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毁灭》敏锐地捕捉到了第三帝国道德的崩溃。希特勒其实是一个不错的艺术家,只是被时代逼迫,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变成一个让人不耻的罪人。
影片从希特勒身边最后一任速记员的视角出发,以平实、客观的立场展现了这位战争狂人在掩体中度过的生命最后12天。
60年后,再回头看希特勒,是历史选择了他。而德国法西斯的产生也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它是20世纪30年代多种因素催生的产物。正是希特勒激发了德国人的民族主义热情,所以大战一开始,就有大批的德国青年愿意为祖国、为希特勒贡献自己的生命。
最终,希特勒作为失败的一方永远地告别了历史的舞台,而书写历史的权利自然落到了胜利的者的一方。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B. 被称为人生必看电影的《钢琴家》,是否讲述的是一个真实故事
影片根据波兰钢琴家瓦拉迪斯罗·斯皮曼(Władysław Szpilman)的自传体小说改编。斯皮曼生于1911年,从小就显露出钢琴天赋,几年后被保送到柏林深造,1933年他的第一场个人演奏会在欧洲音乐界得到高度评价。回国后成为波兰最年轻的钢琴家之一。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作为犹太人,斯皮曼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他的父母、亲戚相继被送到集中营。他被迫开始逃亡的生活,在朋友的帮助下四处躲避,等待救援,死亡的阴影时刻相伴。直到一位热爱音乐的德国军官被他的钢琴曲打动,决定冒险保护年轻的音乐家。在他的庇护下,斯皮曼苦撑到二战结束。他将这段经历写成小说《死亡的城市》,于 1946年出版。但由于书中描写了波兰犹太人对当时苏联的不信任,遭到苏联查禁。直到90年代,这本书才得以重见天日,改名为《钢琴家》在美国重新发行,一举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C. 如何评价君特·格拉斯的作品《铁皮鼓》
神奇的杰作,尤其是你对德国近现代史的兴趣,尤其是二战残酷的历史,是一个巧妙的讽刺和神奇的情节,显示了历史的变化。这部电影能让你感动得流泪。德国的现代热潮,史上最羞耻,显示儿童魔术批判的角度,我认为,如果在中国,再现历史文化与神奇的方式在十年动乱,会很深,就像电影《霸王别姬》,但不同的是《铁皮鼓》。
一个有残疾的人,他认为自己很聪明,但却不能,最终他可以填补自己的残疾。所以我认为用铁鼓来形容战争是不好的。没有说服力,它反映了同样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