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帝国黄昏:阿契美尼德王朝的覆灭
作者/henry本文系腾讯独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神秘而古老的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是人类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多民族大帝国,在全盛时期更是成为了当时世界上疆域最为辽阔的国家,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疆域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庞大帝国。 然而这样一个拥有着诸多「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头衔的古老帝国却因为和当时相对而言极为弱小的希腊诸多城邦的战争而由盛转衰,更为不幸的是,两千五百年前那个弱小的古希腊文明的继承者主导了当今世界的主流文化,于是古老的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就荣幸的成为了诸多西方电影中的大反派。 在诸多西方电影中,波斯帝国被描绘成邪恶、富有而强大的形象。然而历史中真实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又是什么模样,这个古老帝国在他的末日降临的时候,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在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覆灭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曾经辉煌一时的古老帝国只为我们留下了一片规模宏大的王城遗址和众多美轮美奂的精美文物,让如今的人们只能从残垣断壁里那高达二十米的屹立千年不倒的石柱中想象它曾经的辉煌与雄伟。 一、往日辉煌 阿契美尼德人的祖先最早臣服于更为古老的米底王朝,当时阿契美尼德家族所统治的波斯地区也只是米底王朝的附庸地区,相比于疆域辽阔的米底王朝,当时的波斯地区只是一个地处偏远边疆的小小封国罢了。直到公元前585年,米底王朝末代国王阿斯提阿格斯将他的女儿嫁给了当时阿契美尼德家族,生下了后来的一代雄主居鲁士大帝。 公元前553年居鲁士起兵反叛米底王朝,仅仅用了六年就彻底将古老的米底王朝送入了坟墓,继而建立了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在最后的二十年中,居鲁士大帝继续南征北战,使波斯帝国的疆域扩张到了伊朗高原东部和部分中亚地区,并在公元前539年攻陷了曾经强盛一时的巴比伦城。 居鲁士大帝去世后,阿契美樱滑尼德王朝的历代皇帝不断开疆拓土,终于在大流士一世皇帝时期使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疆域达到了最大。当时的波斯帝国,向东彻底征服了东方的游牧部落,将领土深入到中亚腹地;向西进入了欧洲,征服了色雷斯,并且开始威胁到当代欧洲文明的精神起源——古希腊诸城邦;向南则征服了埃及和利比亚。 在两度镇压国内叛乱之后,大流士一世皇帝的声望到达了顶峰。他命人在贝希斯敦山崖上用三种语言刻下了记载他赫赫战功的铭文,在这篇著名的《贝希斯敦铭文》中,大流士一世骄傲的宣称:「 ”我是大流士大帝,万王之王,波斯之王,各国之王!” I am Darius the Great King, King of Kings, King in Persia, King of countries 这一时期的波斯,已经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疆域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多民族大帝国,不同于过去残暴血腥的征服者,波斯帝国将境内的领土划分为二十个行省,实施以相对温和的统治,同时在中央建立了赫赫有名的长生军作为帝国的常备军。 而于此同时的世界其他文明,古希腊还是松散的诸多城邦,罗马还只有一个罗马城,中国则陷入了春秋战国的动荡时期。这使得当时的波斯成为了全世界疆域最为辽阔的国家。 二、黄昏还是黎明? 然而,随着强大的波斯帝国连续三次被弱小的希腊诸城邦奇迹般孙颂哗的击败,帝国的海军和陆军都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终于使这个盛极一时的庞大帝国走向了衰败。在经历了多次内战和宫廷政变之后,公元前337年,当时出任亚美尼亚总督王室后裔阿塔沙塔被拥立为新的波斯皇帝,史称大流士三世。 西方古典史料中将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末代皇帝大流士三世的本名记载为科多曼(Codomannus),而在古巴比伦的文献中则被记载为阿塔沙塔(Artashata),本文采用古巴比伦的记载音译。 