加上叙事节奏上的缓慢与混乱,整部片子被拖的冗长无比,观影趣味性也大大降低,尤其是从黄轩饰演的刘峰被下放之后,由于线索分散开来,导致几条主线都没有讲好。
冯小刚一直以来习惯的都是单线叙事,但在《芳华》中真正的线索人物萧穗子,主要的表述情感的方式都在旁白当中,对她本身的印象除了陈灿的情感之外再无其他,而何小萍、刘峰等人物也随之淡化,使得这出群像戏看似塑造了很多角色,但真正深入人心的却基本没有,影片寄托的情感也就只能浮于表面了。
③ 《芳华》票房红及一时,如何评价这部电影
1. 电影《芳华》以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为背景,呈现了那个特殊时代的青春与现实。影片中的角色刘峰,作为一个干部身份的残疾军人,他的角色设定与当时的社会地位和保障有所出入。实际上,按照他的军衔和荣誉,刘峰不可能面临下岗的困境。
2. 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是中国历史上规模较大的热带丛林坦克战。尽管人们普遍认为越南的地形不适合坦克作战,但中国军队在这场战争中出动了500多辆坦克,并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坦克团在战争中实施了步坦协同作战,创造了热带山地丛林坦克战的新模式。
3.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中国军队的坦克部队表现英勇,进行了70余次战斗,击毁击伤越军坦克17辆,摧毁火力点1210个。尽管损失严重,但大部分坦克经过抢救恢复了战斗力。这场战争的激烈和残酷,在电影《芳华》中得到了较为真实的反映。
4. 1979年的战争虽然战略上获得胜利,但在很多具体战斗中,中国军队遭受了较大的损失。当时的中国军队有600万,但战斗力并不强,军事训练不足,人员膨胀臃肿,很多基层官兵甚至不会野外行军。
5. 当时的中国军队不仅作战经验和技艺低下,装备保障也很差。例如,有的部队使用的作战地图比例尺过大,实用性不强。在伙食方面,士兵们更愿意多带武器弹药,而不是食品。这些情况都在电影《芳华》中有所体现。
6.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初期,越南军队的战斗力较强,但随着战争的进行,中国军队逐渐占据了优势。直到老山作战之后,中国军队的伤亡大幅减少,越军则陷入了苦战。
④ 如何评价《芳华》中的林丁丁
在电影《芳华》中,关于林丁丁的角色评价,围绕着一个复杂的人物关系网展开。林丁丁,以其美丽吸引了众人,身边总不乏追求者,但她对刘峰的爱慕却显得格外独特。
刘峰,一个无私付出的“活雷锋”,他为他人奉献不计回报,但这种付出并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感激,反而逐渐转变为理所当然的利用。人们对他无私的付出似乎感到理所当然,这似乎成为了刘峰身上的标签,他似乎被定格在了牺牲者的角色中。
而林丁丁的出现,为这个故事增添了复杂的情感色彩。她对刘峰的感情,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对他无私付出的感激和依赖。刘峰为她放弃机会,而她却只是以朋友的身份回应,这反映了人性中的复杂性和人际关系的微妙。
当刘峰控制不住地抱了林丁丁,这一行为成为了引发争议的导火索,林丁丁的反应表明了她对这种行为的排斥,她强调任何人都可以抱她,但不能是“活雷锋”。这反映了她内心对刘峰的复杂情感,以及对那种无私付出的边界感。
故事的高潮在于,当刘峰被下放到伐木队时,他曾经帮助过的人,那些曾经称赞他的战友,却无一人前来送行。这揭示了人性中一种冷漠和功利的一面,人们往往对“活雷锋”这样的角色充满期待,但在他们真正需要帮助时,却选择了回避。
在这样的背景下,何小萍的出现显得尤为珍贵。她不顾他人的异样眼光,勇敢地站出来为刘峰送行,这一举动不仅凸显了她对刘峰的尊重和理解,更揭示了人性中真正温暖和善良的一面。何小萍作为另一个边缘人,她以实际行动证明了,真正的尊重和理解,往往来自于那些看似平凡但内心坚定的人。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仅看到了人性中的复杂和多面,更看到了在社会关系中,那些往往被忽视的边缘人物的重要性。他们以实际行动展示了真正的善良和尊重,提醒我们,真正的价值往往不在于地位或权力,而在于那些默默付出、以他人利益为重的人们。
⑤ 如何评价冯小刚执导的电影《芳华》
《芳华》应该是前几年比较热门且评分较高的一部文艺青春片。电影出的时候我也正值我所认为的青春韶华阶段。时隔近四年,我回头看这部电影,并不是想追忆谁的青春,感念谁的芳华,而是以一种现在的人来看有点“左” 的思想审视这部电影。总的来说,《芳华》就像一部伤痕文学作品,雕刻着虚无主义的伤痕;像一首朦胧又彷徨的诗歌,模糊意识形态的定位。
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电影剧情的发展来看,片中两个主角的出现和遭遇,一个是在贬低集体主义,一个是在唱衰英雄主义。不难发现冯小刚常通过塑造文工团部分成员的负面形象来制造矛盾和对比,不断借此方法突出何小萍敢爱敢恨,善良单纯的正面、令人心生怜爱的形象。好像在那个强调集体主义的时代,干部子弟就该咄咄逼人,对待新人就该高高在上,文工团内部就该勾心斗角、落井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