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浪潮电影的电影始末
新浪潮既不是一场运动,也不是一个学派,又不是一个集团,它只是一定的量,是报界创造出来的统称,为的是把两年来崛起于本行业中的五十余名新手统归一类。新浪潮是个发射台,它把那些既不在助手的跑道,也不在短片的跑道上的人引上了拍摄故事片的航路。
新浪潮的昨天和今天
新浪潮电影的诞生是基于历史传统的崩溃,主导基本认识的缺乏,对不确定的茫茫将来 的彷徨苦闷。这个背景与二战以后人们的彷徨苦闷相关联,所以,在新浪潮的作品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对二战的反思。同时也与后现代思潮紧密相关。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解构,是对现代主义的怀疑,是基于迷茫困惑后的发泄,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解放。
新浪潮运动的流派,作家作品我们通常意义上划分为三个部分。这场运动为法国乃至整个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电影文化遗产,影响波及许多国家,如六十年代的德国新电影、美国新电影、巴西新电影等等,甚至八十年代后期中国的第五代电影也是踏着法国新浪潮的余波走向国际影坛的。
2. 新浪潮电影新浪潮运动的流派
新浪潮电影的流派多元化,主要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首先,电影评论家巴赞在《电影手册》中对新现实主义的纪实美学给予了高度赞扬,强调电影应当深入挖掘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奇幻和想象,这与好莱坞注重叙事的传统电影有着本质区别。
其次,“新浪潮”电影倡导“作者电影”的理念,其核心是电影的创作重点在于成为电影的制作者,而非制作本身。这类电影通常采用低成本制作,如非职业演员的参与,实景拍摄而非摄影棚,不追求宏大场面和戏剧冲突。它们在表现手法上富有创新,如长镜头、移动摄影、画外音等,甚至打破常规的镜头技巧,如“跳接”和“跳剪”,体现出强烈的个人风格和传记色彩。特吕弗的《四百下》(1958)和戈达尔的《精疲力竭》(1959)便是其代表作品。
最后,是“左岸派”电影,它将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现实紧密相连,揭示两者之间的差距和冲突。这种流派在剪辑上运用了跳剪、循环剪辑等手法,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线性叙事,注重自然音效、台词和音乐的表现。在演员选择上,更倾向于舞台演员,并在摄影构图和布光上追求艺术效果。阿伦·雷乃的《广岛之恋》(1959)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以及高尔比的《长别离》代表了这一派的特色。
产生于1958年的法国。当时安德烈·巴赞(Andre Bazin)主编的《电影手册》聚集了一批青年编辑人员,如克洛德·夏布罗尔、特吕弗、戈达尔等50余人。他们深受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影响,提出“主观的现实主义”口号,反对过去影片中的“僵化状态”,强调拍摄具有导演“个人风格”的影片,又被称为“电影手册派”或“作者电影”。他们所拍的影片刻意描绘现代都市人的处境、心理、爱情与性关系,与传统影片不同之处在于充满了主观性与抒情性。
3. 新浪潮电影新浪潮”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新浪潮电影运动尽管在其创作风格上展现出了许多新颖的元素,但这些如今已被视为历史的印记。从当今中国电影的现状来看,其对电影体制产生的深远影响或许是最为突出的遗产。
被誉为“新浪潮之母”的阿涅斯·瓦尔达,自1956年起就与中国电影界有着紧密的联系。当年,她作为顾问陪同法国导演克里斯·马盖来到中国,共同拍摄了纪录片《北京的星期天》。这次合作不仅留下了数千幅珍贵的照片,而且在2005年,瓦尔达将其中的上百幅照片带回北京,举办了展览,同时参与了法国电影回顾展北京站的开幕式,这一举动无疑对中国电影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产生于1958年的法国。当时安德烈·巴赞(Andre Bazin)主编的《电影手册》聚集了一批青年编辑人员,如克洛德·夏布罗尔、特吕弗、戈达尔等50余人。他们深受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影响,提出“主观的现实主义”口号,反对过去影片中的“僵化状态”,强调拍摄具有导演“个人风格”的影片,又被称为“电影手册派”或“作者电影”。他们所拍的影片刻意描绘现代都市人的处境、心理、爱情与性关系,与传统影片不同之处在于充满了主观性与抒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