虽然盛极一时的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最终结在末代皇帝大流士三世阿塔沙塔的手中,但阿塔沙塔却并不符合我们想象中末代皇帝昏庸无能、残暴不仁的形象。 事实上,在阿塔沙塔继位之前,曾是波斯王室中赫赫有名的勇士。根据文献记载,阿塔沙塔身材高大魁梧,样貌英俊,勇武过人,身高能够达到190-200cm。 1831年在庞贝古城遗址中出土的伊苏斯壁画证实了这一点。 他曾在战斗中亲自上阵,制服敌人出阵挑衅的武士,为波斯贵族赢得了巨大的荣誉,从而被前任波斯皇帝封为亚美尼亚总督。 阿塔沙塔刚继位时形势十分险恶,权侵朝野的大宦官巴古阿把持大权,他曾经毒死了薛西斯三世和王储阿西斯,立了王室旁支的阿塔沙塔为则行帝,本想将阿塔沙塔作为傀儡,好让自己继续把持朝政。但他很快发现阿塔沙塔并不容易摆布,于是巴古阿打算故技重施,在阿塔沙塔的酒杯中下了剧毒。然而阿塔沙塔在这之前就已经洞悉了巴古阿的阴谋,在餐桌上,阿塔沙塔将自己的杯子和巴古阿的杯子对调之后,命令巴古阿喝下杯中的酒。最终恶贯满盈的大宦官巴古阿倒在自己炮制的阴谋之中。 在平息了宫廷斗争之后,阿塔沙塔又组建军队,远征埃及,在他继位之前,埃及就已经发生了叛乱,从波斯帝国中独立了出去。阿塔沙塔亲自领军,很快就平息了埃及的叛乱,使内乱、颓废多年的波斯帝国气象一新。 按理说阿塔沙塔应该成为波斯帝国的中兴之主,或许在他收复埃及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仅仅六年后,庞大的波斯帝国就会在一个名叫亚历山大的来自遥远的马其顿的年轻国王的进攻下走向灭亡。 三、阿契美尼德王朝的覆灭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以「 ”帮助小亚细亚沿岸的希腊城邦获得自由”为名,带领三至四万步兵和四至五千骑兵越过达达尼尔海峡远征波斯。 由于马其顿的国库空虚,亚历山大的军队只带了五天的口粮就踏上了征途。驻守波斯小亚细亚地区的希腊雇佣军首领蒙农建议当地的波斯总督焚烧田野,坚壁清野以使亚历山大的军队难以得到补寄。但由于当地贵族害怕自己的财产受到损害,拒绝了蒙农的提议。 亚历山大大军进犯以后,波斯边疆省份的三位总督集结了两万波斯骑兵和两万希腊雇佣军,形成总计四万的波斯联军,在格拉尼库斯河与亚历山大大军正面交锋,史称格拉尼库斯战役。在战役中,亚历山大亲自率领亲卫骑兵,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 ”伙伴骑兵”向波斯大军发起冲锋,在战场上亚历山大神勇无比,连续阵斩两名波斯总督,另一名波斯总督也当场战死,波斯大军溃败。 虽然取得了格拉尼库斯战役的胜利,但波斯强大的海军依旧封锁了亚历山大在海上的补给线,缺乏优良海军的亚历山大只得沿着海岸线南下,逐一占领波斯的港口。而在这一途中,大流士三世阿塔沙塔终于集结了十余万波斯大军,通过阿曼山口切断了亚历山大大军的后路。亚历山大得知后路被断十分震惊,但依旧回师迎战波斯大军。公元前133年11月5日,两军在伊苏斯展开会战,史称伊苏斯战役。 关于伊苏斯战役中波斯军队的具体数量,当时的历史学家众说纷纭,其中阿里安在《亚历山大远征记》中记载波斯有六十万大军。这无疑是夸张的数据。真实数据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但现代学者估计应在十二至十三万左右。 在伊苏斯战役中,亚历山大大军总计四万余人,其中精锐的马其顿步兵方阵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战役开始后位于亚历山大大军中央的马其顿步兵方阵率先粉碎了波斯军队的左翼,相对于精锐的马其顿步兵,波斯步兵的战斗素质显然完全无法与之抗衡,之后马其顿步兵方阵配合左翼的希腊骑兵围歼了位于波斯军队中央的希腊雇佣军,随后波斯大军溃退。 可能是大流士三世阿塔沙塔在战役开始之前完全没有料到此战会败,因此在行军途中带上了王室成员,波斯大军溃败之后虽然大流士三世本人逃出生天,但包括他的母亲、皇后和两个公主以及王子在内的所有王室成员都成为了亚历山大的俘虏。 伊苏斯战役结束后,没有了后顾之忧的亚历山大大军一路南下,埃及闻风而降,亚历山大大军兵不血刃占领了埃及,同时也意味着波斯失去了所有的海港,马其顿军队控制了地中海的制海权,保证了亚历山大大军的海上补给线 但战败逃生的大流士三世阿塔沙塔并没有沉浸在失败的痛苦中,也没有因为亚历山大的善战而放弃希望。他立即着手重建军队,手握重兵的波斯贵族也依旧愿意继续追随他们的皇帝,仅仅两年时间,大流士三世就在波斯全境各地征召了一直数量庞大但兵员素质较差的军队。由于伊苏斯战役的失败,大流士三世痛定思痛,仔细研究了马其顿军队的弱点,并且研究出了专门克制马其顿步兵方阵的利器:在车轮上装备了镰刀的战车。 同时在这两年期间,大流士三世殚精竭虑,为数量庞大的波斯大军配备了精良的铠甲武器,对于部分兵种的武器装备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而亚历山大一方,则因为占领了大片的土地而彻底的解决了财政问题,同时一支来自希腊本土的一万五千人的援军也加入了亚历山大的军队。 公元前331年9月,亚历山大率领四万步兵和七千骑兵向波斯帝国纵深挺进,而大流士三世则率领波斯大军在他早已选定好的战场:高加米拉,等候着亚历山大大军的到来。 