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作品有哪些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作品有《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等。
张艺谋,1950年4月2日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国电影导演,“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美国波士顿大学、耶鲁大学荣誉博士。
1978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学习。1982年毕业后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1984年在电影《一个和八个》中首次担任摄影师,获中国电影优秀摄影师奖。
早年经历
1957至1962年,张艺谋就读于西安市通济坊小学。1962至1966年,就读于西安市第三十中学。1968至1971年,初中毕业后在陕西乾县农村插队劳动。1971至1978年,在陕西咸阳市棉纺八厂当工人。1978年9月,高考恢复后,破格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学习。1982年7月毕业后任广西电影制片厂摄影师,户籍也转到了广西南宁。
⑵ 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电影有哪些
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电影:
1、《活着》1994年 导演: 张艺谋
苏童小说《妻妾成群》改编。影片围绕封建礼教展开话题,讲述了民国年间一个大户人家的几房姨太太争风吃醋,并引发一系列悲剧的故事。
这部电影也是巩俐主演,以大红为主色调,展现了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哀与无奈。该片获得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等奖项。
⑶ 作家余华哪些作品被拍成了电影
一、作家余华被拍成电影的作品有——
1、《活着》 张艺谋导演 葛优主演
2、《许三观卖血记》 韩国演员河正宇自导自演 2015年上映
二、作品简介:
1、《活者》剧情简介:
福贵(葛优饰)是一个嗜赌如命的纨绔子弟,把家底儿全输光了,老爹也气死了,怀孕的妻子家珍(巩俐饰)带着女儿凤霞离家出走,一年之后又带着新生的儿子有庆回来了。福贵从此洗心革面,和同村的春生一起操起了皮影戏的营生,却被国民党军队拉了壮丁,后来又糊里糊涂的当了共产党的俘虏。他们约定,一定要活着回去。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平安回到家中,母亲却已去逝,女儿凤霞也因生病变哑了。
一家人继续过着清贫而又幸福的日子。
在“大跃进”中当上区长的春生不慎开车撞死了有庆,一家人伤痛欲绝,家珍更是不能原谅春生,文革时,春生遭到迫害,妻子自杀,一天半夜他来到福贵家,把毕生积蓄交给福贵,说他也不想活了。这时家珍走出来让春生到屋里坐。春生临走时,家珍嘱咐他好好的活着。
后来凤霞认识了忠厚老实的二喜,两人喜结良缘。然而不幸总是不肯放过福贵一家。不久凤霞生下一子,自己却因难产而死。凤霞的儿子取名叫馒头,聪明可爱。最后,福贵说馒头赶上好时候了,将来这日子会越来越好。
2、《许三观卖血记》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于解放初的五六十年代,那时主人公许三观还是一个青年,他被周围生活不断地压迫,为了生活,不得不拼命地工作,但是依然无法保证生活,他只能用卖血来维持,每当无奈时,就会想到用卖血来解决。随着岁月的流逝,许三观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他为了给儿子治病,坚持15天卖一次血,以还清欠债,最后导致大病不起。
小说围绕着卖血的经历,展开许三观生活中的琐琐事事,体现出一个男人所应当承担的某些责任,或许这也正是一种人生的无奈。小说饱含辛酸的经历,但也不乏幽默之处,比如每次卖血前喝足八碗水,这样身上的血就会多起来了,诸如此类的奇怪想法非常多。
作者个人认为小说的最后一节尤其精彩,许三观想吃猪肝,身边又没钱,他决定为自己卖一次血,但是到了医院,医生说他的血只能卖给油漆匠漆家具,在这时他感到自己的人生走到了尽头,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他坐着,哭了。
小说的具体情节非常生活化,就像讲述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没有太多的写作技巧,也没有华丽的词汇,不过,在这个迷茫的时代,我们不必刻意去追求一些什么,只要存在着感觉,就已经足够了!
三、作者简介: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当代作家。
1977年中学毕业后,进入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深造。1983年开始创作,同年进入浙江省海盐县文化馆。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5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现就职于杭州文联。
⑷ 国产电影有哪些经典的 好看的.
《鬼子来了》一反往常主旋律电影的格调,如鲁迅的风格般着重刻画了中国百姓的愚昧、麻木、善良、自私,真实到让人心痛,同时又是一部悲剧和喜剧的完美结合。
《阳光灿烂的日子》一部散发着青春荷尔蒙的经典之作,真实地反映了文革时期青少年的生理心理成长状况,以及他们对青春、对性、对暴力、对友情的追求和迷惘。
《霸王别姬》一部荡气回肠的梨园血泪史,一部国家历史变迁的见证记录史。
《芙蓉镇》对文革深刻反省的大师之作。
《活着》一个人的一生遭遇,涵盖着人在历史中的命运无法掌控的生命之痛。
《红高粱》整部影片在一种神秘的色彩中歌颂了人性与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让人热血腾腾。
《太阳照常升起》“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的最佳体现,对观影水平有一定要求。
《集结号》一部反映战争中有诺必践的铁血之作。
《无间道》香港电影的救世之作。
《唐山大地震》对遇难者的深情缅怀,对亲情的高度颂扬。
⑸ 有哪些苦难方面的电影
1、《活着》
在经历了动荡人生的洗礼后,即使是生活状态每况愈下,也要坚强的活着。
2、《钢琴师》
生命是卑微的,却又是顽强的。他只是想生存,仅此一个目标。
3、《肖申克的救赎》
磨难并不能改变人的一生,除非你自己放弃信念。要学会在磨难中生存,相信终会有走出阴影的一天。
4、《耶酥受难记》
这部电影豪无保留的向我们展示了耶酥血淋淋的受难过程,感同身受!在表现耶酥宽容,伟大的同时,告诉了人们信念和信仰的强大力量。
5、《启示录》
背景是古代玛雅时代,故事的重点在后面的追杀戏中。在遇到追逐与杀戮的时,多数人都只会本能性的逃避。但当意识到逃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6、《我的左脚》
当一个人只剩下左脚可以移动时,仍然不放弃自己的生活和理想。
⑹ 影片活着有几个版本呀好多年前看过,隐隐约约记得是张元导演的,
叫《活着》的电影有好几部,但是没有张元导演的版本,张元的所有作品中没有叫《活着》的,
影片《活着》比较有名的是张艺谋版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