关于高拉米加战役中波斯军队的数量,古典史学家依旧众说纷纭,普鲁塔克在《希腊罗马名人传》中记载波斯拥有一百万大军,而阿里安则认为波斯拥有一百万步兵和四万骑兵,科丘斯认为波斯拥有二十万步兵和四万五千骑兵。当代学者普遍认为科丘斯的数据较为可靠。 仿佛是诸神看到了这场人间即将爆发的大战,从而降下了神迹一般,根据古巴比伦天文日记的记载和当代科学家的推算,公元前331年的9月20日这一天发生了全月食,月亮被完全挡住。 突如其来的异象使马其顿和波斯的大军同时军心大乱,但亚历山大的祭祀稳定了军心,而大流士三世对此却束手无策。期间大流士三世又向亚历山大多次求和,思念家人心切的大流士三世愿意割让波斯一半的领土给亚历山大以换回被俘虏的王室成员。 但亚历山大冷酷的拒绝了大流士三世的求和。 公元前331年9月10日,高加米拉战役爆发。在高加米拉战场上出现的波斯军队是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开国以来所拥有的数量最庞大、兵种最齐全、装备最精良的军队。他们集结了来自波斯各地的步兵、专门针对马其顿步兵方阵的镰刀战车、来自巴比伦的重装骑兵、来自中亚游牧部落的轻骑兵以及来自印度的,第一次出现在欧洲人面前的神秘兵种:战象。 然而此刻的辉煌不过是这个古老帝国临死前的回光返照。 战役开始之初,大流士三世试图依靠巨大的兵力优势两翼包抄合围歼灭亚历山大的军队,而亚历山大则指挥部队灵活的在战场中移动,试图拖长波斯军队的战线,伺机寻找波斯军队的破绽。然而很快亚历山大的侧翼部队在波斯侧翼骑兵的打击下受到了巨大的损失,马其顿军队的阵型出现了缺口。但思念家人心切的大流士三世却并没有抓住这个漏洞彻底击溃亚历山大大军,而是派出自己最精锐的禁卫骑兵突袭马其顿军队的大营,试图救回之前被俘的王室成员。然而更为离奇的事情发生了,虽然波斯骑兵成功的攻陷了马其顿大营,但大流士三世的母亲无论如何都不相信波斯军队已经取胜,拒绝和波斯骑兵一起离开。于是波斯骑兵只好无功而返。 同时,正面战场上,被大流士三世寄予厚望的镰刀战车和印度战象部队几乎没有发挥任何作用。训练有素的马其顿步兵整齐的为冲来的镰刀战车让开道路,再用散兵逐个摧毁这些战车。虽然波斯左翼和右翼的骑兵已经取得了明显的优势,但同时大流士三世所在中军也出现了薄弱。亚历山大抓住战机,率领精锐的亲卫骑兵向大流士三世所在的豪华马车发起了猛烈的冲锋,虽然簇拥在大流士三世周围的波斯禁卫步兵拼死作战,但依旧难以阻挡亚历山大带领的亲卫骑兵,在最近的时候,亚历山大和大流士三世之间只有三十米的距离。在这个距离上,两位君主同时向对方掷出了标枪,但都没有命中。而亚历山大的标枪则击中了大流士三世的车夫。 关于这之后的情况,希腊和罗马历史学家普遍记载大流士三世皇帝面对亚历山大大帝的勇武吓破了胆,抛弃了他的军队,抢了一匹快马落荒而逃。而根据出土的古巴比伦契形文字泥板的记载,则是波斯左翼的骑兵率先抛弃了他们的皇帝,逃离了战场。 当代学者认为真实的情况很可能是远处的波斯士兵看不清楚情况,误将被亚历山大的标枪刺死的车夫当做了大流士三世本人。大流士三世皇帝阵亡的谣言最终使波斯军队全线崩溃。 最终,高拉米加战役以波斯军队的彻底溃败为结局,亚历山大取得了奇迹般的胜利。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疆域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公元前五世纪疆域最为辽阔的人类帝国,终于在公元前330年走向了命运的终点。 公元前330年,波斯贵族拜苏在流亡途中发动了政变,囚禁了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末代皇帝大流士三世,随后将他杀害。 大流士三世死后,亚历山大将他的遗体运回巴比伦,并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 作为两千五百年后的当代人,无法想象当时大流士三世的葬礼是什么样的场景,但毫无疑问的是,和大流士三世的遗体一起被埋葬的还有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二百二十年的历史。 更多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 商务合作:Tel:15117934836 QQ:762993961 投稿请发historytalking@outlook.(有偿)
❷ 推荐关于中世纪欧洲的历史、战争类电影
中世纪欧洲的历史电影:
《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又叫《王室双姝》《鸠占鹊巢》。两位好莱坞当红女星娜塔莉波特曼和斯嘉丽约翰逊主演,是08年最大的一部英国宫廷大戏,讲述了十六世纪英国皇室一段香艳而“肮脏”的历史,亨利八世和两个姐妹玛丽·波琳和安妮·波琳(伊丽莎白一世之母)之间勾心斗角、爱情情仇的故事。
《公爵夫人》另一位好莱坞当红女星凯拉奈特莉08年的宫廷大戏。本片以18世纪的话题人物德文郡公爵夫人——乔治安娜(乔治亚娜·卡文迪许,戴安娜王妃是她的直系后裔)的故事为蓝本,根据阿曼达·弗尔曼所著的人物传记改编。
《伊丽莎白》第一部和第二部《伊丽莎白之黄金年代》,凯特布兰切特的代表作,绝对值得观看。
《巴黎春梦》,一部讲述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国宫廷电影,经典的爱情故事。
《王者之舞》,著名导演海纳尔·娆埃贝尔的一部得意之作,服装美工处处赏心悦目,音乐舞蹈更是影片不可缺少的亮点。占绝大部分的吕利的音乐由瑞恩哈德·格拜尔领衔的科隆古乐团演绎,酣畅淋漓地再现出其庄严和华美,令人大呼过瘾。影片中的几名主要人物路易十四,吕利和莫里哀的表演也相当到位,对角色的刻画入木三分。《舞蹈太阳王》从整体来说是一部值得高度推荐的音乐题材的影片。
《玛歌皇后》,法国影坛的宫闱巨制,改编自大仲马的文学名著。
《路易十四的情妇》,苏菲玛索主演的法国宫廷电影,苏菲迷绝不能错过。
《九日皇后》,都铎王朝连出了三位女王,珍•格雷、血腥玛丽、伊丽莎白。她们是爱德华六世的外甥女和姐姐,又经同一位女学究王后的长期调教,却下场迥异。
《芳芳郁金香》,吕克贝松编剧作品,发生在法国宫廷的一段唯美感人的爱情故事。
《宫廷怨史》,19世纪初期西班牙宫廷奢华的生活,糜烂的贵族情色纠葛,堕落的政治交易,夹杂着华丽的宫殿建筑,独特的宫廷马术表演,追求法国时尚的贵族生活,宴会中的巴洛克音乐,西班牙歌唱家的美妙歌喉,造型优美的玻璃器皿,以及 19世纪油画的古典褐色调子,美丽的人体肖像,引领着观众重回那个时代的西班牙。影片的美术与服装无不隐透着一种的古典美。
《诸神的黄昏》,讲述的是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的历史故事,从他1864年加冕直到1886年去世,如同一个浪漫的英雄。
《名利场》,19世纪的英国,奥斯卡影后瑞茜·威瑟斯朋饰演的出身贫寒但野心勃勃的贝姬·夏普如何利用自己的美貌与智慧征服世界的历程。
再说战争类的,其实这些里面没有多少是中世纪的了,主要还是古代欧洲的:
《宾虚》,最伟大的史诗电影,曾获14项奥斯卡提名,囊括11项大奖,至今无人打破此记录。电影有将近四个小时,但是非常好看,丝毫感觉不到时间的流失,尤其是高潮部分长达半小时的赛马比赛可称经典,五星推荐,喜欢史诗电影的朋友绝对不能错过。
《勇敢的心》,绝不可能错过的电影。讲述中世纪威廉姆华莱士反抗英王长腿爱德华的故事。梅尔吉布森自导主演,奥斯卡最佳影片得主,获赞誉无数。华莱士的一句“freedom”成为了影史经典。
《特洛伊》,取自《荷马史诗》的故事。有着神话色彩,但实在是比较经典所以说一下。
《亚瑟王》。克里夫欧文和凯拉奈特莉主演。亚瑟王是什么来头也不用我说了。讲的就是这样一位罗马和英国共同传唱的英雄的故事。但是电影质量一般。
《天国王朝》,讲述十字军东征的故事,和前面的两部相比逊色不少,但场面恢弘,故事也比较吸引人,可以一看的史诗电影。
《角斗士》,前面有朋友说了,的确是很经典是史诗电影,拉塞尔克劳主演,获奥斯卡最佳影片等5项奥斯卡奖。
《埃及艳后》,很经典的电影,伊丽莎白泰勒扮演的埃及艳后绝对是影史经典,一个被历史风云推至风口浪尖的女人,一个心怀叵测、狼子野心的女人,一个利用男人达到失现自我的女人,一个最终自我发现的女人。克利欧佩特拉,一个古埃及的女王,穷尽一生追求自我的实现。 她与凯撒、安东尼之间的爱情故事很让人回味。
《王者之心》,又叫《崔斯汀和伊索尔德》,这两位的故事在西方世界与罗密欧朱丽叶并称两大爱情经典,讲的是英格兰部落领袖之子和仇人爱尔兰国王之女这对身负国仇家恨的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为千万人传颂。片子将爱情夹杂在历史故事之中,展现了大气苍凉的背景。
《亚历山大大帝》。奥利弗斯通导演,科林法瑞尔、安吉丽娜茱莉、安东尼霍普金斯等等大腕出演,简直是豪华之师,但是风评很一般,但还是可以一看的,看看这位马其顿的传奇人物建立的旷世功勋。
《圣女贞德的故事》。吕克贝松导演的作品,根据法国民族英雄圣女贞德的故事改编,如果对英法的百年战争或是贞德的故事有所了解,这片不得不看。
《斯巴达克斯》,我说的不是老库的那部,而是04年翻拍的那部,又叫《风云群英会》,讲述奴隶英雄斯巴达克斯的成长及奋斗的一生。很宏大的场面,而且当时罗马共和国的三巨头也悉数登场,非常的震撼。虽然意识形态成分比较浓,但还是不错的片子。当然库布里克那部也是经典了,不过许多技术上视觉上的东西和现在比是差了些,内涵则胜出许多。
《斯巴达300勇士》。近两年来被说烂了的片子。是靠电影特效打造出来的一部战争史诗,讲述了著名的温泉关一战。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率领三百勇士在温泉关狙击波斯王薛西斯一世的500万大军(号称)的故事。
《匈奴大帝》,讲述一支来自东方的匈奴族军队由阿提拉带领横扫欧亚大陆,挑战罗马帝国的霸主地位的故事,战争场面宏大,展示一段我们并不大熟悉的匈奴帝国的历史。
《最后的兵团》,讲述西罗马帝国最后一任皇帝奥古斯都罗慕路斯的故事,想拍成史诗电影,但故事单薄了些。
❸ 找一部关于马其顿战争或布匿战争的电影
美剧 罗马看来最适合你了。。。。 电驴上搜一下吧 建议下YYETS的
另外马其顿不是 古希腊的事吗 不要混为一谈啊 呵呵 早不少呢
该补历史的是你吧?
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知道不? “希腊”帝国知道不?
什么都不说 上来就马其顿战争 就好像我上来就说 中日战争
你知道我说的是 倭寇 甲午 还是 37?
自己说话都说不明白 也不知道是谁改补历史了
❹ 请问一部电影
<<斯巴达三百勇士>>
描写古代战争——温泉关战役(塞莫皮莱战役)的影片《斯巴达三百勇士》(300)被认为是2007年第一部重磅炸弹级的电影作品。根据电影工作室11日的估计,这部血腥味十足的动作大片首映周末的票房已超过7000万美元。在当年那场颇具传奇性和史诗性的战役中,300名斯巴达勇士顽强地抵挡波斯人的进攻,算起来,他们每一个人大约为首映票房贡献了23.3万美元。
《斯巴达三百勇士》改编自弗兰克·米勒(Frank Miller)的著名小说,片中的斯巴达(古希腊城邦)国王莱奥尼达由影星杰勒德·巴特勒(Gerard Butler)饰演,正是他率领着300名斯巴达勇士抵挡波斯入侵者的进攻。
“三百勇士”由曾经执导过《死亡黎明》的(Dawn of the Dead)的扎克·辛德(Zack Snyder)主刀,片中的300名勇士与数字技术打造的背景实现了完美融合,生动地再现了米勒笔下令人热血沸腾的战争场面。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是由米勒的小说改编的影片《罪恶之城》(Sin City)也曾使用类似的技术。
“三百勇士”制片人马克·坎顿(Mark Canton)11日表示:“它是一部采用新的方式拍摄的史诗性影片。虽然在叙事上仍然遵循传统,但我们可以利用一切可用的绚烂的电影技术为观众呈现生动逼真的画面,这无疑是一种伟大的进步。”
让人喜欢的暴力
由于过多地展现暴力场面,“三百勇士”的影片级别被定为R级(R级是一种电影分级,指允许一定年龄以下(通常为17岁)的人在家长或保护人陪同下才能观看的影片)。就一般意义而言,这一定性将影响到一部影片可能具有的巨大票房潜力。但“三百勇士”无疑是个例外,它的首映票房成绩俨然已和另外两部R级影片——《黑客帝国II:重装上阵》和《耶稣受难记》成三足鼎立之势,可以并称电影史上最为卖座的3部R级电影,后两部的首映票房分别是9180万美元和8380万美元。
华纳兄弟影片发行负责人丹·费尔曼(Dan Fellman)表示:“这部影片所展现的暴力不会让任何人感到不快,因为它毕竟不是在一种令人愤怒的方式下完成的。人们喜欢这部影片,他们对富有创造性的事物是充满好感的。在我看来,一部影片最大的成功就是收获观众的口碑,只有观众认可并主动为一部影片进行宣传时,你才在真正意义上获得了成功。”
史诗拍摄手法,dvd画质,
历史背景:
公元前492年,波斯王派遣使节前往希腊索取“土和水”,希望通过威压令其归顺,但是希腊人将使节投入井内,叫他们自便,尽情取用“土和水”。波斯王大怒兴兵,但是他的第一批远征军在海上遇到风暴,全军覆没。当时的波斯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跨越欧亚非的大帝国,从居鲁士起,已历四世(居鲁士、冈比西斯、Hystaspes、大流士一世)。而希腊世界则是一系列城邦国家的总称,从来没有统一过,最多是一些城邦结盟。希腊城邦不仅限于希腊半岛,而且在亚洲的小亚细亚半岛(今天土耳其境内)也有。象此前1千多年的特洛伊战争中,特洛伊就是小亚细亚半岛上的希腊城邦。当时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都已经臣服于波斯帝国了。 (雅典、斯巴达、底比斯、马其顿都属希腊世界)
公元前490年,波斯统治下的希腊城邦叛乱,雅典出兵支持了这次叛乱。波斯帝国平息叛乱以后,派大军讨伐雅典。波斯王大流士派出另一支远征军在雅典西北面的马拉松登陆,第一次希波战争的决定性战役是马拉松之战。这一战之前,波斯方实际上有很高明的战略。他们和雅典城里的主和派取得联系,这些主和派希望与波斯军队合作夺取雅典的统治权,所以波斯军队没有在雅典附近登陆,而是在离雅典有一段距离(实际上是42公里左右,现代马拉松长跑的距离)的马拉松海湾登陆,目的是把雅典军队引出城,而让波斯在雅典城里的第五纵队占领城市,然后再在野战中消灭失去根据地的雅典军。波斯方引蛇出洞的计策果然奏效,雅典陆军在Callimachus指挥下向马拉松进发,实力为1万人,分10个团。但是波斯军队的战术执行却在战场上出了纰漏:当雅典陆军中计,前来迎击波斯军的时候,波斯军(1万5千人)开始执行他们的下一步战略计划:重新上船向另一个地点登陆,准备猛扑毫无防备的雅典城。本来这是非常高明的连环巧计,但是雅典军队来得太快了,他们采取了这种形势下唯一可行的对策:立即进攻波斯军尚未登船的后卫。在当天的值日将军米尔泰德斯(Miltiades)的指挥下,雅典军实际上是击其半渡,轻易赢得了马拉松战役。波斯军损失6千7百人,希腊方阵亡192人,包括总司令 Callimachus 。战后米尔泰德斯马上派一名长跑健将赶回雅典城报信(现代马拉松运动的起源),这个胜利的消息终于稳定了城里动荡的局势,使波斯的第五纵队不敢乱动。长跑能手菲狄浦底斯征尘未洗便从战场飞奔回雅典报捷,并因此过度劳累而死,这个事件就是当代的马拉松长跑的来源。此役大大提高了希腊人的自信。
公元前480年,波斯王大流士一世死了以后,他的儿子薛西斯登上王位。薛西斯为实现父亲的遗愿,发誓要踏平雅典,征服希腊。为此,他精心准备了4年,动员了整个波斯帝国的军力。参加远征的士兵来自臣服波斯的46个国家,100多个民族。有穿着五光十色的长褂和鳞状护身甲、携带短剑长矛的波斯人、米底亚人;有头戴铜盔、手持亚麻盾牌和木棍的亚述人;有用弓箭和斧头作为主要武器的帕提亚人和花刺子模人;有穿长袍的印度人;有穿紧腰斗篷,右肩挂着长弓的阿拉伯人;有穿豹皮或狮子皮、用红白颜色身的埃塞俄比亚人,他们的武器是棕榈树制的弓、燧石做的箭头和镶羚羊狐狸皮;身穿鲜艳的红斗篷,手拿标枪和盾的色雷斯人;还有帽盔上装饰牛耳、手执皮盾和短矛的高加索各族士兵。波斯军队的人员这样庞杂,武器装备又是这样五花八门,使得这支大军很像一次各族军队和军备的大展览。
公元前480年春,波斯全军齐集小亚撒尔迪斯,号称500万,实则30—50万人左右,分海、陆两路,向希腊进发。波斯大军走到赫勒斯邦海峡(现在叫达达尼尔海峡),薛西斯下令架桥。大桥很快架设起来,是两座索桥,埃及人和腓及尼人各造一座。桥刚修好,忽然狂风大作,把桥吹断。薛西斯大为恼怒,不但杀掉了造桥的工匠,还命令把铁索扔进海里,说是要把大海锁住。还命人用鞭子痛击海水300下,惩戒大海阻止他前进的罪过。他的自命不凡和目空一切,由此可见一斑。当然,桥最后还是造好了。不过由索桥变成了浮桥。工匠们把360艘战船整齐排列,用粗大的绳索相连。船上用木板铺出两条路,一条走人,一条走骡马。浮桥的两边又装上栏杆,以免人马坠入海中。这支波斯大军用了整整7天7夜才全部渡过海峡。有个亲眼看到了这一切的当地人,惊恐地说:“宙斯啊,为什么你变为一个波斯人的样子,并把名字改成薛西斯,率领着全人类来灭亡希腊呢?”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一向喜欢内部争斗的希腊各城邦组织了从未有过的联合行动。30多个城邦组成了反波斯同盟,同盟军总统帅由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担任。渡过赫勒斯邦海峡后,波斯大军迅速席卷了北希腊,七八月间来到了德摩比勒隘口。该隘口是中希腊的“门户”,依山傍海,关前有两个硫磺温泉,所以又叫“温泉关”。关口极狭窄,仅能通过一辆战车,是从希腊北部南下的唯一通道。这时希腊人正在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而在希腊,奥林匹克高于一切,运动会期间是禁止打仗的。
2 :3次希波战争
因此,希腊人在关上布置的兵力只有几千人。当波斯人临近的时候,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仅带了300人来增援。波斯大军在温泉关不远的平原扎下大营以后,薛西斯首先展开了心理攻势。他派人捎信给希腊守军,说波斯兵多得数不清,光是射击的箭矢就能把太阳遮住。勇敢的斯巴达人那能被吓着,他们嘲笑说:“那太好了,我们可以在荫凉里杀个痛快”。过了两天,薛西斯又派人去打探希腊人的动静,回报说希腊人把武器堆在一边,有的梳头、有的做操,丝毫没有打仗的样子。薛西斯大为奇怪,问询知情者后方知,战前梳头是斯巴达人的习惯,意味着将要玩命血战。薛西斯又耐心地等了四天,见守关的希腊人没有丝毫投降的样子,便下了命令,用武力活捉这些不知好歹的希腊人。根据温泉关地势险要、山道狭窄,部队不能展开行动,骑兵和车派不上用场的特点,薛西斯采取了派重装步兵轮番冲击的强攻战法,企图利用人数的优势打垮斯巴达人。而斯巴达人却利用温泉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优势,居高临下,用锋利的长矛凶狠地刺向手持波斯刀的敌人。波斯人倒下了一批又一批,攻打了一天又一天,却没能前进一步。薛西斯无奈,只好拿出最精锐的一万名御林军投入战斗,但除了抛下大片尸体外,还是攻不上去。见此情景,薛西斯急得三次从他督战的宝座上站起来,皱着眉头,抖动着胡子,狂躁地吼叫不已。正当薛西斯无计可施的时候,一个名叫埃彼阿提斯的当地农民来报告说,有条小路以通到关口的背后。薛西斯一听,大喜过望,立即命令这个希腊叛徒带领御林军沿着荆棘从生的小道直插后山。他们穿峡谷,渡溪流,攀山崖。黎明的时候,越过一片橡树林,接近了山顶。本来,列奥尼达在小路旁的山岭上早已布置下1000余名来自佛西斯城邦的守兵。因数日无战事,他们便放松了警惕,直到寂静的黑暗中传来嘈杂的脚步声时,他们才慌忙披挂上阵。波斯人已到跟前,羽箭像雨点般射来,佛西斯人败走了。波斯人也不追赶,直向温泉关背后插了下去。斯巴达王列奥尼达得知波斯军迂回到背后时,知道大势已去。为保存实力,他把已无斗志的其他城邦的军队调到后方去,只留下他带来的300士兵迎战。因为按照斯巴达传统,士兵永远不能放弃自己的阵地。700名塞斯比亚城邦的战士自愿留下同斯巴达人并肩作战。前后夹攻的波斯人潮水般扑向关口,腹背受敌的斯巴达人奋勇迎战。他们用长矛猛刺,长矛折断了,又拔出佩剑劈砍,佩剑断了,波斯人拥了上来。斯巴达的勇士们杀退了敌人的四次进攻,拼死保护自己的统帅。他们的人数越来越少,逐渐被压缩到一个小山丘上。杀红了眼的波斯人,将残余的斯巴达人死死围住,在口令声中将雨点般的标枪投向他们,直到最后一个人倒下。至此,温泉关才最终被攻占了。付出两万波斯士兵生命的温泉关血战,对于薛西斯来说,就象是一场恶梦。一想到血战到底,宁死不屈的斯巴达勇士,他就心惊肉跳地问:“斯巴达人是不是都是这样的?” 据说,波斯人在打扫战场时只找到了298具斯巴达人的尸体。原来,有两个斯巴达人没有参加战斗。一个是因为害眼病,一个是因为奉命外出。战后,他俩回到斯巴达时,家乡的人都非常鄙视他们,谁也不理他们。其中一个人受不了这种屈辱,自杀了。另一个在后来的战斗中牺牲,但斯巴达人还是拒绝把他安葬在光荣战死者的墓地中。
波斯人破关后长驱直入,攻入并洗劫了雅典,但雅典海军却在城市附近的萨拉米斯湾击溃了波斯舰队,决定性地歼灭了波斯海军,一举扭转战局。薛西斯在希腊这样一个多山的穷国里,没有海军运送补给,就无法维持一支庞大的陆军力量,所以只好将入侵军撤回波斯。但是第二次希波战争并未就此结束。薛西斯仍然在希腊半岛北部留下了一支30万人的陆军(希罗多德的记载,剑桥古代史估计是10万人),由大将马多尼乌斯(Mardonius) 统率。
公元前479年,10万希腊联军勇猛追击与30万敌军在小亚细亚展开决战,希腊联军陆军由斯巴达国王普萨尼亚斯(Pausanias)率领,进攻波斯驻军,于是爆发了这次战争中最后一次决定性的战役,普拉提亚之战。( 斯巴达的国王是选出的,同一时间总是有两名国王并列)。这次战役非常集中地暴露了敌对双方的优缺点。战役初期双方有很长时间的对峙,曾经爆发过几次小规模的遭遇战和前哨战。起初是波斯骑兵在不适于骑兵作战的崎岖地形中向希腊军步兵发动进攻,结果损失惨重。而后波斯军统帅吸取了教训,利用骑兵机动灵活的特点,不断地袭扰希腊军的军粮补给。另一方面,在与希腊军的遭遇战中,尽量不和希腊方阵作正面的步兵交锋,而是利用己方联合兵种的优势,用弓箭手和投石兵的远程火力优势不断杀伤希腊军。两军相持的结果,希腊方占不到任何便宜,补给又发生了问题,只好准备撤退。普萨尼亚斯的撤退计划,原本是全军列阵,然后趁夜暗掩护,一部份一部份地撤退。但是计划执行中发生了延误,阵线中央撤退、右翼撤退了一半、左翼未动的时候,天亮了,行动被波斯军发现,于是演变成一场生死大战。交战之初,希腊方的形势非常危急,不仅是在机动中被迫迎战,而且波斯统帅马多尼乌斯采取了正确的战术,以密集的远程火力给希腊军以重大杀伤。但是不久,马多尼乌斯犯了一个战术错误:他命令步兵主力集结在第一线弓箭手和骑兵身后,目的我猜测可能是准备跃出给希腊军决定性的一击,或者是准备追击。
3 :3次希波战争
但是这样一来,大量波斯军猥集一团,第一线部队就丧失了后退保持弹性的进退余地。斯巴达王普萨尼亚斯抓住这个战机,集合起希腊的装甲步兵方阵,猛烈地向波斯军冲上去。因为只要冲近了,波斯军没有作机动保持距离的余地,投射兵和骑兵就发挥不了作用。在近战和混战之中,波斯士兵尽管也很勇敢,但是他们使用武器的技术(也就是武艺啦)没有希腊战士那么训练有素,个人防护也没有希腊战士好(没有手盾)。即使如此,凭借波斯军的数量优势,他们也还是可能淹没希腊军的,但是这时候,波斯统帅马多尼乌斯本人在混乱中被杀。因为波斯军是各个民族组成的乌合之众,并不齐心,指挥核心一死,全军随即溃散。这场战役以后,希腊人基本上肃清了希腊半岛境内的波斯侵略军 。
公元前449年,波斯同意缔结和约,第二次希波战争遂正式结束。
公元前431—前404年,第二次希波战争以后,希腊世界暂时没有了东顾之忧,于是斯巴达和雅典两强爆发了争夺希腊世界霸权的30年伯罗奔尼萨战争。战争的结果以雅典失败告终。(十年战争,公元前431年—公元前421年;西西里战争,公元前415年—公元前413年;德凯利亚战争,公元前413年—公元前404年。)
公元前401年,波斯御弟、小亚细亚的总督居鲁士起兵反叛他的皇兄,他的军队中就有很多希腊雇佣兵。居鲁士兵败被杀,随从星散,但是他手下的希腊雇佣军步兵方阵却岿然不动。波斯政府军用鸿门宴的手法,假装谈判,诱杀了希腊雇佣军的所有将领,但是雅典人色诺芬(Xenophone)却在军中挺身而出接替指挥,迅速恢复了秩序,然后率领这一万名希腊雇佣军,在波斯政府军环伺之下,由亚洲腹地,完整地撤退到了希腊边界(类似中国的万里长征)。这次事件就是著名的“色诺芬万人大撤退”。
公元前4世纪起,马其顿逐渐成为希腊北部的重要国家。公元前395年,菲利普二世即位。在菲利普的治下,马其顿成为巴尔干地区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面对马其顿的崛起,希腊建立了以雅典为首的反马其顿同盟。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在喀罗尼亚大败希腊联军,取得了对整个希腊的控制权。公元前336年,菲利普遇刺身亡,其子亚历山大即位。亚历山大即位后很快就平定了希腊城邦的起义,巩固了政权。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大军渡海东征,拉开了他征服世界的序幕。亚历山大最大的敌人是强大的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先后在格拉尼卡斯河和伊苏斯击败波斯军队,从波斯人手中夺取了叙利亚和埃及。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试图求和,但被雄心勃勃的亚历山大拒绝。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和大流士三世之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高加米拉战役爆发。亚历山大再一次取得了胜利,并乘势攻下巴比伦,波斯帝国灭亡。亚历山大继续东进,直到印度河流域方才折返。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病死,他庞大的帝国也随之分裂,古希腊历史结束,希腊化时代开始。(详细请看《亚历山大大帝》)
4 :3次希波战争
希腊波斯战争(Greco-Persian Wars 或 Persian Wars) 公元前6世纪后半期,波斯帝国实行不断西进的侵略政策。公元前546年,波斯并吞了吕底亚,接着征服小亚细亚各希腊城邦。公元前512年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渡博斯普鲁斯海峡,远征多瑙河以北的西徐亚人,虽然失败,却乘机占领了色雷斯和黑海海峡,截断希腊与黑海的交通。原为雅典等城邦所掌握的商业,现在转到依附于波斯的腓尼基商人手中。波斯统治者并不以此为满足,还妄图征服希腊半岛。在这种形势下,希腊各邦无论为着本身的生存或为着海上贸易的发展,都必须进行一场反对波斯侵略的战争。
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的米利都等城邦掀起了反抗波斯统治的暴动,这个暴动成了希波战争的导火线。当时米利都曾求援于希腊半岛各城邦,但是希腊半岛各城邦多未出兵相助,只有雅典和优卑亚岛上的爱勒多里亚派出了25艘战船助战。大流士集结重兵,镇压了小亚细亚各城邦的反抗,此后波斯便把侵略的矛头直接指向希腊半岛。
公元前492年,波斯海陆大军进攻希腊。舰队航行至亚陀斯海角时,遇飓风,大部分舰船沉没,2万海军葬身鱼腹。陆军在色雷斯遇到当地人民的抵抗,损失重大,被迫折回。波斯军远征失利后,大流士一面继续备战,一面实行恫吓。他派使者到希腊各邦,要求贡献“土和水”,意即降服于波斯。雅典和斯巴达坚决拒绝,雅典把波斯使者抛进了深渊,斯巴达把使者投入井里,并嘲笑说:“自己去取土和水!”
公元前490年,大流士发动对希腊的第二次进攻。波斯海军横渡爱琴海,攻占爱勒多里亚后,在雅典城东北部的马拉松平原登陆。雅典动员了所有的公民,征集1万名重装兵,此外只得到彼阿提亚的小城普拉提亚派来的1000名援军,而雅典所面对的却是10万波斯大军,可谓众寡悬殊。在形势十分紧急情况下,雅典采纳了将军米太雅得的建议,全军出动至马拉松。交战之初,米太雅得把军队列成长方阵,以主力集中于两翼,中军兵力较弱。两军接触后,雅典中军受波斯军的压力向后退却,而两翼则以机敏迅速的急进军突破了波斯军的弓箭射击,以长枪的密集方阵击退了波斯军的两翼,致使波斯军阵容大乱,纷纷逃向海上的战舰。雅典军的两翼则转向后方与中军联合,围歼波斯中军,取得了马拉松战役的胜利。雅典胜利后,派了一名战士回雅典报捷,他一气跑了四十多公里,抵雅典城后说:“我们胜利了。”话音刚落,便晕倒而死。后世为纪念这一壮烈事件,决定定期举行马拉松赛跑。
马拉松战后,双方都积极准备再战。雅典大力扩充海军,新造200艘三列桨战舰,希腊31个城邦结成反抗波斯侵略的同盟。波斯也从各地强征人力物力,准备再度大举侵入希腊。公元前480年春,波斯国王薛西斯率海陆大军从阿卑多斯出发,进入欧洲,沿色雷斯海岸,分海陆两路入侵希腊。据希罗多德记载,波斯出动士兵170万,战舰1207艘,加上非战斗人员共500万,这些数字显然过分夸大了,但队伍确实具有巨大规模。为了迎击波斯陆军,斯巴达国王李奥尼达率士兵300,坚持扼守中希腊的温泉关。李奥尼达率部力战,但由于奸细引路偷袭,温泉关失守,斯巴达将士全部壮烈牺牲。后人立碑以纪念之,碑文写道:“过客啊,去告诉拉西第梦人,我们遵从着他们的命令,长眠在这里的。”温泉关失守后,据守阿特米西亚海角的希腊海军,主动撤退至阿提卡的萨拉米海湾。波斯大军通过温泉关,直捣阿提卡,占领了雅典城。此时,雅典人已在海军统帅太米斯托克利指挥下,将妇女儿童迁移到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特洛伊森城,而把成年男子都征集入伍,准备在萨拉米湾决战。公元前480年9月20日清晨,萨拉米海战开始。波斯的大型战舰在狭窄的海湾不得施展,而希腊小型战舰却运转自由。雅典士兵英勇战斗,给敌舰以猛烈打击。入晚战斗结束,波斯海军大败,损失战舰300余艘,希腊仅损耗40艘。